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病理学教材电子版
中专病理学教材电子版
绪论一、病理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一)病理学的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各种变化)、经过和转归。
只有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随声医学科学的发展,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前者着重从形态的角度,后者着重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虽然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的方法各异,但目的是相同的。
所以,这两门学科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为此本教材将两门学科合并,一起阐述。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是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习病理学必须以生物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为基础。
学习病理学的过程,也是不断运用基础医学知识的过程。
同时,病理学又为学习临床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放射学等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特别应强调的是病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病理学可以通过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等方法,为临床各科对疾病的诊断和死亡原因的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临床各科也不断向病理学提供大量临床资料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从而促进病理学的发展.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一)尸体解剖检查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这是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病死尸体进行解剖,全面检查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并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分析、判断,明确疾病的诊断,探讨死亡原因,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尸检还可以及时发现新的疾病(如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和预防这些疾病。
通过尸检积累大量科学研究资料,收集大量标本,从而促进医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病理学基础 (中职示范)课件 教学配套课件 许煜和 主编 第7章 常见疾病1-4节
20:24
临床表现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心肌纤维化 4.冠状动脉性猝死
20:24
1.心绞痛
概念 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使心肌急剧、 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 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紧缩 感,用硝酸酯制剂或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20:24
2.心肌梗死(MI)
概念 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而引起 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
(二)饮食因素:膳食中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 患病率呈显著相关 。
(三)社会心理因素:紧张或暴怒、惊恐、忧伤等 应激状态,可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
(四)其他因素:肥胖、吸烟、年龄增长和缺乏体 力活动等 。
20:24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按病变发展可分为三期:
(一)功能紊乱期 (二)动脉病变期 (三)内脏病变期
20:24
(一)功能紊乱期
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
病理变化:
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挛,无器质性病变。
临床表现
血压值呈波动状态,可伴有头晕、头痛 等,经适当休息和治疗血压可恢复正常 。
20:24
(二)动脉病变期
病理变化
血管持续痉挛,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临床表现
血压持续升高,休息后不易缓解。
1.细动脉硬化:
20:24
(一)脂纹期
脂纹是AS的早期病变:
肉眼观:
动脉内膜面 出现平坦或 微隆起的黄 色斑点或条 纹。
20:24
镜下观: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 集,还可见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少 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20:24
(二)纤维斑块期
肉眼观: 突出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后呈瓷白色。
病理学基础第六章常见疾病1-3节ppt课件
精品课件
19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⑷梗死后的生化变化:
①血清GOT↑(梗死后 6─12小时),24小时达 高峰;3─6天降至正常。
②血清乳酸脱氢酶↑ (梗死 后12─24小时),3─4 天达高峰;1周后恢复 正常。
左前降支
右主干
左旋支左主干
精品课件
14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情况: 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旋支
病变(狭窄)程度: 一级: <25% 二级:26-50% 三级:51-75% 四级: >76%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称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精品课件
15
四、C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六章 常见疾病
威宁县中等职业学校医学部 戎朝国(全科执业医师)
精品课件
0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动脉样硬化P57 2. 第二节高血压病P60 3. 第三节风湿病P62 4. 第四节肺炎P63 5. 第五节慢性胃炎P67 6. 第六节消化性溃疡P68 7. 第七节肝硬化P69 8. 第八节肾小球肾炎p71 9. 第九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p74 10. 第十节糖尿病P78 11. 第十一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p80
精品课件
20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⑸心肌梗死后果与合并症:
①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心肌梗死导致心肌 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所致。 ②心脏破裂:心脏破裂:占有10%,发生在1-3周内,平
均7天。由于梗死后,中性WBC浸润,心肌软化。好发 部位:左室前壁下1/3处。
病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精选课件ppt
48
(一)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 injury)
变性(degeneration)
定义: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 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常伴有功能下降。
精选课件ppt
31
三、增 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 称为增生(hyperplasia)。
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肥大)。
精选课件ppt
32
生理性增生 代偿性:肝叶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增生 激素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增生
病理性增生及原因 损伤后: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 激素性:子宫内膜腺体增生过长
精选课件ppt
65
脂肪 空泡
HE 染色
苏 丹 Ⅲ 染 色
锇 酸 染 色
苏 丹
Ⅳ 染 色
组织化学: 苏丹Ⅲ染色脂滴呈橘红色; 锇酸(苏丹Ⅳ)呈黑色。
精选课件ppt
66
[心肌脂肪浸润] 脂肪组织由心外膜沿心肌间质向
心腔方向伸入。 结 果:
心脏破裂、出血,急性心包填塞, 引发猝死。
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 心肌脂肪变性、心肌脂肪浸润
精选课件ppt
2
总论(普通病理学),研究和阐述不 同疾病的共同病变基础,研究疾病发 生发展的共同规律。(1~5章) 各论(系统病理学),在总论的基础 上,以系统为单位,研究和阐述各种 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精选课件ppt
3
常用专业术语 大体观察-Macropathology(Mac) 光镜观察-Micropathology(Mic) 电子显微镜观察
2024版病理学课件最新版
病理学课件最新版•病理学概述•细胞与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与修复•肿瘤形成与发展•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基础•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基础•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基础•免疫系统疾病病理基础病理学概述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病理学定义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研究对象病理学以人体组织和器官为研究对象,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
病理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基础学科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疾病诊断病理学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预后评估病理学还可以对疾病进行预后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依据。
病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发展历史病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肉眼观察到后来的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逐渐形成了现代病理学的理论体系。
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如免疫组化、基因测序等,为病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病理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诊断标准的统一性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细胞与组织损伤细胞可逆性损伤,包括水变性、脂肪变性等,与缺氧、中毒等因素有关。
变性坏死凋亡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包括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等,由严重缺氧、感染等引起。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基因调控有关,对维持内环境稳定有重要意义。
030201细胞损伤类型及机制组织损伤类型及修复过程组织损伤类型包括创伤、缺血、感染等引起的组织损伤。
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迁移、组织重塑等阶段,旨在恢复组织结构与功能。
细胞凋亡与坏死区别及意义区别细胞凋亡是程序性死亡,有基因调控;细胞坏死是被动过程,由外界因素引起。
意义细胞凋亡对维持内环境稳定、胚胎发育等有重要作用;细胞坏死则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病理学》教案.pdf
《病理学》教案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对象(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学时:理论课51学时学分: 3教材选用:《病理学》,黄玉芳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主讲教师:教案完成时间:2009年8月学科审阅意见:__________ (课程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 (学科带头人签名)年月日课程名称病理学年级2007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授课学时2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方式多媒体授课教师授课章节或知识点绪论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尸体剖验、活体组织检查、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第一章疾病概论: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第二节病因学;第三节发病学: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标准。
2.熟悉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在医学中的地位、基本内容、研究方法、观察方法和新技术应用;熟悉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病理性肥大的常见类型及病理临床联系,常见的组织化生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3.了解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绪论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5分钟)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5分钟)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20分钟)1.尸体剖验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0分钟)1.动物实验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第一章疾病概论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0分钟)第二节病因学(10分钟)第三节发病学(10分钟)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①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难点: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联系临床,举例讲解。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1.杨光华.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步宏.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Underwood JCE.General and Systematic Pathology.2ed[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复习思考题1.病理学的任务、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中专起点大专)
病理学(中专起点大专)下列哪种肿瘤最常转移到肝?A.食管鳞状细胞癌B.结肠腺癌C.肛管鳞状细胞癌D.膀胱移行细胞癌E.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下列与EBV感染有关的是A胃癌B. Buritt淋巴瘤C. 食管癌D.宫颈癌E.肺癌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大脑皮质B.内囊和基底核C.侧脑室D.蛛网膜下腔E.豆状核和丘脑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上整生物主要包括下列哪些A纤维素B.血小板及纤维索C.含细菌的血栓D.肉芽组织E.坏死组织下列哪项不属于癌前病变?A.皮肤慢性渍疡B.慢性浅表性胃炎C.黏膜白斑D.溃疡性结肠炎E. 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下列哪项不是肉痛的特征?A多见于青少年B.瘤细胞呈巢状排列C.切面星鱼肉状D.瘤田胞弥漫排列E.多经血道转移血道转移的确切依据是A瘤田胞进入了动脉B.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组织类型的肿瘤C.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D.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E.瘤细胞进入了静脉比较急性菌痢和肠伤寒的好发部位及炎症性质有何不同?试述葡萄胎的基本病变要点。
病情分析:,意见建议:①胎盘绒毛水肿呈葡萄样;②绒毛间质水肿,无血管,滋养层细胞增生;③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
试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学及临床预后的特点。
甲状腺乳头状癌(简称: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分化癌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几乎所有的报告者都一致认为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和甲状腺外浸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有关.不仅影响肿瘤的复发,更影响病人生存卫星现象流感者血杆菌生长时稳定细胞生理状态不下增值,处于G0期,不受到伤时,可活跃增生,如肝肾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化生机体的一种组织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在形态和机能上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是机体的一种适应现象。
如支气管黏膜的柱状上皮组织长期受刺激变为鳞状上皮组织。
静脉石是指长久的血栓未能软化又未能机化,可发生在静脉内有大量钙盐沉积的血栓。
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所出现的形态改变称为(坏死), 由动脉阻塞所致的局部组织死亡称为(梗死)机体的突然死亡称为(猝死)原发肺结核的原发灶常位于(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倒肺。
病理讲课全面版课件pptx
详细阐述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和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
分析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包括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等。
肾脏问题鉴别诊断
探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思 路。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尿路问题解读
尿路感染病因与病理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 的监视和清除。
细胞信号传导失调
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通路的失调可导致 细胞异常增殖。
肿瘤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
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 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改善。
炎症反应作用
炎症反应在机体防御和修复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但过度的炎症反应 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
急性炎症过程及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过程
急性炎症起病急骤,病程短,以渗 出性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局部血 管扩张、血流加快、白细胞渗出和 吞噬作用增强等。
急性炎症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 障碍,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白细胞 增多等。
一。
02 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类型及机制
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基 因调控,具有特定形态
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坏死
自噬
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 物因素作用后引起的细 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自 身组分以达到稳态和存 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机制
细胞损伤通常与氧化应 激、线粒体功能障碍、
中职病理学基础课件PPT
炎症介质
在炎症过程中产生和 释放的内源性化学物 质。
炎症的基本病变 变质、渗出和增生。
炎症的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 能障碍。
炎症的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控制炎症 ,改善病情和增强机 体抵抗力。
肿瘤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 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 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 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总结词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详细描述
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多个学科相互 渗透,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这些方法在病 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生机制。
疾病的转归与疾病的分类和性质 有关,不同类型的疾病可能有不
同的转归形式。
03
病理过程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适应
细胞和组织对内、外界环境中的 各种理化因素刺激而发生的反应 过程。
损伤
各种有害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 机体细胞、组织形态、结构和功 能发生变化。
损伤的修复
再生
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
04
水过多
机体摄入或潴留过多的水分,导致细 胞外液量增多。临床表现为水肿、充 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06
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临床表 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 多而引起的酸中毒。临床表现为乏力、呼 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病理学课件3
最 后 确 诊 起 着 重要的作用。
2020/7/25
Hale Waihona Puke 9二、病 理 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
人体病理学
尸体解剖、
理 (外科病理学)
活体组织检察
学 实验病理学
动物模型、 体外细胞培养
理论课 实现课
病理学学习
病理学研究
2020/7/25
临床病理讨论(CPC) 见习尸体剖验
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10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一)人 体 病 理 学 研 究 方 法 1. 尸 体 剖 验(autopsy)“尸检” (1)查出病因 病变,确定诊断,查明死因。 (2) 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
方病 流行病和新发现的疾病 (3) 积 累 病 理 材料 (4) 广泛收集病理标本
国际上要求尸检率达到90%以上。
疾病(Disease)
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发生了 代谢、 功能和形态结构 的变化,
不同程度地妨碍了机体的正常生 命活动,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 体征。
2020/7/25
6
一、病 理 学 的 内 容 和 任 务:
1. 总论: 普通病理学 (general pathology) 共同规律(共性)
1~5章研究和阐述 细胞和组织损伤损伤 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 为各种不同疾病的共同病变基础,属疾病发生 的共同规律。
14
2020/7/25
细 胞 学 检查17
06.某些上皮细胞如宫颈细胞,容易取材送检找癌细胞。 图示宫颈脱落细胞,见分化不良细胞体积大,核深染和核 小2,020/胞7/25浆丰富的正常上皮细胞。过氧化酶-抗氧化酶+(PAP+) 18
第六版病理学教材电子版8
第十六章寄生虫病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泡状棘球蚴病寄生虫病(parasitosis)是寄生虫作为病原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病的流行需要三个条件:传染源(被寄生虫感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适合于寄生虫生活的环境条件、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以及易感人群(对寄生虫感染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个体)。
因此,寄生虫病在人群、动物群或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不仅受到生物因素,而且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也就具有地理分布的区域性、明显的季节性和人兽共患病的自然疫源性等特点。
寄生虫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但大多数呈慢性经过。
部分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可以不表现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带虫者;有时寄生虫会在常见部位之外的组织、器官中异位寄生。
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依寄生虫致病力和宿主抵抗力强弱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主要有:①夺取营养:寄生虫从宿主获取营养,可通过夺取营养物质致宿主营养损耗,抵抗力降;②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移行、生长繁殖和排离过程中都可以造成局部破坏、压迫或阻塞等机械性损害;③毒性作用:寄生虫代谢产物、分泌物或死亡虫体分解产物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④免疫性损伤: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虫体的分解产物具有抗原性,诱发宿主免疫应答产生,可表现为保护性免疫力,亦可引起免疫病理改变。
寄生虫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在经济、文化教育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某些寄生虫病目前还十分猖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过去我国曾是寄生虫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
建国以来,经过全面防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有的寄生虫病发病率有回升的趋势,值得重视。
人体寄生虫病有许多种,本章仅介绍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丝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等。
第一节阿米巴病阿米巴病(amo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原虫感染人体引起,该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亦可经血流运行或偶以直接侵袭到达肝、肺、脑、皮肤等处,引起相应部位的阿米巴溃疡或阿米巴脓肿,也可同时累及多种组织和脏器成为全身性疾病。
中职《病理学基础》教材
中职《病理学基础》教材
中职《病理学基础》教材是一本针对中职学生编写的病理学基础知识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疾病形成、发展和诊断的基本认识和技能。
本教材内容丰富全面,既包含了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也涵盖了临床疾病的常见病理变化。
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学生将能够掌握疾病的发生机制,提高诊断能力,为日后从事医学、临床和实验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本教材首先介绍了疾病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接着,教材详细讲解各种器官疾病的形成过程,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
每个章节都提供了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常见病理变化的插图和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该教材还重点介绍了病理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的内容。
它详细解释了临床病理学的概念和应用,包括组织和细胞的取样和检查,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
通过学习病理学基础,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临床问题,提供准确的诊断建议。
除了理论知识,该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指导。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实验室操作指南,让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常见病理检查的操作。
总的来说,《病理学基础》教材是一本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教材,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病理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将对疾病的发生和演变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专病理学高血压37页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7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中专病理学课件高血压概要ppt课件
(二)发病机制
正常血压的形成机制
心输出量: 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心率 外周阻力: 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
钠水储留
血容量增加
遗传 饮食
外周血管收缩
遗传、 社会心理 神经内分泌
每搏心输出量
血 压
升
高
外周阻力
① 脑细小动脉硬化使管壁变脆,血管破裂
② 血管壁弹性降低→微小A瘤形成
→ ③ 豆纹动脉易破裂 在基底节多见
→ 临床症状: 内囊出血 对侧偏瘫及感觉丧失 左侧脑出血→失语
出血破入脑室 → 突然昏迷而死亡
(4) 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细动脉硬化 轻度: 血管迂曲,颜色苍白,反光增强,呈银丝样改变
失去波动性, 需降压药降压。
细动脉: 腔小壁薄,内皮下1-2层平
滑肌,无内膜、中膜之分。
如:肾小球入球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脾中央动脉
小动脉:平滑肌层多,口径在1mm以下
如:肾小叶间动脉、肾弓形动脉,脑的小动脉
(1)细动脉硬化:--高血压最主要病变特征
镜下:细动脉玻璃样变:
壁厚,呈均质、红染玻璃样物质,腔狭窄
(一)良性高血压 benign hypertension
1、机能紊乱期 2、动脉病变期 3、内脏病变期
(一)良性高血压 benign hypertension
1、机能紊乱期
病变特点: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临床:血压间断性升高
血管为功能性、可复性改变
2、动脉病变期
病变特点:
1 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2 血压持续性升高,
机理: 细动脉长期痉挛 缺氧
血管内压升高
内皮受损, 通透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病理学得任务及其在医学中得地位(一)病理学得任务病理学就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它得任务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功能与代谢方面得各种变化)、经过与转归。
只有对疾病发生发展得规律及其本质有了正确得认识,才能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得理论基础。
随声医学科学得发展,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前者着重从形态得角度,后者着重从功能、代谢得角度来阐明疾病得发生、发展规律。
虽然它们研究得角度不同,研究得方法各异,但目得就是相同得。
所以,这两门学科就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得,不能截然分开,为此本教材将两门学科合并,一起阐述。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得地位病理学就是医学中得基础学科之一,就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得桥梁,起着承前启后得作用。
学习病理学必须以生物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为基础。
学习病理学得过程,也就是不断运用基础医学知识得过程。
同时,病理学又为学习临床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放射学等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特别应强调得就是病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得关系,病理学可以通过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等方法,为临床各科对疾病得诊断与死亡原因得判断提供可靠得依据,奠定坚实得理论基础;临床各科也不断向病理学提供大量临床资料并提出新得研究课题,从而促进病理学得发展、二、病理学得研究方法及其在医学实践中得应用(一)尸体解剖检查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这就是病理学得主要研究方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很重要得意义。
通过对病死尸体进行解剖,全面检查各器官、组织得病理变化,并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分析、判断,明确疾病得诊断,探讨死亡原因,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得提高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尸检还可以及时发现新得疾病(如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以便采取措施,控制与预防这些疾病。
通过尸检积累大量科学研究资料,收集大量标本,从而促进医学与医学教育事业得发展。
此外,在法医案件中,尸检结果常为死因鉴定得重要依据。
所以,应大力开展尸体解剖工作。
(二)活体组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就是从病人活体上经手术切取、钳取(包括各种内窥镜)或穿刺取出病变部位得组织进行检查得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特别就是肿瘤作出诊断及预后得判断具有重要得意义。
(三)细胞学检查取病变组织表面脱落得细胞、穿刺抽取得细胞或混悬于各种液体中(胸水、腹水、尿、痰等)得细胞制成涂片,经固定、染色后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作出细胞学诊断。
如子宫颈刮取物涂片或胃纤维内窥镜刷片等、此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并对肿瘤得普查与早期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四)动物实验用人工方法在动物身上做急性、慢性实验,复制各种疾病模型与病理过程,研究疾病得发生、发展过程,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因此,动物实验在病理学研究中,就是极为重要得手段。
但动物与人体必竟存在许多显著得差异,所以不能将动物实验得结果不加分析地应用于人类。
随着科学技术得迅速发展,超薄切片技术与电子显微镜得应用,同时,细胞培养、细胞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形态测量技术等新得研究方法与实验手段得应用,使病理学得研究已发展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三)、病理学得学习方法病理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研究各种不同疾病之间病理变化得共同规律,如血液循环障碍、炎症、休克、肿瘤等。
各论则研究各个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得特殊规律,如高血压病、肺炎等。
总论与各论之间有着密切得内在联系,学好总论就是学习各论得必要基础,学习各论必须经常运用总论得知识,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偏废。
病理学就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得科学,教学中分理论课与实验课。
理论课就是病理学知识得积累与总结,学生必须重视课堂讲授与书本阅读,并应根据每章得目标要求认真领会。
实验课就是通过自己亲自观察实践,加深对理论课得理解与认证,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
因此,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得学习,也要重视大体标本与切片标本、动物实验得观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两者相辅相成。
学习病理学还要联系临床,运用所学病理知识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有关疾病得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加深理解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得关系。
尸体解剖见习与临床病理讨论都就是行之有效得学习方法,可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附活体组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活检)诊断准确、可靠,在临床工作中相当重要,尤其在早期发现肿瘤、确定其性质与类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时在手术过程中,为了迅速确定病变性质,决定手术范围,可将手术台上切取得小块组织进行冰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作快速诊断、为达到预期目得,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必须密切配合,因此,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活检得目得1.确立诊断或提供诊断线索。
2.了解病变范围、发展趋势,估计疾病得预后。
3、验证及观察疗效。
二、活检得应用范围1.自病变部位切取得小块组织,包括用纤维胃镜等窥镜钳取得病变组织。
2.手术摘除得部分器官、组织,如乳腺、胃、淋巴结等。
3、穿刺抽取组织,如肝、肾、淋巴结得穿刺组织。
三、标本送检过程与注意事项(一)标本得采取与送检标本得采取就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检查得结果,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取材部位一定要准确,要求取到病变组织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力求避开坏死组织与血凝块,所以,一般应在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切取。
2、采取标本切忌挤压,以免组织变形而影响诊断、3。
在尽量少损害病人得前提下,切取组织要有适当得大小,如果组织太小往往不能反映全面病变而影响正确诊断。
4、标本采取后应立即固定,常用固定液为1 0%福尔马林(即4%甲醛溶液),也可用95%酒精固定。
固定液要充足,使标本全部浸入。
5.手术切除之器官或病变组织应全部送检,不要任意自行切取选择、6。
标本容器口宜大,以保持标本原形并利于取出。
容器外贴以标签注明患者姓名、标本名称、住院号等项,以便核对。
(二)填写送检单病理检验送检单就是做好病理诊断得重要参考材料,必须认真按要求逐项填写,切勿马虎从事。
四、切片标本制作方法常规用石蜡切片法,基本过程就是将已固定得组织(较大块得组织须选取适当部位,切成厚约2mm得组织块),经冲洗、脱水(用递升浓度得酒精)、透明(用二甲苯等)、浸蜡(用石蜡),然后用石蜡将组织包成蜡块再经切片与染色,一般常规作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最后封固切片。
由病理医师进行显微镜检查,并根据检查所见及参考临床情况,作出病理诊断并书写病理检验报告。
石蜡切片检查方法全过程,目前一般约需24—36小时。
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健康与疾病得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得定义就是:“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得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这个定义反映了现代医学模式,把健康得概念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结合,说明健康得人不仅只就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而且还要有对社会环境得适应能力,三者应取得与谐与统一。
疾病就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与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发生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紊乱与(或)心理、社会适应得异常状态。
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心理障碍、社会行为异常、对环境得适应能力降低与劳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健康与疾病并没有截然得界线,而就是一个动态得连续过程,从最健全得体格到逐渐受到损害,病情从轻到重。
因此,健康与疾病在同一机体可以就是共存得,即使机体得主观感觉与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也可能同时存在着某种疾病得客观体征、由此可见,健康得标准就是相对得,在不同得地区、不同得群体、不同得个人或个人不同得年龄阶段,健康得标准可各不相同。
二、病因学概述病因学就是研究疾病原因与条件得科学、原因就是指引起某种疾病不可缺少得特异性因素。
例如,没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就不可能患结核病。
条件就是指在原因存在得前提下,促使疾病发生发展得因素。
如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得人群中,只有机体抵抗力降低者才会发生结核病、促使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得因素称为诱因。
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诱发肝性脑病;情绪激动可诱发心绞痛等。
诱因仍属于条件范畴。
值得注意得就是,有些疾病(如创伤、烧伤、中毒等)只要有原因存在便可发生,毋需任何条件。
同一因素对某种疾病就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为条件。
如营养缺乏就是营养不良症得原因,而对结核病却就是条件、病因得种类很多,概括如下诸方面。
(一)生物性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与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就是最常见得致病因素。
它们通过一定得途径侵入机体,可在体内繁殖。
但机体就是否发病,除与病原体得数量、侵袭力及毒力有关外,也与机体得功能状态、免疫力等条件有密切得关系。
(二)物理性因素包括机械暴力(引起创伤、震荡等)、温度(引起烧伤、中暑、冻伤)、电流(引起电击伤)、电离辐射(引起放射病)、气压(引起高山病、减压病)等。
物理性因素能否引起疾病及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因素得强度与作用时间得长短。
(三)化学性因素包括无机与有机化学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时可引起人体化学性损害或中毒、如强酸、强碱、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它们对机体得作用部位,大多有一定得选择性。
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很强得亲与力,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而致病;有机磷农药与机体胆碱酯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引起乙酰胆碱蓄积而致病。
(四)营养性因素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均可引起疾病。
长期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可引起肥胖病,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生有密切关系。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因需求增加致相对小足)可引起营养不良。
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缺碘引起甲状腺肿等。
(五)遗传性因素1.直接致病作用即引起遗传性疾病。
这就是由于亲代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得缺陷(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遗传给子代所致,如血友病、红绿色盲、先天愚型等。
2.遗传易感性指具有易患某种疾病得遗传素质,在一定得环境因素作用下,机体才发生相应得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六)先天性因素指能够损害正在发育胎儿得有害因素,而不就是遗传物质得改变、如某些化学物质、药物、病毒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缺陷。
(七)免疫性因素指那些使机体受到损害得免疫反应或免疫缺陷、包括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③免疫缺陷病,其特点就是容易发生各种感染与恶性肿瘤。
(八)社会、心理因素我国近30年来,疾病谱与死因谱正在发生改变,传染病逐渐被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这意味着社会条件得改变,致病原因与条件也随之改变,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得影响日益突出、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环境与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其中社会制度就是起决定作用得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