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文学的概念和发展
现实主义文学,是指以揭示和表现社会现实为目的的文学流派。
它追求描绘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场景,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关注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和命运,揭示和批判社会的弊病和不公,追求社会的正义和进步。
现实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其代表作品有荷里活·高田的《远大前程》等。
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鲁迅的文学思想对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文学是用来尽情表现人性的”、“文学是一种揭示”的观点,成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思想基础。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病和落后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文坛逐渐走向了“左联”文学和“徐志摩”诗歌,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低谷。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才得到了再次发展。
195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的政治革命和社会进步,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文坛的主导流派,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家》等。
198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
逐渐淡出主流文学,但仍有很多作家在这一流派中进行着独立和有意义的创作。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故事-现实主义的寓意-现实主义的意思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故事-现实主义的寓意-现实主
义的意思
【成语】现实主义
【拼音】xiàn shí zhǔ yì
【简拼】xszy
【反义词】理想主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
【英文翻译】realism
【产生年代】现代
【常用程度】常用
1。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百科名片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
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
目录[隐藏]基本信息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现实主义发展历史什么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国际秩序模式:权力均衡现实主义均势模式的内在矛盾及评价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表[编辑本段]基本信息正如杰克·唐纳利所指出,现实主义不仅不能提供一种一般理论,而且它基本上也是前后矛盾的,现实主义者对同一事件的解释经常不一致。
现实是变动不居的,针对不同的问题,现实主义当然给出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不然就不称其为现实主义了。
“现实主义变成了建立在共同预设理论假定之上、有点松散联系的前后不一致的理论模式。
”因此,了解现实主义,除了解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假定这些共同点之外,了解现实主义者之间的不同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拟以经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为例,通过探讨现实主义理论的多样性,进而来揭示现实主义在国际秩序模式上的异同之处。
和浪漫主义有很大不同[编辑本段]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
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
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特征有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
例如《高老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
(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
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如《高老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
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
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
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
例如《高老头》中小说揭露了与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有有以下点:1.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但不同的是,现实主义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例如《高老头》中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的一系类的心理,动作,环境描写,都是按事情所应发展的的过程来写的,而不是直接的致命。
而自然主义则根本否定文学应当服从于一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目的,认为文学应当保持绝对的中立和客观。
2.自然主义不仅要求作家有科学家的态度,而且要求作家使用科学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
自然主义的小说就是这些实验的记录,故称“实验小说”。
而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情节的丰富性,让读者自己从中体会。
《高老头》结构精致,多故事。
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3.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强调反映自然,但现实主义通过典型化手法所反映的是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
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
怎么判断自己是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1. 价值观和信念:理想主义者通常对人生有着明确的理想和价值观,他们追求的是高尚的目标和理想化的境界,注重个人的信念和追求。
现实主义者更倾向于注重实际、现实的情况,看重眼前的任务和目标。
2. 对待问题的方式:理想主义者倾向于从更宏观、普遍的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完美和理想的状态;现实主义者更加注重具体的实际情况,注重现实的解决方案和可行性。
3. 行为和抉择:理想主义者可能更关注内心的激情和动机,更愿意追求内心的想法和理想;而现实主义者更注重外部的结果和现实的条件,善于理性地平衡风险和利益。
4. 对待失败和困难:理想主义者通常更容易受到困难和挫折的影响,因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可能较为坚定和敏感;而现实主义者可能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更能够理性地看待困难和失败。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绝对的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大部分人
可能在不同情境下会呈现出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如果你对这两种思维方式感到疑惑,可以尝试从上述几个方面分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
现实主义最新PPT课件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策略
个性化特征
通过外貌、语言、行为等方式,刻画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典型性代表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主角,体现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和命 运。
形象对比
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形象对比,突出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增强作 品的表现力。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 受力。
素材整理
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 筛选、整合,形成有条理 的素材库。
提炼主题,构建情节框架
确定主题
从生活中发现具有普遍意 义或独特价值的问题或现 象,作为作品的主题。
构建情节
根据主题需要,设计合理 的故事情节和发展脉络, 使作品内容紧凑、有序。
设定背景
结合生活实际,为作品设 定符合主题要求的时代背 景、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
引导社会舆论
现实主义作品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引发广泛的 社会讨论和共鸣。
对人性本质和道德观念探讨
1 2 3
揭示人性多面性
现实主义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揭示人性的复 杂性和多面性,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 人。
引发道德思考
现实主义作品常常涉及道德问题,引发人们对道 德观念的思考和讨论,有助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水 平。
氛围营造
现实主义作家善于运用各种文学手法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地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情节安排与结构布局策略
情节安排
现实主义文学的情节安排往往紧凑而富有张力,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来展现人物 性格和命运变化。
结构布局
现实主义作家在结构布局上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力求使作品的各个部分相互呼 应、有机统一。
西方现实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反对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
下面是西方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1. 起源:现实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当时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反对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转而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巴尔扎克、福楼拜和莫泊桑等。
2. 早期发展: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现实主义在法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人间喜剧》、《羊脂球》和《悲惨世界》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库尔贝和米勒等。
3. 英国现实主义:19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开始在英国流行,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惠斯勒和波特等。
4. 德国现实主义:19世纪末,现实主义开始在德国流行,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门采尔和施特劳斯等。
5. 20世纪现实主义: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式微,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如海明威、福克纳和毕加索等。
总的来说,西方现实主义在其起源国法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发展,同时也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对现实主义理念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和理论,强调描绘真实生活、真实人物和真实社会背景。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主要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趋势,强调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揭示。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能够呈现真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人际关系等等。
首先,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中,写实和真实是核心。
这意味着作家必须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心理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
作家要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细节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掩饰生活中的丑陋和黑暗面,也不夸大或美化生活的美好。
现实主义的作家通常以详细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来呈现真实生活,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人物和社会的真实。
其次,现实主义强调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作家在创作中往往将现实社会和历史情境作为背景,使人物和事件与时代背景相呼应。
通过对社会和历史的详细描写,作品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
这不仅包括对社会阶级、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的描述,也包括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和反思。
第三,现实主义注重社会批判和思想深度。
作家在现实主义创作中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
他们通过对现实的揭示和批判,试图引起读者的关注,并提出社会改革的建议。
现实主义作家通常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启发人们思考和行动。
第四,现实主义追求自然和平衡。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力求反映真实生活中的自然面貌。
作家要尽量避免夸张和虚构,力求表达出准确真实的形象和情感。
现实主义的作品通常注重平衡和谐的组织,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美感。
最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也注重语言的真实性。
作家在创作中应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生动,力求用具体而又真实的词语描述事物和情感。
作家要避免使用虚饰和华丽的修辞,追求平实自然的表达方式。
总之,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注重社会批判和思想深度,并力求自然和平衡的表达方式。
文学概论 现实主义
• ②追求细节的准确真实。 • 《孔乙己》: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 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 “你怎 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 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 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 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 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 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 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 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 “谁 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 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 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 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 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与文学接受 • 1)使读者忘却了艺术和 现实的界限,拉近了文学 和现实的距离。 • 2)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再 体验、再认识,让读者对 生活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 解。
2、作家创作态度的“客观性”
• “客观性”指作家必须忠于生活本身,不把自己的主观态度强加于 生活对象,不粉饰生活,不掩盖矛盾。 • “客观性”是实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 在规定。 • 现实主义文学的客观性使得其不同于宣泄作者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学, 也不同于那种只会一味地歌功颂德、粉饰现实的御用文学。 • 现实主义诗歌: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坚不说一句话,/背上 的 压 力 往 肉 里 扣 , / 它 把 头 沉 重 地 垂 下 !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臧克家《老马》) • 浪漫主义诗歌: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 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 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 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 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 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第六讲:现实主义
3、存在主义思想
• 人的实在
• 他人的存在 • 身体 • 与他人的相处
• 存在先于本质 • 他人就是地狱
4. 海德格尔
• 被遗忘的存在 • 作为在世界中存在的此在 • 作为操心的此在
5、让-保罗·萨特 保罗 萨特
• 坏的信仰 人的意识
思考题
• 1. 现实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异同何在? 现实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异同何在? • 2.自然主义者注定是悲观的吗? 2.自然主义者注定是悲观的吗 自然主义者注定是悲观的吗? • 3.存在主义是一种乐观的,还是悲观 3.存在主义是一种乐观的, 存在主义是一种乐观的 的人生观? 的人生观?
2.自然主义 2.自然主义
• 社会和自然相似 • 包括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一些 包括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现象, 不变的自然规律” “不变的自然规律”。 •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 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 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 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 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 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 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 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 象作记录式的写照, 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 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 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在文学艺术上, 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 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 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 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 • 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 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 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 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 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 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现实主义文学(Realism)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学流派,尤其在法国得到广泛发展。
它对话剧、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进行真实、客观描述的文学创作方法。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揭示,并且注重通过其作品展现普通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在其中的处境和命运。
以下是一些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真实性(Verisimilitude):现实主义文学强调作品的真实性,它追求创作物与现实世界的相似之处,使读者对作品中所描绘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感到真实可信。
2. 触角文学(Naturalist literature):触角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演变形式,它进一步拓宽了对社会现实的揭示。
触角文学强调对环境、遗传和社会因素对人性的影响,描绘了生存条件恶劣的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
3. 社会批判(Social critique):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批判和揭示。
通过反映社会不公正、阶级分化和压迫等问题,现实主义作品试图唤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4. 叙述者(Narrator):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叙述者通常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呈现故事,以客观、中立的角度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
5. 主观准则(Subjective criterion):与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不同,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注重客观准则,即对事实和真相的追求。
现实主义文学试图通过客观的描写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构现实世界。
6.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这是现实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张个体的行为和性格是由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它强调社会和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塑造作用,以揭示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对人的命运的影响。
7. 古罗马演说家(Roman orators):这个术语用来描述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描绘现实生活来改变社会。
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
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
现实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感知和理性思考掌握。
现实主义强调实事求是,追求真实和实用,反对空想和主观臆断。
现实主义理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唯物主义是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存在是最基本的,精神、意识等都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解释,对超自然现象持怀疑态度。
唯物主义思想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达,它们既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也有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
现实主义
风平浪静的大海、陡峭的山崖在阳光照射下,放射着绚 丽豪华的壮美气质,这正是库尔贝精神气质的再现。
冬天
2、 巴比松画派
以风景画为主的巴比松派的出现,是在复辟时代末期和七月革命初期, 波旁王朝的腐化和政治空气的低压之际。一些画家希图通过自然风光 的描绘,寄托他们民族的情感和向往自由的理想,而巴黎郊外白露附 近有个巴比松小村,有一群画家常常到那里写生,甚或住在那里画画, 人们即称这群画家为巴比松派。 由于受其它传统的影响,产生不少受它影响的画家。巴比松的重要性, 不仅在于它以新的精神开辟了法国民族风景画的道路,而且成为后来 印象派风景画的直接的先导。面对自然写生,并极力追求光与色的效 果。在绘画艺术中,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以及色彩美给人愉悦的感受, 是十分强大的。而大自然的美所提供给人的色彩感受,又是极为丰富 的。所以印象派在色彩上的创造,是一项有益的革新,尤其是在风景 画中,他们扩大了视觉感受的领域,从而丰富和推进了现实主义的表 现力。
鹦鹉与女人
《 雷 雨 后 的 峭 壁 》
在这幅描绘海边断崖的海景画中,库尔贝运用挺拔的线 条与坚硬的块面,塑造了刚劲有力的断崖峭壁,大有男 子汉的阳刚之气。 画中色彩的丰富变化和明亮度的提高所构成的纯形式魅 力,是他早期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其粗犷的大刀阔斧的 “库尔贝式”刮刀笔触,使画面形象简洁而充满了力度 感,以致于使人感觉到它们铿锵有声。正是这些使莫奈 等年轻的印象派画家十分钦慕赞叹,并在自己的作品中 也尝试用“库尔贝式”的画法。
《浴女》
画家在这里表现出现 实主义绘画的理想与精神。 两个浴女,犹如舞蹈造型 一样,互相呼应。一个正 待入浴的少女,以背面形 象展示出健康丰满的躯体, 讴歌了旺盛的生命力与健 康之美;另一着衣妇女, 则显示出劳动带来的喜悦, 正待脱衣入浴。浓密的丛 林与两位浴女在光影、明 暗、冷暖上都形成对比, 高大、健美的裸体浴女正 处于视点的中心位置。严 谨的造型技巧与绘画表现 力,显示了现实主义绘画 语言的魅力。
现实主义
福楼拜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莫泊桑曾 拜他为师。于1821年12月12日出生在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 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
从小生活在医院环境,培养了福楼拜的实验主义倾向,使他注意对事物进行缜密观察,而与宗教格格不入。 他与青年哲学家普瓦特万很早就结成了亲密的友谊,普瓦特万的悲观主义思想和唯美主义观点对福楼拜有相当影 响。福楼拜思想上还有着斯宾诺莎无神论思想的明显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 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人们头脑中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 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 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
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细节的真实性。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 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观众如入其境。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 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 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保留在日常生活中。
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需要以一种 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寻求改善自己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分析解剖 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 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的人的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反映在读 者方面,这样的文学也刚好满足了特定社会条件下读者的审美心理,从而受到欢迎。写实性和批判性很强的现实 主义文学思潮由此应运而生。
9 现实主义
第二节 俄国现实主义238
19世纪30年代起,在欧洲启蒙运动和法国革
命的冲击下,俄国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和刚刚 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 的矛盾。社会矛盾所引发的革命斗争日益发 展。 我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始终 与蓬勃开展的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它的批判 锋芒也主要是针对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
1、别林斯基论艺术与现实239
别林斯基1815一1848生于斯韦阿博尔格城,1829年
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学习1832年秋,因写 剧本揭露沙皇被校方开除。1834年参加《望 远镜》杂志的编辑工乍,30年代末,参加了 《莫斯科观察家》杂志的工作并主持《祖国 纪事》的文学评论栏目。 把斗争的矛头直指丑恶的现实,反映出革命 民主主义者的鲜明立场和斗争精神,成为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他想到:“布封想写一部书讲述全体动物,
他完成了一部卓越的著作,我们不是也该替 社会写一部这类的作品么?”’①于是,他 决定通过描写环境对人的影响来塑造千差万 别的人物,这正是他构想《人间喜剧》的起 因。232
巴尔扎克说:我要写的作品必须从三方面着
笔:男子、女子和事物,也就是人物和他们 的思想的物质表现;总之,就是人与生后, 因为生活就是我们的衣服。这样,文学就不 能不从描写人与生活的关系,入手展现社会 的面貌,描绘社会风俗的历史了。232
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其基本内容是描
写日益得势的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残余之间 的矛盾与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的勾心斗 角,并以此为基础,广泛、深刻地描绘了法 国的社会风貌,展示了整个时代生活的图景。 229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斯丹达尔和
巴尔扎克
1· 斯丹达尔对现实主义精神的阐发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客观描写为手法,力图反映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鲜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真实性和客观性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力求以客观的态度去描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家通过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分析,力图还原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
他们不回避社会问题,不掩饰社会矛盾,而是以真实的面貌展现给读者。
二、社会批判性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社会改革的呼吁。
作家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暗示、批判和反思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注重个体形象的真实刻画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刻画,力图塑造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
作家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感和生活状态。
四、生活细节的描写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对环境、物品、言谈举止等细节的描述,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作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出社会生活的繁杂和复杂性,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和环境的真实性。
五、注重社会历史背景的反映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历史背景的反映,通过对社会背景的描写,使作品具有时代感和历史感。
作家通过对社会背景的描写,使作品更具有时代色彩,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社会变迁。
六、语言简练、贴近实际现实主义文学的语言追求简练、贴近实际,力图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社会现实。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运用质朴的语言,将复杂的社会问题表达得简洁明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客观描写为手法,力图反映社会现实。
它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注重社会批判性,真实刻画个体形象,描写生活细节,反映社会历史背景,语言简练贴近实际。
这些特征使得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形式,对于揭示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实主义的例子
现实主义的例子
现实主义的例子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找到,这些例子都具有
一定的现实主义特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政治方面,现实主义的例子可以体现在政治家们的决策上。
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以及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就是现实
主义的体现。
他们的决策基于现实情况和国家利益,并采取相应措施
来维护国家的利益。
经济方面,现实主义的例子可以从国际贸易中找到。
各个国家都
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例如关税的设置、进口限制等。
这些措施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现实情况制定的,从而维护了国家经济的
发展。
文化方面,现实主义的例子可以体现在文学、电影等领域中。
现
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从而展现出生活的真实
和复杂性。
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钱钟书的《围城》等作品,就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总结起来,现实主义的例子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
可以找到。
现实主义强调实际情况、客观事实,并将其作为决策的基础,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
通过这些现实主义的例子,我们可
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现实主义的思想和特点。
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名词解释1. 现实主义的定义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旨在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状态。
它的创作原则要求作者忠实地表达现实,不添加任何虚构的元素,也不曲解任何现实。
现实主义的作品以真实的细节和表现形式来反映现实,以此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此外,现实主义还要求作者把现实状态真实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把它们描述得太完美或太美好。
2. 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文学作品通常反映出社会上的现实问题和政治状况。
例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社会契约》(1880年)描写了英国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在政治上的不公正。
在19世纪末期,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例如,美国作家爱德华·赫胥黎的小说《美国梦》(1925年)探讨了一个人如何在社会上追求自由的渴望。
20世纪初期,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的不平等,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社会现实主义”。
例如,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谋杀罪》(1925年)描写了美国社会中穷人的艰难处境。
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一直持续到今天,它们描写的社会问题和政治状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3. 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一种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创作原则,它强调以客观的视角来描述现实中的事物。
它要求作者以客观的视角来描述事物,不要偏向任何一方,不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而是要尽可能真实地描述事物。
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还要求作者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以便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事物。
此外,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还要求作者尽可能多地使用细节,以便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事物。
4.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包括莫泊桑的《名著》、米开朗基罗·德·拉斐尔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毕加索的《向日葵》、梵高的《星夜》、米勒的《蒙娜丽莎的眼泪》、拉斐尔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莫里斯的《星月夜》、毕加索的《格拉纳达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的《沉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
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
正如杰克·唐纳利所指出,现实主义不仅不能提供一种一般理论,而且它基本上也是前后矛盾的,现实主义者对同一事件的解释经常不一致。
“现实主义变成了建立在共同预设理论假定之上、有点松散联系的前后不一致的理论模式。
”因此,了解现实主义,除了解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假定这些共同点之外,了解现实主义者之间的不同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拟以经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为例,通过探讨现实主义理论的多样性,进而来揭示现实主义在国际秩序模式上的异同之处。
[编辑本段]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
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
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
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
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
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
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
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
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
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
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
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
"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
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编辑本段]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
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
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
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
"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
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
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
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现实主义"客观再现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涵义在卢卡契的论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阐释。
这位现实主义最忠诚的信仰者和最后的辩护师撰写了大量论著,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回应现实主义在20世纪遭受的挑战:《现实主义历史》(1939)、《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左拉》(1945)、《伟大的俄国现实主义者》(1946)、《欧洲现实主义研究》(1948)、《当代现实主义的意义》(1958)等等。
首先、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
"卢卡契提出了对现实进行整体描写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掌握社会生活;向深处突进探索隐藏在现象背面的本质因素,发现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
其次,卢卡契并没有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理解为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纯客观性,他不是把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视为一面静止的镜子。
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的重要性,强调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
卢卡契两面作战,一面为现实主义的纯洁而与自然主义战斗,把福楼拜和左拉那种缺乏整体性的琐碎客观性排除出现实主义阵营;另一面又要回应现代主义的挑战,批评乔依斯、普罗斯特和其他现代派作家,认为他们使所有内容和所有形式都解体了。
因此,现代主义达不到对现实整体的真实反映。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
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
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
"据韦勒克的历史追溯,典型术语的最初使用者是谢林,意指一种象神话一样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
浪漫派首先广泛使用这个概念,典型概念从浪漫主义转移到现实主义,与巴尔扎克和泰纳的转用相关。
在《人间喜剧》的序言里,巴尔扎克自称为社会典型的研究者,泰纳则频繁使用此术语讨论社会阶层人物的性格,逐渐演变成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概念。
典型也是别林斯基论俄国小说时常用工具,他甚至认为:"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创造……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
"果戈理笔下的科瓦辽夫少校不是一个科瓦辽夫少校,而是科瓦辽夫少校们,即使是描写挑水人也不是仅仅写某一个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
这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典型的本质。
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让许多人不安,总以为写的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阿Q拥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为国民性的代名词。
现实主义把这种个性和共性的完美结合的文学形象称为典型形象。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
在韦勒克看来,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这一点:"主人公'植根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
韦勒克的看法是对的,现实主义确有历史性的维度。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
而且,这个具体的总体现实还是不断发展的,就象卢卡契所阐述的现实主义要塑造那些生动的辩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本质转化为现象并在现象中显示自己;它还塑造着这过程的那个侧面,即现象在过程运动时揭示着自己的本质。
另一方面,这些个别的因素不仅包含着辩证的运动,互相转化,而且彼此间不断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的诸因素。
真正的艺术从而总是通过塑造这些因素的运动、发展、展开来表述人类生活的整体的。
"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
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
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
[编辑本段]现实主义发展历史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Realism)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
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
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
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
其后,法国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
一八五五年,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
就在这次沦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
一八五七年,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从此在欧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