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概念题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华中农大2011年研)(1)社会分层(华中农大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北科大2010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2)社会流动(北科大2011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中财2007年研)答:(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含义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区别与联系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

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2.社会分化(中财2008年研)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社会学正是从社会分化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

3.阶层(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应了社会的不平等。

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4.精英循环(帕累托)(人大2007年研)答: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控制一、名词解释1.社会控制答: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社会控制的刚度答:社会控制的刚度是指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

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

刚度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越是严格依据社会规范对越轨行为实施制裁,控制刚度越高。

3.社会控制的度答: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

①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②三者关系:力度、刚度、致密度既是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同时三者之间也应该有一个协调、耦合的关系。

其中,力度和致密度是由社会预先规定的,刚度则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

4.越轨行为答: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5.规范真空答:“规范真空”是指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结构变动加剧,产生许多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超出了原有社会规范的约束范围,因而出现没有相应社会规范约束的状况。

6.控制失灵答:“控制失灵”是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社会规范正在逐渐失去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与制约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的功能,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尚未建立或虽已建立但无相应约束力,出现社会规范失去控制作用的状况。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圣才出品】

第三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1.迪尔凯姆是如何在其社会观基础上确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层次的?答:(1)迪尔凯姆的社会唯实论观点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个人,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完全摆脱个人,并不等于主张社会是一种超验存在物。

社会的实体性仅仅意味着社会具有不同于个人特征或不能完全通过个人特性加以认识的特殊实在性,它不过是主张个人仅仅是构成社会实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迪尔凯姆认为,契约的前提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即必须先有社会,社会塑造了个人并为缔结理性契约提供非理性前提。

迪尔凯姆社会观的显著特征是赋予社会超出个人、独立于个人、规定个人的独立意义。

(2)社会整体观①社会整体观的哲学基础是:整体不等于或大于部分之和。

社会整体观注重的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或结合方式,以及在这种结合方式中产生的新的现象、新的属性。

正是这些不能由个人特性直接加以说明的新现象、新属性体现着社会的独立性和实体性,即只有坚持整体观才能贯彻社会唯实论。

迪尔凯姆强调,作为整体的社会,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除了物质性结合以外,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性结合。

②迪尔凯姆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目的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确划分一条界线,认为二者分属两个不同层次,受不同性质的规律支配,必须由不同学科分别对之进行研究。

③在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上。

迪尔凯姆坚持社会高于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而不是相反,即高层次事物对低层次事物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

迪尔凯姆的社会观是他为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

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不必也不能涉及个体层次,它只把社会层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如下:(1)把社会事实当做客观事物来看待,即社会学研究的“客观原则”。

为了避免主观立场和主观研究方法,迪尔凯姆提出认识立场的中立性原则,即人们在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置身事外,保持研究态度的中立性,自觉排除自己的感情因素、价值偏好、先入为主的观点和世俗成见的干扰。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不平等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1)社会不平等的含义①广义上的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法国社会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平等:a.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如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差别;b.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通过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

②狭义上的社会不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美国学者赫勒认为社会差别并不一定有高低上下之分,而社会不平等则必然有这些区别。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十分丰富,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①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而发生自然分工。

分工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

②真实的分工出现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因此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③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分工不仅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

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④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a.促进了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b.将社会某一集团和个人,终生固定在特殊的狭窄的活动范围内。

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2.试比较分析古典、经典与当代社会分层理论的异同。

答:(1)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且持久的影响。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的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a.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第一,阶级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

阶级在人类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时就存在了。

第二,社会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出现剩余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伴生了私有制,也就产生了阶级。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互动)【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互动)【圣才出品】

第五章社会互动1.如何理解社会互动?答: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1)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递为基础;(4)社会互动并非只是在面对面的场合才发生,也存在着间接互动;(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2.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荚型。

答:社会互动按照性质分,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竞争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竞争是以不同利益群体(个人)的存在和目标物的稀缺为前提的。

竞争是人的积极性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它也给社会增加活力。

竞争的形成以下述条件为基础:①存在着占有同一目标的个人或群体,想占有的同一目标产生竞争点,对于不同目标的追求不形成竞争。

②参与竞争者都希望独自占有这一目标物,而不是共享,即竞争具有排他性。

③这种被争夺目标是稀缺的,即一方对它的占有就意味着其他参与者对它的占有机会的丧失。

竞争虽然含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但其目的不是要反对其他竞争者本身。

竞争是一种复杂的互动过程,各参与竞争者的行为不但受稀缺目标物的诱惑,而且直接受其他竞争者行为的影响。

在竞争各方达成共识(即公认的合理的规则)基础上的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它不但引发活力,而且还会形成秩序。

缺乏合理规则的竞争是不公平竞争,并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恶性竞争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社会秩序。

(2)合作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心理学)【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社会态度答:社会态度是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看法和具有内在结构的心理准备状况。

从社会态度的内在结构来分析,社会态度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图因素三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答:从广义上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社会心理学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二、简答题1.试述人际关系的类型。

答: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可以按照其交往的特点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照人际关系的纽带来划分,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是指由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地缘关系是指由于人们共同生活与活动在同一个空间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业缘关系是指由于从事共同的工作或事业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从血缘关系到地缘关系,再到业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逐步扩大,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

(2)从人际关系的内容来划分,分为道德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政治关系等①道德关系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人们的道德意识而形成的,依靠某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维持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②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和调整的、以法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宗教关系是指人与人在行为互动的过程中,通过人们的宗教意识而形成的,依靠某种宗教原则、规范来维系的人际关系。

④政治关系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的过程中,通过人们的政治意识而形成的,依靠某种政治原则、规范来维系的人际关系。

(3)从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身份和心理状态来划分,分为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角色关系是指在人类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与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相联系的不同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群体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社会群体的含义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在这个集合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并不是偶然聚集起来的一群人,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由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

统计群体也不是这里所说的社会群体。

统计群体是社会对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甚至相同身份的众多社会成员的称谓,比如大学生群体、农民工群体、老年人群体等。

这些所谓的“群体”同样没有持续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支撑,实际上它们是同一类人的代名词,群体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活动或生活。

(2)社会群体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一种社会形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之间稳定的互动模式,它是成员之间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反映。

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和社会互动的结果,有了这种社会关系,成员之间才能稳定、有序地交往,他们才构成群体。

社会群体内的社会关系是直接的和持久的,它具体地反映于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之中,这种关系也是稳定的。

②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身份是人们在社会中的某种标识,比如大学生、农民、教师都是身份。

共同的身份是指在某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身份是相同的,比如同是一个大学的学生、老乡、一家人,这些都使其成员具有了共同身份。

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感,即他认为自己属于该群体并对之负责,他与这个群体利益相关。

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也包含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并且意识到他们共同属于这个群体,即群体成员获得了一致的身份感。

③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群体边界是不同群体之间互相区分的界限,群体边界是由群体认同感和相互依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的。

同一群体的成员之间具有认同感,而不同群体的成员缺乏认同感,就产生了群体边界。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区)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区)

第十章社区1.10.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区概述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1.滕尼斯的社区概念当今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提出的。

1887年,滕尼斯写了《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以论述社会的变迁。

他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状态,共同体(gemeinschaft)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社会是由契约关系和理性意志形成的社会组合。

在这两种社会组合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前者是一种依存关系,即共同体状态;后者是利益关系,人们因谋求自己的利益而结合。

后来,美国学者用community来翻译gemeinschaft,而我国学者将community译为“社区”,与“社会”(society)相对应。

2.社区的含义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1)社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②社区由一定的人群组成;③在社区活动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与社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社区和社会指的都是人类生活的群体形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区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

不过,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社区与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社会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②社会不注重地域概念,而社区则强调地域特征;③社区更强调具体地域内的人群关系,强调这种关系的亲和性;④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3.社区的构成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社区的实质是相互关联的一群人,即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群体。

(2)一定的地域界限。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文化展示)【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文化展示)【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文化展示一、名词解释1.民族志答:民族志是指建立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2.影视人类学答:影视人类学是指以影像和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

在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照片的拍摄、分析和民族志电影或录像以及多媒体的制作和使用最为常见。

二、简答题1.简述民族志电影的实践特点。

答:民族志电影的实践特点包括以下内容:(1)开山作品“影视人类学”这个术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

影视这一新手段开始被不自觉地运用到人类学的研究当中。

从时间上看,属于“开创之作”的影视人类学作品中,最早的是雷格纳特等人拍摄的片子。

雷格纳特主张将电影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工具,一个类似于显微镜的观察工具;他坚信人类学家借助影片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因此提出建立“正在消逝的人”的电影、录像档案或博物馆。

弗来贺提在拍摄中冲洗胶片并尽快放给被摄居民观看,从而得到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他与被拍摄对象沟通的初期实践,后来成了民族志电影的理论精髓之一。

(2)文字与影视合璧报告直到20世纪30年代,贝特森和米德才将电影和照片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

他们认为,电影可以实现文字调查报告不能表现的东西。

1936~1939年,贝特森和米德使用摄影手段补充他们在巴厘岛进行的有关文化与性格的田野研究报告。

此次田野调查结束后,他们配合大量照片出版了两部著作。

此外,他们拍摄和剪辑了6部影片。

因此,米德和贝特森在巴厘岛关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田野工作,因影像的介入使得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成为可能。

并且,他们使影像作品首次成为人类学研究与成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影视作品在人类学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3)解说电影解说或叙述电影主张通过拍摄者的旁白来强调对某种文化叙述的理解,主张所有人类学信息以旁白和画面的简单结合来实现。

这种电影学说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类学家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向观众解释说明并描述文化。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1.什么是社会?简述其基本性质。

答:(1)在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社会有如下含义:①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②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③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2)社会的基本性质一般而言,社会具有以下一些基本性质:①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②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③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④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⑤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丰富多彩;⑥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2.简述社会构成的要素。

答: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1)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孙本文指出,社会赖以生存的四大要素,即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和文化要素。

地理要素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生物要素和心理要素指作为生物体的人及其心理,文化要素是人类共同活动所积累的经验。

这四个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社会。

(2)现实社会的构成要素一般而言,现实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自然环境、人口、经济一社会活动与文化。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与生产的资源。

②人或人口是社会的能动要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本身的一切要素与现象,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分布、流动、出生、死亡等,均对社会的存在形式及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结构功能主义)【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结构功能主义)【圣才出品】

第六章结构功能主义一、名词解释1.功能主义视角答:功能主义主张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

社会某一部分的运转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基于功能主义的上述理论取向,在它的研究中就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为了实现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究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芝加哥学派答: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的一些大学社会学学者为主的,以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问题的城市社会学派,是城市社会学领域内生态学派的先驱。

该学派于20世纪初形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帕森斯功能学派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3.帕森斯答:帕森斯,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

他前期倡导一种“唯意志的行动论”,以《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为代表作;后期则转向了强调系统整体论的功能主义学说,发展和完善了功能分析方法。

他还对社会进化作了系统考察,形成了所谓的新进化论观点。

4.单元行动答: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的”框架。

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

每一个单元行动包括下列要素:①行动者:是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②目的: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③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

其中前者是行动者不能控制、难以改变的,而后者是可控制的。

④规范限定: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复杂方面,但对行动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这些都制约着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5.模式变量(帕森斯)答:模式变项是帕森斯学派对社会系统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是指行动者在确立情境意义之前,和在他能够根据情境采取行动之前所作的选择,是一定情境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

这些类型包括五对:①情感中立性—情感性,②自我取向—集体取向,③普遍主义—特殊主义,④成就性—先赋性,⑤专一性—分散性。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交换理论)【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交换理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一、名词解释1.理性命题(霍曼斯)答:理性命题是由霍曼斯在社会交换理论中提出来的,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个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

人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

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

2.心理还原论答:心理还原论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或行为——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用低层级事物(如原子、神经元、基因等)及其相关理论(如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来加以解释与说明。

心理学还原论还可以分为本体论的还原论和方法论的还原论。

3.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答: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是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中的一个概念。

在这种网络交换关系里,行动者A的报酬来源是多方面的,他可以从B1、B2、B3那里得到报酬。

相反,行动者B1、B2、B3却只能从A那里得到报酬,这种交换关系是垄断的,是不均衡的。

4.公正性期待答:公正性期待是指由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费用和所得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的主观期待。

个人在当前或今后的行动中仍然期待着这一比例关系在同样情况下的再现。

若他实际获得少于这一期待时,就会感到不公正,产生相对剥夺感。

公正性期待普遍存在于社会交换过程中。

5.成功命题答:成功命题是指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这个命题主要涉及行为和奖赏的次数关系,即人最可能从事那些经常获得酬赏的活动。

霍曼斯指出:这个命题所讲的是,不论一个人是因何种原因或理由而活动,如果他的活动被证明是成功的,那么,这个人就会重复该活动。

6.刺激命题答:刺激命题是指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刺激命题的基本意义是用过去所发生的情况,来预测目前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某人在过去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报酬,那么,出现相同的情况时,就会使他重复出现那种活动,刺激实际上是指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这个命题也就是在预测周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群体一、名词解释1.社会群体答: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其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②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具有以下特征: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2.群体凝聚力答: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3.初级社会群体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非正式群体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5.群体结构答:社会群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其内部已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

规范、地位、角色、权威及成员间的关系,都是这种结构模式中的要素。

群体结构是指构成群体的多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社会群体的规模,社会群体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社会群体成员的角色,社会群体的领导,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群体决策等。

6.家庭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形式。

一般而言,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

根据当今家庭的发展变化,也有人对家庭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即指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和财产共享的初级社会群体。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文化适应)【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文化适应)【圣才出品】

第十章文化适应1.试述濡化、社会化和涵化三者的概念。

答:(1)濡化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这一概念首先由赫斯科维茨提出,认为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习经验,能使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和延续中,借此种经验以获得在该文化中生存的能力。

濡化的含义如下:①教化与学习:这主要指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化上的代际传递,建立社会的价值系统,使该社会延续与发展。

②文化延续:文化延续是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而特有的延续方式,而濡化表现为个体对于整个群体的文化的内化过程。

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展开的共同活动,依照传统或经验形成共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让整个社会的文化按照一定轨迹延续下去。

文化延续在其社会过程中的表现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显而易见的。

③族群自立:濡化是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确立认同感与一致性的存在过程,是族群自立的基础之一。

(2)社会化①社会化和濡化的区别濡化是指整体上领会某种文化特性特点的过程;社会化则是从一种普遍意义上概括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需求和获得规则。

进一步地说,濡化和社会化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或生活模式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后者强调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条件,常用社会结构、内容、背景和所扮演的角色等衡量。

②社会化社会化既包括特定社会文化的延续,同时也有多元文化重组与整合的含义。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中,社会化也是超越单一文化获得文化整合的过程,它既指文化系统内部的文化濡化过程,也指文化系统之间互相吸收、彼此整合的文化涵化过程。

从濡化和涵化意义上说,社会化成为一切社会进行运转的功能性前提条件,这对任何社会的文化与社会再生产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化是获得文化整合的涵化过程。

社会化既包括特定社会文化的濡化与延续,同时也有多元文化重组与整合的过程含义。

也就是说,它既包括儿童成长为成年人这一初级社会化过程,也包括文化传承的次级社会化过程。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体质人类学)【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体质人类学)【圣才出品】

第四章体质人类学1.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答: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等问题。

也就是说,在体质人类学领域,纵向的研究是追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横向的研究则是探讨族群的多样性、人类生物性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反应等。

而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研究,都是从人的生物属性角度理解文化、环境、行为等诸多因素对人类生物特性的塑造,以及人类生物属性进化和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体质人类学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问题:人类的多样性、人类的起源、分子生物学证据、行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等。

2.人类的起源与大致进化过程是怎样的?答: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通常认为两足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发达的大脑、语言和意识以及社会组织等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而人类的这些特征是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则众说纷纭,也是人类学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1)早期人科和直立行走南方古猿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

人科有别于人类,它包括南方古猿属和人属。

专家对直立行走的意义给予了归纳,即运送说、视野说、散热说、节能说、收获说、展示说。

运送说认为直立行走将双手从行走中解放出来。

(2)能人和直立人按照时间顺序,南方古猿之后,出现了能人,指的是这个物种是能制造工具的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经过研究确认了人属的另一个种,即直立人,过去,一直被称为猿人。

我们常听说的北京周口店的中国猿人、爪哇的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的毛里坦阿特拉猿人,虽然地区性不同,但均属直立人种属。

在亚、非、欧三大洲都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大约生活在距今200万至20万年前。

在1929年开始的北京直立人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除了发掘出来自40多个直立人的头骨、锁骨、月骨等化石和大量石器等,还发现了用火的痕迹,主要是很厚的灰烬并夹有烧焦的木炭。

这成为追溯人类进化历史的一个重要发现。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学答: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我国学者郑杭生给社会学下了如下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也即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社会学的特征是什么?答:社会学的特征主要包括:(1)综合性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综合性特征表现在:①社会学不是仅仅研究某一类社会现象,而是以研究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现象为己任,并且在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时不是从某一社会关系中去研究现象或事物的某一种属性,而是要联系多种关系、多种因素对某种社会现象作综合分析。

②它在研究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借用这个领域专门学科的观点和概念,使其与社会学的观点联系起来,对现象作综合考察。

(2)经验性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这是因为社会学的经验性特征比较突出。

经验性特征表现在:①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经验研究是这个学科的基础,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理论和方法,没有经验研究就不会有社会学。

②它最初是在实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变成一门科学。

(3)应用性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有哪些阶段。

答:任何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都需要经历准备与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几个基本阶段。

(1)准备与设计阶段准备与设计阶段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初步探索和调查研究总体设计等步骤。

①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研究首先必须确定研究课题,即必须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进行这样的研究,研究的类型和基本假设是什么。

确定研究课题为整个研究规定了工作方向、目标。

②课题确定后,要围绕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包括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形成初步的研究假设,并将假设经过操作化转化为具体测量指标。

③准备的第三个步骤是调查研究的总体设计,其内容包括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单位和研究内容,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制定调查问卷或调查量表,并在人员、物质、日程上作出具体安排。

(2)资料收集阶段收集资料阶段包括确定调查对象、运用具体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编录整理。

资料收集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经常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访问法等。

(3)资料分析阶段在资料分析阶段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描述和总体推断、检验理论假设、提出新问题、撰写调查报告等。

2.社会研究主要有哪些类型?答: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必须首先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这是从研究性质上来划分的研究类型。

①应用研究侧重解答各个社会领域、各个实际工作部门中的具体问题,它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性建议。

应用研究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

②理论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来发展和丰富社会科学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规律的知识。

它的主要目的是解答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理论问题或疑难问题。

(2)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这是从研究目的上对研究类型的划分。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族群研究)【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族群研究)【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族群研究1.什么是族群?答:族群是分享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群。

一般来说,族群具有如下要素:(1)共同的名称;(2)共同祖先的神话;(3)共享的历史记忆;(4)共同的文化元素;(5)历史家园的联系;(6)团结感。

族群成员共享将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因为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所以族群成员共享某些信仰、价值观念、习惯、风俗以及规范,又因为共享的文化特征,所以他们将自己界定为与他人不同的和特殊的成员。

族群的区分主要涉及语言、宗教、历史经历、地域和家园、亲属关系和祖先、生活方式和群体认同等特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族群成员在族籍诉求上常常带有明显的主观文化认定,在族群范畴上则具有场景的变动性与可拆合性。

2.什么是族群认同?答:族群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

族群认同存在着将社会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或情感成分。

(1)族群认同的产生族群认同的产生,是外人所区分的类别所致。

而这种类别的创造则是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特征,以往曾与殖民地扩张存在着密切关系。

显然,族群认同是人们与不同起源和认同的人们之间互动的产物。

换句话说,地理上与其他人群完全隔离的孤立小人群显然不可能构成族群。

(2)族群认同并非绝对个体的族群认同并非是绝对的。

特定个体取决于社会情境而有着一些不同的族群认同。

认同既可以是自己选择的,也可以是强加的。

不管怎样,族群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本身就导致广泛的理论阐释。

实际上,族群实体是不断被发明和想象的,关键在于这一认同是如何被建构和操控的,有时会体现出认同研究的心理分析取向。

3.试析族性的原生论与场景论。

答:(1)原生论模式根据原生论模式的观点,族群归属感是个人认同的根基。

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原生性的情感纽带,所以族群感情所造成的认同有时不易改变。

原生论将族性作为族群的基本组织原则,从而成为“多元的”社会。

但是这一研究路径过度强调了族性的原生维度,难以理解族群认同的灵活性与工具性。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生计方式与文化)【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生计方式与文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生计方式与文化1.试述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念。

答: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阐述了环境资源、生计技术和运用技术利用资源时采取的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1)斯图尔德在早期研究中,比较了不同环境中的游猎采集者,并先后提出文化核心、文化类型和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等概念。

文化核心是基本特征,具有由地方的生态适应和相似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而来的相似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核心特征相同的文化可划归同一文化类型。

后来的研究者将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理解为各种社会文化系统有不同的层次、水平、级别,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互相作用有不同水平。

(2)对传统的修正人类学的研究还修正了传统想象中游猎采集社会人、技术与资源非整合的困窘关系状态。

以前,学术界认为游猎采集社会中人们依靠不稳定的自然资源始终处于饥荒威胁之下,所关心的仅仅是生存。

斯图尔德开始的文化生态学田野调查表明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在仅存的游猎采集社会中进行的民族志调查显示,游猎采集者的工具和技术知识、组织自身有效获取食物的方式、对周围环境资源的利用等,一直保证他们处于不错的生活状态中。

斯图尔德的观点激发了其他学者研究狩猎采集社会时,与其栖息地环境结合起来思考。

(3)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解释要点可以概括为:①验证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调整适应是否需要特定行为,或者说人们的反应是否可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②提供一种包括三个步骤的方法:a.分析生计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b.分析与具体生计技术配合的行为模式;c.确定具体生计系统具有的行为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文化的其他因素。

2.人类学如何看待游耕生计方式?答:(1)人们一直对现代农业评价很高,因为能收获更多作物和养活更多的人口。

而刀耕火种则被指责为浪费土地和“不经济”的落后习俗。

康克林研究菲律宾的游耕者哈努诺人,却发现游耕农业存在着复杂的农业体系,具有完善的农艺管理,并且单位劳动力投入能取得相当高的回报。

在热带地区,农业专家曾尝试清理大面积土地,实行单一种植、犁耕和使用化肥等现代农业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试述社会分化的类型。

答:社会分化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1)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水平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并非不平等的分化,这种分化只是他们在职能上的差别。

水平分化一般表现为社会分工和生活的多样化,它使得社会的异质性增强。

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

在社会学中更加重视垂直分化的研究,因为垂直分化常常蕴涵着社会张力。

(2)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基于自然因素的社会分化表现为人们对具有不同生物特征的人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使得人们具有了社会差别。

这方面的社会分化主要有性别分化和年龄分化。

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是指社会对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给予特定的评价,从而使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

民族和职业是社会分化的两个重要社会基础。

2.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列宁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他指出:“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
动。

”这一定义将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阶级划分的物质基础,认为生产资料的占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他们对劳动产品的占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它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

阶级的本质是剥削。

(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

阶级成员的共同行动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阶级成员的阶级意识;二是阶级内部的组织化程度。

(3)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不可协调时,就可能爆发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在私有制条件下,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5)阶级的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

阶级的消亡意味着社会不平等的消灭,这也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试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是至少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不平等,这就是声誉和权力。

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和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对于这三种角度,韦伯虽然承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强化,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他认为必须将其严格区分,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当然它们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韦伯的分层理论对后来的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分层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都可以追溯到韦伯那里。

例如,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等。

4.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答: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

考察我国在市场化转轨中社会分层的变化,必须充分关注下述特点:
(1)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改良过程。

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

“混合体制”意味着社会不同部分的转轨是不同步的、非均衡的。

(2)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

在这种市场化转轨中,“经济市场化”很可能伴生出“政治市场化”,即财富和权力有可能相互交易。

(3)“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等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

(4)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总之,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尚未完结,两种体制的并存是解释我国社会分层模式变革的基础。

5.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转移、变动。

(1)根据流动方向可以把社会流动区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

水平流动是人们在同一阶层内部位置的变化,垂直流动是人们在高低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变动,垂直流动又可区分为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可以把社会流动区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参照基点一般是个人的初职)和代际流动(参照基点一般是父母与本人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

(3)根据流动原因可以将社会流动区分为自由流动与结构性流动。

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个人地位变化。

6.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答:合理社会流动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方面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在: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以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阶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了解,以加强社会整合;
(3)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