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见鸟类资料
上海野生动物园 动物介绍

火烈鸟又名红鹳、红鹤,为一种大型水鸟,体型大小似鹳,脖子长,常呈S型弯曲;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上喙比下喙小;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
火烈鸟雄性较雌性稍大,通身为洁白泛红的羽毛,翅膀上有黑色部分。
但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它通过食用以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等获取其中的虾青素,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
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
火烈鸟性怯懦,喜欢群居。
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
火烈鸟睡觉时总是仅左腿站立,并喜欢把脑袋插入右侧翅膀中。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火烈鸟单腿站立主要是为了保存能量。
松鼠猴松鼠猴体长20~40厘米,但尾巴却长达42厘米,体重只有750~1100克,但大脑占体重的比例极高,为1:17,而人类一般只有1:35。
松鼠猴体形纤细,它们尾巴长,毛厚且柔软,体色鲜艳多彩,口缘和鼻吻部为黑色,眼圈、耳缘、鼻梁、脸颊、喉部和脖子两侧均为白色,头顶是灰色到黑色。
背部、前肢、手和脚为红色或黄色,腹部呈浅灰色。
它们具有一对眼距宽宽的大眼睛,和一对大耳朵。
尾巴可以缠绕在树枝上。
群居,种群可达500头之多。
松鼠猴活动敏捷,叫声多变化。
例如在寻找食物时,它们会发出唧唧声和啾啾声,互相联络;生气时,会发出吼叫声。
美洲红鹮(huán)跟鹳鹤等涉禽一样,鹮类鸟都有一张长喙,但比鹤和鹳的喙细,灵巧,前端向前下弯曲,是它们掘食鱼贝的得力工具。
美洲红鹮的喙细长弯曲,以泥潭中的蟹类、软体动物和沼泽地中的小鱼、蛙和昆虫等小动物为食。
浑身上下羽毛全呈鲜红色,包括腿和脚趾也是,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
它是特立尼达的国鸟,与棕臀雉冠雉一同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徽上出现。
小熊猫小熊猫是一种濒危的哺乳类动物,属小熊猫科,是一种介于熊科和浣熊科的科目。
小熊猫头圆,四肢粗短,体重约4至6公斤,身体躯干毛为栗色,四肢和腹有些黑色毛,面部白色花纹不像大熊猫那样明显,尾有九个黄白相间的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
上海林鸟入门观察手册

上海林鸟入门观察手册一、引言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
其中,林鸟是上海市郊地区最为普遍和重要的鸟类群体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上海林鸟的基本情况,并提供几种常见林鸟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美丽的生物。
二、上海林鸟的分类上海林鸟主要分布在郊外的森林、湿地和公园等环境中。
根据习性和形态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类别,如鹊科、鸦科、鸣禽科等。
其中,以下几种是我们常见的上海林鸟代表:1. 喜鹊喜鹊是上海常见的林鸟之一,也是人们熟知的鸟类。
身体黑白相间,具有明显的长尾巴。
它们善于模仿人类的语音,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
想要观察喜鹊,可以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时分来到公园或树林中,用耳朵先听到它们的叫声,然后找到它们所在的位置。
2. 夜鹭夜鹭是一种稍大的鸟类,主要在夜间活动。
它们的羽毛呈灰色,身体修长。
夜鹭主要在湿地地区觅食,喜欢捕食鱼类和青蛙等小型水生动物。
要观察夜鹭,可以选择在傍晚时分来到湿地地区,静静地等待它们出现在水边。
3. 松鸦松鸦是一种树栖鸟类,它们常出现在森林中的松树上。
松鸦身体全黑,嘴巴呈黄色,具有很长的尾巴和翅膀。
观察松鸦时,可以在松树附近静静等待,它们常常会在树间穿梭并发出尖锐的叫声。
三、观察技巧和注意事项观察上海林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观察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观察林鸟:1. 选择适当的观察时间清晨和黄昏是观察林鸟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林鸟活动较多。
此外,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观察效果更好,因为阳光可以照亮鸟类的羽毛,使得它们更加美丽。
2. 使用合适的望远镜观察林鸟需要一定的距离,使用望远镜可以帮助您更清晰地观测鸟类的细节。
选择一款质量好的望远镜,使观察更加顺利和舒适。
3. 保持安静和隐蔽林鸟对外来干扰较为敏感,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尽量不发出声响。
同时,选择适当的观察点,尽量避免让林鸟发现您的存在。
4. 尊重自然环境在观察林鸟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上海市奉贤区黄浦江水源涵养林鸟类调查

( Fo e ty Bu e u o n xi n Dit it Sh n h i2 1 0 C i a; rsr r a f Fe g a src , a g a 0 4 0, h n Yu u Ex e i n a c o l xi p rme t lS h o o n xin Ditit S a g a 0 4 0 Ch n ) f Fe g a src , h n h i2 1 0 , i a
收 稿 日期 :0 2 3一【 初 稿 ;0 2—0 —0 2 1 —0 ) 1 21 5 9二 改 稿 基 金 项 目 : 海 市 科 技 兴 农 重 点 攻 关 项 目[ 农 科 攻 字 (0 9 第 96号 ] 助 上 沪 20) - 资 作 者 简 介 : 耀 英 ( 9 6 , , 学 本 科 , 级 工 程 师 , 事 林 业 养 护 、 业 技 术 推 广 、 业 培 训 等 工 作 。E mal9 8 8 8 1 q .o 薛 1 6 一) 女 大 高 从 林 林 - i 4 5 8 4 @ q c m :
tv l 4 s e i s( 1 8 ) 1 p ce ( 6. % ), p c e 1 . % ) a d 7 s e i s( 5 9 ) o e p c ie y 1 p ce 3 . % , 6 s e is 3 4 7 s e i s( 5 9 n p ce 1 . % , r r s e .
whi h ar m pha i a l r t c e n S c ee tc ly p o e t d i han gha r ou r ng t n si ton. iwe e f nd du i he i ve tga i
上海鸟类“四大金刚”

雄鸟
嗨, 我们是乌鸫。
首先,从体形上看,乌鸦比乌鸫要大得多。 其次,乌鸦全身从头到脚都是黑的,但乌鸫不是:雄乌鸫的喙 和眼圈是黄色的,雌乌鸫的喙为黑色,眼圈为黄色。 大家看清楚了,下次可别认错啦!
【四号金刚】
披着“珍珠围巾”的
斑鸠筑巢:
珠颈斑鸠
特制精品水晶图表集
珠颈斑鸠有时会占用其他鸟类的巢,但也常 自己筑。筑巢前,雄鸟先去寻找合适的地方, 再带雌鸟去选,双方都满意,再一起“开 工”。有时,它们会把家安在人类窗户外的 空调机罩下、阳台上或花盆里。 不过,它们 的巢常常简陋得只有几根胡乱摆放的树枝。
比一比
珠颈斑鸠VS鸽子
此 “ 鸽 ” 非 彼 “ 鸽 ”
哈哈, 我是斑鸠。 我才是鸽子哦!
珠颈斑鸠俗称“野鸽子”,和原鸽是同一科动物,所以长得很像,但比鸽 子略小,而且颜色不同,珠颈斑鸠的颜色主要为棕灰色,颈部至腹部略偏粉红。 成年珠颈斑鸠的颈后有一个布满白点的黑色斑块,就像爱美的姑娘戴了条 用珍珠装饰的围巾,因此得名“珠颈斑鸠”。
有趣 的叫声:
它们的鸣叫有三种声调:二声调“咕—咕—”; 三声调“咕 —咕 — 咕—”;四声调“咕— 咕— 咕 — 咕 —” ,每个音节有轻重高低之分。此 外 ,它们还会像鸡啄米一样边叫边点头呢!
●珠颈斑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有时也吃蜗 牛、昆虫,一般在草地和农田中觅食。 ●喜欢单独或成对出现。生性胆小。
树麻雀通称麻雀,是上海分布最广、数量 最多的鸟儿。
你知 道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什么麻雀只会跳着走路?
因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麻雀的下膝关节退 化了,导致胫(jì ng )骨和跗(fū )骨之间的关节 不能弯曲,所以在地面上只能跳着走路了。
我跳!
上海十大常见鸟类

•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 雀。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 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 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 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 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 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 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背、肩黑 色或灰色, 色或灰色, 飞羽黑色。 飞羽黑色。 翅上小覆 羽灰色或 黑色, 黑色,中 覆羽、 覆羽、大 覆羽白色 或尖端白 色,在翅 上形成明 显的白色 翅斑。 翅斑。
尾长、为黑鸟类。喙短而宽扁,基部宽 家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 喙短而宽扁, 鸟类。 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 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 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 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 形成“燕尾” 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 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主 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属光泽, 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属光泽,腹 面白色。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 面白色。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 象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箭, 象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 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速变换方向。 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速变换方向。常可见 到它们成对地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 树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在田野、 树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在田野、 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 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 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 白头翁鸟也叫白头翁、白头鹎 白头翁鸟也叫白头翁、 (bei)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 )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 额至头顶黑色, 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 形成一白色枕环, 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 绿色纵纹。性活泼, 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 活动。喜欢吃多汁的植物果实。 活动。喜欢吃多汁的植物果实。
鸟类大全带鸟名称

鸟类大全带鸟名称鸟类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之一,它们的外形各异,生活习性也各具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及其名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1. 红头潜鸭。
红头潜鸭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水禽,它们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
红头潜鸭的头部呈鲜艳的红色,身体大部分为灰色,翅膀上有黑色的斑纹,整体看起来非常漂亮。
2. 红嘴海鸥。
红嘴海鸥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红嘴海鸥的嘴部呈鲜艳的红色,羽毛大部分为白色,翅膀上有灰色的斑纹,飞起来非常优雅。
3. 红隼。
红隼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猛禽,它们通常栖息在山地和草原地带。
红隼的身体呈棕红色,头部有黑色的斑纹,翅膀呈锯齿状,飞行速度非常快。
4.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是一种美丽的地面鸟类,它们主要栖息在森林和草原地带。
红腹锦鸡的身体呈鲜艳的红色,头部有蓝色的斑纹,尾部呈长而扇形,走起来非常优雅。
5. 红喉潜鸟。
红喉潜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水禽,它们主要栖息在湖泊和河流地带。
红喉潜鸟的喉部呈鲜艳的红色,身体大部分为灰色,翅膀上有黑色的斑纹,潜水捕食的姿态非常迷人。
6. 红腹山雀。
红腹山雀是一种活泼可爱的小鸟,它们主要栖息在山地和林地地带。
红腹山雀的身体呈橙红色,头部有黑色的斑纹,尾部呈短而扇形,鸣叫声清脆动听。
7. 红翅黑鸫。
红翅黑鸫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它们主要栖息在山地和林地地带。
红翅黑鸫的翅膀呈鲜艳的红色,身体大部分为黑色,尾部呈长而分叉状,飞行时非常灵活。
8. 红腹灰雀。
红腹灰雀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鸣禽,它们主要栖息在林地和草原地带。
红腹灰雀的腹部呈鲜艳的红色,身体大部分为灰色,尾部呈短而圆形,鸣叫声悦耳动听。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鸟类及其名称,它们在大自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吧!。
上海野生动物园 动物介绍

火烈鸟又名红鹳、红鹤,为一种大型水鸟,体型大小似鹳,脖子长,常呈S型弯曲;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上喙比下喙小;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
火烈鸟雄性较雌性稍大,通身为洁白泛红的羽毛,翅膀上有黑色部分。
但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它通过食用以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等获取其中的虾青素,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
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
火烈鸟性怯懦,喜欢群居。
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
火烈鸟睡觉时总是仅左腿站立,并喜欢把脑袋插入右侧翅膀中。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火烈鸟单腿站立主要是为了保存能量。
松鼠猴松鼠猴体长20~40厘米,但尾巴却长达42厘米,体重只有750~1100克,但大脑占体重的比例极高,为1:17,而人类一般只有1:35。
松鼠猴体形纤细,它们尾巴长,毛厚且柔软,体色鲜艳多彩,口缘和鼻吻部为黑色,眼圈、耳缘、鼻梁、脸颊、喉部和脖子两侧均为白色,头顶是灰色到黑色。
背部、前肢、手和脚为红色或黄色,腹部呈浅灰色。
它们具有一对眼距宽宽的大眼睛,和一对大耳朵。
尾巴可以缠绕在树枝上。
群居,种群可达500头之多。
松鼠猴活动敏捷,叫声多变化。
例如在寻找食物时,它们会发出唧唧声和啾啾声,互相联络;生气时,会发出吼叫声。
美洲红鹮(huán)跟鹳鹤等涉禽一样,鹮类鸟都有一张长喙,但比鹤和鹳的喙细,灵巧,前端向前下弯曲,是它们掘食鱼贝的得力工具。
美洲红鹮的喙细长弯曲,以泥潭中的蟹类、软体动物和沼泽地中的小鱼、蛙和昆虫等小动物为食。
浑身上下羽毛全呈鲜红色,包括腿和脚趾也是,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
它是特立尼达的国鸟,与棕臀雉冠雉一同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徽上出现。
小熊猫小熊猫是一种濒危的哺乳类动物,属小熊猫科,是一种介于熊科和浣熊科的科目。
小熊猫头圆,四肢粗短,体重约4至6公斤,身体躯干毛为栗色,四肢和腹有些黑色毛,面部白色花纹不像大熊猫那样明显,尾有九个黄白相间的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
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常见鸟类识别

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常见鸟类识别一、活动背景: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普及生态文明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2022年生态文明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将继续从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从常见鸟类识别、生态文明探究小论文评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板块活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真正做到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科学探究及实践能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市植物学会、上海市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事务中心)、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协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十万个为什么》杂志、《生物学教学》杂志三、活动对象及活动内容:(一)常见鸟类识别系列实践活动1、活动对象:小学组:三至五年级在校学生(含三年级)中学组:六至十二年级在校学生(含中职校)2、活动内容:(1)常见鸟类识别活动随着近年来上海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更多的鸟类进入我们的生活。
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植物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活动要求中小学生通过学习常见鸟类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鸟类,了解鸟类,贴近自然,真正做到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掌握上海地区一定数量的常见鸟类知识的同时以测试形式考察学生对于鸟类的了解认知度。
(2)常见鸟类摄影活动常见鸟类摄影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或居住小区绿地、公园中寻找鸟类进行拍摄。
主要展示鸟类的整体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要求图像清晰、画面简洁、美观,能全面反映该鸟类的特点。
纸质照片尺寸为6寸或7寸,反面请标明作品名称,种类、拍摄时间、地点、学校、年级、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
上海十大常见鸟类

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 时候寂静无声。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 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 ;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 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 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 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 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 具两道白色翼纹。
雌雄相似。 麻雀属晚成 鸟。
白头翁
白头翁鸟也叫白头翁、白头鹎( bei)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 ,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 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 色有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 于果树上活动。喜欢吃多汁的植 物果实。
两眼上方 至后枕白 色,形成 一白色枕 环
乌鸫
乌鸫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和中国,常栖于 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 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 所附近觅食。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 蚯蚓、种子和浆果。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 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 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上海十大常见鸟类
第一组:万歆怡、沈天昂、商君 阳
嘴短
嘴短而强
健,呈圆锥 形,稍向下 弯;初级飞 羽 9 枚,外 缘具两道淡 色横斑。世 界共有19种。 中国产5种; 其中树麻雀 为习见种 ,
哺 育 后 代
棕背伯劳
有伯劳的普遍特征,头大,喙短而强壮有力, 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弯曲成利钩,能很牢靠 地捉住动物,使其不易自嘴里脱逃,脚短而强 健。体长达24厘米左右,体重70~90克。成 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 ;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 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 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上海市唯一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崇明岛北端,东临长江口,西濒黄浦江口。
保护区面积约为xxx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为xxx公顷。
作为我国海岸线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涵盖了多种动植物以及它们的自然生境。
保护对象之一是濒危鸟类。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大量的候鸟迁徙经过此地,其中包括多种国际和国家级濒危鸟类。
黑脸琵鹭是我国特有濒危物种,而东滩自然保护区是其主要繁殖地之一。
红树林带和湿地草甸为候鸟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使得保护区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保护对象之二是湿地生态系统。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包括滨海沼泽、红树林、草甸和河港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滨海沼泽是灰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进食和繁殖场所,而红树林则是许多湿地鸟类和底栖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保护对象之三是濒危植物。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许多珍稀植物,其中不乏濒危植物。
这些濒危植物在保护区内找到了理想的生长条件,为它们的繁衍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长期存在的人为活动对濒危植物的破坏,保护区的建立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包括濒危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和濒危植物。
保护区的建立旨在维护和恢复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职责。
保护区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自然风光。
保护区的合理管理和保护对于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片美丽、宜居的自然家园。
保护对象之一:濒危鸟类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各地候鸟的迁徙驿站,每年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和过冬。
这些候鸟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是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
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

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引言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丰富鸟类资源的城市。
本文将介绍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包括它们的特征、习性以及栖息地等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美丽的生物。
一、画眉鸟1. 特征•体长约14厘米。
•雄性具有鲜明的黑白眉纹,胸部为红褐色。
•雌性颜色相对暗淡。
2. 习性•喜欢栖息在草地、灌木丛和树林中。
•以昆虫和植物的种子为食。
•温和友善,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
二、斑鸠1. 特征•体长约30厘米。
•身体呈深棕色,翅膀上有白色斑点。
•鸟冠上有黑色羽毛,尾巴略呈长形。
2. 习性•喜欢栖息在公园、农田和城市街道上。
•主要以植物的种子和昆虫为食。
•通常成对或群体活动。
三、白胸苦恶鸟1. 特征•体长约27厘米。
•全身羽毛为深褐色,腹部为白色。
•鸣叫声悦耳。
2. 习性•喜欢在开阔的沼泽地、湖泊和河流附近栖息。
•以小鱼、昆虫和水生植物为食。
•活动范围较广,经常在水域周边觅食。
四、黄鹡鸰1. 特征•体长约16厘米。
•全身羽毛为浅黄色,头部有黑色斑纹。
•尾巴较长且呈楔形。
2. 习性•喜欢栖息在荒地、田间和草地上。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的种子为食。
•鸣叫婉转悦耳,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五、家燕1. 特征•体长约12厘米。
•全身羽毛为蓝黑色,胸部呈白色。
•翅膀较长且尖。
2. 习性•喜欢在城市建筑物和桥梁下筑巢。
•以昆虫为食,可以辅助人们灭除害虫。
•繁殖力强,每年可繁殖2-3窝。
六、白鹭1. 特征•体长约100厘米。
•全身羽毛为白色,脖子呈”S”形。
•嘴长而尖。
2. 习性•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和稻田周围。
•以鱼类和两栖动物为食。
•群体活动,常见于水边。
七、黄嘴白鹭1. 特征•体长约80厘米。
•全身羽毛为白色,嘴呈黄色。
•颈部细长。
2. 习性•喜欢栖息在湖泊、海岸和沿海湿地上。
•以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集群觅食,常可见到其独特的捕食方式。
八、白头海雕1. 特征•体长约90厘米。
•头部、颈部和尾部为白色,背部为深褐色。
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调查

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调查郭文利;袁晓;裴恩乐;夏述忠;严晶晶;王天厚【摘要】2008年1~1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隶属于14目40科.其中旅鸟有63种,占所调查鸟类总物种数的39.87%;冬候鸟58种,占36.71%;夏侯鸟19种,占12.03%;留鸟18种,占11.39%,迁徙鸟类占有绝对优势.繁殖鸟有37种,其中东洋界种类25种,占该区繁殖鸟类种数的67.57%,该区域东洋界区系特色明显.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4种,上海市鸟类新纪录2种.【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0(029)005【总页数】9页(P596-604)【关键词】湿地;鸟类;调查;上海【作者】郭文利;袁晓;裴恩乐;夏述忠;严晶晶;王天厚【作者单位】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200023;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200023;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200023;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200023;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200023;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7Abstract:Point sampling and line transect surveys of birds were condu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08 inNanhuidongtanWetland,Shanghai,China.A totalof 158 speciesof birdswere recorded in the area,belonging to 14 orders and 40 families.Among them,63 species(39.87%)were passengers,58 species(36.71%)were winter migrants,19 species(12.03%)were summer breeders,and 18species(11.39%)were residents.Therewere 37 speciesof breeders in the area,ofwhich 25 species(67.57%)belong to the Oriental realm.It reflects the feature of the Oriental realm of the avian community in the study area.In addition,12 species are listed as gradeⅡkey state-protected wildlife,4 species listed as municipal-key protected wildlife of Shanghai,and 2 new birdswere recorded in Shanghai.Key words:wetland;species of birds;survey;Shanghai南汇东滩湿地位于上海市南汇区,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滩涂湿地资源丰富,又处在“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迁徙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苏州河沿岸的鸟类品种

苏州河沿岸的鸟类品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州河是上海市的一条重要河流,沿岸生活着丰富多样的鸟类品种。
这些鸟类在苏州河周围繁衍生息,成为了这片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在苏州河沿岸常见的鸟类品种。
苏州河沿岸常见的鸟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鸽子。
鸽子是城市中的常见鸟类,它们可以在城市的街头、广场、公园等地方看到。
在苏州河沿岸,鸽子经常出现在桥下、岸边的树林中,它们常常在这里觅食、栖息,时不时地发出咕咕的叫声。
鸽子的身形优雅,颇受人们喜爱。
除了鸽子,苏州河沿岸还可以看到许多水鸟。
其中最常见的是白鹭。
白鹭是一种美丽的水鸟,它们身形亮丽,常常在水中优雅地觅食。
在苏州河的水面上,可以看到白鹭在水中探头寻找食物的场景,令人感到自然与和谐。
除了白鹭,一些其他水鸟也有可能在苏州河沿岸出现,比如鸳鸯、鸬鹚等。
鸳鸯是一种美丽的水禽,雄鸟头部色彩鲜艳,雌鸟则相对较为朴素。
在苏州河沿岸,鸳鸯常常在水中嬉游,它们的身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给河边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而鸬鹚则是一种会潜水捕鱼的水鸟,它们常常在水中追逐鱼群,嘴巴灵活地夹取鱼苗。
在苏州河的水域中,可以看到鸬鹚在水中穿梭的身影,给人一种勤劳与灵活的感觉。
除了水鸟,苏州河沿岸还可以看到一些陆地鸟类。
比如麻雀、鹊等常见的城市鸟类。
它们常常在桥下、树林中觅食、栖息。
麻雀是一种普通的城市鸟类,它们常常在城市的屋檐、树丛中筑巢,成群结队地觅食。
在苏州河的周边,可以看到麻雀在树林中欢快地飞舞、叽叽喳喳地叫唤,给人一种热闹与繁华的感觉。
鹊是一种聪明灵巧的鸟类,它们常常在树上觅食,灵活地飞翔。
在苏州河的岸边,可以看到鹊在树林中来回穿梭,发出清脆的叫声。
鹊是一种喜欢鸣叫的鸟类,它们的叫声清晰动听,成为了苏州河沿岸一道美丽的风景。
除了以上所述的鸟类,苏州河沿岸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鸟类。
比如喜鹊、夜鹭、鸬鹚等。
它们共同组成了苏州河沿岸丰富多样的鸟类生态系统,成为了这片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

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上海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物种类。
在上海的天空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类在翱翔。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
1. 白鹭:白鹭是上海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身披洁白的羽毛,高雅而典雅。
白鹭通常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海滩附近,它们以鱼类为食,捕食技巧娴熟。
2. 麻雀:麻雀是上海非常常见的鸟类,它们身材小巧,行动敏捷。
麻雀通常栖息在城市的街道、公园和庭院中,它们以谷物和昆虫为食,是上海市区中最常见的鸟类之一。
3. 翠鸟:翠鸟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们拥有翠绿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巴。
翠鸟通常栖息在树林和花园中,它们以昆虫和果实为食,是上海城市中常见的鸟类之一。
4. 夜鹭:夜鹭是一种夜行性的鸟类,它们白天会躲在树林中休息,夜晚才会出来觅食。
夜鹭通常栖息在湖泊和河流附近,它们以鱼类和青蛙为食,是上海夜晚常见的鸟类之一。
5. 鸽子:鸽子是上海非常常见的鸟类,它们身材肥胖,行动缓慢。
鸽子通常栖息在城市的广场和街道上,它们以谷物和面包屑为食,是上海市区中最常见的鸟类之一。
6. 大雁:大雁是一种迁徙鸟类,它们通常在冬季从北方飞往上海过冬。
大雁通常栖息在湖泊和河流附近,它们以水生植物和昆虫为食,是上海冬季常见的鸟类之一。
7. 啄木鸟:啄木鸟是一种善于啄木的鸟类,它们拥有坚硬的喙和长长的尾巴。
啄木鸟通常栖息在森林和树林中,它们以昆虫和树木的干枝为食,是上海郊区常见的鸟类之一。
8. 鹭鸟:鹭鸟是一种高大的鸟类,它们拥有长长的脖子和细长的腿。
鹭鸟通常栖息在湖泊和河流附近,它们以鱼类和蛙类为食,是上海水域常见的鸟类之一。
9. 红嘴蓝鹊:红嘴蓝鹊是一种色彩鲜艳的鸟类,它们拥有蓝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巴。
红嘴蓝鹊通常栖息在山林和花园中,它们以昆虫和果实为食,是上海郊区常见的鸟类之一。
10. 黄鹂:黄鹂是一种婉转动听的鸟类,它们拥有黄色的羽毛和黑色的眼睛。
黄鹂通常栖息在树林和花园中,它们以昆虫和果实为食,是上海郊区常见的鸟类之一。
上海鸟类名录

上海鸟类名录(数据截至2008年12月)共405种鸡形目雉科001A 日本鹌鹑002A 灰胸竹鸡003A 雉鸡雁形目鸭科004A 小天鹅005A 鸿雁006A 豆雁007A 白额雁008A 小白额雁009A 灰雁010A 赤麻鸭011A 翘鼻麻鸭012A 鸳鸯013A 赤膀鸭014A 罗纹鸭015A 赤颈鸭016A 绿头鸭017A 斑嘴鸭018A 琵嘴鸭019A 针尾鸭020A 白眉鸭021A 花脸鸭022A 绿翅鸭023A 红头潜鸭024A 白眼潜鸭025A 青头潜鸭026A 凤头潜鸭027A 斑背潜鸭028A 斑脸海番鸭029A 鹊鸭030A 白秋沙鸭031A 红胸秋沙鸭032A 中华秋沙鸭033A 普通秋沙鸭三趾鹑目三趾鹑科034A 黄脚三趾鹑鴷形目啄木鸟科035A 蚁鴷036D 斑姬啄木鸟037A 星头啄木鸟038A 棕腹啄木鸟039A 大斑啄木鸟040A 灰头绿啄木鸟戴胜目戴胜科041A 戴胜佛法僧目佛法僧科042A 三宝鸟翠鸟科043A 普通翠鸟翡翠科044A 赤翡翠045A 蓝翡翠046D 白领翡翠鱼狗科047A 斑鱼狗鹃形目杜鹃科048A 红翅凤头鹃049A 鹰鹃050.1A 北方鹰鹃050.2A 霍氏鹰鹃051A 四声杜鹃052A 大杜鹃053.1A 霍氏杜鹃053.2A 中杜鹃054A 小杜鹃054.aB 噪鹃鸦鹃科055A 小鸦鹃雨燕目雨燕科056.bA 短嘴金丝燕2008年8月30日,黑皮,南汇东滩056A 白喉针尾雨燕056.aA 灰喉针尾雨燕2005年4月14日,Adrian Boyle/熄火等,崇明东滩057A 白腰雨燕058A 小白腰雨燕鸮形目草鸮科059A 草鸮鸱枭科060A 红角鸮061D 领角鸮062D 鵰鸮063D 领鸺鹠064A 斑头鸺鹠065A 鹰鸮066A 长耳鸮067A 短耳鸮夜鹰科068A 普通夜鹰鸽形目鸠鸽科069A 山斑鸠070A 珠颈斑鸠071A 火斑鸠072B 斑尾鹃鸠073B 红翅绿鸠鹤形目鹤科074.aA 白鹤2006年12月,张斌,南汇滨海074A 白枕鹤075.aA 沙丘鹤2006年2月24日,黑皮,崇明东滩075A 灰鹤076A 白头鹤秧鸡科077a.A 花田鸡2003年11月8日,mc/石在水/阿髅等,崇明东滩077A 蓝胸秧鸡078A 普通秧鸡079A 红脚苦恶鸟080A 白胸苦恶鸟081A 小田鸡082A 红胸田鸡083D 斑胁田鸡084A 董鸡085.aA 紫水鸡2008年11月27日,袁赛军,崇明东滩085A 黑水鸡086A 骨顶鸡鹳形目丘鹬科087A 丘鹬088A 孤沙锥089A 针尾沙锥090A 大沙锥091A 扇尾沙锥092D 姬鹬093A 黑尾塍鹬094A 斑尾塍鹬095A 小杓鹬096A 中杓鹬097A 白腰杓鹬098A 大杓鹬099A 鹤鹬100A 红脚鹬101A 泽鹬102A 青脚鹬103A 小青脚鹬104A 白腰草鹬105A 林鹬106A 翘嘴鹬107A 矶鹬108A 灰尾漂鹬109A 翻石鹬110.aA 长嘴鹬2004年4月11日,黑皮,崇明东滩110A 半蹼鹬111A 大滨鹬112A 红腹滨鹬113A 三趾滨鹬114A 勺嘴鹬115.aA 小滨鹬2006年9月24日,黑皮,南汇滨海115A 红颈滨鹬116A 青脚滨鹬117A 长趾滨鹬118A 尖尾滨鹬119A 黑腹滨鹬120A 弯嘴滨鹬121A 阔嘴鹬121.aA 流苏鹬2004年9月2日,崇明东滩122A 红颈瓣蹼鹬123D 灰瓣蹼鹬彩鹬科124A 彩鹬雉鸻科125A 水雉鸻科126A 蛎鹬127A 黑翅长脚鹬128A 反嘴鹬129A 金斑鸻130A 灰斑鸻131A 剑鸻132A 长嘴剑鸻133A 金眶鸻134A 环颈鸻135A 蒙古沙鸻136A 铁嘴沙鸻137A 东方鸻138A 凤头麦鸡139A 灰头麦鸡燕鸻科140A 普通燕鸻鸥科141A 黑尾鸥142A 海鸥143D 北极鸥144A 乌灰银鸥145A 西伯利亚银鸥146A 蒙古银鸥146.aA 渔鸥2004年2月11日,黑皮,崇明陈家镇147A 红嘴鸥148A 黑嘴鸥148.aA 遗鸥2005年2月25日,观星者/喻筱/马志军,九段沙149D 小鸥150D 三趾鸥151A 鸥嘴噪鸥152A 红嘴巨鸥152.aA 黑嘴端凤头燕鸥2004年8月31日,熄火/喻筱/梅伟义等,崇明东滩153.aA 黑枕燕鸥2007年6月27日,小枭,九段沙153A 普通燕鸥154A 白额燕鸥155A 须浮鸥156A 白翅浮鸥鹰科157A 鹗158.aA 黑冠鹃隼2008年5月13日,林子大了,松江天马山158A 凤头蜂鹰159.aA 黑翅鸢2008年9月14日,mc/有兔爰爰/小草,南汇东滩159A 黑耳鸢160D 玉带海鵰161A 白尾海雕162D 秃鹫163A 白腹鹞164A 白尾鹞165A 鹊鹞166A 赤腹鹰167A 日本松雀鹰168A 松雀鹰169A 雀鹰170A 苍鹰171A 灰脸鵟鹰172A 普通鵟173A 大鵟174D 毛脚鵟175D 乌鵰176D 白腹隼鵰隼科177A 红隼178A 红脚隼179A 灰背隼180A 燕隼181A 游隼科182A 小183A 凤头184A 角185A 黑颈鲣鸟科186A 褐鲣鸟鸬鹚科187A 普通鸬鹚188D 海鸬鹚鹭科189A 白鹭190A 黄嘴白鹭191A 苍鹭192A 草鹭193A 大白鹭194A 中白鹭195A 牛背鹭196A 池鹭197A 绿鹭198A 夜鹭199A 栗鳽200A 黄苇鳽201A 紫背苇鳽202A 栗苇鳽203A 黑鳽204A 大麻鳽鹮科205D 彩鹮206D 黑头白鹮207A 白琵鹭208A 黑脸琵鹭鹈鹕科209D 卷羽鹈鹕鹳科210D 彩鹳211A 黑鹳212A 东方白鹳军舰鸟科213A 小军舰鸟213.aA 白腹军舰鸟潜鸟科214A 红喉潜鸟214.aA 黑喉潜鸟2005年3月3日,mcaribou/有兔爰爰,宝钢水库鹱科215A 白额鹱216D 黑叉尾海燕雀形目八色鸫科217A 仙八色鸫伯劳科218A 虎纹伯劳219A 牛头伯劳220A 红尾伯劳221A 棕背伯劳222A 楔尾伯劳鸦科223B 红嘴蓝鹊224C 灰喜鹊225A 喜鹊226A 秃鼻乌鸦227D 小嘴乌鸦228D 大嘴乌鸦229D 白颈鸦230A 黑枕黄鹂231A 暗灰鹃鵙232A 小灰山椒鸟233A 灰山椒鸟234A 黑卷尾235A 灰卷尾236A 发冠卷尾237A 紫寿带238A 寿带太平鸟科239A 太平鸟240A 小太平鸟鹟科241A 白喉矶鸫242A 蓝矶鸫243A 白眉地鸫244A 虎斑地鸫245A 灰背鸫246A 乌灰鸫247A 乌鸫248A 白眉鸫249A 白腹鸫250A 赤胸鸫250.aA 赤颈鸫2005年11月13日,mc,崇明东滩251.1A 红尾鸫251.2A 斑鸫252A 灰纹鹟253A 乌鹟254A 北灰鹟255A 白眉[姬]鹟256A 黄眉[姬]鹟257A 鸲[姬]鹟258A 红喉[姬]鹟259A 白腹[姬]鹟260A 日本歌鸲261A 红尾歌鸲262A 红喉歌鸲263A 蓝喉歌鸲264A 蓝歌鸲265A 红胁蓝尾鸲266A 鹊鸲267A 北红尾鸲268B 白冠燕尾269A 黑喉石鵖270B 灰林鵖270.aB 沙鵖2006年,Nick,南汇滨海椋鸟科271A 丝光椋鸟272A 北椋鸟273A 紫背椋鸟274A 紫翅椋鸟275A 灰椋鸟276A 黑领椋鸟277A 八哥旋木雀科278A 鹪鹩山雀科279A 中华攀雀280A 沼泽山雀281A 黄腹山雀282A 大山雀长尾山雀科283A 银喉[长尾]山雀284A 红头[长尾]山雀燕科285.1A 崖沙燕285.2A 淡色沙燕286A 家燕287A 金腰燕288A 烟腹毛脚燕戴菊科289A 戴菊鹎科290B 领雀嘴鹎291A 白头鹎292A 栗耳短脚鹎292.aB 栗背短脚鹎293B 黑[短脚]鹎扇尾莺科294A 棕扇尾莺295A 山鹪莺296A 褐头鹪莺绣眼鸟科297A 红胁绣眼鸟298A 暗绿绣眼鸟莺科299A 鳞头树莺300A 远东树莺301A 日本树莺302A 强脚树莺303B 大树莺304A 矛斑蝗莺305A 小蝗莺306A 北蝗莺306.aA 史氏蝗莺2004年10月17日,喻筱/马志军等,崇明东滩307A 苍眉蝗莺308A 斑背大尾莺309A 细纹苇莺310A 黑眉苇莺310.bA 远东苇莺2007年10月12日,mc,崇明东滩310.aA 钝翅稻田苇莺2005年5月3日,喻筱/马志军等,崇明东滩311A 东方大苇莺312B 噪大苇莺313A 厚嘴苇莺314A 褐柳莺315A 棕腹柳莺316A 巨嘴柳莺317A 黄腰柳莺318A 黄眉柳莺319A 极北柳莺320A 双斑绿柳莺321A 淡脚柳莺321.aA 库页岛柳莺2007年4月26日,BoPetersson,横沙岛322A 冕柳莺323A 冠纹柳莺324A 比氏鹟莺324.aA 灰冠鹟莺2007年4月26日,BoPetersson,横沙岛325C 黑脸噪鹛326B 黑领噪鹛327C 画眉328A 灰头鸦雀329A 棕头鸦雀330A 震旦鸦雀百灵科331A 云雀332A 小云雀麻雀科333A 麻雀334A 山鹡鸰335A 白鹡鸰336A 黄鹡鸰337A 灰鹡鸰338A 理氏鹨339A 树鹨340A 北鹨341A 草地鹨342A 红喉鹨343A 水鹨344A 黄腹鹨345A 山鹨346A 棕眉山岩鹨347A 白腰文鸟348A 斑文鸟燕雀科349A 燕雀350A 金翅雀351A 黄雀352A 白腰朱顶雀353D 普通朱雀354D 北朱雀355D 红交嘴雀356A 锡嘴雀357A 黑尾蜡嘴雀358A 黑头蜡嘴雀359D 白头鹀360A 三道眉草鹀361A 白眉鹀362A 栗耳鹀363A 小鹀364A 黄眉鹀365A 田鹀366A 黄喉鹀367A 黄胸鹀368A 栗鹀369A 硫磺鹀370A 灰头鹀371D 灰鹀372A 苇鹀373A 芦鹀374A 红颈苇鹀375D 铁爪鹀分级说明:A类:在上海有过确定记录的野生鸟类;B类:上海地区有记录的野生鸟类,可能是由于种群扩张等原因被记录到的鸟类,但不排除有逃逸或放生的可能性。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雁鸭类环志概况及展望

测 鸟类 种群 数量 、年 龄 结构 以及 性
别 比例等 变化趋 势。
科 学 系 统 的 现 代 环 志 开 始 于 19 9年 ,丹麦 鸟类 学者莫 特森 最早 8 使 用环 志方 法 研究 鸟类 ,不 久这 种 方 法得 到 了欧 洲鸟 类学 界 的认 可 , 美 国 、日本也 相继设 立了 环志机 构 。 我 国 的环 志 工作 始 于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 目前 ,全国 有包 括 自然 保护 区、高 等院 校 、林 业机 构 以及 组织
环 志 是重 要 的鸟 类学 研究 方 法 ,能 为鸟 类资 源 的保 护与 管理 提供 科学
更 能 吸 引 对 人 类 活 动 敏 感 的 雁 鸭 类。
依 据 ( 国 忠 等 ,19) 通 过 环 楚 98。 志 ,可 以搜集 获得 有 关鸟 类 度量 衡
以及 寿命 、繁 殖年 龄 等生 活 史的数
遗 鸥 L rs rl ts 白 头 鹤 G u a u ecu 、Ⅱ 级 保 地 自然 保护 区 ( 以下 简称 “ 九段 沙” mo ah ) 护 动 物 小 天 鹅 Cg s y nu cl mba u 、 黄 嘴 白 鹭 ou in s E r t uo h ts 鸳 鸯 g et e lp oe 、 a
W ET LAND CI S ENC & MANAGEM E E NT
Vo18 . NO. Jun. 2 201 2
鸟 类环 志 ,简称 “ 志 ” ,是 环 将 野生 鸟 类捕捉 后 ,套 上人 工 制作 的 带 有唯一 编 码 的标志 物 ,再 进行 体 重 、翅 长 、喙长 、头 喙 长等 基本
位涨 落适 应性 强 的雁 鸭 类栖 息 ;另
外 ,九段沙远 离大 陆 、人为干 扰少 ,
上海地区常见鸟类50种

上海地区常见鸟类50种号表示上海中小学鸟类识别活动重点考核鸟种
游禽
1.小䴙䴘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
雁形目鸭科鸭属
雁形目鸭科鸭属
3.斑嘴鸭雁形目鸭科鸭属
3.斑嘴鸭雁形目鸭科鸭属
鸻形目鸥科鸥属
涉禽
5.白鹭
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
6.夜鹭
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
7.白胸苦恶鸟鹤形目
8.黑水鸡鹤形目秧鸡科黑水鸡属
9.环颈鸻
9.环颈鸻
9.环颈鸻鸻形目鸻科鸻属
10.青脚鹬
鸻形目鹬科鹬属
猛禽
11.普通鵟隼形目鹰科鵟属
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
12.红隼
13.游隼
隼形目隼科隼属
13.游隼
13.游隼
14.鹰鸮xiāo 鸮形目鸱鸮科鹰號属
陆禽
鸡形目雉科雉属
16.珠颈斑鸠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
16.珠颈斑鸠
17.山斑鸠
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
攀禽
18.四声杜鹃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
四声杜鹃
19.普通翠鸟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
19.普通翠鸟
20.三宝鸟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三宝鸟属
20.三宝鸟
21.戴胜戴胜目戴胜科戴胜属
22.大斑啄木鸟裂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属。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

大山雀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
头部、喉部成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
雌鸟此纵纹较淡,易辨认。
眼褐色,嘴和脚均为黑色。
中央一对尾羽深蓝色,羽干为黑色,其余尾羽蓝黑色,飞羽黑褐色。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
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
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
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
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
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家燕雌雄羽色相似。
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雁鸭类环志概况及展望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雁鸭类环志概况及展望蔡音亭;孙瑛;陈申发;刘雨邑【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2(008)002【摘要】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自2006年冬季开始开展以雁鸭类为主的鸟类环志,截至2011年12月底,共环志鸟类3目3科16种959只,分别为86只和18只雁鸭类佩戴了彩色编码的颈环和鼻环.在九段沙开展雁鸭类环志,对提升保护区的科研水平,了解九段沙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地区雁鸭类鸟类的迁徙状况具有重要意义.%Bird banding was started at Shanghai Jiuduansha Wetland Nature Reserve since the winter of 2006. Up to the end of December 2011, a total of 959 individual birds, belonging to 3 orders, 3 families and 16 species, have been banded. 86 Neck rings and 18 Nasal saddles were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Anatidae birds. Banding Anatidae birds in Jiuduansha wetl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ing researchrncanahilitv of the weftand nature reserve and tn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rnof migration of Anatfdae birds in eastern China.【总页数】4页(P15-18)【作者】蔡音亭;孙瑛;陈申发;刘雨邑【作者单位】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上海200136;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上海200136;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上海200136;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长江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地貌冲淤演变分析 [J], 郭建强2.上海九段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陈秀芝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决定 [J],4.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J], 秦晓光;翁怡婵;谭赛章;龚婉卿5.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雁鸭类种类组成、数量及生境分布 [J], 唐剑;鲁长虎;袁安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山雀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
头部、喉部成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
雌鸟此纵纹较淡,易辨认。
眼褐色,嘴和脚均为黑色。
中央一对尾羽深蓝色,羽干为黑色,其余尾羽蓝黑色,飞羽黑褐色。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
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
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
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
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
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家燕雌雄羽色相似。
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两翼小覆羽、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亦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蓝色光泽,飞羽狭长。
尾长、呈深叉状。
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形延长,其余尾羽由两侧向中央依次递减,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内翈均具一大型白斑,飞行时尾平展,其内翈上的白斑相互连成‘V’字形。
颏、喉和上胸栗色或棕栗色,其后有一黑色环带,有的黑环在中段被侵入栗色中断,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淡棕色和淡赭桂色的,随亚种而不同,但均无斑纹。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黑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尾较短,羽色亦较暗淡。
白头鹎小型鸟类,体长17-22cm。
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两广亚种无此白环,头顶至枕全黑色)。
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
上体灰褐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
颏、喉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
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雄性体重26-43g,雌性26-41g;雄性体长166-220mm,雌性160-201mm;雄性嘴峰13-16mm伸至枕部相连,形成一条宽阔的枕环,有的标本枕羽具黑端,有的头顶后和枕全白色(两广亚种无白色枕环,额至枕全黑色)。
颊、耳羽、颧纹黑褐色,耳羽后部转为污白色或灰白色。
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
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
颏、喉白色,胸淡灰褐色,形成一道不明显的淡灰褐色横带。
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黄绿色,形成稀疏而不明显的黄绿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
画眉体形:雄画眉鸟一般说来体形比雌画眉鸟为大(雌画眉鸟如是隔年老毛体 : 形也不小,但可参考其它鉴别要素);胸肌因经常鸣叫锻炼,亦比雌鸟为发达;抓在手上,用两只手指捏住画眉双脚时,其挣脱力量也明显大于雌鸟;雄鸟的毛比雌鸟紧;雄鸟体形修长,而雌鸟短而胖。
头形:以头部形状区别,雄性头大而长;而雌鸟则圆而小;雄鸟的头门较宽,即两眼间距离较宽,而雌鸟的头门则窄狭。
羽色:雌鸟的羽色比雄鸟的美丽。
而在阳光照射下,可见雄鸟的羽毛比雌鸟的羽毛更富有光泽。
脚形:雄鸟的大腿和跗,要比雌鸟显得粗壮有力,后趾下面的肉瘤也要比雌鸟稍大(这里面也有一个区别老毛雌画眉与雄性软毛、齐毛的比较问题)。
须式:雄画眉与雌画眉在触须的排列上有别,雄鸟排列既细且直,而雌鸟则显得粗而规则。
当能鉴别画眉鸟的雌雄后就要挑选画眉鸟的好坏之分了。
选鸟首先要根据饲养者的目的来挑,有的要求画眉鸟善鸣,有的要求善斗,有的要求两者兼具,当然既善鸣又善斗确乎至善至美,但是养鸟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常常不符合实际。
通常情况下比较实际的。
如果想饲养一只善于鸣唱的画眉鸟,应选择毛紧密,眼圈又白又大,眼睛大而突,眉长而清,无杂毛,不断线,在笼内跳跃端庄,不甚畏人,鸣叫时身体挺立不下蹲,膛音高,浑厚响亮,音韵富有变化,出口节奏较快者为优。
棕头鸦雀一种全长约12cm。
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
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
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银鸥眼睛以下的头侧部、颈侧部、颏部、喉部和整个下体均为白色。
冬羽前额为暗白色。
头顶和枕部为暗灰色,具白色的纵纹,眼区和耳覆羽为黑色。
其余部分和夏羽非常相似。
虹膜深褐色或蓝黑色。
嘴黄色,冬季较暗并且带有黑色的尖端,脚和趾为红色,爪黑色,但趾间的蹼不呈深凹状,与浮鸥属鸟类不同。
虹膜-褐色;嘴-深黄;脚-红色。
叫声:在繁殖地驱赶其他入侵者时发出愤怒的ping 声。
胸淡棕白色,杂有褐斑;腹褐色,羽缘灰褐色至黑褐色;尾下覆羽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鸟似雄鸟,但上体后部较淡,下体自胸以下均淡白色,杂以暗褐色斑;嘴端黄斑不明显。
虹膜黑褐色,外围橙黄色;嘴蓝黑色,具橙黄色端斑;嘴甲尖端微具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幼鸟似雌鸟,但上嘴大都棕黄色,中部开始变为黑色,下嘴多为黄色,亦开始变黑,体羽棕色边缘较宽,翼镜前后缘的白纹亦较宽,尾羽中部和边缘棕白色,尾下覆羽淡棕白色。
罗纹鸭雄鸟繁殖羽头顶暗栗色,头和颈的两侧以及后颈冠羽铜绿色,并具紫铜色光泽。
前额基处有一块白斑;眼后下缘有一新月形小白斑。
上背和两胁灰白色,满布暗褐色波状细纹;下背和腰暗褐色;尾上覆羽黑色,但居中较短的为灰白色;尾短,褐灰色;两肩内侧灰白色,具细窄暗褐色横斑;外侧肩羽亦为灰白色,具黄白色羽缘,最外侧肩羽外翈具绒黑色端斑或近端斑。
翅上覆羽大都淡灰褐色,大覆羽具白色端斑。
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以及最外侧次级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先端较暗,次级飞羽先端较白;翼镜绿黑色,其前后缘均有细窄的白边;三级飞羽细长而向下弯曲,呈镰刀状,羽干白色,羽片绒黑色,外翈具白色或棕白色羽缘,内翈有时呈棕灰色而具不甚清晰的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波状细纹。
颏、喉和前颈纯白色,前颈近颈基处有一黑色而具绿色光泽的领圈。
其余下体白色而缀有棕灰色,胸部密布以新月形暗褐色斑,腹部满杂以黑褐色波状横斑,尾下覆羽中部绒黑色,两侧乳黄色,基部绒黑色,并重叠成束,在尾下两侧形成鲜明的三角形乳黄色斑。
两胁灰白色,具黑褐色波状细纹;两胁后部羽形如扇状,基部具褐色细纹,羽端具宽阔的白边,在三角形黄斑和黑带前形成三角形白斑。
腋羽白色。
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满杂以浅棕色条纹;头、颈两侧黑褐色,具浅棕色纵纹;颏、喉及前颈乳白色,密布暗褐色短纹。
背和两肩黑褐色,具‘V’形棕色斑和棕白色羽缘;腰黑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棕白色斑纹;尾淡褐色,具淡色边缘;翅上覆羽淡褐色,翼镜绿黑色,但不如雄鸟鲜亮,前后缘亦有白边;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具棕白色狭边。
胸、腹棕白色、胸部棕色较浓,密布暗褐色新月形和点滴状斑,至腹褐斑较稀,两胁棕白色具褐色斑,尾下覆羽亦为棕白色,具褐色点状斑;腋羽白色。
雄鸟非繁殖羽似雌鸟。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脚橄榄灰色。
幼鸟似雌鸟,但更多皮黄色,飞羽短而钝,肩羽仅具淡皮黄色羽缘,缺少淡色亚端斑。
珠颈斑鸠特征珠颈斑鸠尾较长,体长在28-32厘米,体重125-180克,比鸽子略小。
背部、翅膀和尾部为灰褐色,尾羽外侧为黑色,尾端为白色,头部为深蓝色,颈后为黑色,带有白色斑点,下腹部为暗红色,喙为暗褐色,脚红色。
人们常把它和鸽子混淆,但只要由颜色来分辨就可以简单看出两者的差别。
叫声低沉,重音靠后,类似“咕-咕-咕”、“咕-咕-咕~咕”;驱赶入侵者或保护幼鸟时会发出“咕-咕”、“咕咕咕”。
珠颈斑鸠的主食是果实、谷物和其他植物的种子,也会捕食昆虫。
主要在地面上觅食。
有水时也会喝水,他们喝水的方式是俯身吸水,与其他鸟类不同。
如果地点许可,它们也会用水清洗身体。
它们是典型的陆生鸟类,一般在草地和农田中觅食。
全年都会繁殖,常能在树木、建筑物的边沿甚至是地面上发现它们的巢穴。
珠颈斑鸠与同属其他斑鸠一样,一般不会群居,而是单独或成对出现。
它们是温驯的鸟类,但是突然的噪声会使它们惊起。
它们的飞行姿势与凤头鸠类似,着陆时尾巴会上倾。
棕背伯劳特征棕背伯劳也具有伯劳的普遍特征,头大,喙短而强壮有力,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弯曲成利钩,能很牢靠地捉住动物,使其不易自嘴里脱逃,脚短而强健。
体长达24厘米左右,体重70~90克。
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
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
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
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与低山一带,常在田园、果园及树丛间活动。
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喙的咬合力较大,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袭击或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体型较小的鹰常被它追逐。
习性它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一般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一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村宅附近活动。
它们经常停栖在空旷地的突枝上,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猎物出现便会迅速猛扑过去,捕获猎物后又会重新返回原来树枝上啄食。
伯劳习惯性的会驻足在同一个地点觅食,这种捕食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坐等型掠食(sit-and-wait predation)。
它们的食物包括昆虫如金龟(虫甲)、象(虫甲)、蝼蛄、蝗虫、蝽象、毛虫等以及青蛙、蜥蜴、鼠类等小型的脊椎动物,有时甚至会捕捉绿绣眼之类的小鸟。
虽然它们上喙的先端钩曲如鹰嘴,爪也强健有力,但同真正猛禽鹰隼之类的钩嘴利爪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的,所以在撕扯小型脊椎动物时还要借助于树枝或尖刺来固定猎物。
平时常栖止于芦苇梢处,东瞻西望,一见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杀。
亦能在空中捕食飞行的昆虫和小鸟。
好居于树冠、跨空电缆上鸣叫,鸣叫时常昂头翘尾,激健有力,并能仿效它鸟鸣声。
山斑鸠特征中等体型(32厘米)的偏粉色斑鸠,成年个体体重约260~400克,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