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深度解析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经营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经营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玻璃纤维是一种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等主要矿物原料和硼酸、纯碱等化工原料生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优异性能。
其单丝的直径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数千根单丝组成。
玻纤可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绝缘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目前约占全球复合材料所用增强材料的90%。
目前,全球玻纤产业已经形成从玻纤、玻纤制品到玻纤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其上游产业涉及采掘(叶腊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物)、化工(纯碱等)和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下游产业涉及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二、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经营现状分析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创伤,据统计,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增速达到56%,再创历史新高,取得如此佳绩得益于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上取得的重大胜利,以及内需市场的及时启动。
三、中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量、进出口分析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停工停产,我国玻纤纱产量低迷,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进入三季度后,随着风电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基建、家电、电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扩张,玻纤纱市场供需形势发展根本转变,截至2020年1-12月我国玻纤纱产量为541万吨,同比增长2.7%。
池窑纱方面,2020年我国新建池窑纱项目投产总产能规模已达40万吨,此外部分冷修项目也已经逐步恢复生产,行业仍需警惕玻纤纱产能增速过快问题,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池窑纱总产量为502万吨,同比增长2%。
从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结构来看,2020年我国池窑纱产量占比92.79%,坩埚纱产量为39万吨,占比7.21%。
玻璃纤维纺织品方面,据统计,2020年我国各类电子布/毡制品总产量为71.4万吨,同比增长4.5%;各类工业用毡布制品产量为65.3万吨,同比增长11.8%。
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分析
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分析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是指以玻璃纤维为基础原料生产各种玻璃纤维制品的产业。
玻璃纤维是一种由玻璃熔体或高纯度化工原料经过纤维化加工制成的无机纤维。
玻璃纤维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器、能源环保等领域。
首先,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提出,玻璃纤维制品在建筑保温、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此外,随着电子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玻璃纤维电子基板、绝缘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纤维的制备、改性、加工技术不断创新改进,产品性能得到提升。
例如,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相结合,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同时,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共同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硬、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制造。
再次,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国内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成本低廉,与国际市场相比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与此同时,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此外,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行业内企业规模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其次,由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玻璃纤维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综上所述,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方面具备较好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玻璃纤维制品将会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企业应抓住机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生产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该行业的支持和引导,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024年LFT玻纤纱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LFT玻纤纱市场前景分析引言LF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玻纤纱是一种新兴的高性能增强材料,其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LFT玻纤纱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LFT玻纤纱的特性LFT玻纤纱由连续的玻璃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相结合制成,具有以下优异特性:1.高强度:LFT玻纤纱可以提供比普通玻璃纤维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增强材料。
2.良好的耐腐蚀性:LFT玻纤纱可以耐受各种化学腐蚀和气候条件,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3.轻质化:相对于金属材料,LFT玻纤纱具有更低的密度,可以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持材料的强度。
4.良好的成型性:LFT玻纤纱具有优异的热塑性,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部件。
LFT玻纤纱市场现状目前,LFT玻纤纱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和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LFT玻纤纱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电子产品领域对LFT玻纤纱的需求也处于上升趋势,用于增强电子零件的结构强度。
在建筑领域,LFT玻纤纱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建筑结构材料中,LFT玻纤纱可以提供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航空航天领域对LFT玻纤纱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LFT玻纤纱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飞机机身和发动机部件的制造,以及太空舱的结构材料。
LFT玻纤纱市场前景1.汽车行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LFT玻纤纱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将在汽车制造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预计未来几年内LFT玻纤纱在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加。
2.电子行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对LFT玻纤纱在电子零件制造中的应用也将持续增加。
LFT玻纤纱的优异特性使其成为增强电子产品结构的理想选择。
3.建筑行业:LFT玻纤纱在建筑结构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要求的提高,LFT玻纤纱将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2023年玻璃纤维发展现状与前景
玻璃纤维发展现状与前景玻璃纤维是特别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爱护、国防等行业必不行少的原材料。
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
欧洲仍旧是玻璃纤维消费的最大地区,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近几年的快速进展,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拉动。
国际市场的扩大,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进展空间;而国内市场的增长,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进展。
中国玻璃纤维经过了50多年的进展,已经颇具规模。
2022年,全国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116.07万吨,同比增长22.18%。
其中:池窑产量89.12万吨,占生产总量的76.79%。
玻璃纤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5%,比2022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库存量削减。
2022年企业主营业务成本高达237.44亿元,同比增长30.84%。
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实现利润水平又创新高。
2022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66亿元,同比增长39.65%;实现利税总额36.85亿元,同比增长43.53%。
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出口创汇11.8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4.51亿美元,累计出口玻璃纤维及制品79.01万吨,同比增长38.9%。
2022年1-11月,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624,52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07%;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565,83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541,0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08%。
202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玻纤出口形势特别严峻,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当前呈现供大于求的时期,有条件有必要加快开发应用玻纤行业的下游产品,以顺应当前国策。
2024年玻璃纤维滤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玻璃纤维滤纸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玻璃纤维滤纸是一种高性能滤料,具有优异的过滤效果和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空气和液体过滤领域,如医药、化工、环保等行业。
本文将对玻璃纤维滤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市场概况玻璃纤维滤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高效过滤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玻璃纤维滤纸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逐渐成为各个行业中滤料的首选。
市场驱动因素1. 工业化进程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领域对过滤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玻璃纤维滤纸因其高过滤效率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高效过滤的需求,因此受到广泛应用。
2. 环境保护意识提升近年来,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加强环保法规和政策的推进。
玻璃纤维滤纸作为一种环保材料,能够有效过滤空气和液体中的颗粒和污染物,因而在环保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新兴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兴领域对高效过滤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例如,电子行业对精细过滤材料的需求量较大,而玻璃纤维滤纸正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市场挑战和机遇1. 市场竞争激烈玻璃纤维滤纸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来自国内外众多生产商的竞争,还面临着其他材料滤纸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玻璃纤维滤纸生产商需要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 产品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滤料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
玻璃纤维滤纸生产商需要不断改进产品的过滤效率、耐高温性能等方面,以适应市场对高性能滤料的需求。
3. 市场多元化需求不同行业对滤料的需求存在差异,玻璃纤维滤纸生产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产品开发和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发展趋势1. 技术革新和升级玻璃纤维滤纸市场将会继续面临技术革新和升级的趋势。
生产商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的过滤效果、耐温性能和寿命,以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分析
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分析一、产能方面分析1.1 国外产能(1)美国欧文斯-康宁(OwensCorning)全球建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领先者。
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托雷多(Toledo)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住宅和商业建筑材料、玻璃增强纤维以及复合工程材料制造商,连续60年位列《财富》(Fortune)500强企业。
一直是市场领先的玻璃纤维技术的革新者。
2013年公司销售额为53亿美元,在世界27个国家拥有约15,000名员工。
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
公司在中国、韩国、日本及印度共拥有15个生产基地,并在上海和南京分别设有技术应用开发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
其中在中国生产基地在杭州,只有一座窑炉。
(2)法国圣戈班维托特克斯公司(Saint-Gobain.Vetrotex)世界第二大玻纤及制品制造商,全球布局,圣戈班在21个国家中建有规模不一的制造工厂,如泰国、捷克、韩国、印度、墨西哥、德国、中国(北京塞姆菲尔、杭州新兴玻纤)随着各大热塑性复合材料厂商的业务向世界各地特别是向中国扩展,他们希望圣戈班采取“远近兼顾”的经营模式,既向他们的本地工厂供应原料,又能支持他们向海外扩展。
为此,圣戈班近期宣布不久将在中国扩大热塑性塑料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生产能力。
(2016.02.26)临沂君道耐火材料(圣戈班合资)(3)美国PPG工业公司(PPGIndustriesInc)PPG工业公司始建于1883年,总部设在美国匹兹堡市,是全球性的制造企业,生产及经营涂料、玻璃、玻璃纤维及化学品,在世界上位居行业先导地位。
全球布局,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在中国大陆员工人数近4000名。
在天津、上海、苏州、昆山、芜湖、张家港、淄博(金晶)、广州等地共设有十四家工厂。
PPG在中国生产及销售以下十一大类产品:航空材料、汽车涂料、工业涂料、包装涂料、建筑涂料、汽车修补漆、轻工业涂料、工业防护及船舶涂料、玻璃纤维、玻璃以及光学产品等。
PPG的玻璃纤维于80年代进入中国,并已先后在台湾嘉义、山东淄博(收购金晶)和江苏昆山投资了生产基地。
2024年玻纤增强材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玻纤增强材料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玻纤增强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Materials,简称玻纤增强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
玻纤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玻纤增强材料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玻纤增强材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未来几年,玻纤增强材料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玻纤增强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腐蚀和阻燃性能,在建筑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汽车工业的需求: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玻纤增强材料由于其优秀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对玻纤增强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的增长:航空航天行业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材料需要同时具备轻质、高强度、耐高温等特点。
玻纤增强材料作为满足这些要求的材料之一,将在航空航天领域迎来更多的应用机会。
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玻纤增强材料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和复合材料制造企业。
由于玻纤增强材料市场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竞争格局相对较为稳定。
•国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上主要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包括中国建材集团、海德塞尔等。
这些企业以其较强的生产能力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此外,复合材料制造企业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上海葛洲坝集团等也参与了玻纤增强材料市场的竞争。
•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玻璃纤维行业分析报告
玻璃纤维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玻璃纤维,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PR),是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复合而成的。
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玻璃纤维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汽车、建筑、船舶、电子等领域中,玻璃纤维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二、分类特点玻璃纤维分为无韧性、有韧性等不同类型。
无韧性玻璃纤维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等领域,主要用于增强制品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有韧性玻璃纤维则更适用于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抗弯曲能力、低温特性等。
三、产业链玻璃纤维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玻璃纤维制造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生产商和最终用户等环节。
其中,玻璃纤维制造商是玻璃纤维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主要生产不同类型的玻璃纤维布和制品,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性能和品质。
四、发展历程玻璃纤维产业是我国早期发展的产业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规模化生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玻璃纤维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和产能已经成熟。
五、行业政策文件为了促进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创新支持等。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规范管理,增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六、经济环境我国玻璃纤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大量出口的产品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玻璃纤维产量和产值稳步增加,且成本逐渐下降,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七、社会环境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环保、轻量化等特点,在汽车、交通、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推动了社会垃圾减量,降低碳排放量,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八、技术环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制作和应用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需要国内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
由于国内产业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型科技公司的研发力量尤其重要。
九、发展驱动因素随着汽车、建筑、船舶、电子等行业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需求的逐步加大,同时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玻璃纤维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分析
建筑领域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可用于制造汽车车身、车架等部件,能够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汽车领域
玻璃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机壳体、卫星壳体、火箭壳体等高性能结构件。
航空航天领域
玻璃纤维可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支撑结构和绝缘层,如印刷电路板、电子外壳等。
电子电器领域
20世纪初,玻璃纤维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初期主要用于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用于替代木材和金属材料。
20世纪中期,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玻璃纤维需求量大幅增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建筑、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玻璃纤维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历程
02
全球玻璃纤维行业市场分析
全球玻璃纤维行业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xx%左右,显示出市场的稳定增长趋势。
技术发展
玻璃纤维行业技术不断进步,新型纤维材料不断涌现,如高强度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建筑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玻璃纤维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研究数据,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对玻璃纤维行业的总结
加强技术创新
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和启示
多元化发展
xx年xx月xx日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分析》
玻璃纤维行业概述全球玻璃纤维行业市场分析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分析玻璃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玻璃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结论和建议
contents
目录
01
玻璃纤维行业概述
01
玻璃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由熔融的玻璃经过纤维化工艺制成,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绝缘等特性。
玻纤行业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经历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艰难历程。
在这一年里,行业内部供需失衡、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问题持续困扰着企业。
然而,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行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行业整体发展概况1. 产量增速放缓: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723万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2022年回落5个百分点。
其中,池窑纱产量达到687万吨,同比增长6.6%。
受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及产能供需持续失衡影响,行业整体产量增速有所放缓。
2. 经济效益下降:受房地产下行、地方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各大玻纤应用细分市场需求增长普遍不及预期。
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
行业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冲击。
3. 行业结构调整:在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引导下,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等方式,积极拓展高端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二、主要问题与挑战1. 供需失衡:受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及产能过剩问题,玻纤行业供需失衡现象依然存在。
部分企业为降低库存压力,采取减产、停产等措施,导致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
2. 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玻纤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3. 市场需求波动:房地产、建筑建材、风电等传统应用领域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对玻纤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新兴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尚未形成规模,行业整体增长动力不足。
4. 环保压力:环保政策趋严,企业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
部分企业因环保问题被迫停产、限产,导致行业产能规模进一步缩减。
三、行业转型升级1. 技术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拓展高端市场。
如正威新材等企业专注于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玻璃纤维行业深度解析
玻璃纤维-行业深度解析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指以叶腊石、硼钙石等为原料经筛选、清洗、研磨、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加工成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造。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中国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行业归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国统局代码C30)中的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C306),其统计4级代码为C3061。
目录1 玻璃纤维行业定义及分类1. 1.1 玻璃纤维行业定义2. 1.2 玻璃纤维行业分类2 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 2.1 玻璃纤维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 2.2 玻璃纤维行业技术环境分析3 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状况分析4 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5 玻璃纤维行业国际知名企业6 玻璃纤维行业国内领先企业玻璃纤维行业定义及分类玻璃纤维行业定义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指以叶腊石、硼钙石等为原料经筛选、清洗、研磨、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加工成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造。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中国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行业归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国统局代码C30)中的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C306),其统计4级代码为C3061。
玻璃纤维行业分类玻璃纤维是一种由熔融玻璃制成、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
按标准级规定,可以分为E级、S 级、C级、A级、D级、等几类;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中碱和高碱玻璃纤维;按照单丝直径的大小可分为粗纱、细纱和电子纱等三大系列。
其中,粗纱常与树脂复合后制成玻纤增强塑料(玻璃钢),纺织细纱可制成玻纤纺织制品,用电子纱织造而成的玻纤布主要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原材料覆铜板等。
从产品的用途上看,玻纤主要有以下几类产品:1)热固性增强基材,如可用于满足风电用的玻纤制品;2)热塑性增强基材:如短切纤维、混合纱、长纤维增强材料(LFT)、玻纤毡增强片材;3)沥青用玻纤增强材料;4)玻纤产业织物。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前景分析报告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轻、高强、耐腐蚀、绝缘性好等诸多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玻璃纤维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压力时,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国和消费国。
从生产规模来看,国内涌现出了一批大型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其产能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重要地位。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玻璃纤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市场需求来看,建筑、交通、电子、环保等领域对玻璃纤维的需求持续增长。
例如,在建筑领域,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建筑结构加固和节能保温;在交通领域,用于汽车轻量化和高铁零部件制造;在电子领域,用于印制电路板和电子封装材料等。
二、我国玻璃纤维行业面临的机遇1、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
特别是在新能源、5G 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玻璃纤维的应用前景广阔。
2、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为玻璃纤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例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3、国际市场拓展我国玻璃纤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出口量不断增加。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为我国玻璃纤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我国玻璃纤维行业面临的挑战1、环保压力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生产工艺,以满足环保标准。
2、原材料价格波动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矿石、化工原料等,其价格波动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玻纤行业前景
玻纤行业前景玻璃纤维是一种以玻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未来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以下是我对玻璃纤维行业前景的几个方面的分析。
首先是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交通、航天等领域对玻璃纤维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玻璃纤维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在建筑保温、装饰、隔热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高性能、环保型的玻纤产品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玻璃纤维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玻璃纤维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玻璃纤维的用量更是快速增长,这为玻璃纤维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再者,技术进步将推动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璃纤维制造技术、产品性能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善。
高性能的玻璃纤维产品可以提供更多的应用空间,比如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玻璃纤维的需求量将会更加巨大。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纤维制造成本也在逐渐下降,这也将刺激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最后,环保趋势将助力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
由于玻璃纤维具有很高的环保性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时,玻璃纤维将成为十分重要的替代品。
无论是石化行业的替代,还是在建筑行业中的替代,玻璃纤维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同时,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对传统材料的限制将会越来越严格,玻璃纤维将成为替代方案。
总结来说,玻璃纤维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进步的推动以及环保趋势的助力都将促使玻璃纤维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因此,投资玻璃纤维行业具有较高的潜力和回报。
2024年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是一种由玻璃纤维组成的无纺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绝缘性能。
本文将对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2019年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元。
市场主要应用领域建筑行业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于保温材料的制造。
由于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被广泛用于墙体保温、屋面保温和地板隔热等方面。
汽车行业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在汽车行业中主要用于车内降噪材料的制造。
汽车内部使用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可以有效减少车内噪音,提升驾乘体验。
航空航天行业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在航空航天行业中被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器内部的绝热材料。
由于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具有轻质且耐高温的特性,适合在航空器上使用。
其他行业除了以上应用领域,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还可以用于过滤材料、电子设备绝缘层等方面。
市场竞争态势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存在以下几家主要厂商: - ABC有限公司 - XYZ集团 - DEF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广泛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 新型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的开发和推广,以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
- 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的再生利用。
- 不断创新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玻璃纤维无纺针刺毡市场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且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创新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玻璃纤维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玻璃纤维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引言:玻璃纤维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玻璃纤维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未来五至十年该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玻璃纤维产业的现状: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纤维产品在建筑、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
2. 产业规模扩大:玻璃纤维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在玻璃纤维生产技术方面,我国企业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二、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前景:1. 技术升级与创新:未来五至十年,随着科技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玻璃纤维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方向的发展,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2. 市场需求增加的驱动: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龄化趋势的上升,建筑、医疗、交通等领域对玻璃纤维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推动产业更好地发展。
3. 国际竞争加剧:我国玻璃纤维产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研发创新、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努力。
三、发展玻璃纤维产业的建议:1. 加大科研投入: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推动玻璃纤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2. 提升产品质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指标,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合作交流: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
结论:玻璃纤维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在我国市场趋势的推动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五至十年,我国玻璃纤维产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推动玻璃纤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玻璃纤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4年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高硅氧玻璃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优异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规模进行细致分析,以期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市场概述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其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技术的推动,高硅氧玻璃纤维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机会。
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和消费者。
市场规模分析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持续的增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以下是市场规模的分析:1.全球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在2019年的规模达到X万吨,并以每年X%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25年,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的规模将超过X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X%以上。
2.区域市场规模分析–北美地区是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
其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X万吨,并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X万吨。
–欧洲市场也显示了强劲的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在2019年为X万吨,并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X万吨。
–亚太地区是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的潜力巨大地区,其市场规模在2019年为X万吨,并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X万吨。
3.应用领域分析–高硅氧玻璃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占据了市场的重要份额。
航空航天领域对高强度和高温耐受性的需求推动了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的增长。
–汽车制造业也是高硅氧玻璃纤维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高硅氧玻璃纤维可以用于制造轻量化的汽车零部件,提高燃油效率和车辆性能。
–电子设备和电力行业对高绝缘性能的需求促使了高硅氧玻璃纤维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
市场竞争态势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制造商和供应商。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参与者:•公司A–公司A是高硅氧玻璃纤维市场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其产品供应稳定,质量可靠。
–公司A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产品和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来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深度分析资料产业链简述:三大环节紧相连,产品丰富需求广玻纤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优异性能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
其上游原料包括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等主要矿物原料和硼酸、纯碱等化工原料,而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既包括建材、电子等传统领域,也涉足风电、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
近年来新兴领域的不断开拓带动着玻纤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2001-2007年全球供应复合增长率为7%,我国增速则在20%以上。
从产业链上看,该行业已形成玻纤、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三大环节,并且环环相扣;从产品的用途上看,玻纤主要有以下几类产品:①热固性增强基材,可用于满足风电用玻纤制品;②热塑性增强基材:如短切纤维、混合纱、长纤维增强材料(LFT)、玻纤毡增强片材;③沥青用玻纤增强材料;④玻纤产业织物。
其中,增强材料占比约70%-75%;而纺织材料约占25%-35%。
玻纤行业特点:周期强弱两端化,管理模式大不同1、上游周期性强,下游应用分散抗周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玻纤行业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经济危机时下游需求萎缩成为玻纤行业下滑的直接原因。
如90年代欧洲经济危机下玻纤需求下滑2%;1998年金融危机时玻纤需求下滑7%;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下玻纤需求下滑12%。
这主要与玻纤需求集中于工业领域有关。
而从玻纤行业周期的变动来看,衰退时间短,复苏速度快。
近三次玻纤波动周期间隔大约为10年,行业衰退时间一般为2年左右,下滑不算特别明显;而在经济好转时,行业往往能够快速复苏,复合增长速度保持在5%以上。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每一次经济危机的波动范围都在加大,再加上玻纤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经济危机造成的行业下滑越来越明显,如2008年需求下滑12%,明显高于上世纪90年代的2%。
与其他建材行业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整个玻纤产业链较长,不同环节的产品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性。
其中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中的玻纤纱属于前端产品,固定成本占比高,经营杠杆也更大,并且池窑停产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等部分固定资产损坏,再次启动需要3个月的烤窑期,因此玻纤纱生产企业一般不轻易选择停窑,供给上表现为落后需求,且一旦需求下滑很可能面临更大的降价风险,呈现更强的周期性。
而作为后端的玻纤制品(不含玻纤纱)和玻纤复合材料,目前国内厂商众多,且下游应用市场分散,集中度较低,海外市场依存度及风险相对更小;且固定资产相对偏小,设备重启费用较低,因此往往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
2、资金密集VS技术密集:上下游管理方式迥异产业链前端玻纤及玻纤纱的生产属于资金密集型,游管理一般玻璃纤维细纱和粗纱池窑拉丝法生产线规模分别在3万吨/年和5万吨/年以上。
而每吨生产线需要的投入超过1亿元,中小企业建设加上配套资金约为10亿元左右,资金壁垒明显;其生产方式则是大批量少品种,对应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管理方式;而后端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则属于技术密集型,下游应用市场的分散使得生产往往是小批量多品种,适合专业化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方式。
不同的生产特点及行业壁垒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管理模式,因而我国的玻纤厂商也分成了鲜明的两类,上游做的好的往往是财大气粗的央企(例如中国玻纤),而下游出奇的则是灵活多变的民企(例如长海股份)。
中外玻纤行业发展对比玻璃纤维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新兴工业,玻纤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致力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一)国外玻纤变迁:日出西方起步早,复合材料放光芒1、起源(1930-1950年)。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
1938年1月,美国欧文斯科宁玻璃纤维公司成立,标志着玻璃纤维工业正式诞生。
早期的玻璃纤维使用二次成型的球法坩埚拉丝制备,即先把玻璃配合料经高温熔化制成玻璃球,再将玻璃球二次加热至熔化,再高速拉制成一定直径的玻璃纤维原丝。
这种生产工艺工序繁多,又由于玻璃球二次加热熔化,给生产及产品带来很多弊端,诸如能耗高、成型工艺不稳定、产品质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使生产规模和自动化水平受到一定限制;品种方面,1939年E玻璃(亦称无碱玻璃)问世,迄今为止仍是最重要的玻璃纤维成分;而在应用领域方面,早期的玻璃纤维主要用在军事领域,二次大战刺激了玻纤塑料的发展,用于雷达罩,军用飞机和陆地运输用轻重量配件应时而生。
2、发展(1950-1980年)。
传统的玻纤生产工艺坩埚拉丝法具有能耗高、成型工艺不稳定、产品质量不高和劳动生产率低等缺陷,而1958年前后池窑拉丝法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由于一座窑炉可以通过数条成型通路,安装上百台拉丝漏板同时运作,从而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而近年来发展的纯氧燃烧技术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成品率。
如果说生产工艺的变革使得玻纤产业走上了大规模生产的道路,浸润剂原料及配方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则诞生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玻纤品种。
如同IT行业的“芯片制造技术”,不同的浸润剂配方往往使得玻璃纤维的特性大相径庭,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1951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沃兰偶联剂,同年,硅烷偶联剂问世,它们为玻璃纤维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于是各种特性的玻璃纤维纷纷问世:1968年,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研制成功S-2高强玻璃纤维,它为高强玻璃纤维从军用向民用推广打下基础;同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研制成功牌号为“Cemfil”的耐碱玻璃纤维用于增强水泥;1980年代号为ECR的无硼无氟E玻璃纤维的研制成功,开拓了玻璃纤维产品在防腐工业领域的应用。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从军用转向民用,对玻璃纤维的力学、耐热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特种玻璃纤维,如耐高温玻璃纤维、高强度玻璃纤维、高模量玻璃纤维等。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外玻纤行业发展到3000多个玻纤品种,50000多个规格,每种规格都有一种用途相对应,并且品种与规格仍以每年平均增长1000-1500种的速度迅猛发展。
3、成熟(1980s-2000年)。
玻纤和1935年问世的聚酯树脂结合,则诞生了增强塑料。
作为复合材料用增强纤维的最重要基材,玻纤占据复合材料所用增强纤维的98%左右,主要包括CCL(覆铜板)、绝缘材料、浸渍涂层制品、FRSP(热固性增强塑料制品)、FRTP(热塑性增强塑料制品)、增强建材及其他复合板材/片材。
玻纤下游需求广泛,从国际上看,基建约占38%(包括管道、海水淡化、房屋保暖和防水、水利等),交通约占27%-28%(游艇、汽车、高铁等),电子约占17%。
4、上游产业转移,下游应用延伸(从2000年至今)。
经过70多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玻璃纤维工业,2010年全球的年产量己达472万吨以上,而玻纤产业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1997年之前,全球玻纤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
处于对生产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和环保成本的考虑,全球产业出现向亚洲转移趋势,而玻纤也不例外,早在1997年亚太区玻璃纤维总量就已超过欧洲,电子工业用玻璃纤维细纱产量则超过美国。
无论从主导企业还是整体行业来看,上游玻纤纱的产能已基本完成从欧美到亚太的转移。
在以资金壁垒为主的上游玻纤纱基本向亚洲转移的背景下,下游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玻纤复合材料则继续在欧美流行,特别是玻纤增强建材、短纤维及长纤维直接增强材料等新型产品成为玻纤行业发展的新亮点,玻纤应用已从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扩展到航天航空、风力发电、过滤除尘、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
(二)我国玻纤成长:后发优势快发展,上游转移量第一1、起步(1950-1980年)。
1958年,上海用陶土质坩埚生产出成束玻璃纤维,这标志着我国玻璃纤维工业的诞生。
60年代初,为了满足国防和军工需求,我国采用前苏联技术建成了10多个大中型玻璃纤维企业,其拉丝工艺均为坩埚拉丝球法,使用的浸润剂为石蜡型浸润剂。
落后的工艺显然无法满足玻纤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需要,而浸润剂原材料研发的制造瓶颈,更使得我国早期玻纤产品停留在低端水平,高端玻纤依赖进口。
2、发展(1980-2007年)。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作为新兴工业的玻璃纤维也在这一动力推动下,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6年重庆市玻璃纤维厂在国内首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直接法拉丝(电熔窑),1990年珠海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年产4000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术,可以说到90年代,我国玻璃纤维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部分产品己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7年,我国引进的第一条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在山东泰安建成投产,1999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自行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500吨/年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绩。
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玻纤2007年产量已达16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
3、繁荣(2007-2011年)。
我国玻纤行业的发展具备很大的资源优势,如石英砂保有储量为13.5亿吨,叶腊石已探明储量5500万吨。
中国玻纤行业人力成本占产品成本的5%-6%,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约为25%-30%。
综合来看,中国玻纤企业的综合成本要比国外企业低。
随着国外厂商的不断入驻以及国内厂商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玻纤纱产量占比从2000年的不到10%逐年上升,2011年已经高达54%,成为名符其实的玻纤纱第一生产大国。
4、量变到质变,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2012年起)。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玻纤纱和玻纤复合材料的累计产量分别达到1553和1479万吨,“十二五”期间,行业形成的共识是要继续调整升级,重点从量的增长转移到提高质量、效率,深度加工制品,更要加强应用开发,要把它作为企业研发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日,工信部发布《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征求意见稿)。
相比于2007年发布实施的《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来看,2012新版在企业生产布局、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等领域全面提高了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玻纤行业从量变到质变转型的决心。
(三)发展路径异同:政府发力促发展,下游需求待开发从国内外玻纤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玻纤行业比欧美起步晚了近20年,但通过国外引进、国内攻关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截止到2010年,我国玻纤企业有200多家,其中池窑拉丝企业20家,玻纤深加工制品企业100多家。
和国外类似,中国的玻纤发展主要靠龙头企业主导,表现为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全世界玻纤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六家企业,OCV,PPG,JM,中国玻纤,重庆国际和泰山,总共占据了83%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三家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比74%,与国外三大巨头90%左右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