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性能的研究

合集下载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共3篇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共3篇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共3篇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1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碎成一定大小的骨料再次利用,并通过现代化工艺进行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其具有环保、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点。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的骨料已经经历了一次使用,其性能与新鲜混凝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弹性模量、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如何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综合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提高强度的关键。

一般来说,适当降低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在降低水灰比的同时,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优化骨料配合比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骨料的比例对混凝土强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再生骨料与新鲜混凝土的混合配合比要适宜,不能过多添加再生骨料,过多添加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在确定适宜的骨料配合比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骨料的种类、大小等因素,还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等因素。

3. 使用化学掺和剂使用化学掺和剂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常见的化学掺和剂有高效减水剂、膨胀剂、凝结剂、抗裂剂等。

这些化学掺和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采用陶瓷颗粒代替粗集料由于再生骨料中的粗骨料具有较弱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开始采用陶瓷颗粒代替再生骨料中的粗集料,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与再生骨料相比,陶瓷颗粒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采用陶瓷颗粒代替再生骨料中的粗集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质及力学性能研究

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质及力学性能研究

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质及力学性能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建设领域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本论文采用破碎方式处理建筑垃圾生产出再生骨料,利用再生骨料制备出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再生骨料;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气孔率一、绪论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大量的建筑拆迁、路面重修带来了大量的混凝土废弃物。

目前我国的废弃混凝土建筑垃圾小部分做新修公路的基层或建筑物基础垫层,而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运到荒郊野外堆放或埋入地下,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造成长久的环境污染[1]。

废弃的混凝土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骨料,如果能变废为宝将这些材料再回收利用,得到建设所需的各种粒径的骨料重新应用到新建建筑物上,这样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大量自然资源,同时也缓解了骨料供应不足与需求大的矛盾,另外还大大减轻了废弃混凝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针对混凝土废弃物再利用的问题,将建筑垃圾经过水洗、破碎、筛分、配制成一定级配的骨料,然后按比例取代部分天然骨料,并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拌和得到新拌自密实混凝土。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在设计范围内,通过测试自密实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研究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对再生骨料利用提出相对科学的方案,并对再生骨料后续研究提供了资料。

二、实验原材料及配合比1.实验材料1)复合硅酸盐水泥:京兰水泥厂生产的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烧失量5.31%。

2)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原料为废弃的混凝土板,先经过人工破碎后,用水浸泡去除表面的粉尘和泥土,晾干后再由鄂式破碎机破碎,之后再用分样筛筛分出粒径在0.15~4.75mm的再生骨料备用[2]。

3)减水剂:Q8081PCA液体均衡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

4)水:自来水。

5)细骨料:河砂,经分样筛筛分后确定其粒径小于5mm的,细度模数介于2.3-3.0之间的中砂,然后用自来水人工冲洗、晾干。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是以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所生产的混凝土。

再生骨料是指从废弃的建筑混凝土中经过加工处理后获得的。

由于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RAC正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对RAC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进行讨论。

首先,RAC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力学性能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研究表明,由于再生骨料的颗粒形状和孔隙度与天然骨料不同,RAC的强度、抗压性能和弯曲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再生骨料中的一些球形颗粒可以填充天然骨料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破碎颗粒,RAC的抗拉性能和冻融性能可能会降低。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优化骨料加工技术,以提高RAC的力学性能。

其次,在工程应用方面,RAC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RAC可以用作非结构部件或辅助结构部件,例如地盖、墙板和护坡等。

这些结构通常对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较低,而且重量较轻,这些都是RAC的优势。

其次,RAC可以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和加固。

再生骨料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可以有效地与旧混凝土结合,提高修补层与旧结构的融合程度。

此外,RAC还可以用于道路基层和路面的建设。

由于RAC的力学性能适用于一般道路要求,其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

然而,尽管RAC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但在工程实践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再生骨料的品质和性能可能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因此需要对再生骨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试验。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来解决RAC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掺加剂和减水剂来改善RAC的流动性,以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另外,针对RAC的耐久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RAC的抗渗性、抗腐蚀性能等方面,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及优缺点分析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及优缺点分析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及优缺点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主要来自农村房屋改造。

被拆除房屋主要由方砖、水泥砂浆、钢筋等组成。

在这些组成成分中,砖渣比重较大,混凝土渣相对于砖渣较小,废弃的钢筋、木材、塑料含量较大。

因此,为了解决建筑废料所带来的危害,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在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1再生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1.1 粗集料粗集料采用19.0~37.5mm、9.5~19.0mm、4.75~9.5mm规格的碎石,其技术性质如下表。

粗集料技术性质1.2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采用4.75~31.5mm规格的骨料,其技术性质如下表。

建筑垃圾再生料的颗粒组成范围1.3 细集料细集料采用0~4.75mm的石屑,其主要技术性质见下表。

细集料检测结果2影响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因素2.1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水灰比作为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罗付军在高性能引气路面混凝土研究中提到,当混凝土的水灰比介于0.25~0.45之间,抗压强度会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

水灰比对水泥浆的影响较大,水泥浆是将骨料与骨料之间连接起来的胶凝材料,用水过多,水灰比变大,水泥浆稠度会相应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水泥用量大,导致水灰比降低,水泥浆难以与骨料结合,最终也会降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2 孔隙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透水混凝土内部具有较为丰富的孔隙结构,以便在有水聚集的情况下较好的进行排水。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隙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有很大关系[2]。

物理学中讲到物体的密度越大其抗压强度越高,对于透水混凝土同样适用,为了从孔隙率方面提高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我们就要增强水泥浆体及胶凝材料的密度。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孔隙率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基于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性能试验研究》范文

《基于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性能试验研究》范文

《基于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性能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化与提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其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此技术通过引入微生物和特定的营养源,使混凝土具备自修复能力,对裂缝进行自动修复。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日益突出。

再生骨料作为建筑垃圾的重要部分,其有效利用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是建筑领域的难题。

因此,将再生骨料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研究其对于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不仅有助于解决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还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的主要材料包括再生骨料、普通骨料、水泥、微生物、营养源等。

其中,再生骨料来源于建筑垃圾,经过破碎、清洗、筛分等处理后得到。

2. 实验方法(1)混凝土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再生骨料、普通骨料、水泥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和微生物,搅拌均匀,制备成混凝土试件。

(2)裂缝模拟:通过特定设备在混凝土试件上模拟裂缝产生。

(3)自修复实验:观察并记录混凝土试件在模拟裂缝产生后的自修复过程。

(4)性能评价:通过观察和检测混凝土试件的裂缝宽度、修复效果等指标,评价其自修复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再生骨料对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在自修复性能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的混凝土在模拟裂缝产生后,能够更快地启动自修复过程,且修复效果更显著。

2. 微生物与营养源对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和营养源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自修复性能。

微生物通过与营养源发生反应,产生修复物质,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填充和修复。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逐年攀升,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已经超过15亿吨,并且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些建筑垃圾中,废弃的混凝土、砖瓦、木材等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资源的再利用。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开始关注建筑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及构件的制备,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较好环保效益和经济价值的新型途径。

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不仅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为建筑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进行全面的探讨分析,以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的受力性能,可以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前提。

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分离出可回收物、有机物、砖瓦碎石等不同性质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转化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砖块等多种建筑材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再生骨料的制备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

将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除杂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质地坚硬、颗粒均匀的再生骨料。

这种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可以替代部分自然骨料用于混凝土和构件的制作。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天然骨料的开采和加工,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

再生骨料的制品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和更高的环保性能,有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

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

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再生粗骨料,作为一种由建筑废弃物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得到的骨料,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减轻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

然而,再生粗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机理,以期为再生骨料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首先将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物理特性、力学性能和化学组成等方面。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国内外关于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实验,探究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和机理探讨,揭示再生粗骨料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内在机制。

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改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机理,还可以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再生粗骨料的性质及制备再生粗骨料(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主要来源于建筑废弃物的破碎和处理,其性质及制备过程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并优化再生粗骨料的性质及制备技术,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再生粗骨料的性质主要包括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

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形状、粒径分布、吸水率、密度和压碎指标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化学性能则主要体现在骨料的化学成分和稳定性,这对于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微观结构则是指骨料内部的孔结构、界面过渡区以及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结合状态,这些都会影响到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d t n o x a so g n ,b t a ce s e s c y c h so d rtn i f xu e i o fe p n in a e t u n i ra e t t k o e in a e t n o tr . i c n h i n e o mi
实践并不多n 。 J
1 试验 方 案
再 生骨 料混凝 土试验 配合 比设 计借 鉴 JJ —2O( G5 5 OO普
通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 规程》 以天然 骨料混 凝土 t0配合 比 , 2 3 为 基准 , 详细配合 比设计如表 1 所示 。根据施 工要求 的坍 落 度 和粗集料最大粒 径查 阅 JJ5 OO 普 通混凝 土 配合 比 G5 —2O( 设计 规程》 相应表格 , 确定单方混凝 土放 入参 考用 水量 , 并在 此基础上增加 5 %的拌合 水用量 。再生 骨料 混凝 土 主要原
RE , L重 GGREGA I ( D A TE C0Na T E G a — h n S N e w i S n UO Yu n t e , U K — e , U Ya N
( aoa E g er gR s rhC ne o s e uc eoey K n igU i r t o N tn l ni e n ee c e t f t R s r R cvr, um n n esy f i n i a r Wa e o e v i S i c n eh o g ,K n n 5 03 C i ) c n eadT cnl y umi 6 09 , h a e o g n
【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基本性能; 试验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580 U2 .
E P 碾 1 E
【 文献标识码】 B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再生骨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式,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混凝土,则是利用再生骨料替代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其性能研究对于指导再生骨料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再生混凝土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性能差异,以及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优劣,为再生骨料的合理利用和再生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探讨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再生骨料的制备与性能再生骨料的制备是再生混凝土生产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再生骨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废旧混凝土的破碎、筛分、清洗和干燥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废旧混凝土的破碎程度和筛分精度对再生骨料的粒径分布和形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性能方面,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

由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有旧砂浆,其吸水率显著高于天然骨料。

这一特性使得在制备再生混凝土时,需要调整混合比例和施工工艺,以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收缩和开裂等问题。

再生骨料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低于天然骨料。

这是因为废旧混凝土中的骨料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已经承受了一定的荷载和环境侵蚀,其内部可能存在微裂缝和损伤。

因此,在再生混凝土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再生骨料的掺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再生骨料的粒径分布和形状也会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再生骨料的粒径较大、形状不规则,这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影响施工效果。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混凝土采用的矿物骨料在采矿、加工、运输、使用过程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资源消耗大。

为此,再生骨料(Recycled Aggregate)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的定义、性能特点、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再生骨料,指的是从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废渣等再生材料中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骨料。

再生骨料的来源较为广泛,包括建筑废弃物、拆迁废弃物、公路养护废弃物、钢筋混凝土废弃物等。

再生骨料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筛分、洗涤、破碎等步骤,以消除其中的杂质,提高其质量。

三、再生骨料的性能特点1. 物理性能: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主要表现在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密度等方面。

再生骨料的颗粒形状不规则,颗粒大小不均匀,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率较高。

由于再生骨料的来源不同,其密度也会有所不同。

2. 化学性能:再生骨料的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原材料的来源。

由于再生骨料来源于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废渣等,其化学成分也会受到原材料的影响。

再生骨料中含有的硫酸盐、氯离子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会有一定的影响。

3. 力学性能:再生骨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重要指标。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与传统骨料相比略有下降,但不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四、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 用于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矿物骨料,在普通混凝土中应用。

经过实验表明,再生骨料与传统骨料相比,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不会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

2. 用于高强度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的传统骨料,在高强度混凝土中应用。

由于再生骨料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因此需要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应用。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建筑业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再生骨料作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基于深度和广度标准,评估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并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再生骨料的定义和来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首先需要明确再生骨料的定义和来源。

再生骨料指的是从拆除、改建和修复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结构中产生的废弃破碎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所得到的材料。

这些废弃破碎混凝土经过筛分和洗净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用于替代天然骨料在混凝土中使用。

二、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2.1 强度性能再生骨料作为骨料的替代品,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再生骨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然而,当再生骨料的掺量超过一定比例时,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2.2 塑性和可变性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塑性和可变性,使得混凝土更易于施工和加工。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工程中,如隧道、大坝和管道等,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可变性和施工性能。

2.3 耐久性能和环境影响再生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再生骨料中的矿物质成分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而且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适当地控制再生骨料的掺量和粒度分布,可以在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废弃破碎混凝土的充分利用。

再生骨料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还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涉及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塑性和可变性、耐久性能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其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抗压强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然而,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大量的混凝土生产不仅消耗大量的天然资源,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骨料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及特点再生骨料是指经过筛分、清洗、破碎等处理后,从建筑垃圾中回收出来的混凝土碎石和砖石等物质。

再生骨料具有以下特点:1.再生骨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2.再生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减少对天然资源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3.再生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等性能,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三、再生骨料的应用随着再生骨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再生骨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工程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路面基层和路面面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路面工程的成本,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2.水泥混凝土制品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水泥混凝土制品,如管道、排水沟、路沿石等。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

3.混凝土结构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混凝土结构,如桥梁、隧道、大型水利工程等。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4.园林绿化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如园路、广场、花坛等。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景观效果。

四、再生骨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再生骨料的质量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再生骨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再生骨料质量控制技术。

1.筛分技术筛分技术是对再生骨料进行分类的一种常用技术。

通过筛分,可以将再生骨料分为不同粒径的级配,以满足不同应用要求。

2.破碎技术破碎技术是将再生骨料进行破碎的一种技术。

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性能研究

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性能研究

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性能研究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建筑材料如天然石材、混凝土等资源有限,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

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是指将回收利用的各类废弃材料(如建筑垃圾、工业废渣、道路碎石等)作为骨料,与水泥、砂、水等原材料混合制成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

研究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的性能,为推广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强度发展规律、抗裂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其设计、施工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1.1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需求不断增长,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传统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这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再生骨料堆石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

原材料消耗大:传统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能源消耗高: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这些能源的消耗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传统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往往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废弃物处理困难:传统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废弃的砂、石、水泥等,这些废弃物难以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混凝土产品在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巟异,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变形和耐久性能的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变形和耐久性能的研究

再 生 骨料 混凝 土 力 学 、 形 和 耐久 性 能 的研 究 变
吴仕成 , 严捍 东
( 华侨 大学 土木 工 程 学 院 , 建 厦 门 3 12 ) 福 6 0 1

要 : 文 结 合 《 凝 土 和 砂浆 用再 生 细 骨料 )GB T2 1 6 、混 凝 土 用 再 生 粗 骨 料 》 G / 2 1 7 和《 生 该 混 ) / 57)《 ( ( B T 57) 再
ce g e at o r t ld a gr g ec nc e e;t e h ia r ery,d f r a in a d d a lt e yce gg e t on r t r o— hem c anc lp op t e o m to n ur biiy ofr c ld a ga e c c e ea epo r r ft a t a g e t o r t b ih pr e e hn c lpr pa a i n, t ope te e y l d c c e e c n e h n na ur la gr ga e c nc e e, utw t op r t c ia e r to he pr ris ofr c c e on r t a m e tt e ie e t fcvi e gi e i . e he r qu r m n so i l n ne rng Ke y wor s: e yce ggr g t o r t d r c ld a e a e c nc e e;m e ha ia o ri s d f m a i c n c lpr pe te ; e or ton; d a lt ur biiy
骨 料 应 用 技 术 规 程 》 J J T2 O 最 新 相 关规 范 , 比分 析 了 国内 外 有 关再 生 混 凝 土 的研 究 成 果 。研 究 表 明 , 生 骨 (G / 4 ) 对 再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

建筑垃圾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可持续发展、环保、经济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制备技术、应用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以废弃混凝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破碎、筛分和洗涤等处理工艺制成的混凝土材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替代传统的天然骨料混凝土,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如路面、桥梁、水利工程等。

三、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特点1.环保: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制成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天然资源。

2.经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来自于建筑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降低建筑成本。

此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过程较传统混凝土简单,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

3.性能稳定: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可以满足各种建筑工程的需求。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相当,甚至有些指标更优。

4.提高建筑垃圾利用率: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将废弃的混凝土转化为有用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四、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破碎、筛分和洗涤等工艺。

具体步骤如下:1.混凝土破碎: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使其成为符合要求的颗粒。

2.筛分:将破碎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粒径的骨料。

3.洗涤:对筛分后的骨料进行洗涤,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杂质。

4.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设计合适的配合比。

5.拌合:将骨料、水泥、砂、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合。

6.浇筑:将拌合好的混凝土浇注到模板中,进行养护。

五、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方向1.路面工程: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用于各种路面工程,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表1混凝土配合比
三、实验结果
将5组养护28d后的混凝土试件用混凝土压力机测定其抗压强度,记录每个试件的破坏荷载,并算出其抗压强度,试验所得各项数据如表2所示。再生骨料取代率与试件的抗压强度关系见图1经过计算,5组试件中抗压强度的最大误差为10.61%,满足要求,故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取3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再生骨料取代率与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关系见图2。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建筑垃圾的与日俱增,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效率低,传统建筑废弃物的填埋处理方式存在许多隐患,如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侵占土地等,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可以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如今,天然骨料的过度开采导致了混凝土天然骨料的紧缺。为满足需求,欧美等国家几乎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而每年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我国部分地区遇到暴雨季节,降水量大,加之以往的城镇基础道路设施硬化面积过大且不透水,不能及时疏水排水,容易导致积水严重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具有环境友好性,无砖面凹陷等现象,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降水时可满足路面的渗水要求,使地下水得到充足的补给,缓解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的压力。
二、实验概况
1、实验原材料
(1)水泥: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标准天然河沙。(3)粗骨料:天然粗骨料为碎石。再生粗骨料为工地上经机械破碎的楼房板、梁、柱混凝土,破碎后的混凝土经过筛分,其各项指标应符合GB/T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标准中的规定。(4)水:普通自来水。
2、实验配合比设计
由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导致其会在外界环境中暴露出更多的面积,不利于抵抗冻融循环的破坏。因此,研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其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随着 再生 骨 料 中砖 的 比例 的增 加 , 生 混 凝 土 再 的2 抗 压强 度 不断 的减少 , 8d 降幅达 5 % 。 0 再生 混 凝 土 的 2 8 d抗 压 强 度 试 验结 果 , 图 1 如
所示 。
凝 土 的 2 压强 度 基 本均 呈 线 性关 系 , 8d抗 随着 压 碎
格; 表观密 度为 22 0k/ 堆 积密度 为7 0 k/ 。 0 gm ; 5 gm
1 1 5 减水 剂 ..
1 试 验 研 究
1 1 原 材料 .
萘 系高效 减水 剂 , 减水率 为 2 % 。 其 0
12 配合 比设 计 .
1 1 1 再生粗 骨料 .. 将拆 迁 过 程 中产 生 废 砖 和 废 混 凝 土 块 分 别 破
我 国每年拆 除建 筑垃 圾大 约 为 4~ 5亿 吨 , 中 其 废弃混 凝 土 约为 1 6亿 吨 , . 除此 之 外 还有 新 建 房 屋 产生 4亿 吨 的建 筑垃圾 中的废 弃混 凝 土 。同 时预计 今后混凝 土碎 块的 产生量 将增 多 。将 废弃 混凝 土作 为再生 骨料生 产再 生混凝 土不 但是 关 系到 建筑 垃 圾 能否 资 源化 的至关 重 要 的第 一 步 , 而且 还具 有 非 常 重要 的环 保和 自然 资源保 护意 义 。一 方面解 决 了大 量废弃 混凝 土处理 困难 以及 由其造 成 的生 态环 境 日 益恶化 等 问题 。另 一 方 面 , 用建 筑 垃 圾 再 生 骨 料 替 代天然 骨料 , 以减 少建筑 业对 天 然骨 料 的消 耗 , 可 从 而减少 对天然砂 子 的开采 , 符合可 持续 发展 的要 求 。
a dC v n i ei , h n c u in 1 0 2 , hn ) n i l gn r g C a g h nJ i 3 0 1 C ia iE e n l

再生骨料改性与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再生骨料改性与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合 . 配 制 力 学性 能 、 久 性 能 均 与 天然 骨料 混 凝 土 一 致 的 再 生 骨料 混 凝 土 。 可 耐
【 关键词】 再生骨料 ; 改性 ; 耐久性
1 前 言
生技 术 、 生骨 料 碱 性 改性 技 术 、 生 骨 料 酸 改 性技 再 再 术等 但 由于再 生 骨料 的处 理成 本偏 高 。 再生 混凝 对
报 ,0 0 2 ( :3 3 1 3 . 2 1 ,96) 3 — 37 1
矾 石等 水硬 性 水化 产 物 . 在石 膏 晶体 网络结 构 中起 到 增强 、 填充 、 粘结 的作 用 , 使硬 化 体 结 构 更 加 致 密 , 在 最 优掺 量 1%的情况 下 . 0 试样 的力 学 性 能和 耐 水性 能 得 到有效 改 善
【 要】 利用 自制再生骨料改性 剂对再 生骨料进行改性并用于配制再生骨料混凝 土 ,测试再生混 摘
凝 土 的 耐久 性 能 。结 果 表 明 : 用 自制 再 生 骨料 改性 剂 对 再 生 骨 料 改性 可使 其 吸水 率 降 低 5% t t, 采 0  ̄ - 2 基 本 性 能 达 到 与 天 然 骨 料 相 近 的 水 平 .而 采 用 改 性 后 的再 生 骨料 与 传 统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配制 技 术 结
废 弃 混凝 土块 经 破碎 、 级 并按 一 定 的 比例 混合 土 的离子 渗透 能力 研 究较 少 . 实 际工 程使 用 中容易 分 在
后 形 成 的骨 料 称 为再 生 骨 料 ( e yldA gea ) 。 存 在耐 久性 偏低 的 问题 R c c grgt I e e” 。为此 。 过试验 研究再 生骨 通
外 观 密 度 (g m) k/ 3 c 灰 百 色 无 色 透 明 12 - 4 10 . 5 固含 量 ( ) % 4. 32 4. 81 N ̄ a ( ) % 1. 45 1. 96 C- 1 ( %) <. 0O 5 <. 05 0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与评述论文[五篇]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与评述论文[五篇]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与评述论文[五篇]第一篇: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与评述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减轻不断增加的废弃混凝土带来的环保压力,减少资源浪费,建议对废弃混凝土回收处理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来配置再生混凝土,使废弃混凝土变成土木工程领域的绿色资源。

文章从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性能,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其耐久性等方面介绍了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材料、结构、力学性能,耐久性方面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为再生混凝土技术在科研与工程应用中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力学性能;耐久性再生混凝土简介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再生混凝土(Recycled Concrete),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裂解、破碎、清洗与筛分后,制成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新混凝土。

它是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的简称。

近年来,我国建筑垃圾逐年上升,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主要是废弃混凝土,这些垃圾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处理这些废弃混凝土的方法有两种:一、运往郊外堆存。

这会成为新的垃圾源,显然不可取;二、作为回填材料简单地使用。

这会浪费资源,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

据估计,2008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产生的建筑垃圾约3亿吨,地震所造成的建筑垃圾量远远超过中国每年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总和,地震所造成的建筑垃圾量十分庞大,如何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挑战。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加工来恢复其原有性能,形成新的建材产品,从而既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又解决了部分环保问题。

这既是发展绿色混凝土,实现建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3期2016年6月吉林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Vol.33No.3Jun.2016收稿日期:2015-08-08.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攻关项目(20130204009SF ;20150203014SF ).作者简介:肖力光(1962 ),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博士.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性能的研究肖力光1张雪1王思宇2(1: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118;2: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长春130000)摘要:本文综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合理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完全可以替代原生混凝土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再生混凝土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又保护了环境,节省了天然骨料资源,是一种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关键词:再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中图分类号:TU 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919(2016)03-0027-04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nd its Performance StudyXIAO Li -guang,ZHANG Xue,WANG Si -yu(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lin Jianzhu University,Changchun,China 130118;2:Cahgnchun Building Materiars Co.,LTD,of Yatai Group,Changchun,China 130000)Abstract: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s reviewed in this essay,introduced the work 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the reasona-ble replacement ratio of recycled concrete can completely replace the original concret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the recycled concrete not only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waste processing,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save the natural aggregate resources,is a kind of application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Keywords: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work 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ies;dura-bility0引言随着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加重,而建筑垃圾中重要组成部分为废弃混凝土,因此,废弃混凝土的有效再利用是建筑垃圾治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1],可解决普通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产生的自然资源、能源、环境及相关社会问题,缓解骨料供求紧张的压力,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1再生骨料混凝土国内外发展现状1.1再生骨料混凝土国外发展现状近30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欧洲地区的发达国家对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和再生骨料的研究,这些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结构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美国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企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必须由企业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28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第33卷倾倒”[3].1982年,在《混凝土骨料标准》(ASTM-33-82)中规定,破碎的水泥混凝土属于粗骨料范畴[4].与此同时,“美国军队工程协会”也鼓励使用再生骨料[5].美国在鼓励使用再生骨料的同时还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系统的试验和研究.例如,Michigan[6]用再生骨料混凝土铺筑两条公路,技术人员进行了收缩性测试试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Kansas交通厅利用旧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测试研究,再生混凝土用于混凝土路面面层.日本由于其国土资源匮乏,因此十分重视对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和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相继在各地建立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加工厂.据统计,1995年日本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率达到了65%[7],此外,日本还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配合比、强度、收缩、抗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8].荷兰是最早开展再生混凝土应用和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荷兰就制定了利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备素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规范.俄罗斯着重研究了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特性,研究表明,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不同,再生混凝土的韧性和弹性模量随之变化,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小于普通混凝土[9].1.2再生骨料混凝土国内发展现状虽然我国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展和研究较晚,但也取得了相应成果,如顾佳勋[10]研究的建筑垃圾砌块技术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湖北省襄樊市公路建设中采用了大量混凝土破损路面,这种技术是拆除路面混凝土,破碎,制成骨料,把再生骨料用到新建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底基层,在水稳基层中采用30%的再生骨料,并使水稳基层的性能得到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同济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已进行了再生骨料制取烧结砖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华侨大学就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不同来源、吸水率、含水率、破碎方法、材料物理性能、配合比、工程性能、构件应用性能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1].在沪太路改造工程中,上海市政工程局把再生骨料用做水泥稳定层材料,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并编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标准,再生骨料混凝土有望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均小于天然粗骨料,吸水率大于天然粗骨料,由于再生骨料表面粘结一些水泥砂浆,砂浆孔隙率大,吸水率增大,导致再生骨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差于天然骨料.2.1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由于再生粗骨料是由机械破碎得到的,在破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骨料颗粒表面出现裂纹或微裂隙,并且附着一些水泥砂浆和小石屑,因此具有较大的吸水率.张名杰[12]的试验得出,在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坍落度逐渐减小,并且取代率越大,坍落度减小的越显著.笔者认为,混凝土的工作性与骨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形态和吸水性有较大关系,颗粒级配和颗粒状态可以通过生产工艺进行改善,而较高的吸水率是由骨料本身内部及外部构造决定的,通过生产工艺很难改变,这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必须考虑,较高的吸水率将导致再生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易离析,可以通过对再生粗骨料进行界面改性,减小吸水率,当然,这方面的影响和解决方法需要大量的试验去验证和探究.2.2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强度影响;另一方面是混凝土自身的致密程度,即有效水灰比越小,混凝土越密实,抗压强度越大.大量试验表明,没有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提前预湿处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50%以内,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此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由第二种因素决定;实践表明,加入粉煤灰和矿渣粉,在水化硬化过程中,粉煤灰和矿渣粉会填满再生粗骨料在机械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细微裂缝,与水泥水化产物、再生粗骨料吸附的水发生二次水化反应,水化产物能填充再生骨料的裂隙,从而使再生混凝土更致密,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随之提高[13-15].崔雅倩[16]指出,还可以通过搅拌工艺改善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强度,其工艺过程为先在骨料表面裹一层掺合料,通常为硅粉、矿渣、粉煤灰或两种混合掺合料,吸收水泥水化过程中富集在骨料表面的Ca(OH)2,形成CSH凝胶,从而使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减小甚至消除,提高混凝土强度.第3期肖力光,张雪,王思宇: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性能的研究292.3再生骨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2.3.1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由于再生粗骨料在机械破碎过程中内部形成许多微裂纹及表面附着的水泥砂浆,使再生粗骨料内外形成许多相互连通的孔道,孔隙率较原生混凝土大,进而增大了渗透能力,吸水性较强,抗渗性低于原生混凝土,为此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就成为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重要途径[17-18],张名杰在试验中没有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湿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吸附的水量增加,有效水灰比减小,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明显提高,优于原生混凝土.而张建强等[19]人试验中,对再生粗骨料提前预湿处理,得出结论:再生粗骨料随着取代率增加,抗渗性明显降低,且随着取代率增加,抗渗性降低幅度明显增加,原因是预湿后的再生粗骨料,裂纹和缝隙被水填满,水化硬化后混凝土中空隙较多,导致再生粗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抗渗性低于原生混凝土.马立国[20]指出,基于再生粗骨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表面水泥砂浆的孔隙,再生粗骨料中旧界面等因素,导致再生混凝土较原生混凝土有更大的孔隙率,抗渗性较差,试验表明:通过降低水灰比、加入矿物掺合料等途径可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2.3.2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张建强等[19]人试验得出,相同取代率情况下,随着水胶比增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变小,这是由于自由水越多,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氯离子越容易迁移所致;在相同水胶比情况下,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来越小,由于再生粗骨料在破碎过程中内部产生很多微裂缝及表面附着的水泥砂浆,但是再生粗骨料孔隙率较原生粗骨料大,这些因素导致再生粗骨料为氯离子提供了更多通道.肖开涛[21]试验指出,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逐渐增大,当体系中加入粉煤灰后,抗氯离子渗透性得到很大提高,这是由于粉煤灰填补了再生粗骨料的裂纹和孔隙或者是骨料与骨料之间的间隙,使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更加严密,粘结强度更高,从而抗氯离子渗透性加强.当加入高效减水剂和矿物外加剂时,再生混凝土此时的抗渗性接近于高性能混凝土.叶腾等[22]人试验得出,对于早龄期再生混凝土,掺加粉煤灰可以使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得到改善,但不是越多越好,当粉煤灰掺量在30%时,氯离子迁移系数相对于未掺加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有所降低,当粉煤灰掺量为10%时达到最低.试验证明: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可以使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使氯离子渗透深度降低26%;另外,对再生混凝土进行加湿养护,可以使其内部孔隙内未完全水化的水泥进行二次水化,水化产物将孔隙填充密实,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2.3.3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张建强等[19]人试验得出,普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250次时,质量损失率为4.1%,没有超过5%,而再生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湿处理,在取代率为40%且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为5.1%,超过了5%,且增幅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就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而言,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呈增加的趋势.赵飞等[23]人指出再生混凝土试件本身内部有很多孔隙,在进行冻融循环时处于水充足的浸泡状态,使得试件孔隙充满了水,而试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表面的水泥浆脱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且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再生混凝土试件孔隙率越高,在冻融作用下吸水冻胀又产生大量裂缝,严重时使部分粗骨料脱落,再生混凝土试件质量损失严重.胡天安[24]试验得出,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能力呈下降趋势,取代率在30%以内时,抗冻融循环能力降低不明显,取代率在45%时,抗冻融循环能力明显降低.大量试验证明:通过减小再生粗骨料粒径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16mm 20mm;另外,采用半饱和面干状态的再生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可显著提高.3结语再生混凝土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保护环境,而且节约自然资源,达到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最优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30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第33卷参考文献[1]汪振双,崔正龙,周梅.再生粗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14,26(1):1-5.[2]黄靖.不同粗骨料种类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3]韦虹.混凝土用再生骨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4]李秋义,全红珠.混凝土再生骨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5.[5]郑惠珍.再生粗骨料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1-5.[6]Shi-Cong Kou,Chi-Sun Poon,Miren Etxeberria.Influence of recycled aggregates on long term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concrete[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11(33):286-291.[7]C.Medina,M.Frias b,M.I.Sanchez de Rojas.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s using ceramic sanitary ware industry waste as coarse aggregate[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31):112-118.[8]Pedro Nel Quiroga,BS,M.Sc.The Effect of the Aggregates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Doctor of Philoso-phy].America: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December,2008.[9]Abou-Zeid,M.and Fakhry,M.“Short-Term Impact of High-Aggregate Fines Concrete on Concrete Incorporating Water-Reducing Admix-tures”,Materials Journal,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J].July-August,2011,100(4):280-285.[10]Ahn,N.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Guidelines for Using Higher Contents of Texas at Austin,2010.[11]祝林超,李鹏,寇君淑,马政,袁猛,贺奕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四川建材,2015,41(3):1-2.[12]张名杰,赵俊奎,丁铸.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5,21(4):1-4.[13]盛毅生.再生骨料混凝土水灰比统一定则与界面强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6.[14]陈国慧,彭泽艳.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重庆建筑,2014,13(127):1-3.[15]杭美艳,张培育,徐雅丽,李震,魏泽雨.再生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5(12):1-6.[16]崔雅倩.再生混凝土的搅拌工艺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4.[17]王玲娟,江昔平.再生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再研究与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33):1-2.[18]王长青.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最新进展[J].建筑结构,2014,44(22):1-7.[19]张建强,鲁亚,施麟芸.再生骨料强化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5,12:1-5.[20]马立国.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耐久性研究[C].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21]肖开涛.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改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22]叶腾,徐毅慧,张锦.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5):1-5.[23]赵飞,周志云,陈新星,俞斌.再生粗骨料和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影响的研究[J].水资源与水土程学报,2015,26(4): 1-5.[24]胡天安.低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及其改善措施[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