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基础知识
内科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内科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5d809e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0.png)
内科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内科学关注的是人体内部的各种疾病和疾病管理。
以下是内科学基础知识的重点笔记:
1. 解剖学:内科学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了解人体解剖学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症状的产生。
2. 生理学: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泌尿功能等。
了解正常生理功能是判断异常的重要依据。
3. 病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如细胞的异常、组织的损伤和器官的功能障碍。
了解病理学有助于理解疾病的机制和进展。
4. 临床表现:了解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了解疾病的典型表现有助于初步诊断和治疗。
5. 诊断方法:学习不同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了解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
6. 治疗原则:了解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方案。
了解不同药物的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7. 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和接种疫苗等。
预防是内科学的关键,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减少健康风险。
8. 慢性疾病管理:学习管理慢性疾病的方法,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良好的疾病管理可以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内科学基础知识的重点笔记。
深入学习内科学,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cfed6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3.png)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诊治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人体脏腑经络系统、气
血津液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了解中医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机制,
包括外感内伤、七情损伤、饮食不节等。
3. 中医诊断:学习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
诊和切诊等,通过观察、询问、听诊和按摩等手段进行疾病诊断。
4. 中医治疗原则:了解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并能根据具体病
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辨证用药、针灸、艾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5. 常见疾病诊治:学习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肝炎、
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
6. 中医药学: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掌握中医常用药
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
7. 中医养生保健: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预防
常见内科疾病的措施。
这些是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的基本内容,不同考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掌握以上知识,并进行复习和模拟考试,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应试水平。
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大纲
![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e7c1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b.png)
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大纲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内科主治医师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岗位,承担着重要的医疗责任。
为了保证内科主治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将依照以下大纲进行。
一、内科学基础知识1. 病理学:掌握各种内科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组织病理学特征等。
2. 病因学:了解内科疾病的病因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3. 临床诊断学:熟悉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等,能够准确诊断各类内科疾病。
4. 内科治疗学:掌握各种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方法及药物治疗等,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
二、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心血管疾病:熟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包括心电图、心血管影像学检查等。
2. 呼吸系统疾病:了解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3. 消化系统疾病:熟悉胃溃疡、肝炎、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包括胃镜、肠镜等检查方法。
4. 内分泌疾病:了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血液检查、激素测定等。
5. 血液系统疾病:掌握白血病、贫血、血栓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包括骨髓穿刺、血液学检查等。
三、内科急症处理与重症监护1. 熟悉内科急症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包括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等急症的处理原则。
2. 掌握内科重症监护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心电监护、呼吸机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重症监护的操作技巧。
3. 能够合理运用各种内科急症处理和重症监护手段,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四、内科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1. 了解内科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等。
2. 能够向病人和公众提供相关内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早期识别、自我管理等。
内科相关专业知识
![内科相关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5b6b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c.png)
内科相关专业知识
内科是一个医学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分支,每个分支都有其专门的研究和治疗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科相关专业知识:
1. 呼吸内科:主要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2. 心血管内科:专注于心脏和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3. 消化内科:涉及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等。
4. 内分泌科:专注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5. 肾脏内科:主要治疗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等。
6. 神经内科:关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等。
7. 肿瘤内科:专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
8. 感染内科:涉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化的内科领域,如老年科、儿科等。
每个内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各不相同,需要相应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才能掌握。
因此,对于患者的健康管理,选择专业化的内科医生进行诊疗是至关重要的。
内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280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5.png)
内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心电图常用导联是:A. 前胸导联B.四肢导联C.背导联D. 全头导联答案:A. 前胸导联2. 下列何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A. 单纯性肥胖B. 中度酗酒C. 体力劳动D. 高盐饮食答案:B. 中度酗酒3. 下列哪种疾病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 糖尿病B. 肺炎C. 白血病D. 肾炎答案:A. 糖尿病4. 卒中的临床表现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A. 偏瘫B. 失语C. 情感失控D. 随意抽动答案:D. 随意抽动5. 贫血的常见临床表现不包括:A. 疲劳B. 头晕C. 咳嗽D. 心慌答案:C. 咳嗽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医学病例,然后回答问题:某患者年龄50岁,主诉发热9天,咳嗽、咳痰伴有脓血痰、胸闷气喘。
体格检查时,患者体温38.5℃,血压120/80mmHg,呼吸频率16次/分钟,心率78次/分钟。
听诊发现左肺下部呼吸音减弱,杂音及湿罗音。
纵隔有浊音,心脏听诊两肺底部闻及湿罗音。
血红蛋白浓度110g/L。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
6. 根据上述病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支气管肺炎B. 肺炎结核C. 肺癌D. 肺栓塞答案:B. 肺炎结核7. 上述病例中,患者出现的体征不包括:A. 咳嗽B. 胸闷气喘C. 心动过速D. 脓血痰答案:C. 心动过速8. 上述病例中,患者的肺部体征与以下哪一个疾病特点相符合?A. 肺不张B. 肺水肿C. 脓气胸D. 肺炎答案:D. 肺炎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高血压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答案:高血压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高盐饮食、酗酒、缺乏运动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尿频等。
2. 什么是心肌梗死?请简要介绍其临床症状。
答案: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瘤形成或者冠状动脉栓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症状包括胸痛、气急、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303~306内科学基础知识
![303~306内科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7a491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0.png)
303~306内科学基础知识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癫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单选题] *A.头颅CTB.脑电图C.头颅MRID.SPECTE.病史和临床表现(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癫痫常没有神经系统的体征以及影像学改变,30%典型癫痫病人没有典型EEG改变。
2.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首发症状通常是 [单选题] *A.呼吸困难B.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正确答案)C.单侧肢体无力D.双侧周围性面瘫E.吞咽困难答案解析:四肢远端进行性对称性无力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可以合并双侧周围性面瘫,病情严重时累及呼吸肌和影响吞咽功能,但不会出现排尿障碍。
3.下列可引起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最常受累的分支的是 [单选题] *A.第一支B.第二支C.第三支D.第一、二支E.第二、三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第二、三支是三叉神经痛的最常发生的部位。
4.以下关于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大量,突击,静脉用药B.根据发作的类型选择药物,短期用药,随时改变品种C.根据发作的类型选择药物,长期规则用药(正确答案)D.颅内手术效果最佳,故作为首选E.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答案解析:按发作的类型选择药物是抗癫痫治疗的重要内容,抗癫痫主张足量用药,而非大量用药,且除癫痫持续状态外,以口服给药为主,而不是静脉用药。
5.患者处于下列哪项时仍可以考虑行腰椎穿刺检查 [单选题] *A.颅内高压B.颅后窝占位性病变C.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D.穿刺部位化脓性感染E.发热、菌血症(正确答案)6.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的病理生理基础是 [单选题] *A.蛋白质摄入过多B.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C.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正确答案)D.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增加E.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分解白蛋白能力下降答案解析: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大量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滤过作用受损所致。
由于滤过膜的分子屏障,特别是电荷屏障受损,通透性显著增加而引起大量蛋白尿,与肾小管再吸收功能降低无关。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40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40](https://img.taocdn.com/s3/m/1447767a3169a4517723a36c.png)
本题思路: 13.牡蛎散的主治病证是 【score:2 分】
【A】风寒表虚之自汗证 【B】阳明壮热之大汗证 【C】阴虚火旺之盗汗证 【D】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肺卫气虚之自汗证 本题思路: 14.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主要用意是 【score:2 分】 【A】祛瘀血,止疼痛 【B】行气滞,化瘀血 【C】调肝血,疏肝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祛风邪,止头痛 【E】祛风邪,止痹痛 本题思路: 15.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功用的方剂是 【score:2 分】
• 【A】心火亢盛证 • 【B】痰热扰心证 • 【C】痰蒙心包证
• 【D】热陷心包证 • 【E】寒闭证
【score:4 分】 (1).安宫牛黄丸的主治证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苏合香丸的主治证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 【A】生脉散 • 【B】清营汤
• 【C】大定风珠 • 【D】当归六黄汤 • 【E】青蒿鳖甲汤
【score:4 分】 (1).温病后期,阴伤邪伏者,治宜选用【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温病后期,阴虚风动者,治宜选用【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C】 【D】 【E】 本题思路:
• 【A】细辛 • 【B】花椒 • 【C】丁香 • 【D】小茴香 • 【E】高良姜
【score:4 分】 (1).具有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功效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具有温中止痛杀虫功效的药物是【score:2 分】
内科学基础知识课件
![内科学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f3193aa00b52acfc7cab0.png)
•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服用非甾体类 抗炎药、胃癌、血管异常等
• 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肝癌、肝脓肿、胆囊胆道结石
•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癌、胰腺癌破裂
•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过敏性紫癜、白血病
• 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 其他: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 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骤降至正常,维持数天后, 体温再次骤升,高热与无热规律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等。
•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多见于流感、风湿热、结 核病等。
学习交流PPT
7
二、咳嗽与咳痰
• 咳嗽(cough):由延髓的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各种传入的刺激 导致咳嗽中枢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从而导致咽肌、膈肌等运动完 成咳嗽动作,剧烈的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发出声音。
▪ 弛张热: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2℃。常见于 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 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恢复正常,维持 数天后逐渐上升,反复多次出现。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 肿瘤等。
• 月经
• 妊娠与生育次数及计划生育等情况。
• 家族史(family hist学o习r交y流)PPT :
4
第二节 常见症状
(symptom)
•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 态改变。
• 体征: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一、发热(fever): 过热:非调节性 体温升高
内科讲课课件
![内科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c7d0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5.png)
内科讲课课件一、引言内科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和治疗方案。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介绍内科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内科学科的重要性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关键要点。
二、背景知识1. 内科的定义和范围内科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学科,涵盖了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疾病。
2. 临床思维与内科内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临床思维模式,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
三、内科常见疾病1. 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原因、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 冠心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2.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炎: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 肺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3. 消化系统疾病- 胃溃疡: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 肝炎: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 胰腺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4. 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 肾结石: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 肾功能衰竭: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四、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技巧: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要点: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肝脾检查等2. 辅助检查与诊断- 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 Endoscopy:胃镜、结肠镜等3. 内科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生素、抗炎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其他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等五、内科学科的研究进展内科学科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诊疗方法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研究进展的例子:1. 心血管系统研究:心脏再生治疗、冠心病干细胞治疗等2. 呼吸系统研究:哮喘的分子机制研究、COPD治疗新药研发等3. 消化系统研究:胃癌筛查与早期诊断、肝脏移植研究等4. 泌尿系统研究:肾脏再生研究、肾结石预防与治疗研究等六、结论与展望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能够对内科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经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经](https://img.taocdn.com/s3/m/16788e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f.png)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经[单选题]1.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协调关键是()。
A.阳气固密B.阴精充足C.精神清静D.阴气固守E.阳气(江南博哥)充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故,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强调阳气固密在阴阳协调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答案选A。
[单选题]5.《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A.月经B.肾中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C.精子、卵子D.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E.生长激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
因此答案选D。
[单选题]6.据《灵枢·水胀》内容,症见:目窠肿,人迎脉盛,咳喘,腹大,胫肿,阴股间寒等,当属()。
A.水胀B.肤胀C.鼓胀D.石瘕E.水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即水胀。
B项,肤胀表现为“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
C项,鼓胀表现为“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
D项,石瘕表现为“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
E项,水肿为干扰项。
因此答案选A。
[单选题]7.《痹论》心痹的证候应除()外。
A.脉不通,烦则心下鼓B.暴上气而喘C.嗌干善噫D.时发飧泄E.厥气上则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因此答案选D。
[单选题]8.《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热之而寒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阳B.取之阴C.取之寒D.取之热E.取之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内科学基础知识
![内科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424f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a.png)
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科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人体内脏和系统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内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内科学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内科学的了解。
一、解剖学基础知识1.组织和器官:了解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如心脏、肺、肝脏、肾脏等。
2.人体系统:掌握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3.神经系统: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
二、病理学基础知识1.病理生理学:了解疾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炎症、免疫反应、代谢紊乱等。
2.病理过程:掌握常见疾病的发展过程,如肿瘤的生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
3.组织病理学:了解不同疾病对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改变,如癌变、炎症等。
三、临床病理学基础知识1.疾病分类:掌握常见疾病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2.症状和体征:了解不同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3.辅助检查:掌握常见的辅助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查、影像学、内窥镜检查等。
四、内科常见疾病知识1.心血管疾病:了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疾病:掌握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消化系统疾病:了解消化道溃疡、胃癌、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4.代谢性疾病:掌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药物治疗基础知识1.药物分类:了解药物的分类和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如抗生素、抗凝血药物等。
2.用药原则: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剂量选择、不良反应监测等。
3.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病理学、临床病理学、内科常见疾病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内科医生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刷题笔记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刷题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aed52e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d.png)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刷题笔记1.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 [单选题] *A.丹参(正确答案)B.郁金C.五灵脂D.红花E.桃仁答案解析: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2.下列不属于鸡血藤主治病证的是 [单选题] *A.月经不调B.风湿痹痛C.肢体瘫痪D.小便不利(正确答案)E.血虚萎黄答案解析:鸡血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
3.鸡血藤的功效是 [单选题] *A.行气活血,补血调经B.活血止痛,舒筋活络C.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正确答案)D.活血调经,祛风通络E.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答案解析:鸡血藤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4.生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制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骨碎补B.丹参C.五灵脂D.鸡血藤E.牛膝(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牛膝用法:煎服。
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骨碎补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五灵脂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鸡血藤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5.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艾叶B.五灵脂C.郁金D.益母草(正确答案)E.没药答案解析:益母草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艾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五灵脂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没药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6.皂荚的功效为 [单选题] *A.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B.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C.降气化痰,降逆止呕D.燥湿化痰,祛风解痉E.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皂荚的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7.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桃仁(正确答案)B.苦杏仁C.柏子仁D.紫苏子E.红花答案解析: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中医内科学(专业版)
![中医内科学(专业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741a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4.png)
中医内科学(专业版)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中医药在内科领域的应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
1.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中医药在治疗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它基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结合中医药的临床经验,旨在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节,达到治疗疾病和提升健康的目的。
2.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人体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指导中医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决策。
3. 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
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面色和舌脉等,听取患者的声音和病史,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验,以及进行脉诊等手法,中医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
4.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内科治疗的核心方法,通过使用中药调配合理的方剂,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中医内科学的应用领域
中医内科学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多种内科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中医内科学在这些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健康管理手段。
以上是对中医内科学的简要概述,希望本文档对您对该学科有所了解。
如需深入研究,请参考相关专业教材和文献。
中医内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40be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a.png)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
其病机是A.阳盛格阴B.阳损及阴C.阳热偏盛D.阳盛伤阴E.阴盛格阳2.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川芎B.白芷C.羌活D.薄荷E.炙甘草3.导致“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的病因是A.疠气B.火邪C.胎弱D.饮食偏嗜E.饮食不洁4.《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制为A.体内气机之逆乱B.体内阳气之变动C.体内阴血之不足D.体内筋脉之失养E.周身络脉之失濡5.按经脉属络关系,手厥阴经属A.心包B.心C.肺D.小肠E.肝6.据《金匮要略》记载,中风邪在于经的表现是A.肌肤不仁B.不识人C.重不胜D.舌即难言,口吐涎E.歪僻不遂7.外伤跌仆,淤血阻滞,可出现的疼痛性质是A.胀痛B.刺痛C.空痛D.冷痛E.重痛8.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邪气是A.风B.寒C.湿D.燥E.火9.六味地黄丸的主治证是A.心肾阴虚证B.心肝阴虚证C.心肺阴虚证D.肝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10.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A.推动与温煦作用B.防御与固摄作用C.推动与固摄作用D.气化与推动作用E.气化与温煦作用11.升麻具有的功效是A.疏肝解郁B.清热解毒C.清肺润燥D.息风止痉E.生津止渴12.太子参不具有的功效是A.补气B.健脾C.润肺D.补血E.生津13.五行相克关系不包括A.肝木济心火B.心火制肺金C.脾土制肾水D.肺金抑肝阳E.肾水济于心14.具有“善行数变”特点的邪气是A.风B.寒C.湿D.燥E.火15.符合“用寒远寒”的是A.阳虚之人慎用寒凉药物B.寒冬季节慎用寒凉药物C.阳虚证慎用寒凉药物D.寒热错杂证慎用寒凉药物E.实寒症慎用寒凉药物16.在七情内伤中,思虑过度最易伤A.心B.肺C.脾D.肝E.肾17.以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脉虚数为特征的证候是A.风淫证B.湿淫证C.暑淫证D.寒淫证E.火热证18.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A.咳喘咯痰B.胸闷心悸C.瘰疬痰核D.恶心呕吐E.神昏痴呆19.由于邪实结聚于内,气血不能畅达于外而致面白,肢冷,神萎等,其病机是A.虚中夹实B.实中夹虚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上实下虚20.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功效的药物是A.猪苓B.地肤子C.车前子D.石韦E.萆薢21.具有炎热、升腾特点的外邪是A.寒B.火C.暑D.湿E.燥22.《难经经释》说:“所胜,我克也。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学知识问答(九)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学知识问答(九)](https://img.taocdn.com/s3/m/1959be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f.png)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学知识问答(九)今天我们通过问答题的形式总结临床内科学的重点知识,首先我们学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关于内科学的知识问答(九),具体内容如下:1.心绞痛与那些疾病鉴别,怎样鉴别?解答:心脏神经症:本病的胸痛是短暂刺痛或持久隐痛,患者常有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部位多在胸乳房下心尖不或正常变动,硝酸甘油无效。
急性心梗:胸痛性质距离额,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肌酶上升,肌钙蛋白正常或上升,ECG常有异常Q波。
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根据其临床鉴别。
肋间神经痛:疼痛多持续而非发作性,随咳嗽,用力呼吸,身体转动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的局部有牵扯痛。
不典型疼痛: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疾病等。
2.急性心梗主要症状?解答:疼痛:最先出现,胸骨上、中段之后,也可在较低位置心脏,濒心感;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成,白细胞增加,血沉下降。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心律失常:最多是室性心律失常吗,尤室性低血压和休克。
心衰:主要是急性左心衰,随后还可右心衰,右心室心梗一开始为右心衰。
3.心绞痛发作时,缓解期如何治疗?解答:发作时:a.休息;药物治疗:b.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缓解期:a.尽量避免各种诱因,如不应过饱,禁烟酒,减轻精神负担,不应过度劳累;b.药物:使用作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制剂,受体阻断剂,冠状动脉扩张剂。
4.急性心梗ECG特征性变化?解答:有Q波心梗:(面向心梗区)ST段弓背向心型抬高,T波倒置。
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T波自主增高。
无Q没心梗:心内膜心更特点,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ST段压低》0.1mm,但avR随时还有V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5.简述心梗并发症?解答: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哽塞:左心室附壁血栓或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心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心肌梗死后综合症。
《内科学》重点知识
![《内科学》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c782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a.png)
《内科学》重点知识内科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和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和诊治内部器官的疾病。
它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内科疾病往往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了解内科学的重点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病情。
一、生理学基础1. 细胞功能: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内科学的基础。
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呼吸、代谢、分泌、运输等。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组成,其分泌的激素调控着人体的生长、代谢、性发育等方面。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疾病是内科学的关键之一。
二、常见疾病1. 心脏病:心脏病是内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了解心脏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和治疗患者的病情。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炎、肝炎等。
医生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4.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肾炎、尿路感染等。
掌握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持患者肾脏功能的稳定至关重要。
三、辅助检查和诊断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常用于了解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水平、炎症指标等方面的情况。
医生需要掌握不同血液指标的正常范围和病理变化,以便进行疾病的评估和诊断。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
医生需要了解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应用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来帮助诊断。
3. 生物化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
了解常见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学知识问答(一)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学知识问答(一)](https://img.taocdn.com/s3/m/a5e947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b.png)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学知识问答(一)今天我们通过问答题的形式总结临床内科学的重点知识,首先我们学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关于内科学的知识问答(一),具体内容如下:1. 简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解答:起病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 症状:全身症状较轻,可发热38℃。
咳嗽,咳痰,先干咳,后粘液痰,浓痰,可演变成慢支。
如支气管痉挛,可出现气促,伴胸骨后发紧感。
2) 体征:不多,呼吸因正常,可在肺两侧听到散在的啰音。
2. 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COPD)?解答:1) 症状:慢性咳嗽,晨间咳嗽明显。
咳痰,白色泡馍癌。
气短或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喘息和胸闷。
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2) 体征:视诊:肺气肿体征,桶状胸,呼吸运动衰弱,频率增加。
触诊:语音震颤下降。
叩诊:肺部过轻音,心界减小,肝界下移。
听诊:呼吸音减弱,延长,可有啰音。
3. 肺心病的心电图表现?解答: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 顺钟向转位,Rv1+Sv5 =1.05mV,肺型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
在V1、V2、V3中的Qs波。
4. 控制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措施?解答:一般在积极的控制感染及所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得到改善,若无效者,选用下列药物1) 利尿药:原则上用小剂量作用轻的药。
如氢氯噻嗪,症状重者用呋塞米。
2) 正性肌无力药:毒毛花苷K、毛花甘丙3) 血管扩张药:减轻心脏负荷,效果不明显。
4) 控制心律失常5) 抗凝治疗:肝素。
6) 加强护理工作。
5.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要点?解答: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膜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并引起肺动脉高压,室肥大或右心室功能不全,如P2 P1,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体静脉压升高等,心电图,X片超声有心室增大服后的征象。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ffe021844769eae009ed5f.png)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各科中的大科。
过去有“大小方脉十三科”之称,大方脉就是指中医内科。
内科范畴包括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与《温病学》所论述的内容。
内伤病最早的专著为《金匮要略》。
现在我们要学习的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以中西结合形式编写,分上编(以证候为主的传统病证)和下编(以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编写方法)。
传统的《中医内科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
(一)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内容总论分别阐述气血、风寒燥火、湿痰饮、六经、卫气营血及各脏腑的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以及内科治疗原则和方法。
各论分别介绍中医内科病证。
每一病证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语、文献摘录等【总论】1.气血病机病证。
分气血回病与气、血自病两类。
(1)气血同病: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血之于气,有濡养,运载的作用。
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相互依存、资生、消长的关系,所以气虚则血少,气寒则血凝,气衰则血涩,气虚则血溢;血虚则气弱,血脱则气脱。
气血同病的病机病证主要分虚实两端虚证①气血亏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亏,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衰。
治宜双补气血,用八珍汤类。
②气不摄血:气虚不能摄血,离经而外溢,或气虚下陷,血从下出。
治宜补气摄血,用当归补血汤类。
③气随血脱:出血太多,气无以依附,故气随之而脱,治宜补气固脱。
用参附汤或独参汤类。
实证气滞血瘀。
多因肝郁气滞,或心气不足而致气滞血瘀。
治宜理气活血,用血府逐瘀汤类。
(2)气血自病。
气既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为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有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还有元气、宗气、卫气、营气之分,其根于肾,来源于肺、脾,疏泄于肝,帅血贯脉于心。
气化作用的意义:一为精气之间的相互化生,二为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膀胱之气化作用。
升降出入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病变可分虚实两端。
虚证①气虚:久病体弱,元气不足或脏腑衰退。
临床医学内科学基础知识
![临床医学内科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7e1b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8.png)
02
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与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等,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支气管炎
分为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 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喘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 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
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80%
肾小球肾炎类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 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100%
肾病综合征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 和高脂血症等。
80%
诊断和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制 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休息、 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治疗原则
尿路感染分类
多发性骨髓瘤
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疾病特征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像 肿瘤细胞一样无限制地增生,并且大部分病例伴有单克隆 免疫球蛋白分泌,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损伤。
出血性疾病管理策略
01
02
03
04
明确出血原因
针对不同出血原因,如血管因 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子异 常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止血治疗
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选 用局部止血药、全身止血药或 手术止血等方法。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 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解痉止痛、抑制胰 腺外分泌及胰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重症患者需密切监护病情,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泡沫 碱性 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 常有血痰数日
食物残渣、胃液
酸性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任 可持续数日 无痰
内科学基础知识
五、呕血与便血
❖ 呕血(hematemesis):患者呕吐血液,由上消化道疾病或全
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
▪ 消化道疾病
• 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癌、食 管异物等
•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服用非 甾体类抗炎药、胃癌、血管异常等
• 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和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肝癌、肝脓肿、胆囊胆道结石
•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癌、胰腺癌破裂
▪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过敏性紫癜、白血病 ▪ 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 其他: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 咳痰(expectoration):黏液和渗出液及吸入物、坏死组织等混 合成痰液,随咳嗽动作排出。 ▪ 呼吸道疾患: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均可产生炎性分泌物。 有痰。 ▪ 胸膜疾患:胸膜炎或胸膜受到刺激时,可致咳嗽。干咳。 ▪ 心血管疾患:左心衰所致肺瘀血、肺水肿时,肺泡及支气管内 有液体渗出。粉红色泡沫痰。 ▪ 物理化学因素:呼吸道内的异物、肿瘤、吸烟、粉尘、工业气 体等阻塞或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咳嗽。
❖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内科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常见症状(symptom)
❖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 体征: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 一、发热(fever): 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非调节性
▪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 ▪ 非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的发热。
内科学基础知识
❖ 便血(hematochezia):血液由肛门排出,粪便带血或全为血
液,色鲜红、暗红或黑色。
❖ 隐血(occult blood):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
内科学基础知识
病因
出血前症状 出血方式 出血的颜色 血中混有物 酸碱反应 黑便 出血后痰的性状
咯血和呕血的鉴别
咯血
呕血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肝
肺脓肿、心脏病等
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咯出 鲜红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呕出 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
❖ 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骤降至正常,维持数天后, 体温再次骤升,高热与无热规律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等。
❖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多见于流感、风湿热、结 核病等。
内科学基础知识
二、咳嗽与咳痰
❖ 咳嗽(cough):由延髓的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各种传入的刺激 导致咳嗽中枢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从而导致咽肌、膈肌等运动 完成咳嗽动作,剧烈的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发出声音。
❖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起病情况与患 病的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 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内科学基础知识ຫໍສະໝຸດ ❖ 既往史(past history):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 过的疾病、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及其他 过敏史,特别是与现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的疾病。
▪ 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 ▪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
内科学基础知识
发热的病因与常见情况
病因
常见情况或疾病
1.感染性发热
见于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术后的组织损伤、烧伤;脏器的梗死;细胞的破坏等
抗原-抗体反应
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等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皮肤散热减少
广泛性皮炎等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又称中枢性发热,见于中暑、脑出血等情况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分为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和生理性低 热等
内科学基础知识
▪ 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 动范围≤1℃。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 弛张热: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2℃。常见于 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 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恢复正常,维持 数天后逐渐上升,反复多次出现。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 肿瘤等。
内科学基础知识
三、胸痛(chest pain): ▪ 胸壁疾病:胸肌劳损、胸部挫伤、肋间神经炎等。 ▪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 ▪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炎等。 ▪ 纵隔疾病:纵隔肿瘤、急性纵隔炎、食管炎等。 ▪ 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
内科学基础知识
四、咯血(hemoptysis):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 腔咯出。 ▪ 支气管及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癌。 ▪ 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 脉高压、肺栓塞、高血压病等。 ▪ 其他: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 病、再障),某些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 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临床医学概论
Logo
第一章 内科学基础知识
Logo
第一节 问诊
❖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姓名、性别、年龄、籍 贯、出生地、民族、婚姻、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 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 主诉(chief complaints):是病人对最主要的症状和 (或)体征的叙述。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症 状、部位、时间三要素。
❖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按照全身的各个系统 进行简要的询问。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出生地、居住地、婚姻 情况、生活条件、工种工作环境、烟酒嗜好和曾否到 过有地方病的地区等。
❖ 月 经 ( menstrual history ) 与 生 育 史 ( childbearing history): ▪ 月经 ▪ 妊娠与生育次数及计划生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