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_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_HUST_华中科技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Multisim仿真)报告题目: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Coplitts电路
学号HUST
姓名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
联系邮箱
指导教师黄佳庆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
2015年12月2日
仿真报告要求
一、提交Multisim文件+仿真报告(见模板),一起发至
jqhuang@
二、建议软件采用Multisim10.0版本,便于运行检查
三、参考文献需要在正文中引用,且为顺序引用
四、请将仿真报告的文件名补齐
五、Multisim文件的文件名与仿真报告的文件名一致
P P P
P
1原理电路图
下图为电容反馈三端的典型电路(
关键点标记为p1,p2,p3,p4):
图5-11(a)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1]
等效电路图如下:
图5-11(b)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等效电路图
2仿真电路图
仿真电路图如下,耦合电容取10nf,旁路电容取0.1uf,C1和C2分别取10nf 和30nf,电感L 取25uH.
图2-1-1仿真电路图3仿真结果
3.1时域
3.1.1关键点电压波形
(1)p1点电压(即vf)波形
图3-1-1p1点(vf)的电压波形(2)p2点电压(即vi)波形(滤掉直流成分后的)
图3-1-2p2点(vi)的电压波形(3)p3点电压波形
图3-1-3p3点的电压波形(4)p4点电压波形
图3-1-4p4点的电压波形
3.1.2关键点电流波形
各关键点的电压电流频率如下图所示:
Probe1
V: 1.40 V
V(p-p): 3.28 V V(rms): 1.18 V V(dc): -233 mV I: -15.0 mA
I(p-p): 229 mA I(rms): 81.6 mA I(dc): 1.07 mA Freq.: 351 kHz Probe2
V: 3.68 V
V(p-p): 3.24 V
V(rms): 2.38 V
V(dc): 2.08 V
I: 2.77 mA
I(p-p): 3.10 mA
I(rms): 1.73 mA
I(dc): 128 uA
Freq.: 351 kHz
Probe3
V: -5.16 V
V(p-p): 9.87 V
V(rms): 3.51 V
V(dc): -240 mV
I: 17.8 mA
I(p-p): 229 mA
I(rms): 81.6 mA
I(dc): -940 uA
Freq.: 351 kHz
Probe4
V: 3.02 V
V(p-p): 9.88 V
V(rms): 8.69 V
V(dc): 7.94 V
I: -10.3 mA
I(p-p): 13.5 mA
I(rms): 3.76 mA
I(dc): -1.22 mA
Freq.: 351 kHz
3.2频域
3.2.1幅频特性
(1)p1点(vf)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1所示
图3-2-1p1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1点的工作频率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2)p2点(vi)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2所示
图3-2-2p2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2点的工作频率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
(3)p3点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3所示
图3-2-3p3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3点的工作频率也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4)p4点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4所示
图3-2-4p4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4点的工作频率也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综上所述,整个电路工作时的频率的振荡频率为367kHz。
3.2.2相频特性
使用网络分析仪,将p2,p1两点接到网络分析仪两个引脚,可以得到振荡电路的相频特性曲线如图3-2-5(下面部分)所示
图3-2-5
测量可知当f=367kHz时phrase=0,结果正确。
4仿真总结
仿真心得、建议、意见等
(1).自激振荡的条件
对于三端式振荡电路来说,电路要振荡必须满足条件,也就是、与的电抗性质相反。
(2)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到了MULTISIM软件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复习了三
端式电路的振荡条件。更重要的是对电容三端电路的具体各种耦合电容旁路电容以及分压电阻的大概的大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3)实验建议:感觉很多选题所要完成内容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建议同类型的电路可以大
体上问题相同,但要根据不同的电路的特点设置一点不同的观察要求。
参考文献
【1】严国萍,龙占超.通信电子线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