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 选修3-5 光的粒子性
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2《光的粒子性》优秀教案4(重点资料).doc
![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2《光的粒子性》优秀教案4(重点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26b2a9766edb6f1aff001fe1.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版]高中物理17.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
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
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
(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
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知道电子云。
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
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例1 通过电子衍射实验,初步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体会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2.活动建议阅读有关微观世界的科普读物,写出读书体会。
新课程学习17.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多媒体投影,见课件。
)学生回顾、思考,并回答。
教师倾听、点评。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7.2 光的粒子性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7.2 光的粒子性](https://img.taocdn.com/s3/m/944c19ef08a1284ac85043c1.png)
课堂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KETANG DAOXUE HEZUO T
3.实验规律之三——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当入射光的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强度怎么样,立刻就 能产生光电效应。精确测量表明,产生光电流的时间不超过 10-9 s。
预习交流 1
经典电磁理论为什么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答案:光电效应的实验表明,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 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10-9 s,也就是说,光电子的逸出不需要一个能 量的积累过程。 按照经典电磁理论,一束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它的能量 将分布在大量的原子上,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后必须积累到足够 大,才能克服内部原子对它的引力逸出表面,这就必须花较长的时间,不 可能立即逸出。所以经典电磁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1 2 m e������������ =eUc。 2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 νc 时,即使不加反向电压,也没有 光电流产生,表明没有光电子了,νc 称为截止频率。 实验表明: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 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2 光的粒子性 目标 预习 导航 引导
2 光的粒子性 目标 预习 导航 引导
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
课堂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KETANG DAOXUE HEZUO T
(1)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正确性。 (2)揭示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进一步说明了光具有粒 子性。 (3)证实了微观粒子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仍 然成立。 4.光子的动量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 E=mc2 和光子说 ε=hν,每 个光子的质量是 m= 2 ,按照动量的定义,每个光子的动量是 p= 或 p= 。 综上所述,光子具有能量、质量、动量,表现出了粒子所有的特征。
高中物理(选修3-5)17.2光的粒子性
![高中物理(选修3-5)17.2光的粒子性](https://img.taocdn.com/s3/m/b1958edf02768e9950e73841.png)
2、光电效应
电子从受辐射作用的 材料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 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电 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 光电流
+++++ ++++
紫外线
++ + + + + + +-------- +++ + + + + + +--------++++++ + + + + + +--------
17.2 光的粒子性
阜南实验中学物理组 崔云珍 储继艳 王建
教学内容
发现
康普顿效应
光电 效应
实验规律
例题:普朗克 常量的测定
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的发现
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
但是早在1887年赫兹在作电磁实验时,偶然发 现了一个后来被称作光电效应的现象,这个现象使 光的电磁说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爱因斯坦
4、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Ek h W0
光量子ε=hν
(普朗克恒量:h=6.63×10-34 J·s)
最大的初动能 金属的逸出功 W0=hv0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怎样解释截止频率、饱和光电流、瞬时性?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例题:普朗克常量测定
例题:由密立根实验(Uc和v的关系)计算普朗克常量
弧光灯
3、光电效应的规律
实验现象:
如锌板用紫外线照射,
能产生光电效应,
用可见光照射则不能
产生光电效应。
点击右下角播放动画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某个值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 实 这个值的光,无论光的强度怎样大,照射时间多长,也不能 验 产生光电效应。
结 这一频率的界限叫做极限频率.
论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17.2 光的粒子性) Word版含解析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17.2 光的粒子性)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03c4d9f90f76c660371a05.png)
绝密★启用前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2. 光的粒子性第Ⅰ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
1.关于光子和光电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子就是光电子B .光电子是金属中电子吸收光子后飞离金属表面产生的C .真空中光子和光电子速度都是cD .光子和光电子都带负电2.光电效应的规律中,经典波动理论不能解释的有( ) A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金属的截止频率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D .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截止频率时,光电子的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3.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A .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不一定有电流通过B .用红光照射,电流表一定无电流通过C .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K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 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D .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K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 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4.已知一束可见光a 是由m 、n 、p 三种单色光组成的,如图所示.检测发现三种单色光中,n 、p 两种单色光的频率都大于m 色光;n 色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p 色光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束a 通过三棱镜的情况是()5.用两束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紫外线分别照射两种相同金属的表面,均能产生 光电效应,那么( ) A .两束光的光子能量相同B .两种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个数相同C .两种情况下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D .两种情况下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6.用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钨和锌,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实验可画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 -ν图线.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为3.34 eV ,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 -ν坐标系中,则正确的图是( )7. 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动量p =hλ,它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所示,真空中有“∞”字形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竖直轴OO ′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吸收光子),右边是和左边大小、质量相同的圆形白纸片(反射光子).当用平行白光垂直照射这两个圆面时,关于装置开始时转动情况(俯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顺时针方向转动B .逆时针方向转动C .都有可能D .不会转动8.分别用波长为λ和23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 :2,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A.2hcλ B.32hcλ C.34hcλD.45hcλ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
高中物理选修3-5光的粒子性ppt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5光的粒子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e6f183c1c708a1284a44d0.png)
(3)光强越大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 光电子多,因而饱和电流大,所以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
4.遏止电压Uc与频率ν、W0的关系 由Ek=eUc和Ek=hν-W0联立得Uc=heν-We 0.
三、康普顿效应及光子的动量 1.康普顿效应解释光的散射: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思想 是,X射线的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像其他粒子那样具有动 量,X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和动量守恒定律,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出散射光波长的变化 值Δλ.理论推算的结果与实验现象符合得很好.
(1)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2)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解析】 (1)设每秒发射光电子数为n. n=Ime·t=0.516.6××1100--6×19 1=3.5×1012个. (2)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 Ekm=hν-W0=hcλ-hλc0=hc(1λ-λ10) 在AK间加电压U时,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为Ek,由动 能定理得
【解析】 (1)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 电效应,设此时波长为λ0,极限频率为ν0,则由光速c=λν,可 知当光波波长大于极限波长λ0时,其频率将小于极限频率ν0, 所以大于极限波长的光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因此选项A 错误.
(2)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因此选项B错误.由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 关,显然选项C错误.
C.光子能量变大 D.波长变长
解析 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自
由电子碰撞前静止,碰撞后动量增加、能量增加,所以光子的
动量、能量减小,由E=hν=h
高中物理选修3-5:17.2-光的粒子性-LI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5:17.2-光的粒子性-LI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0d15b4dd88d0d232d46a03.png)
光电效应:
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 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
三、实验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
1、存在饱和电流
当A接正极,K接负极 时,控制入射光的强度一 定,使UAK从0开始增大, 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一开 始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就 不再增大。
这个最大电流就叫做 饱和电流。
A 阳+极
V
阴-极 K
GA
对存在饱和电流的解释:
K板逸出的电子向各 个方向运动,如果不加电 压,很多电子无法到达A 板,无法形成较大电流。
加上电压后,越来越 多的电子到达A板,电流 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所有电子 都达到了A板,继续增大 电压,就无法再增大电流。
A 阳+极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微观粒子的运动 是不连续的, 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候, 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是
h 的整数倍。
每份能量为:
h 6.6261034 J s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2 光的粒子性
一、光的波动性
光是电磁波 理论证明:麦克斯韦的经典电磁场理论 实验验证:赫兹的电火花实验,发现电磁波的
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 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 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而非空腔壁) 就成了一个黑体
空腔上的小孔 炼钢炉上的小洞
向远处观察打开 的窗子 近似黑体
3.黑体辐射的规律
各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情况的实验曲线
1)温度一定时,黑体的辐 射强度每一条曲线都有一个 极大值,对应的波长为λm。
速度和光速相同。
其它实验证据: 1、光的干涉:托马斯·杨 2、光的衍射:菲涅尔 3、光的偏振:马吕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2光的粒子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2光的粒子性](https://img.taocdn.com/s3/m/0fe396993968011ca200917b.png)
(1).光子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 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
为hν。这些能量子后来被称为光子。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E h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 (共36张PPT)
①于光受越到强金,属光表电面子层的的初引动力能作应用该,越电大子,要所从以金遏属止电 压中U挣C应脱与出光来的,强必弱须有克关服。引力做功。
②实不验管表光明的:对频于率一如定何颜,色只(要频光率足)的够光强, ,无电论子光都的可强获 得弱足如够何能,遏量止从电而压逸是出一表样面的,.不应存在截止频率。
③如果光很弱,按经典电磁理论估算,电子需几分 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获得逸出表面所需的能量, 这个时间远远大于10 S。-9
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所 以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 (共36张PPT)
5.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 (共36张PPT)
钢针的衍射
圆孔衍射
圆屏衍射
用弧光灯照射擦 得很亮的锌板, (注意用导线与不 带电的验电器相 连),使验电 器 张角增大到约为 30度时,再用与 丝绸磨擦过的玻 璃棒去靠近锌板, 则验电器的指针 张角会变大。
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一、光电效应现象
•光 I
A K
电流计
电源
1.什么是光电效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 (共36张PPT)
小结.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 (共36张PPT)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2光的粒子性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2光的粒子性](https://img.taocdn.com/s3/m/f9ddec5a376baf1ffc4fad76.png)
17.2 光的粒子性
新课导入
光的物理本质,争论很多。 一种是牛顿为代表的微粒学说; 一种是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
新课导入
微粒说: 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流,是发光物体发出的,能 对光的折射、反射、光沿直线传播、色散等现象进 行解释。
波动说: 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靠一定的介质传播, 对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也能进行解释。
光电效应表明了光子具有能量ε=hv。
康普顿效应表明了光子具有动量p= h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你能够先知先觉地领导产业,后知后觉地苦苦追赶,或不知不觉地被淘汰。 人生道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勤劳的农夫,在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爱心,他们付出的心血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收获爱心。 为你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的人未必是你的敌人,把你从困境里拉出来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不要用眼前的利益得失看人,要看长远,所谓路遥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系于自己。——朗费罗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友谊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个朋友展示我们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陷。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很多的亲切优雅,都是经历挫折教训后的所谓成熟,甚至是世故,它是一种自保,它背后其实是一种沧桑。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ε=hv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hv=Ek+W0 Ek=h象的解释:
Ek=hv-W0
实验规律:
1、存在饱和电流 2、存在遏制电压(反向电压) 3、存在截止频率 4、具有瞬时性
2光的粒子性-人教版选修3-5教案
![2光的粒子性-人教版选修3-5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f25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3.png)
光的粒子性-人教版选修3-5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本质和特性,学会描述光的波动和粒子性;2.了解光的产生方式和传播方式;3.掌握光的透射规律和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规律;4.理解各种光学现象的产生原理。
二、教学内容2.1 光的本质和特性2.1.1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上。
通过干涉、衍射实验可以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1.2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表现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黑体辐射定律上。
经过光电效应实验得知,光也具有粒子性。
2.2 光的产生和传播2.2.1 光的产生光的产生有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发射。
其中,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是光的产生的本质差别。
2.2.2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是恒定的,而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的不同,光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2.3 光的透射和反射2.3.1 光的透射和反射规律当光从一种介质通过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且入射角度为0时,会发生全反射。
2.3.2 光的透射和反射现象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现象,例如: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多重透射现象等。
2.4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通过狭缝或障碍物后发生的现象。
经过实验可以证明,障碍物的大小和狭缝的宽度和衍射现象密切相关。
2.5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振动方向相同且处于同一平面的光的集合。
影响光的偏振的因素包括反射、透射和折射等。
三、教学重点1.光的本质和特性;2.光的产生和传播;3.光的透射、反射、衍射和偏振。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展示光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光的本质和特性;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和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对于光的本质和特性、光的产生和传播、光的透射、反射、衍射和偏振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课件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课件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https://img.taocdn.com/s3/m/87e6c7d201f69e3142329481.png)
• 二、光子说 • 在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认为电磁波嘚能量是不连续嘚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即空间传
播嘚是一份一份地进行嘚,每一份嘚能量等于hv,每一份叫一个光子.v是光嘚频率.
• 三、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1 2
mvm2
hv
W
(三)光嘚波粒二象性
•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也就是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薄膜干涉分析 • 应用
薄膜干涉在技术上嘚应用: (1)检查金属部件表面嘚平滑性 (2)增透膜:涂在透镜表面嘚一层 可以增加透射减少反射嘚薄膜。
光嘚衍射:
• 1.光嘚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阴影区域内嘚现象叫光嘚衍射.任何障碍物都要吧使光发生衍射. • 2.产生明显衍射嘚条件:障碍物或小孔尺寸跟光嘚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嘚波长小. • 3.明显衍射嘚现象 • (1)白光嘚单缝衍射:中央宽、亮嘚白色条纹;两侧窄、暗嘚彩色条纹;
(2)单色光嘚单缝衍射:中央宽、亮嘚明条纹;两侧明暗相间嘚条纹,条纹间距向两侧越来越窄.
光嘚电磁说:
•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嘚理论,预见了电磁波嘚存在,并提出电磁波是横
波,传播嘚速度等于光速.根据它跟光波嘚这些相似性,指出“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光嘚电磁 说.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嘚存在,测得它传播嘚速度等于光速,与麦克斯韦嘚预言符合得相 当好,证实了光嘚电磁说是正确嘚.
(二)光嘚粒子性
• 一、光电效应 • 1.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即光电子)嘚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 2.光电效应嘚规律 •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频率必须达到并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嘚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嘚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嘚增大而增大(线性关系). (3)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嘚发射几乎是瞬时嘚(t<10-9秒). (4)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嘚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 普 顿 效 应
第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 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 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
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
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
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
λ0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波长
康普顿正在测晶体
比λ 更大的成分。 对X 射线的散射 0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一、定义
波的衍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途 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和光的 干涉一样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4.吴有训对研究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1923年,参加了发现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工作.
1925—1926年,吴有训用银的X射线(0 =5.62nm)
为入射线, 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
在同一散射角( 1200)测量
各种波长的散射光强度,作
了大量 X 射线散射实验。 对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 重要贡献。
放大器
2.光电倍增管
控制机构
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
大,可使光电流放大
105~108 倍,灵敏度高,
用在工程、天文、科
研、军事等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K1
K2 K4 K3
K5
A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892-1962)美国物理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一、定义
波的干涉
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 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二、杨氏双缝干涉装置 x D
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 亮的锌板,(注意用导 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 相连),使验电 器张 角增大,再用与丝绸 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 近锌板,则验电器的 指针张角会更大。。
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衍射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存在饱和电流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越强, 饱和电流越大;
(2)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 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 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截止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 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 “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 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
康普顿于1927年___获____诺___贝____尔____物___理____奖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有训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动量
Em2cEh m
h
c2
P m c h •ch h
c2
c
光子的能量: Eh
光子的动量:P h
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频率和波长则是 用来描述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姚国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现象
(3)具有瞬时性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 的,一般不超过10 秒. -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电效应在近第代十七技章术波中粒的二应象性用
1.光控继电器 可以用于自动控制, 自动计数、自动报警、 自动跟踪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 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 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