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训报告二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训报告二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训报告二1.信息浏览启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在浏览器中窗口地址栏中输入相关网址,按回车后进入相关网站主页。

找到感兴趣的标题,单击后可打开相应的页面进行信息浏览。

2.信息搜索在浏览器窗口地址栏中输入, 按回车后进入谷歌网站,在文本框中输入搜索关键词,如“清华大学”,点击“Google搜索”,可进行信息的检索。

3.信息下载(1)针对以下主题“我的家乡”、“我的学校”、“我喜爱的人物和格言”等主题进行信息的搜索,将搜索到的网页内容保存为Word文档,内容不少于3000字。

(2)下载与主题相关的内容4.启动Internet Explorer,访问网站:http://,并将当前页保存在C:\My Documents的ie2.txt。

5.建立、发送电子邮件.【收件人】 "ncre@";【主题】 "祝您成功";【邮件内容】 "祝您成功";【插入附件】在邮件中插入附件,附件地址为:C:\My Documents\附件.zip。

6.启动Internet Explorer,访问网站:http://,并将当前页保存在C:\My Documents的sohu.txt。

7.向学校后勤部门发一个E-mail,反映屋顶漏雨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收件人】ncre@【主题】屋顶漏水【邮件内容】"后勤负责同志:学校13号楼的顶棚漏雨,请及时修理。

"【注意】"格式"菜单中的"编码"命令中用"简体中文(GB2312)"项。

9.向王刚发一个E-mail,邀请他来参加同学聚会。

具体内容如下:【收件人】wanggang@【主题】邀请参加同学聚会【邮件内容】"今年9月10日是我们老同学聚会,邀请你来母校共同庆祝。

"【注意】"格式"菜单中的"编码"命令中用"简体中文(GB2312)"项。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三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三

实验:二层以太网组网和交换机的配置实验一:二层以太网组网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局域网各组成部分。

2. 掌握网络设备类型选择、软硬件设置方法。

3. 掌握基本的网络故障的判断、解决方法。

【实验环境】Cisco 2950交换机、具备Windows 操作系统的PC 机、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

【实验重点及难点】9 重点:学习网络设备的连接与设置方法。

9 难点:网络故障的判断及解决方法【实验内容】网络连接示意图1、本实验选择Cisco 2950-24作为二层网络连接设备。

Cisco 2950是Cisco 最低端可网管交换机。

Catalyst 2950 系列包括Catalyst 2950T-24、2950-、2950-12 和2950C-24 交换机。

192.168.0.4 192.168.0.1 192.168.0.2 192.168.0.3 Cisco 2950 Cisco 2950Catalyst 2950-24 交换机有24 个10/100 端口;2950-12 有12 个10/100 端口;2950T-24 有24个10/100 端口和2 个固定10/100/1000 BaseT 上行链路端口;2950C-24 有24 个10/100 端口和2 个固定100 BaseFX 上行链路端口。

本次实验不考虑对交换机进行设计,只按照交换机的默认设置。

按照如上连接图进行网络连接。

具体连接过程如下:1)Cisco 2950交换机连接,将两台交换机接通电源,系统自检正常以后,任意选择两个交换机的端口,通过交叉线进行连接。

2)将如图PC机及笔记本加电,并通过直通线分别接入各交换机,观察各接入端口,待端口为绿色是为正常。

Cisco 2950交换机的端口在接入PC机时,其端口有30秒的测试过程,此过程中状态灯为黄色,若端口检测正常,则会转变为绿色。

在此步骤中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中Cisco 2950加电启动的过程?2)Cisco 2950交换机端口数是多少?3)Cisco 2950在接入设备时状态灯的变化过程。

计算机网络课内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内实验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2017-2018(1)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计算机学院2017年6月前言一、上机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ISO/OSI 模型、TCP/IP模型、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IP网络技术等。

由于这门课程相对抽象且内容复杂,是较难学的一门课程。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关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网络实践训练,能有效地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二、实验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 4 个实验。

学生可以在课内上机或宿舍电脑上完成指导书中给出的实验内容,理解所学的知识。

指导书中的4 个实验如下:1.网络线缆制作2.对等网组建3.路由器基本配置4.www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三、实验任务与时间安排《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在课内安排的实验外,鼓励同学在课外使用相关技术进行练习。

课内上机实验时间为8学时,与教学内容同时进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有如下要求:1、本课程主要是为辅助课堂讲授而设。

课堂讲授时,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实验的性质、任务、要求、进度、实验考核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按照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实验前详细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独立完成实验,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严禁迟到、早退。

3、实验2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4、采用硬件进行实验,每项实验结果,需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拆除线路。

目录实验一网络线缆制作 (1)实验二对等网组建 (3)实验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10)实验四WWW和FTP服务器的安装和设置 (8)实验1:双绞线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认识和熟练应用网线制作的专用工具。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

实验报告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专业班级电子信息0902班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2011年12月教师审批签字二 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实验一使用Ethereal分析TCP协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Ethereal的基本使用方法。

2、进一步掌握MAC帧头部、IP数据包头部、以及TCP数据包头部各个数据位的意义。

3、加深对TCP/UDP协议原理的理解,分析两种协议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安装好Ethereal软件,导入老师所给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三、主要仪器设备硬件:LENOVO-D00B68AD笔记本电脑一台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操作系统、Ethereal软件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导入捕获包后,在Ethereal的“Filter”域中输入关键字“TCP”,然后点击“Apply”按钮,将捕获到的与传输无关的数据包过滤,剩下与本实验相关的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Ethereal抓取的TCP协议数据包在过滤后的数据包捕获窗口中,看到的是192.168.1.14和128.119.245.12之间的一系列TCP和HTTP通讯信息,其中有初始化连接的含有“SYN”信息的3次TCP握手,一个HTTP POST信息和一系列的从192.168.1.14发往128.119.245.12的TCP包和HTTP。

查看捕获的数据包,回答以下问题:(1)192.168.1.14通讯使用的TCP端口号是多少?答:其TCP端口号是4898。

如截图:(2)128.119.245.12使用哪个端口发送和接收TCP数据包?答:其用http(80) 端口发送和接收TCP数据包。

如截图:点击“Analyze”菜单中的“Enable Protocols”,在弹出的如图2所示的“Enable Protocols”对话框中将“HTTP”的勾去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4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4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年级:实验日期: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名称:windows域的权限设置实验序号:04 成员人数: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权利与权限的区别以及针对的对象
(2)理解并验证共享许可设置
(3)理解并验证NTFS许可设置
(4)验证权限叠加
(5)理解并设置审核策略
二、实验环境
Windows2000,windows XP
三.实验过程(主要步骤和结果)
(1)理解权利与权限的区别以及针对的对象
权限(Permission)代表一个用户对文件、文件夹、打印机等系统资源的访问能力;而权利(Right)代表用户对系统进行设置的能力。

(2)理解并验证共享许可设置
(3)理解并验证NTFS许可设置
1.先创建2个组group1 和group2
第1 页共8 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报告
(4)验证权限叠加
第3 页共8 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报告
(5)理解并设置审核策略
第5 页共8 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报告
第7 页共8 页
三、实验结论
四、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滑动窗口协议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内容1、λ数据结构λ流程图λ主要实现逻辑λ代码λ心得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_ _ 实验名称 _姓名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一.实验名称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流程和说明,分工说明)五.实验结果六.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第三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模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周术成老师2014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2.实验原理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中职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

中职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

中职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用户登录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用户登录验证系统的方法;2.熟悉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的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

实验内容:本实验通过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用户登录验证系统。

该系统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将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验证。

验证成功则显示登录成功信息,验证失败则显示登录失败信息。

实验步骤:1. 创建数据库表格:创建一个名为“user_info”的表格,包含“username”和“password”两个字段。

将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分别存储在这两个字段中。

2. 编写登录验证系统的代码:首先,导入pymysql库,连接数据库。

然后,通过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接着,利用SQL语句查询数据库表格,判断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与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匹配。

最后,根据匹配结果输出相应的登录验证信息。

3. 运行代码:在Python编程环境中运行代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验证。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实现了用户登录验证系统。

当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时,系统会显示登录成功的信息。

当用户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时,系统会显示登录失败的信息。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用户登录验证系统的方法。

同时,我进一步熟悉了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使用Python连接数据库、查询数据表和执行SQL语句等操作。

这对我今后在计算机领域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我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科学中的系统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这为我今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基础。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5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5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实验一认识PacketTracer软件与路由的访问一、实验目的作为配置网络设备的最基础的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以下技能:(1)通过安装,运行PacketTracer软件,掌握PacketTracer软件的使用和设置;(2)通过反转电缆实现PC机与路由器的连接;(3)正确配置PC机仿真终端程序的串口参数;(4)熟悉Console端与Telnet访问路由器;二、设备要求Cisco路由器,PC机(操作系统WindowsXP,装有终端软件)三、实验配置和结果1.安装PacketTracer5.3版本软件2.汉化PacketTracer5.33.启动PacketTracer5.3软件,熟悉软件界面。

4.通过Console端口访问路由器1)把PC机的一串口通过反转线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端相连,记录默认情况下路由器Console端口的参数。

2)记录表明路由器已经启动正常时的提示符。

5.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1)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IP地址Router>enRouter#//以上是进入路由器特权模式Router#configureterminal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oneperline.EndwithCNTL/Z.Router(config)# //以上是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f)#interfaceFas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以上是进入路由器的以太网口F0/0接口Router(config-if)#ipaddress172.16.0.1255.255.0.0//以上是配置接口的IP地址Router(config-if)#noshutdown//以上是打开接口,默认路由器的所有接口都是关闭的,这一点和交换机有很大差别Router(config-if)#end//退出配置模式2)配置路由器密码Router#confterminalRouter(config)#linevty04//以上是进入路由器的VTY虚拟终端下5个虚拟终端Router(config-line)#passwordciscoRouter(config-line)#login//以上是配置vty的密码,即Telnet密码Router(config-line)#exitRouter(config)#enablepasswordcisco//以上是配置进入到路由器特权模式的密码Router(config)#end3)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在计算机上配置网卡的IP地址为172.16.0.100/255.255.0.0,打开DOS命令窗口,首先测试计算机和路由器的IP连通性,再Telnet远程登录,如下所述PC>ping172.16.0.1Pinging172.16.0.1with32bytesofdata:Replyfrom172.16.0.1:bytes=32time=130msTTL=255Replyfrom172.16.0.1:byte s=32time=40msTTL=255Replyfrom172.16.0.1:bytes=32time=63msTTL=255Reply from172.16.0.1:bytes=32time=62msTTL=255Pingstatisticsfor172.16.0.1:Packets:Sent=4,Received=4,Lost=0(0%loss),Approximateroundtriptimesinm illi-seconds:Minimum=40ms,Maximum=130ms,Average=73ms//表明计算机能Ping通路由器PC>telnet172.16.0.1//Telnet路由器以太网卡上的IP地址Trying172.16.0.1...OpenUserAccessVerificationPassword:(输入密码cisco)Router>enablePassword:(输入密码cisco)Router#exit//输入VTY的密码cisco、输入enable的密码cisco,能正常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按以上方法是否正常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四、思考与分析以Cisco为例,什么是VTY,一般情况下,路由器支持几个虚拟终端,分别是什么?交换机支持几个虚拟终端,为别是什么?实验成绩评定表序号实验名称:123456实验方法:□有创新□有改进□有缺陷□合理实验步骤:□掌握□理解,不熟练□未掌握实验结果:□正确□部分正确□错误文字表述:□简明通顺□重复冗长□逻辑性差□有语病实验态度:□严谨认真□循规蹈矩□敷衍应付综合评价:□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扩展阅读: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题目院系姓名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进度实验内容成绩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实验WindowsServer20xx的安装及环境设置软件学院王玉专业学号软件工程1220980122班级实验日期软升本12-120xx.5.251.能够独立的安装windowsserver20xx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上机实训报告(精选3篇)

计算机上机实训报告(精选3篇)

计算机上机实训报告(精选3篇)计算机上机实训报告篇1曾经心潮澎湃,曾经满怀激情,曾经翘首等待那为期两周的实训学习,现在已经结束了.这是我们升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外出那么远的地方实训,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很认真的参加了这一次实训活动.但是,同学们当我们从实训中满怀喜悦,满载而归时,不要忘了,我们之所以能有这次充实难忘的实训机会,是因为有了校以及学院的大力支持,实训带队老师的全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若没有校以及学院各位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是绝对不会能有这次密切结合所学专业,密切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机会;若没有各位实训老师和蔼可亲的指导,全心全意的无私关怀,我们绝不可能能顺利完成实训任务,也绝不可能满载而归.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07级全体实训生向校以及学院各位领导为我们精心打造的密切结合所学专业的实训平台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为了我们能真正学到知识而不辞辛苦做了大量工作,而且每天都会激励我们的实训带队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觉到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说实习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收获了心中的那份经历,那份感受,那份回忆!实训过程是繁琐的,但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不怕课程难,相互帮助一起分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我们此次针对的是web开发的课程实训,主要针对项目的开发流程进行系统性地实际操作.很多同学甚至吃了饭就一头扎在实训中.实训的指导老师也非常认真负责,耐心讲解,细心指导,一点一点解答同学们的疑惑,直到同学们理解了为止.在实训中,分析,讨论,演算,机房里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气氛.如果说最好的大学是社会,那实践便是最好的老师了.通过本次的实训,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我们明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激发了我们下一阶段更加努力刻苦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句关于实践的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实践经验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软公司希望应聘程序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有十万行的编程经验.理由很简单:实践性的技术要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动手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笔试中考高分,而是实践能力.吃苦是为了做金字塔尖上的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训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在经过了复杂而忙乱的设计编程后,我们按时完成了实训单位交给的任务.虽然结果并没有达到我们最初设想的效果,但在排除了时间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等客观原因后,我们看到的的是自身上的不足,我们所掌握的远不能满足这次任务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在今后学习中生活中去理解去掌握.这次的任务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学习与实践这之间的距离,只有不断的吸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磨炼,才能适应现今科技超速发展的计算机时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在短暂的实训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处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internet广泛普及的的时代,只有学会团队合作,深刻领悟团队精神,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才能适应这信息爆炸的社会,毕竟一个人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精力来讲,所能做的只是很少很少事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还应当充分利用身边宝贵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学习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人们常说:"立足本行如下棋,输赢系于每个棋子".大学,大代表广博,学代表学识.大学出去的人一定要有广博的学识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学毕业生.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做好人生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学生第一要事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毕竟现在是知识,信息第一的时代,有了知识你才能改变,得到自己想要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总结一下在此次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项目开发流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实训的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训过程中成立一个小团队,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为了我们的目标而努力,让我看到了大家对于学习的热情,还有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四是为积累了素材和资料.在这里,我们要再次感谢校领导以及学院领导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实训带队老师对我们的精心的指导与深深的鼓励以及无私的关怀.我想这次实训结束的同时,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便是一个新的开始,争取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完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活因奋斗而精彩.人生之路,使自己用双脚对全部生命历程的艰难丈量.每个人身后深深浅浅的脚印里,都蕴藏着许许多多个故事,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快乐与艰辛.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只有强者才有出路,才能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心如平原驰马,易放难收,趁着缰绳还在手,勒马回头,为时不晚.奋斗的过程很艰辛,也许一年两年都不会有什么进展,但只要保持一颗奋斗的心,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正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要永不退缩,永不言败!计算机上机实训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会计实训的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培养会计业务处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

计算机网络管理上机实验报告05-服务器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上机实验报告05-服务器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管理年级:2020实验日期:2023-4-11姓名:学号:班级:网络工程
实验名称:服务器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实验序号:05 成员人数:1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服务器的管理需求分析所包含的意义
(2) 理解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使用常见的服务器远程控制工具
(4)Telnet、向日葵和RemoteAnyWhere的使用方法及可以控制的选项
二、实验环境
微型计算机;Windows 7/10操作系统、向日葵和RemoteAnyWhere等软件
三、实验过程(主要步骤和结果截图)
1、打开telnet功能和启动Telnet服务
2、允许远程控制功能及用命令行连接已允许远程控制的主机
3、用远程桌面连接功能连接和控制主机
4、安装向日葵软件,远程连接和控制主机。

5、安装RemoteAnyWhere,实时监控服务器性能。

四、实验结论和结果
1、打开telnet功能和启动Telnet服务
2、允许远程控制功能及用命令行连接已允许远程控制的主机
3、用远程桌面连接功能连接和控制主机
3、安装向日葵软件,远程连接和控制主机。

安装
向日葵软件分为主控端和被控端,连接的钥匙是一串识别码,主控端协助客户端时,需要输入一串识别码,客户端同意,主控端才能控制客户端。

5、安装RemoteAnyWhere,实时监控服务器性能。

安装软件
进入主界面远程控制功能
五、心得体会
理解服务器的管理需求分析所包含的意义,理解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计算机网络管理上机实验报告04-网络管理命令和工具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上机实验报告04-网络管理命令和工具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管理年级:2020实验日期:姓名:学号:班级:网络工程实验名称:网络管理命令和工具的使用实验序号:041、实验目的使用常见的windows系统下的网络管理命令如ipconfig、ping、arp、netstat、tracert、pathping、route、net等命令。

(每个选两个即可)2、常见的windows系统下的网络管理命令的使用(1)ipconfig相关用法:Ipconfig:显示所有网卡的基本TCP/IP配置参数Ipconfig /all:显示本机TCP/IP配置的详细信息;Ipconfig /flushdns:清除本地DNS缓存内容;Ipconfig /displaydns:显示本地DNS内容;Ipconfig /registerdns:DNS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进行注册;还包括以下相关命令:Ipconfig /release:DHCP客户端手工释放IP地址;Ipconfig /renew:DHCP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刷新请求;Ipconfig /showclassid:显示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信息;Ipconfig /setclassid:设置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

ipconfig /renew “Local Area Connection”:更新“本地连接”适配器的由DHCP 分配 IP 地址的配置ipconfig /showclassid Local*:显示名称以 Local 开头的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ipconfig /setclassid “Local Area Connection”TEST:将“本地连接”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 设置为 TEST(2)pingPing –a ip:ping本机地址并解析成主机名:ping -a 172.16.180.54ping –r 4 ip:测试目标ip,并记录4个跃点的路由其他相关命令:-t :Ping 指定的主机,直到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网络综合实习课程设计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名称通信工程学生姓名杜立华学生学号201313070112任课教师王权海、陈红娟设计(论文)成绩教务处制2014年4月18日目录实验三 (3)(1)某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所示,请根据路由表画出网络的拓扑图。

(3)(2)请解释什么是缺省路由? (4)实验四 (4)(1)根据RIP协议,当有多条路径可达目的网络时,选路的依据是什么? (4)(2)图3-5的拓扑中,如果R0到R1的链路断开,R0如何到达目的网络10.15.1.0/24?请写出相关的路由表表项 (5)实验五 (5)(1)在实验步骤(7)结束后,在拓扑图中删除RB1和RB2之间的光纤链路,然后再RB1上运行show ip route命令,观察路由表的变化。

再次运行ping 172.16.2.2和tracert 172.16.2.2,观察结果同删除链路之前有什么不同?解释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5)实验六 (5)(1)下面两组语句等效吗?各表达什么意思? (5)(2)请解释实验步骤(7)中的两次运行结果,第一次运行ftp 172.16.4.4时,可以访问FTP服务么?为什么?第二次运行时可以访问么?为什么? (5)(3)如果只允许总裁办和销售部的数据包到达财务部,拒绝其他地址的机器访问财务部,应如何设置? (6)实验七 (6)(1)在步骤(4)中,如果有多个内网PC同时访问http://65.10.1.2,则R1上的NAT映射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是否会有变化?会有何种变化? (6)(2)在步骤(6)中,如果有多个公网PC同时访问http://202.115.1.3的Web和FTP服务,则R1上的NAT映射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是否会有变化?会有何种变化? (6)实验八 (6)(1)DHCP客户端从DHCP服务器下载网络的配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实验九 (7)(1)DNS服务器的NS、A、CNAME记录类型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7)(2)三台公网上的DNS服务器、、所在的位置是否固定?可否将它们相互调换? (7)实验十 (7)(1)请给出实验步骤5中进行子网调整后的各个PC和路由器端口IP地址。

(7)(2)在图10-4中,如果将Switch0的fa4/1端口设置成了属于VLAN11,将Switch1的fa4/1端口设置成了属于VLAN22的话,要实现VLAN间通信,应该在哪些地方作如何的配置调整? (7)(3)可否将Switch0的fa4/1端口和Switch1的fa4/1端口都配置成trunk模 (7)实验十一 (8)(1)图11-1和图11-2中,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连接的端口,为什么要设置成trunk 模式?可否设置成access模式? (8)(2)图11-2中,可否把三层交换机MSW0连接到右边的二层交换机SW1上?如果这样连接,需要做哪些配置上的改变?试画出拓扑图。

(8)实验十三 (8)(1)在PC0上执行tracert 10.1.1.9命令,记录并解释命令的输出结果 (8)实验十四 (9)在步骤(5)中运行tracert 192.168.2.3的结果是什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 9实验十六 (9)1.搭建网络拓扑图。

(9)2.在集线器上划分局域网: (10)3.利用路由器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部分代码如下): (10)4. 在路由器上配置DHCP中继(部分配置如下): (11)5. 三个服务器使用固定的地址(WWW——172.16.4.2/24,FTP——172.16.4.3/24,DHCP——172.16.4.4/24),内网用户可通过内部地址访问这些服务器。

(12)6. 实现公司的FTP服务不提供给外网: (14)7.外网可通过202.1.1.3访问公司www服务器: (15)8.公司为外地出差员工提供“远程接入式VPN”服务,使得外地员工可以通过公网连接以账户+密码的方式接入到公司内部网络。

该类接入用户统一安排172.16.5.0/24的地址段。

(15)9、由于业务拓展需要,公司要在另一座城市开设营销分部(地址段172.16.6.0/24),计划用IP-Sec的方式架设VPN内联网。

经由公共Internet连接至公司总部。

(16)实验三(1)某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所示,请根据路由表画出网络的拓扑图。

(2)请解释什么是缺省路由?答:Default route 是路由表(routing table)中的一条记录,指明信息包(packet)的目的地不在路由表中时的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简单地说,就是在没有找到匹配的路由时使用的路由。

在路由表中,缺省路由以目的网络为0.0.0.0、子网掩码为0.0.0.0的形式出现。

如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能与任何路由相匹配,那么系统将使用缺省路由转发该数据包。

换言之,缺省路由,指明信息包的目的地不在路由表中时的路由。

缺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可以通过静态路由配置,某些动态路由协议也可以生成缺省路由,如OSPF和IS-IS。

在小型互连网中,使用缺省路由可以减轻路由器对路由表的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内存和CPU的使用率。

在WEB管理界面—>快速向导中配置完上网接入线路(主线路),或者在WEB管理界面—>缺省路由基本配置—>ISP配置中配置了主线路和备份线路后,HiPER会自动生成主线路(备份线路)的缺省路由,可在WEB管理界面—>系统状态—>路由和端口信息—>路由表信息列表查看到对应路由信息,即目标地址为“0.0.0.0/0”的静态路由。

实验四(1)根据RIP协议,当有多条路径可达目的网络时,选路的依据是什么?答 :依据是到达目的网络进过的路程最短。

即经过转发的次数最少。

(2)图3-5的拓扑中,如果R0到R1的链路断开,R0如何到达目的网络10.15.1.0/24?请写出相关的路由表表项答:下一跳:R3 跳数:4实验五(1)在实验步骤(7)结束后,在拓扑图中删除RB1和RB2之间的光纤链路,然后再RB1上运行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表的变化。

再次运行ping 172.16.2.2和tracert 172.16.2.2,观察结果同删除链路之前有什么不同?解释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答:结果同删除链路之前,TTL 值减少了1,而tracert 结果比之前多了1,这种变化时因为RB1和RB2之间的链路被删除,路由表进行更新,导致路径的改变。

实验六(1)下面两组语句等效吗?各表达什么意思?答:不一样。

第一张的解过时允许所有主机的信息通过。

第二张表的结果是不允许所有的主机的信息通过。

(2)请解释实验步骤(7)中的两次运行结果,第一次运行ftp 172.16.4.4时,可以访问FTP 服 务么?为什么?第二次运行时可以访问么?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设置允许TCP数据通过。

所以运行fft 172.16.4.4时不可以访问。

第二次设置过后允许其他主机通过21端口访问。

(3)如果只允许总裁办和销售部的数据包到达财务部,拒绝其他地址的机器访问财务部,应如何设置?答:access-list 1 permit 172.16.1.2 0.0.0.0access-list 1 permit 172.16.2.8 0.0.0.0access-list 1 deny anyint fa0/0ip access-group 1 out实验七(1)在步骤(4)中,如果有多个内网PC同时访问http://65.10.1.2,则R1上的NAT 映射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是否会有变化?会有何种变化?答:有变化。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数目变多,而且顺序会相应变化。

(2)在步骤(6)中,如果有多个公网PC同时访问http://202.115.1.3的Web和FTP 服务,则R1上的NAT映射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是否会有变化?会有何种变化?答:有变化。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数目会增多,因为访问WEB和FTP服务的人数增多。

实验八(1)DHCP客户端从DHCP服务器下载网络的配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主要下载ip地址、网关、dns服务器地址。

实验九(1)DNS服务器的NS、A、CNAME记录类型分别表示什么含义?答:NS记录是域名服务器记录,用来指定该域名由哪个DNS服务器来进行解析。

A记录是用来指定主机名(或域名)对应的IP地址记录。

CNAME记录通常称别名指向可以将注册的不同域名统统转到一个主域名上去(2)三台公网上的DNS服务器、、所在的位置是否固定?可否将它们相互调换?答:是固定的。

其余两个可以互换。

实验十(1)请给出实验步骤5中进行子网调整后的各个PC和路由器端口IP地址。

答:PC0:202.115.2.1/27 PC2 :202.115.2.2/27 PC5 :202.115.2.3/27PC1 :202.115.2.33/27 PC3 :202.115.2.34/27 PC4 :202.115.2.35/27Fa4/0 :202.115.2.4/27 Fa5/0 :202.115.2.36/27(2)在图10-4中,如果将Switch0的fa4/1端口设置成了属于VLAN11,将Switch1的fa4/1端口设置成了属于VLAN22的话,要实现VLAN间通信,应该在哪些地方作如何的配置调整?答:需要在pc上设置网关,并且在路由器上设置静态路由。

(3)可否将Switch0的fa4/1端口和Switch1的fa4/1端口都配置成trunk模答:可以。

设置成trunk后,在路由器的端口划分之端口,并把ip地址设置为相应vlan的网段,把这个地址作为这个网段里pc的网关。

然后再pc上配置就可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实验十一(1)图11-1和图11-2中,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连接的端口,为什么要设置成trunk模式?可否设置成access模式?答:不能。

因为这个端口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在通信时(2)图11-2中,可否把三层交换机MSW0连接到右边的二层交换机SW1上?如果这样连接,需要做哪些配置上的改变?试画出拓扑图。

配置实验十三(1)在PC0上执行tracert 10.1.1.9命令,记录并解释命令的输出结果答:对路由器进行GRE配置后,在网络中相当于把两个网络连连接起来。

即相当于用路由器把两个网络互联,由路由器对数据进行转发。

所以由PC发出的报文到目的网络的吓一跳是所配置的端口的地址。

实验十四在步骤(5)中运行tracert 192.168.2.3的结果是什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