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存在地的自然条件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行政区划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7市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
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范围为21°17.6′~23°55.9′N、111°59.7′~115°25.3′S,总面积为4.1万km2,是中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
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mm,年日照为2000h,多年平均气温为21.4~22.4℃。
地带性土壤主要为发育于砂岩、页岩和花岗岩母质上的赤红壤和红壤,植被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
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
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
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西江、北江和东江带来的泥沙在海湾内迅速堆积,流水沿断裂带发育,经历三次海侵和3次海退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山丘罗列、水道如网的三角洲。
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加上气温高、降水多、植被比较茂盛,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较强,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较高山丘有红壤发育,同时这也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
典型的三角洲是平原坦荡、起伏轻微,而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方却是山丘错落,特别是在西北江南缘一带,有不少海拔四、五百米的高峰;由于形成机制不少山丘的四周还保留着海蚀和海积的地貌(海蚀崖、海蚀穴等)。
由于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丘陵围绕,南面向海,因此构成一个马蹄形的港湾,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泥沙在湾内堆积复合,并把港湾内外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残丘连城河网,使众多水道分8个口门出海。
三角洲的形成
三角洲的形成典型试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交迁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陆速车之快世所少见,但在淤进造陆的同时,三角洲也受到海洋动力的侵蚀作用。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混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1987-1992年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图材料三:1950~2000年黄河利津站(黄河入海口附近)水沙统计图(1)结合材料三,简述199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自然原因。
(2)分析1987-1992年图中虚线框内黄河口海岸线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对鸟类生存的意义。
典型例题二:(14分)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的一部分劳动力指向性和原料指向性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3分)(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试分析原因。
(3分)(3)简要叙述两个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分)(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6分)典型例题三: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下表为M城市各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湿地广布的原因。
(6分)(2)说出多瑙河在M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3)简析在多瑙河铁门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并分析其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10分)(4)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没有形成重要港口城市的原因。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
从气候上看,则大三角洲亦属于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
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
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
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
(一)地貌特征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
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
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
如广州就有“三江汇总”之称。
但面积不大,故发展潜力不如长江三角洲。
广州溺谷湾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作用影响,在广宁云浮隆起和河源惠阳隆起间形成坳陷所致。
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积有三水、龙归、东莞、新会等红色盆地。
四周为古生代地层所成的山丘包围。
并受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纪古火山)。
第三纪末夷平后,第四纪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远北大罗山山顶呈和缓丘陵地貌,称12丘,为反季节作物的良好基地。
罗平山脉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鸡笼山(1007米)、清远大罗山(1024米),佛冈阿婆山(1224米)、新丰青云山(1246米)、连平九连山(1279米)等。
西江、北江和东江都是遗传下来的准平原遗传河。
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为低平的丘陵、台地区。
第四纪海进,大陆架下降,大陆上升,故第四纪阶地有向海倾没趋势,使溺谷湾基底有埋藏阶地存在。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设计说明本节内容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三部分。
这一节所对应的2022版课标内容主要是“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滚滚长江》,知道长江对沿岸经济的发展及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区域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
因此,本节课学生的知识架构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满和完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资源与工具地图册、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了解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3.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和主要方式,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5.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重点难点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导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没有哪块地方,像“江南”这样,在文学作品中留下过这么多印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读图7-30,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州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情况。
一、地理位置1.1 地理坐标:常州位于北纬31°47′至32°25′,东经119°33′至120°30′之间。
1.2 邻近城市:常州东临无锡市,西与镇江市接壤,南界苏州市,北界淮安市。
1.3 地理特点:常州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整,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
二、气候特点2.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2 年平均气温:常州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
2.3 降水情况:常州年降水量较为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气候湿润。
三、地形地貌3.1 地形特点:常州地势平整,地形起伏不大,主要以平原为主。
3.2 地质构造: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3.3 地貌特点:常州地貌以平原、丘陵和水域为主,地势较为平缓。
四、水系4.1 主要水系:常州境内主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水系。
4.2 水资源利用:常州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水利工程,保障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
4.3 水环境保护:常州注重水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管理,提高水质。
五、植被情况5.1 森林覆盖率:常州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面积的林地和绿化带。
5.2 植被类型:常州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湿地植被等。
5.3 生态保护:常州注重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
结论:综上所述,常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地形地貌平整,水系丰富,植被繁茂。
这些自然条件为常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常州也积极保护自然环境,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 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 的低山。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1776毫米。但夏 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⑤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
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 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近年来,广东省获得的专利技术占全国专利总 数的50%左右,其中80%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 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始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20多年这个区域 已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全面转变成工业社会,成为我国著名的4大工业 基地之一,该区区人口占全国6%,而出口占全国1/3,与长江三角洲并称 中国经济两大发动机。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 内涵式、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工 业向现代化工业、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 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三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 业群。此外,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咨询、高科技、旅游、文化和对 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总结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典型试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交迁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陆速车之快世所少见,但在淤进造陆的同时,三角洲也受到海洋动力的侵蚀作用。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混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1987-1992年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图材料三:1950~2000年黄河利津站(黄河入海口附近)水沙统计图(1)结合材料三,简述199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自然原因。
(2)分析1987-1992年图中虚线框内黄河口海岸线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对鸟类生存的意义。
典型例题二:(14分)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的一部分劳动力指向性和原料指向性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3分)(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试分析原因。
(3分)(3)简要叙述两个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分)(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6分)典型例题三: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下表为M城市各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湿地广布的原因。
(6分)(2)说出多瑙河在M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3)简析在多瑙河铁门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并分析其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10分)(4)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没有形成重要港口城市的原因。
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世界上最⼤的三⾓洲——恒河三⾓洲今天我们探究的话题仍然是“世界之最”系列地理常识,主⼈公是世界上最⼤的三⾓洲——恒河三⾓洲,让我们⼀起看看它位于何处,⼜有着哪些重要特征吧!1关于三⾓洲知多少根据⾃然地理学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三⾓洲是⼀种常见地貌类型,属于河流地貌的⼀种,⼀般多出现在河流下游⼊海⼝处,并且如果我们通常会把长江三⾓洲作为最常见的案例来研究。
三⾓洲⼜称河⼝平原,从平⾯上看,像三⾓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名叫三⾓洲。
⽬前地貌学中对三⾓洲的⼀般定义是:三⾓洲是河流流⼊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所以三⾓洲都如同我国著名的长江三⾓洲、黄河三⾓洲和珠江三⾓洲那样由外流河汇⼊海洋形成,也有许多三⾓洲是河流流⼊内流河或内陆湖⽽冲积形成的。
这种汇⼊湖泊、河流⽽形成的三⾓洲⼜叫内陆河流三⾓洲。
⽽有⼀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积出三⾓洲,⽽⼜未汇⼊其他⽔系,这样的三⾓洲叫内陆三⾓洲,是内陆河流三⾓洲的⼀种。
那么怎样的地质地貌条件容易形成⾯积较⼤的三⾓洲呢?我们不妨来由三⾓洲形成的河⽔和泥沙等物质基础和⽔的动⼒沉积两⽅⾯着⼿进⾏分析。
可以看出,三⾓洲是由于河⼝区的堆积作⽤超过侵蚀作⽤⽽形成的,其形成需要以下⼏个条件:(1)含沙量⾼⽽下游地势低平流速缓慢的河⼝地区易于发⽣泥沙堆积,例如课本上举出的黄河三⾓洲的实例;(2)河⼝附近的海洋侵蚀搬运能⼒相对较弱,河流带来的泥沙将沉积下来,有利于三⾓洲的形成;(3)⼝外海滨区⽔深较浅,坡度平缓,对波浪起消能作⽤,另⼀⽅⾯浅滩出露⽔⾯,也有利于河流泥沙堆积。
根据三⾓洲的不同形状,我们通常将其分为扇形三⾓洲、鸟⽖形三⾓洲、尖头形三⾓洲和岛屿形三⾓洲等不同类型。
三⾓洲地貌对⼈类的⽣产⽣活有着许多重要作⽤与影响。
例如三⾓洲地区⼀般地势低平,河⽹密布,因⽽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
如中国的珠江、长江等河⼝的三⾓洲,皆是农业⾼产区。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常州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壤情况和植被状况五个方面介绍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
一、地理位置:1.1 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无锡,西靠镇江,南接苏州,北临淮安,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1.2 常州地势平整,大部份为平原,仅有少量山地,整体地形起伏较小。
1.3 常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二、气候特点:2.1 常州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交替明显。
2.2 年平均气温约为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约为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约为2℃。
2.3 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三、水资源:3.1 常州境内水系发达,有长江、京杭大运河、淮河等重要河流贯通市区。
3.2 常州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较浅,水质优良。
3.3 常州市政府致力于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四、土壤情况:4.1 常州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沙质土壤、壤土和湿地土壤。
4.2 常州农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是江苏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
4.3 常州市政府加大土壤保护力度,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五、植被状况:5.1 常州市绿化率较高,城市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5.2 常州拥有多个公园和湿地保护区,保护植被多样性。
5.3 常州市政府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结语:常州作为一个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还致力于保护和管理这些自然条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希翼未来常州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自然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体现。
4.学会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分析,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如何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浙沪一带地处长江三角洲,这里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号称“江南水乡”“鱼米之乡”。
出示一组江南鱼米之乡的独有景观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起来学习那里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一起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知识点江海交汇之地【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9、P51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7.1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特点及范围。
答案: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读教材图7.13,结合图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河湖分布状况。
答案: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
3.读教材图7.15,结合长江的航运价值及该地区的海港分布,说出该地区交通的优势。
答案: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教师点拨)1.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区别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长江下游地区是指西起江西湖口,东到上海市的带状区域,包括赣北、皖南、苏南、上海等地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解析】
【分析】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读图可得,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多沿河流、沿海和沿铁路线分布,该地区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4)香港的海陆位置特点: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西邻澳门,北接深圳经济特区,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5)珠江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珠江流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小,支流众多,给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优越条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珠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水利枢纽众多,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支持;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冲积而成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水网稠密,适宜人类居住,经济发达;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3)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发建设的积极影响有_____(双项选择)。
A.缩短港珠澳间的交通时间 B.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C.解决资源、能源短缺问题 D.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4)图示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到_____(气象灾害)的侵袭,是造成港珠澳大桥施工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13.经济发展。
材料一:2018年4月,海南省庆祝建省30周年暨成立经济特区30周年,生态立省是海南省的战略方针,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大的资本、最强的竞争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3.正在规划建设深中大桥(深圳-中山) ,其优势是大大缩短珠江口两岸的陆上距离,缓解港珠澳大桥的通行压力,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旅游业的发展;结合题意。故选:D。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3、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 、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 年底, 公里, 年底 公路通车里程达29029公里, 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 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公里/平方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 公里 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一)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一 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二)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珠江三角洲偏居南方一 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 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它的起飞, 它的起飞,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会产生强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处在东亚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能够很方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有对外开放的有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三角洲
三角洲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三角洲英文名称:delta定义1:河流进入海洋、湖泊和水库等受水盆地,因水流能量减弱,其所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区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地貌形态。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定义2:河流在入海或入湖时,因河床比降减小,水流分汊,动能减弱,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理学和河口海岸学(三级学科)定义3:在河口处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扇形平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陆地水文学(水利)(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尼罗河三角洲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
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
“三角洲”这名词翻译自英文delta。
英文delta即希腊文Δ的转写。
希腊文含义源自三角洲的形状像“Δ”(三角形),有人认为这就是字母“Δ”的象形起源。
目录河口三角洲简介类型形成世界十大河流三角洲三角洲岛屿三角洲特种部队三角洲电影基本信息主演工作人员各国上映时间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剧情简介三角洲杂志简介杂志情况杂志历史河口三角洲简介类型形成世界十大河流三角洲三角洲岛屿三角洲特种部队三角洲电影基本信息主演工作人员各国上映时间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剧情简介三角洲杂志简介杂志情况杂志历史展开编辑本段河口三角洲简介三角洲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
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
地理复习小专题:河口三角洲与海岸线变迁——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9年全国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
(2012年浙江)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P
P 冬枣产地
(1)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 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5分) 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2分)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 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3分)
P 冬枣产地
理化建议。(4分) 鲁尔区
大力发展海洋农业;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
技投入,改造石油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兴
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
二、河口海岸带地区的开发与保护
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三: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 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 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 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 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 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 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 盐碱示意图。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地形
入海 泥沙
地壳 运动
气候 水文 植被
流量 植被
海平面 土壤
一、三角洲的消长与海岸线变迁
黄河入海口段故道示意图(所注年份为故道曾为主河道的时间段)
1855年海岸线 1972年海岸线 1976年海岸线
东南亚四大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分析
东南亚四大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分析
东南亚比西亚优越的自然条件是:降水多,水源充足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丰富;西亚有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1.地形地势
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裂分布。
河流下游多冲击平原河三角洲。
马来群岛上多火山地震,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2.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雨季,马来群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
3.河流状况
中南半岛河流以南北流向为主,多大河,上游速度快,水能源丰富,中下游水流平缓,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4.矿产资源
东南亚矿产资源丰富,其实锡和石油地位突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锡矿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洲存在地的自然条件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分析丙湖泊的形成原因?(4分)
(2)与乙地相比,甲地在图中所示季节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A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6分)
参考答案
(1)板块的张裂作用(1分),地壳断裂下陷形成(1分)。
(共2分)
(2)特点: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1分),
原因:风由海洋吹向陆地(1分),地处迎风坡(1分),甲沿岸有暖流经过(1分)。
(共4分)
(3)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1分);
通过河流的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沼泽地(1分);
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1分)。
(共3分)
通过上面的试题,可以看出,三角洲的存在地可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分布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下百度百科上对三角洲的定义。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
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积出三角洲,而又未汇入其他水系,这样的三角洲叫内陆三角洲,是内陆河流三角洲的一种。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
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由此来看,三角洲并非只分布在的河流入海口附近,在河流流入湖泊或其他河流时,也会形成三角洲,甚至未汇入其他水系也有可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