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败血症 ppt课件
尸检提供败血症病理证据
17 NNF, India
症状/体征
大多数本身意义并不意味着什么,具备两三项即可诊断
体温波动– 发热 – 低体温 Nhomakorabea皮肤
– – – – – – 灌注差 紫绀 发花 苍白 瘀斑 不明原因黄疸
声调或行为
– – – – – 低声 吮吸差 哭声尖直 哭声弱 激惹
18
症状/体征
新生儿败血症
1
新生儿败血症
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因素都可致新生儿死亡。 有20%的新生儿可发展成新生儿败血症,1%
的新生儿由败血症导致死亡。
在印度,全身感染的发生率是3%,其中败血症
占75%,肺炎占25%
NNP Network, 2005
2
败血症的分类
早发性败血症(<72小时)
危险因素 – 低体重儿 – 产前2周孕母有发热性疾病 – 羊水污染 – 胎膜早破>24小时 – 经分娩过程中阴检查阴道超过3次
在印度研究发现任何
两个以上症状都可以 100%确诊为败血症且 超过90%的死亡率。
吸吮减弱 哭声弱 四肢冷 呕吐 哭声低 胸廓凹陷
PIDJ, 2005
21
新生儿败血症
血培养 (1ml 取血) 使用BACTEC或BACT/ ALERT系统在24小时可以检测病原增长 白细胞总数 (<5000/mm)
微生物引起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早期败血症
9 Puopolo, K., NeoReviews 2008, 9;571-e579
“早期” 病原体 (第一周)
肠道病毒 B族链球菌 (GBS)
17 NNF, India
症状/体征
大多数本身意义并不意味着什么,具备两三项即可诊断
体温波动– 发热 – 低体温 Nhomakorabea皮肤
– – – – – – 灌注差 紫绀 发花 苍白 瘀斑 不明原因黄疸
声调或行为
– – – – – 低声 吮吸差 哭声尖直 哭声弱 激惹
18
症状/体征
新生儿败血症
1
新生儿败血症
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因素都可致新生儿死亡。 有20%的新生儿可发展成新生儿败血症,1%
的新生儿由败血症导致死亡。
在印度,全身感染的发生率是3%,其中败血症
占75%,肺炎占25%
NNP Network, 2005
2
败血症的分类
早发性败血症(<72小时)
危险因素 – 低体重儿 – 产前2周孕母有发热性疾病 – 羊水污染 – 胎膜早破>24小时 – 经分娩过程中阴检查阴道超过3次
在印度研究发现任何
两个以上症状都可以 100%确诊为败血症且 超过90%的死亡率。
吸吮减弱 哭声弱 四肢冷 呕吐 哭声低 胸廓凹陷
PIDJ, 2005
21
新生儿败血症
血培养 (1ml 取血) 使用BACTEC或BACT/ ALERT系统在24小时可以检测病原增长 白细胞总数 (<5000/mm)
微生物引起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早期败血症
9 Puopolo, K., NeoReviews 2008, 9;571-e579
“早期” 病原体 (第一周)
肠道病毒 B族链球菌 (GBS)
新生儿败血症ppt演示课件
新生儿败血症诊治进展
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病症,发病 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 占VLBW 的16.4%,长期住院者可更高达30.0%, 病死率为10%~50%。
病因
国内以葡萄球菌感染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 菌,链球菌很少见。近年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 用,条件致病菌逐渐增加,耐药菌株明显增多, 有多重耐药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见 于早产儿, 尤其是长期动静脉置管者;金黄色葡 萄球菌主要见于皮肤化脓性感染, 产前或产时感 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较常见。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以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 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等多见。
病因
早产儿母产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机会更多, 65%的VLBW儿产前曾经接触过抗生素,但是 随着产时抗生素应用的增加,在GBS感染减少 的同时大肠埃希菌感染增加。特别是有发热症状 的新生儿中大肠埃希菌更为多见,其他G-菌包 括克雷伯、肠肝菌、沙门氏菌等。
早发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 ,EOS):
敖当等.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261~264
阪崎肠肝菌 (Enterobacter Sakazakii)
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 胞杆菌,属肠杆菌属,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杆 菌,直到1980年才由Farmer和他的同事更名为 阪 崎肠杆菌。它是肠道正常菌群中的一种,属条件 致病菌。 1961年,英国的两位医生首次报告了由该菌 引起的两例脑膜炎病例,随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 了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主要通过婴儿配 方奶粉传播。
病 因
70年代发达国家早发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为 GBS,病死率为55%,在1992年之后美国儿科学会 发表了对产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GBS感染的 指南,并在2002年的指南中建议对妊娠35~37 周孕妇进行GBS感染的筛查,把青霉素作为产时 抗生素的一线药物。此后GBS感染导致的EOS大 大减少。美国统计发病率从1996年的2/1000活 产婴儿降到2005年的0.36/1000活产婴儿。其 他引起EOS G+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等。
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病症,发病 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 占VLBW 的16.4%,长期住院者可更高达30.0%, 病死率为10%~50%。
病因
国内以葡萄球菌感染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 菌,链球菌很少见。近年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 用,条件致病菌逐渐增加,耐药菌株明显增多, 有多重耐药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见 于早产儿, 尤其是长期动静脉置管者;金黄色葡 萄球菌主要见于皮肤化脓性感染, 产前或产时感 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较常见。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以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 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等多见。
病因
早产儿母产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机会更多, 65%的VLBW儿产前曾经接触过抗生素,但是 随着产时抗生素应用的增加,在GBS感染减少 的同时大肠埃希菌感染增加。特别是有发热症状 的新生儿中大肠埃希菌更为多见,其他G-菌包 括克雷伯、肠肝菌、沙门氏菌等。
早发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 ,EOS):
敖当等.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261~264
阪崎肠肝菌 (Enterobacter Sakazakii)
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 胞杆菌,属肠杆菌属,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杆 菌,直到1980年才由Farmer和他的同事更名为 阪 崎肠杆菌。它是肠道正常菌群中的一种,属条件 致病菌。 1961年,英国的两位医生首次报告了由该菌 引起的两例脑膜炎病例,随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 了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主要通过婴儿配 方奶粉传播。
病 因
70年代发达国家早发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为 GBS,病死率为55%,在1992年之后美国儿科学会 发表了对产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GBS感染的 指南,并在2002年的指南中建议对妊娠35~37 周孕妇进行GBS感染的筛查,把青霉素作为产时 抗生素的一线药物。此后GBS感染导致的EOS大 大减少。美国统计发病率从1996年的2/1000活 产婴儿降到2005年的0.36/1000活产婴儿。其 他引起EOS G+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等。
新生儿败血症ppt课件
早期表现:无特异性。 一般表现: 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不哭、 体重不增
.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特殊表现: 黄疸
肝脾肿大 出血倾向 休克 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
合并症:脑膜炎、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
.
正常
黄疸
.
病因发病机制(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不成熟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功能
.
特异性免疫功能
Ig G 胎龄越小,IgG含量越低,易感染
IgM、IgA 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含量低,
易感G-杆菌。
T细胞 处于初始状态,产生细胞因子低下。
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活性低
.
病因发病机制(感染途径)
头孢拉定# 30-60 q12h 30-60 q12h 30-60q12h 30-60q12h 30-60q8h
头孢呋辛# 20-30 q8h 20-30 q8h 20-30 q8h 20-30q12h 20-30q8h
*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时剂量加倍. 。#严重感染时剂量加倍。
表 新生儿败血症常用抗菌药物、用法(mg/kg)及间隔时间(2)
黄疸
.
肝脾肿大
.
出血倾向、瘀斑 .
中毒性肠麻痹
.
呼吸困难
.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valuation
1.细菌学检查: (1) 细菌培养 血培养 脑脊液培养 尿培养 (2) 病原菌抗原检测 (3) 鲎试验:阳性提示G-杆菌感染
.
血培养
.
脑脊液培养
.
尿培养
.
其他
.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valuation
.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特殊表现: 黄疸
肝脾肿大 出血倾向 休克 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
合并症:脑膜炎、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
.
正常
黄疸
.
病因发病机制(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不成熟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功能
.
特异性免疫功能
Ig G 胎龄越小,IgG含量越低,易感染
IgM、IgA 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含量低,
易感G-杆菌。
T细胞 处于初始状态,产生细胞因子低下。
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活性低
.
病因发病机制(感染途径)
头孢拉定# 30-60 q12h 30-60 q12h 30-60q12h 30-60q12h 30-60q8h
头孢呋辛# 20-30 q8h 20-30 q8h 20-30 q8h 20-30q12h 20-30q8h
*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时剂量加倍. 。#严重感染时剂量加倍。
表 新生儿败血症常用抗菌药物、用法(mg/kg)及间隔时间(2)
黄疸
.
肝脾肿大
.
出血倾向、瘀斑 .
中毒性肠麻痹
.
呼吸困难
.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valuation
1.细菌学检查: (1) 细菌培养 血培养 脑脊液培养 尿培养 (2) 病原菌抗原检测 (3) 鲎试验:阳性提示G-杆菌感染
.
血培养
.
脑脊液培养
.
尿培养
.
其他
.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valuation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
分娩期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接生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避免新生儿与细菌接 触。
及时处理产道感染
对于产道感染的产妇,应及时 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降低新生 儿感染的风险。
新生儿处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彻底 清洗,并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新生儿护理与观察
定期洗澡和更换尿布
疫苗接种
03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孕期保健
80%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 孕期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感染风 险。
100%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 息等,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80%
预防性治疗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胎膜 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等,医生可 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 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新生儿败血症概述 •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 新生儿败血症的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败血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液中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 应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
特点
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竭、休克甚至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典型症状包括发热、黄疸、食 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案例启示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警惕性,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对于存在感染高危因 素的新生儿,应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加强围产期保健和新生儿护理, 降低感染风险。
新生儿败血症 ppt课件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常有脐炎、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
死亡率较早发型低
ppt课件
12
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 —“五不” ※ v 反应差、嗜睡(不动) v 发热或体温不升 v 不吃 v 不哭 v 体重不增
ppt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13体征高度怀疑败血症
黄疸
肝脾肿大
有时是唯一表现
轻至中度肿大(出现较晚)
特异性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 IgG 来自母体,胎龄愈小,含量愈低 →早产儿更易感染 IgM和IgA 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含量很 低→对G- 杆菌易感
ppt课件 8
细胞免疫
未接触特异性抗原→T细胞处于naï ve状态
→细胞因子↓→不能有效辅助B细胞、巨
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ppt课件
9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拭子、脐残端等培养阳性仅证实 有细菌定植不能确立诊断
ppt课件
20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ppt课件 21
诊断
高危因素病史
临床症状体征 周围血象、CRP ↑ 、PCT ↑ 败血症?
病原菌或病原体抗原检出
确诊
ppt课件 22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ppt课件 23
u一般PCT>2.0ug/L为临界值
ppt课件
18
细菌培养 血培养 是金标准
应在用抗生素前做 严格消毒 取血量要足(至少 0 .5mL)
已用抗生素者作L型细菌培养
疑为肠源性感染者行厌氧菌培养
ppt课件 19
脑脊液培养 尿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败血症
第十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 P63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病原体侵入 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 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病,死亡 率高
病因
一、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
1、非特异疫功能低下:皮肤薄嫩,脐部未俞 合,淋巴结发育不完善,中性粒细胞吞噬 和杀菌能力差等
2、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IgM不足,易发生G-杆 菌感染,IgA不足易患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
【护理措施】
3.保证营养供给
有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患儿,继续母乳 喂养,但主张少量多次,耐心喂哺;吸吮 及吞咽能力差者,可管饲喂乳;病情危重 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天测量体重1 次。 4、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 5、支持疗治:输血或血浆,免疫球蛋白等
【护理措施】
二、控制感染
抗生素应用原则;早期、静脉用,疗程 足、选用副作用小、疗效好的药,必 要时联合用药。
病因
产前感染
经胎盘感染 羊水穿刺消毒不严 产道细菌上行
病因
产时感染
抽羊水 产钳损伤皮肤黏摸 气管插管
病因
产后感染
脐带感染
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病因 医源性感染因素
静脉留置针
吸痰
暖箱内水箱中的水
机械通气
医务人员的手
临床表现
①一般表现:一般 表现:七不: 不吃、不哭、不动、反应不 好,面色不好、体温不稳定、 体重不增 ②出现黄疸
③出血倾向 ④休克 身体各系统的改变 原发感 染病灶
[并发症]
脑膜 炎、肺炎、肺脓肿等
[辅助检查]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细菌培养 并化脑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诊断]
病史(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维持体温正常
体温过高时:
调节环境适宜的温、湿度 松解包被 多喂水 温水浴 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
体温低时: 预热后的柔软棉被包裹 母怀抱 热水袋(水温小于600C,热水袋装入布
套,放置毛毯襁褓外) 必要时应用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
【护理措施】
2.清除局部感染灶
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 脓疱疮、皮肤黏膜破损等,促进病 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 遵医嘱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 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注意药物 毒副作用。
三、对症 [预防]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返回
于生后 12—48小
时发病
胎膜早破 产程延长 分娩时消 毒不严等
脐部、呼 吸道、消 化道感染 各种器械 消毒不严 多于生后3 天后发病
发生在产前、产时感染, 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多见
产后感染, 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多见 以脐部、皮肤粘膜常见
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致病菌的感染有增加趋势
第十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 P63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病原体侵入 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 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病,死亡 率高
病因
一、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
1、非特异疫功能低下:皮肤薄嫩,脐部未俞 合,淋巴结发育不完善,中性粒细胞吞噬 和杀菌能力差等
2、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IgM不足,易发生G-杆 菌感染,IgA不足易患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
【护理措施】
3.保证营养供给
有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患儿,继续母乳 喂养,但主张少量多次,耐心喂哺;吸吮 及吞咽能力差者,可管饲喂乳;病情危重 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天测量体重1 次。 4、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 5、支持疗治:输血或血浆,免疫球蛋白等
【护理措施】
二、控制感染
抗生素应用原则;早期、静脉用,疗程 足、选用副作用小、疗效好的药,必 要时联合用药。
病因
产前感染
经胎盘感染 羊水穿刺消毒不严 产道细菌上行
病因
产时感染
抽羊水 产钳损伤皮肤黏摸 气管插管
病因
产后感染
脐带感染
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病因 医源性感染因素
静脉留置针
吸痰
暖箱内水箱中的水
机械通气
医务人员的手
临床表现
①一般表现:一般 表现:七不: 不吃、不哭、不动、反应不 好,面色不好、体温不稳定、 体重不增 ②出现黄疸
③出血倾向 ④休克 身体各系统的改变 原发感 染病灶
[并发症]
脑膜 炎、肺炎、肺脓肿等
[辅助检查]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细菌培养 并化脑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诊断]
病史(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维持体温正常
体温过高时:
调节环境适宜的温、湿度 松解包被 多喂水 温水浴 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
体温低时: 预热后的柔软棉被包裹 母怀抱 热水袋(水温小于600C,热水袋装入布
套,放置毛毯襁褓外) 必要时应用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
【护理措施】
2.清除局部感染灶
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 脓疱疮、皮肤黏膜破损等,促进病 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 遵医嘱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 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注意药物 毒副作用。
三、对症 [预防]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返回
于生后 12—48小
时发病
胎膜早破 产程延长 分娩时消 毒不严等
脐部、呼 吸道、消 化道感染 各种器械 消毒不严 多于生后3 天后发病
发生在产前、产时感染, 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多见
产后感染, 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多见 以脐部、皮肤粘膜常见
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致病菌的感染有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