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_性别的调节作用_胡闲秋
性别平等与女性创业意愿的相关性探究
性别平等与女性创业意愿的相关性探究随着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女性在职场和创业领域的地位也逐渐增强。
然而,尽管女性在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性别差异。
本文将探讨性别平等对女性创业意愿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性别平等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公正与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性别平等鼓励了女性在职业生涯中追求自我实现,并为她们提供了资源和机会。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于某些职业和行业中,这对女性创业意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性别平等对女性创业意愿的影响1. 自信心提升性别平等可以帮助女性树立自信,相信自己在创业领域中具备成功的潜力。
当女性得到平等的机会时,她们更容易克服社会对女性在商业领域成功的质疑,进而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2. 资源和支持网络性别平等能够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网络。
由于历史原因,男性在商业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他们更容易获得资金、导师以及专业知识的支持。
而性别平等的提倡使得女性能够获得更多机会,更容易在创业的道路上得到支持和帮助。
3. 创业教育和培训性别平等也促进了创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充实的知识和技能是创业成功的基石,而性别平等的进步使得女性更容易获得相关的教育资源,提高了她们在创业领域中的竞争力。
三、性别平等下女性创业意愿的进一步提升虽然性别平等对于女性创业意愿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
1. 社会观念的改变尽管性别平等的政策和举措有助于提升女性创业的意愿,但社会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长期以来,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和对成功定义的刻板印象束缚了她们的创业潜力。
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打破传统思维,强调女性与男性在创业领域中的平等地位。
2. 创业环境的改善在推动性别平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善创业环境。
创业所需的资金、法律支持以及市场机遇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便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开放的市场。
大学生创业认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创业认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自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近几年来,自主创业和国家扶持的创业大学生越来越多,而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家也开始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分析。
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相关文献也很多,而对于大学生创业认知和创业意向的研究占了不少的篇幅,并且目前,专家们都致力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使得我们又注意到创业认知是如何左右创业意向的,创业意向又是如何改变创业认知的,而创业认知和创业意向又是如何引导和改变创业整个过程的。
2.大学生的创业认知的含义和研究现状2.1大学生的创业自我认知大学生创业的自我认知基本上与大学生对于自己创业的自我效能感想通。
一个人对自己完成目标,达成目的的自我效能感,从事物的内在因素方面极大的影响了个体在完成目标时的信心和效率,从而达到左右了目的达成与否。
同样,在大学生创业的时候,因为本身对于那些成功的社会人士,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从普遍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大致低于社会平均自我效能感,但是就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来说,因为更多的收到高等教育的熏陶,和各种知识的填充,变得对于自己擅长的,或者类似的事情有很高的期望,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同样能促进创业的成功。
2.2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认知2.2.1他人评价他人的评价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认知。
一般情况下,他人评价分成他人的肯定评价和他人的否定评价,经过研究发现,他人的否定评价的显著性明显小于他人的肯定评价,表示出,他人的积极评价,肯定的评价,更容易推动大学生创业认知的积极一面,虽然大学生的他人否定评价,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
2.2.2外在评价感知外在评价感知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
从内部因素来分析,则表现为大学生自我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分析能力。
大学生自恋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1 56
C h i n e s e Me n t a l H e a l t h J o u r n a l ,Vo l 3 1 ,N o . 2 ,2 0 1 7
・
心理 卫 生评估 ・
大 学 生 自恋 与 创 业 意 向 的 关 系
丁桂凤 候 亮
( 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河南开封4 7 5 0 0 4 通信作者 :丁桂凤 d g f h n u @1 6 3 . t o m)
r o l e s o f a c h i e v e me n t mo t i v e nd a i r s k a v e r s i o n i n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Me t h o d s : I n hi t s s t u d y , 3 7 5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r o m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Th e i r n rc a i s s i s m, e n t r e p r e n e u i r a l i n t e n t i o n , a c h i e v e me n t mo t i v e nd a r i s k a v e r s i o n we r e a s s e s s e d wi t h t h e Na rc i s s i s m S c a l e , En t r e p r e n e u ia r l I n t e n t i o n s , Th e Ac h i e v e me n t Mo t i v e S c a l e , a n d Ge n e r a l Ri s k Av e si r o n S c a l e . Re s u l t s : e s c o r e s o f o v e r t n rc a i s s i s m p o s i t i v e l y p r e d i c t e d t h e s c o r e s o f e n r t e p r e n e u i r a l i n t e n ・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与就业观念调查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与就业观念调查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与意愿也日益增长。
与此同时,传统的就业观念也在逐渐转变。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学生创业意愿与就业观念的调查,分析现状并探究原因。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高校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
其中,有近一半的受访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通过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这表明,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渴望主要源于对自主创造、自主决策的追求。
在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时,我们发现创业意愿与专业领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例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更大,因为他们往往拥有技术和科研背景,更容易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创业项目。
此外,受访学生中有一部分表示创业可以带来更好的收入和福利,这也是他们创业意愿的重要动力之一。
除了创业意愿,我们也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超过60%的受访学生倾向于寻求稳定的就业。
这表明传统就业观念在高校学生中依然占据一定的地位。
他们希望通过稳定的工作获得相对固定的收入和职业安全感。
此外,一些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就业获得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然而,尽管有一部分学生持传统就业观念,但调查也显示出更多的学生对于传统就业形式的不满。
他们认为传统就业可能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创造力的施展。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由职业、创业和灵活的就业形式,以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机会。
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对于高校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就业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家庭条件较好、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和人脉资源,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的道路。
相反,如果家庭条件相对一般,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传统的就业来稳定收入和生活。
那么,为什么高校学生对创业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首先,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高校学生已经认识到,仅仅拥有一纸毕业证书并不能保证就业的顺利。
他们希望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压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95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研究
95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
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人格特质和创业意向。
本文旨在研究95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人格特质是影响一个人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责任心和宜人性。
这些维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而预测他们是否有创业的意向。
通过对大量95后大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外向性和开放性。
外向性使得他们更容易与他人相处,并且更容易主动去寻找机会和资源。
开放性使得他们更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95后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宜人性也较为强烈。
责任心使得他们更注重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能够承担起创业所需要的责任和风险。
宜人性使得他们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且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对于创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95后大学生的神经质相对较低。
神经质是指一个人情绪不稳定的程度,神经质高的人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不适合创业这种高风险的行业。
而95后大学生的神经质较低,说明他们更能够面对挑战和压力,保持稳定的心态。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95后大学生具有适合创业的人格特质。
他们的外向性和开放性使得他们更易于发现和抓住机遇,责任心和宜人性使得他们有能力和动力去承担创业的责任和风险,低神经质则使得他们更能够应对挑战和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特质只是影响创业意向的一个因素。
其他因素,如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经济状况等也会对一个人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
在研究和评估一个人的创业潜力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95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他们的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和宜人性使得他们更适合从事创业活动。
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地评估一个人的创业潜力。
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与意愿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与意愿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与意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选择的一种职业发展路径。
本文将通过一项调查来了解并分析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与意愿,旨在揭示当前大学生创业热情的程度、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调查背景为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与意愿,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2000名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进行填写。
调查包括了关于创业意愿、创业难题、创业目标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 创业态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持积极态度,认为创业能提供更多自主发展机会和丰富人生经验。
其中,有40%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最佳途径,而另外20%的大学生则将创业看作是一种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尝试。
2. 创业意愿在调查中,有70%的大学生表示有过创业的意向,希望能够在毕业后成立自己的企业。
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潜在利润,同时也能够共享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
3. 创业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的目标多样化。
其中,30%的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改善个人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权;另外25%的学生希望通过创业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还有15%的学生抱着学以致用的态度,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4. 创业难题虽然有许多大学生持有积极的创业态度和意愿,但是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了一些创业难题。
其中,40%的大学生表示缺乏创业经验和管理知识是他们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扰;另外25%的大学生则认为缺乏资金和人脉关系是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持有积极态度,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梦想和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意愿,但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缺乏经验、资金和人脉关系等。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经验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提前规划和准备创业。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与心理特征相关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与心理特征相关因素研究一、引言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
在创业这一领域,大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然而,大学生创业仍面临着众多挑战。
为了探究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心理特征相关因素,本文将从创业意愿、社会认同、创业素养、自尊心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相关因素1. 创业意愿从创业意愿这一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愿望很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更愿意选择自己的创业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2.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往往更加注重社会的认同和赞誉,希望通过创业来获得成功和社会地位。
然而,在创业道路中也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认同支持,就容易在创业之旅中失去信心。
3. 创业素养创业素养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之一,它包括市场判断、项目管理、创新能力、财务能力等方面。
如果大学生缺乏这些创业素养,就会在创业过程中更易遭遇失败。
4. 自尊心大学生创业还与自尊心有着密切关联。
创业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如果大学生自尊心较低,就难以为自己取得较大的创业成功。
三、心理状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1. 紧张创业是一件需要面对众多挑战和压力的事情,如果大学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更加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创业意愿。
2. 焦虑在创业之路中,大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如果处于焦虑状态,就会更易于产生情绪波动,从而对创业产生影响。
3. 自信心自信心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如果有较高的自信心,就会更加敢于挑战和尝试,从而更有可能取得较大的创业成功。
四、结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创业素养、社会认同和心理状态等等。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创业意愿。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造性倾向的关系研究
1 . 认知风格测验
认知方式采用镶嵌 图形测验 , 该测 验 1 9 8 8 年 由北京 师
范大学心理 系专家孟庆茂等人编制修订 的. 该测 验由简单图
形与复杂图形 两部分构成 ,其中简单 图形隐藏于复杂 图形 中, 在规定 的时 限内 , 被试需要尽快从 复杂图形 中找 出简单 图形 . 正确 找出计 1分 , 未找 出或错误计 0分 , 最后 得分越 高, 被试为场独立性 , 得分越低 , 被试为场依存性【 1 1 . 2 . 威廉穆斯创造性倾 向量表 此量 表是 我国学者 台湾师大林幸 台教授修订并对研究 对象进行测试. 人们普遍使用该量 表且 它是具备 良好 的信度 和效度 的. 该量表 总共有 5 0道选答题 , 其 中包 含 4个方 面 ,
Vo1 . 32No . 1 2
De c . 2 0l 6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造性倾 向的关系研究 朱 海 Βιβλιοθήκη ,宋德 如 ( 滁 州学院
摘
教 育科 学 学院 ,安徽
滁州 2 3 9 0 0 0 )
要: 本 文意 在 探 求 大 学 生认 知 风 格 与 创 造 性倾 向之 间 的联 系 , 主要 应 用认 知 风 格 测 验和 《 威 廉穆 斯创 造性 倾 向 量表 》
合” , “ 基本符 合” 和“ 完全符合 ” 3个答案. 该 量表采用 3级计 分, 这 四个分量表 的内在一致性信度是 0 . 8 1 — 0 . 8 5 . 该测验 的
全 问卷 的内在一致性信 度为 0 . 8 .
1 - 3 施测过程
本 问卷使 用集 体检 验的考查 办法 ,对 四个年级 的学 生 发放 问卷 , 并且每个年级 的男女 比例相当. 在他 们平常上课 的教 室进行调查 ,发放完问卷之后 向同学们说 明答题要求. 之后 让学生开始答题 , 都是在完全匿名 的条件下进行 答卷 ,
大学生创业创业者的自我认知与定位
大学生创业创业者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创业已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求的梦想。
然而,成功从业并非易事,需要大学生创业者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定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业者在职业道路上的自我认知和定位问题。
一、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作为大学生创业者,首先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深入的了解。
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并将其转化为创业中的竞争优势。
创业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压力,只有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中,才能有更好的执行力和持续动力。
二、明确创业目标和愿景定位自己的创业目标和愿景是大学生创业者成功的基础。
他们需要思考自己的长远目标和对社会的价值追求,从而理解自己创业的方向和动力。
同时,大学生创业者还需要明确自己的创业愿景,即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创业计划。
三、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以及参与实践项目等方式,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
四、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创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和成功,更是为了创造社会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
因此,创业者应当摒弃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应该追求创新、坚持诚信,以社会和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毅力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大学生创业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毅力。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应该坚持信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
同时,创业者还需要学会享受创业过程中的快乐和成长,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热情。
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主动参加各类创业活动和社交场合,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并与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的人建立联系。
这些人脉关系和合作伙伴将对创业者的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与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与因素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积极拥抱创业,展现出较高的创业意愿。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因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原因以及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和现状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持有积极的态度。
在调查中,有7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有意愿创业,而只有30%的人表示不考虑创业。
这一比例显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普遍程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强烈程度与不同因素有关。
例如,性别方面,男性学生的创业意愿普遍较高,占比为60%;而女性学生的创业意愿占比较低,只有40%。
另外,调查还显示学生的专业背景与其创业意愿也有一定关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创业意愿较高,占比为45%,而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创业意愿相对较低,占比为35%。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原因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他们选择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就业和发展。
其次,大学生创业意愿与个人追求和价值观念有关。
一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个人的发展和成功。
他们认为创业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一种方式。
另外,创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原因之一。
相对于就业,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收入水平。
很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来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和财富积累。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因素除了调查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原因,我们还分析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首先,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业教育,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业素养。
同时,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他们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政府政策和扶持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创业意愿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愿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选取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
我们力求选取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结果分析就业观念是指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和态度,对于理解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们调查中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分析:1. 就业观念中的稳定性与发展性权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稳定的工作更感兴趣,因为他们相信稳定的就业能给他们提供经济保障和稳定的职业发展。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对探索和发展新兴行业的机会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这表明在就业观念中,稳定性与发展性之间的权衡成为大学生们思考和选择的重要因素。
2. 就业观念中的社会责任感与个人发展权衡与过去相比,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社会的需要而找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应该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兴趣,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尽管如此,他们也意识到社会责任感对于就业观念的重要性,并在选择职业道路时进行权衡。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结果分析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是否有创办自己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以下是我们调查中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分析:1. 创业的动力和动因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持有积极态度,他们认为创业是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一种方式。
他们相信创业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财务独立和自主发展。
2. 创业的障碍和风险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大学生对创业面临的障碍和风险的担忧。
主要的障碍包括资金问题、市场风险以及对创业过程缺乏经验和知识的不确定感。
这些因素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持保留态度,并选择了稳定的就业路径。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和思维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和思维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更是成为他们赢得未来的一种途径。
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家都是从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的,他们具有超强的创业意愿和思维。
一、创业意愿大学毕业生作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高度装备的人才,更有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商业奇迹。
他们的创业意愿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加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在创业时会更加自信,能够更稳定地处理好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他们更能接受新鲜事物并采用最新的科技,让创业更加成功。
然而,在现实中,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却往往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创业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充满着挑战与困难。
许多创业者都称之为“跳进火坑”。
为了取得创业的成功,大学毕业生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他们需要准备好金钱、资源和人脉等多方面的帮助来支持自己创业,一旦认定了创业的目标,就不能轻易放弃。
二、创业思维创业思维是指个人面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问题时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思路。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思维,它更注重从风险中获得机会并将其转换为价值。
创业思维具有开放性、冒险性和创新性的特征。
它能够在创业过程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并为创业者提供新的启示和灵感。
大学毕业生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思维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在创业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创业常常涉及不确定的因素,创业者需要具备能够应对变化的能力。
其次,在创业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在创业过程中,人的心态方面也非常重要,创业者需要有一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
三、总结总之,大学毕业生创业意愿和思维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创业者应该保持创新、进取、积极的心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利用创业思维解决各种经营问题,克服困难并坚持不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创业之路走得更广更远。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_性别的调节作用_胡闲秋
1 引言
创业 (entrepreneurship) 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和利润而开办并管理一家公司的过程 (Carland, Hoy, Boulton, & Carland, 1984)。 创业能促进国家创新和 经济增长,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缩小地区间的财富差 距, 解决就业问题、 民族问题和贫困人口问题, 并且 促使原有的老公司继续良好发展 (Bosma, Acs, Autio, Coduras, & Levie, 2009)。 研究者指出, 意向对于具 体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且最具影响的预测因素 (Ajzen, 1991), 由此, 在创业研究中, 创业意向作为创业行 为 最 好 的 预 测 因 素 ( Krueger, Michael & Casrud, 2000), 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Wilson, Kickul, & Marlino, 2007)。 所谓创业意向, 是指个体打算创办 一个新公司, 并且有意识地计划在将来某个时间点付 诸实践的信念 (Thompson, 2009)。
是意向的两个不同方面。 在以前的创业意向研究 中, 研究者对创业意向主要是从目标意向角度进行 测量, 而对执行意向有所忽视。 因此, 本研究拟采 用 李 海 垒 等 (2011) 针 对 中 国 大 学 生 群 体 编 制 的 《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 作为创业意向的测查工具, 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作全面的测量。
素的影响 (Stephen, Urbano, & Hemmen, 2005)。 然而, 仅通过个体或者环境因素对创业意向进
行 预 测 , 解 释 力 和 预 测 效 度 较 低 ( Krueger, Michael, & Casrud, 2000; Zhao, Seibert, & Hills, 2005)。 有研究者指出, 考虑到创业意向形成的复 杂性, 认知观点非常适合, 可以提高对创业意向的 预 测 力 (Sánchez, 2012; 李 海 垒, 张 文 新, 2014)。 Sadler-Smith 和 Badger (1998) 认为, 认知风格是 影响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 而创业作为一种创新性 职业, 会受到认知风格的影响。 并且实证研究发 现, 认知风格影响创业者决策、 发掘金融资源以及 风 险 应 对 过 程 (Leonard, Sholl & Kowalski, 1999; Rock, 1999)。 因 此 , 将 认 知 风 格 引 入 创 业 研 究 , 有利于揭示个体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掘潜在机 会, 从而增加个体的创业愿望和可能性。 所谓认知 风格, 又称认知方式, Allport (1937) 认为它是个 体典型的或习惯性的解决问题、 思考、 知觉、 记忆 等 的 模 式 , Tennant (1988) 将 其 定 义 为 “个 体 的 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关于认 知风格的分类, 研究者主要基于 “整体—分析” 维 度进行划分。 常见的认知风格分类有: 场独立—场 依存、 冲动—沉思等。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引发了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和创业意愿的深入思考。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创业意愿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过去,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是唯一的选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等于拥有了安全感。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逐渐提高,他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主创新。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创业,并将创业视为一种就业方式。
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创业也成为他们就业的一种选择,无论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还是因为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特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个人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
现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发展,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相比于传统的就业观念,创业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满足了他们对于个人发展的渴望。
2. 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的忧虑。
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的竞争激烈,使得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焦虑和不确定性。
而相比于就业,创业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主动权,能够在竞争中寻求更多的机会和突破。
3. 对社会创新和贡献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创业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社会创新和贡献,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意愿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对就业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创业的认知和意愿。
随着就业观念向创业转变,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可度也随之提高,创业意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其次,大学生对创业意愿的特点也反过来影响着他们对就业观念的理解和认知。
95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研究
95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95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50名浙江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95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这些人更倾向于追求自主性、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和思维周全等特质。
此外,在
社会适应性和创造力方面,他们比其他人更具有优势。
精力充沛、自信、勇敢和适应性好是影响95后大学生创业意向比较重要的因素。
理性和清晰的思维、主动性和勤奋努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对于成功的观念,他们
还具有一定的执念和坚定信念。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人格特质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上不如男性。
他们更加内向、保守,缺乏自我决策和冒险的品质,因此更难以被创业精神所激发。
另一方面,男性更具有创意和创造力。
研究结果表明,95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这些人具有追求自主性、冒险精神、思维周全、社会适应性和创造力等特质,这些特质有助于他们
在创业领域获得成功。
对于创业者来说,充满精力、自信、勇敢和适应性好是非常重要的
因素。
因此,这些人应该加强自我决策和冒险品质的锻炼,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此外,对于女性创业者来说,应该加强自我认知,勇于尝试新事物,提高自己的思维
和决策能力,以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此外,要加强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在创业时平等对待男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优势,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知觉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知觉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在大学生涯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个人对于学科的知觉以及未来的创业意愿。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专业选择中学科知觉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
学科知觉是指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认知和认可程度。
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了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学习、考试等形式,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和掌握程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知觉。
学科知觉关系到学生在大学中选择专业的依据,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一方面,学科知觉对于大学生选择专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学科的兴趣和认可程度高,往往会选择相应的专业。
例如,对于喜欢数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数学相关专业;对于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艺术类的专业。
这种因兴趣而选择专业的现象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
另一方面,学科知觉也与创业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学科知觉不仅仅是对学科的喜好程度,还包括了学科相关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前景的认可程度。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专业对于未来创业的潜力以及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在当前创新创业热潮的背景下,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科技相关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在实践中更容易转化为创业机会,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创业意愿。
此外,学生的创业意愿也会影响其对学科的知觉。
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能会更加关注创业相关的学科,对这些学科的认可程度也会更高。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业意愿可能成为他们选择专业的决策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专业选择过程中,学科知觉与创业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学科知觉能够指导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而创业意愿则是学生选择专业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学生对于专业的创业潜力和社会认可度的知觉将会影响他们的选择。
因此,在大学生专业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知觉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成长。
自我认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
自我认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孔凡柱【摘要】作为未来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文章选取江苏某高校1 648名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自我价值认定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达尔文式自我认定和使命型自我认定均对其创业意愿具有解释和预测效果,且自我效能在自我价值认定与创业意愿间起到调节作用.相对于达尔文式创业者,社会更需要使命型创业者,应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使命型创业者.%As the main force of future entrepreneurs,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academics.Taking 1648 students in X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as study objects,by surveys and empirical research,it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dentifi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It is found out that Darwinian identity entrepreneurship and missionary identity entrepreneurship both have interpreting and predicting effects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self-efficacy serves as the pared with Darwinian identity entrepreneurs,missionary identity entrepreneurs are more needed.It is suggested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emphasized more in college educ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missionary identity entrepreneurs.【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8)002【总页数】9页(P50-58)【关键词】达尔文式创业;使命型创业;创业意愿;自我效能【作者】孔凡柱【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0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创业意向关系探析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创业意向关系探析摘要:我们以河南四所高校的四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个性特征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并以创业精神与创业态度作为中介变量来衡量。
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在性别、家中成员是否有过创业经验以及学校体系在创业意向上会产生显著性的差异;大学生的五大个性特征与创业精神、创业态度以及创业意向都具有显著相关,五大个性特征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因创业精神与创业态度的参加,产生完全中介与局部中介的效果。
关键词:个性特征创业精神创业态度创业意向我们以河南省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不同性别、就读专业、家庭背景、工作经验、其个性特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并以创业精神与创业态度为中介变量,研究在个性特征的影响下,创业精神与创业态度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的关系。
文献综述与变量设计个性特征。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个性特征量表是五大个性特征问卷,量表中的五大个性特征是神经质、外向性、经验开放性、亲和性和勤勉审慎性。
亲和性是显示个体可信赖的、温和的、助人的、好心肠的、宽恕的、仁慈的程度。
经验开放性显示个体好奇的、富有创造力的、独创的、非传统性的程度。
外向性显示个体健谈的、好社交的、热情的、主动的及人际取向的程度。
勤勉审慎性显示个体努力的、自我要求的、有组织的、负责的、坚忍的程度。
神经质显示个体焦虑、紧张不安、情绪化、自卑等。
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的衡量采用Lumpkin〔1996〕对创业精神的衡量模式,分为自主性、创新性、风险承担性、预警性和竞争积极性五项构面。
自主性指个体在群体中在追求时机时,所表现的独立、自我导向的能力或意愿。
创新性指的是反响个体在追求新时机的一项重要倾向。
风险承担性指的是个体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预警性指的是个体对于市场时机的预测,并早对手采取应对措施的倾向。
竞争积极性指的是个体为了获得胜利,而愿意面对阻挡在前方的竞争的倾向。
创业态度。
创业态度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创业此一特定事件时,所持续表现出来对创业的认知、情感的正面或负面倾向,以及所采取的行动。
性别角色与创业活动
性别角色与创业活动自从女性解放运动以来,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长期以来,男性在职场上扮演着主导的角色,而女性则被期望在家庭中担任传统的照顾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创业活动,这引发了对于性别角色与创业的关系的讨论。
首先,性别角色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上,男性被视为更具竞争性和决策力的性别,而女性则被认为更加注重细节和社交互动。
这也导致了面对创业难题时两性在思考方式上的不同。
男性创业者通常更加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决策和高风险投资,而女性则更注重稳健和保守的策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创业活动中处于劣势。
相反,女性的关注细节和社交技巧在开拓市场和建立客户关系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创业活动对于性别角色的改变也是显著的。
过去,女性在职场上经常受到性别歧视和限制,很少有机会进入领导层或从事创业活动。
然而,随着女性权益的提升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自己创业。
她们通过创造自己的事业机会,摆脱了传统性别角色对于职场发展的限制。
这一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认识,在职场上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尽管如此,性别角色与创业活动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在创业领域,男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创业者的比例仍然较低。
这部分原因归因于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压力和期望,使得她们更难选择创业道路。
另外,在一些行业中,性别角色的偏见仍然存在,可能导致女性创业者在资源和机会方面面临一些不公平对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要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的观念,并采取措施鼓励女性创业,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在总结上述观点时,性别角色与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性别角色对于创业活动的方式和策略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一方优于另一方。
创业活动也可以帮助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给女性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然而,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消除性别对于创业活动的不平等影响,以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和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
胡闲秋 等: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性别的调节作用
89
1000~2000 元者为 231 人 (18.9%), 2000~3000 元 者 为 283 人 (23.2% ) , 3000~4000 元 者 为 206 人 ( 16.9% ) , 4000 ~5000 元 者 为 134 人 ( 11% ) , 5000~6000 元 者 为 131 人 (10.7%), 6000 元 以 上 者为 159 人 (13%)。 被试的父母受教育情况如下: 父 亲 的 学 历 是 初 中 及 以 下 的 是 651 人 (53.4% ) , 高 中 或 中 专 的 是 410 人 (33.6%), 大 专 及 以 上 的 是 158 人 (13%); 母亲的学历是初中及以下的是 853 人 (70%), 高中或中专的是 273 人 (22.4%), 大专及以上的是 93 人 (7.6%)。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
已有关于创业意向的测查工具, 适用的被试群 体较为宽泛, 并不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向进 行 准 确 测 量 。 并 且 , Gollwitzer 和 Brandst覿tter (1977) 在 研 究 意 向 问 题 时 提 出 了 目 标 意 向 (goal intention) 和 执 行 意 向 (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的概念。 目标意向指的是想要达到的最终状态, 可 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然而, 形成了目标意 向仅仅是意向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 而执行意向是 针对具体情境产生的, 可以促进目标意向的形成 (李海垒, 2012)。 由此可见, 目标意向与执行意向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认知风格对个体创业意向 有预测作用: Doyle, Fisher 和 Young (2002) 以认 知风格指数 (cognitive style index, CSI) 问卷考察 创业者认知风格 并 用 Carland 创 业 指 数 问 卷 (car-
收稿日期: 2014-3-14 * 基金项目: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 (J14WH08)、 山东省 “十二五” 特色重点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和山东师范大学青 年教师科研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类)。 通讯作者: 张文新, E-mail: zhangwenxin@。
心 理 与 行 为 研 究 2016, 14 (1): 87 ~94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性别的调节作用 *
胡闲秋 李海垒 张文新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济南 250014)
摘 要 采 用 大 学 生 创 业 意 向 量 表 、 Cools-Van den Broeck 认 知 风 格 指 标 问 卷 (CoSI), 对 山 东 省 五 所 普 通 高 校 1219 名 大 学 生 进 行 调 查 , 探 讨 认 知 风 格 、 性 别 与 创 业 意 向 的 关 系 。 结 果 发 现 : 男 大 学 生 的 创 业 意 向 高 于 女 大 学 生; 创造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意向的正向预测效应显著; 性别能够调节计划性认知风格与创业执行意向之间的关 系, 女大学生的计划性认知风格比男大学生的计划性认知风格更能正向预测创业执行意向。 关键词 大学生, 认知风格, 创业意向, 性别。 分类号 B844.2
是意向的两个不同方面。 在以前的创业意向研究 中, 研究者对创业意向主要是从目标意向角度进行 测量, 而对执行意向有所忽视。 因此, 本研究拟采 用 李 海 垒 等 (2011) 针 对 中 国 大 学 生 群 体 编 制 的 《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 作为创业意向的测查工具, 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作全面的测量。
校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大一至大四年级的不同专业类 别的学生 1241 人进行问卷调查, 最终获得有效问 卷 1219 份 , 有 效 率 为 98.2% , 其 中 男 生 640 人 , 女 生 579 人 。 被 试 平 均 年 龄 21.34±1.58 岁 。 被 试 的 专 业 分 布 如 下 : 管 理 学 156 人 (12.8%), 理 学 281 人 (23.1%), 工学 233 人 (19.1%), 农学 266 人 (21.8%), 经 济 学 283 人 (23.2%)。 被 试 的 家 庭 月 总 收 入 在 1000 元 以 下 者 为 75 人 ( 6.2% ) ,
1 引言
创业 (entrepreneurship) 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和利润而开办并管理一家公司的过程 (Carland, Hoy, Boulton, & Carland, 1984)。 创业能促进国家创新和 经济增长,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缩小地区间的财富差 距, 解决就业问题、 民族问题和贫困人口问题, 并且 促使原有的老公司继续良好发展 (Bosma, Acs, Autio, Coduras, & Levie, 2009)。 研究者指出, 意向对于具 体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且最具影响的预测因素 (Ajzen, 1991), 由此, 在创业研究中, 创业意向作为创业行 为 最 好 的 预 测 因 素 ( Krueger, Michael & Casrud, 2000), 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Wilson, Kickul, & Marlino, 2007)。 所谓创业意向, 是指个体打算创办 一个新公司, 并且有意识地计划在将来某个时间点付 诸实践的信念 (Thompson, 2009)。
关于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立足于个体特 征 因 素 和 环 境 因 素 两 个 方 面 (Peng, Lu, & Kang, 2012)。 研究发现, 男性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女性 ( Zhao & Seibert, 2005; Gupta, Turban, & Bhawe, 2008), MBA 和经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意向要高于 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并且人格因素也对创业意向起 到预测作用: 具备更高冒险倾向、 成就动机、 责任 意识、 情绪稳定性、 经验开放性和更低的宜人性的 个体更倾向于创业 (Zhao & Seibert, 2006)。 同时, 个体的创业意向也受到经济、 政治、 文化等环境因
素的影响 (Stephen, Urbano, & Hemmen, 2005)。 然而, 仅通过个体或者环境因素对创业意向进
行 预 测 , 解 释 力 和 预 测 效 度 较 低 ( Krueger, Michael, & Casrud, 2000; Zhao, Seibert, & Hills, 2005)。 有研究者指出, 考虑到创业意向形成的复 杂性, 认知观点非常适合, 可以提高对创业意向的 预 测 力 (Sánchez, 2012; 李 海 垒, 张 文 新, 2014)。 Sadler-Smith 和 Badger (1998) 认为, 认知风格是 影响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 而创业作为一种创新性 职业, 会受到认知风格的影响。 并且实证研究发 现, 认知风格影响创业者决策、 发掘金融资源以及 风 险 应 对 过 程 (Leonard, Sholl & Kowalski, 1999; Rock, 1999)。 因 此 , 将 认 知 风 格 引 入 创 业 研 究 , 有利于揭示个体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掘潜在机 会, 从而增加个体的创业愿望和可能性。 所谓认知 风格, 又称认知方式, Allport (1937) 认为它是个 体典型的或习惯性的解决问题、 思考、 知觉、 记忆 等 的 模 式 , Tennant (1988) 将 其 定 义 为 “个 体 的 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关于认 知风格的分类, 研究者主要基于 “整体—分析” 维 度进行划分。 常见的认知风格分类有: 场独立—场 依存、 冲动—沉思等。
由于目前关于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 甚少, 并且没有研究探讨中国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 业意向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创业意向 量表测查中国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并试图探讨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山东省五所普通高
87
88
心理与行为研究
第 14 卷
land entrepreneurship index, CEI) 作为创业意向测 量工具, 发现直觉思维高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创业意 向; 也有研究者以在职工商管理硕士为研究对象, 采 用 CSI 问卷测查被试的认知风格类型, 采用 Crant 积 极人格量表 (the 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 的两道 题目作为创业意向的测量工具, 也发现直觉型认知风 格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创业意向 (Kickul, Gundry, & Whitcanack, 2005)。 由此可见, 以上研究多将认知 风格作为单维分类变量引入创业研究, 然而, 有研究 者指出, 这种简单的认知风格划分方式忽视了个体决 策过程以及个体思考过程的差异 (Bourgeois, Eisenhardt, 1988); 并且, 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加工信息的 方式, 其个体差异体现在影响创业意向形成的诸多方 面, 如机会感知、 能力评估等。 因此并不能将其作为 简单的单维二分变量。 基于以上不足, 有研究者将认 知风格视作多维连续变量, 包括细节—整体维度、 理 性—感性维度和人际独立—人际依存维度 (Leonard, Scholl, & Kowalski, 1999)。
有研究者在对某些先行认知变量与创业意向的 关系进行研究时, 发现性别起到调节作用。 比如, 性别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具体来说, 女 性 的 自 我 效 能 感 更 能 预 测 创 业 意 向 ( Chen, Greene, & Crick, 1998; Kickul, Wilson, & Marlino, 2004); 在女性群体中, 感知的社会规范对创业意向 的 预 测 作 用 强 于 男 性 ( Díaz -García & Jiménez Moreno, 2010)。 认知风格作为深层认知因素, 是否 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也存在性别的调节作用? 近 年来, 关于认知风格对职业选择影响的一些研究发 现, 性别在认知风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中起着调节 作 用 。 例 如 , Tullett (1995) 发 现 , 相 对 于 男 性 , 高创新性认知风格对于女性选择 “工程经理” 具有 更强的预测性; 更近期研究发现, 相比于女性群体 而言, 沉思型认知风格更能预测男性群体对科技、 工程、 数学等相关职业的选择 (Dedic, Rosenfield, & Tomas, 2011)。 虽然没有研究直接探讨在认知风 格预测创业意向时, 性别是否起到某种调节作用, 但是基于以往大量相关研究, 我们认为, 性别可能 会在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关系中起到某种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