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内分泌耐药机制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精品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b17cb9a98271fe900ef988.png)
TAM(三苯氧胺) 法乐通(托瑞米芬)
14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
生理
情绪
性功能障碍 排尿困难 潮热
认知行为异常
不育 骨质疏松 心血管意外
15
来曲唑(费隆)
【适应症】治疗绝经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 或受体状况不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应为 自然绝经或人工诱导绝经。
【用法】2.5mg ,QD。 【不良反应】雌激素减少引起的药理作用。 【禁忌症】妊娠期;哺乳期;对活性物质/任一辅料
2009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 Nhomakorabea率位 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
乳腺癌可通过钼靶X线机早期发现,早期可接 受保乳治疗。
可通过预后因素评估的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
选择和预测病人的发展规律。
3
4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
多为首诊!
乳头溢液
乳头、乳 晕异常
腋窝淋巴 结肿
皮肤改变
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历史
垂体
放疗 照射双侧卵巢
10
激素类药物的作用
卵巢、肿瘤、肝脏、肌肉、脂肪
垂体 雌激素 受体
肿瘤细胞
雄激素(肾上腺)
11
孕激素类药物
甲地孕酮
芳香化酶抑制剂
氨鲁米特
兰他龙
来曲唑(弗隆)
阿那曲䂳(瑞宁得)
依西美坦(阿诺新)
12
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戈舍瑞林 亮丙瑞林
13
抗雌激素药物
腹泻 :一般轻至中度,其发生率在赫赛汀加化疗药组 (一种蒽环类药加环磷酰胺或紫杉醇)比单用化疗药组 高。 感染 :一般为轻度、临床症状很少的上呼吸道感 染或导 管感染,其发生率在赫赛汀加化疗药组(一种 蒽环加环磷 酰胺或紫杉醇)比单用化疗药组高
14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
生理
情绪
性功能障碍 排尿困难 潮热
认知行为异常
不育 骨质疏松 心血管意外
15
来曲唑(费隆)
【适应症】治疗绝经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 或受体状况不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应为 自然绝经或人工诱导绝经。
【用法】2.5mg ,QD。 【不良反应】雌激素减少引起的药理作用。 【禁忌症】妊娠期;哺乳期;对活性物质/任一辅料
2009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 Nhomakorabea率位 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
乳腺癌可通过钼靶X线机早期发现,早期可接 受保乳治疗。
可通过预后因素评估的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
选择和预测病人的发展规律。
3
4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
多为首诊!
乳头溢液
乳头、乳 晕异常
腋窝淋巴 结肿
皮肤改变
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历史
垂体
放疗 照射双侧卵巢
10
激素类药物的作用
卵巢、肿瘤、肝脏、肌肉、脂肪
垂体 雌激素 受体
肿瘤细胞
雄激素(肾上腺)
11
孕激素类药物
甲地孕酮
芳香化酶抑制剂
氨鲁米特
兰他龙
来曲唑(弗隆)
阿那曲䂳(瑞宁得)
依西美坦(阿诺新)
12
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戈舍瑞林 亮丙瑞林
13
抗雌激素药物
腹泻 :一般轻至中度,其发生率在赫赛汀加化疗药组 (一种蒽环类药加环磷酰胺或紫杉醇)比单用化疗药组 高。 感染 :一般为轻度、临床症状很少的上呼吸道感 染或导 管感染,其发生率在赫赛汀加化疗药组(一种 蒽环加环磷 酰胺或紫杉醇)比单用化疗药组高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969d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a.png)
临床评估
通过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指 标评估疗效。
病理学评估
通过组织学检查、细胞增殖指数等 指标评估疗效。
生存期评估
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评估内分泌治 疗的长期疗效。
内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骨质疏松
定期监测骨密度,补充钙和维 生素D,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
松药物。
血脂异常
定期监测血脂,调整饮食和运 动习惯,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
抗雌激素治疗通常用于激素受体阳性 的乳腺癌患者,尤其适用于绝经前和 绝经后的女性患者。
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中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通过抑制芳 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雌激素的合成,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芳香化酶抑制剂通常用于绝经后的女 性患者,尤其是对侧乳腺癌或复发风 险较高的患者。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可以延长 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延长 生存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孕激素等。
内分泌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老年和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需谨慎评估,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 ppt课件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内分泌治疗原理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 •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和症状
乳腺癌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 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之一。
通过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指 标评估疗效。
病理学评估
通过组织学检查、细胞增殖指数等 指标评估疗效。
生存期评估
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评估内分泌治 疗的长期疗效。
内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骨质疏松
定期监测骨密度,补充钙和维 生素D,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
松药物。
血脂异常
定期监测血脂,调整饮食和运 动习惯,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
抗雌激素治疗通常用于激素受体阳性 的乳腺癌患者,尤其适用于绝经前和 绝经后的女性患者。
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中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通过抑制芳 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雌激素的合成,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芳香化酶抑制剂通常用于绝经后的女 性患者,尤其是对侧乳腺癌或复发风 险较高的患者。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可以延长 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延长 生存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孕激素等。
内分泌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老年和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需谨慎评估,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 ppt课件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内分泌治疗原理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 •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和症状
乳腺癌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 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之一。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1ed4a7767f5acfa1c7cdf7.png)
疗后
他莫昔芬组 阿那曲唑组
减少40%的事 件风险(EFS)
2006年NCCN指南: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 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可用阿那曲唑5年或他莫昔芬2-3 年后改用阿那曲唑2-3年。
ABCSG-8研究、ARNO-95研究
精选版课件ppt
8
来曲唑
BIG1-98奠定来曲唑在受体 阳性早期乳腺癌初始内分 泌治疗及换药治疗的地位
BIG1-98研究、MA-17研究
精选版课件ppt
9
依西美坦:绝经后早期乳腺癌
IES 031:他莫昔芬2-3年后 序贯依西美坦可改善DFS
及OS
TEAM:初始依西美坦5年 和他莫昔芬序贯依西美坦
共5年两组疗效无差异
• 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接受 他莫昔芬2-3年后接受依 西美坦或他莫昔芬2-3年
• 依西美坦组事件发生率 低于他莫昔芬组
• 依西美坦DFS优于他莫昔 芬组
• 两组DFS、TTR和OS 均无差异
• 序贯组的经济费用 更划算
不良反应少:潮红、关节痛、疲劳(25mg 1/日)
IES 031研究、TEAM研究
精选版课件ppt
10
卵巢去势
手术 去势
放疗去 势
药物去势
手术去势 标准术式为双侧卵巢切除术 优点:肯定快速降低雌激素水平,预 防卵巢癌发生 缺点:提前进入绝经状态,增加骨质 增生及冠状动脉硬化等风险 药物去势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 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 LHRH生成,同时与垂体LHRH受体结合 抑制垂体生成黄体生成素抑制卵巢分 泌雌激素。可逆性卵巢功能抑制 代表药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曲 谱瑞林
精选版课件ppt
13
劣效性研究
他莫昔芬组 阿那曲唑组
减少40%的事 件风险(EFS)
2006年NCCN指南: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 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可用阿那曲唑5年或他莫昔芬2-3 年后改用阿那曲唑2-3年。
ABCSG-8研究、ARNO-95研究
精选版课件ppt
8
来曲唑
BIG1-98奠定来曲唑在受体 阳性早期乳腺癌初始内分 泌治疗及换药治疗的地位
BIG1-98研究、MA-17研究
精选版课件ppt
9
依西美坦:绝经后早期乳腺癌
IES 031:他莫昔芬2-3年后 序贯依西美坦可改善DFS
及OS
TEAM:初始依西美坦5年 和他莫昔芬序贯依西美坦
共5年两组疗效无差异
• 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接受 他莫昔芬2-3年后接受依 西美坦或他莫昔芬2-3年
• 依西美坦组事件发生率 低于他莫昔芬组
• 依西美坦DFS优于他莫昔 芬组
• 两组DFS、TTR和OS 均无差异
• 序贯组的经济费用 更划算
不良反应少:潮红、关节痛、疲劳(25mg 1/日)
IES 031研究、TEAM研究
精选版课件ppt
10
卵巢去势
手术 去势
放疗去 势
药物去势
手术去势 标准术式为双侧卵巢切除术 优点:肯定快速降低雌激素水平,预 防卵巢癌发生 缺点:提前进入绝经状态,增加骨质 增生及冠状动脉硬化等风险 药物去势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 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 LHRH生成,同时与垂体LHRH受体结合 抑制垂体生成黄体生成素抑制卵巢分 泌雌激素。可逆性卵巢功能抑制 代表药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曲 谱瑞林
精选版课件ppt
13
劣效性研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3511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2.png)
热潮红、头疼、阴道干燥等 饮食和运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饮食习惯和锻炼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些药物可能增加另一种乳腺癌的发病率
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评估
1
家庭医生面诊
建立和维护与医生的联系,确保安全正确地进行治疗。
2
乳腺癌标志物检测
乳腺癌标志物可以提示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治疗。
3
影像学检查
定期进行X光、B超和MRI等影像学检查。
内分泌治疗的潜在挑战和限制
1 药物耐受性
有些患者可能无法忍受药物的副作用,需要通过调整药物类型和剂量进行治疗。
2 肿瘤复发
即使内分泌治疗有不错的效果,但肿瘤复发的风险仍然存在。
3 患者遵守难度
药物需要长期治疗,需要患者坚持配合医生定期随访和监测。
结论和展望
重要结论
内分泌治疗可以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一环,它是 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
未来展望
大量的研究正在进行,我们对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 在内分泌治疗中的反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我 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内分泌治疗过程需要几个月或数 年,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
内分泌治疗药物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药物包括阿那曲唑和依西莫 司等。
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药物包括甲磺酸托瑞米芬和 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双 阳性乳腺癌
药物包括全身化疗方案和针 对其它受体的药物等。
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
荷尔蒙缺乏症状 骨密度流失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另一种乳腺癌诊断的风险
乳腺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泌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雌激素和/或孕激素来控制和治疗乳腺癌的 方法。这是一种非手术方法,可以用于初始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175fa0be1e650e52ea99f0.png)
随
机
他莫昔芬
* 5年 (N=1,018)
化
他莫昔芬+卵巢抑制 * 5年 (N=1,015)
分 依西美坦+卵巢抑制 * 5年 (N=1,015)
组
入组时间:2003.11-2011.04
*依据E2的测定在绝经前状态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主要研究终点:DFS
中位随访5.6年
精选ppt课件最新
亚组分析:辅助化疗的患者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主要内容
• 概述 •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 辅助内分泌治疗 ➢ 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内分泌治 疗
手术治疗
靶向治疗 放射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分组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精诊选p治pt课指件南最与新规范2015版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标志物检测和判定
中国抗癌协会乳精腺选癌pp诊t课治件最指新南与规范2015版
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术后辅助治疗推荐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精癌选p诊pt治课件指最南新与规范2015版
雌激素与乳腺癌
A:雌激素受体 B:雌激素 C:雌激素辅助蛋白 D:细胞核 E:细胞内的 DNA
(遗传物质) 肿瘤细胞复制增生 雌激素是乳腺癌重要的促进因子 大约50-60%的乳腺癌激素精受选p体pt课(件E最R新、PR)阳性
第三代芳香 化酶抑制剂
精选ppt课件最新
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
• 抗雌激素类:他莫西芬(三苯氧胺)、托
瑞米芬、氟维司群(绝经后)
•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
唑、依西美坦(绝经后)
•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拮抗剂:戈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4c975584868762cbaed516.png)
4.肿瘤生长
6
内分泌治疗的优点
• 疗效明确 应用方便 • 与化疗相比毒副反应小 生活质量高 • 无需住院 • 花费相对便宜 • 容易耐受 可以长期用药 保持良好的疗效
整理课件ppt
7
内分泌治疗的适用人群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ER+ PR+ ER+ PRER- PR+
整理课件ppt
8
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选择
三苯氧胺 ↓
阻断雌激素和肿瘤结合 ↓
使肿瘤细胞缺少雌激素支持 ↓
阻断肿瘤营养 阻断或延缓肿瘤生长
整理课件ppt
5
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三本氯胺
(阻断雌激素产生) 阻断雌激素与肿瘤发生作用
芳香化过程
3.受体
1.雄激素
2.雌激素
++ ++ +-
• 芳香化酶在脂肪、肌肉、肝脏、乳腺癌细胞内存在 整理课件ppt
香化酶作用→雌激素 • 芳香化酶抑制剂 右类药 • 与芳香化酶结合→失去酶作用 →雄激素 →雌激素
整理课件ppt
17
常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 第一代 氨鲁米特 • 第二代 福美司坦 • 第三代 阿那曲唑(Anastrozole)
来曲唑(Letrozole Tablets) 依西美坦(exemestane)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整理课件ppt
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危险因素 绝经前、卵巢→
绝经后,肾上腺 肝脏 乳房脂肪和肌肉
激素 雌激素
雄激素
芳香化酶
雌激素
整理课件ppt
2
激素刺激肿瘤生长的过程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b90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7.png)
目前,芳香化酶抑制剂已开发出第三代产品, 特异性和选择性更高,对雌激素抑制水平更强, 体外试验时,来曲唑比第一代的氨基导眠能强 200倍,一般说来,各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据抑 制强度依次为来曲唑、瑞宁德、依西美坦和福美 坦等。在当前这类药物代替孕酮类药物,作为二 线药物有报导2000多例绝经后的晚期乳腺癌在 TAM失效后,新一代芳香化酶与甲地孕酮对比 研究结果,其中每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均优于甲 地孕酮,总生存期明显延长,如来曲唑的中位缓 解期长于33个月,而甲地孕酮,仅为18个月。
卵巢切除对小于35岁年轻患者疗效较差,临近 绝经和围绝经期的妇女去势后肿瘤复发时间晚,疗 效较好;卵巢切除对于存在骨、软组织、淋巴结、 肺转移的病人效果较好;对肝、脑转移者基本无效。 EBCTOG组研究表明,对 <50岁的绝经前早期乳 腺癌去势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1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和46.1%,无病生存率 分别为45%和39%,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放射性 去势由于放疗后卵巢去势较慢,有时去势完全,所 以治疗上使用较少。
ER+乳腺癌效果较好,而且ER受体含量 越高,疗效越好,孕酮类药物效果不及三苯 氧胺和芳香化酶类,孕酮类药物常在三苯氧 胺和芳香化酶类药物后为第二或第三线药物, 但临床上也常用于期它肿瘤患者以提高病人 食欲,增加体重,改善一般状况,改善对化 疗的耐受性。副作用阴道流血、高血糖、体 液潴留、肥胖等。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乏力、头 痛、潮热、腹泻、恶心、皮疹等,偶有白 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和永久性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不会象TAM有发生子宫内膜癌的 危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尤其ER(+) PR(+)患者的重要手段,绝经前的妇女雌激素主 要来源是卵巢分泌。因此,对这些病人如ER(+) 患者采用三苯氧胺以阻断体内雌激素与ER的结合, 绝经前妇女45~50岁的有高危病人考虑使用卵巢切 除;绝经后和<35岁年轻妇女不考虑卵巢切除,国 外年轻妇女更愿接受化学性“卵巢切除”即用促黄 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LHRH),LHRH可使妇女 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绝经后水平,常用为诺雷德和 抑那通,每28天注射1次,对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 者疗效肯定,副作用不大,停止治疗卵巢功能可恢 复,为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乐于接受,但价格较 贵是限制应用因素。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精PPT课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c42e420029bd64783e2cf3.png)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从指南到临床实践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主要内容
内分泌治疗的背景知识---why 何时需要内分泌治疗---when(辅助、晚期复 发)
具体怎样进行---how 常用治疗药物---what 总结和展望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内分泌治疗的背景知识---why
何时需要内分泌治疗---when(辅助、晚期复 发)
子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雌激素来源
乳腺及外周组织
(脂肪/肌肉/肝脏/乳腺肿瘤) 绝经后雌激素主要在以上部位通过雄激
素转化而来
肾上腺皮质
雄激素的来源
卵巢
绝经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雌激素水平升高
月经初潮早(<12岁) 绝经晚(>55岁) 不哺乳(哺乳是自然 的低低雌激素状态)
辅助内分泌治疗 + 辅助化疗
+ 曲妥单抗(1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2010年NCCN治疗指南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组织学类型 :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pT1,pT2,pT3;
且pN0、pN1mi
(腋窝淋巴结 转移灶≤2mm)
①
•原位微浸润或
•原发肿瘤≤0.5cm或
②
﹡可考虑内分泌治疗,进一步降低
原已很小的复发风险
pN0
pN1mi
不进行辅助治疗
考虑辅助 内分泌治疗
原发肿瘤0.6-1.0cm, 中/低分化
③ 或有不良预后因素
原发肿瘤>1cm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1类)
从指南到临床实践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主要内容
内分泌治疗的背景知识---why 何时需要内分泌治疗---when(辅助、晚期复 发)
具体怎样进行---how 常用治疗药物---what 总结和展望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内分泌治疗的背景知识---why
何时需要内分泌治疗---when(辅助、晚期复 发)
子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雌激素来源
乳腺及外周组织
(脂肪/肌肉/肝脏/乳腺肿瘤) 绝经后雌激素主要在以上部位通过雄激
素转化而来
肾上腺皮质
雄激素的来源
卵巢
绝经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雌激素水平升高
月经初潮早(<12岁) 绝经晚(>55岁) 不哺乳(哺乳是自然 的低低雌激素状态)
辅助内分泌治疗 + 辅助化疗
+ 曲妥单抗(1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2010年NCCN治疗指南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组织学类型 :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pT1,pT2,pT3;
且pN0、pN1mi
(腋窝淋巴结 转移灶≤2mm)
①
•原位微浸润或
•原发肿瘤≤0.5cm或
②
﹡可考虑内分泌治疗,进一步降低
原已很小的复发风险
pN0
pN1mi
不进行辅助治疗
考虑辅助 内分泌治疗
原发肿瘤0.6-1.0cm, 中/低分化
③ 或有不良预后因素
原发肿瘤>1cm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1类)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63d6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c.png)
针对骨质疏松的处理
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外,还可采 用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等,以减缓 骨质流失。
针对子宫内膜增厚的处理
根据增厚程度和患者症状,可采取 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妇 科检查。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认识和理 解,提高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进 行自我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 理副作用。
针对性功能减退的处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接受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
05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 应用
手术前后内分泌治疗策略
术前内分泌治疗
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 保乳率。
术前术后内分泌治疗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 素综合考虑。
术后内分泌治疗
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改善患 者生活质量。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内分泌药物可能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 。
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无法配合治疗或理解治疗意义。
特殊情况下内分泌治疗策略调整
术前新辅助治疗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 给予内分泌治疗,可缩小肿瘤、
降低分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内分泌治疗耐药后的处理
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选择不同 强度和时长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优势分析
放疗作用机制
01
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作用机制
02
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
联合应用优势
03
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复发风险。
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探讨
1 2
化疗作用机制
通过化学药物杀死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医学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aea0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f.png)
长期随访和监测计划
随访时间安排
随访内容
治疗结束后,前2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3-5 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包括体格检查、乳腺及区域淋巴结检查、相 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监测复发和转移
关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
通过定期随访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和转移病灶,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 质量。
作用机制与他莫昔芬相似,但副作用较小。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
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来曲唑(Letrozole)
通过抑制芳香化酶,减少雌激素生成。适用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阿那曲唑(Anastrozole)
作用机制与来曲唑相似,但药物代谢和副作用方面略有不同。也适用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 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
乳腺癌诊断方法与标准
01
02
03
临床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格 检查,如乳房肿块、乳头 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影像学检查
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 MRI等,可发现乳腺内的 肿块和异常结构。
孕激素类药物
要点一
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
通过改变内环境并影响肿瘤生长,同时增强机体对肿瘤侵害 的抵抗力。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和复发性乳腺癌。
要点二
甲羟孕酮 (Medroxyprogesterone Ac…
作用机制与甲地孕酮相似,但药物剂量和用法方面略有不同。 也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和复发性乳腺癌。
04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判断标准
乳腺癌内分泌耐药课件
![乳腺癌内分泌耐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6e97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6.png)
6
BOLERO-2的分层分析
分层结果提示 :1. 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次数越多,相对获益越大;2. 既往接受氟维司群治疗与否并不影响后续治疗获益。
Baselga J,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366:520-529.
7
BOLERO-6 :依维莫司+依西美坦 vs. 依维莫司或卡培他滨单药治疗HR+/HER2-ABC的II期研究
研究人群IV期可评估/可测量疾病BCBRCA1或BRCA2突变携带者既往未接受铂类治疗允许入组控制良好的CNS转移KPS70%肌酐清除率 70mL/分既往存在周围神经毒性1级
给药方案卡铂 d1ABT-888 bid d1q21d
剂量水平的I期临床获益
剂量水平(L)
L1
L2
L3
L4
L5
Carb AUC
BOLERO-2: 联合组显著延长PFS
Baselga J et al, New Engl J Med 366: 520-9, 2012
5
BOLERO-2: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截止2011/2
依维莫司+依西美坦 (n=482)
安慰剂+依西美坦 (n=238)
所有级别
3级
4级
所有级别
3级
4级
粘膜炎 (%)
中位PFS,月
10.9
13.8
14.0
HR vs.安慰剂
1.37
1.16
-
(95% CI,P值)
(0.91-2.06, P=0.135)
(0.77-1.75, P=0.485)
Johnston SRD,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531.
BOLERO-2的分层分析
分层结果提示 :1. 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次数越多,相对获益越大;2. 既往接受氟维司群治疗与否并不影响后续治疗获益。
Baselga J,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366:520-529.
7
BOLERO-6 :依维莫司+依西美坦 vs. 依维莫司或卡培他滨单药治疗HR+/HER2-ABC的II期研究
研究人群IV期可评估/可测量疾病BCBRCA1或BRCA2突变携带者既往未接受铂类治疗允许入组控制良好的CNS转移KPS70%肌酐清除率 70mL/分既往存在周围神经毒性1级
给药方案卡铂 d1ABT-888 bid d1q21d
剂量水平的I期临床获益
剂量水平(L)
L1
L2
L3
L4
L5
Carb AUC
BOLERO-2: 联合组显著延长PFS
Baselga J et al, New Engl J Med 366: 520-9, 2012
5
BOLERO-2: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截止2011/2
依维莫司+依西美坦 (n=482)
安慰剂+依西美坦 (n=238)
所有级别
3级
4级
所有级别
3级
4级
粘膜炎 (%)
中位PFS,月
10.9
13.8
14.0
HR vs.安慰剂
1.37
1.16
-
(95% CI,P值)
(0.91-2.06, P=0.135)
(0.77-1.75, P=0.485)
Johnston SRD,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5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PK
nucleus
mTOR
Protein sythesis
ER target gene transcription
ER ERE
Proliferation Survival Invasion
8
Anti-Estrogen therapy leads to RTKs activation
Growth factor
7.00% 12.60% 35.70%
3.90% 9.10% 30.90%
4
2、转移性乳腺癌(M1)内分泌治疗三年后进展率 即超过三分之一
华西医院 1989-今 转移性乳腺癌 接受内分泌治疗共91例,其中
随访年限
随访满足随访年 疾病进展率 死亡率 限的患者总例数
内分泌治疗后三年 内分泌治疗后五年 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12
1、PI3K-Akt-mTOR (PAM)通路抑制剂 临床研究进展
13
Generic name
PI3K inhibitors Pan-PI3K inhibitors XL-147/EXEL6147 PX866 BKM120 RG7321/GDC0941 BAY806946 GSK2126458 CH5132799
PI3K isoform-specific inhibitors
CAL101
Calistoga Pharmaceuticals
BYL719
Novartis
GSK2636771
2、联合抑制ER通路与RTKs及其生长因子 IGF1 or IGF1R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MG-479) HER-2 blocking therapy (trastuzumab) EGFR inhibitors FGFR inhibitors
11
临床对策概括(二)
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 第二信使(细胞内) PI3K/AKT/mTOR 通路、Ras-Raf-MEK-MAPK通路
三、细胞周期正调控分子活化或上调(cyclin D1, cyclin E, Myc) 细胞周期负调控分子失活或下调(p21,p27)
四、抗凋亡因子活化或上调(BCL-XL) 促凋亡因子失活或下调(BCL2-interacting killer,caspase 9)
9
三、内分泌治疗 耐药的主要临床对策
10
临床对策概括(一)
1、联合抑制ER通路与RTKs下游通路 Inhibitors of PI3K, Akt, and/or mTOR pathway (everolimus) Inhibitors of Ras-Raf-MEK-MAPK pathway
(MEK inhibitor AZD6244) AMPK activator (metformin, AMPK是mTOR的负调控分子)
35
31.40%
23
65.20%
15
80.00%
20.00% 39.10% 73.30%
5
二、内分泌治疗可能耐药机制
6
内分泌治疗可能耐药机制
一、ER的改变 ER表达水平下降,突变或磷酸化
二、RTKs(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及其下游通路的激活 ➢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GFR)、成纤维细
3、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Cyclin D1/cyclin E inhibitor (PD0332991) 4、加强对ERα的抑制作用 (1)抑制ERα去乙酰化活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inhibitors (vorinostat) (2)抑制ERα的磷酸化 Src inhibitors (dasatinib)
ATU027
(1)PI3K inhibitors
Company
Stage of Target
development
Exelixis/Sanofi-Aventis Oncot hyreon Novartis Roche Bayer Schering Pharma GlaxoSmithkline Roche
AI
Estrogen
RTKs: EGFR/HER2/ IGFR/FGFR
TAM
ER
Cytoplasma
PTEN
P110
P85 PI3K
AKT
RAS
MAPK
nucleus
mTOR
Protein sythesis
ER target gene transcription
ER ERE
Proliferation Survival Invasion
The Breast 20 (2011) S3, S42–S49
7
ER signaling and cross talk with RTKs
Growth factor
Estrogen
RTKs: EGFR/HER2/ IGFR/FGFR
ER
Cytoplasma
PTEN
P110
P85 PI3K
AKT
RAS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 及临床应对
1
临床医师面临的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挑战
乐观结局: 约70% BC激素受体阳性,可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Tamoxifen、Ais、Fulvestrant
面临挑战: 大约30%原发内分泌治疗耐药,有效者中30% 10年继发耐药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理未完全明确
破解之道: 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不同机理,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或获批进入临床 识别适合选用这些新药的亚组人群
Silence Therapeutics
BC II II
BC III BC I
I I I
I
Class I PI3K/EGFR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KN3 inhibitor ( RNA interferen agent )
2Leabharlann 一、内分泌“耐药”的患者比例调查
3
1、早期乳腺癌(M0)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进展率超过三分之一
华西医院 1989-今 早期乳腺癌 接受内分泌治疗共4676例,其中
随访年限
随访满足随访年 疾病进展率 死亡率 限的患者总例数
内分泌治疗后三年 内分泌治疗后五年 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2510 1536
538
nucleus
mTOR
Protein sythesis
ER target gene transcription
ER ERE
Proliferation Survival Invasion
8
Anti-Estrogen therapy leads to RTKs activation
Growth factor
7.00% 12.60% 35.70%
3.90% 9.10% 30.90%
4
2、转移性乳腺癌(M1)内分泌治疗三年后进展率 即超过三分之一
华西医院 1989-今 转移性乳腺癌 接受内分泌治疗共91例,其中
随访年限
随访满足随访年 疾病进展率 死亡率 限的患者总例数
内分泌治疗后三年 内分泌治疗后五年 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12
1、PI3K-Akt-mTOR (PAM)通路抑制剂 临床研究进展
13
Generic name
PI3K inhibitors Pan-PI3K inhibitors XL-147/EXEL6147 PX866 BKM120 RG7321/GDC0941 BAY806946 GSK2126458 CH5132799
PI3K isoform-specific inhibitors
CAL101
Calistoga Pharmaceuticals
BYL719
Novartis
GSK2636771
2、联合抑制ER通路与RTKs及其生长因子 IGF1 or IGF1R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MG-479) HER-2 blocking therapy (trastuzumab) EGFR inhibitors FGFR inhibitors
11
临床对策概括(二)
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 第二信使(细胞内) PI3K/AKT/mTOR 通路、Ras-Raf-MEK-MAPK通路
三、细胞周期正调控分子活化或上调(cyclin D1, cyclin E, Myc) 细胞周期负调控分子失活或下调(p21,p27)
四、抗凋亡因子活化或上调(BCL-XL) 促凋亡因子失活或下调(BCL2-interacting killer,caspase 9)
9
三、内分泌治疗 耐药的主要临床对策
10
临床对策概括(一)
1、联合抑制ER通路与RTKs下游通路 Inhibitors of PI3K, Akt, and/or mTOR pathway (everolimus) Inhibitors of Ras-Raf-MEK-MAPK pathway
(MEK inhibitor AZD6244) AMPK activator (metformin, AMPK是mTOR的负调控分子)
35
31.40%
23
65.20%
15
80.00%
20.00% 39.10% 73.30%
5
二、内分泌治疗可能耐药机制
6
内分泌治疗可能耐药机制
一、ER的改变 ER表达水平下降,突变或磷酸化
二、RTKs(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及其下游通路的激活 ➢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GFR)、成纤维细
3、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Cyclin D1/cyclin E inhibitor (PD0332991) 4、加强对ERα的抑制作用 (1)抑制ERα去乙酰化活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inhibitors (vorinostat) (2)抑制ERα的磷酸化 Src inhibitors (dasatinib)
ATU027
(1)PI3K inhibitors
Company
Stage of Target
development
Exelixis/Sanofi-Aventis Oncot hyreon Novartis Roche Bayer Schering Pharma GlaxoSmithkline Roche
AI
Estrogen
RTKs: EGFR/HER2/ IGFR/FGFR
TAM
ER
Cytoplasma
PTEN
P110
P85 PI3K
AKT
RAS
MAPK
nucleus
mTOR
Protein sythesis
ER target gene transcription
ER ERE
Proliferation Survival Invasion
The Breast 20 (2011) S3, S42–S49
7
ER signaling and cross talk with RTKs
Growth factor
Estrogen
RTKs: EGFR/HER2/ IGFR/FGFR
ER
Cytoplasma
PTEN
P110
P85 PI3K
AKT
RAS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 及临床应对
1
临床医师面临的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挑战
乐观结局: 约70% BC激素受体阳性,可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Tamoxifen、Ais、Fulvestrant
面临挑战: 大约30%原发内分泌治疗耐药,有效者中30% 10年继发耐药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理未完全明确
破解之道: 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不同机理,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或获批进入临床 识别适合选用这些新药的亚组人群
Silence Therapeutics
BC II II
BC III BC I
I I I
I
Class I PI3K/EGFR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I3K inhibitor PKN3 inhibitor ( RNA interferen agent )
2Leabharlann 一、内分泌“耐药”的患者比例调查
3
1、早期乳腺癌(M0)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进展率超过三分之一
华西医院 1989-今 早期乳腺癌 接受内分泌治疗共4676例,其中
随访年限
随访满足随访年 疾病进展率 死亡率 限的患者总例数
内分泌治疗后三年 内分泌治疗后五年 内分泌治疗后十年
2510 1536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