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选择法团主义_发展中国公民社会

合集下载

萧功秦

萧功秦

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人们常说,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要重新地审视和解读以往的历史。

因为每个时代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总是希望从自己关切的角度、从历史当中来获得对自己的启示。

我们正处在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当然会非常有兴趣的想了解我们过去的前人,他们是怎么经历现代化的挑战的?他们在经历现代化的挑战过程当中有什么教训?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挫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政治选择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一百多年所经历的这段历史。

那么从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西方挑战的压力下面开始了现代化的过程,而这种现代化实际上应该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

因为中国在西方的压力下面,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感受到数千年所未有的强敌。

那么针对这种强敌和大变局,他们当然就有一种想摆脱这种危机的愿望,而要摆脱这种危机只有模仿西方的文明,在模仿西方文明的过程当中,中国就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载体,一种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一个全民族的集体的试错过程。

实际上以往的时代,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的客观的条件制约下面,根据人们自己对什么是富强的理解,同时也根据他们所能够获得的政治资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选择,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选择,就是指特定的政治体制,与现代化的战略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政治模式。

人们是用这个模式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这种前后相继的政治模式形成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们一百四十年来的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

大体上说,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因为他们所作出的政治选择,他们所代表的政治选择,实际上就影响了中国人的命运。

那么首先我要谈的是第一种政治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叫做晚清的开明专制化模式。

它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所谓的开明专制化,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旧瓶装新酒。

萧功秦:选择法团主义_发展中国公民社会

萧功秦:选择法团主义_发展中国公民社会

选择法团主义,发展中国公民社会萧功秦摘要:社会利益摩擦变大,群体性事件频发,根本原因是缺乏社会中间组织的沟通和协商,此为官民关系“非常态”。

要建立和谐的“新官民”关系,可结合历史路径,借鉴东亚邻国,将现有国家控制的工会等社会团体通过法团主义的路径,向自主性的公民社团转型,让国人从中获得民主的学习机会,最终走向公民社会。

问:如何看待近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答:近年来,官民关系摩擦变大,其基本原因是,我国处在转型时期,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严重,不同社会群体诉求缺乏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渠道,政府处理事态的机制又缺乏弹性,导致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这是非常态的官民关系。

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中间组织,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更具体地说,在当今强势政府控制的社会建制中,并没有有效地形成一套整合30年改革开放衍生来的利益多元个体的制度机制,当政府不得不面对没有组织的无数游离态的个体时,连对话或谈判的对象都找不到,一盘散沙式的个人在社会上如果没有组织来予以整合,就会成为由游离态的个人聚合而成的“乌合之众”,极易造成冲突频繁发生。

缺乏中间组织的社会里,社会矛盾将无法通过政府与中间组织之间的协商来解决,政府管不过来,又不许民间组织来管,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这种情况下,国家与无数个人之间缺乏协商机制,社会的稳定成本就会大为提高。

问:如何解决官民关系的矛盾呢?答: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一些欧洲大陆国家与东亚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法团主义发展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这些国家的社会中间团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体,如工会、农会、商会以及其他民间利益团体,在历史上,曾经直接隶属于国家,或受政府严密监管与控制。

随着社会自组织化要求的提高,这些功能性团体越来越多地演变为代表这些利益团体与政府对话的功能,从而有效地在政府与大众之间扮演协商与对话的积极角色。

其发展结果就是,一方面,中间团体演变为自主性的公民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它们又受到政府或国家比较有效的控制与约束。

萧功秦:远离虚骄民族主义 “强国家-弱社会”模式须反思

萧功秦:远离虚骄民族主义 “强国家-弱社会”模式须反思

萧功秦:远离虚骄民族主义“强国家-弱社会”模式须反思中国模式的两种用法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模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首先想请你谈一下,你是否认同有一个中国模式?如果有,你怎么描述这个模式?答:中国模式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意识形态层面的用语,人们用其来证明中国发展道路的优越性,以起到鼓舞人心与宣传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作用。

一些西方学者在反思西方经济与社会困境时,往往把中国加以浪漫美化,以此作为参照物,来反思西方的毛病,这种西方的非主流思潮往往又与中国模式优势论来呼应,形成当下“中国模式观“的主流。

另一种用法是中性的社会结构分类学用法,即从体制内部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对这种由特殊历史路径发展起来的国家与社会结构予以客观的学术定位,实事求是地考察其优势、弱点、内在矛盾与发展前景。

这种发展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模式,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从学理层面来反思,深化对现行体制的认识,也有助于对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发展政治学本身作出贡献。

我在两年前出版的《中国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改革》一书中,曾对发展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模式,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体制,三十年来已经具有了相对稳定性,从分类学角度看,其基本特点是一种特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结构,即国家继承了全能主义时代的历史政治遗产,在保持强势国家行政力量对社会的控制的基础上,让社会成员与企业获得相当的经济自主性。

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地方为自身利益竞争,活力得以释放,与此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加,社会与文化领域获得一定的自主空间;另一方面,国家又作为大家长,对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发挥着强势的调控与引导作用。

这样,社会活力的释放与国家的有效调控之间,就有可能达到一种新的均衡状态。

更具体地说,一方面,由于中国采取了执政党主导的维新路径而不是革命路径,是从全能主义体制中蜕变过来的,因此它保留着强势国家行政能力的优势,而经济多元性与社会竞争力又提升了国家吸纳财富的能力,国家对社会的动员能力就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路径的制约,自主性的公民社会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在国家大家长的呵护下,自身能力始终没有得到发育,甚至产生对国家的依赖,这反过来又不得不通过强化国家功能来解决社会自身功能不足,这种因果关联进而又影响了社会自身的发展,这样的体制也可以称之为“强国家—弱社会”结构。

萧功秦 我们生活在空前自由的状态,但是……

萧功秦 我们生活在空前自由的状态,但是……

萧功秦我们生活在空前自由的状态,但是……凯迪网络: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曾说过,未来中国的成功转型,需要一个开放而自由的思想市场。

新权威主义也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但在2014年,尤其是下半年,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现实的变化。

您怎么看这些微妙的变化?萧功秦:我充分理解我们现在的执政中心,它现在采取的加强意识形态的管理权、话语权和领导权,它在功能上的意义:是要防止现在政治参与的爆炸和井喷,而这种爆炸和井喷的概率是极高的。

是因为社会有大量的问题,维稳其实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有一种宽松的预期,伴随这种宽松预期,一定会出现特别强烈的社会政治参与的诉求。

这个诉求会连成一片,提出现阶段体制、经济发展难以满足的超前要求,这时候如果不满足的话那就产生爆炸的后果。

在谈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一点:传统极权体制的国家进入现代化就会出现一个薄壳效应。

地壳最薄的地方最容易出现火山爆发。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有它的合理性,有它功能上的意义。

作为新权威主义,我完全理解政府的做法。

另一方面,我们也考虑到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不能牺牲社会的多元,单方面地实现政府的强控制方式。

这种情况是要加以注意的,因为社会的多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经济的多元、文化的多元、社会的多元,这些东西实际是社会创新力的存在。

可以说,人类历史进步的常态现象就是社会多元。

历史上的一元,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完全一元化,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是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和我们在“文革”时期出现的那种特殊情况,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小的阶段。

多元性本身具有两重性,社会组织当中有一部分对现存时期不满的人可以利用其来挑战现在的政府权威,对社会造成一种不稳定,甚至产生连锁反应,这是必须要防止的。

但是,不能够因为这一点我们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去了,把所有的社会组织、文化多元当作洪水猛兽。

这个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在总体上来说,现在看我们社会进步到现在这状态,社会多元和那个文化多元、经济多元对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政治生态起到非常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1887-1962)是一位著名的中国政治思想家、学者、历史学家。

萧公权生于晚清,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变迁。

萧公权以其出色的学识及其独特的政治观点,坚定地主张中国应以现代的文明进步为核心,实现中华民族的起死回生。

萧公权在学界享有较高知名度,被称为“以文明变革推动新中国”的思想家,而他独特的思想又为近代中国文明改革
提供了深远的影响。

萧公权主张在完善宪法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当代政治制度的创新,促进民族文明构建及正义正确的历史发展,他还提出保留古代文明精髓,倡导新旧文明宽恕与融合,力推中国
文明的强大发展。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萧公权的一些重要思想在近现代中
国的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其中尤以“萧克解放思想”最为著名。

这一思想旨在
引导中国传统和现代文明打破传统的社会隔阂,通过文明改革实现中国的民族复兴。

以上就是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简介。

萧公权的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新中国进步的政
治思想,而且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思想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
普适性,仍有重要的社会及科学意义。

萧功秦:新权威主义如何走向民主(2)

萧功秦:新权威主义如何走向民主(2)

萧功秦:新权威主义如何走向民主(2)新权威主义本身就是问题倒逼的产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新权威主义体制下实现成熟市场经济的黄金时代。

许多人关心的是,新权威主义下走向民主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走向民主的问题。

新权威主义体制与改革开放以前的传统集权体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顺应环境挑战过程的历史产物。

习近平总书记自己也说了,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只要我们把握了新权威主义体制本身在问题倒逼的压力下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的特点,那么,在民主化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时,新权威主义走向民主也将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30年来中国的新权威主义为什么会两次出现,看到“形势比人强”的因素始终发挥着强大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精英就必须要在成本、利益和风险各方面的综合评估中,务实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而这一办法,必须同时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是只能通过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来解决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问题,改革产生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舍此没有其他出路;二是必须保持政治与社会稳定,只有这种稳定的政治环境,才能避免左右极端主义思潮冲击下的政治参与爆炸,使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而这两个条件合起来,就是新权威主义了。

即使执政精英本人未必想到自己所做的就是新权威主义路径,但是要解决问题,要实现中国富强,也只有按这样的办法做,改革本身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边界条件,就决定了“倒逼改革”的方向。

可见,新权威主义并不是偶然的,中国走新权威主义道路来解决中国现代化当下的问题,其间有着适应环境挑战的必然性、合理性与必要性。

真正有意义的民主是多元利益之间的社会整合的内在需要如果政治精英们按“问题倒逼改革,改革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的路子走下去,不是按先验的教条去考虑问题,那么,未来总会有一天,中国民主化的问题就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这是因为,当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后,经济多元化、社会利益多元化,以及多元利益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整合,需要民主制度,当民主制度成为社会整合与协商的必要治理工具,当民主不仅仅是一种美好价值,而且是社会整合与利益协调所必须,这时,如果不搞民主,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

浅论多元主义下的法团主义理论价值

浅论多元主义下的法团主义理论价值

浅论多元主义下法团主义的理论价值摘要:法团主义试图在传统的极权主义和多元主义框架之外寻求对利益整合的解释,它抛开了体制内外的分野,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国家——社会”分化的视角。

它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常规互动与相互认可。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对民主多元主义固化不平等,歪曲公民意识,破坏公共议程并让渡公民团体对公共机构的最终控制等缺陷的有效弥补,但是社会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特性和法团化政府的形成却给了法团主义理论当头一棒。

进而本文希望通过对多元主义的解读论述法团主义其理论价值缺失。

关键词:多元主义法团主义自组织原子化多元平衡一、多元主义民主价值观及其与社会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多元主义是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最为常见的术语之一,在学理上对其定位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通过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权力配置状态以及作为经验民主理论,是多元主义较为核心的研究重点。

1、多元主义是一种对权力配置方式的研究的理论多元主义中的“元”既不是传统自由主义中所说的公民个人,也不是保守主义的精英理论对于大众群体的简单理解,其实质应该是作为个人与团体之间中介的利益团体。

基于对利益团体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多元主义的基本命题:①.有关利益集团广泛性的命题。

多元主义将各种利益团体视为政治权利分散的社会基础。

②.利益集团的终结性命题。

在多元主义的范畴内,利益集团有时被称为“中介组织”,因为它们恰好处于人民和政府之间。

③.利益集团的动员性命题。

在多元主义看来并非所有的利益集团都从事政治活动。

④.利益集团的私人性命题。

多元主义认为,利益集团的组织必须是自愿的,其基础在于共同的利益和关心。

⑤.利益集团的定向性命题。

多元主义认为,利益集团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但对于具体的利益团体来说它们的活动天地不是漫无节制的,而是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

⑥.利益集团的竞争性命题。

现代社会被分解为无数的具有不同利益和资源的集团,它们运用资源区接近和影响政府,并与其他的利益团体相互竞争。

学者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2

学者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2

学者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2清王朝应对现代化挑战的失败南方都市报: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选择,而是在中西方文明发生冲撞失败后,这个帝国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在对现代化本身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复杂认知过程。

回到时间序列上,清帝国的第一次正面应对挑战是洋务运动。

当时帝国的精英阶层最先的反应是震惊,湘军的著名领袖胡林翼看到江上急速飞驰的英国战舰,震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但最后还是行动起来了。

萧功秦:对。

中国的近代化实际上是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的,而不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当时少数的洋务派政治精英,开始从天朝“天下中心”的梦境中醒过来,开始追求富强的现代化过程。

从洋务运动到今天大概150年的时间内,中国进行现代化应对大概经历了6个阶段,我把它总结为六次政治选择。

一是清帝国的开明专制化运动,这一运动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爆发标明这一专制化运动的失败。

二是从1911—1913年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次是1914年到1928年以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次是1928—1949年的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新权威主义。

第五次是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的全能主义的计划经济现代化模式。

第六次就是改革开放的维新模式,我把它称之为后全能主义的技术专家型的新权威主义。

要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要评价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就需要先剖析这六种政治选择过程。

南方都市报:好,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萧功秦:清帝国在受到西方列强的挑战后,最早的选择只能是一种开明专制化运动,因为当时的精英只能在给定的条件下,运用当时的社会政治组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德国的威廉二世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如此。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洋务派的基本选择。

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

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

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2010年07月29日13:07凤凰网萧功秦我要评论(2)字号:T|T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上)人们常说,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要重新地审视和解读以往的历史。

因为每个时代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总是希望从自己关切的角度、从历史当中来获得对自己的启示。

我们正处在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当然会非常有兴趣的想了解我们过去的前人,他们是怎么经历现代化的挑战的?他们在经历现代化的挑战过程当中有什么教训?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挫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政治选择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一百多年所经历的这段历史。

那么从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西方挑战的压力下面开始了现代化的过程,而这种现代化实际上应该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

因为中国在西方的压力下面,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感受到数千年所未有的强敌。

那么针对这种强敌和大变局,他们当然就有一种想摆脱这种危机的愿望,而要摆脱这种危机只有模仿西方的文明,在模仿西方文明的过程当中,中国就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载体,一种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一个全民族的集体的试错过程。

实际上以往的时代,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的客观的条件制约下面,根据人们自己对什么是富强的理解,同时也根据他们所能够获得的政治资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选择,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选择,就是指特定的政治体制,与现代化的战略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政治模式。

人们是用这个模式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这种前后相继的政治模式形成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们一百四十年来的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

大体上说,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因为他们所作出的政治选择,他们所代表的政治选择,实际上就影响了中国人的命运。

那么首先我要谈的是第一种政治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叫做晚清的开明专制化模式。

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中国民主转型

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中国民主转型

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中国民主转型作者:刘依平来源:《行政与法》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分析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诸多路径中,公民社会以多元主义假设为基础,强调社会之于国家的独立性并以此作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团主义则关注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以及二者之间制度化通道的建立。

较之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选择从民主发生学、制度基础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与中国民主转型更为契合,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民社会;法团主义;民主转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探讨就从未停止过。

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的多元分化调整和重塑改变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对民主转型的路径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客观描述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的新特点,学界提出了诸多新的解释框架,公民社会与法团主义是其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

研究中国政治问题需从现实逻辑出发。

作为有不同学术假设前提的理论模型,法团主义和公民社会哪一个更接近现实,哪一个对分析中国民主转型更可行,即是本文的关注所在。

一、法团主义的立场法团主义(corporatism,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合作主义、组合主义或统合主义)理论被认为是发端于近代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体。

而作为制度结构的称谓,学界通常认为,法团主义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末经由施密特系统概括,代表着不同于多元主义的另一种体制说明。

[1](p22)法团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结构。

它最普遍的现代意义就是凸显国家与社会之间利益组织的协调作用。

它认为国家是影响利益的决定性力量,应当在利益团体和国家之间寻求建立制度化的联系通道。

为避免团体利益的斗争危及秩序,国家需要将它们吸纳到体制中,让他们在制定公共决策时发挥作用,同时接受国家的统一管理。

根据施密特的观点,关于法团主义的结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2](p24-26)⑴国家具有重要地位,社会参与则以行业划分的功能团体形式存在。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_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_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顾 昕提要:在过去20多年间,大量新型社团涌现,众多官办社团也开始培育其自主性。

在教育与学术、工商管理、文化娱乐和专业人士领域,社团的发展更加迅速。

社团空间的监管体系具有强烈的国家法团主义特征,高度强调国家的控制,同时在社团的唯一性、代表性、垄断性等方面,施加严格限制。

推进公民社会发展之道在于打破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陈腐观念,代之以国家与社会相互增权的新理念。

国家发挥能促性角色,走向社会法团主义,推进民间组织在社会公益领域中发展,反过来可以有效增强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国家法团主义 社会法团主义 能促性国家 公民社会 社会团体作者顾昕,男,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875)一、导言市场转型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

以国家监控甚至穿透社会各个角落为特征、甚至社会并不存在的全能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①自主性的社会空间不断扩大,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变得多样而复杂。

在扩大了的社会空间中,最为活跃的、富有生机的、也引起广泛关注的就是社团空间(associational spac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并非一帆风顺。

长期以来,受到某种单向性思维的影响,人们倾向于把公民社会视为国家的对立面,仿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国家强必定社会弱,而社会强必定国家弱。

这种单向性思维在1990年代初期曾经主宰了国际学术①用全能主义(totalis m)或者全权主义(totalitarianis m)来概括改革开放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经典论著,参见Tang Ts ou, The Cul tur al Re volution and Post-Mao Re forms:A His toric al Per s pec tive.Chic 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 ity of Chicago Pres s,1986;Benj amin I.Schwartz,Communis m and C hina:Ideology in Flux.Ca mbridge,M.A.:Harvard Univers ity Press,1968.邹傥的最新思想表述在其《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高考最后30天冲刺串讲课程课后练习:第6讲 历史专题 法治

高考最后30天冲刺串讲课程课后练习:第6讲 历史专题 法治

第6讲2019年历史专题法治题一: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您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B、雅典五百人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C。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题二: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

"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A、单向性辐射B、由内向外辐射C、多向交汇型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题三:美国启蒙思想家潘恩在考察了1832年之前的英国政体时说:“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的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由此能够发现1832年的议会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君主权力开始受到议会限制B。

贵族从此退出议会政治活动C、中小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D、工人阶级取得了一定选举权题四: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B、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C、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D、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题五:在1792年的法国,当国民公会内部就是否审判国王路易十六出现激烈争议时,雅各宾派代表马拉挺身而出,在会上大声呐喊:“要保证人民的幸福,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要挽救祖国,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这表明马拉推崇()A。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B。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C。

卢梭的人民主权D。

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题六:据《西方的遗产》记载:“1875年,国民公会仍由君主制分子控制,却找不到合适的国王,为此国民公会决定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评新权威主义——以萧功秦为中心

评新权威主义——以萧功秦为中心

Comment on Neo- authoritarianism——Focusing on
Xiao Gongqin
作者: 蔡志栋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兰州学刊
页码: 99-10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1期
主题词: 新权威主义;新保守主义;萧功秦;社会思潮;公民社会;民主
摘要:新权威主义是当代中国一大社会思潮,萧功秦是其坚定的代表人物。

从发展过程来看,
新权威主义经历了从20世纪的"三阶段论"到21世纪的"四阶段论",由此也更新了新权威主义的定义,甚至导致了名称的变迁。

从论证理路来看,新权威主义一方面高度关注理论建构;一方面,
积极回应同时代的社会思潮;第三方面则表现为对历史进行重新诠释,史论结合,互相支撑。

同时,
新权威主义注意吸收国外相近理论,借鉴外国现代转型经验,为自己作辩护。

然而,新权威主义始终面临着三大质疑:一是如何担保政治性的权威必然发生民主转型?二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
本身也是多元的;三是国外经验和理论的有效性如何值得深入探索,绝非简单可言。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二)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二)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
开放(二)
萧功秦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 第二次政治选择:辛亥革命以后的多党议会民主模式rn辛亥革命以后,仿效西方现成的议会民主政体,以推动中国现代化,是百年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二次政治选择.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上的原因.
【总页数】9页(P5-13)
【作者】萧功秦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2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K27;D65
【相关文献】
1.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视野下的清末新政 [J], 卢群
2.清末新政政治改革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J], 申在文
3.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一) [J], 萧功秦
4.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三) [J], 萧功秦
5.浅析清末新政对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影响 [J], 杨小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法团主义,发展中国公民社会
萧功秦
摘要:社会利益摩擦变大,群体性事件频发,根本原因是缺乏社会中间组织的沟通和协商,此为官民关系“非常态”。

要建立和谐的“新官民”关系,可结合历史路径,借鉴东亚邻国,将现有国家控制的工会等社会团体通过法团主义的路径,向自主性的公民社团转型,让国人从中获得民主的学习机会,最终走向公民社会。

问:如何看待近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
答:近年来,官民关系摩擦变大,其基本原因是,我国处在转型时期,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严重,不同社会群体诉求缺乏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渠道,政府处理事态的机制又缺乏弹性,导致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这是非常态的官民关系。

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中间组织,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更具体地说,在当今强势政府控制的社会建制中,并没有有效地形成一套整合30年改革开放衍生来的利益多元个体的制度机制,当政府不得不面对没有组织的无数游离态的个体时,连对话或谈判的对象都找不到,一盘散沙式的个人在社会上如果没有组织来予以整合,就会成为由游离态的个人聚合而成的“乌合之众”,极易造成冲突频繁发生。

缺乏中间组织的社会里,社会矛盾将无法通过政府与中间组织之间的协商来解决,政府管不过来,又不许民间组织来管,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这种情况下,国家与无数个人之间缺乏协商机制,社会的稳定成本就会大为提高。

问:如何解决官民关系的矛盾呢?
答: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一些欧洲大陆国家与东亚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法团主义发展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这些国家的社会中间团
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体,如工会、农会、商会以及其他民间利益团体,在历史上,曾经直接隶属于国家,或受政府严密监管与控制。

随着社会自组织化要求的提高,这些功能性团体越来越多地演变为代表这些利益团体与政府对话的功能,从而有效地在政府与大众之间扮演协商与对话的积极角色。

其发展结果就是,一方面,中间团体演变为自主性的公民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它们又受到政府或国家比较有效的控制与约束。

正由于有了这样的中间组织,社会与政府之间构筑起了良性互动的关系。

我们中国的社会现代化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即通过类似于法团主义的路径,大力地把现有的国家管控的社团组织发育成具有自主性的中间组织,从而避免国家与个人的直接对峙与摩擦。

而这种社会协商机制也是走向健康的民主社会的社会建制。

换言之,在中间组织发达的社会里,国家不再以个人或非法社团作为谈判对象,而是以这些从国家管控的社团发展而来的自主的功能性法团组织作为协商对象,而此类法团又能有效地代表功能团体内的社会成员的利益。

这样一来,一方面,国家可通过对法团的组织控制,以保证自己的谈判地位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功能法团的存在又能帮助社会成员解决实际问题。

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代表者的资格与政府协商,这就是法团主义(cor poratism)模式。

问:请具体谈谈法团主义?前景如何?
答:要想建立和谐的“新官民”关系,必须发展法团主义。

可以把现有的国家控制的工会通过法团主义的路径,向更具独立自主性的社会中间组织发展,这样可以使国家始终保持传统的对工会控制的路径这一有利条件,同时逐渐放松对社会团体的直接控制,让其发展出自主性。

正是由于这种自主性,使之具有了代表利益团体的功能,并由此形成新的聚合力与活力,从而逐渐具有了自发产生的公民社会或中间组织的整合社会广大个体的功能。

法团主义又可以被称之为组合主义。

法团主义的发展前景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家法团主义阶段——法团由国家控制,随着这种法团的自主性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这种自主性发展能极大地发挥法团的整合、协调社会成员的意见与诉求的功能,并且对政府所要求的政治稳定又无不利影响,国家就会进一步放宽对法团或工会、农会与商会的控制。

这样,国家法团主义,就会发展到法团主义的第二阶段——社会法团主义。

到了这个阶段,社会法团所享有的自主空间,已经与市民社会没有什么区别。

从中国的国情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上述这种从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变的历史路径,是中国政府最能接受,并在实施成本上最低的一种发展路径。

当然,中国走这条路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从历史上看,政府对独立的法团抱有可以理解的警惕心理,政府领导人担心这些自发的社团过度政治化,会对政治稳定产生冲击。

这种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中曾出现过一些民间性的社团,因为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四人帮”时期就积压下来的矛盾与问题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序的政治表达渠道还没有来得及拓展开来,公民缺乏游戏规则意识与法制下活动的责任意识,各种不满情绪比较容易激发起“政治参与爆炸”,并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然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开始走向多元化,知识分子政治心态也渐渐温和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渐渐走向务实化。

由于经济改革的成功,政府在民众中享有了更高的合法性与信任度,我们不能再用80年代的那种态度来对待民间社团或非政府组织。

在这一点上,与时俱进的态度才是积极的向上的态度。

真正的宪政民主,还要有民间社会的资源支持,而发展、扶持、爱护民间组织,才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题中之意。

问:发展法团主义,有无可借鉴的经验?
答:韩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选择了这条法团主义的发展路径。

事实上,东亚国家的市民社会与西方的市民社会发展道路是不同的。

在英美社会,市民阶层、第三等级是通过与国家的公开抗衡来实现自主性的。

而东亚国家则是通过法团主义的路径,通过政府、法团与个人之间的协商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国家对社会由强控制逐渐转向弱控制。

转型成功,首先就是现实亟需。

伴随着社会日益分化而来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管不了,也承担不了如此繁重的管理功能。

形势所迫,任务使然,当政者自然而然地迟早会意识到民间社团,如工会、农会、律师协会、合作社等功能团体所起到的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东亚国家,在法团主义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建立、控制一些功能性的法团组织,由这些法团把工人、农民、司机、医生等从事不同职业者组织到协会中,协会再用国家支持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会员。

一方面,国家与法团之间形成协商机制,共同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从而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利益;另一方面,法团也可以约束会员,防止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紧张,并避免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与此同时,法团又有其一定的自主性,并对成员的利益负责。

职业群体聚合为协会团体,国家、法团与个人之间整合成一个协商体系,这种东亚模式的社团主义或法团主义,很好地解决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使民间社会能有序地健康发展,使全社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其经验很值得我国重视。

我个人觉得,中国很可能也会走上这条路。

问:中国走法团主义的道路发展公民社会有什么优势?
答:法团主义的发展路径对中国是可行的。

首先,中国已经有了现成的工会、商会及行业协会,这一发展是路径依赖性的发展,可以通过旧瓶新酒来降低建设成本。

中国自建国以后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渐发展为一个计划经济的全能主义国家,这一体制中的工会、工商业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历史上的自组织系统蜕变为国家控制社会的中介机构。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体制是全能主义体制,这一体制先天地具有国家控制社会的特点。

与欧洲大陆国家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国家相比,中国的中介组织受国家控制更为严格,对法团的控制力度是历史上各国中最大的。

正因为在中国,受国家控制的社会中介组织已经存在,使得中国走法团主义的社会发展路径,比起英美模式那种从无到有地重建市民社会的模式——放任社会自发形成自组织系统的模式,要更为便捷,也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具体如何做?就是要把这些附属于国家的垄断性社团,比如工会,先“松绑”,再“搞活”,从国家附属的社会机构向自组织的公民社会“软着陆”,逐渐走向自主化,并承担起整合社会利益集团的功能。

可以说,这是历史提供给中国的一种发展路径,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历史经验,与当年中国从计划经济的单位所有制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计划经济下的放权、让利、搞活——是一脉相承,异曲同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型的道路,是中国发展公民社会的特色所在。

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民族的主要任务是重建并发展市场经济,那么,今后30年的重心应该是发展公民社会,而发展公民社会的既定历史路径,应该就是把国家控制的工会与社团向自组织的社团转型,让中国人在这些公民社团中获得民主的学习机会,并以这些公民社团为基础发展起中国的公民社会。

展望今后30年,应该是大规模的中国民主化时期。

(责任编辑:汪毓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