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课堂PPT)
合集下载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二)道路线型控制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 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 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 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使用设备
步行道边设置公用、卫生、休息等使用设 备,方便行人并保护街道清洁卫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居住区道路功能、分级和交通组织 的基本方式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走向应符合就业人流去向,方便居 民出入;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 端处应能便于回车,设置12米×12米的回 车区;
(4)住宅单元入口至最近车行道之间距离不 宜超过60米;
(5)道路应结合地形布置,尽可能结合自然 分水线和汇水线设计,以利于排除雨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 求
(6)符合人们走路习惯,尽可能少设置90度 的直角转弯处;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 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 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 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使用设备
步行道边设置公用、卫生、休息等使用设 备,方便行人并保护街道清洁卫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居住区道路功能、分级和交通组织 的基本方式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走向应符合就业人流去向,方便居 民出入;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 端处应能便于回车,设置12米×12米的回 车区;
(4)住宅单元入口至最近车行道之间距离不 宜超过60米;
(5)道路应结合地形布置,尽可能结合自然 分水线和汇水线设计,以利于排除雨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 求
(6)符合人们走路习惯,尽可能少设置90度 的直角转弯处;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布置与设计PPT课件
1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 (一)道路的功能
•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这 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交通量最大的功能。居 民的日常交通活动主要为上、下班、就学、购 物、闲暇活动等。从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方式 来看,我们的居民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 随着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私人小汽车 和摩托有较大发展,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这将给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的组织带来复杂性。
• (七)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 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会让处。
• (八)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 敷设。
• (九)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 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的布置有机地结 合,组织良好的居住区景观。
10
三.居住区道路的布置形式 和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
• (一)布置形式
– 所谓布置形式,是根据道路结构的平面特 征予以分类。这些形式的运用必须与用地结 构相结合,必须符合功能要求。因此,不能 片面追求形式。
4
• 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 为7(或6-8)米,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 确定。
• 第三级 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 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 般为4(或5)米。
• 第四级 宅前(宅后)小路即通向各户或单 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以前 1.5-2.0米即可,现考虑方便汽车的交 通。)第四级道路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但 它的用地一般是包含在住宅用地之中。
• 2.满足市政公用车辆的通行要求。这些车 辆主要有清运垃圾车,清运粪便车,邮件递送 车,消防车等。
2
• 3.满足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 的货物运输需要。
• 4.满足居住区地下管线铺设的要求。 尤其是高级的居住区,一般所有管线均 从地下经过,从而保证环境的干净和整 洁。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 (一)道路的功能
•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这 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交通量最大的功能。居 民的日常交通活动主要为上、下班、就学、购 物、闲暇活动等。从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方式 来看,我们的居民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 随着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私人小汽车 和摩托有较大发展,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这将给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的组织带来复杂性。
• (七)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 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会让处。
• (八)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 敷设。
• (九)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 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的布置有机地结 合,组织良好的居住区景观。
10
三.居住区道路的布置形式 和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
• (一)布置形式
– 所谓布置形式,是根据道路结构的平面特 征予以分类。这些形式的运用必须与用地结 构相结合,必须符合功能要求。因此,不能 片面追求形式。
4
• 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 为7(或6-8)米,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 确定。
• 第三级 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 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 般为4(或5)米。
• 第四级 宅前(宅后)小路即通向各户或单 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以前 1.5-2.0米即可,现考虑方便汽车的交 通。)第四级道路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但 它的用地一般是包含在住宅用地之中。
• 2.满足市政公用车辆的通行要求。这些车 辆主要有清运垃圾车,清运粪便车,邮件递送 车,消防车等。
2
• 3.满足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 的货物运输需要。
• 4.满足居住区地下管线铺设的要求。 尤其是高级的居住区,一般所有管线均 从地下经过,从而保证环境的干净和整 洁。
《居住区道路》课件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
06
居住区道路建设与管理
建设程序与要求
规划设计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道路的规划设 计,确定道路等级、断面形式、交叉口设计等。
施工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的施工建设,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 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
04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景观元素设计
植物配置
01
根据居住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
类,进行合理的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雕塑小品
02
通过设置雕塑、小品等艺术元素,增加居住区道路景观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氛围。
座椅、垃圾桶等设施
03
合理布置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同时
交通设施
总结词
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
详细描述
居住区道路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网络、交通标志、停车设施等,旨在提供便利的 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照明设施
总结词
保障夜间出行的安全
详细描述
照明设施是居住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使夜间出行更加安全。合理的照明设计还 可以提升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动态照明
通过灯光的变化、闪烁等动态效果,增强景观的 视觉冲击力。
05
居住区道路交通安全
安全设施设置
交通标志
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志,指导行人和驾驶员正确使用道路。
交通标线
施划清晰的道路标线,明确车道划分和停车区域。
安全岛和人行横道
在繁忙路段设置安全岛,提供行人过街的安全区域,并设置人行 横道线。
定期评估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
06
居住区道路建设与管理
建设程序与要求
规划设计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道路的规划设 计,确定道路等级、断面形式、交叉口设计等。
施工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的施工建设,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 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
04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景观元素设计
植物配置
01
根据居住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
类,进行合理的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雕塑小品
02
通过设置雕塑、小品等艺术元素,增加居住区道路景观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氛围。
座椅、垃圾桶等设施
03
合理布置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同时
交通设施
总结词
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
详细描述
居住区道路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网络、交通标志、停车设施等,旨在提供便利的 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照明设施
总结词
保障夜间出行的安全
详细描述
照明设施是居住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使夜间出行更加安全。合理的照明设计还 可以提升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动态照明
通过灯光的变化、闪烁等动态效果,增强景观的 视觉冲击力。
05
居住区道路交通安全
安全设施设置
交通标志
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志,指导行人和驾驶员正确使用道路。
交通标线
施划清晰的道路标线,明确车道划分和停车区域。
安全岛和人行横道
在繁忙路段设置安全岛,提供行人过街的安全区域,并设置人行 横道线。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ppt课件
内环主干道
第16页
主入口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 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道 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第17页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内环模式
第13页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
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
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
道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
,河水穿过整个小区。小
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
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
。从主干道上发散主出干道若干
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
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次明干道,外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 行的外环模式道路。三条 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 共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 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 部。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 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 级的道路)次联干系道各片住宅 群。整个小外区环营主造干道出了向 内围合的舒适空间,内部 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 围布置景观。整个小区内 的住第18户页 可以同时共享小区
第39页
39
优点
缺点
“围合 式” 居住 区规 划布 局方 式
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
道第路24页网居结住构组清团晰。
24
• 常见的类型2为双重环路的套用。多为内环道路与外环 道路的结合,以及两重内环道路的叠加。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外环形或者内环形。第二重环形道 路系统从第一重道路系统衍生来。对于居住组团来说 ,内部的道路(居住小区级或居住组团级道路)就为 第二重环形道路,环形道路发散出尽端路,通往各个 住宅群。因而整个居住区的道路布局呈现双重环路的 道路形态。
第16页
主入口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 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道 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第17页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内环模式
第13页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
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
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
道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
,河水穿过整个小区。小
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
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
。从主干道上发散主出干道若干
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
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次明干道,外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 行的外环模式道路。三条 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 共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 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 部。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 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 级的道路)次联干系道各片住宅 群。整个小外区环营主造干道出了向 内围合的舒适空间,内部 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 围布置景观。整个小区内 的住第18户页 可以同时共享小区
第39页
39
优点
缺点
“围合 式” 居住 区规 划布 局方 式
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
道第路24页网居结住构组清团晰。
24
• 常见的类型2为双重环路的套用。多为内环道路与外环 道路的结合,以及两重内环道路的叠加。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外环形或者内环形。第二重环形道 路系统从第一重道路系统衍生来。对于居住组团来说 ,内部的道路(居住小区级或居住组团级道路)就为 第二重环形道路,环形道路发散出尽端路,通往各个 住宅群。因而整个居住区的道路布局呈现双重环路的 道路形态。
第08章 居住区道路系统_PPT课件
• 长沙?
二、停车场布局
1)根据交通组织来安排; 2)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3)集中往往设在住宅区或住宅群落的主 要车行出入口或服务中心周围; 4)分散则给居民带来方便,可考虑以组 团式院落为单位布置一些分散停车场; 5)对于低层住宅,则可以按单元出入口 停放; 6)自行车的停车原则与机动车相同,但 因其影响及体量均大大减少,故有其更 大的灵活性。
完全转向设置
半转向障碍设置
环行岛设置
三角形突出物设置
步行流线局部突起设置
道路交叉口整体凸起设置
第二节:交通方式、交通组织 与路网布局
一、交通方式选择 a.交通方式选择的一般分析
体能、交通时间、费用
通常,选择步行的距离是500-1000m; 选择机动车的距离是7000m以上; 自行车则是1-7公里范围适当方式。
三、路网规划原则
•顺而不穿 •分级布置 •因地制宜 •功能复合化 •空间结构整合化 •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四、通达性、景观、街道生活 (一)通达性 通达性是通路应具备的基本性质。包含: ①通路的通畅性; ②通路与目的地的可达性; ③通路与目的地的选择性。
通路的通达性由以下三要素决定: a.线型与空间比例是体现通达性的形态要素; b.通路所处的空间层次是决定通达性的空间要 素; c.通路所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是决定其通达性的 功能要素。
四、通达性、景观、街道生活 (P135) 通达性是通路应具备的基本性质。包含: ①通路的通畅性; ②通路与目的地的可达性; ③通路与目的地的选择性。
通路的通达性由以下三要素决定: a.线型与空间比例是体现通达性的形态要素; b.通路所处的空间层次是决定通达性的空间要 素; c.通路所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是决定其通达性的 功能要素。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解析PPT课件
.
19
.
20
上海天瑞小区
.
21
莱山区河西小区
.
22
布局紧凑,缺点明显——围合式布局
.
24
目录
• 围合式布局的定义住宅沿着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
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
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
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解析
.
1
1.轴线式布局 2.片块式布局 3.集约式布局 4.围合式布局 5.向心式布局 6.隐喻式布局 7. 国外分析
布局形式
.
2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轴线式布局
.
3
目录
• 轴线式布局的定义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
道路、绿化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 全局的作用
• 轴线式布局的优缺点:优点居住区呈现层次递进、起 落有致的均衡性 • 缺点:轴线长度较长时,如处理不好易出现单调感 • 适用范围:可高低起落
.
4
案例分析
南 北 向 轴 线
.
5
.
6
案例分析---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水轴
.
7
.
8
康有为广场
案例分析---北京吉大城小区
建 筑 空 间 对 称 轴
.
30
向心式布局---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
31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
32
地形分析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2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般 在2-4米左右
ppt课件
3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 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 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 左右
ppt课件
4
居住区道路分级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ppt课件
5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次干道 外环主干道
主入口
ppt课件
次入口
18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 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 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交通可达性 交通效率性 交通安全性 道路私密性
格网模式 高 高 低 低
住区均匀地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道
路网结构清晰。
主干道
外环道路
尽端道路
居住组团
ppt课件
24
• 常见的类型2为双重环路的套用。多为内环道路与外环 道路的结合,以及两重内环道路的叠加。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外环形或者内环形。第二重环形道 路系统从第一重道路系统衍生来。对于居住组团来说, 内部的道路(居住小区级或居住组团级道路)就为第 二重环形道路,环形道路发散出尽端路,通往各个住 宅群。因而整个居住区的道路布局呈现双重环路的道 路形态。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PPT
– 生态平衡因素 – 空间协调因素
– 视觉活跃因素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要求及原则
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使用功能
包括: 居民出行,市政 车辆出入,商店 货运车辆以及居 民小汽车的通行
安全防护
包括: 行人行车安全 抗震防灾要求
经济
主要指:道路线 路以及路基断面 的合理选择,适 应地形的道路, 对现有线路设施 的利用
居住区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雅典宪章》
• 现代城市的四大功能 ·居住· ·工作· ·游憩· ·交通·
课程安排
•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及设计手法 • 第二部分 设计步骤及案例讲解 • 第三部分 课堂设计
第一部分
居住区布局空间结构
道路系统
公建系统
绿化系统
– 居住区整体空间布局 的骨架
– 社区建设的核心因素
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通而不畅
2、
分级明确
3、
因地制宜
4、
功能复合化,人性化
5、
注重空间结构完整性
6、
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通而不畅
• 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 活的完整与舒适,住 宅区内的路网布局包 括出入口的位置与数 量,应吻合居民交通 要求
• 应防止不必要的外部 交通穿行或进入住宅 区
• 应使居民的出行能交 全、便捷地到达目的 地,避免在住宅区内 穿行
及道路骨架线型
住区的整体结构、布局来确定
深化与调整
路网的逐级深化,与景观系统以及建筑格局之间的逐步协调
设计基本步骤及相关规定
相关规定 :
小区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对外联系的出入口 小区主要出入口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150米 居住区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交角不小于75度 尽端路长度不超过120米,且在尽端路应设回车场 建筑物超过160米应设消防车通道,超过80米时应设人行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般 在2-4米左右
.
3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 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 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 左右
.
4
居住区道路分级
• 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 种形态:
• (1)贯通式
•
曲线式、直线式
• (2)环通式
•
圆环式、半环式
• (3)尽端式
.
10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 • (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道路形
次干道 外环主干道
主入口
.
次入口
18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 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 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交通可达性 交通效率性 交通安全性 道路私密性
格网模式 高 高 低 低
居住区道路骨架形态
.
1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居住区的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生活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 前两项交通均为居民自身发生的交通,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便 捷、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服务性交通常伴有必须性、定时性、和定量性的特征; 应急性交通则有必要性和偶遇性特征。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
14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次干道
主干道
.
15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 内层为高档住宅区,外 层为高档别墅区,小区 居民可以共享中央的湖 泊。
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入口 ,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格形状的块状空 间内。
格网模式
.
11
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 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 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 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 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 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 路网结构清晰。
.
6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 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 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 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 (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
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 交通效率:通常反映在道路的网格化程度,出行路线的多样化程度以 及机动车的通达性和非机动车的易达性方面。格网模式由于主支干路 交错,可供选择的线路较多,交通效率最高,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 式最低
.
20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 交通的安全性:格网模式中贯通式道路交错十字路口较多,非机动车 与机动车互相并行,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安全性最低。外环模式属于 典型的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的布局使得机动车最大限度的 被限制在居住群的外部,居民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内环模式的安全性 介于两者之间。
主干道
次干道
宅间小路
.
12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2)内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 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内环模式
.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中央湖泊
内环主干道
主入口
.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环模式
.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
7
人 车 混 行
道 路
车 行 主 干
道
.
8
日本百草居住区道路系统
该居住区因区内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东西两大住宅组群,车行 道依地形地势,每一个组团均 伸入一个枝状尽端路。同时, 在两大住宅区之间,则贯穿南 北向的步行道,并有支路通向 组团,人车路线采用了两个独 立互不干扰的系统。
.
9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
5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内环模式 中 中 中 高
外环模式 低 低 高 中
.
19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结合前面的例子,我们从交通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私密性四个 方面进行比较。
• 交通可达性:通常表现在居住区对外交通方面。格网模式的居住区出 入口较多,方便对外出行,对外交通的可达性最高。环状模式由于出 入口较少,且支路多为尽端式,故而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式最低。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僵化地运用格网模式,会对居住生活产生干扰,并 且不利于对于小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