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生平简介
顾炎武生平简介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
幼年承祖父命出继堂叔为子,嗣母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抚育他成人。
他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边黑,性情耿介,不谐于俗,唯与同里归庄(玄恭)为挚友,时有“归奇顾怪”之谓。
少时深受嗣祖顾绍芾的影响,关心现实民生,注重经世学问。
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归庄共入复社,与复社名士纵论天下大事,反对宦官擅权。
二十七岁乡试落第后,他“感四国之多虑,耻经生之寡术”(《亭林文集》卷六),断然弃绝科举之道,发愤钻研经世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全国各地山川、地理、农田、水利、兵防、物产、赋税、交通等资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书未成而明亡,清兵南下,昆山城破,嗣母王氏绝食二十六日,慷慨殉国,遗命勿仕清廷。
顾炎武深受感动,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积极投入苏州、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武装斗争。
起义失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随行的骡马驮着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清顺治十三年(1656),只身北上,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研究,并垦荒种地,结纳同道,以图恢复。
康熙七年(1668),为山东“黄培诗案”株连入狱,经友人营救获释。
顾炎武律己极严,身处逆境而终无颓唐之想,刚正不阿,坚毅不屈,一生誓不与清廷为伍。
其诗《精卫》写道:“尝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对于投清变节者,他毫不留情,愤然直斥:“蓟门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
康熙十六年(1677)开博学鸿词科,都中争相举荐,他致书曰:“刀绳俱在,毋速我死。
”并郑重声明:“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次年议修明史,总裁叶方蔼又特邀他入明史馆,他严词拒绝,回信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
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亭林文集》卷三)其超行气节,令清廷都敬畏不已。
此后,顾炎武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
顾炎武
• 「顾炎武」超凡脱俗的风骨,秉着「体国 经野之心,济世安民之识」,高见卓识流 徜于文字之间,熠熠有人文光彩
• 「顾炎武」一生的信条,永远都不会屈服清 朝的统治,作为一个江南文人,顾炎武的民 族气节一直激励着很多志士仁人
「顾炎武」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等都有研究,提倡 「引古筹今、经世致用」,主张富国利民,强调理论为现实服务
• 「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 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 有很深的造诣
• 面对清人的诱降,「顾炎武」毫不退缩的 选择不合作,这就是他一生标榜「行以有 耻,博学于文」的真实写照
• 「顾炎武」的 印章
• 「顾炎武」一生的著作极多,尤其《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巨著,在中国思 想史、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影响
• 在苏州昆山市亭林园,有顾炎武纪念馆,塑像 挺拔、轩昂,还有他的那句名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顧炎武」絕對是大雅之士,作為一個江南文人, 其民族氣節一直以來激勵很多志士仁人
• 「顾炎武」是古代七十二伟人之一,为了纪念这 位有才华、有胆识之人,昆山市政府专门建造了 这座占地三千平方米的纪念馆
整个纪念馆古树参天蔽日,环境静谧优美,回廊墙中嵌 有刻碑十二块,记述顾炎武先生一生事略
• 「顾炎武」所思 所论,以Fra bibliotek下苍 生为念,给后人 以亲切的感觉, 不能不肃然而起 敬
• 「顾炎武」开了清朝朴学的先河,强调实 用主义,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在中国 思想史、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 「顾炎武」在明朝衰亡、理学颓废之时,提出 「经学即理学」的学术纲领,对有清一代三百 年的经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本名 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 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 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 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 直隶苏州府昆山人 。明末清 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 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 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故事顾炎武生于1613年,卒于1682年。
原名绛,字忠清。
明朝灭亡后,他立志坚持抗清。
因为他平生十分敬仰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而文天祥有个弟子叫王炎午,于是,就把自己的名改为炎武,字宁人。
他的家乡江苏昆山有个亭林湖,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
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是个官僚地主家庭。
顾炎武小时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影响。
从10岁起,他就在祖父顾绍芾的指导下,读孙子、吴子等兵书,《左传》、《史记》、《国语》、《国策》和《通鉴》等史书,并作札记。
当清兵不断扩张势力,侵犯明朝边境时,他的嗣母王氏就选择许多历史上爱国者的故事讲给他听。
到15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社会。
当时正是天启朝和崇贞朝更替的时候,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阉党的恶势力受到抑制,士大夫继东林党之后又组织了复社,顾炎武参加了复社。
他在广泛接触了一些士大夫之后,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病,社会的黑暗,政治的危机,认识得更清楚了。
他读实用的书,读五经,读二十一史,读大明一统志,读各州县的志书。
他认为,只有从这些书里,才能找到当时许多重要问题的具体答案如有关土地、国家税收、养兵、开矿、贸易,以及改革当时空疏的学风等。
在那样的时代,一个少年在开始接触社会时就注意这些重要的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进兵苏州时,顾炎武积极参加苏州人民自动组织的抗清义军,不幸这次起义很快失败,几乎半城的居民被清兵屠杀。
接着,顾炎武等人又在家乡昆山举事、杀死清朝派来的知县,焚烧了县衙门,并推举出守城的指挥官,封闭城门,准备抗拒清兵。
保卫昆山的战斗,坚持21天,终因势孤力单,被清军攻破了城池。
顾炎武由于掩护得好,没有遇难;但他的四弟和五弟,都被清兵杀死,他的生母何氏,也给清兵砍断了右臂。
清兵接着攻破常熟。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得到消息,绝食15天后死去。
面临苏州和昆山百姓的灾难,国亡家破的遭遇,顾炎武痛心疾首,他的抗清思想更加坚定了。
顾炎武
但从总体来说, 顾炎武还是一位杰 出的大思想家,虽 有一定的阶级局限 性,他的进步思想 至尽还是闪耀着光 芒,他的名字也永 远被后人所铭记, 他也永垂青史!
顾炎武无疑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 家,一个杰出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崇高民 族气节的爱国志士,他以他充实致用的学风,契 而不舍的学术实践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品质,开 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顾炎武一生勤奋好 学,,即使长期过着流亡的生活,也那样因此而 终止过艰苦的学术研究工作,所以他的著作颇丰, 内容则“综贯百家,上下千载,原原本本,无不 洞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研究成果。他 同时也是一位反清斗士和爱国志士,积极投身于 抗清斗争而流亡一生,至死不仕清。他怒斥明代 达官贵人随波逐流的庸俗人生观,响亮地提出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这句话后来成 为激励后世爱国主义的千古格言。
汇报人: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 1682),初名继绅,后 更名绛,字宁人。1645 年清兵攻破南京,更名 炎武,也曾因避仇更名 为蒋山佣。因为他是江 苏昆山亭林镇人,故又 号亭林,学者称亭林先 生。他是有名的政治江东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 他的曾祖曾在明朝政府中担任过南京兵部右侍郎, 但他的父亲并未取得什么科举功名,从此他的家 业便开始渐趋衰落,在政治上也受到豪强的欺凌。 他早年曾参加当时的政治性的学术团体——复 社,议论朝政,反对宦官权贵。青年时代留心于 经世致用之学,注意民生利弊得失及国家大事。 明亡后,清兵南下,他在苏州、昆山等地参加抗 清斗争,失败后避祸于江南,晚年定居陕南,致 力于学,至死不仕清。表现了自己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顾炎武虽认识到了专制的弊端,并试图 通过分权限制君主的权力来矫正过度集权 之弊。但可悲的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他每能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恢复古制上,带有浓厚 的复古色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这一 思想局限性也是长期封建统治的结果。
顾炎武
一书传世。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范缜(约450—515),字子真,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境内)人,六世祖汪,移居江南。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顾炎武简介_顾炎武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顾炎武简介_顾炎武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
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代表作品:《精卫》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
其古诗全文如下: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廉耻》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古北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
顾炎武
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 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日知录》是古代汉族政
治学术论著。明末清初著名学 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 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内容涉 及汉民族经史、诗文、训诂、 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以及吏治、杂事等各个方面。 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 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 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 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 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 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 警世内涵。
顾炎武(1613—1682), 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是 明清三先生之一。年轻时 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 清军南下 ,参加当地的反 清运动。抗清失败后,遍 游各地,搜集材料,致力 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 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 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著 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 利病书》等著作。
小时候,由于家庭的缘故,顾炎武被送给他的叔叔抚养。 叔叔婶婶对他很好。不幸的是,叔叔很早就去世了,小顾炎武 只好由婶婶抚养成人。婶婶出身书香门第,喜欢读书,有学问, 而且对顾炎武也十分疼爱,为了教育顾炎武,婶婶经常给顾炎 武讲历史故事,教顾炎武读书、学识字。聪明的顾炎武在婶婶 的悉心教育下,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受到了邻居的夸奖,年幼 的顾炎武不禁有些飘飘然了。婶婶及时发现了顾炎武的这种思 想苗头,让顾炎武背诵宋朝刘基写的《卖柑者言》这篇文章。 然后,婶婶问:“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顾 炎武说,文章揭露了某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 实。婶婶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一个人刚刚有了一点进步就骄 傲自满,满足于一知半解,这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有 什么区别呢?”顾炎武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顾炎武谦虚谨 慎,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顾炎武的思பைடு நூலகம்主张
顾炎武资料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
原名绛,字忠清。
明亡,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
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
他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
社会的危机,家境的窘迫,逐渐孕发为学以救世的思想。
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
二人愤世疾俗,有“归奇顾怪”之称。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明亡,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获授兵部司务之职。
次年清军南下,他在苏州从军抗清,兵败,避居常熟。
继弘光政权之后建立的隆武政权,复授以兵部职方司主事。
此后十余年间,他频繁往来于太湖沿岸一带,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
后为豪绅所迫,于顺治十四年(1657)弃家北游。
康熙七年(1668),在山东济南为文网罗织,身陷囹圄。
出狱以后,更决意不与清廷合作。
十七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拒不就荐。
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
此后,即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都。
康熙二十年在山西曲沃病逝。
在北游的二十余年中,顾炎武遍游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足迹所至,无三月之淹,并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行了万里路,亦读了万卷书。
他的《日知录》、《音学五书》等近五十种著作均写成于这一时期。
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
明末,宋明理学已入末路。
入清,顾炎武承继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他断然摈弃“性与天道”的空谈,力倡“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之道,一生为学,实事求是,不立门户,不分畛域,一归于经世致用。
终其一生,皆以“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为怀,大声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
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
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
[13] 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他在明末为诸生。
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
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
弘光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陷南京,他改名炎武(仰慕文天祥的门生王炎武 [14] ),在昆山参加抗清活动。
失败后,离乡北游,往来鲁、燕、晋、陕、豫诸省。
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问友。
康熙时举博学鸿儒、荐修《明史》,均不就,后卜居陕西华阴以终。
葬于昆山千墩。
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
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辨别源流,审核名实,注重实证。
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
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书。
主要成就:学术思想顾炎武被称作是“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
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
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顾炎武(1613~1682 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
他出身名门,少年时读书勤奋,十四岁考中秀才。
青年时时常议论朝纲,主张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
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图》、《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观点。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以经世致用为其鲜明旨趣,并以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极为有益的影响。
晚明以来,阳明心学以至整个宋明理学已日趋衰颓,思想学术界出现了对理学批判的实学高潮。
顾炎武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把古韵分为十部,其中有四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
其余几部也都初具规模。
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
顾炎武在音韵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用离析“唐韵”的方法研究古韵。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
他在《日知录》的“君”条中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即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顾炎武人物简介
•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 • 现代地理学家应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顾炎武地理学的实践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
勤奋好学
• 顾炎武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地理研究打下扎实 的基础 • 现代人应学习顾炎武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 学术水平
顾炎武的地理著作与成就
《天下郡国利病书》
• 是一部关于中国地理的著作,记载了各地的历史、地理、 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资料 • 为后世了解明末清初的中国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肇域志》
• 是一部关于中国地理的著作,详细记载了各地的地理沿 革、疆域、山川、名胜等方面的内容 • 对后世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丰富的地理实践成果
• 顾炎武一生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撰写了《天下郡国利病 书》和《肇域志》等地理著作 • 为后世了解明末清初的中国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05 顾炎武地理学的现代价值与启示
顾炎武地理学对现代地理学的启示
重视实地考察
• 顾炎武的实地考察为现代地理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现代地理学家应继续发扬实地考察的精神,为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责任担当
• 顾炎武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为国家的治理提供理论支 持和实践指导 • 现代人应具有责任担当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 自己的力量
பைடு நூலகம்
顾炎武地理学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历史价值
• 顾炎武的地理著作和研究方法为后世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为后世了解明末清初的中国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现实意义
DOCS SMART CREATE
顾炎武:中国古代地理学家的杰出代 表
CREATE TOGETHER
顾炎武
顾炎武顾炎武简介:顾炎武(1613—1682)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
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生平】早年求学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
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
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
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南明抗清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亭林诗集》一,《感事》)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顾炎武简介顾炎武名人传记
顾炎武简介顾炎武名人传记顾炎武(1613—1682)是我国明清之际开一代学术风气的杰出学者,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思想家。
顾炎武生于1613 年。
他的亲祖父顾绍芳,父亲同应,母亲何氏,这时就住在毗邻的“北宅” 。
顾绍芳、绍芾是兄弟,但绍芾的儿子同吉早死,于是把顾同应的次子顾炎武过给已死的同吉为子,承接顾绍芾家的香火。
顾炎武从襁褓时就为嗣母所抚育,母子感情甚深。
他从嗣母身上得到如同亲生母亲那样的母爱,受她的影响也很深。
嗣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嗣母的勤劳、刻苦、好学、自律的品德则成为他终生效法的榜样。
王氏还给他讲本朝忠臣烈士的故事,鼓励他要有气节,要有作为。
另一位对顾炎武进行启蒙教育的“家庭教师” 是他的嗣祖父顾绍芾。
顾绍芾一生只是个监生,无权无势,也没有显赫的地位,然而却有几分才气,爱写诗、书法,且十分关心社会状况。
早年曾随其父到各地熟悉风土人情和政界内幕,也算得上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不过,他最感兴趣并最有研究的还是史学和地理学。
因此,在他的影响和严格要求下,顾炎武从9 岁起,就开始系统地阅读我国古代历史书籍,如《史记》、《左传》、《战国策》、《国语》、《资治通鉴》等等。
从 7 岁起,顾炎武被送进私塾,一直学到 13 岁,其间嗣母、嗣祖父对他的管教从未中断、放松。
以后,顾炎武注重经国济世的实学,在学术上勇于探索,一生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为人耿直,能吃苦耐劳。
这些都和两位亲人早年对他的教育分不开。
1626 年,顾炎武已是 14 岁的少年,嗣祖父依据“纳谷寄学”的成例,使顾炎武成为县官学的一名“庠生” ,在昆山县城求学。
从此,顾家便多了一个秀才,家人十分兴奋,人们也很羡慕他。
原来顾家也曾是“江东望族” 。
顾炎武的高祖、曾祖、祖父三辈人中,曾出过四个进士并在明正德、嘉靖、万历三朝做过地方或中央的官员。
但后来家道竟衰败下来,尤其是到了他父亲顾同应,则只在乡试中得了个副榜。
政治上无权势,经济上也就每况愈下,到崇祯年间,顾家已出现左支右纳的窘况,只得把800 亩田地典出去。
顾炎武
顾炎武的两个重要时期
• 明末
他在苏州、昆山等地参加抗清斗争,虽然弘光 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 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但是,炎武 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 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 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 ,我心无绝时”(《诗集》一,《精卫》), 满腔忠愤,光耀士林。
← 顾 炎 武
顾炎武生平
• 顾炎武出生于“江东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曾 在明朝政府中担任过南京兵部右侍郎,但他的父亲并未取 得什么科举功名,从此他的家业便开始渐趋衰落,在政治 上也受到豪强的欺凌。 他早年曾参加当时的政治性的学术团体——复社,议论 朝政,反对宦官权贵。青年时代留心于经世致用之学,注 意民生利弊得失及国家大事。明亡后,清兵南下,他在苏 州、昆山等地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避祸于江南,晚年定 居陕南,致力于学,至死不仕清。表现了自己的爱国主义 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学术著作
• 顾炎武一生著述不辍,他在经、史、地理、音韵、诗文等 多方面等有精深的造诣。他的政治学术甚多,主要有《日 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肇 域志》等经世致用书籍。其中《日知录》是他的的代表作 ,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 ,是一部重要的政治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一生著述 多达50多种,400余卷。这些书籍“综贯百家,上下千载 ,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可见他在学术 方面的成就就是多方面的。
顾炎武手不释卷
• 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用许多车马载书随行。到了 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伍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 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 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他有时直接走过平 原旷野时,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 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 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反复查看 。
顾炎武手不释卷
顾炎武手不释卷顾炎武,字炎武,江苏徐州人,明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他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被列为四大才子之一,被誉为“东林八君子”之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尤其在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顾炎武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他在诗词、文章、辞章等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的作品大多以状物、抒怀、咏史为主题,风格雄浑豪放,意境深远。
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对时局的看法,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文情怀。
除了文学方面的才华,顾炎武还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
他在明朝末年的政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曾多次上书皇帝建言国家政治改革。
他主张“政者,道之纲纪也”,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原则为基础,必须要有贤能的人才来治理国家。
他的政治主张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赞同,但也遭到了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
顾炎武在经济领域也有着不俗的成就。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主张发展农业、加强商业贸易、改善税收制度等。
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而商业贸易则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他提出了“禁欲”之说,反对过度奢华和铺张浪费,主张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他的经济理论也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和实践,为明朝末年的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除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就,顾炎武还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贡献。
他主张“以教育兴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壮大国家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学有所止,注重实用教育,反对空洞的书本知识,鼓励实践和创新。
他提倡教育普及,积极倡导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他还创办了私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顾炎武是一个思想家,他对社会、国家、人性等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他关注社会问题,主张“民有所望,斯以为安”,强调政府应该为民众谋福利,为社会繁荣做出努力。
他也关注国家命运,强调政治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政治体制的合理和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的简介顾炎武,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治学家,也是“四公”之一。
他在宋朝延暴期间,被誉为“国泰民安光枯学拙使”,受封“权蕃起居” 于宋熙宗年间,曾被任命为“功政元臣”,钦定为“宰修长卿” 并加任“太常卿”和”宣录大员“,是当时的最高官员。
顾炎武的学识渊博,熟悉《易·传》和《春秋·五经》,对于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军事等学科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的敢问敢论的精神,使他在宋朝苏黄期间受重用,并最终获得了熙宗的器重。
顾炎武曾历任太常卿、宰修长卿等职,在宋熙宗年间更被任命为”功政元臣”,钦定为”宰修长卿”,他在长安汴朝Note书斋里面治学,集中了当时数十家书屋。
他也是当时重要的家族工厂,主持多个书院,如宋华书院、河南古文学院、北海文学院、郡属书房等。
他还把当时宋朝的许多经典著作,如《宋酉制》《郡县志》等都收集了起来,形成了台夷文学的经典著作,是宋朝举国体制的建立者。
他在政治上更是一代宗室,以顾炎武为首的宰相派,从太师到宰相都是他的信徒,多次举行政坛大议,大力完善国家的机构制度和政治制度,实行节约经营和精兵制衔,使南宋政治上更加强大和全面。
他还采取了优抚老百姓、健全地方衙门等改革,使南宋得以团结起来,应付后宋的寒冬。
在外交上,他也想出了一些有效的政策,以维护宋朝的国家安全和强盛。
这些政策一方面,维护边界安全;另一方面,巩固内陆支持,加强边界管理,发动“减边运动”,包括整个宋朝西边地区的安全工作,因而成功抵挡了蒙古部落向南宋发动的攻击。
此外,他还发动了“https://边沿使”行动,在大量狩猎活动和拜访外国客人家后,有效地改善了宋和蒙古、回鹘等外国之间的关系。
他为宋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宋朝强盛了许多年,这让顾炎武成为当时最受尊重的宰相。
关于顾炎武的个人简介
关于顾炎武的个人简介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顾炎武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生平早年求学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
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
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与同窗归庄兴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
到十八岁时二人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共入复社。
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
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南明抗清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
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历史人物传记】明末清初“三大儒”之顾炎武
【历史人物传记】明末清初“三大儒”之顾炎武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末清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对于顾炎武而言,他可能并没有想到,他在《日知录》中的一小段文字,会被梁启超总结为八字句式,并且获得广泛的传播和误用。
顾炎武所处于的那个激烈变动的时代,无疑刺激了他对天下和国家的思考。
特别是当他经历了一个朝代的更替之后,对于这一问题更有着敏感的注意力。
而个人应该如何抉择,也成为顾炎武人生中反复思索的主题。
当然,今天被我们广为流传的八字短语的原初含义,是出自于《日知录》第十三卷中的一个小片段。
顾炎武在讨论魏晋时期的风俗提到:•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人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
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
”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
夫绍之于晋,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馀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荡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且其人仕之初,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而可树其忠名以盖于晚上,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炎武简介参考资料一:中文名:顾炎武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613年职业: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学家:别名:原名绛,字忠清出生地:苏州府昆山千灯镇逝世日期:1682年代表作品:《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参考资料二: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
曾参加抗清斗争,之后致力于学术研究。
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
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等。
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
他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主张。
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参考资料三:顾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正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因此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
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九(2月15日)丑刻不幸逝世,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享年七十。
早年求学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
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
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与同窗归庄兴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
到十八岁时二人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共入复社。
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南明抗清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亭林诗集》一,《感事》)顾炎武把复仇的期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方法、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推荐。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
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
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
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亭林诗集》一,《千里》);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
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
9天后,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
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能够瞑于地下。
”(《先妣王硕人行状》) 安葬王氏后,这年闰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
经大学士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荐,隆武帝遥授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由于嗣母新丧,炎武二时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诗集》一,《延平使至》)。
当时,清松江提督与巡抚土国宝不和。
前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字卧子,复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顾咸正(字端木,昆山人)、兵部主事杨延枢(字维斗,江苏吴县人)等暗中策动吴胜兆举义反正,咸正为炎武同宗长辈,陈子龙等都与炎武往来密切,这件事炎武也是参与了的。
顺治四年(1647年)夏,事情败露,“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诗集》一,《哭陈太仆》),胜兆被解往南京斩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诸人。
子龙往投炎武,炎武当时已离家出亡;于是子龙逃入顾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营救,未能奏效。
其间,炎武还往寻成正,“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诗集》一,《哭顾推官》)、催促他及时出走,而咸正不听。
结果,陈子龙乘差官不注意时投水自尽,杨延枢及顾氏父子先后遇害,受此案株连而死者40余人。
在策动吴胜兆反正的同时,炎武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活动。
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
此后四五年中,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属江苏淮阴),仆仆往来”(邓之诚《清诗纪事》),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每从淮上归,必诣洞庭(按即太湖)告振飞之子泽溥,或走海上,谋通消息”,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
虽然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但是,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
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诗集》一,《精卫》)。
家族风波当崇祯末年,炎武嗣祖绍芾及兄长顾缃(字遐篆)先后去世,又逢吴中大旱,“一时丧荒赋徭猖集”(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炎武无奈,曾将祖产田800亩贱价典给昆山豪族叶方恒(字嵋初);其时,炎武的堂叔等人为争夺遗产,又挑起家难,他们还与本来就蓄意侵吞炎武家产的叶氏内外勾结,炎武在昆山千墩的故唐和在常熟语濂径的住所曾几次被这伙人洗劫及纵火焚烧。
到顺治七年(1650年),叶方恒又企图加害顾炎武,炎武为了避祸,只得“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诗集》二,《流转》),离开昆山出走,更名为商人蒋山佣。
此后五年中,他都在吴、会之间奔波往来。
尽管遁迹商贾,炎武依然心存故国,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进展状况,期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他在《流转》诗中写道:“……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
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率众结社当张名振(字候服,南京人)于顺治十年(1653年)九月在长江口大破清兵,进屯崇明(今属上海),顺治十一年正月,又率“海舰数百”溯长江而上,直抵镇江,并登金山遥祭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在今南京中华门外)之际,炎武为之欢忭鼓舞,他兴奋地写道:“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水军十一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舻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见旌旆浮,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闾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祖生奋击揖,肯效南冠囚。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诗集》二,《金山》)这一时期,顾炎武还同归庄、陈忱(字遐心,浙江吴兴人)、吴炎(字赤溟,江苏吴江人)、潘柽章(字力田,吴江人)、王锡阐(字寅旭,吴江人)等共结惊隐诗社,表面上以“故国遗民”“优游文酒”(汪曰桢《南浔缜志》),其实是以诗社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清活动。
炎武在淮安结识定交的挚友王略(字起田,淮安人)、万寿祺(字年少,徐州人)也都是富有民族气节的志士。
顺治十一年(1654年)春,顾炎武迁居南京神烈山南麓。
神烈山即钟山,三国时改名蒋山,明嘉靖中又一度改称神烈山。
三百年前,朱元璋攻克南京(当时名集庆),以此为根据地,东征西讨,10余年后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大明帝国。
炎武“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颇有不胜今昔之感。
牢狱之灾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季,炎武回到家乡昆山。
原来,顾氏有世仆名陆恩,因见顾家日益没落,炎武又久出不归,于是背叛主人,投靠叶方恒,两人且图谋以“通海”(即与闽浙沿海的明集团有联系)的罪名控告炎武,打算置之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