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说明文文体知识ppt课件.ppt
![说明文文体知识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9b7e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d.png)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说明文知识小解
一、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 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 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 二、说明文的特点:
①.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 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 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
②.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 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 到下、由左到右,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
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 使读
者
”
答题技巧: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点。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
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
章的趣味性。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
(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 “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 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四、说明文的要素:
说明文知识小解
一、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 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 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 二、说明文的特点:
①.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 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 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
②.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 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 到下、由左到右,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
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 使读
者
”
答题技巧: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点。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
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
章的趣味性。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
(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 “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 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四、说明文的要素: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7f9914e45c3b3567ec8b6b.png)
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典型考题(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①本文使用了 说明顺序,②对 加以说明,③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 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
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 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 是”,试说明理由。
答:①不能。②“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 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 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③用“总是”说明天上 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太绝对了。④“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⑦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 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 括说明。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 “XX是……” 和“……叫XX”。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 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 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 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 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步骤:(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2)带回原句翻译句子。 (3)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 事物“XX”的特征/事理。 (4)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典型考题(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①本文使用了 说明顺序,②对 加以说明,③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 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
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 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 是”,试说明理由。
答:①不能。②“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 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 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③用“总是”说明天上 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太绝对了。④“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⑦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 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 括说明。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 “XX是……” 和“……叫XX”。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 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 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 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 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步骤:(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2)带回原句翻译句子。 (3)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 事物“XX”的特征/事理。 (4)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ppt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b849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十、运用读篇的基本方法阅读说明文。
第一阶段: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1、注意标题,把握说明内容。 2、注意文章的重要部位。一般在文章的首
尾,(在文章开头能概括特征的叫首括句) 有表明中心的概括性语句。我们阅读时抓 住了这些语句,有助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 征。 第二阶段:逐句、逐段精读。
十一、说明方法的特点:
1、下定义:为了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属性,使读者对事物有个明确的概念,说明文中 往往需要给事物下定义。
2、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只从单方面 加以说明还不够,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的异同, 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说明。
3、举例子:适当地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 物或事理。可以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5、打比方
6、列数字
7、引资料
8、画图表
——分、举、作、下
打、列、引、画
七、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① 现象——本质
② 特点——用途
③ 原因——结果
④ 整——具体
注:或与上述六种相反
八、结构: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 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四、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的对象分: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2、按写作方法分:文艺性说明文
解说词
说明书
五、说明文的要素或内容
1、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或本质)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 4、说明语言
六、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
2、举例子
3、作比较
4、下定义
3、举例子: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 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白。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50d44cbceb19e8b9f6ba54.png)
(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 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 合”之类的表述。
17
a
制作人:Miya Outos1/6/20211/6/2021
说明文的语言 特点【要点B】
(分两种分法)
18
a
制作人:Miya Outos1/6/20211/6/2021
说明文语言要点: 表约数、表消息来源、表程度
、表频率、表范围、表猜测。
34
a
制作人:Miya Outos1/6/20211/6/2021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 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 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 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 题方法供你参考。
32
a
制作人:Miya Outos1/6/20211/6/2021
说明的顺序 1、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
)、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 )、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 序)。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 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 象。
2、弄清顺序的意义。
33
a
制作人:Miya Outos1/6/20211/6/2021
二. 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 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 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 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 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 时间、空间、数量、范围、 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 ,都要求准确无误。
25
a
制作人:Miya Outos1/6/20211/6/2021
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 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 术语的准确使用。
说明文基础知识》优秀课件ppt
![说明文基础知识》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a713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e.png)
生动性
虽然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并不意味 着它不能具有生动性。适当的修辞和生动的语言 可以增强说明文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02
说明文的分类与作用
分类
按内容分
01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的规律、原进行说明。
05
02
事物说明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特点、功 能等进行介绍说明。
组织说明文
语言简洁明了
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所 需说明的内容,以及如 何呈现这些内容。
采用适当的结构,如定 义、分类、过程、比较 等,根据需要选择适当 的说明方法,如因果、 分类、对比等。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 汇和句子,确保读者能 够理解。
检查语法和拼 写
在完成说明文后,务必 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以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 可读性。
04
按表达方式分
06
图表说明文:用图表、插图等形式对事物事 理进行说明。
作用
传播知识
帮助理解
通过说明文,可以向读者传授有关事物的知 识,使读者了解或掌握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事物事理,通过说明文 的详细阐述和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
提高认识
增强说服力
优秀的说明文不仅向读者传授知识,还可以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提高其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水平。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写好一篇说明文
01
02
03
04
05
了解说明文的 种类
说明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事物说明文、事理说 明文等,不同的类型需要 采用不同的结构和说明方 法。
选择合适的结 构
选择合适的结构是写好说 明文的关键,如分类别、 列数字、打比方等,需要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选择 最合适的结构。
虽然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并不意味 着它不能具有生动性。适当的修辞和生动的语言 可以增强说明文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02
说明文的分类与作用
分类
按内容分
01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的规律、原进行说明。
05
02
事物说明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特点、功 能等进行介绍说明。
组织说明文
语言简洁明了
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所 需说明的内容,以及如 何呈现这些内容。
采用适当的结构,如定 义、分类、过程、比较 等,根据需要选择适当 的说明方法,如因果、 分类、对比等。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 汇和句子,确保读者能 够理解。
检查语法和拼 写
在完成说明文后,务必 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以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 可读性。
04
按表达方式分
06
图表说明文:用图表、插图等形式对事物事 理进行说明。
作用
传播知识
帮助理解
通过说明文,可以向读者传授有关事物的知 识,使读者了解或掌握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事物事理,通过说明文 的详细阐述和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
提高认识
增强说服力
优秀的说明文不仅向读者传授知识,还可以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提高其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水平。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写好一篇说明文
01
02
03
04
05
了解说明文的 种类
说明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事物说明文、事理说 明文等,不同的类型需要 采用不同的结构和说明方 法。
选择合适的结 构
选择合适的结构是写好说 明文的关键,如分类别、 列数字、打比方等,需要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选择 最合适的结构。
中考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PPT优秀课件4
![中考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PPT优秀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ebebbe03dd36a32d73758173.png)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 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 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 从材料中归纳。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 的特点。
理 清 说 明 文 的 结 构
说明方法的作用
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 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 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列图表:能够直观地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 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 和记忆、理解。
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 具有可读性。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 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 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 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 地剖析事理。
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 致有以下几种:
1、 ,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 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说明方法的辨析
作比较 VS 打比方
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 事物来说明。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 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 在同一个比较点上鉴别事物;打比 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相似 来联系两事物。
例题解析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 “加工厂”。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 烧熟了吃。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理清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 的特点。
理 清 说 明 文 的 结 构
说明方法的作用
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 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 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列图表:能够直观地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 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 和记忆、理解。
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 具有可读性。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 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 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 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 地剖析事理。
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 致有以下几种:
1、 ,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 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说明方法的辨析
作比较 VS 打比方
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 事物来说明。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 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 在同一个比较点上鉴别事物;打比 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相似 来联系两事物。
例题解析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 “加工厂”。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 烧熟了吃。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理清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说明文知识讲解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c9e45b0b4c2e3f56276346.png)
逻辑顺序主要有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 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 由原因到结果、由特点到用途等。
10
五、常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分类别 引资料
下定义 列图表
作诠释
摹状貌
11
举例子
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 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 说明方法,会给人以通俗易懂 之感。
25
七、怎样进行说明文的 整体阅读:
1、准确判断说明对象,抓住事物 的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文结构层次,了解说 明顺序。 3、熟练判断说明方法,了解作用。 4、理解文中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说 明语言准确性这一点。 5、理解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26
他事物的标志。
6
四、说 明 顺 序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 先后顺序说明事物。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顺序 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按照事理来安排先后 顺序。
7
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 说明内容。(多用于介绍人物经历、 生产程序、使用方法及事物发展演 变的过程) 运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要多用 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增强说明的条理 性,同时也要突出表现事物变化发 展的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作用:清楚、真实、有力地说 明了XX。
12
列数字
运用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 明事物的数量、规模等。 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 了XX的XX特征(事理)。
13
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 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 作用:通过XX与XX的比较,突 出XX事物的XX特征。
14
打比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 白的事物或事理,增加文章的形 象性和生动性。 作用: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揭示事物的 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 得更具体、生动,即说明文中的 描写。
10
五、常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分类别 引资料
下定义 列图表
作诠释
摹状貌
11
举例子
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 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 说明方法,会给人以通俗易懂 之感。
25
七、怎样进行说明文的 整体阅读:
1、准确判断说明对象,抓住事物 的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文结构层次,了解说 明顺序。 3、熟练判断说明方法,了解作用。 4、理解文中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说 明语言准确性这一点。 5、理解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26
他事物的标志。
6
四、说 明 顺 序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 先后顺序说明事物。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顺序 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按照事理来安排先后 顺序。
7
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 说明内容。(多用于介绍人物经历、 生产程序、使用方法及事物发展演 变的过程) 运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要多用 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增强说明的条理 性,同时也要突出表现事物变化发 展的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作用:清楚、真实、有力地说 明了XX。
12
列数字
运用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 明事物的数量、规模等。 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 了XX的XX特征(事理)。
13
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 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 作用:通过XX与XX的比较,突 出XX事物的XX特征。
14
打比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 白的事物或事理,增加文章的形 象性和生动性。 作用: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揭示事物的 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 得更具体、生动,即说明文中的 描写。
说明文基本常识ppt
![说明文基本常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0449bcda38376baf1faed0.png)
5修.张改明:不语仅序知不道当这,件“事不,仅而”且应全放班在同“学张都明知”道前了。。
6.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 和修发改挥:中用华词文不化当传,统“。发挥”改为“发扬”。
7.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修改:在“道德”后加“建设”或“教育”。 8.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修改: “经过”和“使”去掉其一。
1、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 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 ,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 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 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 、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 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 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 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 序写作最为适宜。
2、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 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 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 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 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 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3、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 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
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 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 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 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 (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 序。
打比方与比喻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
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 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另外,打比方 只是一种说明方法,适用于说明文。而比喻则是一种 修辞手法,适用于各种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散 文,诗歌等文章都可广泛运用。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 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 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 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6.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 和修发改挥:中用华词文不化当传,统“。发挥”改为“发扬”。
7.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修改:在“道德”后加“建设”或“教育”。 8.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修改: “经过”和“使”去掉其一。
1、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 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 ,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 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 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 、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 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 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 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 序写作最为适宜。
2、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 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 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 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 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 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3、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 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
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 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 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 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 (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 序。
打比方与比喻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
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 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另外,打比方 只是一种说明方法,适用于说明文。而比喻则是一种 修辞手法,适用于各种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散 文,诗歌等文章都可广泛运用。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 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 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 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说明文阅读入门知识》 课件(45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说明文阅读入门知识》 课件(45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7415da833687e21af45a9fb.png)
示例:①医院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到 单位或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技术宣传与培训; ②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电击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
此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题目要求, 提出恰当的建议即可。注意:建议采取的措施 应该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强化训练
题目展示: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主 要”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⑪心搏骤停病人早期85%~90%的病因是室 颤,医院外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AED。(乙)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 低7%~10%。
⑫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AED的早期有效 配合使用,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手 段。
⑬猝死是救不活的,能救过来的是当发生 呼吸、心搏骤停10分钟之内身边有人对他进 行了心肺复苏,因为2/3的呼吸、心搏骤停患 者身边没有医生,所以真正能救他们的是作 为第一目击者的你。 (《读者》2021.6,有删
1.阅读全文,说一说对心搏骤停患者,可 以使用的现代心肺复苏技术有哪些?
2.从甲乙两处画线句子中选择一句,分析 其说明方法及作用。
3.下面加点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每年,中国心源性猝死总人数估计达54.4 万,为世界之首。
4.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技术,以及非专业 人员的救治过程,为了让更多心肺病人在生 命关键时刻得到救治,请你开动脑筋,对心 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相关公共设施的完善提
携带着的氧,运送到全身当心跳停止4分钟 后,脑细胞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缺氧坏死。
⑥心搏骤停患者需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时候 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需要做心肺复苏呢? 首先拍打患者并大声呼唤,患者没有眨眼、 做眉、中哈等反应其次患者胸部无起伏5~ 10秒,两者同时具备即可判断患者心将骤 停,应进行心肺复苏。
⑦如何做心肺复苏呢?发现有人倒地,可参 考如下步骤施救:第一步,判断现场的环境 是否安全;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此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题目要求, 提出恰当的建议即可。注意:建议采取的措施 应该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强化训练
题目展示: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主 要”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⑪心搏骤停病人早期85%~90%的病因是室 颤,医院外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AED。(乙)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 低7%~10%。
⑫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AED的早期有效 配合使用,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手 段。
⑬猝死是救不活的,能救过来的是当发生 呼吸、心搏骤停10分钟之内身边有人对他进 行了心肺复苏,因为2/3的呼吸、心搏骤停患 者身边没有医生,所以真正能救他们的是作 为第一目击者的你。 (《读者》2021.6,有删
1.阅读全文,说一说对心搏骤停患者,可 以使用的现代心肺复苏技术有哪些?
2.从甲乙两处画线句子中选择一句,分析 其说明方法及作用。
3.下面加点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每年,中国心源性猝死总人数估计达54.4 万,为世界之首。
4.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技术,以及非专业 人员的救治过程,为了让更多心肺病人在生 命关键时刻得到救治,请你开动脑筋,对心 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相关公共设施的完善提
携带着的氧,运送到全身当心跳停止4分钟 后,脑细胞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缺氧坏死。
⑥心搏骤停患者需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时候 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需要做心肺复苏呢? 首先拍打患者并大声呼唤,患者没有眨眼、 做眉、中哈等反应其次患者胸部无起伏5~ 10秒,两者同时具备即可判断患者心将骤 停,应进行心肺复苏。
⑦如何做心肺复苏呢?发现有人倒地,可参 考如下步骤施救:第一步,判断现场的环境 是否安全;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共12张PPT)
![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7e0e51804d2b160b4ec060.png)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 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 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 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 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 方法叫做打比方。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 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 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 状貌。 (10)引资料(作引用)为 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 围很广,有经典著作,名家名 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说 明 文 文 体 知 识
zxxkw 学.科.网
说明文的定义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 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 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 知识的文章。
说明文的分类
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 大类。 A、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 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 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 B、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 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 事理说明文,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 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 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 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 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可以用具体的或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 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 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 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 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 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 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 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常用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 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 形象性。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ee6c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2.png)
(二)“ 说明事物要求准确性和科学性,文 中A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 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 花草树木的映衬,门窗雕刻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 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明特征。(外部)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 下几种: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 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有的事物的特征显露在外面如形态、方位等:有的特征在内部, 如性质、功能等。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为何不死的原因,是 因为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 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内部)
➢ 例题解析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 从而构成比喻。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 在对待“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 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 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 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 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 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说明文分类
A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如:《万紫千红的花》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蜘蛛》
B 根据写作目的和语言风格来分 1、实用性说明文 --如说明书之类。 2、科学小品文 --主要以介绍科技知识为内容。 3、平实性说明文 --语言平实。 3、文艺性说明文 --语言生动。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将石拱桥比喻成虹。让人 对石拱桥的外形有深刻的印象,并能突出石拱桥 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分
类
别
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 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进行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 类,然后逐类进行说明。
作
诠
释
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分析说明。
作
比
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来进 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
如《苏州园林》第9段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 同,极少使用彩绘”。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12段中“三地日照时间长 度的比较”。
打
比
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 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喻成各种各样 的事物,让人对云的形态有较清楚的了解。
举例略。
列
图
表
借助表格、插图、照片等进行说明的方法。 如《万紫千红的花》中就运用了列图表说明的方法。
➢ 说明方法的辨析
下定义 VS 作诠释 这两种方法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但它 们的表现形式、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有区别。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 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 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好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四段对“游击战”、“阵 地战”的诠释。
下
定
义
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通俗点说接近于解释概念)。
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中对“自养”,“异养”的解 释。
★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 列(画)图表
★摹状貌等
举例子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 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如:《向沙漠进军》中举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 不毛之地变绿洲的事例,说明了我们向沙漠进军 取得的成绩。
➢一、文体知识
说明文四要素 一、说明对象 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说明的方法 四、说明的顺序
➢一、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所用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 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得更明确、生 动、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 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 释的事理。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万紫 千红的花》却说明的是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及花为 什么会变色的原因等。 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全文的 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建筑, 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九段的说明对象 都各不相同。
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的 “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结
构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 四、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口诀)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2、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 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3、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 事物或事理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使大多数人易于接受, 文章必须通俗。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 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
➢ 说明方法的辨析
作比较 VS 打比方
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 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 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 两者共同的相似来联系两事物。
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整体→局部
……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
季节:春→冬; ……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 成虫的过程”等)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卢沟(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一般→ 个别)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时间顺序 与记叙文的时间有点类似,都是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内容. 如:介绍一种东西的发展演变,比方说介绍镜子的发展,灯的发展,印刷术
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事物发展的阶 段性。
空间顺序 按空间部位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或建筑的布局构造等。 如我们要介绍一座大型的建筑群,我们就采用空间顺序来介绍。 空间顺序要注意方位词语的使用。 特殊《看云识天气》 《大自然的文字》
说明文 基础知识
1、了解说明文定义及分类。 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3、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4、分析说明方法。 5、分析语言特点。 6、学会阅读说明文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 原理、关系、演变等。
逻辑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
例如:《向沙漠进军》
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么进军,----------进军的结果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逻辑顺序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 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列
数字
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 征的说明方法。
数字说明有确数说明和约数说明两种。 如:《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是运用确数来进行说明的.
又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 我到过的也不过十多处。”就是运用约数来进行说 明的。
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概括→ 具体)
5、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 (空间顺序)
佛印(右)
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
屋顶上……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 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
➢ 例题解析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
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 活。(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 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 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 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 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 下几种: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 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有的事物的特征显露在外面如形态、方位等:有的特征在内部, 如性质、功能等。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为何不死的原因,是 因为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 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内部)
➢ 例题解析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 从而构成比喻。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 在对待“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 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 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 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 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 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说明文分类
A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如:《万紫千红的花》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蜘蛛》
B 根据写作目的和语言风格来分 1、实用性说明文 --如说明书之类。 2、科学小品文 --主要以介绍科技知识为内容。 3、平实性说明文 --语言平实。 3、文艺性说明文 --语言生动。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将石拱桥比喻成虹。让人 对石拱桥的外形有深刻的印象,并能突出石拱桥 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分
类
别
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 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进行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 类,然后逐类进行说明。
作
诠
释
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分析说明。
作
比
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来进 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
如《苏州园林》第9段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 同,极少使用彩绘”。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12段中“三地日照时间长 度的比较”。
打
比
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 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喻成各种各样 的事物,让人对云的形态有较清楚的了解。
举例略。
列
图
表
借助表格、插图、照片等进行说明的方法。 如《万紫千红的花》中就运用了列图表说明的方法。
➢ 说明方法的辨析
下定义 VS 作诠释 这两种方法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但它 们的表现形式、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有区别。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 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 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好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四段对“游击战”、“阵 地战”的诠释。
下
定
义
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通俗点说接近于解释概念)。
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中对“自养”,“异养”的解 释。
★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 列(画)图表
★摹状貌等
举例子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 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如:《向沙漠进军》中举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 不毛之地变绿洲的事例,说明了我们向沙漠进军 取得的成绩。
➢一、文体知识
说明文四要素 一、说明对象 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说明的方法 四、说明的顺序
➢一、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所用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 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得更明确、生 动、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 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 释的事理。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万紫 千红的花》却说明的是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及花为 什么会变色的原因等。 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全文的 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建筑, 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九段的说明对象 都各不相同。
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的 “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结
构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 四、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口诀)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2、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 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3、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 事物或事理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使大多数人易于接受, 文章必须通俗。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 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
➢ 说明方法的辨析
作比较 VS 打比方
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 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 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 两者共同的相似来联系两事物。
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整体→局部
……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
季节:春→冬; ……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 成虫的过程”等)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卢沟(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一般→ 个别)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时间顺序 与记叙文的时间有点类似,都是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内容. 如:介绍一种东西的发展演变,比方说介绍镜子的发展,灯的发展,印刷术
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事物发展的阶 段性。
空间顺序 按空间部位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或建筑的布局构造等。 如我们要介绍一座大型的建筑群,我们就采用空间顺序来介绍。 空间顺序要注意方位词语的使用。 特殊《看云识天气》 《大自然的文字》
说明文 基础知识
1、了解说明文定义及分类。 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3、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4、分析说明方法。 5、分析语言特点。 6、学会阅读说明文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 原理、关系、演变等。
逻辑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
例如:《向沙漠进军》
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么进军,----------进军的结果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逻辑顺序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 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列
数字
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 征的说明方法。
数字说明有确数说明和约数说明两种。 如:《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是运用确数来进行说明的.
又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 我到过的也不过十多处。”就是运用约数来进行说 明的。
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概括→ 具体)
5、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 (空间顺序)
佛印(右)
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
屋顶上……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 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
➢ 例题解析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
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 活。(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 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 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 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 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