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32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产业共生模式就是判断产业之间这种有机联系的有效方 法。总体而言,产业共生模式分为共栖互利型产业共生、 寄生型产业共生、偏利型产业共生和混合型产业共生。
共生度:
ab
dZa dZb
/ /
Za Zb
33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以公共服务业和私人服务业为代表 的生活质量部分
28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 化,由单个产业充当主导产业角色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 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而越来越多的是由一 组产业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群”来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 构向高级演进。
35
3.5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3.5.1 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3.5.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3.5.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3.5.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指标
36
3.5.1 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 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 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
产业部门构成(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第一产业 2.制造业 3.基础设施 4.服务业
5.初级产业 6.制造业 7.服务业
52.5 45.2 32.7 26.6 22.8 20.2 15.6 13.8 12.7 12.5 14.9 21.5 25.1 27.6 29.4 33.1 34.7 37.9 5.3 6.1 7.2 7.9 8.5 8.9 9.8 10.2 10.9 30.0 33.8 38.5 40.3 41.1 41.5 41.6 41.3 38.6
第三章 产业结构优化
主要内容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3.2产业结构合理化 3.3产业结构高级化 3.4产业结构生态化 3.5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3.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3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 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 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产业结构“不合理”
收益
产业结构“合理”
13
3.3产业结构高级化
3.3.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 3.3.2 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法 3.3.3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因—创新 3.3.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制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14
3.3.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化是一个连续 不断的动态过程,主要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 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也可称产业结构的升级。
1990年 GDP结构
0.8828 0.9829 0.9685 0.9429 0.9092
1994年 相似系数
0.8742 0.9718 0.9486 0.9419 0.9380
1990年 劳动力结构 0.9945 0.9757 0.9595 0.9713 0.8552 0.6847
1994年 相似系数
15
3.3.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
16
3.3.2 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法
(1)标准结构法 (2)相似性系数法 (3)高技术产业比重法 (4)软化度判别法 (5)高加工度化比重法
17
3.3.2 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法
这是以某一参照物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 法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 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技 术 创 新 的 特 点
20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
研究开发
涨落放大
创新扩散
新稳态形成 新产业 形成, 改变已有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临界点
衰减
创新失败
21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1)技术创新促进了劳动分工精细化,实现劳 动力就业结构升级。
随着技术创新的推进,体力劳动力的比例降低,脑力 劳动力的比例上升, 从而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体力劳动力与脑力劳动力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为 9 ∶1 , 机械化阶段为6 ∶4,自动化阶段为1 ∶9 。 技术创新既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职业,也可能使某些 职业消失。例如由于打字机的出现, 曾使打字员这一 职业十分风光; 而程控交换机的问世则加速了话务 员职业的消失。
0.9969 0.9919 0.9829 0.99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0.9041 0.7547
可见,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产业结构在产出方 面与日本40年代初的水平相似;在劳动力分布方面, 与日本20年代初的水平相似。
19
3.3.3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因----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研究开发成果首次实现商业化 应的过程,包括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开辟 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建立企 业新组织的过程。
4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
5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互关 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 件;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总是一定高度基础上 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从静态状况或在一定阶 段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主 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优化产业结构。
25
3.3.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 现的,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果。
26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高增长部门通常是指产业系统中的主导产业,也就是说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就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
罗斯托将成长的各个阶段划分为:
传统社会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设A是被比较的产业结构,B是参照系, XAi、XBi分别是 产业I在A和B中的比重,则产业结构A和参照系B之间的结
构相似系数SAB为:
n
n
1
SAB ( XAX i Bi)/( XA 2iXB 2i)2
i1
i1
18
表3-1 中、日产业结构相似性比较
参照系日本的比较年份 1920年 1938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22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2)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不同行 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 由于不同行业的经济技术基础和“技术机会” 不同, 技术创新的产生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存在 着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反映出来。 作为技术创新的结果,哪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 哪个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低于整个社 会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流动, 最终促 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高额群众消费时代
向成熟推进阶段
27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表3-4与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相应的主导产业
经济成长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准备条件的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相应主导产业 以农业为主体 仍以农业为主体 纺织工业
钢铁、电力、煤炭、通用机械、化 肥工业 汽车制造业
经济发展阶段 起飞阶段
主导产业 棉纺工业
成熟阶段
钢铁工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汽车工业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信息产业
主导产业群
棉纺织业、早期机器制造业、炼铁业、铁路 业
钢铁工业、采煤工业、造船工业、机器制造 业、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
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 机械制造业
信息产业、计算机工业、新材料工业、新能
23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3)技术创新提升需求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 升级
技术创新与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 技术创 新改变了的生活条件,需求对新产品做出反应,会造成 新的需求压力: 技术创新能满足消费需求,使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 培训等享受和发展需要上的支出比例上升,带动服务业 发展; 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 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 可以改变出口需求结构,如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 替代”再到“出口导向”。
(1)区域产业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经济 的所有部门。
特 (2)区域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若干在全国具有 点 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
(3)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门各异,产业 结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 (4)区域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依存性较强。
37
3.5.2 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38
3.5.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9
3.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10
3.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一)国际基准—标准结构 (二)需求结构基准 (三)产业平衡基准 (四)结构效益基准
11
3.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表3-1库兹涅茨的产业发展“标准结构”(%)
1964(1996)年币值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准水平(美元)
(一)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 (二)协调有序原则 (三)市场需求原则 (四)自主发展原则 (五)动态平衡原则
39
3.5.4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40
思考讨论题
什么是产业结构优化,如何评价?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有 哪些? 在资金短缺问题解决后还是否需要利用外 资,为什么?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共生度 ηab=ηba=1 ηab>1>ηba ηba>1>ηab ηab=0,ηba>0 ηab>0,ηba=0
共生模式 对称互利共生模式 非对称互利共生模式,a获利比b获利多 非对称互利共生模式,b获利比a获利多 偏利共生,b获利,a不获利 偏利共生,a获利,b不获利
34
3.4.3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源工业、宇航工业
29
3.4 产业结构生态化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3.4.3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30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产业结构生态化是指参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 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 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污染排放减少, 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到最低限度,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状 态上升到更高层次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 6
3.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7
3.2产业结构合理化 3.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3.2.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 3.2.3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动力与机制
8
3.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 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 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使资源在产业间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4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4)技术创新催生一批新产业,同时也削减 一些旧产业。 第一次技术革命产生了现代纺织、炼焦和钢铁 业,使人类社会进入机械时代。 第三次技术革命则催生出一大批以微电子等信 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逐渐在 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从而引起新一轮主导产 业的变更。 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 又会 使某些传统产业的重要性渐渐减弱甚至退出历 史舞台。
劳动力部门构成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3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1.0 25.1 27.9 30.4 32.7 34.7 39.6 42.3 47.3
12
3.2.3 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动力与机制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32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产业共生模式就是判断产业之间这种有机联系的有效方 法。总体而言,产业共生模式分为共栖互利型产业共生、 寄生型产业共生、偏利型产业共生和混合型产业共生。
共生度:
ab
dZa dZb
/ /
Za Zb
33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以公共服务业和私人服务业为代表 的生活质量部分
28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 化,由单个产业充当主导产业角色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 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而越来越多的是由一 组产业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群”来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 构向高级演进。
35
3.5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3.5.1 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3.5.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3.5.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3.5.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指标
36
3.5.1 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 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 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
产业部门构成(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第一产业 2.制造业 3.基础设施 4.服务业
5.初级产业 6.制造业 7.服务业
52.5 45.2 32.7 26.6 22.8 20.2 15.6 13.8 12.7 12.5 14.9 21.5 25.1 27.6 29.4 33.1 34.7 37.9 5.3 6.1 7.2 7.9 8.5 8.9 9.8 10.2 10.9 30.0 33.8 38.5 40.3 41.1 41.5 41.6 41.3 38.6
第三章 产业结构优化
主要内容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3.2产业结构合理化 3.3产业结构高级化 3.4产业结构生态化 3.5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3.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3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 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 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产业结构“不合理”
收益
产业结构“合理”
13
3.3产业结构高级化
3.3.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 3.3.2 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法 3.3.3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因—创新 3.3.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制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14
3.3.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化是一个连续 不断的动态过程,主要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 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也可称产业结构的升级。
1990年 GDP结构
0.8828 0.9829 0.9685 0.9429 0.9092
1994年 相似系数
0.8742 0.9718 0.9486 0.9419 0.9380
1990年 劳动力结构 0.9945 0.9757 0.9595 0.9713 0.8552 0.6847
1994年 相似系数
15
3.3.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
16
3.3.2 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法
(1)标准结构法 (2)相似性系数法 (3)高技术产业比重法 (4)软化度判别法 (5)高加工度化比重法
17
3.3.2 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法
这是以某一参照物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 法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 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技 术 创 新 的 特 点
20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
研究开发
涨落放大
创新扩散
新稳态形成 新产业 形成, 改变已有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临界点
衰减
创新失败
21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1)技术创新促进了劳动分工精细化,实现劳 动力就业结构升级。
随着技术创新的推进,体力劳动力的比例降低,脑力 劳动力的比例上升, 从而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体力劳动力与脑力劳动力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为 9 ∶1 , 机械化阶段为6 ∶4,自动化阶段为1 ∶9 。 技术创新既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职业,也可能使某些 职业消失。例如由于打字机的出现, 曾使打字员这一 职业十分风光; 而程控交换机的问世则加速了话务 员职业的消失。
0.9969 0.9919 0.9829 0.99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0.9041 0.7547
可见,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产业结构在产出方 面与日本40年代初的水平相似;在劳动力分布方面, 与日本20年代初的水平相似。
19
3.3.3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因----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研究开发成果首次实现商业化 应的过程,包括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开辟 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建立企 业新组织的过程。
4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
5
3.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互关 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 件;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总是一定高度基础上 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从静态状况或在一定阶 段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主 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优化产业结构。
25
3.3.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 现的,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果。
26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高增长部门通常是指产业系统中的主导产业,也就是说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就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
罗斯托将成长的各个阶段划分为:
传统社会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设A是被比较的产业结构,B是参照系, XAi、XBi分别是 产业I在A和B中的比重,则产业结构A和参照系B之间的结
构相似系数SAB为:
n
n
1
SAB ( XAX i Bi)/( XA 2iXB 2i)2
i1
i1
18
表3-1 中、日产业结构相似性比较
参照系日本的比较年份 1920年 1938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22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2)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不同行 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 由于不同行业的经济技术基础和“技术机会” 不同, 技术创新的产生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存在 着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反映出来。 作为技术创新的结果,哪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 哪个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低于整个社 会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流动, 最终促 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高额群众消费时代
向成熟推进阶段
27
3.3.5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表3-4与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相应的主导产业
经济成长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准备条件的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相应主导产业 以农业为主体 仍以农业为主体 纺织工业
钢铁、电力、煤炭、通用机械、化 肥工业 汽车制造业
经济发展阶段 起飞阶段
主导产业 棉纺工业
成熟阶段
钢铁工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汽车工业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信息产业
主导产业群
棉纺织业、早期机器制造业、炼铁业、铁路 业
钢铁工业、采煤工业、造船工业、机器制造 业、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
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 机械制造业
信息产业、计算机工业、新材料工业、新能
23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3)技术创新提升需求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 升级
技术创新与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 技术创 新改变了的生活条件,需求对新产品做出反应,会造成 新的需求压力: 技术创新能满足消费需求,使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 培训等享受和发展需要上的支出比例上升,带动服务业 发展; 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 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 可以改变出口需求结构,如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 替代”再到“出口导向”。
(1)区域产业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经济 的所有部门。
特 (2)区域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若干在全国具有 点 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
(3)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门各异,产业 结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 (4)区域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依存性较强。
37
3.5.2 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38
3.5.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9
3.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10
3.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一)国际基准—标准结构 (二)需求结构基准 (三)产业平衡基准 (四)结构效益基准
11
3.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表3-1库兹涅茨的产业发展“标准结构”(%)
1964(1996)年币值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准水平(美元)
(一)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 (二)协调有序原则 (三)市场需求原则 (四)自主发展原则 (五)动态平衡原则
39
3.5.4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40
思考讨论题
什么是产业结构优化,如何评价?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有 哪些? 在资金短缺问题解决后还是否需要利用外 资,为什么?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共生度 ηab=ηba=1 ηab>1>ηba ηba>1>ηab ηab=0,ηba>0 ηab>0,ηba=0
共生模式 对称互利共生模式 非对称互利共生模式,a获利比b获利多 非对称互利共生模式,b获利比a获利多 偏利共生,b获利,a不获利 偏利共生,a获利,b不获利
34
3.4.3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源工业、宇航工业
29
3.4 产业结构生态化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3.4.2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方法 3.4.3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30
3.4.1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含义及特征
产业结构生态化是指参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 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 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污染排放减少, 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到最低限度,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状 态上升到更高层次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 6
3.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7
3.2产业结构合理化 3.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3.2.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 3.2.3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动力与机制
8
3.2.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 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 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使资源在产业间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4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途径
(4)技术创新催生一批新产业,同时也削减 一些旧产业。 第一次技术革命产生了现代纺织、炼焦和钢铁 业,使人类社会进入机械时代。 第三次技术革命则催生出一大批以微电子等信 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逐渐在 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从而引起新一轮主导产 业的变更。 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 又会 使某些传统产业的重要性渐渐减弱甚至退出历 史舞台。
劳动力部门构成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3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1.0 25.1 27.9 30.4 32.7 34.7 39.6 42.3 47.3
12
3.2.3 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动力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