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自用印300方(下)

合集下载

国画大师齐白石

国画大师齐白石

国画⼤师齐⽩⽯2019-08-05齐⽩⽯,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齐⽩⽯在绘画、诗⽂、书法、篆刻等⽅⾯成就卓越,他将诗、书、画、印融为⼀体,融⼊他的书画艺术之中,他是⼀位杰出的艺术家、我国唯⼀荣获世界和平奖的书画艺术家,世界⽂化名⼈,⼀位近现代的书画艺术⼤师。

⽂化部授予他“⼈民艺术家”的称号。

齐⽩⽯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央⽂史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齐⽩⽯以⽂⼈画为根基,挖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了蓬勃之⽣机。

他善画花鸟鱼⾍。

他作画善长将阔笔⼤写的花卉与⼯细草⾍合于⼀图,⽤笔雄浑健拔,⽤墨滋润淋漓,⽤⾊浓艳泼辣,极为简括传神。

他除了绘画,在诗、书、画印⽅⾯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传世作品有《虾趣图》、《千帆过尽图》、《鳞桥烟柳图》等,并著有《⽩⽯诗草》、《⽩⽯印草》等。

齐⽩⽯⼀⽣勤奋,⾃⾷其⼒,品格⾼洁,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述及其它之稿和⼿卷多卷。

齐⽩⽯,1864年1⽉1⽇(清同治三年癸亥冬⽉廿⼆)出⽣于湖南湘潭县⽩⽯铺杏⼦坞,1957年9⽉16⽇(丁⾣年⼋⽉⼆⼗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4岁。

齐⽩⽯宗族派名纯芝,⼩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别号⽩⽯⼭⼈,遂以齐⽩⽯名⾏世,并有齐⼤、⽊⼈、⽊居⼠、红⾖⽣、借⼭翁、借⼭吟馆王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龙⼭社长、三百⽯印富翁、百树梨花主⼈等⼤量笔名与⾃号。

齐⽩⽯家道贫寒,少时读书⼀年,作过农活,学过⽊匠,后改学雕花⽊⼯,习摹《芥⼦园画传》并据此以作雕花新样。

⾃1888年起开始学画。

1890年⼆⼗六岁时转从萧芗陔、⽂少可学画像,⼆⼗七岁开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书画。

三⼗七岁拜硕儒王闽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黎松庵、杨度等结为诗友。

⾃四⼗岁起,他离乡出游,五出五归,游遍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等地,饱览名⼭⼤川,取法⾃然,汲取素材,作下⼤量写⽣画稿。

随着视野的开阔,他的技艺精进,创作的诗、书、画、印更为可观,已由民间画⼯进⼊⽂⼈画家的⾏列。

《齐白石画语录》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齐白石画语录》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齐白石画语录》●师古人我自从有了一部自己勾影出来的《芥子园画谱》翻来覆去地临摹了好几遍,画稿积存了不少。

张次溪整理《白石老人自传》第2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北京此白石四十后之作。

白石与雪个同肝胆,不学而似,此天地鬼神能洞鉴者,后世有聪明人必谓白石非妄语。

题秋梨细腰蜂胡佩衡、胡橐著《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3,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

戏拟八大山人。

余常游南昌,有某家子以朱雪个画册八帧,求售二千金,竟无欲得者。

余意思临其本不可。

今犹想慕焉,笔情墨色至今未去心目。

今重来京华,酬应不暇,时喜画此雀,只可为知余者使之也。

闻稚廷家亦藏有朱先生之画册,余未这见也。

果为真迹否耶。

余明年春暖再来时当鉴审耳。

画此先为稚弟约丁巳九月廿五日兄璜白石老人并记。

题戏拟八大山人王大山编《齐白石画海外藏珍》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

见古今之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现天地之造化。

如此腕底自有鬼神。

弟子橐也属。

九十五岁白石。

行书文《齐白石精品集》第14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北京临宋人粉本,时乙酉秋日于粤东官廨,以应葆生五弟之嘱。

题临宋人粉本,《荣宝斋画谱》第101集,第1页作画最难无画家习气,即工匠气也。

前清最工山水画者,余未倾服,余所喜独朱雪个、大涤子、金冬心、李复堂、孟丽堂而已。

题杯花同上,第3页子仿古月可人画牛六十年,仅得此牛稍似,琴荪先生喜古月可人之画牛,必知此牛之佳否。

丁丑六月,齐璜。

题柳牛《荣宝斋画谱》第73集,第38页朱雪个画有小册,中有搔背者,仿奉简庐仁兄先生一笑。

戊辰夏齐璜。

题搔背图同上第74集,第8页余三十岁以前揖服瓮塘老人(即尹和伯)画梅,双勾此幅。

年将七十,捡而记之,戊辰齐璜。

题双勾梅花刘振涛、禹尚良、舒俊杰编《齐白石研究大全》第49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长沙四百年来画山水者,余独喜玄宰、阿长,其余虽有千岩万壑,余尝以匠家目之。

齐白石

齐白石

齐白石齐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

湖南湘潭人。

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shàn〕变期代表人物。

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

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

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

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说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特别特别,一般人画悲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悲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悲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中人比作裴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画家齐白石

画家齐白石

精品赏析
借山门客
• •
我负人人当负我
“借山门客”和“ 我负人人当负我”, 也是白石老人的典型风格。齐白石的白 文印,常常由于章法上强烈的疏密对比, 排列上的恢宏跌宕,运用的干脆利落, 别具一种气势逼人、神采飞动的风貌。 有人说他刻印只在印面上涂一点墨,不 起稿就可直接奏刀,实际上,有些字他 不但要查核工具书,写上印面后还要用 小镜子反照审视,需要修改的必不厌其 烦,直到一印定局,才霍然奏刀。这是 艺术家对待艺术认真的态度。“借山门 客”一印,“山、门”二字笔画较少, 大块留红,与“借、客”二字相对比呼 应。刀法上单刀中锋,忽粗忽细,有些 笔画有明显的补刀痕迹以增强厚重感而 有些学齐派刻印者却一知半解,徒袭其 貌,单刀直入,盲目追求锯齿燕尾的外 形,真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了。“我负人 人当负我”,由于“人”字做了重复记 号,使全印成六字处理,形成较为平均 的三角形分布,各字下部均留有醒目的 红地,而“我、当、负”另又呈倒三角 形的分布,则显得白多红少,使全印平 中生奇,因奇而活。另外,对斜笔较多 的字,干脆分置四角,造成全印和谐、 统一的风格。
生平传略
• 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徐悲鸿聘, 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 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 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 等。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 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 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 1983年底至1984年1月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作 品展览》。

齐白石

齐白石
齐白石于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1888年,弃凿学画,先后师从萧芗陔、文少可、胡沁园、 谭溥等;1889年,师从诗人画家陈少蕃学习诗文;1894年,任笼山诗社社长。1899年,师从经学家、文学家王闿 运学习诗文 ;1902年,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1919年,定居北京,从陈师曾劝,始行变法; 1926年,任教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46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49年,当 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获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 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1953年,获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4年8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12月,当选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 科学院通讯院士 ;1957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人物评价
“他(齐白石)以从木匠到大师的人生经历,缔造了艺术世界的不朽传奇,他大胆革新创造的独特艺术风格 为其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无论诗书绘画,还是篆刻,他都勇于创新,敢于开宗立派,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 貌,为世人所称道。他是20世纪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之大成的艺术家。”(湖南博物院评)
齐白石在北京的故居一共有两处,一处是雨儿胡同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一处是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被列入 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1911年后已故玺印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 境。
创作特点
绘画艺术
篆刻艺术
齐白石的绘画在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笔墨形式的同时又锐意创新。他锤炼笔墨,大胆设色,将民间常见 的大红大绿的用色习惯融入水墨,探索出了新的色墨语言,拓展了文人画的题材范围;将工细的刻画与酣畅淋漓 的大写意相结合,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名人爱国故事:齐白石的爱国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齐白石的爱国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齐白石的爱国故事名人爱国故事:齐白石的爱国故事1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人物简介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名人爱国故事:齐白石的爱国故事2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出名的武将叫廉颇。

他不但武艺高强,箭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仗。

齐白石

齐白石

齐白石中文名称: 齐白石又名: 纯芝性别: 男民族: 汉生卒年: 1863~1957国别: 中国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借山吟馆偷桃园柳岸双牛图虾生平简介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篆刻家。

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幻仙奴、阿芝、木居士、老木一、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等。

1863年(清同治二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

父贳政公,母周氏,均务农。

齐白石8岁随外祖父周雨若读书,1年后因家贫而辍学,在家牧牛砍柴。

喜画,常以习字描红纸画人物、花卉及动物。

15岁后,相继拜同乡齐仙佑、周之美为师学木匠,始为粗木活,后为细木工,善雕花,名闻乡里。

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并在雕花活计之余,为主顾画神像功对,如玉皇、老君、财神、火神、灶君、龙王等。

1888年,拜湘潭纸扎匠出身的画家萧传鑫为师,学画像。

后又经萧介绍得识另一画像师文少可,并得其指教。

翌年,拜湘潭名士胡自倬、陈作埙为师,跟胡自倬学画工笔花鸟草虫,跟陈作埙学诗文。

他从此以画像、画中堂以及女眷用的帐檐、袖套、鞋样等维持生活,不再做木匠而成为专门画匠。

1890~1901年间,齐白石以卖画为生,并刻苦攻读唐诗、《孟子》及明清小说如《聊斋志异》等。

他曾在70岁时写过一首《往事示儿辈》诗:“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这时期他除画像外,兼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其以仕女为多,人称齐美人。

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伏根、谭子荃、胡立三等7人组织了龙山诗社,因年龄最长被推为会长,时常相聚作诗,人称“龙山七子”。

他的诗不以用典和声律见长,而以抒写性情、歌吟自然取胜。

与此同时,他跟胡自倬等学书法,以何绍基一体为主,兼写钟鼎篆隶。

齐白石作品精选84

齐白石作品精选84

齐白石作品精选848401.齐白石花卉草虫图镜心设色纸本款识:三百石印富翁。

钤印:白石翁(白文)诗堂:爻画肇于庖义,文字始于苍颉,孔子宪章祖述制礼刊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阅十翼而宏易道及秦始下焚书之令先生王坟籍扫地皆尽,此则书之一厄也汉兴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笑置校书之官屋壁山严往往问出隋牛宏清献书表贵阳刑端。

钤印:刑端冕之(白文)甲辰翰林(朱文)8402.齐白石玉米〃蚂蚱立轴设色纸本款识:碧叔先生之属。

白石。

印文:借山翁8403.齐白石牵牛花镜心设色纸本款识:三白石印富翁齐璜画于燕京。

钤印:木人(朱)、齐大(朱)8404.齐白石虾趣立轴水墨纸本款识:星塘老屋后人白石画。

印鉴:齐璜、三百石印富翁8405.齐白石信札款识:景深先生鉴王湘铸师作齐白石山人传。

其时白石年方四十。

画名来远,坟湘铸师作传专言篆刻。

黄言及白石之画。

承代印白石画册、不必用湘铸师所作之传可矣、白石之画无开、用之乃画蛇添足也。

白石画册之册首请悲鸿先生之叙足矣、齐白石揖一月七日。

8406.齐白石书法五言联(二件)立轴纸本款识:志勤仁兄之属,寄萍。

钤印:龙山布衣(白)寄萍(朱)8407.齐白石 1949年作水虫镜片设色纸本款识:借山老人白石画水虫,八十五矣。

钤印:齐大(朱)8408.齐白石事事吉利立轴设色纸本款识:寄萍堂上老人齐白石。

事事吉利,白石老人又篆。

印鉴:大匠之门,白石翁8409.齐白石虾戏图镜框水墨纸本款识:白石老人画于京华。

印鉴:平翁8410.齐白石陈半丁 1929年作四君子图题成扇设色纸本款识:1.白石画梅丑绝2.龙樵3.半丁4.定之5.少鹿钤印:1.老白2.龙樵3.半丁4.涤5.陈蕃诰题识:老眼觅花误花为蝶叶儿视花花又视叶书理诗心两不可说己巳正月下院八十四叟樊山戏笔钤印:嘉8411.齐白石1950年作群稚图镜片水墨纸本款识:九十岁白石尚客京华铁栅屋钤印:白石翁8412.齐白石并蒂鸳鸯立轴设色纸本款识:白石山翁。

钤印:白石翁8413.齐白石富贵图镜心设色纸本款识:九十三岁白石老人。

齐白石高清篆刻印面印蜕边款汇总(1-100)

齐白石高清篆刻印面印蜕边款汇总(1-100)

齐白石高清篆刻印面印蜕边款汇总(1-100)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他也是中国艺术界为数不多的诗、书、画、印全能杰出之人。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

他早年做过木工,27岁后从事绘画,中年游历半个中国,饱览名山大川,57岁定居北京,为中国画创作开辟了革新的道路。

齐白石的诗、书、画、印俱佳,他的篆刻力能扛鼎,崎岖多姿,把篆刻艺术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从山水、花卉、到虫、鱼、鸟、兽无所不画,笔墨维奇奔放、浑犀质朴,笔下的艺术形象展现出了他的天真之心、自然之性、文人之情。

他将传统文人画的雅趣和民间中的俗趣统一起来,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

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齐白石篆刻初学浙派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

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多字官印等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

他用刀有两个很大的特点:其一是单刀侧锋直入,使刻出的线条,一面光洁一面毛燥,呈现出纵横之气,尤其大印,气势雄健,有雷舞万钧之势。

其二是正刀与侧刀混合交错使用,使单刀的线条又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面目。

齐白石奏刀痛快,强悍凌厉,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依循严谨的章法。

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自用印300方(下)

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自用印300方(下)

三百石印富翁一齐白石自用印300方(下)齐白石的三百方石印为其家属在1956年捐献,其中除去少量是为家人、学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为其自用印这些印章充分反映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印风的形成过程其中尤以七八十岁时所刻大量用于画上的词句印章为典型北京画院收藏齐白石300方印寿山朱砂纵1. 5cm;横1.5cm ;高4cm王永树印(白文)寿山桃花冻纵 2. 3cm;横2. 3cm ;高7. 3cm邓燕林(朱文)青田封门青纵2cm ;横2cm;高7. 1cm 保樨堂(白文)纵 1. 7cm;横 1. 7cm ;高 2. 6cm偶吟(朱文)寿山石纵2.5cm;横2. 5cm;高5. 2cm蔚山收藏(朱文)纵2. 9cm;横2. 1cm;高4. 5cm白石翁(朱文)边款:余之“白石翁”三字印,此五换矣。

甲戌九日。

白石。

寿山石纵2.1cm ;横2. 1cm;高6cm西山风日思君(白文)纵3. 1cm ;横3.1cm ;高6cm往事思量著(白文)边款:甲戌六月,重刊温庭筠词句。

乙丑二月,白石自刊。

寿山石纵 2. 8cm ;横2.8cm;高5.6cm非儿(白文)边款:非儿字也。

生半日即死,忘其年日,埋于燕京湘潭馆外之众坟间。

甲戌六月,追忆伤情,刊印记之。

白石。

寿山石纵1.9cm ;横2伽;高4. 1cm襟幽事砌蛰能说(朱文)边款:余暮年喜读宋词,有我口所欲言而古人为言者,借之刊为印章。

此八字周密句。

甲戌七夕前二日,时居故都。

白石并记。

杂石纵3. 3cm;横3. 3cm;高4. 7cm我负人人当负我(白文)边款:甲戌九月十八日,柏云言归,赠此二石与余别。

白石老人刊于旧京并记。

纵3cm;横3cm ;高6. 3cm良年(白文)边款:余第七子名良年,字寿翁,一字翁子,为刊此印,时生纔三月。

甲戌七月日,乃翁白石并记。

寿山芙蓉纵2cm;横2cm;高4.4cm扫门者四时风(白文)纵3. 5cm;横3.5cm;高10cm买糸原绣绣糸人(白文)纵3. 2cm ;横3. 2cm ;高4. 2cm叹浮名堪一笑(白文)纵3. 5cm ;横3.5cm;高7. 3cm百怪来我肠(白文)纵3.7cm ;横3. 7cm;高1.5cm宁肯人负我(白文)寿山石纵2.7cm ;横2. 8cm ;高6. 4cm齐良欢(白文)边款:欢欢七岁,刊此与之。

齐白石最有价值及最高价作品盘点

齐白石最有价值及最高价作品盘点

目录简介 (1)《山水十二条屏》(9.315亿) (2)《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 (2)《咫尺天涯—山水册》(1.955亿) (3)《“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1.15亿) (3)《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9520万) (4)《芭蕉书屋图》(9315万) (5)《福祚繁华》(9200万) (5)《高立千年》(8050万) (5)《祖国颂》(7200万) (6)《花卉四屏》(5712万) (6)简介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在北京医院逝世。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其书法堪比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笔力雄厚、朴拙劲正。

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是唯一一个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

他的画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即使在国际上,齐白石的画也是非常受人尊崇的。

《山水十二条屏》(9.315亿)《山水十二条屏》,齐白石风格转型期里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在十二条屏中,可以见到齐白石笔下的美好家园情景——长天照日、桂林山水、浮萍山影、小桥流水,是中国人世代相守的、文人内心里无限向往的精神家园。

该画作承载着历代文人山水家园的情怀,画法是以石涛、徐渭的笔法为主,写湖南家乡和桂林的真山真水,其眷眷之心完全是沉浸在东方式的美好家园中,与观者内心共鸣。

三百石印展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三百石印展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三百石印展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佚名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系列展之九“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的金石心迹”,不久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出的齐白石三百方石印中除少量是为家人、学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为其自用印。

这批篆刻精品充分反映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印凤的形成过程,其中尤以大量钤盖于画上的诗文印章为典型,为我们研究齐白石篆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材料。

【总页数】1页(P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3
【相关文献】
1.王文甫:齐白石印章是我的“秘密花园” [J], 王文甫;张晶晶
2.我与《齐白石三百石印》的情缘 [J], 杨惠萍
3.齐白石印学思想探绎 [J], 薛媛
4.我与《齐白石三百石印》的情缘 [J], 杨惠萍[1]
5.王文甫藏齐白石印章选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齐白石简介和作品

齐白石简介和作品

民国画家简介和作品:齐白石2011-04-18 07:17:49| 分类:美图欣赏|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齐白石(1864-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

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

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齐白石于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

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

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

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

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

齊白石最能代表的印作,家藏常用石章,齊白石三百印朱蹟

齊白石最能代表的印作,家藏常用石章,齊白石三百印朱蹟

齊白石最能代表的印作,家藏常用石章,齊白石三百印朱蹟最能代表齐白石篆刻艺术成就的家藏常用石印作品是齐白石去世后,其家属遵照老人遗愿捐献给国家,如今完整保存在北京画院。

《齐白石三百石印朱蹟》一书根据这批印石,经专家研究,去伪存真,正应合三百方得名,此次出版,不仅拓印了标准印谱,还对所有原石进行了多角度的拍照和原石信息考究,有利于进行对比研究,弥足珍贵,对推动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鉴北京画院的这300方藏印,其中有一方六面印、两方五面印、一方四面印、一方三面印、七方两面印 (包括一方连珠印),故300方印实存有325件印作。

对这些印作,我们做了分类统计:(―)齐白石的自用印296方,为总数的91.08%。

(二)为其妻、子、女所刻18方,为总数的5.54%。

(三)为友人及弟子所刻11方,为总数的3.38%。

(四)这批藏印中,白文197方,为总数的60.62%;朱文128方,为总数的39.38%。

(五)无款印章219方,占总数的67.38%。

(六)有款印章106方,占总数的32.62%。

其中未署年款者36方,占有款印章的33.96%。

(七)此外这批印章中有一方有边款而印面磨去之印。

款云:“ ‘老夫也在皮毛类’,乃大涤子句也。

余假之制印。

甲子,白石并记。

”此印印面当即“老夫也在皮毛类”,刻于1924年(甲子),时其62岁。

此印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曾多次出现于其画作上,现在尚能在齐白石这一时期的印谱上见到同一边款的印拓。

但与本批印中另一方约作于1932年的白文“老夫也在皮毛类”无关。

(八)藏印中另有一长方形条印,印面有墨稿“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未刻。

印稿无边框,当是白文印的墨稿。

此印与方形白文“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湘潭人也”印应在同时,约是其70岁以后的作品。

齐白石曾自言:“我刻时,随着字的笔势,顺刻下去,并不需要先在石上描好字形,才去下刀。

”关于这个说法曾多见研究齐白石印章者讨论其不写而刻之事。

端午倍思亲丨细数三百石印富翁的游子情

端午倍思亲丨细数三百石印富翁的游子情

端午倍思亲丨细数三百石印富翁的游子情各位印友们好,金石君在此遥祝大家端午安康,疫情虽困住了在外游子的脚步,但困不住亲人们借助网络传递挂念与关怀。

在没有网络通信的年代,篆刻家们常借金石以抒怀,如吴让之的“家在四灵山水间”邓石如的“长鸣莲花峰上”、“凤水渔长”吴昌硕的“归仁里民”等等。

不论何种流派,印人们的乡愁总是相通的,而五出五入京城的齐白石却在一边款道:“今居燕十又八年,尚无归志......”中年离家、远游数十载的齐白石真的不思乡吗?自号三百石印富翁的他,已经从所刻印中告诉了我们答案。

家在何方齐白石是哪里人?他有印自述:“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降生在湘潭县白石铺的杏子坞,虽家境窘迫,但有父母陪伴,也是知足。

便是这衡岳山下的寻常人家,成为了齐白石后来日思夜想的故乡。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吾家衡岳山下寻常百姓人家人往何处齐白石的一生,经历十分丰富。

幼时有双亲及祖父母陪伴,被一声声阿芝唤大,童年时他常挂书在牛角上,边放牛边读书,稍大了便去做木匠,后跟随名师学艺,终于小有所成。

阿芝△边款:庚申四月,白石自制。

时故乡再四兵灾,未知父母何处草间偷活,妻子仍旧紫荆山下否?吾幼挂书牛角木居士△边款:此三字五刻五画,始得成章法,非绝世心手,不能知此中艰苦,寻常人见之,必以余言自誇也。

庚申四月二十六日记。

时家山兵乱,不能不忧。

白石老人又及。

中年数次离家的齐白石,即便成了“三百石印富翁”,也怀揣着颗游子的心,家乡战乱纷扰,父母与结发妻还安好?立下过“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言,齐白石也时长被淡淡乡愁萦绕,客久思乡,此去经年,吾亦是游子......三百石印富翁△边款:此石己未年居法源寺刻,庚申居前青厂补记。

白石。

客久思乡西山看尽,月是何方明人生如月,有圆便有缺。

当月光照进齐白石建立起的小家时,家乡便成了他心上的月缺。

于是齐白石站在故乡的大家与自己的小家的平衡点上,看天上云,看西山景,看到不敢再看,是因为“故乡无此好天恩”吗?不是,是“恐青山笑我今非昨”罢!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故乡无此好天恩△边款:京华天气,吾喜刻此印。

齐白石篆刻

齐白石篆刻
齊白石篆刻
CHINESE 521 許碩倫
齊白石篆刻
齊白石曾說:我刻印,同寫字一样。寫字,下筆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 决不回刀。
樂石室(蛻變期代表作)
五十以後始學填詞記
三百石富翁
齊白石自稱是位擁有三百個石印的富翁,讓人感到老人的風 趣。
白石老人非常幽默、謙虛,“三百石印富翁”是說他自己共 創作了300多枚印章,是一個大富翁;
資料、圖片來源
/assorted/qibaishi.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
.tw/exh96/seal/past_ch.html 《白石老人自述》(張次溪筆錄)、 《白石印章.自序》 世界藝術網
/artsb/qbshi.htm
經歷多次出遊
五十五歲定居北京,認識多位文人、畫家
中國圖章歷史
中國印章起源於三千多年前 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
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 由於政治的變動與商業的發達,戰國時璽印勃興 唐宋迄元的文人私印 清朝印章篆刻,早已與古詩、書法、繪畫合為人必備的四大素養。
/Web/News/News_View.aspx?News_ID=8110
三百石印富翁
四十到六十歲生活與圖章(蛻變期)
《白石印章.自序》-二十歲前開始學習刻印。
有具體年月事跡的《白石老人自述》(張次溪筆錄),則說是在三十歲 以後,兩者均無可考了
三十四歲,詩友黎松庵給他贈送了丁敬、黃易兩家刻印的照片
齊白石四十三歲在友人家裡看到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十分喜 愛,用朱筆精摹複製了一套,從此捨棄了浙派的刻法,轉而學習趙之 謙的印藝。

齐白石的300枚印

齐白石的300枚印

齐白石的300枚印齐白石的三百方印石为其家属在1956年捐献,其中除去少量是为家人、学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为其自用印这些印章充分反映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印风的形成过程其中尤以七八十岁时所刻大量用于画上的词句印章为典型印文:吾友梅花材质:青田石身健穷愁不须耻(朱文)说明:此印为齐白石早期学丁黄印作品,约三十五岁前后临作。

臣璜之印(白文)说明:早期仿汉印之作,约成于三十二岁至四十岁间。

我生无田食破砚(朱文)说明:此印为齐白石早期学丁黄印作品,款为友人黎鲽庵所刻。

戊戌为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时齐白石三十六岁。

时间:1898(戊戌)边款:钝叟有此印,寄老仿之,直得神似。

近来以铁书称者,吾家松弇鲸公而外,它人未许梦见斯种也,戊戌春三,鲽庵获观识此。

印文:齐濒生(白文)说明:早期学明人法,约刻于三十二岁至四十岁间。

纵1.8cm;横1.8cm;高4.7cm印文:心无妄思(白文)边款:齐大摹前人。

说明:此印仿丁敬,齐白石三十二岁至四十岁为学丁黄阶段,故断此印约刻于三十二岁至四十岁间。

印文:砚田农(白文)纵2.3cm;横2.2cm;高2.5cm说明:此印仿丁敬,齐白石三十二岁至四十岁为学丁黄阶段,故断此印约刻于三十二岁至四十岁间。

齐大(朱文)材质:寿山石说明:此印据笔者查检,首见于齐白石《山水》(《选临〈芥子园画谱〉》之六—八,画着录于《齐白石全集》第一卷,湖南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

该册约成于一九〇二年,故此印刻成时间下限约为一九〇二年。

印文:一相思(白文)二齐璜(朱文)三濒生(朱文)四濒生齐氏(朱文)五一别故人生百忧(朱文)六“阔边长方框”(无字)六面印青田石无年款尺寸:纵2.2cm;横2.2cm;高1.4cm苹翁(朱文)材质:寿山芙蓉木人(朱文)纵0.8cm;横0.8cm;高4.3cm印文:齐白石(朱文)尺寸:纵1.7cm;横2cm;高4.8cm印文:小名阿芝(朱文)纵2cm;横2cm;高5.4cm老白(白文)尺寸:纵1.2cm;横1.4cm;高3.1cm印文:一一阕词人(白文)二吾年八十二矣(白文)材质:青田石乐石室(白文)时间:1914(甲寅)纵2.2cm;横2.2cm;高4cm印文:五十以后始学填词记(白文)纵1.8cm;横2.1cm高4.3cm印文:一借山主人(朱文)二齐白石(白文)印文:濒生(朱文)纵0.8cm;横0.8cm;高2.3cm印文:一老苹辛苦(白文)二齐璜印(朱文)三齐房之印(白文)四齐人(朱文)五阿芝(朱文)材质:寿山石印文:平翁(白文)材质:寿山石时间:1918(戊午)印文:苹翁(白文)边款:戊午,草莽之中,白石老人。

齐白石印鉴大全

齐白石印鉴大全
《齐大》之二
《齐大》之三
《齐白石》之一
《齐白石》之二
《齐白石》之三
《齐璜》之一
《齐璜》之二
《齐璜》之三
《齐璜》之四
《齐璜》之五
《齐璜》之六
《齐璜》之七
《齐璜白石》
《归梦看池鱼》
《九翁》
《平翁》
《年八十五矣》
《白石老人》之一
《白石老人》之二
《白石老人》之三
《白石老人》之四
《白石老人齐璜》
《白石》之一
《白石》之二
齐白石印鉴大全
齐白石 印鉴落款阳光妥妥转自网络
《最工者愁》
《老木》
《老夫也在皮毛类》
《老二
《老人齐白石》
《三百八十甲子白石山翁》
《三百石印富翁》
《甑屋》之一
《甑屋》之二
《愚愚》
《借山老人》之一
《借山老人》之二
《借山老人》之三
《借山老人齐白石》
《借山吟馆主者》
《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
《借山唫馆主者齐璜白石》
《借山翁》之一
《借山翁》之二
《星塘老农后人》
《大匠之门》
《木居士》之一
《木居士》之二
《木居士》之三
《木人》之一
《木人》之二
《木人》之三
《木人》之四
《木以不林保其天年》
《吾年八十八》
《愿得平安》
《阿芝》之一
《阿芝》之二
《行年八十三矣》
《杏子坞老民》
《杏子坞老民白石》
《乐石室》
《齐大》之一
《白石》之三
《白石》之四
《白石》之五
《白石》之六
《白石》之七
《白石齐璜》之一
《白石齐璜》之二
《白石山翁》

欣赏千古一绝的齐白石字画(馆藏精品)

欣赏千古一绝的齐白石字画(馆藏精品)

欣赏千古一绝的齐白石字画(馆藏精品)虽然都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鸟草虫,但是齐白石赋予它们一种永恒的美感。

他以率真老辣的笔墨,鲜艳亮丽的色彩,生动自然的造型,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灵和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一种大自然的律动,一曲无声的乐章。

齐白石的画饱含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他的山水,源自现实的图景,摆脱了“四王”程式化的束缚,并以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传递出中国人对于家园、山川乃至浩瀚宇宙的认识。

他的花鸟草虫,源自对生命的怜爱,折射出中国文人与自然万物相通达的精神气质:亲和世界,以及一花一木、一草一虫,在宏观与微观之间任意游走,体验世间的美好。

经过多年的探索,白石老人终于找到形成自己书风的基础书体,这便是唐代大书家李邕的行书。

李邕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其挹取了王献之翩翩纵逸的意态。

他并承接唐太宗李世民和怀仁集《三藏圣教序》遗风,以行书写碑,刻碑虽多少有损墨迹的韵味,却也会增加几分厚重,更重要的是李邕书法的纵逸超迈,可以给临写者留下广阔的发挥余地。

故白石老人在探索书法的变法时,以李邕为首选。

他定居北京后,以临写李邕的《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为日课。

这以后,我们看到白石老人的题画字以崭新的画貌出现。

这些题画字苍劲、雄浑,如万丈飞瀑,直泻而下,有崩云坠石的气势。

于是白石老人具有独特风格的行书形成了,以后他一直运用,没有大的突变。

白石老人行书用笔中侧并举,轻重相生,笔画的枯润浓淡,粗细方圆,无不大起大落而又层次丰富。

在这些字中,我们已经认不出白石老人所取法的碑帖的本来面貌,我们只看到他吸取众多“法乳”而焕发出来的丰神。

齐白石在他的写生画稿中注明修改的文字更是很多,如鹰的“后腿应长三分”,爪上“横纹极密”……鹤的“头宜稍长”、“足不宜再长”、“黑毛此处宜推下五寸许”等等。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自用印300 方(下)齐白石的三百方石印为其家属在1956 年捐献,其中除去少量是为家人、学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为其自用印这些印章充分反映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印风的形成过程其中尤以七八十岁时所刻大量用于画上的词句印章为典型北京画院收藏齐白石300 方印寿山朱砂纵1.5cm;横1.5cm ;高4cm王永树印(白文)寿山桃花冻纵 2.3cm;横2.3cm ;高7.3cm邓燕林(朱文)青田封门青纵2cm ;横2cm;高7.1cm 保樨堂(白文)纵1.7cm;横1.7cm ;高2.6cm 偶吟(朱文)寿山石纵2.5cm;横2.5cm;高5.2cm蔚山收藏(朱文)纵2.9cm;横2.1cm;高4.5cm白石翁(朱文)边款: 余之“白石翁”三字印,此五换矣。

甲戌九日。

白石。

寿山石纵2.1cm ;横2.1cm;高6cm西山风日思君(白文)纵3.1cm ;横3.1cm ;高6cm往事思量著(白文)边款:甲戌六月,重刊温庭筠词句。

乙丑二月,白石自刊。

寿山石纵 2.8cm ;横2.8cm;高5.6cm非儿(白文)边款:非儿字也。

生半日即死,忘其年日,埋于燕京湘潭馆外之众坟间。

甲戌六月,追忆伤情,刊印记之。

白石。

寿山石纵1.9cm ;横2cm ;高4.1cm襟幽事砌蛩能说(朱文)边款:余暮年喜读宋词,有我口所欲言而古人为言者,借之刊为印章。

此八字周密句。

甲戌七夕前二日,时居故都。

白石并记。

杂石纵3.3cm;横3.3cm;高4.7cm 我负人人当负我(白文)边款:甲戌九月十八日,柏云言归,赠此二石与余别。

白石老人刊于旧京并记。

纵3cm;横3cm ;高6.3cm 良年(白文)边款:余第七子名良年,字寿翁,一字翁子,为刊此印,时生纔三月。

甲戌七月日,乃翁白石并记。

寿山芙蓉纵2cm;横2cm;高4.4cm扫门者四时风(白文)纵3.5cm;横3.5cm;高10cm买糸原绣绣糸人(白文)纵3.2cm ;横3.2cm ;高4.2cm叹浮名堪一笑(白文)纵3.5cm ;横3.5cm;高7.3cm百怪来我肠(白文)纵3.7cm ;横3.7cm;高1.5cm宁肯人负我(白文)寿山石纵2.7cm ;横2.8cm ;高6.4cm齐良欢(白文)边款:欢欢七岁,刊此与之。

乃翁。

纵1.5cm;横1.5cm ;高5.5cm杏子邬老民白文)边款:杏子邬离湘潭百里,余生长地也。

今居燕又八年,尚无归志,恐不生还,因刊此印。

白石。

纵2.8cm;横2.8cm ;高6.4cm岂辜负西山杜宇(白文)边款:不如归去,岂辜负西山杜宇。

白石句也,自刊末七字,甲戌客故都。

寿山石纵3.5cm;横3.8cm;高3.8cm门人知己即恩人(朱文)纵4.1cm ;横4.2cm;高1.8cm门人半知己(朱文)寿山石纵3.2cm ;横3.2cm ;高5cm风前月下清吟(朱文)寿山芙蓉纵4cm;横4cm;高7.7cm七三老妇八千里(朱文)说明:此印为居京鬻画,思念家乡老妻之作。

陈春君较齐白石年长岁,是年陈春君七十三岁,故断此印下限为一九三四年。

寿山石纵3cm ;横3cm ;高5.5cm太平无事不忘君恩(朱文)纵4.2cm ;横4.2cm ;高10.7cm平翁(朱文)寿山石纵2.4cm;横2.4cm ;高7.4cm借山翁(朱文)纵2.2cm ;横2.2cm;高3.6cm穷后能诗(朱文)寿山石纵2.5cm;横2.5cm ;高7.7cm 老白(白文)纵2.4cm;横2.2cm ;高5.2cm寄萍堂(朱文)纵8cm;横2.7cm;高2cm乙亥(白文)纵2.2cm;横2.8cm ;高5cm七三翁(朱文)寿山石纵2.1cm ;横2.1cm ;高1.5cm 七十三岁后镌(白文)纵2.6cm;横2.5cm;高5.9cm隔花人远天涯近(白文)纵3.7cm ;横3.8cm;高7cm客久子孙疏(朱文)纵3cm ;横3.1cm ;高9.9cm客久思乡(白文)寿山芙蓉纵2.4cm;横2.4cm;高7cm悔乌堂(朱文)纵2.7cm;横2.7cm ;高7.7cm归计何迟(朱文)据《白石老人自述》民国二十四年阴历二月二十八日,携宝珠南行,在茹家冲家里住了三天,别时不忍与妻春君相见,悄悄离家返京。

归京后怀乡追远之念与日俱增,因刻“归计何迟” ,自谴为何归家如此之迟,故断此印约刻于一九三五年。

寿山石纵2.7cm;横2.7cm ;高7.7cm还家休听鹧鸪啼(白文)纵3cm;横3cm;高6.4cm赢得鬓须残雪(白文)纵3.2cm;横3.2cm;高6.4cm 何用余忧(白文)寿山石纵2.5cm ;横2.5cm ;高5.2cm何用相思(白文)纵2.5cm ;横2.6cm ;高4.3cm苹翁(白文)纵1.5cm ;横1.5cm;高3.7cm跛翁虎尾(朱文)纵3.3cm;横3.3cm;高4.3cm齐白石(白文)边款:天下一切画会无能加入,刊此以却邀求。

己巳八月,白石自记。

乙亥九月重刊。

白石。

昌化鸡血纵2.5cm ;横2.5cm ;高1.5cm丙子(白文)纵3.1cm ;横1.7cm;高4.2cm借山吟馆主者(白文)寿山芙蓉纵3.1cm ;横3.2cm ;高6.8cm白石印记(白文)寿山石纵1.4cm ;横1.4cm ;高3.4cm白石私记(白文)寿山石纵1.7cm;横1.7cm ;高3cm白石之记(朱文)纵1.8cm;横1.4cm ;高3.8cm白石曾见(朱文)纵2.4cm ;横2cm ;高3.8cm长年大利(朱文)寿山石纵2.7cm;横2.3cm;高8cm美意延年(朱文)纵2.8cm ;横2.8cm ;高5.2cm齐大(朱文)纵2.3cm;横2.5cm ;高2.5cm老萍手段(白文)纵2.5cm;横2.5cm;高4.3cm白石(朱文)寿山石纵3.5cm;横3.5cm ;高5cm 吾道西行(白文)纵2.6cm ;横2.2cm ;高8cm吾狐也(白文)边款:吾生性多疑,是吾所短,刊此自嘲。

丙子五月,时客成都之治园。

白石。

纵2.4cm ;横2.4cm ;高3.6cm老苹(白文)纵2.3cm ;横2.2cm ;高3cm两面印一白石见(白文)二行年八十三矣(白文)寿山石纵 3.6cm ;横2.6cm ;高2.5cm白石篆字(白文)纵3.2cm;横2.5cm;高7.9cm白石言事(白文)寿山芙蓉纵2cm;横2cm;高4cm余年离乱(白文)纵5cm;横5.1cm;高6.7cm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朱文)纵5.1cm ;横5.1cm ;高9cm白石造化(白文)寿山石纵2.3cm ;横2.4cm;高5.5cm七四翁(白文)纵2.6cm;横2.5cm;高1.3cm 丁丑(白文)纵2.5cm;横2.5cm;高6.7cm七五衰翁(白文)纵2.8cm;横2.8cm ;高5.8cm白石翁(白文)寿山石纵0.9cm ;横0.9cm ;高3.2cm木居士(白文)纵2.6cm ;横2.7cm;高4.1cm前世打钟僧(白文)纵3.3cm ;横3.2cm ;高4.2cm流俗之所轻也(白文)寿山石纵4.2cm;横4.2cm ;高2.8cm齐璜之印(白文)寿山(山水薄意)纵3.3cm ;横3.4cm;高5.3cm钞相牛经(朱文)纵3.3cm;横3.3cm ;高3.9cm杜门(白文)寿山石纵2.3cm;横2.3cm ;高6cm西山虽在亦堪怜(白文)纵2.5cm;横2.5cm;高4.8cm 西山如笑笑我邪(朱文)纵3.2cm ;横3.2cm ;高6.4cm饱看西山(朱文)纵3.5cm;横3.5cm;高10cm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朱文)寿山石纵3.3cm;横3.3cm ;高7.5cm问君能有几多愁(朱文)边款:丁丑冬,刊此印以问戚友。

白石。

寿山石纵3cm;横3cm;高1.7cm白石(白文)昌化鸡血纵2.1cm;横2.2cm ;高6.1cm瓜尔佳氏(白文)寿山石纵 2.3cm;横2.2cm ;高6.2cm千头木奴(朱文)寿山石纵2.2cm ;横2.3cm;高6.2cm齐璜(白文)昌化鸡血(水泥底)纵2.1cm;横2.1cm;中国长沙湘潭人也(白文)纵5.7cm ;横5.7cm;高高5.8cm1.1cm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墨稿)纵6.1cm;横3cm ;高11.8cm 齐白石藏(朱文)边款:予见古名人字画,绝无真者,故“ 百石印”之内无“收藏”二字。

今因得黄瘿瓢《采花图》佩极,始刊此石。

戊寅五日,时居故都。

白石并记。

纵2.5cm;横2.5cm ;高4.8cm白石题跋(白文)寿山芙蓉纵2.4cm;横2.4cm ;高4.2cm白石题跋(白文)寿山石纵2.5cm ;横2.5cm;高4.3cm白石题跋(朱文)寿山石纵 3.6cm ;横3.6cm;高6.8cm老苹曾见(白文)纵2.4cm ;横2.4cm ;高6cm苹翁得见有因缘(白文)纵2.5cm ;横2.6cm;高3.9cm白石赏心(白文)寿山芙蓉纵2cm ;横2cm ;高3.8cm 白石三复(白文)寿山石纵2.6cm ;横2.6cm ;高6.8cm白石老年赏鉴(白文)纵3.5cm ;横3.5cm;高7.6cm白石老年自娱(白文)纵2.7cm;横2.6cm ;高4.4cm乃翁过目(白文)寿山石纵 2.3cm;横2.3cm ;高3.6cm知足胜不祥(白文)寿山芙蓉纵 2.7cm;横2.8cm ;高7.2cm穷后工诗(白文)寿山石纵2.1cm ;横2.1cm;高4.4cm平生辛苦(白文)纵2.3cm ;横2.3cm ;高3.9cm借山翁(白文)寿山石纵2.1cm ;横2.1cm ;高5cm老苹有子(白文)纵2.7cm ;横1.7cm;高3.8cm老白(白文)边款:老白”二字五磨五刻方成,此道之不易可知矣。

白石翁七九时。

白石七十九岁时自刊。

己卯。

纵 2.3cm ;横2.3cm;高5.8cm七八衰翁(朱文)寿山石纵3cm;横3cm;高3.8cm 七九衰翁(白文)寿山石纵2.7cm ;横2.7cm ;高6.8cm齐璜老手(白文)田封门青纵3.2cm;横2.7cm;高3.8cm曾经灞桥风雪(白文)寿山石纵4.7cm;横4.7cm;高1.1cm吾家衡岳山下(朱文)纵3.5cm ;横3.5cm ;高7.4cm寻常百姓人家(朱文)纵3.2cm ;横3.3cm ;高6.9cm四不怕者(白文)边款:今年辰运,辰年祸及老妻,作道场曰: “打破寿字壶,多一丧杖,僧人遗落鼓槌。

此四者,我不怕。

”“四”字可以读上声。

八十老人并记。

寿山石纵2.1cm;横2.1cm;高4.9cm吾年八十矣(白文)寿山石纵 2.8cm ;横2.8cm ;高2.5cm八岁应门者(朱文)纵3.2cm ;横3.2cm ;高5cm 一息尚存书要读(白文)纵4.2cm;横4.2cm;高10.6cm白石画虫(朱文)寿山芙蓉纵2cm ;横1.7cm;高4cm九九翁(白文)纵2cm;横2cm;高5.8cm光明堂(白文)纵1.8cm ;横1.8cm ;高5.2cm天涯亭过客(朱文)寿山石纵4.7cm ;横4.8cm;高1.2cm寡交因是非(白文)纵4cm ;横4cm ;高2.9cm寄苹吟屋(白文)纵2.8cm ;横2.8cm ;高8.7cm借山老子(白文)纵2.2cm ;横2.3cm ;高3.2cm白石草堂(白文)寿山石纵3.4cm;横3.3cm;高7.8cm马上斜阳城下花(白文)纵3.8cm;横3.8cm ;高3.5cm癸未(白文)寿山芙蓉纵4.2cm ;横2cm;高7cm心耿耿(白文)纵2.3cm ;横2.3cm;高6.8cm无君子不养小人(白文)纵5cm ;横5.2cm ;高9cm饿叟(白文)纵3.2cm ;横3.2cm ;高6.7cm年八十五矣(白文)纵2.1cm;横2cm;高5.7cm痴思长绳繁日(白文)纵3.5cm;横3.5cm ;高6.2cm大羽(朱文)寿山芙蓉纵2.7cm;横2.7cm;高4.9cm老夫也在皮毛类(白文)寿山石纵3.8cm;横3.7cm;高5.8cm老夫也在皮毛类(印面磨去)尺寸:纵 2.8cm ;横2.9cm ;高5.4cm吾草木众人也(朱文)寿山石纵5.4cm ;横3.8cm;高1.4cm 老为儿曹作马(白文)纵4.1cm;横4.1cm;高1.5cm儿女冤家(白文)纵2.7cm ;横2.5cm;高4cm有衣饭之苦人(白文)纵 3cm ;横3cm ;高6.1cm 苦白(白文)寿山芙 蓉纵2.5cm ;横2.5cm ;高5.8cm 心内成灰(白文)寿山石纵2.7cm ;横2.7cm ;高7.5cm 心与身为仇(白文)纵3.7cm ; 横3.7cm ;高5.1cm 老年肯如人意(白文)纵 3cm ;横3cm ; 高4.8cm 老手齐白石(白文)纵 2.7cm ;横2.7cm ;高3cm 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白文)纵 3.6cm ;横3.6cm ;高5.3cm 何 寿山芙蓉纵 3.2cm ;横3.2cm ;高5.8cm 年八 寿山石纵 2.5cm ;横2.5cm ;高4.4cm 百树梨 纵 3.8cm ;横3.8cm ;高2cm 望白云家山难 4cm ;横4.1cm ;高1.1cm 有情者必工愁(朱文)纵3.8cm ;横3.8cm ;高1.8cm 鲁班门下(白文)纵3.5cm ;横3.4cm ;高4cm 吾年八十七矣 (白文)纵1.9cm ;横1.9cm ; 高5cm 最工者愁(白文)纵 3cm ;横3cm ;高10cm 白石吟 屋(白文)纵2.9cm ;横2.9cm ;高8cm 丁巳劫灰之余(白 文)纵3.3cm ;横3.3cm ;高4.5cm 齐白石(白文)纵2.1cm ;横2.1cm ;高6cm 吾年八十八(朱文)纵 2.3cm ;横2.3cm ; 高 4.9cm 年八十九(白文)据印文断此印刻于一九四九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