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_钱学森之问_
浅析钱学森之问
浅析“钱学森之问”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发人深思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缺陷,反映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经提出振聋发聩,对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犹如当头一棒。
只有对“钱学森之问”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且在对现状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到最终的解决之道。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四个方面来浅析“钱学森之问”产生的原因,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振聋发聩发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两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时,钱老就曾这样感慨过: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与此同时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杰出人才培养的一道艰深命题,只有真正的直面“钱学森之问”,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找到破解之法。
本文就是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几点思考。
一、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家庭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的教育毫无疑问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脱离任何一方面这项系统工程都不可能成功。
其中,家庭教育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础,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将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而将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精美的雕像在他看来需要六位雕刻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首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夸大化。
中国教育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就能成才,进行全面填压式教学,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哪科都进行强化教学,生怕学生知识缺乏,但这样违背人的认知过程,人是智慧生物,有自己的喜好,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喜欢,愿意去学习,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厌烦,不愿意去学习。
人与人的智力生来就有差别,这与遗传有关,有的人生来记忆力好,反应快,适合学习语言类知识,例如: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
有的人记忆力差,反应慢,但具有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适合学习逻辑性强的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化学。
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个体差异性。
其次,教材的缺陷性中国的教材,都是由一些大学教授组织编写,他们的教材都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机械呆板,各个版本教材大同小异,缺乏实用性,很多知识都不是学以致用,而是为考试编写,考试结束,知识就可以忘记了,古人用一个成语形容“屠龙之技”,想想我们学习杀龙的本事,即使再高,又没有用,因为世界本来就没有龙来供你一试身手。
所以教材要兼顾实用性,而不能仅仅为了考试。
再次,高考错误的导向性。
高考更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原来是考七科,后来是3+2,到现在是3+x,要求难度逐渐加深,学生为了考高分,没日没夜学习,即使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也许以前他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
他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多数与计算机不沾边,而我们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使这些人成为精英(更何况大学与该专业不沾边的公共课要占一半时间),我们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可以超过美国那些从小就玩计算机的大学生呢?我们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真才实学去教育,而是仅仅为了发文凭而教育,我们看不出这样的文凭有多少含金量。
浅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
何谓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
三钱则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老对此问题的回答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关注钱学森之问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在当时,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
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
现在,虽然较当时情况比较好,但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钱学森之问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涉及到了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论,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科学的目标是解释自然现象,探索宇宙的奥秘,以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秉持着客观、精确、可验证和可重复的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和理论构建。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科学家可以发现问题和现象。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和对比,科学家可以验证假设和推断。
理论构建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科学家可以建立起理论框架,解释和预测现象。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思考和创新。
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常常面临着困惑和疑问。
正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科学家们才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
钱学森之问:“什么是科学?”就是他对科学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对于钱学森的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科学是一种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知识体系,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数据,通过推理和归纳来解释现象,通过验证和预测来检验理论。
科学的特点是客观、可验证和可重复。
科学的客观性意味着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不受主观情感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科学家们应该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来提出理论和结论,而不是根据个人意愿或信仰。
科学的可验证性要求科学家们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和方法,以便其他科学家能够重复实验并验证结果。
科学的可重复性要求科学家们在研究中使用清晰、准确的方法和步骤,以便其他科学家能够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果。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科学家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假设,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实验,以求得更准确、更全面的答案。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新的知识和理论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几点认识
后 对 我 的一 生所 做 的各种 工作 表示 满意 的话 , 才 那 是 最高 的奖赏 。 类似 的表述 , ” 无一 例外 地表现 出钱
“ 师” 从 这个 角度看 , 大 。 我们 面对 的不 是“ 学森之 钱 问 ” 而 是 “ 学 森 之 评 ” 是 钱 学 森 对 中 国高 等 教 , 钱 ,
会 各 界对 中 国教育 的疑 问 。 是一 个伟 大 民族必须 直
面 的 疑 问 ”
其 实 , 一 下相 关 的 新 闻报 道 , 们 发现 钱 老 查 我 生前 确 曾多 次谈 起 杰 出人 才 问题 , 是 , 但 他并 没 有
停 止 在提 问“ 为什么 ” 这个 层次 上 。实 际上 , 对所 谓 “ 钱学森 之 问” ,他有 自己的理解或解 答 。2 0 0 5年 ,
二、 如何理解 “ 钱学森之问 ”
理 解 “ 学森 之评 ” 不 能离 开钱学 森 一生 的经 钱 .
些 人 当然是 “ 才 ” 而 本 质 上 , 人 , 他们 又都 像 钱 老 一 样。 是有 明确 价 值追 求 和 独立 思 考 精 神 的人 。 能 是 够 坚 定信 念 不 为潮 流 裹 挟 的人 ,他 们 不 会 人 云亦
温家 宝总 理看 望钱学 森 ,钱老 曾发 出这样 的感 慨 :
回过 头 来 . 么 多年 培养 的学 生 。 没有 哪 一个 的 这 还
学术成 就能 跟 民国时期培 养的 大师相 比 。 钱学 森又
说 : 现在 中 国没有完 全发 展起 来 , 个重 要原 因是 “ 一 没有 一 所 大学 能 够按 照 培 养科 学 技术 发 明创造 人 才 的模式 去 办 学 , 没有 自己独 特 的 东 西 , 老是 ‘ ’ 冒 不 出杰 出人才 。” 然 , 老并 不是 在提 问 , 是在 显 钱 而 评论 、 判断 。 他认 为“ 冒不 出杰 出人才 ” 的原 因 , 是大
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谈“钱学森之问”的答案钱学森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更是钱学森之忧,虽然沉重,但是却不容我们回避。
钱老提出的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创新型人才,那么为什么我们学校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那?原因很多:学校、老师、家长、政府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对于钱学森之问,很多人都把矛头对准高等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础,以后才能够茁壮成长。
自古以来中国家长就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直到今天,我国仍然存在违背儿童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力的现象。
他们让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奥数班、艺术班等,他们本意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孩子成为“神通”,但是由于他们不懂的儿童成长规律,他们的做法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性和兴趣,而兴趣是创新的最强动力。
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这些所谓的兴趣班并没有兴趣,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厌恶,但是他们享受取得成功后给自己带来的荣誉,而不是这些兴趣班本身对它的吸引力。
就拿奥数竞赛来说吧,现在所谓的奥数竞赛实质上是在扼杀数学思维,他们以做难题为荣,这与奥术本身奥义可是大相径庭的。
奥数本身追求的是一种独特思考途径,来自对基础知识独特见解,并不是如今的先记大堆定理,再将其转换书写,他们对于知识已经丧失了初次见面的疑惑和兴趣,只剩下对于知识的麻木,对知识毫无感觉,并逐渐变为一台机器。
据某科研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数据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而创新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五,这些都和儿童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
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并且实施。
相反,“应试教育”在我国却是根深蒂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你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
“钱学森之问”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1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钱学森对火箭与航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他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对我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望钱学森先生时,钱学森先生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并没有全力发展起来,是由于我国大学创新性不强,其现有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没有突出的“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个疑问并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就能简单解答的,而须要整个教育界、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来研究破解。
2 杰出人才难以“冒”出的症结所在2.1 教育与受教育根本目的的异化对于学生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稳定轻松又高收入的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校都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为目的,没有从内心想要进行科学研究,想要真正做出点学问,甚至很多人只为拿到一个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进行学习。
这些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全面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科研成就,而是成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
迫于我国教育升学体制的压力,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升学为目标,功利性很强,尤其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升学带来的压力更大。
而高等教育大多以就业为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致学者无法专心科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的回馈上,这是我国教育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2.2 以知识评价制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对于我国的教育而言,升学率、分数是束缚创新教育发展的枷锁。
论“钱学森之问”
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自建国以来,历任领导人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极为关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培养优秀人才。
于是时下中国,高校林立,各类高学历人才数之不尽,然而却没有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
自“三钱”之后,中国的顶尖人才界变进入了寒冬,面对日益严峻的好多人才缺乏情况,钱学森不禁发出这样的担忧。
一、“钱学森之问”反应出了什么问题?自“985”、“211”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得到了长足的增长,然而数量的增长并未解决国内对人才的需求问题。
高等教育的推广仅仅是培养出了大批的高学历人才却依旧没有培养出高端人才。
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我们仅仅是使更多的人受到了大学教育,降低了大学生拿到高学历的难度,而对于那些能力出众的人却没有因材施教,终使他们错失了成为高端人才的机会,导致了中国大学生数量虽多但含金量不高的情况,没有使中国的顶尖人才缺失情况得到缓解。
中国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是将所有的学生放在一起培养,让资质平庸的人与天赋出众的人听同样的课程,学习同样的知识,这样又怎么能找出具有成为顶尖人才潜力的人呢?而且在刚大学之后,大学生们刚刚经历过残酷的高考,对学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恐惧心理,因而在刚进入大学时,大学生基本上都不愿意直面大学生活,将学习看做是人生的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再施以考试的压力,大学生很容易就将学习的目的定为考试不挂科,将学习变成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
中国的基本国情让现有的大学教育方式成为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实则不可求。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纵使他的天赋再高,学识再渊博,如果缺少与人交际的能力,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就使社会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使大学生磨练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甚至有的大学生会觉得他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远没有一个良好的口才重要,于是就有大学生对知识不再看重反而更加留意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力关系。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钱学森之问,最重要的是他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深知科学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责任。
他关心科学的发展,关注科学的意义和影响。
钱学森之问,是他对科学进步的思考和对科学未来的期待。
钱学森之问,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他关注科学的目标和方向。
他认为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类,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他关注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科学应该以客观、严谨、合理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律。
他强调科学家应该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再次,他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科学家应该积极与社会合作,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最后,他关注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启示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应用。
我们应该思考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科学的规范和伦理,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道德。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也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科学家,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原则和规律,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我们应该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与社会合作,推动科学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航天事业。
他的思考和追问,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更加关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为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试解“钱学森之问”
试解“钱学森之问”一、基本介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呢?”二.试解“钱学森之谜”(一)、原因分析。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社会现状,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等等。
这些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哥白尼,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种伟人的!中国教育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盲目扩大招生等等。
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始终进程缓慢,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怎么培养的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
(二)、解决方案。
1、改革培养方式。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的教育模式。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钱学森,中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他的思考和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常常被提及,那就是:“中国的航天事业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定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中国的航天事业应该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该以自主研发为主导,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航天技术的自主可控。
同时,要注重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
这样的战略定位既能保证中国航天事业的独立性和发展的长远性,也能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整个航天领域的进步。
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钱学森曾经说过:“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真正的发展。
”在航天领域,技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源泉。
中国应该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同时,要注重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推动航天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钱学森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它的人才。
”航天事业需要具备丰富知识和高水平技术的人才支撑。
因此,中国应该加强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流动和交流,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中国的航天事业应该注重应用和民生。
航天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宇宙和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
中国应该加强航天技术在农业、环保、通信、定位导航等领域的应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要注重航天科普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航天事业的认知和支持度,激发更多年轻人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钱学森之问“中国的航天事业该如何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和努力。
只有明确战略定位、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以及注重应用和民生,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几点认识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几点认识作者:文喆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01期一、“钱学森之问”的由来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实际来自钱老逝世之后,安徽11位高校教师写给袁贵仁部长和全国教育界同仁的信,信中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
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其实,查一下相关的新闻报道,我们发现钱老生前确曾多次谈起杰出人才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在提问“为什么”这个层次上。
实际上,对所谓“钱学森之问”,他有自己的理解或解答。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学森又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显然,钱老并不是在提问,而是在评论、判断。
他认为“冒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是大学“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是“办学”的“模式”有问题,因而“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比不上民国时期的“大师”。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面对的不是“钱学森之问”,而是“钱学森之评”,是钱学森对中国高等教育,对中国学校教育,乃至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体制、制度的反思或批评、批判。
二、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理解“钱学森之评”,不能离开钱学森一生的经历、贡献,也不能离开他晚年形成的系统理论学说。
钱学森当然是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是新中国两弹一星创新团队的核心与领路人,同时,钱学森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是“大成智慧”理论的提出者,是系统工程理论与系统科学学说的开拓者。
作为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一贯关心党和国家建设,自觉地与党的方针路线保持一致,并十分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个人独特思想成果。
理解_钱学森之问_
卷首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理解“钱学森之问”一年前,科学老人钱学森离我们而去。
他生前就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出诸多疑问,集中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议论纷纷,聚焦于教育弊端和教育改革,甚至有一些教授上书教育行政部门,再次强调“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已经有了基本的体现与回应,但解决问题尚待时日,“钱学森之问”可能还会问下去。
那么,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看来还有必要继续探讨。
“钱学森之问”是历史之问。
钱老的问题是针对社会现状和教育弊端提出的,切中时弊,然而,这个问题是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中的老问题。
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所谓“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显然,中国教育的发展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需要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寻找“钱学森之问”的根源。
“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培养杰出人才,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的忧虑所在。
200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发表了联合报告《迎接风暴: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美好未来》,指出“我们的小学和中学,似乎并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有兴趣、有动力、有知识、有技术在这样一个世界进行竞争并获得成功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满足21世纪的需要?”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要彻底地审视美国的教育制度,一个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能够创造性思考的劳动者———从卫星定向汽车驾驶员到软件工程师。
我国政府及有识之士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钱学森之问的看法
对“钱学森之问”的看法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很多人提到了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我想这必然是有关系的,但对于教育体制并不是说一下就能彻底改变的,毕竟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大家说它不对就马上改掉甚至废除就行了。
它是一种制度的更替,不是简简单单任意可为。
所以在这里我不打算从这么一个不可能轻易变化的大的原因说,我想从“人”说起,从我们自己身边说。
试想一下你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跟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再想想你上了中学父母又是怎样嘱咐你的,再想想高考时父母的那些“语重心长”……我要说的是们的父母对于我们的学习是怎样的观念,是毫不关心,对一切都无所谓?还是时时关注,一点风吹草动就绷紧神经?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是后面的一种态度吧,这的确积很值得恭喜,说明现今人们对待教育有了一种相对较好的认识,这也算一种国民素质的提高。
然而我想问,那些很关心自己孩子学习的父母到底关心的是什么。
或许这样说,这些看似很重视教育的父母真的是关心自己孩子学到了什么吗?记得在小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期末,严格来说应该是在期末考试后,甚至做梦都经常梦见自己的考试成绩。
梦见考得好时,会高兴;梦见考不好时,就安慰自己说梦与现实是反的。
要知道,考试成绩的好坏,与一个假期的幸福与否密切相关。
这是为什么?因为我的父母,会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我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我想这不止是我父母这样做,很多人的父母应该都是这样做的吧,因为每次期末拿成绩单那天,复印店的生意总是很火爆,全是学生在“制作”能让父母满意的成绩单。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2009 年10 月31 日,钱学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 岁。
钱老陨落后留给国人一个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即“钱学森之问”。
早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老去世后,许多人试图解答这个命题,回答基本上概括为以下几点:1、历史文化;2、社会环境;3、教育体制;4、学术氛围。
这些回答各有道理,但在我看来,钱老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个问题,提问者心中早有了明确的答案,只不过不愿说出来而已。
钱老是聪明绝顶的人,以他接受欧美教育而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教育背景,不可能不清楚当代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
早年在加州理工大学的求学经历,使他对于造就大师的环境条件,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他从上个世纪50 年代以后亲眼目睹了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独立、自由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体从失语到覆亡、再到新一代鹦鹉学舌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过程,而他本人也在“科学为政治服务”那种咄咄逼人的政治氛围中,有违科学家的基本修养、写下那为后人诟病的“科学帮闲”文章,他不可能不明白,对杰出人才的戕害来自何方。
以钱老本人那非同寻常的亲身经历,他不可能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受到当局的一贯重视,成就一世的辉煌,而没有像他的大多数同代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正是因为他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不仅与政治少有瓜葛,更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变成了政治家宣扬文治武功的资本。
很显然,集高度智慧和独特经历于一身的钱老,在来日无多的晚年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是委婉地提醒当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下,现在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时候了。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领导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领导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回忆:30年前,父亲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提出基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提出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思考,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反响不大,基本上无人关注无人践行,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才明白,自己不仅要提出理论,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时间过去16年了,但是“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进,许多学校依然是只能培养优秀学生,却没办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近我在读布莱恩·格里瑟姆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谈起,进一步谈敏捷思考这个概念,他提出的创新思考应具备的十大特征,我认为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善于清空大脑我们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元认知,即能否思考我们的思考,抓住最好的想法,最犀利的观点。
要做到这一点,碧玺善于清空大脑。
对创新思考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的想法要出现,碧玺为它腾出足够的空间。
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都被无关紧要的事所占据,这些事四处徘徊,劫持我们的思想,比如反复预演以确保正确无误的对话、臆测的小事、自以为应该回应的矛盾、快乐的回忆以及无尽的期望。
研究发现,公司高管每个工作日单独待着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结论是,即使他们应该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入手,他们也没有时间来思考。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几点思考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几点思考摘要: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
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文章对我国高校日愈浓厚的官僚化行政化色彩、蔓延的浮躁之风、失衡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淡薄的创新气氛和欠缺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钱学森之问”的解答提供思路。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学校;创新;行政级别“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两院院士钱学森先生时,他曾感慨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先生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满足虚假的数字繁荣中惊醒过来,促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去思考教育发展、考察人才培养。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去寻找方案,这样很可能会抓错药方;而是应静心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到了,破解之道自然而然就会出来。
本文就是对问题原因的几点思考。
一、官僚化、行政化色彩日愈浓厚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西方国家又对我国进行经济和政治封锁,所以我国开始了全盘向苏联学习,也就是将苏联的计划体制照搬过来。
在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上没有采取“院士治院,教授治校”这一通行理念,而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大学,如教育部在196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第9条中规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制定或批准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
浅析“钱学森之问”
浅析“钱学森之问”作者:范冬梅刘梦婷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7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或许“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艰难问题,它是沉重的却也是不容回避的,需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前进,使中国教育事业在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占据一席之地。
以目前世界科学界设立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为例,从1901年颁发至今的一百多年内,获奖人员已逾千人,然而仅有7名华人获得该奖项,并且这些成就都不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相比而言美国,英国,法国(表1)却在获得诺贝尔奖人数上高居世界前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整体科学实力、技术实力和创新实力进入国际前沿不够,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表1 诺贝尔奖获得者国籍分布统计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社会环境,进而造就了中西方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较大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或许我们可以找到解答“钱学森之问”的线索。
一、教育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学习目标,这也说明中国教育观念自古以来就以“提高道德修养”作为其主要目标,这从中国几所著名大学校训就可以看出。
例如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比西方,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作为校训,斯坦福的则是“让自由之风吹吧!”可见西方的教育观念注重“求真务实,追求真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惧权威,西方的教育关注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科学家,而在中国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更多是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
二、教育模式通过对比中西方教育模式可以发现,中国是一种静态、平面的教育模式,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知识储备,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而美国是一种动态、立体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人发挥,培养他们利用各种工具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优势多元化、立体化的全面发展。
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首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夸大化。
中国教育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就能成才,进行全面填压式教学,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哪科都进行强化教学,生怕学生知识缺乏,但这样违背人的认知过程,人是智慧生物,有自己的喜好,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喜欢,愿意去学习,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厌烦,不愿意去学习。
人与人的智力生来就有差别,这与遗传有关,有的人生来记忆力好,反应快,适合学习语言类知识,例如: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
有的人记忆力差,反应慢,但具有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适合学习逻辑性强的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化学。
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个体差异性。
其次,教材的缺陷性中国的教材,都是由一些大学教授组织编写,他们的教材都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机械呆板,各个版本教材大同小异,缺乏实用性,很多知识都不是学以致用,而是为考试编写,考试结束,知识就可以忘记了,古人用一个成语形容“屠龙之技”,想想我们学习杀龙的本事,即使再高,又没有用,因为世界本来就没有龙来供你一试身手。
所以教材要兼顾实用性,而不能仅仅为了考试。
再次,高考错误的导向性。
高考更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原来是考七科,后来是3+2,到现在是3+x,要求难度逐渐加深,学生为了考高分,没日没夜学习,即使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也许以前他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
他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多数与计算机不沾边,而我们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使这些人成为精英(更何况大学与该专业不沾边的公共课要占一半时间),我们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可以超过美国那些从小就玩计算机的大学生呢?我们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真才实学去教育,而是仅仅为了发文凭而教育,我们看不出这样的文凭有多少含金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首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理解“钱学森之问”
一年前,科学老人钱学森离我们而去。
他生前就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出诸多疑问,集
中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议论纷纷,聚焦于教育弊端和教育改革,甚至有一些教授上书教育行政部门,再次强调“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已经有了基本的体现与回应,但解决问题尚待时日,“钱学森之问”可能还会问下去。
那么,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看来还有必要继续探讨。
“钱学森之问”是历史之问。
钱老的问题是针对社会现状和教育弊端提出的,切中时弊,
然而,这个问题是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中的老问题。
李约瑟在其编著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所谓“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显然,中国教育的发展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需要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寻找“钱学森之问”的根源。
“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培养杰出人才,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的忧虑所在。
200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发表了联合报告《迎接风
暴: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美好未来》
,指出“我们的小学和中学,似乎并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有兴趣、有动力、有知识、有技术在这样一个世界进行竞争并获得成功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满足21世纪的需要?”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要彻底
地审视美国的教育制度,一个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能够创造性思考的劳动者——
—从卫星定向汽车驾驶员到软件工程师。
我国政府及有识之士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钱学森之问”是基于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呼唤,我们要研究和实践的是,如何培育有利于杰出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
“钱学森之问”是教育之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确有较大发展,但顽疾弊端仍然存在,以致于仍然要直面“钱学森之问”。
重复发问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关键是要认真研究问题并切实改革创新。
实际上,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已经发声了多年,为什么“钱学森之问”又呼声再起,其根本问题是教育改革创新尚未取得实质的进展,说的多,做的少;微观探索多,制度设计少,甚至通过所谓规范和评估等方式,使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教育行为常态化。
因此,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着眼于国计民生实现教育变革,是解读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途径。
时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