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综合症和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鸡坏死性肠炎的概述

鸡坏死性肠炎的概述

鸡坏死性肠炎的概述作者:王海丰张博来源:《新农业》2019年第07期摘要:鸡坏死性肠炎是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魏氏梭菌,又称为肠毒血症。

在现代养家禽养殖业中较为多发,对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阻碍,给家禽养殖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阐述了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因、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为家禽养殖中对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鸡;坏死性肠炎;诊断;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在自然条件下,对肉鸡、蛋鸡及土鸡的侵害均可发生,并且不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较为多发。

本病主要侵害对为,地面平养的肉仔鸡,在2~5周龄较为多发。

本病发病病因较为复杂,发病率在7%~50%之间,但死亡率并不高,一般都在7%以下,管理不到位会导致死亡率的增加。

1 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因引起鸡坏死性肠炎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合理、细菌和寄生虫感染。

饲养管理在家禽养殖中非常关键,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通常由于鸡群密度较大,环境通风通不好;饲料的突然更换,且蛋白质含量较低,导致鸡肠胃消化紊乱;饲料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过高,或在全价日粮中额外添加小麦、黄豆、动物油脂、鱼粉等高能量高蛋白原料,可以引起肠道中存在未消化饲料;不合理地使用药物添加剂,因体液循环紊乱而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发鸡坏死性肠炎。

鸡采食了不卫生的食物会导致球虫病的感染,球虫寄生在鸡的小肠、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对鸡肠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继发鸡坏死性肠炎。

产气芽孢芙膜梭菌是一种空气中存在的厌氧菌,也是导致鸡发生坏死性肠炎的常见病原菌。

当家禽环境中产气超标时,产气芽孢芙膜梭菌就会在鸡肠道中繁殖,产生α毒素,该毒素的毒性较强,家禽对其十分敏感。

球虫病对肠黏膜的损伤、饲料能量过高使得有部分在肠道中未消化、消化酶的分泌紊乱导致的消化率低和肠蠕动慢都可以促进产气芽孢芙膜梭菌在肠道中的繁殖。

2 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患鸡坏死性肠炎的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闭眼,嗜睡,羽毛杂乱无光泽,且脆弱易断。

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症肠毒综合症是一种以拉料粪,且粪便中含有血丝样,胡萝卜丝样和未消化的饲料粪便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大群主要表现为有时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拉稀严重机体的脱水,饲料报酬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它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原体引起的,而是由多种致病病原共同作用的结果。

肠毒综合症可感染各年龄段鸡,球虫的感染也可诱发肠毒综合症的发生,一般夏季等气候比较潮湿的季节容易发生。

另外随着饲料营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的长势加快,肠道的粘膜发育适应不了高饲料蛋白,对肠粘膜也是一种伤害,另外大剂量长期用一些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也会诱发本病,球虫引起来的前期主要症状是:刚开始鸡的粪便变细,变长,有时早上排出的白色稀粪上有血丝样,胡萝卜丝样的物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大部分开始拉饲料粪便,且粪便中含有血丝样,胡萝卜丝样有的鸡发生水泻,粪便颜色变浅,呈浅黄色或浅黄绿色三、剖检症状:剖检发病鸡,仅见整段小肠布满米粒大小的出血斑,发病初期肠管肿胀,肠壁增厚,剪开后自然外翻,肠黏膜上覆盖一层糠麸样物,极易剥离,肠腔空虚,内容物少,有的肠腔内有未消化的饲料,中后期肠壁变薄,黏膜脱落,内容物为粉红色或白色粘稠样,严重者黏膜完全脱落,内容物呈西红柿样。

四、病因分析1、原虫:球虫是机体的内寄生虫,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过程中对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微血管造成损伤,表现出肠道出血和自体中毒现象。

2、肠道内环境:球虫在肠道内快速生长增殖肠道内环境的变化。

球虫繁殖需要宿主细胞大量的氧,导致小肠黏膜产生大量乳酸,肠道内PH值大大降低,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减少,有害菌大量增值。

PH值降低会导致消化酶功能下降,肠道蠕动加快,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变短,胆汁会迅速从肠道内排出,从而出现特征性粪便、浅黄色的料粪。

肠道内氧减少导致厌氧菌的滋生,从而出现坏死性肠炎。

3、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给细菌提供营养,特别有时添加大量的多维促进繁殖。

4,单一用药,反反复复,用点肠炎药就好,一旦停药又发生,过量用药又会加剧肠道菌群的紊乱。

警惕坏死性肠炎卷土重来

警惕坏死性肠炎卷土重来

警惕坏死性肠炎卷土重来作者:黎先伟译来源:《兽医导刊》 2015年第9期黎先伟译坏死性肠炎(NE)又称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一种传染病,会对肠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坏死性肠炎已经重新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这促使养禽生产者更多的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以最大程度的维持家禽的生产性能。

在饲养过程中,家禽的胃肠道可能会不断受到各种潜在的有害因素的威胁,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外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家禽的生产性能也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此外,由于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趋严重,使得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

因此,当我们的养殖企业需要保证自身竞争优势的时候,维护动物的肠道健康将会变得越来越关键,这可最大限度的为养殖生产企业带来生产效益和利润水平。

一、什么是坏死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所产生的毒素可对肉鸡、母鸡和火鸡的肠道造成损伤。

根据所产生的毒素不同,产气荚膜梭菌可被分为5种类型(A 至E)。

A 型和C 型(偶尔)产气荚膜梭菌最常与坏死性肠炎有关,它们所产生的毒素能够破坏肠道的内膜。

这使得毒素能够进入家禽的血液,并损害其他组织器官,如肝脏。

从环境中摄入高毒力的病原菌,特别是从受感染的粪便中摄入病原菌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虽然家禽从2 周~ 6 月龄都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但是发生疾病的概率往往取决于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条件。

例如,垫料饲养的肉鸡通常在2 ~ 5 周龄较为易感;而地板圈养系统饲养的蛋鸡则往往在3 ~ 6 月龄较为易感。

坏死性肠炎感染即可表现为一种急性的临床症状,也可表现为一种慢性的亚临床症状。

在急性感染病例中,家禽的死亡率通常会突然增加,而之前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征兆,每天死亡的家禽数则会高达1%。

尽管我们最常见的是与肉鸡感染发病相关的案例,但是坏死性肠炎对蛋鸡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nec确诊标准

nec确诊标准

nec确诊标准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确诊标准如下:
1. 临床表现:新生儿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以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便等表现。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肠道出现坏死和炎症。

2. 体征检查:查体发现腹部压痛、腹壁紧张、腹部包块等体征。

这些体征可能表明肠道炎症和坏死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提示感染和炎症的存在。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肠壁增厚、气液平面、肠梗阻等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表明肠道已经出现坏死和梗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诊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诊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诊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诊断
1.中毒性肠麻痹:当原发病为腹泻或败血症时,易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误诊为中毒性肠麻痹,但后者无便血,X线片上无肠壁间积气等。

2.机械性肠梗阻:X线腹平片上液平面的跨度较大,肠壁较薄,无肠壁间隙增宽模糊,无肠壁积气,再结合临床不难区别。

3.肠扭转:此时机械性肠梗阻症状重,呕吐频繁,腹部X线平片示十二指肠梗阻影像,腹部阴影密度均匀增深,并存在不规则多形气体影,无明显充气扩张的肠曲。

4.先天性巨结肠:有腹胀,X线片上有小肠、结肠充气影,需与早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

前者有便秘史,无血便,X线片动态观察无肠壁积气征。

5.新生儿出血症:生后2~5天出现,可以胃肠道出血为主,需鉴别。

本病有生后未给予维生素K注射史,无腹胀,X线片也无肠道充气和肠壁积气,维生素K治疗有效。

6.自发性胃穿孔:多由于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引起,常见于胃大弯近贲门处。

病儿生后3~5天突然进行性腹胀,伴呕吐、呼吸困难和发绀,X线平片腹部仅见气腹,无肠壁积气或肠管胀气。

坏死性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坏死性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坏死性肠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坏死性肠炎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外科病症体征:排水样血性大便,腹胀,精神萎靡疾病介绍:什么是坏死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怎么回事?坏死性肠炎是与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联系的一种急性肠炎,本病病变主要在小肠,病理改变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常急性起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1,腹痛,腹胀腹痛多为突发,持续并可有阵发加重,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上腹部,有些患者可有全腹痛,该病在早期可先有轻度腹胀,继则加重2,呕吐:腹痛发作后即伴恶心,呕吐,吐出物含胆汁,咖啡样或血水样3,腹泻及便血:程度不一,多者每天10余次,根据病变部位,出血速度,在肠道停留时间及肠蠕动情况不同,粪便可为鲜血,洗肉汤样,果酱样或黑便,并常混有腐烂组织及特殊的腥臭味,如病变限局在小肠者则无里急后重现象4,周身中毒症状:由于细菌,内毒素的易位造成周身炎症反应可有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或烦躁,若出现谵妄或昏迷多提示病情严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并可能有肠坏死的情况发生5,婴幼儿症状:不典型,产婴多在出生后3~10天发病,由于早产或低体重而收治于监护病房,在人工喂养期间或对未成熟儿因吞咽反射建立不完全而放置胃管鼻饲期间发现胃内有潴留,继有腹胀,呕吐,便血发热或体温不升,心率过速或缓慢,腹肌紧张,腹部胀气,腹壁红斑等体征,一般认为孕龄越小,罹患AHNE的发生率越高,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2%临床分型:1,胃肠炎型:见于疾病的早期有腹痛,水样便,低热,可伴恶心呕吐2,中毒性休克:出现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休克等表现,常在发病1~5天内发生3,腹膜炎型:有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受累肠壁坏死或穿孔,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4,肠梗阻型:有腹胀,腹痛,呕吐频繁,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消失,出现鼓肠5,肠出血型:以血水样或暗红色血便为主,量可多达1~2L,明显贫血和脱水症状体征:坏死性肠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坏死性肠炎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1、腹痛、腹胀腹痛多为突发,持续并可有阵发加重。

鸡肠毒综合症和肠炎区别?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

鸡肠毒综合症和肠炎区别?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

鸡肠毒综合症和肠炎区别?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鸡肠毒综合症和肠炎区别?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鸡肠毒综合症是在鸡群中挺常见的传染病。

鸡肠毒综合症是一种容易复发,且传染速度较快的流行病。

那么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如何鉴别区分呢?鸡肠毒综合症和肠炎区别?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鸡肠毒综合症是在鸡群中挺常见的传染病。

鸡肠毒综合症是一种容易复发,且传染速度较快的流行病。

那么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如何鉴别区分呢?鸡肠毒和肠炎是一个病吗?先说说肠炎:肠炎在我看来,就是肠粘膜脱离,然后过料。

肠炎在采食量大的品种上发病率比较高,例如大肉食。

就是所谓的吃的越多肠炎发病率越高。

肠炎的主要诱因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这类细菌会导致肠粘膜脱离,肠道松弛,肠壁变薄,透明。

一旦肠粘膜脱落,肠道松弛,肠壁变薄,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就会降低,会导致鸡的粪便发黄,我们成为过料,这个和大颗粒玉米粒,豆粕是不一样的,是整个粪便发黄。

并且是长的越大,采食量越高,肠黏膜脱落越严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一些个头大的大肉食猝死,解剖后都是肝脏肿大,肠道黏膜脱落,肠道壁变薄。

越好的鸡,越大的鸡,猝死的原因主要是肠炎。

肠黏膜脱落后,肠壁变薄,鸡产生疼痛感,这种应激刺激才导致鸡的死亡,所以死亡的鸡解剖后会出现肝脏破裂,肠黏膜脱落等症状。

在治疗肠炎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就行,现在的抗生素对肠炎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不用刻意去预防肠炎。

说说我对肠毒的理解:为什么要叫做综合症?之所以叫做综合症,是因为肠毒不是单一病源造成的,是多个病源混合感染,造成的一种肠道毒素的症状。

什么是肠毒?从字面意思来看,毒是毒素,首先这个病源能产生毒素,毒素可以穿过肠道壁,进入血液,造成内毒素升高。

那么哪些病源会产生毒素呢?大家都知道,在鸡10天的时候,会有尖叫或者瘫痪等症状,尖叫是因为鸡肠道有疼痛感,鸡瘫痪是神经系统受损,这样的受损是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伤害,就是自体中毒。

鸡腹泻病症的分类诊断

鸡腹泻病症的分类诊断

腹泻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鸡,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组织病变,究其原因,错综复杂。

通过观察鸡粪的特征性变化,再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变化,通常可对鸡群常见的腹泻性疾病进行简易鉴别。

现根据粪便性状的不同,将引起鸡腹泻的几种原因介绍如下。

一、白色粪便
病鸡拉白色稀粪,多是由肠黏膜分泌大量的肠液及尿酸盐增多造成的。

一般来说,引起肾脏损害的营养性因素或传染性疾病等污染性因素都可能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尿酸盐含量增多,进而导致鸡排白色稀粪。

1.鸡白痢。

雏鸡多发,发病高峰期多为7~14日龄,雏鸡感染后多成急性经过,患病雏鸡精神抑郁,畏寒,颤抖,毛松,翅垂,食欲下降。

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拉白色糊状如浓稠石灰乳状的粪便(白痢),此种粪便一排出即凝固为石灰石状物,堵塞肛门,俗称“糊屁股”,雏鸡常因全身性败血症而大批死亡。

成年鸡表现为慢性或急性感染,产蛋率和受精率降低,鸡冠粗糙萎缩,母鸡常出现卵黄性腹膜炎死亡。

剖检:雏鸡卵黄吸收不全,肝脏表面有白色坏死小点,肝、心肌、肺、盲肠、大肠和肌胃有坏死灶或结节,稍大的病雏肺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

家禽肠毒综合症

家禽肠毒综合症

家禽肠毒综合症肠毒综合症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普及,管理的规范,家禽养殖中出现了一些和温度、湿度有关的一系列疾病问题,特别是腹泻问题,引起家禽神经症状的腹泻就是肠毒综合症。

此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针对此病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从字面理解,肠:肠道,毒:毒素,综合症:混合感染。

科学定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后被溶解的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禽体外引起的中毒反应;或者在外界药物的作用下病原微生物死亡,其本身被细胞溶解释放代谢产物而引起的疾病。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肠毒综合症必须有神经症状,否则就不是,而是肠毒综合症的前症。

【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的代谢产物以及死亡病原微生物被溶解的代谢产物【发病原因】:饲养密度大是诱因,圈舍内环境温暖潮湿是主因;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是间接原因,消毒不彻底或者根本不消毒,为病菌创造生存环境是根本原因;饲料营养偏高,特别是蛋白或高热量玉米添加较多,加重肝脏负担,诱发营养性腹泻;生长过快或频繁发生球虫病的鸡群极易感染肠毒综合症。

1. 潮湿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潮湿导致肠道内环境紊乱,有益微生物生长环境失衡,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肠蠕动加快,夹生料增多,加重肝脏负担,致使过剩胆汁倒流形成绿色粪便。

2. 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是诱发肠毒综合症的间接原因;一般性肠炎、呼吸道等病症是诱发肠毒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毒素是罪魁祸首。

3.小肠球虫感染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小肠球虫大量增殖,导致肠壁增厚,肠腔变窄,粪便呈线条状,消化不良,且夹杂水,导致禽采食量下降,但是随着病情发展,增厚肠壁开始肿胀溃疡,肠粘膜逐步脱落,吸收功能下降甚至消失,夹生料明显增多,排水样或石灰样稀便甚至血便,逐步发展为肠毒综合症。

【流行特点】:本病近5年来,在肉鸡业发达地区呈现广泛的流行趋势,特别是山东、辽宁等省,但在蛋鸡中也时常发生;此病不分日龄、品种、公母、季节均可发生,一般在潮湿,炎热的夏季发生较多,但由于现在的饲养内环境一年四季基本一样,因此此病不分季节、日龄均可感染暴发;此病多发于30~40日龄肉鸡,其它日龄也可以发生,但病情较轻,发病数量较少。

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概述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病鸡排出黑色或混有血液的粪便,病死鸡以小肠后段粘膜坏死为特征。

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如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饲料的突然更换且饲料蛋白质含量低;不合理的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消化机能下降;发生球虫病后更易诱发本病。

该病以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鸡多发。

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易发生球虫病的潮湿季节多发。

因诱发该病的因素较多,即由综合性因素所致,故有人称该病为“肠毒综合症”,最初称该病为“肠毒综合症”见于山东某兽药生产企业的技术推广资料,“肠毒综合症”这一疾病名称现已被民间所广泛接受,因其病因多样化的关系,可能比“坏死性肠炎”这一疾病名称更易让基层养殖者或兽医所接受。

但尽管如此,“肠毒综合症”这一疾病命名还没有被国家权威兽医部门所承认,尚无法登大雅之堂。

临诊症状此病常突然发生,病鸡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可见病鸡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不振或废绝。

粪便不整,有消化不全的料渣子(过料),故呈浅黄色,混有血液,可见到脱落的肠粘膜,呈节断状,当混有血液时形似蚯蚓。

一般情况下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如及时治疗1周即告停息。

但如并发病毒性疾病或大肠杆菌病时,则死亡明显增加。

剖检变化新鲜病尸打开腹腔后即可闻到一般疾病所少有的尸腐臭味。

最特征的变化在肠道,尤以小肠的中后段最明显。

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或污黑绿色,肠腔扩张充气,是正常肠管的2~3倍,肠壁增厚。

肠腔内容物呈液状,有泡沫,为血样或黑绿色。

肠壁充血,有时见有出血点,粘膜坏死,呈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麸皮样坏死灶,有的形成伪膜,易剥落。

其他脏器多为淤血,无特异变化,有报道可见肝脏上有广泛性的变性坏死。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特征的病理变化可做初步诊断。

本病的确诊主要靠病料涂片镜检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新鲜病死鸡可采取肠道粘膜刮取物涂片或肝脏触片,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到大量均一的革兰氏阳性短粗、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呈单个散在或成对排列,着色均匀,有荚膜。

肠毒综合症和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肠毒综合症和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肠毒综合症和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1.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造成的,以小肠坏死为特征,拌有腹泻,黑色粪便时常有血液,死亡速度快,有时死前口腔中吐水样物,慢性的逐渐瘦弱贫血,剖检主要病变是在小肠,尤其空肠和回肠,表现肠管账大,充满气体和带血的内容物,肠黏膜充血坏死,黏膜上有假膜,有时看见穿孔,造成腹膜炎,
2.肠毒是,球虫,肠道需氧菌,厌氧菌,病毒,肠道菌群失调,自体中毒,营养方面多种因素造成,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水泻颜色变成黄色,淡绿色,红褐色,,中后期黎明前猝死明显增多,个别出现兴奋,疯跑后瘫痪死亡,前期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水肿增厚,随后出现麸皮样死膜,内容物蛋清样,脓样,西红柿样,过料现象严重,生长缓慢,色素沉着障碍,脱水,饲料报酬低的特征的疾病,
3,药物治疗,坏死性肠炎,可以用新霉素+甲硝唑,如果有枝原体可以用,林可霉素+甲硝唑
肠毒综合症,克林霉素+甲硝唑+球虫药。

肠毒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doc

肠毒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doc

肠毒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概述: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肉、蛋中常会出现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和报酬下降为特征的肠毒综合症。

1.临床症状群精神状态尚好,但生长缓慢,冠苍白,部分病表现为拉白色条状或黏液状粪便,粪中有未消化的,粪便颜色微黄,个别出现精神沉郁、缩头、头部震颤、来回乱跑、易惊叫,然后瘫痪。

群发病率为1%左右,每天都出现残,死亡率为0.5%。

2.剖检变化头部有脑液,胸腺个别发红,十二指肠肿胀,肠壁增厚,用手触摸时感觉肠壁非常硬,肠管内无,肠粘膜大量脱落,个别肠段有泡沫物质和西红柿样粪便;肠壁外翻,肠粘膜粗糙,并有脓性分泌物;胆囊变小呈淡黄色,看上去好似无胆囊现象。

3.发病机理及危害此病是由的一种球虫寄生于肠道的粘膜细胞内,常与一些病毒、细菌病混合感染引起,使肠管发炎、肿胀、肠壁增厚和大量上皮细胞崩解,导致肠管分泌和吸收功能下降,使部分只出现营养缺乏、转化降低、生长速度减缓等;上皮细胞崩解后产生的有毒物质蓄积在肠管中引起自体中毒,表现为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部震颤等症状,由于球虫和细菌的大量繁殖,肠粘膜细胞迅速破坏,导致消化不良,对各种营养物质吸收发生障碍。

4.防治措施隔离病,淘汰残,清除垫料,彻底消毒。

群每天用“球净”饮水,每50g对水100kg,“病毒唑”50g混合饮用,每天2次,中午用电解质饮水,连用3天—5天,病情好转后用“速补”饮水2天,以使群恢复良好精神状况。

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避免潮湿,防止大肠杆菌与球虫病的发生,定期驱虫。

当发现有拉稀时不能误认为肠炎,单纯用治疗肠炎的药物,免得肠道菌群失调紊乱,使肠粘膜受损。

定期用消毒药进行带消毒或定期在沙子里拌入消毒剂。

</P。

肠毒综合症的表现症状

肠毒综合症的表现症状

禽药专家:肠毒综合症的表现症状肠毒综合征主要病原为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临床中较常见的症状是排肉丝样、西红柿样便,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震颤、乱窜、起跳、尖叫、兴奋不安等症状也时有发生。

因感染的病原不同,作用于机体时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一、大肠杆菌和球虫为病原的症状表现病禽表现为呼噜、羽毛蓬乱、粪中带血或呈酱红色,鸡冠苍白、消瘦、黏膜上有坏死斑点,内膜呈麸皮样,粪便发黄,带血丝较多。

二、霉菌和大肠杆菌为病原的症状表现病禽表现为呼吸困难、消瘦、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感染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雏鸡发病较多。

剖检可见肠道水肿,气囊、肺有霉斑。

三、大肠杆菌和病毒为病原的症状表现病禽表现为大群精神基本正常,但采食量提高较为缓慢,粪便稀薄,严重病鸡粪色发绿,内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剖检可见气囊充血、有粘液,肝肿大,肠壁变薄,粪便内常见未消化的饲料,腺胃有零星出血点,肠道淋巴滤泡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直肠有点状及条状出血,胸腺充血。

四、梭菌、大肠杆菌和小肠球虫为病原的症状表现病禽表现为鸡头部震颤、尖叫、奔跑,粪便为烂鱼肠样及西红柿样。

剖检可见肠道水肿,像麸皮样,内有西红柿汁样便,有的内有淡黄色泡沫样物质,个别鸡出现心包炎、肝周炎,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五、梭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和病毒为病原的症状表现病禽表现为鸡采食量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大群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冠色苍白,表现为一定的呼吸道症状。

病鸡体温升高、头震颤、尖叫、四处乱窜,有神经症状;肠内容物不仅有红色西红柿样物质,还有黄绿色消化不良的内容物,肠壁水肿,剪后自然外翻,个别有黄白色气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十二指肠淋巴滤泡肿胀突起,直肠有点状出血。

小肠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小肠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个体很 小 。二者 卵囊 比较 好 区分 。 ,, ~ - . . , 。


、 、
’ ’

部 黄色 消退 , 水 , 眼 打 盹 , 欲减 退 , 长 缓 慢 脱 闭 食 生 等症状 。部 分鸡 出现 神经 症状 , 头颈 震颤 , 叫 , 惊 脚 软, 瘫痪 等。 患病鸡 泄殖腔 周 围有稀 粪 。 金黄 色竹 排 节 状 软便 , 的内含 泡 沫 ; 有 部 分鸡 排 白色 蛋清 有 也
郁 、 成一 团 、 挤 羽毛 粗乱 , 排黄 绿 色的饲 料粪 或 暗黑
色粪 便 , 的粪 便混 有脱 落 的肠黏膜 , 西红 柿样 。 有 呈 呈 零 星死 亡 , 无其 他 混 合感 染 , 亡率 最 高 不 会 若 死
42球虫检 查 , . 感染 比较严重 者 , 刮取病鸡 肠黏
膜 和 内容 物 或取 新 鲜鸡 粪 均匀 涂 片 ,放在 载 玻片 上 , l 2滴 生理盐水 稀释 , 用 ~ 加盖玻 片镜检 , 可发现
菌 操作 刮取有 典 型病 变 的肠 黏 膜( 自死 亡后 4小 取
囊壁, 一般 消毒剂 对其无作 用 。 2流行 特点及 临床 症状 21家 禽 坏 死 性 肠 炎 在 肉鸡 各 日龄 段 都 有 发 . 生 , 同品 种的鸡发 病 日龄 不尽 相 同。一般 最早 发 不
病在 1 5日龄 , 多发期 在 3 0日龄左 右转料 期 以及 发 过 急性 球 虫病 后 继 发感 染 。其 主要 症 状 是精 神 沉
1 原特征 病
色, 壁变 薄, 腔 内充盈 着灰 白色 或黄 白色服样 渗 肠 肠
出物, 和膜呈 严重纤 维素性 坏死 。
1 . 1坏死性 肠炎 又称肠 毒 血症 ,是 由 C型魏 氏 梭菌 引起 的一 种 急性 传 染 病 ,以小肠 后 段 黏膜 坏 死 , 黑红 色粪便 为特 征 , 排 显微 镜下 病原 两端钝 圆 ,

如何区别鸡常见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

如何区别鸡常见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

如何区别鸡常见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引起鸡便血的主要疾病有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等。

由于其症状相似,不便于区分常常引起误诊,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些疾病的鉴别方法一、主要症状区别鸡发生球虫病时,粪便呈鲜红色或番茄酱样,鸡冠苍白;发生坏死性肠炎的病鸡排暗红色稀便,常有气泡;而盲肠肝炎的病鸡,排蛋清蛋黄样粪便,周边带血,鸡冠呈紫色。

二、剖检变化1、鸡发生盲肠球虫时,两侧盲肠呈暗红色,内有鲜红色血样内容物;2、小肠球虫病鸡的空肠、回肠上有高梁粒大的出血点和米粒大的白色结节,内有番茄酱样内容物。

3、坏死性肠炎,小肠严重肿大,内有气体,外观呈紫红色,肠粘膜坏死、脱落,肠腔内有红色粥样内容物;4、盲肠肝炎的特征病变是肝表面有边缘隆起的玉米粒大小的溃疡灶,有时溃疡灶融合成片;5、盲肠内有硬的栓塞物,多局限于一侧盲肠。

近年来,在我国养鸡业发达地区,鸡群中普遍存在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消化不完全的饲料或呈柿红色粪便、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脱水、饲料报酬下降、同时剖检肠道内有西红柿样内容物等为特征的疾病。

目前此病普遍流行,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被养殖户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误诊为小肠球虫。

据有关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此病不是由单一病因引起的,而是由多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症,暂且称为“肠毒综合症”。

因此当有类似疾病发生时要通过专业解剖来判断,对症下药。

三、临床症状本病的发病期,鸡群无明显的症状,个别的鸡只出现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时间延长,整个鸡群中的部分鸡只开始腹泻,有的水泻,粪便变得稀薄,颜色呈西红柿样,或成浅黄色,此症状持续2-3天后,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鸡只发育不齐,好似不同日龄的鸡混养在一起。

个别病鸡中后期出现尖叫,乱窜,突然倒地,伸颈张口,双腿向后伸直,腹部着地,呈“腹痛状”瘫痪死亡。

四、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肠道。

小肠粗肿,肠道浆膜表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症

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魏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病。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以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潮湿、炎热的夏季发病率较高。

一、诊断要点
1、急性发病时,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眼闭合,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排红褐色或黑褐
色焦油样粪便,或见有脱落的肠粘膜
2、慢性病鸡生长受阻,排灰白色稀粪,最终衰竭死亡。

3、耐过的鸡多发育不良,肛门四周被粪污染。

一旦混合球虫病等病感染,死亡率会明
显上升。

二、病理变化
1、眼观病变主要见于小肠,尤其是空肠、回肠、部分盲肠。

2、小肠后段的肠内壁增厚、充血、出血、淤血或因附着黄褐色伪膜而肥厚脆弱,刨去
伪膜可见肠粘膜由卡他性炎症至坏死性炎症的各阶段病变,肠内容物液状,为血液
色或黑褐色。

3、盲肠粘膜有陈旧性血样内容物。

4、肠系膜大多数水肿;有时肾肿大、褪色,肝充血,有小的圆形坏死灶。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加强通风,降低密度,消除应激因素,预防球虫病
及小肠肠道性疾病,防止肠粘膜受损。

2、饲喂全价饲料,防止维生素E和硒缺乏,不可突然换料或使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饲
料等。

3、推荐方案:用畅必佳+佳益康+佳能因本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治疗的同时
应加金维佳、特效鱼肝油增快恢复受损肠粘膜。

用佳能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物环境,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欲,改善饲料报酬,排除体内的有害残留物质,是鸡群增快
康复并提高抗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毒综合症和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1.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造成的,以小肠坏死为特征,拌有腹泻,黑色粪便时常有血液,死亡速度快,有时死前口腔中吐水样物,慢性的逐渐瘦弱贫血,剖检主要病变是在小肠,尤其空肠和回肠,表现肠管账大,充满气体和带血的内容物,肠黏膜充血坏死,黏膜上有假膜,有时看见穿孔,造成腹膜炎,
2.肠毒是,球虫,肠道需氧菌,厌氧菌,病毒,肠道菌群失调,自体中毒,营养方面多种因素造成,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水泻颜色变成黄色,淡绿色,红褐色,,中后期黎明前猝死明显增多,个别出现兴奋,疯跑后瘫痪死亡,前期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水肿增厚,随后出现麸皮样死膜,内容物蛋清样,脓样,西红柿样,过料现象严重,生长缓慢,色素沉着障碍,脱水,饲料报酬低的特征的疾病,
3,药物治疗,坏死性肠炎,可以用新霉素+甲硝唑,如果有枝原体可以用,林可霉素+甲硝唑
肠毒综合症,克林霉素+甲硝唑+球虫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