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2)(《伦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之PPT—社会主义道德之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之PPT—社会主义道德之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 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 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
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 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 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黄鑫
公共基础部 政治语文教研室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潍坊校区
社会主义道德 原则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 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 系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如何处理三者利益关系?
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 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 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社会的兴衰与个人利益得失息 息相关。
Thanks!
集体主义离我们并不遥 远,就存在体现于具体 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 当代大学生应正确认识 和处理国家、集体、个 人的利益关系,自觉坚 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 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 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 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 义、本位主义和极端个 人主义。
重点:
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 则
难点:
践行集体主义原则,沿 着道德的阶梯循序渐进地 向上攀登。

第五讲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第五讲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第五讲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涵义和主要内容;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涵义和基本内容;认识和把握个人主义的定义和实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公正原则的内涵;个人主义的实质。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看,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2、从其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来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

3、从道德实践角度来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主要价值取向。

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为人民服务就是为那些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服务。

为人民服务而不为人民的敌对者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道德要求。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1、热爱和关心人民。

2、对人民负责。

3、实现人民的利益。

4、服务他人与为己谋利相结合。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1、澄清极“左”思想的影响。

2、承认为人民服务的多层次性。

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它的第二层次的道德要求是先人后己。

第三层次的道德要求是人己兼顾。

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先己后人。

3、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

第二节集体主义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的由来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史上有个发展过程。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集体主义曾作过一些论述。

马恩既强调集体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又指出个人的自由发展对于集体发展的重要性,辩证地说明了个人和集体发展的关系。

2、第一个明确提出将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的是斯大林。

指出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伦理原则。

3 、毛泽东明确提出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指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

伦理学.ppt

伦理学.ppt

2. 个人利益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吗?
(1)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并非是行动者合理行动的 唯一根据,也并非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
(2)在许多情况下,当有些行动目的和行动者的 利益冲突时,依然值得行动者追求。
(3)在许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并非总是最合 乎理性的,而且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导致不合 理的结果。例如“囚徒困境”。
4.思想局限: (1)混淆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区别,“月印万
川”; (2)割裂了道德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孟子:
“经”与“权” ;列宁:相对中有绝对;黑格尔 :按照一个准则行动,就是一个迂阔的人;善意
的谎言。
(3)夸大了人际间与文化间的差异,只要是人,具 有人的生活形式,他们的文化对于我们来说都是 可以理解的;
行动,按照这一方式,我也能够要求我的准则成为一 个普遍的法则。
1.准则:任何理性的人在采取认真的行动时都会有意 识无意识地遵循某种原则,这就是准则,也是行动的 理由;
宗教似的狂热是否幸福?
边沁快乐计算法
快乐的强度。 行为A带来了40人的快乐,每人的快乐强度是2,
那么总的快乐强度是80; 行为B带来了10人的快乐,每人的快乐强度是10,
那么总的快乐强度是100。 行为B优越于行为A。
快乐的持续时间。
行为A给3个人每人带来了8天的快乐, 那么快乐的总和是24天;
(4)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它一方面把 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将相对主义观点绝对 化;
(5)道德相对主义消解了崇高,推到极端就是主观 主义,走到终点就是怀疑主义。
5.理论优势: (1)反对盲崇权威的价值观,强调用事实说话,以
展示不同的人、民族怎样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 己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这就要求准确地描述事实 ,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框架,而是要用对方文化内 部的语言、标准来理解这种文化中的社会行为。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了解社会科学中的伦理和道德原则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了解社会科学中的伦理和道德原则

对未来学习生活中应用展望
01
在课程学习中应用
学生将在未来的课程学习中更加注重对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思考,积极参
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02
在实践活动中践行
学生将在实践活动中遵循伦理和道德原则,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
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03
在学术研究中遵守
学生将在学术研究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确保研究过程的真
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遵守法律法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不得违法违规进行研究。
遵守行业规范
研究人员应遵守所在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 性。
接受监管和审查
研究过程和结果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审查,以确保研究的质量 和安全性。
04
案例分析:伦理道德原则 在社会科学中实践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伦理道 德素质途径
课堂教学渗透伦理道德教育
挖掘教材中伦理道德元素
结合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的素材,通过具体案 例、故事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创设道德情境
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思考,培养其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强化教师示范作用
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伦理道德行为,成为学生的榜 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社会科学中的伦理和道德原则定义
阐述了伦理和道德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人权、保护研究对象、确保 数据真实性等方面。
伦理和道德原则的实际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在实际研究中如何运用伦理和道德原则,如知情同意、保密、避免 伤害等。

第五章 社会道德规范

第五章   社会道德规范

一、道德规范的内涵与作用

(一)道德规范的内涵 从人类的道德发展史来看,道德规范是道德的基本形 式,而道德规范本身先后出现诸多表现形式。其中, 图腾、禁忌等曾经是人类主要的道德规范表现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自人类进入文明 社会以来,义务这种道德规范形式逐渐凸显出来,并 逐渐成为道德规范的主要形式。与其他较低层次的道 德规范形式不同,道德义务通常有较明确的要求,因 而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履行。今天,道德义务已经成为 道德规范的主要形式。
四、特殊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 群众、奉献社会
四、特殊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三)家庭美德 1、含义: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 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2、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 持家、邻里团结
第五章
社会道德规范
一、道德规范的内涵与作用

(一)道德规范的内涵 道德规范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也就是说,它是在 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人们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评 价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道德规范指判断善和恶、 正当和不正当、正义和非正义、荣和辱、诚实和虚伪 、权利和义务等道德准则。人们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 要求行为,就是善行;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恶 行。



围绕道德核心展开的,体现具体要求的道德规 范——五爱。 五爱是中国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循的五种基本 道德规范的简称。原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 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1949年《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提出)。 现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 会主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 十四条提出)。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 本要求。

伦理学教学课件ppt

伦理学教学课件ppt

伦理学的发展历史
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主要研究道德标准和原则,例如自由、平等、公正等,它分为义务论和德性论两大流派。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主要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医学、科技、环境等领域,的主要分支
02
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
伦理学是一种研究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道德问题,以实现公正、平等和正当的社会秩序。
伦理学的定义和概述
伦理学的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道德准则,是指导人们行为和决策的基础;而伦理学的理论则是对于这些原则的解释和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道德问题。
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
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概述
个人领域的伦理原则
个人领域的伦理原则包括诚实、公正、自由、尊重他人等,这些原则指导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不同领域的伦理学原则
社会领域的伦理原则
社会领域的伦理原则包括公共利益、公正、社会责任等,这些原则指导着社会组织和政府的行为,维护着社会公正和平等。
职业领域的伦理原则
职业领域的伦理原则包括诚信、勤勉、公正、保密等,这些原则指导着职业人员的工作行为,维护着职业道德和信誉。
伦理学理论的应用
伦理学理论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需要遵循商业伦理规范,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公平竞争;在医疗领域中,医生需要遵循医学伦理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和自主权等等。
03
商业伦理实践包括企业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培育、商业决策制定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商业决策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医学伦理概述
医学伦理是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旨在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医学进步和保障公共健康。

伦理学ppt课件

伦理学ppt课件

谢谢!
6、“大多数人”概念如何界定?最大幸福又如何计算?缺乏有 效的运算数学工具。
7、忽视了正义理论要求的分配公平和权利理论关注的不可剥夺 的人权。
康德的道德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三个公式:
康德的三个公式,首先关注的是绝对命令的形式,其次 关注的是它的内容(内涵),第三条是将前两者联系起来 。因此又可简化为两条绝对律令。他的公式是: 1、你必须如此行事,你的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作为所有 人的行动典范; 2、总是将他人当作目的,而不仅仅是当作手段; 3、仿佛你是目的王国中的一员而行动。
3、效用最大化可能对被(有意或无疑忽视的)个体造成很大危害。 如美国中部大西洋铁路是靠许多报酬极低的中国劳工建成的,这 一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净效用,提高了运输能力,推动了工业 发展,增强了国防,但是,这些收益是以中国劳工付出生命和无 偿劳动(永久拖欠工资补偿)的代价为基础的。
4、一个决策产生的效用对某个集团内各成员是不均衡的。1美 元永远是1美元,但它对一个穷人的效用比对一个富人的效用 大。
功利主义的理论缺陷:
功利主义提出的“好的”标准是所有人的福利最大化,但 人们对此并无统一的定义。
对于由谁来决定没有统一意见。不同的决策者对于同一事 宜功利最大化计算结果,并不一致,事实上话语霸权或者 权力,发挥着主导作用。
不是判断行为本身的对错,而是判断其结果。罗尔斯认为 ,一个人在别人的不自由中得到的快乐本身是错误的,那 些需要违反正义才能获得的利益本身毫无价值。
Being k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right. 善良比真理更重要.
You should never say no to a gift from a child. 永远不要拒绝孩子送给你的礼物.

《伦理学》PPT课件

《伦理学》PPT课件
根据第三种观点,我们需要讨论同性恋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 规范,或者我们的社会规范是否应该允许同性恋的存在。 也许有人认为同性恋容易导致社会问题因此社会规范不应 该赞同同性恋,也许有人认为同性结合是美好的事情,例 如古希腊时期男子之间的爱恋是很正常的。
道德的起源
美国学者保罗•布卢姆在其著作《善恶之源》中试图追问: 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 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作者参考了美国耶鲁大学 的开创性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 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 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但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 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 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布卢姆还指出理性与道德判 断的紧密关系,理性和思索能让我们作出道德决定,比如 奴隶制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同情和 我们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考能力,超越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原 始道德情感,超越婴儿的局限。
第三种观点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自身的产物,是人类所规 定的行为规范而已,并非是超越于人类社会的规则。
同性恋是否是善的
根据第一种观点,我们需要讨论同性恋是否符合某种教义或 者上帝的旨意;
根据第二种观点,我们需要讨论同性恋是否符合自然法则或 者自然规律,也许有人认为同性恋违背了人类两性繁殖的 本性,也许有人认为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也遵循同性繁殖 的原则,因此同性恋并没有违背自然规则;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描述了一群麻木和冷 漠的群众,出于她们自己也许未曾意识到的嫉妒, 而努力毁灭小镇上的美人玛莉莲。群众太平庸、太 渺小,但是他们却在冷牧与无情之中作出令盘观者 感到震惊的事情。
短片《车四十四路》中所讲述的故事,那一车看着 歹徒强暴女司机,却因为害怕受伤而无人上前制止 的乘客,最后被女司机把车开下悬崖而一同毁灭。 今天生活中发生的看到老人不扶,或者老人被扶之 后反过来敲诈,都是经常发生的平庸之恶,这些平 庸之恶在侵蚀着我们的良知。

伦理学PPT课件

伦理学PPT课件

3、伦理学
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哲学考察。
4、道德现象
道德现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为经济 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依 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 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道德现象
道 道道 德 德德 意 活规 识 动范 现 现现 象 象象
5、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在一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道德价值观或者按照一定的道 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 传统的道德关系是五伦关系:君臣、父子、 兄弟、夫妻、朋友。
1、明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92)
王夫之等人提出自然及其规律,是可以为 人所认识的。天是无所作为的,但人却可以有 所作为。他对“三纲五常”提出怀疑。
王夫之
2、清中期的戴震〈公元1723—1777〉
戴震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 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戴震
我们应当从传统优良道德传统 中继承什么?
3、墨家的伦理思想
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为代表。 墨家伦理是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凡是利天 下、利他人的行为都是道德(即义)的行为, 这就是判断是非和道德的标准。
“义,利也。” (《墨子.经上》)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 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下》)
墨子
4、法家伦理思想
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 —— 胡绳
1、差别性导致多层次性
(1)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社会主义道德 (3) 共产主义道德 (4) 剥削阶级道德意识
2、复杂性和曲折性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
道德和法律互相支持,互相补充。
4、确保社会主义道德占主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产党员、各级 干部和青少年,用社会主义道德调解人 际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

大学伦理学经典课件第五章 道德和社会生活

大学伦理学经典课件第五章 道德和社会生活
道德则是人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
现自我的社会工具,它遵从人们的内心 信念,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如马 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 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2)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相互影响;
*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贯穿
着整个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发展的始终,并且 影响到现在;
*中国的政治和道德出来都是相互渗透的; (3)个人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相辅相成;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二、道德与法律
(一)区别: 1、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
德是有联系的,因为社会的消费水平是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结果性因素。就总 体上而言,富裕对道德有积极的影响作 用,但在具体问题上,也不乏贫而有道 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同意把贫 穷与道德或富裕与道德简单地等同起来, 主张对之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
消费水平对道德的影响
1、消费欲望; 2、消费心理; 3、消费需求的张力和限度; 4、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的关系
文艺以情感人,通过直观的场景、美丑
形象的塑造、气氛的陶冶来感染人,从 而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二)联系:
1、文艺以道德为重要内容,道德以文艺
为重传播手段:
文艺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人们的道德
关系 。
道德的传播需要借助文艺为载体、为手
段。
2、道德影响文艺的社会价值,文艺影响
社会的道德风尚:
(一)区别
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超然与必然: 宗教总是把现实的客观必然性以歪曲的
形式,转换成超人类、超尘世的虚幻的 力量;
道德反映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它赋予必然以正当和善的 意义,以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伦理学课件 第五章

伦理学课件 第五章


目 录 退 出
2.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他律时 期、自律时期、价值确立时期。
四、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1.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特殊性。

2.职业道德内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3.职业道德规范的多样性。 学
目 录 退 出
4.职业义务责任和职业形象的鲜明性。
五、职业道德的原则
伦 1.对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责任感。 理 2.对本职业总体荣誉的关心。
3.对职业和同行比对目前雇主更高 学 的忠诚。
目 录 退 出
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原则:敬业精 神。
六、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
伦(一)从职业的地位上看,应突出加
强如下几种职业的道德建设:
理1.加强党政机关、公检法等政府部门
的职业伦理建设。

目 录 退 出
2.加强垄断行业的职业伦理建设。 3.在经营性行业进行普遍的职业伦理 建设,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
(1)生育功能,即繁衍后代。 (2)消费功能。
( 3 )教育功能,教育主要是对子女 学 的教育,这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家
目 录 退 出
庭教育。 (4)精神生活的功能。
2、家庭关系

(1)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2)同辈人之间的关系。

(3)亲属之间的关系。
目 录 退 出
3、家庭关系的伦理调适
伦 (1)主动的方式。多作自我反省,检
伦 理 学
目 录 退 出
第五章 社会三大生活 领域中的道德
第五章

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
目 录 退 出
本章教学要点: 理 1.掌握社会公德及其社会公德规范的 主要内容。 2.掌握职业道德及其主要特征。 学 3.掌握职业道德原则及其建设途径。 4.了解爱情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5.掌握婚姻道德的主要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ppt课件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ppt课件

• 个人主义是一种温和的利己主义,“利 己主义是对自己的一种偏激和过分的爱, 它使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爱自己甚于一 切”。而个人主义则比较多地强调个人 的价值,因而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 心安理得的情感。”由于利己主义和个 人主义都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所以从本 质上看,二者是一致的,“利己主义可 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而个人主义首 先会使公德的源泉干涸,但是久而久之, 个人主义也会打击和破坏其他一切美德, 最后沦为利己主义。” ——托克维尔
“为人民服务”的层次要求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 对共产党人和要 求进步的先进分子的要求 • 以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 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服务他 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 己的个人利益和人生价值 — — 对普通公民的要求
•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 • 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 人民服务; • 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 • 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 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 • 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 样也是为人民服务。
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 道德觉悟的人们 能够达到的道德 目标 对公民最基本 的道德要求
一心为公 先公后私
1
2
3
公私兼顾
整体主义
整体主义原则是贯穿于中国封 建社会的最重要的道德准则。这个 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封建统治集体整 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 个人在国家、社稷面前是微不 足道的,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 等都是某种偶然性的东西,只有纳 入一定的利益的圈子才是可能的。 这种整体主义原则,作为约束、 禁锢个人的道德戒律,实质上是扩 大了的家长制。 Nhomakorabea问题

伦理学课件

伦理学课件
国际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输标02入题
政治家和公务员应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01
03
政治家和公务员应积极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维护社 会稳定和发展。
04
政治家和公务员应保持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形象, 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进行权钱交易等不正当行为 。
教育伦理
01
教育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涉及到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仁慈原则
仁慈原则是指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福利和福祉,并尽力帮助他们。在伦理学中,仁慈原则是 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之一,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对待他人。
仁慈原则要求我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 人的选择和权利,不干涉他们的自由和尊严。
在实践中,仁慈原则要求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条件。同 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他人发扬仁慈精神,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文明层面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推动人类 道德水平的提升;促进人类精神层 面的发展,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伦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伦理学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伦理思想为 代表,探讨个人与城邦、自然和
神的关系,强调德行和义务。
中世纪伦理学
以基督教伦理思想为代表,强 调信仰、爱和恩宠,关注个人 与上帝的关系。

详细描述
道德相对主义挑战了普遍道德原 则的可行性,它认为道德标准是 随着文化和社会变化而变化的, 因相对主义,我们可以寻 求在多元文化中寻找共同点,尊 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 同时强调普遍人权和基本道德原
则的重要性。
道德虚无主义

第五章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议题ppt课件

第五章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议题ppt课件
1、人权与尊严 (1)尊重自决的权利 (2)提倡参与的权利 (3)整体地看待每一个人 (4)辨识及增强能力
2、社会公义 (1)挑战消极的歧视 (2)认识多元性 (3)公平分配资源 (4)挑战不公的政策和措施 (5)团结一致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二)美国社工专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主观和主体性 客观与社会性
着重于人的行为的善恶对错。 约束人的行为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
(一)一般伦理与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以协调职业关系为目的,所涉及的是对具 体人群的特殊道德要求,因而又被称为职业道德。
每个职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并成长的, 其职业伦理要求必然受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
社会工作伦理的具体要求更可能与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
社会工作中存在更多模棱两可的不确定的因素。
社会工作伦理对社会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3、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伦理学基础
(1)伦理绝对主义与伦理相对主义的争议
伦理绝对主义承认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认为行为的善恶是由 行为本身而不是由其结果决定的并且存在着判断行为善恶的确定无 疑的标准,断言伦理规则能被系统陈述并且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被 坚持。
社会工作的“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其专业价值与伦 理在实务工作中的运用是不绝对的,而是受到社会 环境制约的。
社会工作的专业信念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各不相同 社会工作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代表的案主利益不同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社工联会(IFSW)和国际社会工作教育 学院联会(IASSW)的社会工作伦理原则
3、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伦理学基础
(2)义务论伦理学与功利论伦理学的的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它是个体道德意识和个体道德行为倾向的综合反映, 体现个体道德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体道 德活动的成效。
▪ 个体道德意识、个体道德行为、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 道德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
区别
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相互转化。
二、个体道德结构
个体道德结构是从个人情境及个性构成、个人素质与品格入 手,立于微观个体角度,将个人视为道德的主体和载体,揭 示其内部各要素的组合构架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脉络与体 系。
个体道德是相对于社会道德而言的,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 的内化。
▪ (一)个体道德意识
▪ 个体道德意识是指个体有关善恶价值的各种意识因素 的总和,它是个体道德内容的主观方面,包括个体道 德意识过程和个体道德意识倾向两个层面。
▪ 一方面,道德意识包括各种社会情绪、舆论、风尚、 习俗、惯例等社会道德心理现象,这些同人们的日常 生活、道德经验相联系,通常是感性的、不系统的, 同时又往往在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固定下来并代代 相传, 具有相对稳定性。
▪ 另一方面,道德意识还包括各种道德思想、观点和理 论体系,这些并不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德经验 相联系,通常是理性的、系统的,不同性质的道德思 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往往反映着不同阶级、阶层的根 本利益。
(二)道德准则
社会道德总是以一定的准则来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道德准 则包括道德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等方面。
道德基本原则是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是各种道德准则的最 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是道德准则体系的社会本质或阶 级属性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对其他道德准则具有指导作用, 并始终居于道德准则体系的主导地位,具有广泛的指导力和 制约力。
(三) 道德活动
道德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意识指导下形成的,反 映一定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为培养社会成员的 道德品质、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升而进行的各种具有善 恶意义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道德决策活动、社会道德 评价活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等。
道德活动属于社会道德结构中客观性的成分。道德主体 一般在自觉认识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开展道德活动,这 是道德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前提。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 源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又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结构和系统,同 外部环境和作为它的载体的人、社会相互联系与影响过 程的能动作用,以及这种能动作用得以发生的方式、范 围和强度等。
这种能动作用是道德本质的外化形式,是道德结构发生 作用的机理及其表现。
▪ 在社会道德结构三要素中,道德意识是道德准则制定的 思想前提,又对道德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 道德准则是道德意识的现实表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直接 行为依据;
▪ 道德活动不仅是道德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而且是道德 准则得以表现、保持、变化和更新的重要条件。
▪ 三者的划分是相对的,作为社会道德现象的有机组成部 分,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社会道德现 象的整体,缺一不可。
▪ 所谓导向功能,是指道德从现实的社会道德水平出发 ,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导到一 个更高的水平,从而不断提升道德生活的质量。从一 定意义上说,道德的导向功能也就是道德的教育功能 。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的调节、认识、激励、导向 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第四章 道德的本质、 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解方式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一、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 一种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 识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经 济关系的反映,道德的产生、发 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 济关系。
▪ 个体道德行为过程是个体道德行为各必要环节的有机结 合,其整合状况决定着个体道德行为实现的可能性。
▪ 个体道德行为倾向是个体对道德义务和道德实践的选择 偏好,往往决定个体道德行为的品格。
▪ (三) 个体道德品质
▪ 个体道德品质,又称为个人品德或德性,是指一定社 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行为中的体现,是 个体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一贯的道 德特点和倾向。
一、社会道德结构 二、个体道德结构 三、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
道德的结构是指道德作为一个整体系 统,其内部各构成要素遵循某种关系连 接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合形式。道德 结构态势是多样的,从不同的层次和角 度加以考察,会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成分 及关系。
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道德结构可以 区分为社会道德结构和个体道德结构两 大方面。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 特殊的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 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 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柔性的和内在的规范。
▪ 道德这一调节方式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第一,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 ▪ 第二,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第三,持久性与广泛性相一致。
▪ 道德作为一种相对柔性的调节方式,主要不是被颁布、 制定或规定出来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 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 秩序和理想。它表现为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 范,以风尚和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则呈现出润物细 无声的柔性特征。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 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 意识。
▪ “道德无用论” 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作用,或者通 过强调非道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或者通 过强调道德的消极因素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中国先秦 的商鞅就认为道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般而言,如果一种道德反 映的经济基础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这 种道德对社会发展就会起促进作用,能够为与 其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的发展提 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反之,则起阻 碍作用。
▪ 个体道德意识过程是个体对社会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 活动的动态反映,在一定意义上可将其视为保证个体 道德活动的能力系统。
▪ 个体道德意识倾向是个体对现实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 活动的动态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可将其视为引发个体 道德活动的动机系统。
▪ (二)个体道德行为
▪ 个体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基于某种道德意识,遵循社会道 德准则、履行道德义务、调节道德关系的具有善恶价值 的行为。它是个体道德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方面,包括 个体道德行为过程和个体道德行为倾向两个层面。
▪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反映了辩证法的基本 规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方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 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
如果说道德是一种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表达的是 道德的一般本质,那么道德作为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揭 示的则是道德的特殊本质。
▪ 社会道德的实施归根结底有赖于个体道德的内化和实践, 个体道德的形成发育则需要社会道德的指导与规约。
▪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道德的外化形成社会道德,社会道 德的内化产生个体道德,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 上也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节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功能作用发挥的社会历史条件
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在道德的功能系 统中,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导向 功能、激励功能等。这些功能在结构上相统一, 在作用方 向上相一致, 共同形成道德的整体功能。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所谓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可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自身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早期,道德是主要的社会调节 手段,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 再次,二者的作用范围不同。社会道德调节的范围是整 个社会,具有广泛的约束性,对任何主体都发挥作用, 一视同仁,不因主体而异。个体道德的实际作用是有限 度的,并且因人而异。
联系
▪ 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道德也不能脱离个体道德而 单独存在。
▪ 社会道德是人们实践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又成为制约人 们进一步活动的客观历史条件,成为个体道德生存发展的 社会环境。
▪ 第二,道德不仅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 动。
▪ 第三,道德是一种立足现实而追求理想,并以理想来改造 和提升现实的精神。
▪ 第四,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 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不是简单 地再现世界或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第二节 道德的结构
▪ 第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 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 ,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因而 它也反映着人类的普遍性。
▪ 正确把握道德的阶级性和普遍性及其辩证关系,是理解 道德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 第四,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 便有相对独立性。
▪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第一,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 迄今为止,人类的社会经济关系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一类是以生产 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与这两种经济关系 相适应,必然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一种是统一的社 会道德,一种是对立的阶级道德。
▪ 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
▪ 所谓认识功能,是指道德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 方式,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道德范畴,反映 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关系,从中揭示社会道德文 明发展的趋势,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