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规划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摘要:文章简述了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并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提出规划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住宅;小区

目前,由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我国出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共存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涉及面基广,将影响国家的住房政策、社会副利政策、退休制度、劳保制度、医疗保健及保险事业等,其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此,如何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城市规划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任务。

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一)老年人口数量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仅2009年全国老年人口净增725万。

(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度提交的报告《我国人口老龄

化的趋势和特点》指出,完成从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

(三)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为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导致实际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老龄化速度不同步,“未富先老”。因此,短期内老龄化会给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养老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的压力。

(四)传统家庭正在向核心家庭结构转型

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逐步发展为“421型”,即一对青年夫妇要赡养双方父母和一个孩子。受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住房条件的制约,这样的家庭结构完全靠居家养老是很困难的,需要社区、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合作。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住房问题

随着传统家庭的逐渐消失和核心家庭的普及,居住建筑的户型将产生变革。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家庭结构演变具有的”分而不离”的特点,要求两代人的住房距离不宜太远,出现了小户型住户比重将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居住水平逐步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住宅设计与居住区规划应较多考虑

这种需求。与此同时,对一部分缺少亲人照顾而又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夫妇或单身老人则需要安排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专用住房——老年公寓。

(二)缺乏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公共设施

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设施:一是必要的社会养老设施,如老年人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然而现在我国城市中,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院(敬老院)、康复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机构少得可怜,要进入这些设施条件十分苛刻、费用昂贵,致使相当数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又无人照顾的老人处境困难;二是系统的医疗服务设施。就医保健是老年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但与之有关的老年专科医院、医疗保健站却没有列入正式的城市规划的建设规范中来,为老年人就医保健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三是适宜的购物、休闲和娱乐设施。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迫切需要向他们提供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西方社会学家预言:“寿命的延长与经济的富裕将会带来一个余暇时代。老年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光,可以用来购物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但专为他们服务的这些设施十分匮乏.多为住宅区附近自发组织的麻将窒、棋牌室等,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户外的活动交流场所问题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十项老年人最关心的设施中,公园和绿地排在第二位,因为这是他们晨练、日间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享受户外的新鲜空气、阳光,进行邻里交流的空间。但是,目前大

多数居住区尤其是城市旧城的居民区,缺乏环境优美、面积足够的室外活动空间,而城市中与老年人生活贴近的市民社区小型广场、街心公园等真正以休闲活动为目的的空间很少,并且这些街头空地通常缺乏必要的绿化和座椅等设施,无法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要求。所以,在城市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城市干道的安全岛上、立交桥的下面成为老年人休闲、交流的地方。

(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问题

目前,城市住宅的规划和设计从选址到细部设计都很少关心老年人的实际需要。例如,老年人由于经济和心理偏好方面的因素,喜好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的空间比较紧凑的小套型住宅,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发商一般建设的都是大户型和所谓的豪宅,这样就造成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较少,同时在室内细部设计上也极少考虑老年人需求。

(五)无障碍步行交通系统问题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对交通工具和设施有特殊的要求,如地面防滑、阶梯降低、无障碍的交通方式等。但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缺乏对整个城市系统考虑,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即使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无障碍设计要求,也是简单地认为就是增加残疾人专用坡道,而忽略了铺装地面、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带等所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细节设计上。

三、城市规划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一)室外规划

(1))科学预测城市老年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合理确定老年公共设施的规模和指标,并将用地予以控制并提出建设时间计划。

(2)在居住区的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中,应依照设施的授用频率而将它们按其服务老年群体范围、服务半径及规模适当分级布置,从而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的服务网络是十分必要的。设计时可以将居住区中的老年专用设施有效地集中起来,比如将老年生活服务中心、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老年康复医疗中心集中起来,这有利于不同活动内容在空间上的叠合;从而使老年人之间的多重交往成为可能。

(3)由于老年人对外界压力的适应力比较差,应尽量远离噪音,所以老年人住宅最好是在比较安静的区域,不宜直接邻近学校、儿童游乐场或商业、娱乐区等。

(4)合理布置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尤其是游憩广场、滨水岸线、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

(5)从整个城市考虑无障碍交通系统设计,保证不同区域范围内的老年人能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便利出行。例如,台阶、坡道、转弯等地要有明显的警示性标志,标志文字的尺度、颜色应考虑老人视觉退化的特点;路面材料应用防滑、防眩光材料;设置老人夜间步行照明。老人常用轮椅或拐杖,步行缓慢,所以供老人用的步行道宽度不宜小于2.5m;通往公建及设施的道路应短捷;避免长而笔直的路线。老人患病用救护车的可能性较大,宜在靠近居住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