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x,y均不为0,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y=6x B.C.x+y=53 D.
2.若点(﹣2,﹣6)在反比例函数y=上,则k的值是()
A.3 B.﹣3 C.12 D.﹣12
3.对于双曲线,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为()A.k<2 B.k≤2 C.k>2 D.k≥2
4.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三点A(4,y1),B(2.y2),c(,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A.y1>y2>y3B.y2>y1>y3C.y3>y2>y1D.y3>y1>y2 5.函数y=(k≠0)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Rt△ABC中,∠ACB=90°,边BC在x轴上,点B 在点C的右侧,顶点A和AB的中点D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若△ABC
的面积为12,则k的值为()
A.24 B.12 C.6D.6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斜边AB在x轴上,坐标原点O是AB的中点,AC交y轴于点D,∠CAB=30°,△AOD的面积是1.若直角顶点C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
A.1 B.C.D.2
8.如图,已知第一象限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上,过点A作AB⊥AO交x轴于点B,∠AOB=30°,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上,则k的值为()
A.﹣4B.﹣C.﹣2D.﹣
9.对于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C.当k=2时,它的图象经过点(5,﹣1)
D.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0.如图,Rt△AOB中,∠AOB=90°,AO=3BO,OB在x轴上,OA在y轴上,将Rt△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RtA'OB',其中点B'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OA'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C,且A′C=,则k的值为()
A.6 B.C.12 D.
二.填空题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沿着x轴折叠,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12.点A(m,2),B(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 n(用“<”
或“>”填空).
13.如图,一次函数y1=ax+b和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使y1>y2成立的x取值范围是.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P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作PA⊥x轴于点A,点B为AO的中点若△PAB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菱形OABC的对角线OB在x轴上,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菱形的面积为.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在第一象限内,边BC与x轴平行,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B两点,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三.解答题
17.已知一次函数y1=3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a,3),B(﹣1,b).
(1)求a,b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点P(h,y1),Q(h,y2)分别是两函数图象上的点.
①试直接写出当y1>y2时h的取值范围;
②若y2﹣y1=3,试求h的值.
18.已知y=|2x+4|+kx,当x=1时,y=5.
(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2)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这个函数的一条性质;
(3)已知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x+4|+kx≥的解集.
19.如图所示,双曲线y1=(x>0,k>0)与直线y2=kx+b(k≠0)(b为常数)交于A(2,4),B(a,2)两点.
(1)双曲线y1=(x>0,k>0)的表达式为;
(2)根据图象观察,当y2<y1时,x的取值范围是;
(3)△AOB的面积为.
20.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y随时间x(分)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写出线段AB和双曲线CD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指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线段
AB:y1=;双曲线CD:y2=;
(2)开始上课后第5分钟时的注意力水平为y1,第30分钟时的注意力水平为y2,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3)在一节课中,学生大约最长可以连续保持分钟(精确到1分钟),使得注意力维持在32以上.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且x1≠x2,y1≠y2,若PQ为某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且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x轴平行,则称该等腰三角形为点P,Q的“湘一等腰三角形”,右图为点P,Q的“湘一等腰三角形”的示意图.
(1)已知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2),求点A,B的湘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2)若点C的坐标为(0,﹣),点D在直线y=2上,且C,D的“湘一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求直线CD的表达式;
(3)已知⊙O的半径为2,点N在双曲线y=﹣上.若在⊙O上存在一点M,使得点M,N的“湘一等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出点N的横坐标x N的取值范围.
22.已知,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B的坐标为(10,8),已知直线AC与双曲线y=(m≠0)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