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信令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7号信令介绍No.7(ISUP、TUP)全解
![7号信令介绍No.7(ISUP、TUP)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efccde04a1b0717fd5dd21.png)
主叫用户类别的问题 我国对主叫用户类别定义的比较详细,但也带来的处理问题的 复杂性。
0x01--0x09 话务员 0x0A 普通用户 长----长 长------市 0x0B 优先用户 长----长 长----市 市---市 0x0C 数据呼叫 0x0D 测试呼叫 0x11---0x15 0xF1----0xF5 用于市---长 0x18 0xF8 普通用户 市---市
GSM
ACM
ZXJ10B在收到IAM后,缺省是向前方发GRQ请求主叫用户号码, 若前转过,则还请求原被叫用户号码,这个过程是可控制的。 若被叫用户具有CID功能,ZXJ10B也会发起请求。
ISUP中的INR/INF的作用等同于GRQ/GSM。
ZXJ10B在落地接续时,若无有效的主叫号码时,会向前方发 INR请求。 长途落地地时,若无主叫用户类别,也会向前方请求。
IAM/IAI消息解释 地址 信号 数量 4 消息表示语 12 2 主叫用户类别 6
地址信号 n*8 IAM :18 02 C4 01 03 70 88 02 00
IAI: 18 02 C4 01 03 70 88 02 00 10 80 54 32 00 F0
ISUP部分的介绍
主要标准: Q.761 ISUP系统功能描述 Q.762 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 Q.763 格式和编码 Q.764 信令过程 Q.730 ISDN补充业务 主要用于ISDN网中电路交换业务控制,包括话音和非话业务 控制所必须的信令消息、功能和过程。
可以通过修改振铃定时器,来使发端先行发CLF消息,提高接通 率。 TUP T172 T173 T174 ALS T240
中继失败放语音的问题 对于入中继的呼叫,当遇到诸如空号,用户忙等情况时,可以 通过播放语音提示,通知用户。 为使用户能够听到语音,需要把后向话路接通,这需要后向发 ACM信号,使的话路接通。 中继失败播放语音---->ICP表中,针对每种语音是否需要中继 提供。
7号信令基础知识
![7号信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54018a7b0717fd5360cdcc1.png)
SCCP消息参数及格式
无连接服务SCCP的选路原则
对来自本地SCCP用户请求发送的无连接 SCCP消息的选路原则:
(1),若SCCP地址含有DPC,且DPC非本节点,则直接MTP 发送.若DPC为本节点,则回送本地SSN. (2),若SCCP地址不包含DPC,则查GT码翻译表,获得DPC 后按(1)处理.
HLR
SSP
SCP
信令网的结构(二)
第一级设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1对,负责 省际、国际信令翻译。 第二级设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广东已有6 对, 每对LSTP负责本片的信令点和省内其他 片的信令点间的省内信令翻译,同时负责本片 信令点的省际、国际信令的MTP功能。 第三级为各GW、MSC、HLR、SSP、SCP等 网元组成的信令点(SP)。
信令网的概念(一)
信令网:专门用于传送信令的通信网络,由 信令点和互联的信令链路组成. 信令点:支持7号信令系统的通信网节点, 对目前我们所接触的来说,就是指 MSC,HLR,LSTP,HSTP等交换局. 信令链:连接各个信令点,用于传送信令消 息的链路.
信令网的概念(二)
源信令点(OPC):生成信令消息的信令点 目的信令点(DPC):信令消息发往的信令 点. 信令转接点(STP):非源信令点,也非目的 信令点,将从某一条信令链路上接收到的 信令消息,转发到另一条信令链路上去.
7号信令系统功能结构(一)
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分层
7号信令系统功能结构(二)
MTP1:信令数据链路级,该级定义信令数据链路
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确定与数据链路连接的方 法。相当于OSI的物理层(第一层)
MTP2:信令链路功能级,为在两个直接连接的信
NO7信令概述
![NO7信令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7905c2c0066f5335a81214e.png)
1.2 信令的分类
信令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按信令的功能分为: 按信令的功能分为:
线路信令、路由信令、 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按信令的工作区域分为: 按信令的工作区域分为:
用户线信令、 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
按信令的信道传送方式,信令分为: 按信令的信道传送方式,信令分为:
随路信令 共路信令
1.3 随路信令(Common Associate System) 随路信令(
课程内容
信令基本概念 No.7信令基本术语 No.7信令基本术语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 信令系统的功能级
第二节 No.7信令基本术语 No.7信令基本术语
1、No.7信令网 、 信令网 2、信令点和信令转接点 、 3、信令链路和信令链路集 、 4、信令点编码 、 5、直联与准直联方式 、 6、信令单元 、
信令点编码
国际信令网编码采用24位信令点编码 国际信令网编码采用24位信令点编码
主信令区编码 分信令区编码 信令点标识
8bit
8bit
8bit
我国信令网信令区的划分与我国信令网的三级结构相对应,分为主信令区、 我国信令网信令区的划分与我国信令网的三级结构相对应 , 分为主信令区 、 分 信令区、信令点三级,这样HSTP设在主信令区,LSTP设在分信令区。 设在主信令区, 设在分信令区。 信令区、信令点三级,这样 设在主信令区 设在分信令区 我国的信令网划分为33个主信令区 每个主信令区又划分为若干个分信令区。 个主信令区, 我国的信令网划分为 个主信令区 , 每个主信令区又划分为若干个分信令区 。 省和自治区设置。 主信令区按中央直辖市 、 省和自治区设置 。 一个主信令区内一般只设置一对 HSTP。 。 分信令区的划分原则上以一个地区或一个地级市来进行。 分信令区的划分原则上以一个地区或一个地级市来进行。一个分信令区通常设置 一对LSTP,一般设在地区或地级市电信局所在城市。 一对 ,一般设在地区或地级市电信局所在城市。
No7信令系统
![No7信令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32dff661ed9ad51f01df219.png)
N0.71.NO.7概述1.1.No7信令系统主要功能No7信号方式按规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块:MTP(消息传递部分)SCCP(信号连接控制部分)TUP(电话用户部分)ISUP(ISDN用户部分)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MTP部分又分为MTP1、MTP2、MTP3分别对应OSI七层协议中的第1、2、3 层。
由于MTP层寻址只限于节点间传递,只可实现无连接的消息传递,因此它不能提供面向连接业务和全局寻址,所以在MTP3上又增加了一层SCCP功能层,SCCP是对MTP的功能补充,可向MTP提供用于面向连接等功能。
另外,SCCP还可提供GT全局寻址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在消息源点或在STP点SCCP 将GT译成DPC+SSN。
(DPC为目的地信号编码,SSN为本地识别SCCP用户的子系统号码)TUP部分属于No7第四级功能,主要实现PSTN有关电话呼叫建立和释放,同时又支持部分用户补充业务如:分散管理的闭合用户群业务;主叫用户识别业务;重选方向呼叫业务。
ISUP部分也属于No7第四级功能,支持ISDN中的话音和非话音业务:基本承载业务:即以电话交换控制为基础的业务,将标准64Kb/s接续作为标准接续形式,也可提供nx64Kb/s接续业务。
同时 ISUP可以与数字用户D信道配合满足ISDN业务要求。
ISDN补充业务:ISUP可提供的补充业务达7类20种之多,它们是:呼叫发起类:如CT、CFB、CFNR、CFU、LH;呼叫完成类:如CW、HOLD;多方通信补充业务:如CONF、3PTY;集团性补充业务:如CUG;计费补充业务:如CRED、AOC;附加信息传递业务:如UUS。
ISUP选路条件要有三个:被叫号码;接续类型;网络信令能力。
TCAP部分,这部分是位于业务层和SCCP之间的中间层,但属于OSI七层协议的第七层,TCAP用户目前包括了OMAP、MAP和INAP三大部分,TCAP具有应用层规约和功能,不具备4-6层的规约和功能。
NO7信令介绍
![NO7信令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f7bffbec77da26925c5b0bb.png)
成功的呼叫等待
呼叫等待业务允许某个用户被通知:有人呼叫,接口无空 闲信息通路可用。用户对这个等待的呼叫可选择接收、拒 绝或则不理睬。 用户C SETUP 发端局 IAM 终端局 SETUP (无通路) ALERTING ACM(CW) ALERTING(CW) CONNECT ANM CONNECT 用户B
应用范围:TUP主要用于南美洲,墨西哥,亚洲和东欧国家。而ISUP用 于其他地方的国家。 ISUP比TUP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特别是非话音数字业务。 ISUP适用与ISDN呼叫和非ISDN呼叫。
ISUP消息格式
业务信息字段(SIO)和TUP消息基本相同,其中业务表示语编码为 1010。 信号信息字段由八位位组的整数倍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在发送消息时,首先发送顶部的8位位组,最后发送底部的8位位组。而 在每个8位位组和子字段中,先从最低的有效位开始发送。 ISUP的每种消息由若干参数组成,每个参数有一个名字,按单个8位位 组编码。参数的长度可以时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
软交换中的七号信令互通
软交换网络必须要支持和现有PSTN/ISDN的互通,对传统电信网来说就 是要实现7号信令和IP网络会话/呼叫控制信令的互通。 软交换网络中提供7号信令互通的网络部件称之为信令网关(SG)。在 信令网关的PSTN侧,7号信令消息在时分复用(TDM)电路上传送,经 过信令网关转换后,再通过IP网络(SIGTRAN协议)传送到SS。
消息格式与编码 (H1H0,路由标记) 信令程序 电路管理
ISDN用户部分(ISUP)
ISUP 在 交 换 局 提 供 基 于 电 路 的 连 接 , 它 直 接 和 MTP3层通信。 ISUP提供基础电信业务,包括连接 建立,监示和释放。 ISUP为支持综合业务数字
NO.7信令系统
![NO.7信令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85b55c62cc58bd63186bd33.png)
DPC OPC
来自第二级
去第二级
SLS 及 DPC
用户部分 (the fourth level) 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各种基本业务呼叫的建立和 释放。 包括:最常用的电话用户部分 (TUP), ISDN 用户部分 (ISUP)
ZXJ10 M P STB
NET D T
2048kb/s 传输系统 半固定连接 64kb/s Level 1 Level 2 信号链路 Level 3 消息传输部分 Level 4
信令链路
准直联式 这是非直联的一个特例。交换机A和B间无直达的 信令链路,通过预定的路径传递信令消息, 而A 与B间的话路通道为直达路由。
话音信道 A 信令链路 C B
3).三层信令网结构
HSTP
HSTP
A
B
高级STP 高级
D D
D
D
D
D
D
D
HSTP层
B1 B A1 B
C
B2 B C2 B
低级STP 低级
1 2
CK
error
BIB 2140
reverse 3
。 。 。
MTP3 信令网功能: 关于信令网操作和管理功能以及信令传递过程和功能。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消息鉴别; 消息分配; 消息编路; •信令网管理功能: 信令业务管理; 信令编路管理; 信令链路管理。
*** 路由选择原则
去第四级 消 息 分配 SIO(SSF 和SI) 4位只能包含16个 用户 来自第四级 消 息 选路 消 息 识 别
NET D T
ZXJ10 STB M P
ZXG10与NO.7系统四个功 能级的对应关系
No.7 DTI板——————MTP1
NO.7信令系统
![NO.7信令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3ca468c6529647d272852cd.png)
作状态下监视信令链路传送信号的故障情况;另一种是定位
差错率监视,适用于信令链路初始定位时的验收周期。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3、NO.7采用分层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了分层通信体系的思想,分 层通信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是: 1) 将通信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只完成一部分功能; 2) 每层只和其直接相邻的两层打交道,它利用下层提供的服 务,并且向高层提供本层所能完成的功能;
3) 每层都是独立的,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各层之间不受
2)信号单元的定位: 在正常情况下,信令单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且为 8比特组的整数倍,另外在删0之前不应出现大于6 个连1;如果不符合以上情形,就认为信令单元失 去定位,要舍弃收到的信令单元,并由信令单元差 错率监视过程进行统计。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3) 信号单元的差错检测:16比特的循环校验码。
4) 通过重发机制实现信号单元的差错校正: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非互控的、肯定和否定证实的重发纠
错系统,用于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
预防性循环重发方法:非互控的、肯定证实、循环重发的
方法,用于传输时延大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5) 初始定位:
用于首次启动链路或链路发生故障进行恢复时的定位。执行 初始定位过程是通过信令链路的两端交换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LSSU)实现的。SIOS:业务中断;用于指示信令链路不能 发送和接收任何链路信号。
二、 共路信令网
7号信令的分层功能结构及各层功能
![7号信令的分层功能结构及各层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86283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3.png)
7号信令的分层功能结构及各层功能7号信令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电信网络中进行控制和信令传输。
它是一种分层协议,具有不同层级的功能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7号信令的分层功能结构及各层功能。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7号信令协议的最高层,它负责处理用户应用程序与通信网络之间的交互。
在这一层,用户可以发送命令和请求,进行网络配置和资源管理,以及进行其他高级功能操作。
应用层的功能包括会话控制、身份鉴别、用户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等。
2.接入控制层(Access Control Layer)接入控制层位于应用层之下,它负责管理用户对网络的接入和控制。
这一层的功能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流量控制和接入接口协商等。
接入控制层还负责控制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数据流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传输。
3.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在通信网络中建立、维护和终止数据传输连接。
它通过数据传输协议(如TCP或UDP)来处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传输层还负责数据的分段和重组,以及数据流量控制和拥塞管理等功能。
4.信令控制层(Signaling Control Layer)信令控制层是7号信令协议的核心层,它负责处理通信网络中的控制和信令传输。
在这一层,各种控制信令被传送和处理,包括建立呼叫、终止呼叫、路由选择、信道分配等。
信令控制层还负责管理网络中的用户和资源,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5.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处理数据的路由选择和转发,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它还负责处理数据的分组和拆装,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地址分配等。
网络层是7号信令协议的关键层之一,它决定了数据在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和传输效率。
6.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处理数据的帧格式化和传输,以及数据的差错检测和纠正。
它还负责数据的流量控制和数据的调制解调,确保数据能够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NO.7信令
![NO.7信令](https://img.taocdn.com/s3/m/10e6f10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f.png)
2、信令网与电话网的关系信令网与电话网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网络,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电话网网路分三级,即C2级、C3级、C5级,C2、C3为长途交换中心,C5为市话交换中心端局。
这些交换中心构成信令网的第三级SP。
由于信令网是采用三级(HSTP、LSTP,SP),因此信令网和电话网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的问题。
HSTP设在C2级交换中心所在地,汇接C2级的信令点的信令业务。
LSTP设在C3交换中心所在地,汇接C3和C5级的信令点的信令业务。
我国信令网和电话网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3、信令网的连接方式(1)第一级HSTP 间采用A 、B 平面连接方式,它是网状连接方式的简化形式。
A 和B 平面内部各个HSTP 网状相接,A 、B 平面间成对的HSTP 相连。
HSTPA HSTPHSTPA A”HSTPHSTPHSTPB’B B”B 平面A 平面(2)第二级LSTP 与HSTP 和SP 间的连接方式为区固定星形连接方式。
(3)每个信令链路组中至少应包括两条信令链路。
(4)近期各信令点间采用直联方式为主,待NO.7信令网具备监控手段后逐步增加准直联比例。
4、信令区的划分及信令转接点的设备原则(1)全国信令区除香港、澳门、台湾外分为30个主信令区,即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一个主信令区。
(2)每个主信令区由若干分信令区组成。
每个分信令区由一个或多个固定的本地网或移动通信业务本地网组成。
每个分信令区内可设置一对LSTP或多个LSTP。
5、信令网组网原则(1)各分信令区的LSTP只与HSTP相连,不同分区分的LSTP同不连接;不同分信令区的信令业务均经HSTP转接,HSTPP除负责本主信令区各信令点到其它主信令区的信令业务转接处,还负责各分信令区间的信令转接业务。
(2)LSTP与HSTP的连接方式是LSTP以分区固定连接至A、B平面内或对的HSTP上。
(3)SP与LSTP的连接方式各SP点按分区以固定连接方式分别与本分信令区的两个成对的LSTP相连。
NO7信令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NO7信令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16962d2af90242a895e51c.png)
面主要讲述了NO7信令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具体描述一下NO7信令的基本概念:1.信令链路(Link):即指用来传送信令的物理通道,一般为E1线的一个时隙;2.信令链路集(LinkSet):具有相同属性链路的集合,也可以说成是到一个局向的所有链路组成的集合。
同一个信令链路集中的所有链路是负荷分担的。
两个信令点之间直连的链路集只能有一个;3.信令链路编码(SLC)、信令链路编码发送(SLCS)和链路编号(LinkNO):信令链路编码是用来区分同一个链路集中不同链路的;SLCS是在测试消息中所使用的,让对方来识别同一链路集中的链路;而链路编号则是用来区分同一模块中的不同链路的。
同一条链路两端的SLC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链路则不会相通;链路一端的SLC和SLCS一般必须配成一致,如果不一致链路很可能不会相同的;4.信令路由(RT):即到达某一信令点的路径;信令路由其有目的信令点和链路集组成的一个对应关系。
到达某一信令点可能有多条路由;5.信令点编码(SPC):即指每个信令实体的编码,该编码相当于该信令实体的地址,在具体的寻址过程中会被使用到。
而信令点编码依据其长度不同可以分为14位信令点和24位信令点。
国际上一般采用14位信令点编码,而国内一般采用24位信令点编码;具体的编码结构可以参看下图:接下来我们再介绍一下NO7网的基本概念。
NO7信令网是我国通信网的基础,它负责信令的交互以完成用户的某项业务需求。
而NO7信令网是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组成的。
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这三要素:1.信令点(SP):即为信令网中发送或接收信令消息的实体。
如果是发送信令消息,那么就可以称该信令点为源信令点;如果是接收信令消息,那么就可以称该信令点为目的信令点;一般情况下,信令网中的每个信令点既为源信令点又为目的信令点;2.信令转接点(STP):也是信令网中的一个实体,但它既不是信令源点也不是信令目的点,它只是将收到的消息转发给另一个信令实体。
NO7信令各层功能
![NO7信令各层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63b6822192e45361066f518.png)
信令数据链路是七号信令的信息载体,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信令链路应是
透明的,即在它上面传送的数据不能有任何的改变,因此,信令链路中不能
接入回声消除器、数字衰减器、A/u率变换器等设备。
MTP2:信令链路功能级(第二级)规定了把信令传送到数据链路的功能和程序,是
或忙)。一旦接收到 REL,目标交换机中断来自被叫用户线路的中继连接,同时将中继电路状态设置
为空闲(idle),并向源交换机发送一个 ISUP 释放完成信息(RLC:release complete message),
表示中继电路远端已释放。当源交换机接收到该 RLC,便终止计费,并将中继电路状态设置为 idle,
呼叫。ISUP 适用于 ISDN 呼叫和非 ISDN 呼叫。下面是使用 ISUP 实现的一个简单呼叫流:
呼叫建立(Call set up):要在交换机外号码上建立一个呼叫,源 SSP 发送一个 ISUP
起始地址信息 (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以保留一条从源交换机到目标交换机
控制和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等八大功能。
MTP3:信令网功能级
信令网功能级(第三级)是在信令网无论处于正常还是异常情况下,通过对
信令网的路由和性能的控制保证消息能可靠地传递相应的用户部分。信令网
功能划分为信令消息处理和信令网管理两部分。
① 信令消息处理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保证一个信令点的某用户部分发出的消息能发送到适当的
主叫用户(calling party)线路并使之与中继电路相连,从而完成从主叫用户到被叫用户的完整
语音电路。
TUP: 在交换元件间,电话用户部分(TUP)协议为基本通话过程中电路交换网络连接的建立、管理
NO7信令概述
![NO7信令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e8b7f1d67ec102de2bd89fa.png)
MTP SP1
MTP SP2
3.2 七号信令系统的分层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与OSI七层的对应关系
L7:应用层 L6:表示层 L5:会话层 L4:传输层
L3:网络层
L2:数据链路层
L!:物理层
图中: 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 部分 MAP:移动应用部分 BSSAP: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 TUP: 电话用户部分 MTP:消息传递
8bit
8bit
我国信令网信令区的划分与我国信令网的三级结构相对应,分为主信令区、分 信令区、信令点三级,这样HSTP设在主信令区,LSTP设在分信令区。 我国的信令网划分为 33 个主信令区,每个主信令区又划分为若干个分信令区。 主信令区按中央直辖市、省和自治区设置。一个主信令区内一般只设置一对 HSTP。 分信令区的划分原则上以一个地区或一个地级市来进行。一个分信令区通常设置 一对LSTP,一般设在地区或地级市电信局所在城市。
2.2 信令点和信令转接点
信令点:信令网上产生和接收信令消息的
节点,是信令消息的起源点和目的点 信令转接点:若某信令点既非信令源点又 非目的点,其作用仅是将从一条信令链路 上接收的消息转发至另一条信令链路去, 则称该信令点为信令转接点。
2.3 信令链路与信令链路集
信令链路:连接各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传 送信令消息的物理链路称为信令链路 信令链路集:具有相同属性的信令链路组成的一 组链路集。即指本地信令点与一个相邻的信令 点之间的链路的集合。
共路信令系统的传送方式
1)我们一般采用2M一次群数字中继传输线
上的一个时隙 (64kbps , TS0 除外 ) 作为信 令信道,称为信令链路。
2) 模拟传输线上也可以传送七号信令,借
中国七号信令_No_7信令分析
![中国七号信令_No_7信令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fb36d8360cba1aa811da9d.png)
2011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 2011 第9期总第235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9T o tal N o .235中国七号信令——No .7信令分析X温俊平(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大准铁路公司通信段,内蒙古薛家湾 010300) 摘 要:介绍了No.7信令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概念和功能,以与大家共同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国七号信令;No .7;OSI 模型;信令网;信令点;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 N 9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1)09—0076—03 No .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标准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具有传递速度快、信令容量大、功能强、灵活可靠等优点,能充分满足电话网(P ST N )、陆地移动通信网(GSM )、智能网(IN)等对信令的要求。
中国在引进该信令系统时将之命名为中国七号信令。
1 基本概念1.1 No.7信令的体系结构CCIT T 1988年兰皮书Q.700建议中介绍了No.7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整个信令系统主要划分为消息传递部分(M T 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电话用户部分(T U P )、ISDN 用户部分(ISU P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 CA P )等几个部分,共分为4个功能级。
这里笔者只对日常维护技术人员经常涉及的M T P 和T UP 部分进行分析讨论,对信令其他部分只做一般性的介绍,对其他部分感兴趣的专业研究人员可以参考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No.7信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划分及其与开放系统互连(OSI)七层基准模型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N o.7信令的体系结构由图1可知,M T P 的第一级完成OSI 第1层物理层的功能,第2级完成OSI 第2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第3级和SCCP 一起完成OSI 第3层网络层的功能,T C 完成OSI 第4~6层传送层、对话层、表示层的功能,T CAP 只完成了OSI 模型第7层应用层的一部分功能,其余部分作为T C 用户。
NO7信令系统基础解读
![NO7信令系统基础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b173d4faf1ffc4ffe47ac56.png)
七号信令系统与OSI七层的对应关系
L7:应用层 L6:表示层 L5:会话层 L4:传输层
L3:网络层
L2:数据链路层 L!:物理层
图中: 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 CAP:CAMEL应用部分 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 ISUP:ISDN用户部分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ISP:中间服务部分
移动应用部分MAP
MAP是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在网内以及与其他网间进行互 连而设计的移动网特有的信令协议规范。
MAP使GSM网络实体可以实现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鉴权、加密、
切换等功能,使移动用户可以正确地接入网络、发起和接收呼叫。
NO.7信令系统各功能级介绍(INAP)
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A来自HSTPHSTP
SP
A
LSTP
D B
B A
SP
HSTP
D
LSTP
LSTP
A
SP
F
SP
C
LSTP LSTP
C
LSTP SP
C
E
SP
D
HSTP
B
HSTP
HSTP
我国信令网结构示意图
信令网与电话网的对应关系
信令网的三级结构与电话网的三级结构一一对应
SP(INTS)
SP(DC1 )
SP(DC1 )
HST P SP(DC2 ) LST P
数字信令数据链路采用64Kb/s或2Mb/s的速率
N0.7信令各功能级介绍(MTP2层)
信令链路级
定义信令消息在数据链路上的传送方式和过程 信令单元定界 信令单元定位
No.7信令系统介绍.
![No.7信令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743f17c804d2b160b4ec08a.png)
陈双喜 二ΟΟ三年六月
内容提要 • • • • 信令概述 No.7 信令系统介绍 No.7信令网பைடு நூலகம்绍 TUP信令消息和流程
信令的含义
• 个人认为:
从字面上看,“信令”是由“信”和“令”两个字组成的, “信”表示信号、信息、“信任”。 “令”表示命令、口令、“控制”。 因此,“信令”表示“信息与命令”,“信号与控制”。
随路信令
• 前向信号和后向信号的含义(在话音通道中传输)
前向信号
组别 名称
KA Ⅰ KC KE Ⅱ KD
后向信号
义 组别 名称 含 义
含
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途局前向发送的主 叫用户类别 长话局间前向发送的接续控制信号 长--市、市--市局间传送的接续类别信别 发端呼叫业务类别
B KB A A
A组信号是前向Ⅰ组信号的互控信 号,起控制和证实前向Ⅰ组信号 的作用,表示收码状态和接续状 态。 表示被叫用户状态,起证实Ⅱ组 信号和控制接续的作用。
信令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的描述。 2、信息的传送、传递。 3、对信息的理解,或者说是命令的执行。 4、以上三个方面如何有机地结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如电话呼叫接续)。
• 教科书说:
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户以及通信网中各个节点相互交换信 息的共同语言。
电话网的信令系统
• 通话过程中必须传送和交换必要的信号,如“拨号音 信号”、“被号用户号码”信号等。 • 信号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话网的信号与交换 机采用的控制技术有关,随着交换技术的发展,信号 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 分类: 按信号的工作区域分:用户线信号。 局间信号。 按信号的传递途径分:随路信令。 公共信道信令。
NO7 信令概述-1-我国信令网结构
![NO7 信令概述-1-我国信令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9003207a6c30c2259019e21.png)
SP(DC1) HSTP SP(DC2) LSTP SP(端局) SP(TM)
图例: 话路 信令链路 HSTP SP(DC2) SP(DC1)
LSTP
SP(端局)
SP(TM)
信令网与移动网的对应关系
移动网采用三级和两级的混合结构。信令网与话路网一一
对应。
SP(INTS) TMSC1
我国七号信令网结构
我国七号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
HSTP采用A、B平面,以增强可靠性
A
HSTP
HSTP
SP
A
LSTP
D B
B A
HSTP
D
LSTP
LSTP
A
SP
F
SP
C
LSTP LSTP
C
SP
C
LSTP SP
E
P
HSTP
我国信令网结构示意图
信令网与电话网的对应关系
信令网的三级结构与电话网的三级结构一一对应
HSTP TMSC2 LSTP MSC(端局) SP(TM)
图例: 话路 信令链路
MSC(端局) HSTP LSTP
TMSC1 TMSC2
SP(TM)
总结
介绍了共路信令的基本概念
介绍了No.7信令的基本术语
介绍了No.7信令系统的分层结构 介绍了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
信令基本概念no7信令基本术语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了解no7信令的基本概念掌握no7的功能级结构了解我国no7信令系统的网络结构信令基本概念no7信令基本术语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我国我国no7no7信令网的结构信令网的结构hstphstplstplstpspspspspsp我国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
7号信令系统
![7号信令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0f1f6f0ec3a87c24128c477.png)
3、No.7信令单元格式
NO.7信令方式采用三种信令单元:消息信令单元(MSU),链路状态信 令单元(LSSU)和填充信令单元(FISU)。
MSU传送NO.7信令消息(如TUP,ISUP和TCAP消息)时使用;在接通, 恢复和退出信令链路时使用LSSU;在正常工作的信令链路上无信号消息业务 时发送FISU。
(4)信令信息字段(SIF)
信令消息字段是要传递消息本身,其长度是n个字节,最长为272个字节, 其内容由用户部分规定,共有4种类型:A型---MTP管理消息,B型---TUP管理 消息,C型ISUP管理消息,D型SCCP消息,由于TCAP消息必须经过SCCP传 送,所以TCAP管理消息属于D型。
1.4.5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及基本结构
NO.7 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的三大支撑网(数 字同步网,NO.7信令网,电信管理网)之一。本节 将对NO.7信令网的体系结构进行论述。
一、NO.7信令系统概述
1、No.7信令的特点
CCITT NO.7信令方式是国际化, 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 具有信道利用率高,信令传送速度快,信令容量大的特点,它不但可以传送 传统的中继线路接续信令,还可以传送各种与电路无关的管理、维护、信息 查询等消息,而且任何消息都可以在业务通信过程中传送,可支持ISDN、 移动通信、智能网等业务的需要,其信令网与通信网分离,便于运行、维护 和管理, 可方便地扩充新的信令规范,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和各种业务发展 的需要。 是通信网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撑。
2)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扩展了MTP的业务功能, 增加了利用全址地址(GT) 和子系统号码(SSN)的寻址功能, 即:信令连接控制部分为消息传递部 分提供附加功能,以便通过NO.7信令网,在电信网中的交换局和交换局, 交换局和特种服务中心(管理和维护 中心)之间传递电路相关和非电路相 关的信令消息和其他类型的信息,建立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它提 供四类业务: (a)0类:基本无连接类; (b)1类:顺序无连接类; (c)2类:基本定向连接类; (d)3类:流量控制定向连接类。
NO.7信令基础知识
![NO.7信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b234693968011ca30091da.png)
七号信令概述
V0606
某某通讯学院
有线网络课程团队
某某通讯学院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归某某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课程内容
• 七号信令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七号信令分层结构及各层功能 • 七号信令消息单元的结构 • 七号信令在交换机上的实现 • 七号信令网结构
TUP BSSAINPA: P基:站智子能系网统应应用用部部分分 OMAMPA: 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 INAOP:MA智P:能网应用部分
CAP: CA:MEL 应用部分
MAP: 移:动通信应用部分
TCAP: 事I务SD能N力用应户用部部分分 SCTCUPP::信电令话连用接户控部制分部分 ISUMPT: PI1SDN用户部分 1 TUMP:TP电2:话用户部分 2 MTMPT: P3消:息消传息递传部递分部分3
某某通讯学院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归某某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一、基本概念
主叫用户
用户线 电话局 A
摘机呼叫
用户信令
拨号音 拨号
回铃音
话毕挂机
中继线 电话局 B
局间信令
用户线
被叫用户
占用 选择路由 选择到达
双方通话 后向拆线
用户信令
振铃 摘机应答 话毕挂机
前向拆线 拆线证实
某某通讯学院
图5-1 电话接续基本信令流程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归某某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一、基本概念
语音+信令
用
语音+信令
户 语音
终 端
信令
端 局
NO.7号信令
![NO.7号信令](https://img.taocdn.com/s3/m/01cf7a6014791711cd791756.png)
用户线信令
6
电话接续基本信令流程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1.3、信令的分类---按功能分类
线路信令:反映线路工作状态的信令,如空闲、 占用、释放等。
路由信令:提供接续信息的信令,如被叫号码、 主叫类别等。
管理信令:传递网络管理信息,如测试、维护 等。
No.7信令包含了以上三部分的功能。而且 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功能强大。
因此我们说:信令是通信设备(包括用户 终端、交换设备等)之间传递的除用户信息以 外的控制信号。
4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1.3、信令的分类---按工作区域分类
用户线信令:用户终端与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令。
局间信令: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信令。
No.7信令是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属于 局间信令。局间信令就如同交换设备之间的对话语言, 双方遵守同一个语法规则。No.7信令的语法规则就是 由国际电联ITU提出的No.7信令技术规范。我国根据 这个规范制订出中国No.7信令技术规范。在我国通信 网上运行的交换设备都是符合中国规范的。因此任何 两种交换设备之间都可以实现No.7信令的互通。
活。 差错检出:利用循环校验码检测收到的信令单元是否出错。 差错校正:利用重发信令单元的方法纠正出错的信令单元。 初始定位:链路第一次从未激活转为激活。 处理机故障处理:对第三级以上故障的处理。 第二级流量控制:对要在链路上传输的信令单元的数量进行控制。 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对链路的传输质量进行监视。
15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信令网的三级结构图
HSTP
LSTP SP
16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2.2 信令点SP
信令网上产生和接收信令消息的节点。 它 将产生的信令消息从某一条信令链路上发出, 或者从信令链路上接收消息,送给本节点的用 户部分。在信令网示意图中用○表示一个信令 点。 根据信令的发送方向,我们把发出信令 的信令点称为源信令点,把接收信令的信令点 称为目的信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主要讲述了NO7信令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具体描述一下NO7信令的基本概念:1.信令链路(Link):即指用来传送信令的物理通道,一般为E1线的一个时隙;2.信令链路集(LinkSet):具有相同属性链路的集合,也可以说成是到一个局向的所有链路组成的集合。
同一个信令链路集中的所有链路是负荷分担的。
两个信令点之间直连的链路集只能有一个;3.信令链路编码(SLC)、信令链路编码发送(SLCS)和链路编号(LinkNO):信令链路编码是用来区分同一个链路集中不同链路的;SLCS是在测试消息中所使用的,让对方来识别同一链路集中的链路;而链路编号则是用来区分同一模块中的不同链路的。
同一条链路两端的SLC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链路则不会相通;链路一端的SLC和SLCS一般必须配成一致,如果不一致链路很可能不会相同的;4.信令路由(RT):即到达某一信令点的路径;信令路由其有目的信令点和链路集组成的一个对应关系。
到达某一信令点可能有多条路由;5.信令点编码(SPC):即指每个信令实体的编码,该编码相当于该信令实体的地址,在具体的寻址过程中会被使用到。
而信令点编码依据其长度不同可以分为14位信令点和24位信令点。
国际上一般采用14位信令点编码,而国内一般采用24位信令点编码;具体的编码结构可以参看下图:接下来我们再介绍一下NO7网的基本概念。
NO7信令网是我国通信网的基础,它负责信令的交互以完成用户的某项业务需求。
而NO7信令网是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组成的。
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这三要素:1.信令点(SP):即为信令网中发送或接收信令消息的实体。
如果是发送信令消息,那么就可以称该信令点为源信令点;如果是接收信令消息,那么就可以称该信令点为目的信令点;一般情况下,信令网中的每个信令点既为源信令点又为目的信令点;2.信令转接点(STP):也是信令网中的一个实体,但它既不是信令源点也不是信令目的点,它只是将收到的消息转发给另一个信令实体。
3.信令链路:该概念在前面已介绍过了,它在信令网中主要是负责连接不同信令点或信令转接点,使其相互之间能够贯通。
至于信令网中的连接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直连方式和准直连方式。
直连方式即指两个信令点直接相连,中间不经过任何转接;而准直连方式是指两个信令点间的连接是经过一个或多个信令转接点转接的。
因为信令转接点对用户传输来说是透明的,就如同直连,所以我们称之为准直连。
现网中的连接方式以准直连方式居多;再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我国NO7信令网的组成结构,其结构是比较清晰的,可以用两句话来描述全网结构:我国NO7信令网是三层架构,采用双平面结构。
其三层结构分别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分布在各主要省分)、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分布在地级市)、信令点SP(又称为端局,一般分布在地级县);而双平面结构主要是为了提高信令网的可靠性,我们一般采用A、B双平面结构,即HSTP一般都成对出现,并两两相连,这样即使一个HSTP故障了,另外一个还可以接替。
具体的结构描述如下图:NO7信令的承载方式有三种,分别为:TDM、ATM和IP;其各自在承载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些不同对上层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TDM和ATM我们称为窄带传输,而IP我们称为宽带传输;TDM 和ATM需要时钟,而IP不需要时钟;TDM有两种速度,一种为64K(E1线中的某一个时隙),另一种为2M(利用E1线中31个时隙);ATM的速度为2M,使用E1线中30个时隙(0号时隙用于传时钟,16号时隙用于传管理消息);IP总带宽为100M,依照其建立的链路数不同,其带宽也相应的不同。
三种承载方式的层次结构图如下:下面将详细讲解NO7信令的层次结构,以及每层的作用。
NO7信令的层次结构图如下:我们HLR系统主要运用NO7信令的MAP协议层,其具体包含:MAP、TCAP、SCCP、MTP3、MTP2、MTP1。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六层的作用以及在CPCI平台的哪个模块处理:1.MTP1-信令数据链路层:对应于OSI模型中的物理层。
信令数据链路功能是MTP的第一功能级,定义信令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
而信令数据链路又可分为数字信令数据链路和模拟信令数据链路。
在数字信令数据链路中规定采用64Kb/s的速率(PCM群的一个时隙的传输速率);在模拟信令数据链路中,如采用频分复用传输系统的信令数据链路,规定采用4.8Kb/s的速率。
在我们移动通信网络中,都采用数字信令数据链路。
MTP1层简单的说它仅向MTP2提供了一个物理的通道,不对信令消息做任何处理。
MTP1层在CPCI 平台的EPI板上处理,在32模平台上是DTM板处理。
MTP1层就好像我们建立起的一条初始的公路,没有安装任何交通指示灯,也没有标明该条公路的去向。
在MTP1层上所具有的概念有:时隙、EPICFG、传输方式(例如DoubleFrame)。
2.MTP2-信令链路层:对应于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信令链路功能主要是规定了为在两个直接连接的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消息提供可靠的信令链路所需要的功能。
MTP2层的主要功能有:信令单元的收发控制和信令链路状态监视。
信令单元的收发控制主要包括:信令单元的分界、信令单元的定位、信令单元的差错检测和信令单元的差错校正。
而信令链路状态监视主要包括:信令单元差错率的监视、处理机故障处理及信令链路故障处理和拥塞时的流量控制。
MTP2层简单的说它为上层用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逻辑通道,它对信令消息的内容不作任何处理,只是在消息码流中插入定位定界符和差错校验位。
而这些插入的定位定界符和差错校验位对上层用户来说是透明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MTP2层对信令消息不做任何处理。
MTP2层在CPCI平台的CPC扣板处理,在32模平台上是LAP板处理。
MTP2层就好像一条安装了交通指示灯的公路,该公路上的车流有断连和畅通的状态。
但该条公路还没有标明去向。
在MTP2层上所具有的概念有:链路、链路状态(激活、去活)、SLC、SLCS、链路编号、链路的类别(TDM64K、TDM2M、MTP3BLNK、M3UALNK)、链路级别的流控。
3.MTP3-网络层:该层和SCCP层一同对应于OSI的网络层。
MTP2层保证了两个直接连接的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消息的可靠性,但它对信令消息不作任何处理(从用户层面上看,其实MTP2层会向消息码流中插入定位定界符和差错校验位),MTP3则是处理信令消息的最低一层。
MTP3层在MTP2层的基础上实现了信令网络级别的功能,即具有路由寻址的功能。
MTP3层为整个信令网络提供了路由寻址的功能,其在信令消息发送和接收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MTP3层主要有两大功能:信令消息处理和信令网络管理。
信令消息处理内部又可以分为三大块:消息识别、消息分配和消息编路。
信令网络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信令业务管理、信令路由管理、信令链路管理。
根据上述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知晓MTP3的基本功能。
MTP3层就好像一条安装了交通指示灯,同时也标明了去向的公路。
该公路上的车流不但有断连和畅通的状态,而且还有路由寻址的功能。
MTP3层所具有的概念有:目的信令点DSP、路由RT、链路集LKS、路由负荷分担、链路负荷分担、链路测试消息。
4.SCCP-信令连接控制层:和MTP3层一起对应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目的是加强消息传递部分(MTP)的功能,它和MTP3一起构成NO7信令的网络层,为信令在网络中的传输提供网络寻址转发的能力。
由于MTP的寻址功能仅限于向节点传递消息,只能提供无连接的消息传递功能,而SCCP则利用目的信令点编码(DPC)和子系统(SSN)来提供一种寻址能力,用来识别节点中的每一个SCCP用户;另外,由SCCP提供的另外一种寻址方式是全局码(GT),从而弥补了MTP信令点编码不具备全局性、网内编码容量有限、用户过少的不足。
SCCP的业务可以分为4类:0类为基本无连接类;1类为有序的无连接类;2类为基本面向连接类;3类为流量控制面向连接类。
而我们在NO7信令系统中基本上使用0类SCCP消息。
MTP层我们经常说为承载层,如果将MTP层比喻成卡车,那么SCCP层就等同于电子地图,它能帮助司机准确定位去向。
SCCP层所具有的概念有:GT地址,GT翻译,GT校验,SSN寻址,UDT和XUDT消息,N_notice 消息。
5.TCAP-事务处理能力子层:TC是由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及中间服务部分(ISP)两部分组成。
其中,TCAP的功能对应于OSI的第7层,ISP对应于OSI的第4-6层。
目前NO7信令中的应用都是基于无连接的TCAP层上的,没有使用到ISP层。
所以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TCAP 层。
TCAP层将不同节点间的消息交互抽象为一个操作,TCAP的核心就是执行远程操作。
TCAP消息的基本单元是成份(Component)。
一个成份对应于一个操作请求或响应,一个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成份。
一个成份中包含的信息含义由TC用户定义,相关的成份构成一个对话,一个对话的过程可以实现某项应用业务过程。
TCAP为了实现操作和对话的控制,分为两个子层――成份子层(CSL)和事务处理子层(TSL),CSL主要进行操作管理,TSL主要进行事务(即对话)管理。
TC用户与CSL通过TCAP原语接口,CSL与TSL通过TR原语接口,TSL与SCCP层通过N原语接口联系。
其层次结构如下图:事务处理子层(TSL)完成对本端成份子层用户和远端事务处理子层用户之间通信过程的管理,事务处理用户(TC用户)目前唯一的就是成份子层(CSL),因此对于对等CSL用户之间通信的对话与事务是一一对应的。
事务处理子层对对话的启动、保持和终结进行管理,包括对话过程异常情况的检测和处理。
在TCAP协议中,对话分为两大类――非结构化对话和结构化对话。
具体描述如下:●✍✍✍✍✍✍✍✍✍非结构化对话是指TC用户发送不期待回答的成份(第四类操作),没有对话的开始、继续和结束过程,在TCAP中利用单向消息发送;●✍✍✍✍✍✍✍✍✍而结构化对话必须指明对话的开始、继续和结束。
在两个TC用户间允许存在多个结构对话,每个对话必须由一个特定的事务标识号(TransactionID)标识。
同一个对话中可全双工地交换成份,用户在发送成份前指明对话的类型。
对话的类型具体有四类:对话开始(Begin)、对话的继续(Continue)、对话的结束(End)和对话中止(U_Abort和P_Abort)。
事务处理子层通过TR请求原语接受TC用户经成份子层发送的对话控制指示,生成指定类型的TCAP消息发往远端;同时通过TR指示原语将接收到的TCAP消息中的数据(成份)传送给成份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