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管理制度.doc
实名制管理制度

实名制管理制度
1、以真实身份信息为基础,采集进入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并及时核实、实时更新。
2、真实完整记录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考勤(考核工作量) 、工资支付、进退场时间等从业信息,并通过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管理。
3、建立实名制用工花名册,列明施工企业招用农民工的身份证信息、工作岗位(工种) 、工资卡号、进退场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按照花名册登记人员的顺序,将对应的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工资卡复印件、劳动合同、进退场确认书等一同装订。
4、配备实名制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施工现场原则上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进出场门禁系统,采用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
5、不具备封闭式管理条件的工程项目,应采用移动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实施考勤管理。
6、按月制作农民工考勤表(工作量表) ,真实记录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农民工的出勤(工作量) 情况。
考勤表(工作量表) 需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并由施工企业(经施工企业授权的项目部)加盖公章确认。
7、劳动合同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等内容,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应各持一份。
8、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的人员,不得进入项目现场施工。
9、农民工中途退场或者工作任务结束退场的,施工企业应主动结清工资,经班组长和农民工本人确认,确保在无欠薪的前提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签订退场确认书。
企业员工的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加强企业员工管理,规范用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实习生等。
三、实名制管理内容1. 信息登记(1)员工入职时,须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婚姻状况、学历、政治面貌、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2)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应及时办理信息变更或注销手续。
2. 劳动合同签订(1)企业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2)劳动合同中应包含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劳动争议处理等条款。
3. 考勤管理(1)企业应建立考勤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考勤行为。
(2)员工应按照规定进行签到、签退,如实填写考勤记录。
(3)考勤记录作为员工工资发放、奖惩、离职等依据。
4.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1)企业应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员工应配合企业办理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相关手续。
四、实名制管理实施1.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实名制管理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规定得到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部门员工实名制管理的监督,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3. 员工应自觉遵守实名制管理制度,如实提供个人信息,配合企业进行实名制管理。
五、监督管理1. 企业内部设立监督机构,对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员工对实名制管理工作有异议,可向企业监督机构提出投诉。
3. 企业对违反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员工,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实名制内部管理制度范本

实名制内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员工行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实名制,是指公司对员工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核查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实名制管理第四条员工入职时,必须提供真实、完整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等。
第五条公司人事部门负责员工实名制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员工身份信息的收集、登记、核查和更新。
第六条员工身份信息的收集和登记,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侵犯员工个人隐私。
第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对员工身份信息进行核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员工应当配合公司进行实名制管理,如实提供身份信息,不得拒绝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第三章考勤管理第九条公司实行考勤制度,员工应当按时上下班,按照规定打卡签到。
第十条员工因故无法按时打卡签到的,应当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请假,并说明原因。
第十一条员工请假、外出、加班等特殊情况,应当填写相应的请假、外出、加班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公司人事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公司人事部门负责对员工考勤情况进行汇总,每月向员工公布考勤结果。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十三条公司设立奖励制度,对表现优秀、工作成绩显著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公司设立纪律处分制度,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员工给予警告、罚款、降级、撤职等处分。
第十五条员工对公司的奖励和处分有异议的,可以依法向公司提出申诉。
第五章信息安全与保密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保障员工个人信息的安全。
第十七条员工应当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公司秘密和员工个人信息。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建筑业劳务用工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建筑业劳务用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建筑市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规范总包单位劳务用工管理,提高用工管理水平。
2.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防止工资拖欠。
3. 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提升建筑行业整体形象。
三、制度内容1. 实名制登记(1)总包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劳务用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确保用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实名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用工类型、用工岗位、用工期限等。
(3)总包单位应在用工人员进场前完成实名登记,并将登记信息录入劳务用工管理信息系统。
2. 用工合同管理(1)总包单位应与劳务用工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争议解决等。
(3)劳动合同签订后,总包单位应将劳动合同文本存档备查。
3. 工资支付管理(1)总包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务用工人员工资。
(2)工资支付方式可采用银行转账、现金支付等,具体支付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
(3)总包单位应建立工资支付台账,详细记录工资支付情况。
4. 用工人员管理(1)总包单位应加强对劳务用工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依法依规从事劳动。
(2)总包单位应定期对劳务用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总包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务用工人员档案,记录其工作表现、考核结果等信息。
5. 监督检查(1)总包单位应自觉接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2)劳务用工人员有权向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投诉举报总包单位违法行为。
四、制度执行1. 总包单位应将本制度纳入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
2. 总包单位应定期对实名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

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本公司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访客,加强安全防范和信息保密工作,特制定,希望在广大员工和访客的配合下,有效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公司内部安全和秩序。
一、实名制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访客,包括外来客户、合作伙伴等。
2. 所有员工和访客进入公司内部场所时,必须依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实名登记。
二、实名登记规定1. 公司员工应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工作证、名片等)进行实名登记,手机扫码或人工登记均可。
2. 访客必须在前台登记处出示有效证件(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进行实名登记,取得访客证或通行证方可进入公司内部。
3. 实名登记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三、实名制管理1. 公司内部设立实名制管理专岗,负责员工和访客的实名登记工作,并严格保密登记信息。
2. 员工和访客进入公司内部场所时,必须主动进行实名登记并遵守现场管理规定。
3. 积极配合安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不得擅自携带危险物品或违禁品进入公司内部场所。
4.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进入公司内部场所,如有发现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
四、实名制管理制度宣传1. 公司将通过内部通知、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让全体员工和访客充分了解制度内容和重要性。
2. 定期组织员工和访客进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培训,提高大家的管理意识和执行力。
3. 鼓励员工和访客积极配合公司的实名制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公司内部安全和秩序。
五、违规处理1.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实名登记的员工和访客,一经发现将被限制进入公司内部场所,情节严重者将被通报公司高层处理。
2. 凡是有违规行为(携带危险物品、未经授权进入等)的员工和访客,将进行记录并报请公司安全保卫部门进行处理。
六、其他事项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所有员工和访客必须严格执行,如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公司有权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建立员工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立员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员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维护企业安全稳定,保障员工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所有员工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员工实名制是指企业对员工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管理,确保所有员工信息真实可靠,有效提升管理和安全保障水平的一项制度。
第四条员工实名制管理是企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身份信息采集、确认与管理的一项制度。
第五条员工实名制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安全稳定水平,保障员工权益,营造和谐的员工管理环境。
第六条全体员工必须认真遵守员工实名制管理规定,如有违反,将依据本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员工实名制的身份信息采集和确认第七条新入职的员工在入职时需要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照片等相关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登记备案。
第八条在服务期间,员工如有个人信息变更,需要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更新个人信息。
第九条企业可以通过身份证、指纹、面部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员工的身份信息进行确认,确保员工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条对于无法提供完整身份证明材料或信息不真实的员工,企业有权拒绝其入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章员工实名制的管理和使用第十一条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员工信息数据库,对员工的身份信息进行保密管理,并严格限制相关人员的访问权限。
第十二条员工的实名信息只能用于内部管理和劳动合同履行,并严禁用于其他用途。
第十三条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名信息进行考勤管理、薪酬发放、福利发放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第十四条对于企业内部事务和管理需要,必须严格按照实名信息进行识别和确认,确保管理的严密性。
第十五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员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档案,保存员工的重要变更记录和信息材料,作为员工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员工实名制的违规处理第十六条员工如有故意提供虚假身份信息或变相隐瞒真实信息的行为,将依据企业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居民群实名制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居民群管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秩序,提高居民沟通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小区、社区、单位等各类居民群。
三、实名制要求1. 入群者需实名认证,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
2. 群昵称应规范,统一格式为“姓名+楼栋号+室号”。
3. 禁止使用虚假姓名、昵称,一经发现,立即清除出群。
四、群规管理1. 群内言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传播违法信息。
2. 群内禁止发布广告、垃圾信息、恶意攻击他人等不良言论。
3. 群内禁止发布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
4. 群内禁止进行赌博、色情、暴力等违法行为。
五、群管理员职责1. 确保群内实名制执行,对未实名认证者进行劝退。
2. 监督群内言论,对违规行为进行警告、封禁等处理。
3. 定期清理群内垃圾信息,维护群内秩序。
4. 积极响应居民诉求,协调解决问题。
六、违规处理1. 对未实名认证者,给予警告,限期内仍未改正者,清除出群。
2. 对发布违规信息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封禁等处理。
3. 对严重违规者,上报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七、监督与反馈1. 居民有权对群内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2. 群管理员应及时处理举报,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3. 居民可对群管理员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居民群管理员负责解释和执行。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作业人员合法权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制度内容1. 实名制登记(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实名制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联系方式、文化程度、工种、专业技能等基本信息。
(2)施工单位应建立作业人员信息库,对作业人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 合同管理(1)施工单位与作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合同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争议解决等内容。
3. 考勤管理(1)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参加考勤,考勤记录作为工资发放和解决劳资纠纷的重要依据。
(2)考勤方式可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刷卡等生物识别技术,确保考勤的真实性。
4. 安全教育(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新进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 工资发放(1)施工单位应按时足额发放作业人员工资,确保作业人员合法权益。
(2)工资发放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约定,不得拖欠、克扣工资。
6. 退出管理(1)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退场手续,并在人员信息库中注销其信息。
(2)退场手续应包括工资结算、考勤核对、物品归还等环节。
四、监督管理1.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实名制管理工作,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2. 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单位执行实名制管理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施工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保障作业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项目部人员管理,规范用工行为,保障项目部正常运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三、管理制度1. 实名制登记(1)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实名制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基本信息。
(2)项目部应建立健全人员档案,对工作人员信息进行分类、归档、保管。
2. 劳动合同管理(1)项目部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
(3)劳动合同签订后,项目部应将合同副本交工作人员一份。
3. 考勤管理(1)项目部实行考勤制度,工作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2)项目部应建立考勤记录,对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3)项目部应定期对考勤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员工监督。
4. 工资管理(1)项目部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作人员工资。
(2)项目部应建立健全工资发放制度,明确工资构成、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
(3)项目部应设立工资专用账户,确保工资安全发放。
5.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1)项目部应保障工作人员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
(2)项目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项目部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监测、控制。
6. 人员离职管理(1)工作人员离职时,应提前向项目部提出书面申请。
(2)项目部应审核离职申请,办理离职手续。
(3)离职人员应将工作交接完毕,方可离职。
四、监督与考核1. 项目部应定期对实名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项目部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3. 项目部应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晋升、奖惩等挂钩,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设单位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加强建设领域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预防和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单位。
三、制度内容1. 实名登记(1)建设单位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对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实名登记,并将相关信息报送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2)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进场施工前,应在项目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项目实名登记。
2. 信息管理(1)建设单位应确保农民工实名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
(2)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农民工实名信息进行核查,发现信息错误或遗漏的,应及时予以纠正。
3. 工资支付(1)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2)建设单位应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台账,记录工资支付情况,并妥善保存。
4. 监督检查(1)建设单位应自觉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住建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2)对未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实名登记、信息管理、工资支付的,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四、责任追究1. 建设单位未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实名登记、信息管理、工资支付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警告、罚款等处罚。
2. 建设单位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住建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过实施建设单位实名制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预防和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促进我市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员管理,确保公司信息安全,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及临时访客,包括实习生、外包人员等。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核查和备案。
第四条公司应严格执行人员实名制管理要求,确保人员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二、人员信息登记第五条公司应在员工入职前对其进行身份信息核查,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等。
第六条公司应要求员工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登记。
员工需提供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并留存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
第七条公司应对员工信息进行定期更新,确保信息准确。
员工如需更改个人信息,应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进行修改。
第八条对于临时访客,公司应要求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进行实名登记。
访客信息需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访问部门、访问时间等。
三、人员信息核查第九条公司应定期对人员信息进行核查,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第十条公司可采取多种方式对人员信息进行核查,如通过公安机关、社会保障部门等渠道进行核实。
第十一条对于信息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及时修正相关信息。
四、人员信息备案第十二条公司应对人员进行备案,将人员信息报送给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公司应将人员信息备案资料妥善保管,防止泄露。
五、人员信息使用及保护第十四条公司应对人员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非法使用。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信息管理制度,对员工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第十六条公司应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六、违规处理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应依法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
第十八条对于故意泄露、出售或非法使用人员信息的行为,公司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企业安全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三、管理制度1. 实名登记制度(1)所有员工入职时,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入职时间、岗位等信息。
(2)临时工、实习生等外来人员,也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并明确其工作范围、期限及责任。
2. 安全培训制度(1)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企业统一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安全检查制度(1)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生产设备、作业环境、消防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
(2)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确保消除事故隐患。
4. 事故报告制度(1)发生安全事故时,当事人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上报,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企业应设立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流程、时限及责任人。
5. 安全责任制度(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2)各部门、班组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
6. 安全奖惩制度(1)对在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实施与监督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班组应积极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实名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附则1.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名制管理制度 -。真实姓名管理制度

实名制管理制度 -。
真实姓名管理制度
1.背景和目的
实名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个人在使用特定服务或进行特定行
为时提供真实姓名的管理规定。
本文旨在介绍真实姓名管理制度的
目的、适用范围和相关要求,以提高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
真实姓名管理制度适用于涉及个人身份信息的各种服务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银行开户
手机卡注册
网络购物
旅行订票等
3.相关要求
为保护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下要求应遵守:
在办理相关事务时,个人应提供真实姓名,并保证姓名的准确性。
相关服务提供商应建立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确保个人信息的
真实性和安全性。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信息保护措施,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和
滥用。
4.效果与意义
实施真实姓名管理制度的效果和意义如下:
提高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虚假身份的存在。
加强服务提供商对用户身份的验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信任度。
便于公安部门和其他执法机构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和追踪。
5.总结
真实姓名管理制度是确保个人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可以保护个人隐私,提高交易安全性和社
会信任度。
各方应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真实姓名管理制度的落实和
完善。
以上就是真实姓名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注意: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实施细节和规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公司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人员管理,确保公司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制员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人员实名制管理是指公司对员工进行身份信息的采集、登记、管理,确保员工身份真实、准确,有效防范非法用工、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四条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对员工身份信息进行采集、登记、管理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员工合法权益。
第五条安全、保密原则。
对员工身份信息进行采集、登记、管理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第六条动态管理原则。
对员工身份信息进行采集、登记、管理时,应实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七条员工身份信息采集。
员工入职时,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公司负责采集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第八条员工身份信息登记。
公司将员工身份信息录入公司信息系统,建立员工信息档案。
第九条员工身份信息更新。
员工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负责更新员工信息档案。
第十条员工身份信息查询。
公司各部门因工作需要查询员工身份信息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泄露员工信息。
第四章管理职责第十一条人事部门负责员工身份信息的采集、登记、更新、查询等工作。
第十二条信息部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确保员工身份信息的安全。
第十三条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泄露员工身份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未按规定采集、登记、更新、查询员工身份信息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公司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公司旨在实现人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保障公司合法权益,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完整word版)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

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动向管理,更好地落推行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防范民工薪水瓜葛,保护务工人员的权益和社会的牢固,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记录清、薪水发放记录清、进出项目时间清等“五清”目标的管理制度。
一、凡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定按规定推行实名制管
理。
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数据经过身份证进行采集并办
理市民卡,市民卡由各班组配合项目部一致进行登记发放
使用。
三、施工现场应推行封闭管理,明确分开施工地域和非施工地域。
四、施工班组应在作业人员进场前向项目部安全科上报作业人
员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民族、政治容
颜、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工种、户籍家庭地点等情况。
五、项目部在作业人员办理进场登记后,并在作业人员进场后3 天
内,建立或补充完满对应的人员花名册,人员花名册应反响人
员基本信息,并明确注明人员进场和离场时间。
六、作业人员丢掉市民卡的,应在核实后及时报项目部补办,并
负责做好相关数据连结,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地域必定刷卡考
勤,刷卡考勤记录作为其薪水发放和解决劳资瓜葛的重要依
据。
七、作业人员在本工程项目工作结束散场后,项目部应及时在人
员花名册上注明其离场时间,在员工登记表中注明薪水结算
情况,并在务工人员信息系统中及时输入离场时间。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有限公司
科亚项目部
2017 年 6 月 6 号。
公司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人员管理,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实名制管理是指对员工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工作记录等进行登记、管理,确保人员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实名制管理内容第四条员工基本信息管理1. 员工入职时,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材料,并填写《员工基本信息登记表》。
2.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职称、健康状况等。
3. 员工基本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人力资源部报告,并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第五条劳动合同管理1.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合同应包括岗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内容。
3. 劳动合同签订后,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归档管理。
第六条工作记录管理1. 员工工作记录包括考勤记录、加班记录、请假记录、培训记录等。
2. 员工应按照规定时间打卡,如实填写考勤记录。
3. 员工请假、加班等应按照公司规定办理手续,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章实名制管理流程第七条入职流程1. 员工提交入职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入职手续。
2. 人力资源部对员工基本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3. 办理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等相关手续。
第八条离职流程1. 员工提出离职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离职手续。
2. 人力资源部对员工工作记录进行整理,确保工作记录完整、准确。
3. 办理劳动合同解除、社保停缴等相关手续。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第九条公司设立实名制管理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实名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第十条对违反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
第十一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事业单位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人事秩序,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及合同制员工。
第三条实名制管理是指对本单位所有员工实行实名登记、身份认证、信息采集、动态管理等制度。
二、实名登记第四条新员工入职时,须提交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由人事部门进行审核,并填写《事业单位员工实名登记表》。
第五条员工调动、晋升、离职等情形,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确保员工信息准确无误。
第六条人事部门负责建立员工实名登记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更新。
三、身份认证第七条员工身份认证采用身份证、电子通行证等多种方式,确保员工身份真实、有效。
第八条员工须按照规定参加身份认证,未经认证的员工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四、信息采集第九条人事部门负责采集、整理、更新员工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
第十条员工个人信息变更时,应及时向人事部门报告,并办理变更手续。
五、动态管理第十一条员工动态管理包括员工考勤、绩效、培训、考核等方面。
第十二条员工考勤采用指纹识别、电子考勤机等方式,确保考勤准确、及时。
第十三条员工绩效按照年度考核、岗位考核、项目考核等方式进行,确保考核公平、公正。
第十四条员工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奖惩的依据。
六、监督与责任第十五条人事部门负责实名制管理的组织实施,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六条员工应积极配合实名制管理工作,如实提供个人信息。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工作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我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单位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人员等。
三、制度内容1. 实名制注册(1)所有工作人员入职时,必须进行实名制注册,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
(2)单位应建立工作人员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入职时间、离职时间等基本信息。
2. 信息更新(1)工作人员信息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至单位信息档案。
(2)单位应定期检查工作人员信息档案的准确性,确保信息及时更新。
3. 身份认证(1)工作人员在单位内部及外部活动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件,接受身份认证。
(2)单位有权对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确保其身份的真实性。
4. 工作证管理(1)单位为工作人员发放工作证,工作证应包含工作人员姓名、职务、照片、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2)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工作证,不得转借他人使用。
5. 出入管理(1)工作人员上下班应通过单位规定的出入口,接受门禁系统验证。
(2)非工作时间,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单位。
6. 离职手续(1)工作人员离职时,应办理离职手续,归还单位物品,结清相关费用。
(2)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单位应收回工作证,并在信息档案中予以注销。
四、责任与处罚1. 工作人员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单位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警告、罚款、辞退等处罚。
2. 工作人员对个人信息负有保密责任,不得泄露他人信息。
3. 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职责过程中,如发现他人违反本制度,应予以制止,并向单位报告。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单位所有。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3. 本制度如有修改,应及时通知全体工作人员,确保其知晓和遵守。
(完整版)建设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

(完整版)建设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建设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以加强企业对职工身份信息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确保职工的身份准确可靠,并有效预防和应对身份伪造等问题。
2. 目的建设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如下:- 管理职工的身份信息,确保其真实准确;- 防止身份伪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维护企业和职工的权益和利益;- 加强职工信息保护,防止泄露和滥用。
3. 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要求3.1 身份验证- 入职前,职工须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并进行身份验证;- 职工身份信息应与政府相关部门核验,并记录在职工档案中;- 经核验确认的职工身份信息应被视为真实准确。
3.2 职工档案管理- 建立职工档案,包括职工的个人信息、身份信息等;- 职工档案应妥善保存,并定期进行核对和更新;- 职工档案应涵盖职工从入职到离职的全过程。
3.3 职工身份变更- 职工身份发生变更时,职工应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更新职工档案;- 变更后的职工身份信息应经核验确认后方可生效。
3.4 职工离职管理- 职工离职时,应核对并注销其身份信息;- 离职职工的身份信息应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4. 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执行4.1 责任部门-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执行;- 负责部门或人员应具备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知识和技能。
4.2 监督与审查- 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检查和审查,确保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发现问题或违规行为应及时整改并追究责任。
5. 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改进-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政策的变化,及时对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并根据经验总结和反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以上即是建设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完整内容。
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要求,严格执行,确保职工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名制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的动态管理,更好的落实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工作,防范工资纠纷,维护务工人员权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记录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项目时间清“五清”目标的管理制度。
一、凡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实施实名制管理(包括项目部管理及后勤人员)。
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数据通过IC卡进行采集,IC 卡由各班组配合项目部或劳务公司配合项目部统一进行登记发放使用。
三、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明确分隔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唯一的考勤机通道刷卡后进入施工区域作业。
四、施工班组应在作业人员进场前向项目部安全科上报作业人员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民族、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工种、户籍家庭住址、现居住地等情况。
五、项目部在作业人员办理进场登记后2 天内,及时发放IC卡,并在作业人员进场后3天内,建立或补充完善对应的人员花名册,人员花名册应反映人员基本信息,并明确注明人员进场和离场时间。
六、作业人员遗失IC卡的,应在核实后及时报项目部或劳务公司补办,并负责做好相关数据街接。
作业人员出入施工区域必须刷
卡考勤,刷卡考勤记录作为其工资发放和解决劳资纠纷的重要依据。
七、作业人员在本工程项目工作结束、离开项目前IC卡上交班组长。
作业人员退场后,项目部应及时在人员花名册上注明其离场时间,在员工登记表中注明工资结算情况,并在务工人员信息系统中及时输入离场时间。
贵州建工延能化职工住宅工程项目部
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6月21日
告务工人员:
为更好的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凡在本项目工作的所有务工人员,必须在上班和下班时间,持南京市建筑业务工人员信息卡在工地门卫处的考勤机上刷卡考勤(必须由本人刷卡)。
望大家积极配合!
贵州建工延能化职工住宅工程项目部
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