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根据《红楼梦》第七十回选编的《红楼春趣》。
2.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之一。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较感兴趣,教学中并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指导学生重点感受这两个方面,在阅读和感受中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课文都是由原著节选或改编而来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注意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原著,了解相关资料,阅读某些章节,启发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配合“古典名著之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多项教学内容。
通过选文、改编、排练、表演课本剧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鲜明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
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走进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
(2)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
这是本单元的又一语文素养。
教学中可以首先借用范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引导学生选择书或文章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个内容,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受。
建议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其他名著进行选材和命题。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4篇课文。
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要点 草船借箭2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景阳冈 2 猴王出世1 红楼春趣1 口语交际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
习作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5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léi,不能读成lèi;“丞”读chénɡ,不能读成cén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内容:《习作:写读后感》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读后感的概念和重要性•能够根据所读内容,写出个人的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3. 教学准备:•课文或故事书籍•笔、纸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简单谈谈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或文章,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读后感的概念,为什么读后感重要。
第二步:讲解1.讲解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2.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步:实践1.让学生选取一篇课文或故事书籍,阅读后书写读后感。
2.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写出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改进读后感的表达方式。
5. 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习作:写读后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阅读内容后的个人感受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过于简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这可能与平时阅读量和写作训练不足有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引导他们多读好书,多思考书中的内容和意义。
同时,我也会设计更多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引导,相信学生的写读后感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更高的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识记故事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中的重要内容。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3.通过多次朗读,学生能够提高朗读的音调和节奏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信地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表演。
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在课文中进行理解和思考。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展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体会爱情的美好与复杂。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学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中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2.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有节奏地进行朗读。
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增强学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认知。
2.在朗读中让学生能够把握好音调和节奏,做到情感真切。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分析笔记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文的朗读稿,并熟悉故事情节。
3.课堂准备录音设备和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热情。
2. 学习•讲解《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或朗读,教师点评。
3. 拓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世界。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表演•学生自由分组表演《贾宝玉与林黛玉》中的片段,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3.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进行深入理解,提高朗读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下节课将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案含完整反思
写读后感1.理解什么是“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
2.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影响。
同学们,相信你们现在已经看过很多书,回忆一下,有没有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有没有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你感觉豁然开朗?有没有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你感到无限温暖?(学生回答)读完文章或书后,让我们把这种切身体验写下来,这就是一篇读后感。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写读后感。
(板书课题)2.什么是读后感?(在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等内容之后,把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内容联系实际写下来。
)二、范文引路,了解写法。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范文。
教师多媒体出示默读要求:(1)作者读的是什么文章?(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3)这篇文章给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部分是写作者的“感”的?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哪些部分是写作者的“感”的?这些部分写得怎么样?作者的这些感想是因何产生的?总结:(1)写读后感,“感”应该作为重点详细描写。
(教师板书:感是重点联系实际)(2)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
(教师板书:读是基础读懂原文)3.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的呢?(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1)介绍自己读的是什么文章或书,并概括地写出自己的总体收获。
(2)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内容。
(3)联系实际,具体写自己读后的感受,悟出的道理。
师: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有条理地写的。
老师把这样的思路概括成了读后感“五部曲”:点——开篇点题,引出感受;介——介绍主要内容;议——围绕观点展开议论;联——联系实际陈述观点;结——总结感受,首尾呼应。
师:那么,思路有了,该如何定题目呢?生1:可以以“读《×××》有感”为题目。
生2:还可以以“《×××》读后感”为题目。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目标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策略1.用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浏览、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精彩故事,品味语言文字。
2.迁移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预测、联结、统整、视觉化、比较。
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学生感知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以及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教学课时机动第1课时(读前指导课)▶课时目标1.对阅读《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西游记》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走近西游故事1.教师引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勇猛不屈的行者武松、花果山上的美猴王、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2.走近《西游记》。
(1)出示《猴王出世》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简要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3)介绍《西游记》。
(课件出示《西游记》的相关介绍)(4)引导交流:《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教师小结:漫漫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师徒四人坚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西游记》原著,随着唐僧师徒的脚步,体验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设计意图】遵循教材的编排思路,紧扣单元课文顺势导入古典名著这一阅读主题,通过作者及作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习作 读后感》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在上一课学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导入请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 学习重点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过程1.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复述读过的课文。
2.请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和主题。
3.要求学生通过习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习作。
5. 活动设计1.请学生自行准备习作,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情感出发,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
2.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习作,分享彼此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反思请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所学。
三、作业布置1.布置学生完成习作并交到老师手中。
2.要求学生在家中阅读其他课外书籍或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受。
四、课堂延伸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对习作进行点评和整理,展示优秀习作,鼓励学生的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通过习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3.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诵《鸟鸣涧》并背诵。
▶教学重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词句段运用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外貌描写来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悟诗人以动衬静的写法。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指导学法1.最近我们班里的同学阅读了许多古典名著,请说说你们读了哪些古典名著。
(指名学生说)2.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古典名著,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
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的是哪四个故事?(指名学生说)3.这四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分别是谁呢?(指名学生说)4.这些中心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可以结合你阅读的整本书谈一谈为什么。
(指名学生说)5.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困难?预设:(1)我读的是《西游记》的原著,古代白话文读起来很难懂。
(2)我读的是《红楼梦》的原著,我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些古代用具的名称指的是什么。
6.想读懂经典名著很难,我们必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和“古诗文积累与诵读”四个部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升阅读理解水平,锻炼写作技巧,并增强对古诗文的记忆与感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和古诗文积累的基础。
但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的问题;在阅读理解方面,可能存在理解片面、分析不深入的问题;在写作方面,可能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可能存在记忆不牢固、感悟不深刻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进行交流。
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其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与感悟,使其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使学生表达更清晰、逻辑更严密。
2.阅读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写作:如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古诗文积累与诵读:如何让学生牢固记忆并深刻感悟古诗文。
五. 教学方法1.口语交际: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其表达和沟通能力。
2.阅读理解: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组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其写作能力。
4.古诗文积累与诵读:采用反复朗读、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和感悟古诗文。
六. 教学准备1.口语交际:准备相关情景模拟题,制作小组讨论指南。
2.阅读理解:准备相关文章材料,制定问题列表。
3.写作:准备相关写作话题,制作写作指导手册。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阅读故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写读后感的习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内容。
二、教学准备
1.备好习作写作讲解的范文。
2.确保学生已经读过相关故事或文章。
3.准备展示板或电子设备,用于展示范文和教学素材。
三、教学流程
1.导入
–给学生简要介绍写读后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2.阅读故事
–让学生阅读相关故事或文章,确保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范文分析
–展示习作范文,逐段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表达和观点。
4.写作讲解
–讲解写读后感的写作步骤和技巧,包括感想提炼、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
5.写作实践
–让学生根据所读故事或文章内容,开展写读后感的实践活动。
老师可给予指导和建议。
6.讨论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7.总结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提升写读后感的习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在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为班级的语文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了通过思考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回顾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日积月累的好习惯,理解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掌握古诗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学习七夕节的传说和表达祝福的方式。
在这个教学目标下,我的不足在于:缺乏清晰的目标意识,教学存在“关注面过大”的问题,即希望在这一单元里学生能够掌握任何与日积月累有关的知识内容,但由于目标过于宏观,导致我在教学实践中难以精准、准确地曲折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1、任务型学习法通过任务型学习法的运用,我让学生对日积月累有了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了日积月累的方法和好处,同时也了解了七夕节的传说以及表达祝福的方式。
我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孩子们,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主导探究式教学法在探究式教学上,我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协作、交流合作,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考、探究性学习、科学实验等活动,让他们重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通过在教学中加入游戏、零碎知识点的小测验、小组合作结束较长时间的听讲等方式,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以此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统计小测验和考试成绩,以及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总结出以下问题:1、小组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存在缺乏的情况。
2、许多学生很难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评价别人,对同学的评价过于苛刻,不够完善。
3、学习时态的出现错误比较多,存在一些错题比较集中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5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3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
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力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与合作学习,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学生在读读、说说、思思、议议中不知不觉理解了课文。
整个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
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 景阳冈(教学反思)《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
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抓人物动作,见特点。
打虎中的精彩动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动词既善于变化,又贴切自然。
将武松的人物形象根植于动词中,是作者的精妙所在。
教学这部分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首先我请学生读一读片段,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画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段旁,做一个眉批。
力量超人。
“揪、按、提、打”,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悟武松的英勇、机敏。
同时,我让学生找出老虎的动作,然后提问老虎进攻使出了哪“三招”?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则避其锋芒,只“闪、躲”应之。
这“闪、躲”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
因此写老虎的凶猛,是为了衬托武松的武艺高强,沉着冷静。
2.教学收获(思得)(1)品味“闪”“躲”。
“闪”和“躲”的意思相近,但内涵有些不同。
“闪”是闪避,即迅速侧转身子躲避,它表现了武松动作敏捷、武艺高强。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祖父的园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祖父的园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对祖父辛勤劳作的尊重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
2.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祖父辛勤劳作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学生的孝顺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科书。
2.教具:挂图、PPT、教案、课件等。
3.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教材,并且听力能力基本正常。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祖父的关注和疑问,激发学生对祖父园子的好奇之情。
第二步:呈现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祖父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步:深入阅读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祖父在园子里的场景。
2.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理解和归纳,写出心得体会。
第四步:课文赏析1.充分展示课文中描写祖父辛勤劳作的语句和情节,让学生感受祖父的辛劳和伟大。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祖父,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第五步: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组,编写一份感恩祖父勤劳的小诗或散文,表达对祖父的感激之情。
2.学生进行朗读或表演,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祖父的辛劳和园子的感慨都非常深刻,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投入。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并不够深刻,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和讲解。
另外,情感体验环节的设计可以更加具体,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祖父的辛苦和付出。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思辨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语文园地二》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技巧,培养语感。
•难点:表达方法的灵活运用,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授课所需教材《语文园地二》、教案、准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熟读《语文园地二》课文,准备笔记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讨论,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详细讲解《语文园地二》中的课文内容,重点解释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
第三步:阅读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理解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第四步:讨论与表达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第五步: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相关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章,进行知识拓展。
2.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2.布置相关写作或阅读任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如何?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八、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同时也发现……九、教学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反馈与辅导。
十、教学结束本节课结束,希望学生能够善于表达,热爱语文,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语文园地二》教案内容,希朓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水平。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其中的情感。
3.能够根据提示完成阅读题目。
4.能够完成相关的综合练习,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把握。
2.课文朗读。
3.阅读题目的完成。
三、教学内容
1.课文朗读:通过集体朗读、小组合唱等形式,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感受情感。
2.故事情节:讲解故事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3.阅读题目:指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题目。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故事教材。
2.学生准备语文练习册。
3.多媒体设备准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播放相关视频,引入故事情节。
2.故事主题讲解: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讲解故事主题。
3.课文朗读: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第二课时
1.复习故事主题: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回答提问。
2.阅读题目:让学生根据书面提示完成相关的阅读题目。
第三课时
1.综合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知识点总结: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六、教学反馈
1.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
2.汇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反馈。
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能够叙述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理由支持。
3.能够借助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表达阅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能够表达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理由支持。
3.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连贯表达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用理由支持。
2.能够理解到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1.课本《快乐读书吧》课文。
2.针对课文内容准备的教学PPT。
3.准备好学生的课堂互动环节。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呈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文意。
3.解读: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
4.讨论:讨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得出对于读书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读书方面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下一节课,我打算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理解程度的考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于阅读的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本文将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教案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的文学背景和主要内容。
2.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2.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景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师生集体朗读课文,预习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情景创设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主体活动:逐段学习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学生跟读并进行朗读练习。
4.练习与训练: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1.课前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梳理课文主线。
2.主体活动:分组学习,探讨课文背后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形成思维碰撞。
3.练习与表达: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学生进行个人表达。
4.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知识,拓展阅读。
5.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步。
五、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整体较好,课堂氛围活跃,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2.改进措施: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个性化学习环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个性化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总结通过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希望本文对相关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以及主题;2.能够用简洁、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能够初步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4.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园地》故事阅读在本单元里,学生将会阅读一系列富有启发性、情感性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2. 作文训练在教学内容中,会安排一些作文训练的任务,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修辞手法的学习本单元还会简单介绍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导读在教学开始时,会讲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给学生一个概要性的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就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作文训练在课堂上会给学生一些作文练习题目,引导学生逐步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4. 修辞手法练习通过练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文采。
四、教学评价1. 口头表达通过故事讨论、问题回答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书面表达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作文练习等,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课堂表现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互动、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素材为了辅助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准备一些故事书、作文练习册、修辞手法的例句等教学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是《语文园地》教学设计的内容,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文章《xx》,理解文章内涵,获得心灵感悟。
2.能够巧妙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
3.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讲义、黑板、笔
2.学生准备:课本、笔、本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烘托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文本阅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xx》,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思考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组讨论一些问题,如:文章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4. 写读后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出读后感。
5. 组织分享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进行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澄清疑惑。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写读后感的作业,对读后感进行修改和完善。
2.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五、拓展延伸
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资料,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升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4篇课文。
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要点 草船借箭2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景阳冈 2 猴王出世1 红楼春趣1 口语交际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
习作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5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léi,不能读成lèi;“丞”读chénɡ,不能读成cénɡ。
指导写字时,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
本课要求学生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可以将这些词语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军令状、水寨”;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妒忌、军事、委托”等。
要注意分类指导,对不常用的词语,只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即可。
对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并能积累运用。
2.课文朗读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
如开头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反映了两人的性格特点,被称为神来之笔。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理解。
边读边想,每次对话时人物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边议边读,读后评价。
评价后再读,边演边读。
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识人心的英雄形象。
把自己当成诸葛亮,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语言运用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哪四本书吗?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主人公: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水浒传》主人公: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西游记》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2.你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人有什么了解?谁来简单地说一说?3.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
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草船借箭)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预设:(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5.老师心中也有个疑问: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课件出示背景介绍)【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
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阅读课文,理清层次1.明确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周瑜妒忌都督幔子水寨擂鼓呐喊弓弩手丞相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交流汇报,提出并解决问题:①谁用草船向谁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②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③怎样借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2)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①周瑜借军情紧急,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②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4.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指名学生说)【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板块三细读课文,解读对话1.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定诸葛亮的罪)(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
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2.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3)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阴险、狡诈、公报私仇)3.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诸葛亮说的话)(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动入套。
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4.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
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
故事的结果是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板书:知天文)4.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课件出示●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