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巴甫洛夫说过:“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质疑”应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同时还应该具有一份童真、童趣,从内心到外表与学生融为一体,神形合一,和学生谈心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享其师信其师道而乐其业。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观察的基础上,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及时引导、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当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作适当的评价。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自己认为最好的

解题方法。但要注意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观念,生活经历和个体特征,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设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定要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一是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哪来的问题;二是没有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既使有了问题也没法提出;三是有些问题来自一时的灵感,如果没有机会及时提出,也就一闪而过。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地创造性学习。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实践思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①设置情境,引入教学。小明参加寻宝比赛,寻宝图上说宝物就在离小明左脚3米的地方,你能说出宝物在什么地方吗?学生体会,自己实践。如果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为3米,行吗?宝物所在的位置为什么是一个圆呢?体会“圆,一中同长也。”要求学生再用圆规任意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并汇报实践操作的体会,得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通过实践操作,

使学生发现半径与直径各有无数条,并且知道了同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教师讲解画圆方法及注意事项。②思考:篮球场的中心为什么是一个圆呢?③宝物就一定在距左脚3米的圆上呢?最后得出:宝物是在以小明左脚为球心,宝物在距左脚3米的球面上。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的才是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操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内外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三、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老师要充分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例如,在教学“笔算除法”时,引导学生对笔算除法的含意算理质疑,如“52根小棒平均分成给两个人,先分整捆的,还是先分单根的?为什么?5捆小棒每个人分得2捆,2写成哪一位?为什么?还余1捆,不够分怎么办?

四、教师适时评价,使学生善于提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

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

五、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要课后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陶行知也言:“发明千千,起点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犹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让我们从每一个四十分钟做起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