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建设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建设比较:起点相同结局迥然
胡彪黄宁
2014年10月11日13:05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同是源于外族侵略、为抵御外侮而建立起来的近代中日两国海军,犹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位选手,沿着看似相同的路线竞跑,初期领先的清政府却在最后关键时刻止步不前,结果输得一塌糊涂。甲午一役日胜清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从海军建设方面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使用和装备建设发展三个角度,探讨中日海军建设之不同,以期为当前我国海军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日海军建设目标比较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原本倚之为屏障的海洋如同毫不设防的洞开大门,任凭西方列强来去自如,“无人,无兵,无船”的清廷有海无防,形势危急。尤其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更让清政府朝野震动,感到“以一小国之不驯,而备御已苦无策”。为“纾目前当务之急,裕国家久远之图”,防止“一朝猝发,弭救无凭”的局面发生,清政府不得不面对严峻形势,筹划海防问题,由此开始了现代海军建设的步伐。此时的清政府虽然对海军的战略性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却极为浮浅,整个朝野上下都是从舰炮的角度看海军,把海军当成海上炮兵。这说到底还是守疆护土的陆军意识,根本谈不上海军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设海军,根本目的当然只为守,就连李鸿章、梅启照等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也不例外。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在《上奏筹议海防折》中引用查布国《防海新论》说,“若将本国所有兵船径往,守住敌各海口,不容其船出入,由为防守本国海岸之上策。其次莫如自守……只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把自己的舰船开到别人家门口,想到的也只是个守!7年后,他又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中再次明确指出了创建北洋水师的防御性目的:“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梅启照也在奏折中多次指出,筹建水师则“海疆便有藩篱”。
四面环海的日本,是天然的海洋国家,曾经在中国进行过数百年的海盗掠夺,与西方的海盗文化有着极其相似的基因,因此向西方那样发展外向型、进攻型海军以图谋对外扩张侵略是其必然选择。日本现代海军从诞生第一天起,就将“海外雄飞”当作最终目标。早在幕府末期日本思想家和教育家吉田松阴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封立诸侯,乘隙夺取勘察加、鄂霍次克海,晓谕琉球......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吕宋诸岛,以示渐进之势。”幕府军舰奉行胜海舟也提出海军建成以后“进而攻敌国,终成东海一大强国,与西洋各夷争天下之要冲”。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安抚万民之亲笔诏书》明确提出,今后将要“拓万里之波涛,扬国威于四方”,主管海军的军务官也指出“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
建设运用目标与指导思想的不同,对海军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守”字当头的清廷海军建设,走上保守自封的道路自是必然,而“攻”字为先的日本海军,随时瞄准世界强手,不断更新发展壮大,最终在整体力量上超过了清廷水师。
二、中日海军人才培养使用比较
海军之要,要在得人。近代海军由于其高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建设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就是人才。清政府建设水师自然也意识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重要性。尤其是以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等洋务派为代表,更是提出了“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船政根本在于学堂”等观点,指出必须从人才培养开始,依照西方模式进行近代化教育。但在“普天之下莫非贪官”的晚清,无论提出多么好的设想,最终落实起来还是不可避免地沦为少部分人谋利的工具。清末海军人才培养,自一开始就缺少中央统一的计划安排,而由各地自建学校,自主培养。如此一来,不仅培养计划无法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就连学成毕业后,学员也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调配使用,这就为极其恶劣的地方主义埋下了祸根。甲午战争前,甚出现了江南水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北洋水师拒绝使用的情况。在派遣留学生方面,也多困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当时极受沈葆桢看重的邓世昌就因其是广东人而不是福建人,失去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在人才使用上,更是腐败透顶。南洋水师丁汝昌原为淮军将领,根本不懂海军,文化水平本来就很低,李鸿章选他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其中很大一个考量就是丁的淮系出身。当时北洋舰队各舰口令都用英语传递,而丁不仅不懂英语,连海军基本战法也不过仅知皮毛,这样的“舰队司令”,埋下了打败仗的伏笔。即使是在北洋舰队内部,也同样是“帮派林立”,内斗频繁。北洋舰队当时福建军官达60%以上,18名参将中有15人是福建人,15艘主要军舰中有13艘由福建人指挥,以至于“福建帮”把控北洋海军,风气极坏。
1870年,日本兵部省提出“大办海军”的建议,将有关“海军军官教育”专列一项,强调培养军官的重要性,指出“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水手则无以发挥其所长;水手不能发挥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广选良师,教育海军军官是建设海军之头等大事。”1869年9月,在东京筑地的原幕府海军操练所基础上,日本正式建立了现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后来更名为海军兵学校,正式建立起现代海军教育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建立海军轮机学校、海军财会学校、海军军医学校、水雷学校、炮兵学校、通信学校、航海学校、海军大学等等。相比于清政府的各地为政、各自办学,政府统一组织展开的日本海军教育不仅统筹合理,而且专业分工明确,具有极强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与清政府引揽外籍海军人才仅帮助训练不同,日本在外籍教官的帮助下,建立起一整套现代海军制度,有效避免了北洋水师人才使用方面的弊病,对日本海军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奠基性作用,这也是后来日本之所以能够打败北洋水师的深层次原因。
三、中日海军装备建设情况比较
清廷对海军的开放性认识不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廷海军建设者们认为建设海军“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这种消极防守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海军装备建设发展,致使海军装备建设从开始就走上了歧途。日本侵台事件以后,清廷开始将日本作
为现实对手,发展海军表现出明确的针对性,但在海军装备建设上却缺乏长远目标和规划,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与思考,装备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仅有模糊笼统的“以日为敌”概念,觉得“日本尚有铁甲船二号”,“彼有而我无之……不容不购也”。1888年前,清政府在国外订购舰艇18艘,大部分是艇小炮大、行驶缓慢、仅能在海口与岸炮机动配合的炮艇。即便如此,向国外购买的舰炮,口径、型号也多种多样,根本不能相互通用。尤其致命的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近代,清廷缺少发展和战略的眼光来充实更新和继续发展海军,在装备建设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错过了装备建设的大好时机。自成军之日起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海军没有更新过一门炮,更不要说购置新船。至甲午战争前,“定远”、“镇远”等主力战舰舰龄都近10年,丁汝昌虽多次请求大修,但一直苦无回应。这期间,李鸿章多次请求为舰队更换火炮,清廷却以慈禧太后60大寿在即为由,将大量的水师经费挪用去修颐和园和“三海工程”,后来北洋海军只得自行筹款购炮。
相比之下,日本海军装备建设表现出极强外张性和计划性,而且能瞄准当时世界海军装备技术的先进水平和假想敌水平,不断更新发展装备。1870年,日本兵部省拟制了一个以建造200艘军舰为核心的建设强大海军计划,但由于财政问题未能实行。3年后,日本又提出了一个18年的造舰计划:铁甲舰26艘,大、中型和其他各类舰船78艘,共计104艘,又因为经费不足,造舰计划被迫推迟。1883年以后,日本海军装备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侵略扩张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海军的发展。1882年朝鲜发生兵变,日本感到自身海军力量不足以抵抗清廷海军,于是以清廷为假想敌,重提造舰计划。依照天皇指示,日本计划从1883年起,连续8年建造大型战舰5艘、中小型舰艇15艘、鱼雷炮艇12艘。1886年,日本海军发起了第一期军备扩充计划,发行日元1700万,拟建造54艘舰,其中就包含专门对付清廷“定远”、“镇远”和“济远”3舰的“严岛”、“松岛”和“桥立”号。1888年,日本海军又提出第二期扩充计划,计划从第二年起5年内建造大小舰艇46。在此计划虽未获得通过的情况下,1889年日本海军仍建造巡洋舰1艘、炮舰1艘和鱼雷艇3艘。1890年,日本海军又提出了一个7年内造舰12万吨的计划,后被内阁压缩为5年内建造5艘军舰。这引起明治天皇极度不满,对此进行亲自干预,要求政府与议会协调一致,共同促进海军发展,并连续6年每年从皇室内库中拨出30万日元用作造舰经费。这样,日本海军造舰12万吨的计划最终在天皇亲自过问下得以付诸实施。与1888年后清廷未置一舰鲜明不同的是,日本在此期间共添置了9艘新式战舰。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已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34艘,其中部分军舰无论在航速还是打击力方面都达世界最高水平,在建军舰6艘、鱼雷艇2艘,总吨位超过6.1万吨,日本海军整体实力终于赶上并超过了清政府海军,成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近代海军舰队。
海军装备建设是整个海军建设的缩影。在装备建设发展方面,清廷与日本相比前期尚可,后期几乎全面落败。日本装备发展有规划有目标,清廷有目标无计划;日本装备发展紧盯前沿不断更新,清廷自满得意固步不前;日本装备发展皇室重视举国齐心,清廷皇室腐败离心离德。走上坡路的军国主义日本面对走下坡路的大清,即便甲午年没有发生战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