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学情分析
(完整版)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刘彩霞2011-12-05【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让学生学习和继承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背诵全诗。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红军长征的困难和艰险,让学生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 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
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
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学情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长征这一段历史,不仅是学生,连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产生了距离感,特别是作为广东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富足的生活中甚至产生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不能试图通过这一节课,就让学生感到红军长征所表现出来的不朽。
教学时应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辅以必要的课外课程资源,与文本相辅相成,从而引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的共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的感悟。
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设计理念】1、为了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首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与文本距离。
课前可让学生利用联网对长征资料进行收集。
课上可让学生汇报对长征的印象,对诗意的理解,从而确定了教学的走向和纵深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的实效。
2、诗作为浓缩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的内涵往往是要用心去意会的。
好的东西是不可能言尽的,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意会可以不言传。
本课教学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而不是逐字逐句去解释。
更主要的是紧扣诗眼,咀嚼涵咏,抓住“难”“不怕”“ 寒”“暖”和“喜”等词,紧扣诗歌的特点,凸现出语文味。
以领悟情感为主线,当学生真正进入到文本背后去发现、去体会语言文字之背后作者那大无畏的豪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读三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抓住诗眼去品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七律·长征》课文和课文分析
《七律·长征》课文后附课文分析七律⑴·长征⑵红军不怕远征难⑶,万水千山只等闲⑷。
五岭⑸逶迤⑹腾细浪⑺,乌蒙⑻磅礴走泥丸⑼。
金沙⑽水拍云崖暖⑾,大渡桥⑿横铁索⒀寒⒁。
更喜岷山⒂千里雪,三军⒃过后尽开颜⒄。
词句注释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⒂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
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5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 (1)
《七律·长征》一、教材分析初步理解《七律·长征》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
“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二、学情分析掌握本单元39个生字。
读读写写30个词语;读读记记25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
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学习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件的方法。
了解七律诗的基本知识,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
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修辞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三、设计思路课文“走近毛泽东”专题的第一篇文章,本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和《开国大典》,展示了领袖的风采,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带领学生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四、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长征的艰难困苦,懂得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学习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等闲、逶迤、磅礴、暖、寒”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五、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六、教学难点通过这首诗引导学生课下朗读毛泽东诗词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导入诗句,简介背景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长征的诗,题目就是《长征》,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这首《长征》诗,就是毛泽东对举世闻名的长征做的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说课稿第1篇】《七律长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七律长征》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在本单元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本课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红军所走过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潮澎湃写下的一首诗。
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五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自学生字词,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查阅资料,能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等方法学习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新课标”对5、6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礴、丸、岷”等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诗句品读感悟,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本诗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二、教法与学法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比较远,学生要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文特点,我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即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感受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另外,利用创设情境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七律长征》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于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一年来长征途中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史诗,既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又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个部分。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其中,“不怕”二字铿锵有力,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毫不畏惧,勇敢顽强。
“万水千山”一间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
“等闲”二字为“平常”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将困难轻轻一描,与“不怕”形成呼应,“不怕”和“只等闲”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显示出红军战士蔑视敌人,藐视困难的态度,表现出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颔联“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人先用“逶迤”“磅确”呈现出道路弯曲绵长,山脉广大无边,突出山势险峻,又用“细浪”“泥丸”的细小与前者形成对比,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比作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想象奇特,夸张至极,是把藐视困难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以此衬托出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面“腾”与“走”这种动态化的描写,想象绝妙,境界宽广,显示出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态度。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云崖”是指高耸人云的山崖,“云崖暖”是诗人在江畔流露出胜利的欢悦;而“铁索寒”仅用三字便使英勇激烈的场面栩相如生。
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水的征服。
这一“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小学语文_《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四字学习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电视剧《长征》片段《长征》朗诵背景音乐,图片。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触动诗情。
1、播放《长征》歌曲及画面,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曾经让我们祖辈父辈都热血沸腾的歌曲,请大家认真欣赏。
2、讲述画面主要内容;3、学生讲述长征故事。
二、走进长征,解读诗情。
1、明确长征路。
(1)出示长征路线图。
1、介绍红军长征路线图;2、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
2、初感长征路。
(1)把握节奏,读准生字(逶、迤、礴、岷)、理解生字所组词语。
(2)自由读诗(两遍),教师范读,讲解七律诗。
(3)初读这首诗,你有什么疑惑?过渡:学贵有疑,看来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孩子,可是我们仅仅敢于质疑还不够,更善于解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3、解读长征路,解除学生疑惑。
师:红军长征[远征]“难”吗?从哪里可以看出?师:红军害怕这些困难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三、走进诗词,引领体会(首联)首先,大家找一找整首诗是围绕哪一句叙述的?幻灯片出示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指名读句子2、质疑:①你能说出诗中哪个次说明红军翻过的山多,涉过的水多吗?(万水千山)②这历史上从未有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越过千山万水,历尽坎坷磨难,毛泽东在诗中用哪一个字对此历程进行了高度概括?(难)③仅仅是万水千山的阻隔吗?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知道的长征的困难。
(每天都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敌机在天空不停的轰炸,战士们饥寒交迫,弹尽粮绝……)红军怕不怕?不怕!3、学生谈感受,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自由谈诗意。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评析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评析作者:吴广岭来源:《湖南教育·B版》2018年第10期执教:江苏省南京市渊声巷小学吴广岭老师学生:湖南省平江县城北学校四年级升五年级学生评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春妍老师教学目标:了解七言律诗,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入情入境,掌握“逶迤”“磅礴”“暖”“寒”等词义;感悟这首诗夸张手法的运用,体会红军长征“不怕难”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气概。
1.今天,我们要学习你们湖南出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写的诗,齐读课题《七律·长征》。
中间有空格,表示停顿,再读课题。
(1)七律,就是七言律诗。
七言,是指每行诗几个字?七个字。
律诗,一共几行诗?八行。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律,题目就是———《长征》。
(2)知道长征吗?指名说。
教师补充介绍:长征,中央红军在八十多年前进行的一次著名转移。
地上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围剿,天上几十架飞机轰炸,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红军从瑞金出发,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到达陕北。
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进行380多场战斗,全程二万五千里。
(3)这是长征中的一些数据,看了这些数字,你对长征产生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
是啊,太不容易了,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难(板书)。
带着这种感受,谁来读课题?评析:长征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基于学情,教师要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读诗要“知人论世”,教师先让学生说,但不是长篇累牍机械地读材料,而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必要时通过介绍“七律”和“长征线路图”,在读题中讲解,又在讲述中指导学生看图,边看图片边听教师声情并茂的介绍,让学生对长征之“难”有了感性认识,朗读和思考也在不断推进。
2.如此长征,在毛泽东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学习任务(一),谁来读?①自己读,借助生字表,读准每个字,读通每个句子。
《七律长征》教学过程分析及教案
近年来,中国诗歌饱受关注,其中《七律长征》更是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诗歌。
这首诗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烈历程,包含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血泪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教育者应该通过对此诗歌的教学来传承和发扬这份精神。
一、教学过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了解《七律长征》这首诗歌的意义,学会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领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贡献和精神内涵,并激励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继承并发扬这种英雄精神。
2. 教学内容(1)《七律长征》的背景知识(2)《七律长征》的文学鉴赏(3)《七律长征》所传承的毛泽东思想3.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七律长征》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并带领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含思想。
(2)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视频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的情景和书写历史篇章的艰苦。
(3)交互式探究法:通过多角度的讨论和互动,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刻的领会其中所所蕴含的思想。
4. 教学评估(1)小测试:通过预习课后、单元课的小测试来检测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2)大作业:布置有关于《七律长征》的大作业,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出对这首诗的认识和理解。
(3)课堂综合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例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主动发问等。
二、教案完整版1. 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七律长征》的背景知识: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顺手写下这首《七律长征》。
这首诗是作者尊重人民、热爱人民,以及对革命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的结晶。
介绍学习这首诗歌的目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2. 阅读与鉴赏(50分钟)(1)全班学生展开“现场朗诵”,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中感受这首诗歌的魅力。
(2)通过讲解诗歌的历史背景、作者用意等方面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思想,以及文学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3)通过影片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明白这首诗歌的创作和题材来源,加深学生对诗歌文本本身的理解。
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牢记红色精神——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七律·长征》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主题的开篇,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作为诗人,毛泽东在诗词方面的深厚造诣自不必多言,单从诗词传递的诗人情感和其它精神层面的内涵,就特别值得我们当下小学生去品悟,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七律的体裁特点和诗词的含义,更主要的是借助品悟诗词,去了解背后的那段历史,并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心灵上的洗礼。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从知识积淀,到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对于红色故事虽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长征这段历史和长征精神的了解并不深。
再者,孩子们对七律的体裁特点也是一知半解。
另外,对毛泽东的诗词孩子们也许有吟诵过,但是并不曾深入去赏析品悟,因此本课的学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积淀和既定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以实现学有所长。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2.借助注释、资料等,理解本首诗词的含义;3.在品悟诗词含义的基础上,了解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对红军不怕困难、乐观主义品质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重点借助注释、资料等,理解诗词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在品悟诗词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学习红军的不怕困难、英勇无畏、乐观主义的品质。
六、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歌曲《十送红军》片段,组织学生自由发言:你从歌曲中听出了什么?(自由发言,预设:送别红军,军民情深......)2.教师小结并过渡:这首《十送红军》唱出了红军长征过程中和老百姓互帮互助的画面,唱出了军民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毛主席写的诗词,看看这里面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传递了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揭题,板书:5.七律·长征)设计意图:用红色经典歌曲《十送红军》导入,不仅仅是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情境,更是为了解本课学习的古诗《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提示,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简短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简短《七律长征》一课,是一节真实的课,是在真实中体验与感悟的课。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有一些亮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情的分析不够。
作为老师,备课时虽然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是每个教师所应该做的看点,但是往往在教学过程之中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诗句和诗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如果我能更了解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己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相信学生会有更深的体验和感受。
二、对诗句的朗读指导不够。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特点是平仄和韵律,教学中应体现这一点。
在朗读时应落实“读正确,读流利”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由于我对朗读的层次和感情基调把握不准,指导朗读的方法也不够到位,以致于在这一点上我做得还不够好。
三、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不够。
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在课堂上要兼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尤其是当一名老师面对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时,此时你若不能把注意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可真是“雪上加霜”。
这节课上我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还做得不够,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对课堂生成的处理不够机智。
机智地处理课堂生成,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备课的时候我认真的钻研教材,对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也做了充分的考虑。
然而真正当课堂“节外生枝”的时候,我还是“心太软”,没能够将课预设得更充分一些。
特别是处理第一个质疑“为什么长征如此艰难,作者却说“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问题时出现了漏洞。
因为我的失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隐患。
如果我能更充分地预设到这一点,或许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了。
五、对课堂氛围的调控不够成熟。
课堂氛围的调控对于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一节课获得成功。
反之,则会使一节课走向失败。
由于本节课中我的语言缺少激情,致使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律长征》教案
《七律长征》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弄懂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体味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音乐性的特点,以及对仗的严谨。
教学准备:1、了解长征的背景2、搜集*的诗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一、需重新设计个有特色的导入语二、1、作者*需稍稍介绍(可请学生先说)2、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为了走上抗日第一线,挽救中华民族。
解放全国人民,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yuacute;)都等地出发,向陕北进行战略转移,就这样开始了震惊全世界的空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解题并介绍七律的特征,学生齐读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
四、解读诗歌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头两句表现了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对困难怎样的态度?明确: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对困难的藐视,变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诗句中首先肯定“远征”是困难的。
但红军的回答是“不怕”。
这是多么有力的回答!接着诗人把遇到的千万件困难,只用“万水千山”四个字加以概括,对“万水千山”所概括的困难的态度是“只等闲”。
也就是“没什么”的意思。
“不怕”和“只等闲”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塑造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的。
这两句,实际上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
2、如果说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那么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
那么诗歌具体描写了红军长征中要面对的哪些困难呢?明确:“弯弯曲曲五岭山、高大的乌蒙山、险要的金沙江、凶险的大渡河、终年积雪严寒的岷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
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
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与依据1.1 《七律·长征》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诗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学生应能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感受诗词的语言之美。
对于这首诗,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感受红军长征途中历经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诗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逶迤”“磅礴”等,通过对这些字词的理解,深入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
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词,通过朗读来表达对诗词情感的理解。
2. 教材分析2.1 主要内容《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诗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诗,直接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长征的困难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将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比作细浪,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视为泥丸,以夸张的手法突出红军战士视困难如渺小的乐观情怀。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了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一“暖”一“寒”,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惊险与悲壮。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描绘了红军翻越岷山后的喜悦心情,预示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
2.2 重难点2.2.1 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尤其是诗中运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诗句,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要让学生理解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需要通过对诗句的细致分析和相关背景知识的讲解来实现。
例如,在讲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要让学生了解这两次战斗的具体情况,从而体会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和坚韧。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内容上: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表达上: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句对仗,压“an”韵。
全诗运用了总分的写法,一句总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三四句分写了红军不怕困难,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用词精当,气势磅礴。
3.教材中的位置: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在教材的第八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略毛泽东的风采。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展现的是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诗人风采。
二、学习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七律·长征》)师:请你来读读课题。
师: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名字。
所以在读的时候,中间应略有停顿。
谁再来读?生:七律、长征。
师: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生:长征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师:同学们,你们看。
课件出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七律长征》教材解析
《七律·长征》教材解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激情挥毫而成的七言律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长征艰难而伟大的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总领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激昂豪迈的基调。
颔联,承接“千山”而歌,想象超群,意境开阔。
颈联,呼应“万水”而咏,对仗工整自然,画面磅礴宏大。
尾联,收篇于“尽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越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昭示着长征最后的胜利。
长征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人类战争史上创造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这样的诗歌是值得我们认真诵读,细细涵咏的。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结合本文的体裁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聚焦在体会诗人如何“点面结合”写长征的,而更重要的是从诗歌阅读的角度去学习这首七言律诗。
因此,本课的教学点确定为: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磅礴的气势;学习诗歌是如何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长征的;在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时,体会红军的英勇形象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朗读中感受磅礴的气势。
本课是一首七言律诗,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律诗”这个概念,因此,首先要学生在认真诵读的基础上了解律诗的特点,体会律诗韵脚分明、对仗工整的特点。
同时,借助朗读快速打开学生进入律诗意境的最佳通道,但是只凭对“远征难”“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等新鲜词语的内容和修辞的理解是很难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的,需要借助本诗的音韵节奏带动学生的生命节律融进磅礴的画面中,才能产生语言和精神的共鸣。
因此,本诗的教学在朗读上要注重以下几点:(1)可以让学生在听老师范读中发现诗歌的“韵脚”;(2)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朗读中发现每行诗“二、二、三”的节奏,后面三个字的节拍要适当放缓、拉长,能突出诗人的情感;(3)可以着力于颔联和颈联的形式对仗工整与内容对应精巧的玩味上。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整理了小学五班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理解三个新单词,能写出三个新单词。
能正确读写《长征》等单词;(2)动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读懂诗歌,感受毛泽东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
2. 课文讲解: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二万五千英里长征的艰辛历程,赞扬了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韵诗。
这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幕一个句子和四句,由头对、颏对、颈对和尾对组成。
第一联以总指挥的豪爽话语、豪言壮语、高楼大厦、诗词,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不畏艰险的英雄精神。
下巴关节承接"千山'。
首先用"战栗'和"壮阔'的夸张手法来表达山的危险,然后用"小浪'和"泥丸'的比方来描述山的渺小,用"克制'的手法来表现红军的伟大。
它的颈部连接着一万个水。
"暖'和"冷'不仅可以描述天气状况,还可以写出心理感受。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一程。
"千万里雪'翻越岷山,其实比"千姿百态'的武陵山、乌蒙山更难。
但此时,胜利在望,心情愉悦,"喜悦'发自内心,暴风雪过境的眼神变得更加美丽。
最后,以《开放的面孔》作为结语,写出了红军翻越雪山后的欢乐状态,同时也预示着长征的圆满胜利。
整首诗气势磅礴、气势磅礴、格调高雅、笔法雄浑。
它不仅总体上雄浑有力,节奏强劲,而且在小调、抑扬顿挫上细腻细腻。
这首诗的对仗很工整,词也很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长征》学情分析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相对于当代的孩子,比较遥远,所以,要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能更多更好地对长征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就在课前布置孩子们每人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读过至少一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
从文章体裁来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文体,所以,这就必须先让孩子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区分清楚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的特征,有助于今后阅读面的拓展。
1.生长点。
知识基础——在诗词学习中,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背诵并积累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
方法积累——学生基本掌握了看注释、想画面、查资料、抓字品读、归诗类等学习方法。
情感积淀——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长征、中国革命历史的文章,在情感上有所积淀。
2.问题预设。
《七律·长征》这首诗反映的历史离学生较远,因此,对情感的理解、对诗风的体会是我在教学上预设的难点。
3.我的思考。
基于预设的难点,我想通过多种方法悟诗情、诗类拓展体诗风来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