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解表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助汗出或防外邪复入。 取汗适度:应以遍身微汗为佳。 饮食禁忌:辛辣、生冷、油腻等。 证候禁忌:病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
正虚水肿、吐泻失水等。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止嗽散
麻 黄 汤(《伤寒论》)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恶寒 发热 头痛身痛 无汗 喘 苔薄白,脉浮紧
但咳 身微热,口微渴 苔薄白,脉浮数
风热犯表 肺气失宣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君)桑叶、菊花
(臣) 薄荷
桔梗↑、杏仁↓
(佐)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
配伍特点
①诸药量轻,解表清热力微(辛凉轻剂) ②桑、桔、杏配伍,宣肺止咳效佳。。
桑菊饮中桔杏翘, 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汤头歌诀》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伤寒服此汗淋漓。
《长沙方歌括》 七十杏仁三两麻, 一甘二桂效堪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 温覆休教粥到牙。
《成方便读》 麻黄汤法治伤寒, 邪敛营中汗不宣。 甘草杏仁麻桂等, 用方加减在人权。
《退思集类方歌注》
麻黄发汗之峻剂, 监以桂草斯无弊。 麻黄入肺杏入心, 发汗必通营与卫。 先煮麻黄取力专, 不须啜粥恐留滞。 减去大枣与生姜, 恐碍杏麻升降制。
汤
脉浮缓。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里热证。
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 苔白,脉浮。
湿 :肢体酸楚疼痛, 里 有 蕴 热:口苦微渴。
风寒湿在表 里有蕴热
立法:发汗祛湿
(分经论治)
(君)羌羌活活——太阳 防防风风——太阳经
(臣)苍苍术术——太阴经 细细辛辛——少阴经
麻黄汤里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身痛, 喘而无汗服之宜。
验案举例
何某某,男,30岁,农民。患者平素体健, 务农兼捕鱼为业,近1年来常感畏寒,头晕头 痛,喷嚏频作,时有鼻塞流清涕,遇寒则剧。 曾购“速效感冒胶丸”、“参苏丸”、“穿 心莲片”、“鼻炎丸”等药服用罔效。后到 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经西 医打针服药月余无明显好转。
第一章 解表剂
一、定义
组成——解表药为主 功用——发汗、解肌、透疹 主治——表证
体现了“汗法”
二、分类
辛温解表——麻黄汤 辛凉解表——银翘散 扶正解表——败毒散
适应范围
外感风寒或感受温热病邪
麻疹、疮疡、水肿、疟疾、 见
痢疾初起
恶寒发热、头 身痛、苔白, 脉浮等表证。
三、使用注意
煎药法:不宜久煎。 药后调护:服药后,宜增加衣被或避风寒,
?
本方证已有汗出,为何使用时还要取汗?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啜粥温覆汗易酿。
验案举例(太阳中风)
《伤寒九十论》:里间张太医家一妇, 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 予曰:当服桂枝汤,彼云家有自合者。予 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 耳。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 枝汤,一啜而解。。
麻黄汤与桂枝汤均用于风寒表证, 二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 同?
方名 相 同
不同
麻 均有桂枝、还有麻黄、杏仁。发汗解表力强,
黄
甘草,均 且能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 能发表散 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
汤 寒,用治 浮紧。
外感风寒
桂 表证。 还有芍药、生姜、大枣,发汗解表
枝
力弱,且能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 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汗出恶风,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证)。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苔薄白 脉浮缓或浮弱 或鼻鸣干呕
外感风寒 营卫失和
立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1桂枝—发表解肌,温经通阳→散在表之风邪。
臣:1芍药—敛阴和营
→固外泄之营阴。
佐:生姜—助桂枝发表,兼能和胃止呕 调补脾胃
大枣—助芍药和营,益气滋脾生津 调和营卫
温肺化饮
麻黄 桂枝 (君)
干姜 细辛 (臣)
芍药 + 五味子 (佐制)
半夏 (佐助) 炙甘草 (使)
小青龙汤桂芍麻, 干姜辛夏草味加, 外束风寒内停饮, 散寒蠲饮效堪夸。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 菊花 薄荷 桔梗 杏仁
连翘 芦根 甘草 [主治]风温初起证(咳嗽明显的表热轻证)
使:炙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
配白芍“酸甘化阴”以和营;
调和药性。
调卫
解肌发表 和营卫
1桂枝 辛甘化阳
生姜
炙甘草
1芍药 酸甘化阴
大枣
调和营卫 调补脾胃
和营
主症: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病机:1.风寒袭表,营卫失和。
2.病后、产后因阴阳失调而见上症。
“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 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徐彬)
又求治于某中医院,其医以苍耳子散、 辛夷散、玉屏风散等治疗,先后服药数10 剂,时而好转,时而加剧,经久不愈。诊 见:喷嚏不止,嚏则涕泪俱出,肢体酸痛, 时有恶寒,鼻塞,头痛,无汗,口不渴, 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而 有力。
分析病案,思考: 辨证?治法?选方?加减?
辨证 立法 选方 处方
银翘散(《温病条辨》)
风寒挟湿犯表,肺气失宣 祛风散寒,宣肺通窍,兼以祛湿。
麻黄汤加减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9g 甘草3g 辛夷9g 苍术12g
(七帖)
二诊
药后身有微汗,喷嚏大减。守方再服3剂, 诸症若失。后经玉屏风散调治半月而愈。 3个月后在某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复查,鼻 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桂 枝 汤(《伤寒论》)
风寒束表 肺气不宣
立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桂枝 麻黄↑、杏仁↓ 炙甘草
方解
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桂枝—— 助麻黄发汗解表,兼温经止痛。 佐:杏仁——苦温,降泻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医学入门》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儿, 发热恶寒身体痛, 须知一服汗淋漓。
(佐) 川川芎芎——少阳、厥阴经 白白芷芷——阳明经
兼清里热
黄芩 (佐)
生地
甘草 (使)
Leabharlann Baidu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 发汗祛湿力量雄。
小青龙汤(《伤寒论》)
[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 身体疼痛,脉浮 咳喘,痰多而稀 或身重浮肿, 舌苔白滑。
风寒外束 水饮内停
立法:解表散寒
正虚水肿、吐泻失水等。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止嗽散
麻 黄 汤(《伤寒论》)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恶寒 发热 头痛身痛 无汗 喘 苔薄白,脉浮紧
但咳 身微热,口微渴 苔薄白,脉浮数
风热犯表 肺气失宣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君)桑叶、菊花
(臣) 薄荷
桔梗↑、杏仁↓
(佐)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
配伍特点
①诸药量轻,解表清热力微(辛凉轻剂) ②桑、桔、杏配伍,宣肺止咳效佳。。
桑菊饮中桔杏翘, 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汤头歌诀》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伤寒服此汗淋漓。
《长沙方歌括》 七十杏仁三两麻, 一甘二桂效堪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 温覆休教粥到牙。
《成方便读》 麻黄汤法治伤寒, 邪敛营中汗不宣。 甘草杏仁麻桂等, 用方加减在人权。
《退思集类方歌注》
麻黄发汗之峻剂, 监以桂草斯无弊。 麻黄入肺杏入心, 发汗必通营与卫。 先煮麻黄取力专, 不须啜粥恐留滞。 减去大枣与生姜, 恐碍杏麻升降制。
汤
脉浮缓。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里热证。
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 苔白,脉浮。
湿 :肢体酸楚疼痛, 里 有 蕴 热:口苦微渴。
风寒湿在表 里有蕴热
立法:发汗祛湿
(分经论治)
(君)羌羌活活——太阳 防防风风——太阳经
(臣)苍苍术术——太阴经 细细辛辛——少阴经
麻黄汤里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身痛, 喘而无汗服之宜。
验案举例
何某某,男,30岁,农民。患者平素体健, 务农兼捕鱼为业,近1年来常感畏寒,头晕头 痛,喷嚏频作,时有鼻塞流清涕,遇寒则剧。 曾购“速效感冒胶丸”、“参苏丸”、“穿 心莲片”、“鼻炎丸”等药服用罔效。后到 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经西 医打针服药月余无明显好转。
第一章 解表剂
一、定义
组成——解表药为主 功用——发汗、解肌、透疹 主治——表证
体现了“汗法”
二、分类
辛温解表——麻黄汤 辛凉解表——银翘散 扶正解表——败毒散
适应范围
外感风寒或感受温热病邪
麻疹、疮疡、水肿、疟疾、 见
痢疾初起
恶寒发热、头 身痛、苔白, 脉浮等表证。
三、使用注意
煎药法:不宜久煎。 药后调护:服药后,宜增加衣被或避风寒,
?
本方证已有汗出,为何使用时还要取汗?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啜粥温覆汗易酿。
验案举例(太阳中风)
《伤寒九十论》:里间张太医家一妇, 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 予曰:当服桂枝汤,彼云家有自合者。予 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 耳。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 枝汤,一啜而解。。
麻黄汤与桂枝汤均用于风寒表证, 二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 同?
方名 相 同
不同
麻 均有桂枝、还有麻黄、杏仁。发汗解表力强,
黄
甘草,均 且能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 能发表散 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
汤 寒,用治 浮紧。
外感风寒
桂 表证。 还有芍药、生姜、大枣,发汗解表
枝
力弱,且能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 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汗出恶风,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证)。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苔薄白 脉浮缓或浮弱 或鼻鸣干呕
外感风寒 营卫失和
立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1桂枝—发表解肌,温经通阳→散在表之风邪。
臣:1芍药—敛阴和营
→固外泄之营阴。
佐:生姜—助桂枝发表,兼能和胃止呕 调补脾胃
大枣—助芍药和营,益气滋脾生津 调和营卫
温肺化饮
麻黄 桂枝 (君)
干姜 细辛 (臣)
芍药 + 五味子 (佐制)
半夏 (佐助) 炙甘草 (使)
小青龙汤桂芍麻, 干姜辛夏草味加, 外束风寒内停饮, 散寒蠲饮效堪夸。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 菊花 薄荷 桔梗 杏仁
连翘 芦根 甘草 [主治]风温初起证(咳嗽明显的表热轻证)
使:炙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
配白芍“酸甘化阴”以和营;
调和药性。
调卫
解肌发表 和营卫
1桂枝 辛甘化阳
生姜
炙甘草
1芍药 酸甘化阴
大枣
调和营卫 调补脾胃
和营
主症: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病机:1.风寒袭表,营卫失和。
2.病后、产后因阴阳失调而见上症。
“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 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徐彬)
又求治于某中医院,其医以苍耳子散、 辛夷散、玉屏风散等治疗,先后服药数10 剂,时而好转,时而加剧,经久不愈。诊 见:喷嚏不止,嚏则涕泪俱出,肢体酸痛, 时有恶寒,鼻塞,头痛,无汗,口不渴, 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而 有力。
分析病案,思考: 辨证?治法?选方?加减?
辨证 立法 选方 处方
银翘散(《温病条辨》)
风寒挟湿犯表,肺气失宣 祛风散寒,宣肺通窍,兼以祛湿。
麻黄汤加减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9g 甘草3g 辛夷9g 苍术12g
(七帖)
二诊
药后身有微汗,喷嚏大减。守方再服3剂, 诸症若失。后经玉屏风散调治半月而愈。 3个月后在某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复查,鼻 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桂 枝 汤(《伤寒论》)
风寒束表 肺气不宣
立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桂枝 麻黄↑、杏仁↓ 炙甘草
方解
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桂枝—— 助麻黄发汗解表,兼温经止痛。 佐:杏仁——苦温,降泻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医学入门》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儿, 发热恶寒身体痛, 须知一服汗淋漓。
(佐) 川川芎芎——少阳、厥阴经 白白芷芷——阳明经
兼清里热
黄芩 (佐)
生地
甘草 (使)
Leabharlann Baidu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 发汗祛湿力量雄。
小青龙汤(《伤寒论》)
[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 身体疼痛,脉浮 咳喘,痰多而稀 或身重浮肿, 舌苔白滑。
风寒外束 水饮内停
立法:解表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