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人教版必修3PPT课件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人教版必修3PPT课件

【学思之窗】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 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
说明吗?
有多方面影响。《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 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 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人教版必修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思考讨论1:“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 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 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 这些诗出自于何处?该著作的内容?有何特点?怎样的地位?
风格。
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蔑 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 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 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 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 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
(四)唐诗:
思考讨论: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其原因是什么?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开明的政治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 诗 B. 赋 C. 词 D.散曲
D
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苏轼、柳永等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 放派词人而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辛弃疾 ) D.陶渊明
中。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提示: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 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 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4.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 有时可能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的 情况出现。
3.明清小说: (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 实进行批判。 (3)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 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
(6)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 、___ 雅 、___ 颂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___ 三部分。 四言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3)特点:以_____ 实感强。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

人教版必修三3.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3.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19张PPT)

——《念奴娇》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
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
二、探文学之本
【唐 诗】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二、将探文进学酒之本
李白
君不1见.文,学黄的河继之承水与天上发来展,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广寒深深深几许? 天蓬遥望,相隔无重路。 舞殿冷袖绝俗处, 无奈吴刚砍桂树。 求仙未料太真苦, 悔偷灵药,终竟化蟾蜍。 泪眼抚兔兔不语, 韶华背离人间去。
学生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 必修三)
一、理文学之脉
先 【《诗经》】 秦 【楚 辞】
汉 【汉 唐 【唐
赋】 诗】
【宋 词】
【元 曲】
【明清小说】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上课课件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上课课件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1)概况
风:风土之音;——民间的民歌
(2)内容 精 华 (3)特点
雅:宫廷之音;——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宗庙之音——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 容古朴,《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 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4)影响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
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 为儒家经典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2、楚辞(骚体)
(1)产生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 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南方民歌) ,句式灵 活,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 浪漫主义色彩.
为什么说盛唐是诗歌创作的 黄金时代?
1.这一时期是唐代的繁盛时期,出现“开元 盛世”,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 件; 2.国家的统一,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 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 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 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 这一时期是“诗歌创作黄金时代”表现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
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 深(文人对社会不满,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③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学精神食粮 需求增加 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 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印刷术的的进步也促进小说繁荣。
3、特点: 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曲 明 清
专制中央集权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繁盛原因: 市民阶层扩大,要求文学作品通俗化。 特点:体裁多样,手法丰富;多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人物性格塑造和细节描绘。 代表:四大名著。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

1.《诗经》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 歌?( ) A、商朝到春秋初期
B、西周初到春秋中期
B
C、西周初到春秋初期
D、东周初期到春秋初期 2.《诗经》中体现宗庙祭祀的是(
C)
D、赋
A、风
B、雅
C、颂
3. 活跃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著名诗人有 ①杜甫 ②白居易③王勃④陆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时期 初唐 代表人物 王勃 陈子昂 (边塞诗人) 高适 岑参 (山水诗人)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诗仙) (诗圣) 白居易 杜甫 讽喻诗
盛唐
中唐
二、宋词和元曲
师生共同探究(三):词的特点?词为什么会成为宋流 行的主要文学形式和标志?
1.宋词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原因: 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 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 市民欢迎。
A
4、下列文学形式,不可能批判社会现实的 是 A.《诗经》中的国风 B. 楚辞 C. 汉赋 D. 唐代杜甫,白居易的诗
C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诗 B、赋 C、词 D、散曲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思考:《诗经》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四言为主 语言质朴
多重章叠句 现实感强
内容丰富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楚辞
(1)产生
战国时期
(2)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解读

第9课 辉煌灿烂的——历史课件PPT

第9课 辉煌灿烂的——历史课件PPT

2.楚辞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地传说,屈原投江始不沉,待衣裤装满泥沙才
自沉下去,因此今又称此地为沉沙港。汨罗江边的 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 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 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 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4、唐诗
时期 初唐
盛 唐
代表人物
王勃 陈子昂
中唐
初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时期
代表人物
初唐
王勃 陈子昂
盛 (边塞诗人) 高适 岑参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 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骚体 ”
楚辞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 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 了对祖国人民的忠诚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追求.
3.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从骚体 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吸收散文巧 文多智的特色。
❖汉赋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 统时期恢弘的文化气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 颂——宗庙祭祀的颂歌
(4)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 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5)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二)《楚辞》
1 时间:战国时期 2 来源: 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诗经》
•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衿》
(1)产生时间:春秋末 年
(2)地位:中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
• 知我者,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3)内容: 西周-春秋中期

——《采薇》 Leabharlann 风——各地方民歌民谣• 雅——正统宫廷乐曲
东汉:张衡《二京赋》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因慕 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四川成 都)人。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 为武骑常侍,后来因景帝不好辞赋,称病免官。 他周游天下,结交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作《子 虚赋》,名声大噪。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 后,大为赞赏,并立即召见。他又呈上《上林 赋》一篇,武帝读后大喜,受到重用,后来官 拜中郎将。他的赋结构宏伟,纵横自如,语汇 丰富,文彩华茂。内容大都描写帝王苑囿田猎, 极尽铺张之能事。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共39张ppt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共39张ppt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平考试真题
• 1.(2010年1月福建会考20 题)唐代是中 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 歌的风格是
骄 故文垒豹西《边吹,剑人录道》是的,一段记载: 东坡在玉堂日,
三有国幕周士郎善赤歌壁,。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
·
乱“石郎穿中空词,,惊只涛好拍十岸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
赤 壁 怀 卷一江(‘铜词起时山宋琵风杨千多如·琶 的柳这苏堆少画,形岸段轼雪豪,铁象晓话)。杰绰概风可。板括残以, 和月说唱 生’是动; ‘对说学 大于明士 江婉。词 东约, 去派须’与关。豪西”放大派汉不,同
(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山水田园诗
特点:主要描写悠闲宁静的
山水田园生活。 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边塞诗
特点:主要描写雄奇壮丽的边塞风
光,及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
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
壮丽的色彩,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等人。
别董大
逢入京使
高适
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东汉:篇幅短、抒情、字句平浅、意 境清新
原因: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文人关注的 热点也从宫廷苑囿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赋 的创作逐渐趋向短篇,以抒情为主,昔日以铺 张扬厉、汪洋肆恣为主调的风格和豪迈昂扬的 气势,也逐渐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 取代。
代表作:张衡《二京赋》
三.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
为什么说盛唐是诗歌创作的
黄金时代?
1.这一时期是唐代的繁盛时期,出现“开元 盛世”,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 件; 2.国家的统一,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 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 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 这接一刺时激期是了“诗诗歌歌创创作作黄的金时迅代猛”发表现展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
(2)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南方民歌) ,句式灵 活,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 浪漫主义色彩.
(3)代表作 《离骚》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4)影响
楚辞开创浪漫主义的风格,是咏志抒情的典范。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汉赋 反映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 为儒家经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 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 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盛唐
(山水诗人) 孟浩然 王维
(诗仙) (诗圣),针砭时弊
晚唐
杜牧 李商隐 (小李杜)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 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 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 衰。
的诗人和诗篇,可谓名家迭出,流派纷呈,把唐诗的发展推 向到了繁荣的顶峰。
四、宋词和元曲
起源: 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
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①经济: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物 质基础) ②政治: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词便于抒发感情 ③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市井文化生活 的需要(通俗化)
(1)特点:以楚辞为基础,一种半诗半文的综 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及作品: ①西汉—司马相如《子虚 赋》《上林赋》
②东汉—张衡《二京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 直接源于骚体诗,在楚辞的基础上,吸 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 文体
1、西汉:篇幅长、恢宏、奇丽、夸 张、华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2、楚辞(骚体)
(1)产生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 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目标要求一:知道不同时期我国文学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目标要求二: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原因。
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学代表有哪些?有何特 点?对我国文学有何影响?
形成的社会背景: 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 闷情怀 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郑光祖 《倩女离魂》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梧桐雨》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
(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 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 西)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 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 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 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 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 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 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 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 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 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 《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上林赋》 司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 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 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 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愿 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 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 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一、《诗经》和楚辞
1.《诗经》(风)
(1)概况
(2)内容精 华
风:风土之音;——民间的民歌 雅:宫廷之音;——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宗庙之音——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3)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 容古朴,《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
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4)影响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
1、宋词繁荣的表现
①豪放派
②婉约派
宋词:
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 宋)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 宋)、陆游(南宋)
2.元曲
(1)兴起与发展
①兴起:散曲--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繁荣: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2)特点: 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特点:西汉的“赋”大多篇幅较长,以恢宏的 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 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 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原因:西汉由于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 的大一统,呈现一种蓬勃发展、昂扬向上的 气派。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赋,大多 篇幅较长,气势恢宏,手法夸张,词藻华美, 充满着豪迈昂扬的精神。
1、发展原因:
(1)政治: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②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 (2)经济: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 要的物质条件 (3)文化:
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 文化基础
(2)唐诗繁荣的表现
时期
代表人物
初唐
王勃 陈子昂
(边塞诗人) 高适 岑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