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种子的结构重点: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

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5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3)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6章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二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6章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二课时精品课件

演示实验
(5) 现象: 面筋 结论: 含有蛋白质
注意:
1.不要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不要 用嘴去吹! 2.试管没有充分冷却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摸!
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有哪些?
成熟而完整的胚 足够营养物质 有生活力的胚
渡过了休眠期的种子
活动:
提出问题: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科学探究:
有人认为种子萌发除了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 空气、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光照。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观点是否确。 变量因素:
光照 有光
设置对照:
无光
拓展与实践:
下图表示萌发种子的吸水过程可分为快、 慢、快三个阶段;处于休眠状态或失去生 活力的种子只有前两个阶段.
课堂小结:
成熟的、完整的胚 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 的条件 有生活力的胚 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渡过了休眠期的种子。 适量的水分 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
将A烧杯放在25℃的通风地方,B烧杯放在冰箱中.
a b c A B
d
e f
b ,不能萌 发的种子是 (1)A烧杯中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 a c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a缺少水分,c缺少空气 2组 ,分别为 (2)A烧杯中可以有几组对照实验_____ a与b、b与c ___________. 不会 ,原因是 (3)B烧杯中的三粒种子会不会萌发?______ 温度不适宜 __________.
燃烧后留下少量灰烬
含有无机物
演示实验
(2) 现象: 试管内壁出现水珠 结论: 说明了种子内有水。
演示实验
(3) 现象: 小麦粉加水后,滴上碘液变蓝 结论: 有淀粉
演示实验

【高中生物】探究种子的成分

【高中生物】探究种子的成分

【高中生物】探究种子的成分探究种子的成分种子含有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这是胚胎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这些成分在种子中的存在,从而给学生真实形象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总结种子的各种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诱导和思维能力。

一、实验准备(一)材料:小麦子粒(风干的和浸软的),小麦面粉。

(二)用品: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细铁丝(或废弃的解剖针),纱布,清水,烧杯,碘液和白纸。

二、方法步骤(一)探究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子自然含有水分,甚至是风干的种子。

本实验取一些风干小麦粒放入试管,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端,然后握住试管夹,将试管口稍微向上倾斜(几乎水平),然后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均匀加热,直到试管壁上有明显的小水滴(被蒸发的水蒸气冷凝)。

可以看出,水是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此实验时,应特别注意:1.试管的倾斜度不能太大,即使在试管刚离开火焰时也要防止水珠流向试管底部,以免引起试管爆裂;2.始终移动试管,使其在火焰上均匀加热。

不要长时间只在一个位置加热,以免试管破裂。

加热时间是直到有明显的小水滴为止。

如果时间太长,种子可能会被烤焦、变黄甚至烧焦。

(二)种子内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测定除了水,种子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

为了探索这两种物质的存在,可以根据有机物可燃、燃烧后可呈焦状(焦化)和无机盐呈灰状(灰化)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法。

用细铁丝(或废解剖针)扎一粒小麦,直接在火焰的外焰上燃烧。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一段时间后,焦炭颗粒变黑,光线停止燃烧。

此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根据小麦颗粒燃烧并变成黑焦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证明种子中含有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说有机物含有碳而不含任何元素,因此可以燃烧并转化为焦炭。

然后问一个问题:此时继续在火焰上燃烧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什么?然后点燃酒精灯继续燃烧,这样大家就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的情况,当麦粒燃烧中有灰时停止燃烧。

种子的营养成分

种子的营养成分

种子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碳水化合物:
o淀粉:是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水稻种子中的淀粉含量很高,为植物和人体提供能量。

o糖类:包括可溶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和不可溶性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2.蛋白质:
o种子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
25%~36%。

o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和酶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体内多种生理功能运作的物质基础。

3.脂肪:
o大多数种子都含有一定比例的脂肪,尤其是一些油料作物种子(如油菜籽)中脂肪含量极高,是膳食中必需脂肪酸和能量的重要来源。

4.矿物质和无机盐:
o包括钙、镁、钾、磷、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5.维生素:
o种子中含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E 等,这些维生素对于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和抗氧化防御等具有重要作
用。

6.水分:
o种子含水量对其生命力和存储有直接影响,适量的水分对于种子萌发和生长亦必不可少。

7.其他营养物质:
o种子还含有一定的酶、色素、植物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

不同种类的种子,其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总量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讲,种子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营养宝库。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教学设计杨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2)、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

(3)、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理解种子的成分,初步树立生命是物质的基本观点。

(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重点是要通过种子成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种子内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们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所以,做好有机物成分的鉴定实验,使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结果是本节课的关键,虽然这些鉴定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2、本节中出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两个概念。

但由于初一学生对化学知识知道甚少,所以在讲解时只能做浅显的解释,但又不能违背科学性原则,所以这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

可以利用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以便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尽量不要只做演示实验,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机会,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难点:1、明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

2、通过对种子成分的分析,了解种子内贮存着大量有机物,是胚进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四、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究实验并分析结果的方式为主,教师作必要的引导等教学方法。

五、设计思想从生活实际入手,对种子所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及结果分析。

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内容。

六、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些食品包装袋,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其有关成分的说明。

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含有许多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植物的种子中是否也含有同样的成分。

《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种子的化学成分》
植物种子是大自然的奇迹,通过深入研究种子的化学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索种子结构以及种子中 重要的化学成分。
植物种子的结构
种皮
种子外层的保护膜,起到保 护内部胚胎的作用。
胚乳
富含能量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为胚胎的生长提供支持。
胚珠
种子的产生部分,包含着胚 胎和胚囊。
种子的化学成分的应用
1
食用价值
种子可以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物,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2
药用价值
许多种子具有药用性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疗法。
3
工业价值
部分种子提取的油脂和化学物质可用于生产肥皂、润滑剂等。
种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许多新发现。
应用前景
这些新发现为农业、食品科学和医药领域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结语
种子的化学成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种子的化学成 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发展农业和改善人类生活。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种子化学成分的作用机制,以及利用种子中的活 性成分开发新的应用方法。
种子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
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 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
为种子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支持胚胎的发育。
脂质
构成种子细胞膜的基本组分, 保护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维生素和矿物质
1 维生素
种子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锌等矿物质,支持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实验设计一、实验目标(1)、熟悉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2)、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深刻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

(3)、改进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

(4)、通过了解改进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1、有机物可燃并可以呈焦炭状(焦化)和无机盐是燃烧后的灰(灰化)2、水加热可挥发,具有冷凝作用3、淀粉遇碘变蓝4、蛋白质滴加双缩脲试剂后形成紫红色或紫色络合物。

5、脂肪可通过滴加苏丹3进行鉴定,呈橘黄色三、实验分析种子都含有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类),这些都是供胚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这些成分在种子内的存在。

并通过对照实验来充分说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探究种子含有水分,单单是通过灼烧试管里的种子,试管壁出现水珠并不能说明水珠是由种子里产生的,所以本小组实验改进为增加一支空白试管灼烧以进行对比。

注意事项:(1).试管的倾斜度不能太大,即使在试管刚离开火焰时也要防止水珠流向试管底部,以免引起试管爆裂;(2).要时常移动试管,使之在火焰上均匀受热,切忌较长时间只在一个位上加热,以免试管炸裂。

加热时间以明显看出有细小水珠出现为止。

如时间过长,种子可能烧焦,呈褐色,甚至于炭化。

2、探究种子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时,因种子体积和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灼烧时间过长,本小组的实验改进为将常用的小麦种子与稻米同时进行灼烧。

3、探究种子中蛋白质和淀粉时,我们知道为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滴加双缩脲试剂后形成紫红色或紫色络合物,利用这两个知识,本小组设计将小麦种子和稻米种子分别研磨成浆,同时进行对照进行实验。

3、探究脂肪成分时,简易方法为将苏丹3滴加在上述研磨出来的小麦种子和大米种子浆液中,凭借颜色变化进行鉴定。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试管、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火柴、铁丝、研钵、吸管、烧杯材料:用水浸泡软的大米和干燥的大米,小麦种子试剂:双缩脲试剂(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g/ml的硫酸铜溶液)、苏丹3试剂(取0.1g苏丹三干粉溶于100ml95%的乙醇)、碘液、清水、四、实验步骤(一)探究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

探究种子的成分ppt课件

探究种子的成分ppt课件
6
四、实验步骤
• 探究方案1 • 取一些干燥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
里,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试管内壁上出现 小水珠,说明种子中含有水分.
7
• 探究方案2 • 取10粒干燥的小麦种子,放到石棉网上
用酒精灯烧烤. • 现象:种子起初变焦后变黑,继续燃烧
黑色物质变灰白
8
• 探究方案3 • 用浸泡后的大豆,用研钵研碎,用纱布过
实验四: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主讲人:好心人
1常见的种子2Fra bibliotek大胆猜测
• 一.种子内可能含有水分 • 二.种子内可能含有无机盐 • 三.种子内可能含有淀粉 • 四.种子内可能含有蛋白质 • 五.种子内可能含有脂质
3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2.掌握实验方法 3.培养归纳和思维的能力
4
二、实验材料
10
探究结果
11
五、注意事项
• (1)探究方案一中 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 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 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 (2 影响观察
12
• 材料: 小麦种子、大豆(浸泡过的)、
• 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烧杯、碘液、白纸、 双缩脲试剂、石棉网、研钵、纱布、显微 镜、苏丹3试剂、 刀片、放大镜。
5
三、实验原理
• 水遇热蒸发、水蒸汽遇水凝结 • 无机盐燃后灰化 • 淀粉+碘液 现象变蓝 •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现象出现砖红色
沉淀 • 脂肪+苏丹三 现象变橙红
滤,得到两种,一种白面主要成分是水溶 性的;另一种不溶于水留于纱布内,其质 地粘稠形成浊液。 • 水溶性的放入一支试管,加入碘液来鉴定, 变蓝说明有淀粉。 • 非水溶性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砖红 色沉淀说明含有脂质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一、实验概述:1、实验目的探究种子中含有哪些主要的营养成分。

2、材料用具干燥的小麦种子、面粉、酒精灯、火柴、试管夹、三脚架、石棉网、清水、纱布、烧杯、滴管、玻璃棒、碘液、刀片、白纸等。

3、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因为幼苗是胚发育成的。

干瘪的种子大多也不能萌发。

针对种子萌发与储藏物质的关系,你组提出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的种子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如小麦、水稻、大豆和花生等。

根据这个启示,你对种子可能贮存哪些营养物质作出的假设(3)制定实验计划种子的成分只能通过实验来检验,因此要对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测种子内部贮存的营养成分。

建议你用干燥小麦种子和面粉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室为你准备的器具有:酒精灯、火柴、试管夹、三脚架、石棉网、清水、纱布、烧杯、滴管、玻璃棒、碘液、刀片、白纸等。

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你将怎样检验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物?小麦面粉呈白色,用水将面粉和成面团,用手揉挤面团会感到面团有柔韧性。

你能否进一步用水洗法,将面团中有柔韧性的成分与其他物质分开,并分别加以鉴别?(4)实施实验计划将部分干燥的小麦种子置于干燥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口端,用酒精灯的火焰烘烤试管内的种子。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将另一部分种子置于三脚架上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火焰烘烧种子。

想一想,根据种子燃烧的过程及结果,怎样判断种子是否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用纱布包上一团面粉,在烧杯里用水反复揉洗,观察烧杯底部的沉淀物,判断该物质的成分。

用玻璃棒搅动该物质,然后将一滴碘液滴入烧杯内液体中,观察颜色变化,并描述面团中用柔韧性的物质和沉淀物质的重要性。

建议你将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烤一会儿,冷却后切下种子的胚,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探索植物营养成分教案的设计与实践

探索植物营养成分教案的设计与实践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营养成分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探究植物营养成分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对植物营养成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2. 教学内容:(1)植物营养成分的基本概念。

(2)探究植物营养成分的方法和技巧。

(3)植物营养成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营养成分的基本概念。

(2)实验法:引导学生探究植物营养成分。

(3)讨论法:探讨植物营养成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学准备:(1)教材或相关资料。

(2)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投影仪或白板。

二、探究植物营养成分的基本方法1. 实验一:观察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1)目的: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特点。

(2)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切片。

(3)步骤:步骤一:制作植物组织切片。

步骤二: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步骤三:记录观察到的组织结构特点。

2. 实验二:检测植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1)目的:了解植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2)方法:化学分析法。

(3)步骤:步骤一:准备植物种子样本。

步骤二:将种子样本进行化学分析。

步骤三:解读分析结果,了解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三、植物营养成分的生理功能1. 蛋白质(1)概念:蛋白质是植物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生理功能: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和免疫功能等。

2. 脂肪(1)概念:脂肪是植物营养成分之一,是能量储存物质。

(2)生理功能: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等。

3. 碳水化合物(1)概念:碳水化合物是植物营养成分之一,是植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2)生理功能: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等。

四、植物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1.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豆类、谷类、坚果、肉类等。

2. 脂肪的食物来源:植物油、动物脂肪、坚果等。

3.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谷类、豆类、根茎类等。

五、植物营养成分的合理摄入1. 概念:合理摄入植物营养成分,保持营养平衡。

探究种子的成分

探究种子的成分

实施计划
1、取一定量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中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端1/3处放在酒精灯上均匀 加热观察试管壁的变化。 2、取少许晒干的小麦种子在洒精灯上燃烧观察 种子在燃烧过程中颜色的变化至灰白色。 3、将少许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 的烧杯中手手不断揉挤,当清水变成乳白色时 取2亳升乳白色的液体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成糊状 冷却后滴加几滴碘液注意液体的颜色发生了什 么变化? 4、然后将纱布包内的物质反复揉挤纱布包内剩 下的黄白色的胶黏物质就是面筋取一小块面筋 放入培养皿中滴加双缩尿试剂注意观察面筋颜 色的变化。
实施计划
1、取一定量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中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端1/3处放在酒精灯上均匀 加热观察试管壁的变化。 2、取少许晒干的小麦种子在洒精灯上燃烧观察 种子在燃烧过程中颜色的变化至灰白色。 3、将少许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 的烧杯中手手不断揉挤,当清水变成乳白色时取 2亳升乳白色的液体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成糊状冷 却后滴加几滴碘液注意液体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 化?
实施计划
1、取一定量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 试管上端1/3处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观察试管壁的变化。
2、取少许晒干的小麦种子在洒精灯上燃烧观察种子在燃烧过 程中颜色的变化至灰白色。
3、将少许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手手 不断揉挤,当清水变成乳白色时取2亳升乳白色的液体在酒精 灯上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滴加几滴碘液注意液体的颜色发生 了什么变化?
4、然后将纱布包内的物质反复揉挤纱布包内剩下的黄白色的 胶黏物质就是面筋取一小块面筋放入培养皿中滴加双缩尿试 剂注意观察面筋颜色的变化。
5、将花生种子的种皮去掉后放在白纸上挤压观察挤压处的白 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2课时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上课用)PPT课件

第2课时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上课用)PPT课件
教学难点
1.种子中的营养物质的性质和作用。 2.探讨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理解种子的萌发是内因和外因共同 作用的结果。 3.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引入: 五想一、想种子萌发的条件
⑴将猜农飘一民在猜们 水:在面把种上这庄的些稼种种时 子子, 去同往 掉时往 ,播要 为到进 什适行 么宜选?的种环,境有中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实验中设置了几组对照?分别是哪几组?
3.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如果实验装置中只放一粒种子对实验结 果有什么影响?
结论:
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的水分、适宜的 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 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课外延伸:
种子萌发时,胚需要大量的有机物,一方面用其作 “燃料”,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动力;一方面为新细胞的 组建提供“建筑材料”。但胚能直接利用的是能溶于 水的有机物。因此,种子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 肪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必须转变为能溶于水的有机物, 胚才能吸收和利用。种子中的这种物质转变必须要在 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⑵A烧杯中可以有几组对照实验__2_组__,分别为__a__与__b_、___b_与__c_。
⑶B烧杯中的三粒种子会不会萌发?__不__会__,原因是_温__度_不__适__宜___。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种子的化学成分

种子的化学成分
脂肪 脂肪是油质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在种子生命活动中占重要位置
种子的脂肪以脂肪体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胚和胚乳
中,但禾本科的淀粉胚乳中不含脂肪体。
种子中的脂肪是多种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品质优
劣,决定于其组成成分中的脂肪酸种类和比 例。
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16:0) 硬脂酸(18:0)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 (18:1) ( 熔点低,不易 亚油酸(18:2) 凝固 ) 亚麻酸(18:3) 芥酸(22:3)—— 异味, 不易消化 种子脂肪中的脂肪酸绝大多数与甘油结合在一起,但也有 少数呈游离态。
01
煮饭、蒸馒头、冲藕粉
02
淀粉的糊化
淀粉的凝沉 淀粉的稀溶液糊在低温中静置相当时间后,会发生混浊现象,溶液黏度降低,溶质沉淀,淀粉液浓度高时则可以沉淀成为硬块,沉淀物不能再溶解,也不容易为酶所分解,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沉凝。 速煮米、快餐面
——为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果种皮中含量高
品质优
种子中的 脂肪酸
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NaOH) 毫克数 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蛋白质亦高(20—30%)
同一作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间,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也很明显。
油质种子——脂肪含量明显高(30—50%),
种子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分布
不同类型的种子,其种胚、胚乳、种被三部分所占比例差异很大,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决定了各部分生理机能不同 , 营养价值、利用价值不同,耐贮性不同。
脂肪酸价低、碘价高,表明品质好。种子成熟过程中,酸价降低,碘价升高,种子完熟时达到极限;种子贮藏、萌发过程中,酸价升高、碘价降低。贮藏中随油脂酸价的升高,种子的活力降低。
脂肪性质指标

植物种子的发育和营养成分分析

植物种子的发育和营养成分分析

植物种子的发育和营养成分分析植物是所有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子则是许多植物繁殖的基础。

在种子中,包含着未来新植物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

种子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授粉,到受精,再到成熟。

本文将对植物种子的发育过程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一、种子的发育过程种子的发育是一个比较复杂、长期的过程。

通常来说,种子从授粉到成熟需要数周到数个月的时间。

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授粉和受精授粉是指花粉离开花药,传播到花的柱头或者雌蕊的柱头上。

而受精是指花粉中的雄性生殖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形成新的胚胎。

2. 胚珠发育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细胞会发育成为胚珠。

胚珠中有两个质量较大的细胞,分别被称为夹心细胞和中央细胞。

3. 胚珠母细胞胚珠母细胞是种子发育的关键点之一。

它是一个大的、圆形的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会分裂成四个胚珠集合体。

4. 胚珠集合体胚珠集合体其实就是四个小胚珠。

小胚珠之间的交错会形成一个较大的胶质物。

5. 胚囊发育在小胚珠中,夹心细胞和中央细胞会进一步分裂和发育。

夹心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其中一个会呈现出根的特性,另一个则有茎的特性。

中央细胞则会分裂成三个细胞核,其中两个细胞核会彼此融合,形成合子。

合子则会发育成为一个细胞,将来形成植物胚囊的中央细胞。

6. 成熟种子植物胚囊细胞会不断分裂,形成植物胚。

同时,植物胚与胚乳一起形成成熟的种子。

二、种子的营养成分分析种子是人类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文已经介绍了种子的发育过程,接下来我们将对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1. 蛋白质种子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其中,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种子之一,含有30%的蛋白质。

其他一些种子,如黑豆、小米、麦片等,也都是蛋白质的优秀来源。

2. 脂肪种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欧米伽3、欧米伽6等。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其中,芝麻是脂肪含量最高的种子之一,含有超过60%的脂肪。

探究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蛋白质、脂肪、水分、淀粉种子队:滕卓茜钱佳梦梁樱子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制订者:滕卓茜学号:040609672005年6月9日结题论文探究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蛋白质、脂肪、水分、淀粉一、引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物种子。

比如大米、小麦、玉米等。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天必需的热量与营养。

它们到底提供了什么营养,它们的成分是什么?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表明,同样遇碘酒会变蓝的玉米种子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除了淀粉以外还有什么,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液体遇热蒸发的原理,来进行科学探究作物种子中是否有水分?利用已学知识通过实验探究作物种子的成分是我们小组这次课题及目标。

此课题在国内外有不少科研人员都已经研究过,且实验结果明确,清晰。

但是,在科技愈来愈发达的现在,科研人员大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而我们小组则想利用已学的知识,和在校所能借到的实验工具,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究作物种子的成分。

并且通过探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积极思考,发现新观点——多吃作物种子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并促进我们组内人员友谊,与指导老师增强感情。

二、关键词作物种子、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淀粉、生活环境、分布状况三、实验内容、过程与结果分析:(一)实验过程实验器具:试管、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碘酒、白纸、纱布、面团、作物种子、放大镜、数码照相机、笔、清水、较大的玻璃杯。

实验操作具体过程:①取一干净的试管,用试管夹夹住,先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萝卜种子以驱尽试管内的潮气。

然后用纸槽将干燥的萝卜作物种子(约20粒)装入试管内,放在火焰上均匀加热后继续烘烤。

很快在试管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可见水分是作物种子中的一种成份。

取一干净的试管,用试管夹夹住,先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以驱尽试管内的潮气。

然后用纸槽将干燥的萝卜作物种子(约20粒)装入试管内将试管放在火焰上均匀加热后继续烘烤很快在试管内 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可见水分是作物种子中的一种成份②取一粒浸软的作物种子杞子,穿在解剖针上,直接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仔细观察会发现,种子先是冒出白汽,然后慢慢冒烟变黑(碳化),最后种子直接燃烧,燃烧后会剩下一点灰白色的灰(灰化),灰就是无机盐。

幼儿教案 种子的营养

幼儿教案 种子的营养

幼儿教案种子的营养教案标题:幼儿教案种子的营养教案目标:1. 了解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种子(例如:大豆、绿豆、花生等)。

2. 透明容器。

3. 湿纸巾。

4. 水。

5. 白板/黑板和粉笔/白板笔。

6. 幼儿绘画纸和彩色笔/蜡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并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观和形状。

2. 提问:教师可以问幼儿,这些种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有什么作用?探究活动:1. 实验1: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教师将一些湿纸巾铺在透明容器底部,然后将几颗相同的种子放在湿纸巾上,再覆盖一层湿纸巾。

- 教师将容器放在一个光照充足的地方,并保持湿纸巾的湿润。

- 教师每天带领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种子能够发芽?2. 实验2:观察种子的营养- 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放在几个透明容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 教师每天带领幼儿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种子吸收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种子需要水和营养?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总结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重要性。

2. 教师可以请幼儿用绘画纸和彩色笔/蜡笔绘制种子的营养图,标明种子所需的水和营养物质。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并讨论它们的外观和形状。

2.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花坛或植物园,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它们的生长情况。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收集幼儿绘制的营养图,评估他们对种子营养的理解程度。

教案反思:本教案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重要性。

同时,通过观察植物的发芽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面团中有柔韧性的物质主要是什么成分?
5.为什么要将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烘烤一会儿?
填一填:将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和可能的结论填入下表
操作
现象 试管壁上有水雾 剩下不能燃烧的灰 糨糊变成蓝色
结论 种子成分里有水 分 无机盐是种子的 成分 面粉里有淀粉
纱布里留下柔韧的“面 面粉里可能有蛋 筋” 白质 种胚在白纸上留下油迹 种子里有脂肪
教学难点:
1.种子中的营养物质的性质和作用。 2.探讨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理解种子的萌 发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五、种子萌发的条件
猜一猜:这些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什么?
(种子自身有问题,或是种子存在的环境庄稼时,往往要进行选种, 有时将飘在水面上的种子去掉,为什么?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1.参与探究活动,逐步形成善于观察,积极思 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素养以及实 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关注自身安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各部分结构在萌发时 的形态变化。 2.探究种子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在萌发中的 作用
活动: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 么? 2.作出假设:假设种子的成分中既有机物又 有无机物 3.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
(2)
(3)
(4)
(5)
4.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证明,任何植物种子都含有无机物(水 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 肪),而且都是有机物比无机物多
课堂小结: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应是,种子要有发育成 熟、结构完整、有生活力的胚,还要有足 够胚发利用的营养储备,种子内部储存的 营养成分有: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 质和脂肪等.因此,农业生产中,播种前,通 常要选种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待测的种子总数*100%
做一做:
用你桌子上的材料,实施实验计划
注意:
1.不要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 不要用嘴去吹! 2.试管没有充分冷却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 摸! 3.实验时注意物品摆放有序,保持室内整洁!
讨论:
1.烘烤试管内的干种子时,为什么试管口要 稍稍倾斜向下? 2.怎样判断种子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3.遇碘变蓝是面粉中哪种成分的特性?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第2课时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变化过程; 2.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发育趋势; 3.说明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4.概述种子的营养成分 ; 5.说出各种有机物的主要特性。
能力目标:
1.在讨论和描述实验现象过程中,发展思维 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探究活动,能运用定性实验和对照实 验的一般方法设计并实施实验; 3.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互助合 作的能力。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呢?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有发育成熟、结构完整、具有生活力的 胚,并且胚不处于休眠状态,有足够的营养 物质。
种子中都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说一说:种子萌发成幼苗时,各部分结构的形
态是怎样变化的?你能说出变化的原因吗?
种子萌发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 胚生活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