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接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一个网 络而言, 根据散射参数定理, 可知式
Z= ; Z二E S (一'‘ . Z+ (+ 'E S一 , : ) )
+E S (一 ) () (+ ) S , 2 E 一 0
得到以 上关系式后, 根据式 (9 可 1) 得到串 联 二端口网络的s 参数。 为了 检验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设计了 两个不同 的二端口网络, 并使其串 电 连, 路结构及元件参数 r 一  ̄二 - 一 - .二66 , 5
出,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吻合。
5 50
为 50, 0 然后用上述分析方法计算了串联之后的 一 端口网络S 参数, 最后用网络分析仪测量了串 联 之后的S 参数。 给出了 图4 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 较
结果,由图可以看出,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吻合。
丁 -
:“ 1 一 ’ ‘

七_
6 二8 5 4F , p 3 F p
大学, 0 3 20 [ 刘国林等,电子测量,北京: 3 ] 机械工业出版
社,20 03
[ H 4 7 ] . 米歇尔, 用功率波分析二端口 网络,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犷 59 5. n一 10 7 1.f' ] \ 。一’
N; 9
T} 二 w 」 一
}I 4 , M I


0一 m 一7 L 一
袭 卜 —
气 ̄ 7 一一一一 a 一下 一一
护 . 确 臼 门目 ..
图 5 两个二端口网络的并联
} 盈 万盆引

-几
月 1
TT 一 , I TT ,: Z 2
针对变量a b 和 整理上式,引入单位矩阵
可得
b ( + )( 一) =Z E ,。 E . 一Z a
将上述方程与式 ( )相比较,得 1
b 二S a
(7 1)
个端子的电 流等于流出另一端子的电 不因串 流) 联 而破坏,此时串联二端口网络的2参数等于子网

.白


.we es L

 ̄ ̄
J 了

,. ‘
1 . e es


一一




1 1



es
l L
得 把二端口网络的端口电压用2参数表示,
{一1 几 ”{ !T {2 , [, " a 仁 ]
r es es e we L
a .h
--


.b
() 3
比 凡: 开 例是 。离 端口1 电 反 波认 是a 的 压 射 , , 在
瑞口1 射的 与 反 部分 端口2 压入 的电 射波气从 端
口2 输到端口1 传 的那部分之和,故有
关词二口络“数娜 键 端网 参
引a 构成二端口网络本身的元件及其联接方式决 定了该网络的参数。 一旦把表征二端口的参数确定 后, 就可以 找出二端口中电 压和电流的变化关系,
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二端口网络在传递电能和信 号方面的性能,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3 级联的情况 . 1 图 2是由两个二 端口网络级联组成的网络。
如果能找出 端口网 二 络的S 参数与 Z 参数之间 的关 用5 系, 参数来表示Z参数, 然后利用串 联二 端口网 络的 Z参数关系,就能得到串 联网络的s参
数。
Z=E SE S , +) 一) ( ( 一
件的前提下,有
() 1 9
经过以 上推导,得到了s参数与Z参数之间 的关系。 对于串联的二端口网络, 在不破 坏端口 条
参数。
+E S (+ ", ( ) (一 "E S 一 2 ) ) 4
为了 检验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设计了 两个不同 的二端口网络, 并使其并连, 路结构及元件参数 电 如上图5 所示. 从图5 看出, 可以 两个二端口的 端
[ 1 ]邱关 电 北京: 等教育出 源, 路, 高 版社,97 1 9 [ 梁贵书,电网络分析选论, 2 〕 保定: 华北电 力

l l l 气
Z =RIR2 } Z

一一

=TT
=T 2 ' 瓦





U = r } ZI t n () I 5
() 7
由式 (3. )和 (6 可得: 1) (4 1 1)
将 T参数转换为S 参数, 可得: 戈 又 1 丁
I= 2= 2 ‘工 I R( 一. R I )
() 6
baab 2 , ; 二 , ' 2 一
由 () ( ) 3 4 . ,
厂 1 ,

= 2 , U) a b R 一 ,= 一 ( U
对网络的2参数也做归一化表示,得
13) (l#)
式可得
甘口

.. .
门 l se I
‘. . 毛
阵时, 使用传输散射矩阵 ( 是很方便的。 r) 对于 图 1 二端口 网络散射参数及其信号流图
子 络N ,由 () 殊 得 网 , 式 1 可以
根 ) 电 入 据图1 , 压 射波a输入以 在 ( b : 后, 端 口1 射 的 分 。 传 到 反 掉 部 是况 , 输 端口2 部 的 的 分
式下的s 参数, 给出了计算公式, 并用实例检验了 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Y = 一) + 一 . SE , ( S )
对于并联的二端口网络有
() 2 3
Y = =E S( S一 + (一. +., ,Y Y 二 ) ) E
此时根据式 2) (2 就可以 得到并联情况下的5
效性 ,
3 联接二端口网络的S , 参数分析
一个复杂的 N 口网络可以看成若干简单的多 口网络互相联接而构成的, 这将使电 路分析得到简 化。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 要实现一个复杂的三端口 网 络时, 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单元网 再 络, 把它们按 一定的方式联接而成具有所需特性的二端口, 要比 直接设计一个整体的复杂网络要容易的多。 因此讨 论二端口网络的联接问 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端口的入 射电 流和反射电流, 为该网 R 络的端接
参考阻抗.
对端口的总电压和总电流也用同样的基准的 归一化表示, 可得 ( 归一化量用下标 “ ” n 表示) :
l l
七 5叩‘ 1 71 _ 1:0 0 , 5 s _
图 3 两个二端口网络的串联
( 8) 1
其 S ( + 丫( E 中 =Z E ' . ) n Z
络N 的Z 数 子 络丛 的:参 之 , : , , 与 网 参 z数 和 即 参数表示的Z 经过适当变换之后, 也可得用 s 参数如 下: Z Z+ Z () = , Z 9
25 . 参数的 基本原理
任何二端口网络都可以用4 参数来表示其 个S 端口 特性, 用散射参数表示的二端口 网络如图 1) ( 8 所示 其信号流如图 l ) o r 所示。
其中Z和Z 别 级 后网 参 抗。 。 。 为 联 络的 考阻 分
图2 两个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在求两个子网络级联组成的合成网络的散射矩

L .

几 艺
2 L = J 2 S aJ
Sr ( ,a 1 Z ) l, 〕
由图可知

.口
( 4)
b=, a= , b二 2 a= 2 ) , b , , 2 b, 2 a ( , a 5
由于满足级联兼容的条件,因此有
二 2 I = + R + , a b ( ) ( I )Biblioteka Baidu; 1 2

一 \

孵以州 翩州 志干 姻
蕊饥 〔 、



一 /


一.
一0. 一
明 一
、 一

二 络


/ 一 } 参
数 一
Y 数 于 网 ; 参 与 络N 的几 参 等 子 络N 的K 数 子网 Z
参数之和。即:

}0


Y 万+ = 乙
(1 2)
3 .结论
由串联情况的推导可知,对某一网络来说

1 r . 二 1 .. ‘ J
其T4 中} - 二
阮 al
S 一;. ; SS S A。 , ; ,
, , .十 r l .. 蕊 tes
S, 1 z 一; S,

es L
r 热



同 对于 . 络N 也 理, 子网 , 有
 ̄一

-一
广 1 . ! es J
: b Z(一 ) +=} b a
() 8
(6 1)

一2 T 1 由上 式可计算出级联后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数。 3 串 情况 . 联的 2 图3 是两个网络串 联之后的网络, 根据电路理
论, 如果每个二端口的端口 条件 ( 即端口上流入一
两个 络N 和N 的 应参 抗为 子网 , 2 相 考阻 o 几 zlo 一-  ̄一 o o zl&

本文首先用S 参数表征二端口网络,然后分析 了二 端口网 络三种联接方式的S 参数. 并给出了具
体计 9公式。
级联的兼容条件如下:
Z = t,Z =Zu b 2 () a Z n i 2,Z =Z b b 2
关于联接二端口网络的 S 参数分析
陈少伟 谷雪松 由建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 T - 程学院,河北 保定,0 10 703 摘要 先简述了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然后阐述了表 征二端口网络S _ 参数的原理。 在二端口网络级联分 析的基 础上, 推导了串联和并联两种联接方式的S 参数, 给出了计算公式, 并用实例检验了算法的有
卜 州 二 蕊
号 迁 矽
r . d
图4 串 参数 联二端口网络的S 3 . 3并联的情况 图4 为两个二端口网 络并联组成的网 同串 络。 联的 情况一样, 并联也是在端口 条件不被破坏的条 件手才能成立。 根据电 路理论, 并联二端口网 络的
: ; L

一  ̄
()中的a 是归一化了入射散射变量和反射 1 和b
散射变量,其中
a R 二 = 2; V U I ,
(0 1)

b R , RI = 1 = Z, U
(1 1)
其 = :arb 卜 , , , 中a 卜 j, ,bTU U = I , ,
分 为 的 射电 和反 压, ; 工分 别 端口 入 压 射电 I、 , 别
U= z= 2 + , , R R U U ( ; U )
如上 所示, 图3 从图3 看出, 可以 两个二端口的 端 口 条件没有因为串联而被破坏。 木文先用网络分析仪分别测量了N1 N 和 2的
S参数,测量范围为 10 H -2MH }端接阻抗 0K z 0 z
口 条件没有因为并联而被破坏。 用上述方法对已 经 测量得到的两个不同网络的S 参数进行了计算, 然 后用网络分析仪对并联之后的网络进行了 测量。 图 5 给出了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较结果, 由图可以看
经适当 变换,可得到用 S 参数表示的Y参数
如 下:
本文从二端 口网络的一般概念和其 s参数的 基本原理入手, 利用传输散射参数T和网络的2、 Y 分别推导了级联、 S (+ }, 一 ) =E Y)( 一E () 2 2 Y 参数, 串联和并联三种联接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