微生态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微生态发酵饲料能显著降低胃中的酸度(Mikelsen等, 1997)。Moran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发酵的饲 料能够使断奶仔猪胃中的酸度降低2个pH 值,消化道其它 部位的pH 变化不大。饲喂发酵液体饲料未能明显改变整个 消化道的乳酸菌的数量,但是显著降低了小肠后部、盲肠 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Moran 等最近的研究也得到相 似的结论。 • 荷兰320个农场的调查统计发现,饲喂乳酸菌发酵饲料可使 大肠杆菌的隐性感染率降低10倍(Tielen等,1997)。丹 麦农业部Foulum 研究中心的Jensen 报道,饲喂发酵饲料 的猪群沙门氏菌的爆发次数要明显少于饲喂干粉料的猪 群。
我们还分阶段进行了粪便微生物学的检测、饲料蛋白 利用率的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肉品质的测定、血 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等。应该说还是得到了一些较好的试验 结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试验资料。为以后深入进一步 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谢谢大家!
微生态发酵饲料-“鲜补”系列推广之前,我们作了大 量的动物试验以验证产品实际效果。主要针对仔猪、蛋鸡 等。同时也作了相应的基础研究。
健康鸡嗉囊黏膜壁细菌分布状况 ×5000
健康仔猪小肠内食糜的移动过程×15000
健康仔猪食糜的消化过程×15000
健康仔猪整齐紧密排列的小肠微绒毛×15000
微生态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汪官保 宝来利来生态牧场
微生态发酵饲料(MFF):
又称为半流体发酵饲料FLF (Fermented Liquid Feed) ,体 外预消化饲料。以其优良的理化性质,独特的味香口感,显著的 饲喂效果,是当今欧美流行的新型饲料。通过在动物上,尤其在 猪养殖过程中的使用,已经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如今,荷兰 至少占50% 的猪都使用微生态发酵饲料, 丹麦有30%以上的母猪 使用发酵饲料,70%以上的母猪在泌乳期也使用。在欧盟国家, 主要倾向于发酵全价料和饲料的主要原料。
• Jensen和Mikkelsen(1998)通过近10个试 验发现,饲喂微生态发酵饲料的断奶仔猪 平均日增重比饲喂干料的仔猪提高12.3 %,比饲喂未发酵湿料的仔猪提高13.4%
Demeckova(2003)给产前2周到产后14天的母 猪饲喂微生态发酵饲料(采用唾液乳杆菌进行发 酵),发现母猪产后粪便中干物质重比饲喂干料 和湿拌料显著降低,便秘的现象明显减轻。产仔 时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比饲喂干料的母猪 少,并且这种优势一直持续整个哺乳期 。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料肉比下降10.6%。
消化道内容物pH值检测:
内容物pH检测
pH
8 7 6 5 4 3 2 1 0
指 肠 小 肠 盲 肠 胃
直 肠
对照组 试验组
消化道部位
十 二
从胃开始,至消化道的末端-直肠,选择了胃、十二指 肠、小肠、盲肠、直肠五个部位的内容物进行测定,发现: 试验组五个部位的pH值都比对照组要低,分别下降0.08、 0.04、0.04、0.41、0.48。 这说明饲喂发酵饲料后,试验组猪的消化道酸度有了明 显的降低,越到消化道末端,pH值降低越明显。
对照 组 试验 组
108.3 21.66 201.5 40.30 93.20 18.64 3.01
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头日增重高近10%。
料肉比(转换为10%干物质计): 总投喂量 日采食量 日头采食量 对照组 试验组 218.10 212.45 7.05 6.85 1.41 1.37 料肉比 2.56 2.28
• 5.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将部分淀粉降解为小分子糖或 酸,将部分蛋白质降解为肽类或氨基酸,达到体外预消化 的效果。 • 6.微生态发酵饲料可以显著降低动物腹泻率,助采食、促 消化,降低畜禽舍内有害气体浓度,改善环境,减少养殖 污染。 • 严格按照动物不同阶段营养需求设计配方,充分考虑 各区域实际养殖现状差异;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 料报酬。 • 微生态发酵饲料是天然的香味剂、酸化剂、脱霉剂、 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环境改良剂。
宝来利来公司密切关注全球养殖行业动态,结合自身 有利优势,致力于安全、高效的生态牧场的建设。致力于 “BEA”生态联盟的建立。公司生物研究院在广泛采集市场 信息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微生态发酵饲料项目组”,自 主研发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微生态发酵饲料”。从配方 设计、生产工艺,到发酵控制、条件管理,都已形成一套 完整理论体系。
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学检测:
大肠杆菌数(取对数)
菌数
10 8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0 空肠 盲肠 直肠
对照组 试验组
部位
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学检测
乳酸菌数(取对数) 菌数
9.8 9.6 9.4 对照组 9.2 9 8.8 8.6 空肠 盲肠 直肠 部位 试验组
从结果看:饲喂微生态发酵饲料虽未能明显 改变整个消化道的乳酸菌的数量, 但较明显的降低 空肠、盲肠和直肠杆菌的数量。我们的结果与 Jensen、 Moran 等的研究结果接近一致。
微生态发酵饲料的特点和功效
• 1.微生态发酵饲料有天然发酵的香味,具有良好的诱食效 果,可以显著提高细料的适口性。 • 2.微生态发酵饲料含有大量的有益菌,乳酸菌达到 5×109cfu/g。有利于动物肠道菌群平衡。 • 3.微生态发酵饲料含有以乳酸为主的酸化剂,pH值平均为 4.5左右,乳酸含量超过2.5%。有利于降低消化道酸度, 抑制有害菌生长。 • 4.微生态发酵饲料具有吸附霉菌毒素,降解棉酚、抗营养 因子等有害物质,创造性的添加高活性纤维素酶,拓宽饲 料原料来源。
分析原因:发酵饲料自身酸度在4.5~4.8,通过均匀拌入 饲料后,饲料本身的酸度就有所降低,这样的食物进入胃 中后,胃中的酸性环境得以巩固并加强,随着消化道的蠕 动,酸性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并最终经过直肠排出体 外,整个过程随着营养成分的吸收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糜 pH不断升高,但发酵饲料的加入发挥了酸化剂和微生态 制剂的作用,降低了消化道整体(尤其是后段)的酸度。 由此带来的诸多积极作用,如消化利用率的提高、肠道环 境的改善、粪便的理化性状、养殖环境的改善等等。这与 Mikelsen 、Moran 等结果相近。
健康仔猪整齐紧密排列的小肠微绒毛×30000
乳酸菌的吸附定植情况×15000
受损的小肠微绒毛×15000
仔猪试验-生长试验(单位:Kg)
初重 平均 头增 重 109.3 21.86 194.4 38.88 85.10 17.02 平均 初重 末重 平均 末重 总增 重 平均 日增 重 2.75 平均 头日 增重 0.55 0.60
对于发酵菌株的选择,国外现在一般选用性能优良的 乳酸菌株。目前,有活性的乳酸菌剂产品已经面世,它可 使被接种的饲料发酵达到所需pH 的时间减少一半(Pigint , 1999a)。Geary 等(1999) 试验发现, 添加乳酸和乳酸片球 菌(P. Acidilactici) 发酵日粮对猪的饲养效果没有差异, 但 两者的效果都比自然乳酸菌发酵好。
随着发酵饲料的广泛使用,饲喂系统的生产也呈现出 了巨大的商机。众多国家的饲料机械生产企业都纷纷推出 其新的产品, 从饲喂系统、输送系统、粉碎系统、发酵系 统以及控制系统, 名目繁多, 品种齐全(Pigint , 2001b)。
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国外从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发酵过的湿饲料,现在已经广 泛采用了。早期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发酵,使一些农产品下 脚料得到充分利用。后期逐渐开始发酵饲料原料然后进行 混合。现阶段比较普遍的是将全价料直接进行发酵然后直 接饲喂,效果很好。从发酵工艺上也逐步改进,主要的是 采用乳酸菌发酵。
• 关于微生态发酵饲料在国内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虽然 湿拌料喂猪已经很普遍,但还没有达到发酵饲喂的阶段。 有些农作物废弃物,比如瓜秧、秸秆等也有经过发酵后饲 喂的,但营养成分欠缺,多作为粗料补充与精料配合使 用。发酵过程较长,效果不稳定。 • 农业部饲料中心作过相应的工作。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宝来利来”微生态发酵饲料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蛋白酶活力(u/mL) 酶活
5 4 3 2 1 0 十二指肠 空肠 盲肠 部位
对照组 试验组
淀粉酶活力(u/mL) 酶活
16 14 12 10 8 6 4 2 0 十二指肠 空肠 盲肠 部位 对照组 试验组
• 蛋白酶活力在不同部位都有明显的增加,从十 二指肠到盲肠,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0.48、1.08、0.72。其中以空肠增强最明显。 • 空肠是消化酶类尤其是蛋白酶类集中的只要部 位,蛋白物质主要在此段进行消化吸收。发酵 饲料的添加激活了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等 消化液中蛋白酶类的活性,提高了酶的活力。 • 淀粉酶活力方面也有相同积极作用。
对乳酸菌发酵饲料的控制方面,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 的参数表示发酵已经终结。英国、荷兰及丹麦的研究者们 认为,发酵控制应当有益于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发挥 (Pigint,1998)。Holm (1999) 指出,发酵彻底就意味 着在饲料中乳酸菌的浓度最大,从而可使最终pH 达到 3.8~4.5
控制发酵温度方面,一方面可促进发酵,另一方面可 避免饲料的温度太低而对猪造成不必要的应激(Pigint, 1998)。Jensen 等(1998) 证实,温度在控制饲料发酵和 降低其pH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Jensen 博士研究了 10℃~30℃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明,要使pH 保持稳定在4.5,温度必须高于15℃。要达到 该pH并保持稳 定,最低需要25℃。Brooks(1998)指出, 在发酵的起始期,补充热量是必要的。
发酵菌种来源
发酵技术为国家引进国际(美国)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项目,其中两株乳酸菌为美国同时期最新技术性能的菌 株。发酵过程中同源发酵、密切配合,发酵效果明显。
生产工艺和设备
•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 冻干保护剂技术联合对发 酵菌株进行保护干燥,使 菌种活性和保存存活率大 大高于国内同类产品。 • 对产品进行真空包装的保 鲜后处理技术,让有益菌 和产品保持最佳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