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夹缝中的长子——高觉新、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夹缝中的长子——高觉新、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夹缝中的长子———高觉新、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崔国军(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摘 要] 长子形象是一种先赋角色。

高觉新、祁瑞宣对自己的长子角色高度认同,并竭力扮演。

他们经常身处家庭、事业、爱恋的夹缝中,不得不悲剧性地成为沉重家庭责任的负累者,压抑工作环境里的苦闷者,婚恋的世界里的被束缚者。

[关键词] 高觉新; 祁瑞宣; 负累者; 苦闷者; 被束缚者[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2-0064-02“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1]67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高觉新和《四世同堂》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祁瑞宣等长子形象应为一种先赋角色,在中国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下,他们更是先天地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和义务。

高觉新、祁瑞宣身处各种夹缝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履行着长子角色的义务,不得不成为家庭责任的负累者,压抑工作环境里的苦闷者,婚恋世界里的被束缚者。

一、家庭责任的负累者家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不仅是生存之地,更是情感和精神的皈依之所。

长期的“嫡长子继承制”,更让长子与家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关系。

进入现当代社会后,由于社会急剧变革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长子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往日的威严不再,权力在渐渐丧失,但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却相对增加。

作为长子的高觉新、祁瑞宣不得不悲剧性地成为家庭责任的负累者。

(一)为承担家庭责任而牺牲个人理想和幸福理想的实现与否与幸福息息相关。

高觉新、祁瑞宣在少时,都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但因为要承担长子特定的家庭责任,而牺牲了个人理想和幸福。

高觉新“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

”[2]30但父亲的一句话,高老太爷希望早日抱重孙的一个念头,便把他美妙的幻梦打破,把他如锦的前程断送了。

熊妍 《四世同堂》祁瑞宣形象探究(3)

熊妍 《四世同堂》祁瑞宣形象探究(3)
变化:肯定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因素
其他民众与祁瑞宣的共性
人物
形象相同点
相关情节
祁瑞宣的形象有什么价值?
课后思考题:
• 祁瑞宣和祁瑞丰同为祁家人,却有截然不同的形象特点。 • 请借鉴今天学到的,多侧面横向和时间轴纵向结合的阅
读方法,把握祁瑞丰形象,以及他的文学价值。
瑞丰:“大哥,你就不想想,他不久就毕业,毕业后抓俩 钱儿,也好帮着家里过日子呀!你怎么把只快要下蛋的鸡 放走了呢?再说,赶明儿一调查户口,我们有人在外边抗 战,还不是蘑菇?”一传说出去,咱们全家都没命!我早 就说过,大哥你不要太宠着老三,你老不听!我看哪,咱 们还是分居的好!好吗,这玩艺儿,老三闯出祸来,把咱 老二的头耍下去,才糟糕一马司!”
“变化”的要素 “变” 之象
“变” 之因相关情节关键词第22章
(瑞宣)看着一朵金黄的,带着几条红道道的鸡冠, 他点点头,对自己说:“对了!你温柔,美丽,象一朵花。 你的美丽是由你自己吸取水分,日光,而提供给世界的。 可是,你缺乏着保卫自己的能力;你越美好,便越会招来 那无情的手指,把你折断,使你死灭。一朵花,一座城, 一个文化,恐怕都是如此!
第40章
钱先生是地道的中国人,而地道的中国人,带着他的 诗歌,礼义,图画,道德,是会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 他看到了真正中国的文化的真实力量。
他只是从钱老人身上看到了不必再怀疑中国文化的证据。 有了这个证据,中国人才能自信。今天他才看清楚,旧的, 象钱先生所有的那一套旧的,正是一种可以革新的基础。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孝祁瑞宣的变化变化的要素相关情节关键词变之象变之因第22章瑞宣看着一朵金黄的带着几条红道道的鸡冠他点点头对自己说
《四世同堂》阅读交流
——祁瑞宣形 象探究

浅析老舍笔下的祁瑞宣

浅析老舍笔下的祁瑞宣

浅析老舍笔下的祁瑞宣摘要:作品中祁瑞宣属于老派市民形象,这个形象跟巴金《家》中间的觉新的形象比较类似,他们虽然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已经和老派的人不同了,但他们由于家庭的角色和身份的不同,(长房长孙),承担的家庭的重任决定了他们的性格中包容了较多的传统成分,因此往往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尖锐的矛盾,表现出了现代意识和传统思想的困扰。

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能够意识到为国尽力的责任,但又不得不忍辱偷生,他鼓励和支持弟弟出走,去投入抗日斗争,但自己却不能同行,他得留下来“尽孝”。

“他好象是新旧文化中的钟摆,他必须左右摆匀,才能使时刻进行得平稳准确”。

祁瑞宣的矛盾和痛苦是在“尽忠”和“尽孝”二者不能兼得,而本质是他内心深处的文化冲突,因而只能在徘徊矛盾中苟且偷生。

对于“老派市民”形象,作者主要通过揭示人物的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也写了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老舍;祁瑞宣;老牌市民一、老舍进行文化思考的载体在《四世同堂》中,透过北京沦陷区的一个小胡同来影照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沉浮。

小说中普通百姓懦弱苟安、逆来顺受的生活常态和汉奸们出卖灵魂的拙劣行径仅是老舍先生构筑的故事叙述的表层世界,其真正用意是要用文化的眼光剖析小羊圈胡同多文化层次的人群,以浓郁的文化意识向现代意识和社会历史意识靠拢,对国民性弱点予以揭露和批判,对民族文化进行反省,并引申出对之实施改造的深沉思考。

中国传统的家庭成员关系都是以家长管理为中心而维系的。

“四世同堂”四个字本身就包含着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意识,寄予着老舍丰富而传统的感情色彩。

在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文化价值体系中,封建大家庭就如同缩小的帝国,家长自然充当着一国之君的角色,老舍笔下的祁老人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长者,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是这个大家族精神凝聚的靠山和向心力的焦点。

自古以来,忠孝之道是子孙必须遵守的.尤其对大家族的长子长孙而言,对上,他们听命于长辈;对下,长子长孙是肩负起家族生活的重担。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新与旧两方面的作用力。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他的思想中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面,但他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瑞宣从苦闷中觉醒走向反抗的过程,是体现在他身上的国民精神弱点被逐渐清除的过程,是他不断摆脱传统文化影响的过程。
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一、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1、《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2、从空间上说,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等,简直就是一副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
3、是颂扬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激励人民奋起抗争的壮史。如通过爱国诗人钱默吟,他深明大义,重视民族气节;祁瑞宣和老三后来也一起抗日等,颂扬了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沦为亡国奴的抵抗精神。
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点:
1、是异族统治下灵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国奴的生活是惨痛的。物质极度匮乏,人民陷于饥饿之中,生命没有保障。祁天佑安分守己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日寇枪杀;钱默吟老诗人被日寇抓住严刑拷打长期监禁;祁瑞宣作为教师面临着要他教日语的苦恼。
2、是憎恨侵略者、民族败类,也恨惶惑与偷生的国民性的恨史。小说描写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如大赤包、蓝东洋、冠小荷等。汉奸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体现。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熊妍 《四世同堂》祁瑞宣形象探究(3)

熊妍 《四世同堂》祁瑞宣形象探究(3)
瑞宣:老二!你滚出去!平日,我老敷衍你,因为这里既 由我当家,我就不好意思跟你吵嘴。你总以为搂住便宜就 好,牺牲一点就坏。我很抱歉,我没能早早的矫正你!今 天,我告诉你点实话吧!老三走得对,走得好!假若你也 还自居为青年,你也应当走,作点比吃喝打扮更大一点的 事去!
变化:肯定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因素
其他民众与祁瑞宣的共性
人物
形象相同点ຫໍສະໝຸດ 相关情节祁瑞宣的形象有什么价值?
课后思考题:
• 祁瑞宣和祁瑞丰同为祁家人,却有截然不同的形象特点。 • 请借鉴今天学到的,多侧面横向和时间轴纵向结合的阅
读方法,把握祁瑞丰形象,以及他的文学价值。
瑞丰:“大哥,你就不想想,他不久就毕业,毕业后抓俩 钱儿,也好帮着家里过日子呀!你怎么把只快要下蛋的鸡 放走了呢?再说,赶明儿一调查户口,我们有人在外边抗 战,还不是蘑菇?”一传说出去,咱们全家都没命!我早 就说过,大哥你不要太宠着老三,你老不听!我看哪,咱 们还是分居的好!好吗,这玩艺儿,老三闯出祸来,把咱 老二的头耍下去,才糟糕一马司!”
第22章
(瑞宣)看着一朵金黄的,带着几条红道道的鸡冠, 他点点头,对自己说:“对了!你温柔,美丽,象一朵花。 你的美丽是由你自己吸取水分,日光,而提供给世界的。 可是,你缺乏着保卫自己的能力;你越美好,便越会招来 那无情的手指,把你折断,使你死灭。一朵花,一座城, 一个文化,恐怕都是如此!
变化:认清了到北平被侵略的原因,燃起反抗意识
第40章
钱先生是地道的中国人,而地道的中国人,带着他的 诗歌,礼义,图画,道德,是会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 他看到了真正中国的文化的真实力量。
他只是从钱老人身上看到了不必再怀疑中国文化的证据。 有了这个证据,中国人才能自信。今天他才看清楚,旧的, 象钱先生所有的那一套旧的,正是一种可以革新的基础。

性格的两面人——关于祁瑞宣的形象探究

性格的两面人——关于祁瑞宣的形象探究

所 不 愿 意 做 的 事 ,脸 上 还 要 带着 满 意 的 微 笑 。他 不 为 别 的 , 仪 仪 是 不 愿 看 、不 忍 看 祖 父 、父 母 的汨 痕和 愁 容 。他 为 了大 家 的 “ 处 ” ,而 想 得 到 全盘 的体 谅,脸 } 必 须露 出 ‘ 难 : 还 种 “自我 牺 牲 ”的喜 悦 。
象 最 为 突 } 。尤 其 是 作 为新 派 f 代 表 的祁 瑞 宣 ,他 既 有 老 【 I

代 I 身 卜 留 下来 的性 格 特 征 , 又 接 受 了前 所 不 曾 接 ¨民 遗
他 向往 恋 爱神 圣 , 婚姻 自由 ,可 是仍 然 娶 了父亲 为他 定 好 的 “ 梅 ”。他 内心 一 直 告 诉 自己不 该把 辈 子 的 幸福 拴 韵
的现 代 文 学作 曲 中 , 《 q 同 掌 》堪 称 别 开 生面 的力 作 。与 世

但 只 能在 不能 两 全 的 ,具 有 爱 思 想 , 另 …办 面 ,封 建 的思 想 观 念 l F 和 意 识 已存 他 的心 中 留 卜了深 深 的 烙痕 。软 弱 忍 从 , 意 冷 淡谁 ,也 不 肯绕 着 弯 子 去 巴 结人 。 ( )性 格 两 面性 的体 现
受 的 新式 教 育 ,这 就使 他 的思 想 和 行 为 充满 了矛 盾 , 性 格 出
现 了 两面 性 。 由于性 格 的双 重 性 , 也 使得 人 物 的形 象 变得 在 一 个 不 爱 的 女人 身 上 ,但 他 最后 却 这 样 做 了 。他 做 了 臼己
鲜 活起 来 。 二 、 祁瑞 宣形 象 的・ 特 征 胜格
国 现 当代 文 学 研 究

格 的 两 面
一 一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里的人物,说起来都各有千秋。

祁老爷子,那可
真是个老顽固。

一开口就是老一套,讲的都是些过去的事儿,好像
整个世界就停在他那辈儿似的。

但他眼里闪烁的智慧,你一看就知道,这老头儿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祁瑞宣呢,他就像是那种典型的“夹心饼干”。

一方面,他想
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他又舍不得家里那份传统的味道。


以你看他,有时候像个热血青年,有时候又像个小老头儿,真是让
人哭笑不得。

祁瑞全这小子,就是典型的“叛逆少年”。

他眼里可没那些老
规矩,一心只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家里人都说他不懂事,但谁知道,说不定他才是未来的希望呢。

祁家的女人们,那可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她们在家里默默
无闻,但每当家里有事儿,她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祁母就像个大
姐姐,总是照顾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而祁瑞宣的媳妇,那也是个厉
害角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总的来说,祁家这些人物,就像是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聚在一起,就像是一出出精彩的戏,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祁瑞宣的悲剧形象

祁瑞宣的悲剧形象

祁瑞宣的悲剧形象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物形象为人们所熟知。

长子形象便是其中的一类。

这类形象因为他们本身显示的悲剧意味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这一典型当中,瑞宣引起了我的兴趣。

他是《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中,老舍重点塑造的悲剧形象。

本文从三个部分探讨祁瑞宣的悲剧人生是怎样建构的。

第一部分,分析瑞宣的受难现象。

在特殊的国难家仇的情况下,瑞宣没有逃脱受难的命运,他忍受着精神上的煎熬;第二部分,祁瑞宣的性格特征以及性格成因;第三部分,探讨祁瑞宣的悲剧命运和意义。

关键词:长子性格悲剧命运成因第一部分:瑞宣的受难现象《四世同堂》中瑞宣的命运时刻牵动着我,对他是既理解又鞭挞的,作为祁家长房长孙,他肩负着祁家四代老少的一切日常营销与运营,他是尽孝的,但他同时作为一个时代的长子,他很想投身到抗日杀敌的洪流中去,他是爱国尽忠的,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分歧煎熬着他的灵魂。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后期作品,在《四世同堂》中瑞宣很幸运的是他并不像《家》中的觉新一样有一个非常霸道的传统封建势力的代表坐镇家中,瑞宣的父亲祁天佑是很温和的一个中年小商人,并且瑞宣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是很融洽的。

但由于父亲的柔和和母亲的常年有病,这一个四世同堂之家的日常开销与运营实际权利就落到了瑞宣与韵梅他们夫妻肩膀上去了。

在小说一开头我们就可以看得出韵梅在这个家中的地位重要,而韵梅的全部精神和物质动力来源则是瑞宣。

虽然在前六十章天佑也在想尽办法努力维持家中正常生活,但家中的重担确实是压在瑞宣一个人身上,特别是在天佑遭受打击自尽之后,瑞宣的担子更重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得出瑞宣在这里也充当了一个承重孙的角色,正是这样一个身份,他得直接面对祁老人,去为维持祁老人的四世同堂梦想而敷衍。

他得面对他的兄弟们,为自己的兄弟们指出光明的道路或对自己不成器的兄弟恨也恨不起来但仍得负责。

他得面对自己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为了这个家族的存在不得不活着且去努力。

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长子瑞宣形象

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长子瑞宣形象

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长子瑞宣形象摘要:《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祁家的长子,是处于中国新旧文化转型时期的封建家庭中的长子。

既有强烈的“奉亲持家”的责任感,又有坚定的奔赴国难的责任感。

在北平沦陷之初,他在两者只能选其一的痛苦中煎熬,最后终于找到了二者兼顾的平衡点,完成了人生的升华。

关键词:《四世同堂》;祁瑞宣;长子“长子”在封建家庭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封建大家族中,长子寄托了祖辈、父辈延续家族辉煌或复兴家族光荣的重任,从小就被祖父辈当做文化楷模、道德楷模和未来的“家长”来培养和塑造,会得到比弟妹们更多的训导和严格要求,同时长子在家庭中有着和弟妹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责任。

长子在封建家庭中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孝道遵循祖父辈之命以外,还要担当家族重任,承担整个家庭的生活与文化传承。

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家长制的需要,历史上的长子一般都具有如下文化特点:温文尔雅,谦和敦厚,聪明智慧,吃苦耐劳,忍让宽容,卑柔善良。

长子比非长子更有责任感、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更能承受挫折和痛苦,因而,性格也更坚强,但同时也使长子在生活中更多的遭受不幸与打击。

在20世纪上半叶新旧文化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长子”更是被推到了封建家族制度瓦解的风口浪尖,就像《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他是祁家的长子,是处于中国新旧文化转型时期的封建家庭中的长子。

一方面他接受着传统的封建家庭旧思想,长子文化教养迫使他自觉地履行“长子”的家庭责任——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挑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一方面他又受到新思想的熏染,渴望做自己的主人,渴望做社会的主人,渴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祁瑞宣有着强烈的“奉亲持家”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

“他有点女性,在行动上喜欢全盘的体谅。

”他体谅他的祖父,体谅他的父母,体谅他的弟弟,就连他自己的婚姻,他也选择体谅、选择妥协。

他并不是不明白恋爱神圣、婚姻自由那一套,他也知道不应该一辈子都拴在一个他所不爱的女子身上,但是他替父母着想,替他的未婚妻着想,娶了父亲为他定下的“韵梅”。

论《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长子形象

论《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长子形象

论《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长子形象论《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长子形象摘要“长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进入现代,那些身上寄托了作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种种情思,却不得不在文化冲突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长子”们,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文从性格特征、社会角色、文化角色、家庭角色和心灵冲突等五个方面,分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形象特征,并通过将其与高觉新进行简单的比较,得出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的共性特征。

最后,透过“长子形象”这一载体,探究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家族文化;长子形象;祁瑞宣;文化反思Theory of the four generations under the firstborn of QiRuiXuanimageABSTRACT"Eldest s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undertaker extremely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upon entering modern, writers who had hop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but have to all kinds of feeling squeezed in the cultural conflict struggling "eldest son" were in Chinese literature, become a unique scenery. This article from character and social role, cultural character, family roles and mind conflict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four generations,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QiRuiXuan characteristic, and with the high sleep through simple comparison, new modern literature "and concluded that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firstborn image". Finally, through "the firstborn image" the carrier, explore the author for refl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gain beneficialenlightenment.Key words:Family culture;Firstborn image;QiRuiXuan;Cultural reflection目录1 引言 (4)2 家族文化与长子形象 (5)3 对祁瑞宣的形象分析 (7)3.1 明显的双重性格 (7)3.2 社会转型的产物 (8)3.3 文化冲突的的复合物 (9)3.4 亦父亦子的家庭角色 (9)3.5 外表顺从却内心痛苦 (10)4 与高觉新的比较 (11)5 长子形象背后的文化反思 (13)参考文献 (12)致谢 (13)1 引言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
祁瑞宣:全剧的一号主人公,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热爱他的国家、他的民族、他的文化、他的自由。他崇尚科学,他是儒家伦理中标准的长兄长子长孙,他的个性,有一些像父亲祁天佑,多数时间是不愿多开口的,但是他又不像父亲,他比父亲多一些热情,多一些谋虑,多一些成熟和练达。
韵梅: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女性,她是瑞宣的腿,是瑞宣心思的执行者,瑞宣是一家人精神上的顶梁柱,她是物质上的。她身上有传统家庭妇女的优点,她吃不饱,儿女和老人要吃得饱;她睡不好,丈夫要睡得好。丈夫是她的天,家是她的世界。她从早忙到晚,也不会忙完的。她没什么文化,但她有爱憎!她是这个家的底色。
瑞全:活力的象征,希望的所在。敢于反抗日本人的中国人的代表。其勇敢,机智,果断和日渐的成熟,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和欣慰,虽然他只出现在故事的一前一后,但他抗战的身影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直到胜利。。

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祁瑞宣,老舍作品《四世同堂》中主人公,当过英文教师,又在英国驻北平领事馆当过秘书。

祁瑞瑄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在英国使馆做事。

因为这事,被日本人抓进了监狱。

后来被富善先生竭力营救,最终才得以脱离险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

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新与旧两方面的作用力。

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

他的思想中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面,但他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老大瑞宣:纯粹的民国人。

与祖父在年纪上只差四十岁,而在思想上却相差有一两个世纪,是四世同堂的顶梁柱;是一个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识渊博,懂英语,为谋生而屈于英国府作事。

也因之被日本人带入狱一次,后配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于承担大事,时时忧国,是本书真正的主角。

祁瑞宣性格特征祁瑞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前辈不曾接受过的新式教育。

这新旧之间的冲突,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苦闷,让他的心里充满了重重的矛盾。

一、祁瑞宣深受“忠孝节义”思想影响当国家面临灾难时,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让瑞宣陷入了无法排解的痛苦。

尽忠国家,亲人的生活无法保障;遵守孝道,不能赴国难的内心谴责便会无休无止。

“假若他是单身一人,那该多么好呢?没有四世同堂的锁镣,他必会把他的那一点点血洒在最伟大的时代中,够多么体面呢?”瑞宣知道应该奔赴国难,但是“全民族的传统的孝悌之道使他自己过分的多情——甚至于可以不管国家的危亡!他没法一狠心把人伦中的情义斩断,可是也知道家庭之累使他,或者还有许多人,耽误了报国的大事!他难过,可是没有矫正自己的办法;一个手指怎能拨转的动几千年的文化呢?”为了家庭的温饱安好,他可以去英国府找份工作。

最新《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资料

最新《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资料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苏瑾睿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众多人物画廊中,有两个颇为相似的人物,这就是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和老舍笔下的祁瑞宣。

这两个同出于大家笔下的人物,虽都是四世同堂的长孙,其性格特征也有某些相似,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不同时代,因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必然会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

在他们身上,虽然共同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但也从他们的身上揭示出鲜明的不同时代特征。

一、《家》与《四世同堂》中长子的性格特征(一)《家》中高觉新的性格特征巴金在他的《家》里塑造了一个核心人物—高觉新。

这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分裂的人物,一个有着进步思想却行为陈腐的人物,一个既是封建秩序的“帮凶”又是牺牲品的人物。

觉新生活的高家,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它的封建纲常礼教秩序十分森严。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长房长孙,觉新的立身行事、言谈举止,都是在严格固定的行为准则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

个人的愿望、意志在这套礼教纲常面前显得那么柔弱。

他的全部心思,必须忠实地用于继承封建家庭事业,履行自己对祖辈和后代的义务。

在这种家庭关系、礼治秩序约束中成长起来的高觉新,屈从、顺应、软弱、依附就必然是他的主要人格特点。

作品中的高觉新目睹了民国的成立、军阀混战的乱世局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年代里出现了“五四”运动。

在这个时代里既有许多像高家还维系着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大家庭存在,也出现了无产阶级、新势力相对峙。

高觉新就在这新旧制度、新旧思想更替的时代徘徊犹豫不前,既向往着新思想,又摆脱不了封建传统文化。

因此也就造就了一个“看新书过旧式生活的人”的矛盾个体。

他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他有过个性解放的要求,从此却变成了一个“不大用思想,也不敢用思想的人”。

他知道夺去他的幸福生活和光明前途,夺去他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也奋斗过、抗争过,但屡屡碰壁、屡屡受挫。

他终于变成了“暮气十足的少爷”。

家中之国,国中之家——评北京曲剧《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一家人物形象塑造

家中之国,国中之家——评北京曲剧《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一家人物形象塑造

品文论艺家中之国,国中之家———评北京曲剧《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一家人物形象塑造●黄文富人是时代的产儿,每个人的一生总是与社会历史紧密连在一起。

透过一个人往往可以看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这一话理儿在曲剧《四世同堂》中得到极好地体现。

2014年6月12日由北京曲剧团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的曲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戏曲艺术。

剧情围绕老北京城小羊圈胡同里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一家为核心来展开,讲述了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背景下,祁老太爷一家老少和胡同里十几户人家一起为祁老太爷祝寿时,日本侵入北平的枪声打破了祝寿仪式的热闹祥和氛围,使得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开始“家无宁日”、“胡同无宁日”:大儿子祁瑞宣被捕入狱,二儿子祁瑞丰当了伪教育科长,三儿子祁瑞全辞家投军抗战,小孙女饿死……在国变家变的沧桑世事中,祁老太爷渐渐懂得了家里的“大水缸顶不住门”,渐渐懂得了国破家不能保、国宁家方可静的道理,苟安的心里逐步被瓦解,表现了原著作者老舍先生对封建落后保守苟安思想和国民劣根性的强烈批判。

纵观全戏,可以说,曲剧《四世同堂》成功之处很多,尤其是祁老太爷一家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匠心独具,特色鲜明,值得称道。

曲剧《四世同堂》保留了老舍原创小说中人物形象刻画鲜明突出的风格,在剧中强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通过戏曲艺术的形式把祁老太爷一家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剧中,祁老太爷的性格是传统保守、封建落后、不见世面,是属于老北京城里“睡不着眯着”、“没我啥事”的性格,日本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以为小日本侵略中国不就是为了几个石狮子,所以主张备好三个月的口粮,用水缸顶住门,企图一家老小在四合院里能照样过着安静的日子;大儿子祁瑞宣是家里长子,又是知识分子,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新时代思想文化的熏陶,但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无疑是更大些,所以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富有责任心、尊长爱幼、踏实本分、追求革命进步但又顾家的传统男人形象;二儿子祁瑞丰则是一个好吃懒做、喜欢玩乐、爱财好耍、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在日本打进北京城期间,便以做伪政府的教育科长为荣,甘愿沦为伪政府的枪支来使,在失去教育科长职务后,看到老母亲仅存的一点棺材钱也抢着拿去花;三儿子是一个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新时代热血青年,具有革命与抗争的精神,在日军侵入北京城期间便投军抗日,在投军抗日中追求进步,并坚持到日本宣布投降,就是一个中国进步青年的形象;大儿媳妇韵梅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温柔体贴、贤惠、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长爱幼、忠诚于丈夫,丈夫祁瑞宣被捕入狱期间,辛辛苦苦操持家事,照顾老人和孩子,十分不容易,但她都坚持了过来;二儿子祁瑞丰的恋人菊花则是无业游民式的浪荡、势利的女子形象,不情愿与祁瑞丰住小羊圈胡同,祁瑞丰有钱时就跟他在一起,没钱的时候就走人。

现代文学.《四世同堂》人物形象浅析

现代文学.《四世同堂》人物形象浅析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四世同堂》人物形象浅析办学学院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四川省贸易学校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年级 2014年秋指导教师郭舫学生姓名李雪琼学号 DN*********2016年 9 月 18 日目录一、简介与写作背景 (1)二、老派市民形象………………………………………………………………………………………….…2.1、祁瑞宣 (3)2、祁天佑 (3)3、祁老太爷 (4)三、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 (5).1、钱默吟 (5)2、冠晓荷 (5)3、大赤包 (6).四、结束语 (7)参考文献 (10)《四世同堂》人物形象浅析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李雪琼指导老师:郭舫摘要老舍以其对幼年和少年时代艰苦生活的真切体验,在《四世同堂》中,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实地记述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憾和反抗斗争。

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

人物众多,性格鲜明,芸芸众生中,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城市贫民三大形象系列,各具特色。

关键词: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一、简介与写作背景。

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选取西城的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以普通市民祁家祖孙四代的遭遇为中心,主要通过祁家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祖孙三代的痛苦生活和思想变迁,同时又以代表民族正气的钱家与代表民族败类的冠家作为对比,再以周围几十户贫民家庭作为衬托,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活的市民形像,展示了国破城亡期间他们经受的心灵上和肉体上的苦痛和屈辱。

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

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

老舍小说如何描述都市知识分子

老舍小说如何描述都市知识分子

老舍小说如何描述都市知识分子老舍先生的小说,就像是一幅幅生动鲜活的都市画卷,在这画卷中,都市知识分子的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咱先来说说《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

他可是个典型的都市知识分子,心里头装着家国情怀,脑子里满是知识和理想,可偏偏被现实的种种束缚住了手脚。

就像咱有时候,心里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业,可一瞅周围的环境,又有点不知所措。

祁瑞宣知道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他想挺身而出,却又放不下家里的老小。

这纠结的心情,老舍先生描写得那叫一个细腻。

比如有一次,祁瑞宣在胡同里看到日本兵耀武扬威地走过,他心里那个气呀,拳头都握紧了,恨不得冲上去跟他们拼了。

可一想到家里年迈的祖父祖母,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他只能强压下怒火,默默地转身回家。

那种无奈和痛苦,真让人感同身受。

再瞧瞧《离婚》里的老李。

他在衙门里当差,算是个知识分子吧,可每天面对的却是繁琐无聊的工作和勾心斗角的同事。

他向往着诗和远方,渴望有一份真挚的爱情。

有一回,老李跟着同事们去参加一个无聊的饭局,大家在那胡吃海喝,说着一些毫无营养的话。

老李坐在那儿,心里别提多郁闷了,他觉得自己跟这些人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

他偷偷地看着窗外的月光,想着自己心中的那个“诗意的女子”,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憧憬。

老舍先生描写都市知识分子,那可真是入木三分。

他不会把这些人写得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他们活在咱们身边,有着普通人的烦恼和无奈。

就像咱们身边的那些知识分子朋友,有时候为了工作加班到深夜,有时候为了家庭琐事烦恼不已。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是个大学老师。

他在学校里教着高深的学问,可回到家,还得为孩子的成绩操心,为老婆的唠叨头疼。

有一次,我们一起喝茶聊天,他跟我吐槽说,在学校里要应付各种考核和评估,累得要死。

回到家,想安静地看会儿书都不行,孩子在旁边闹,老婆在旁边催。

他说他有时候真怀念上学那会儿,单纯又自在。

老舍先生通过他的小说告诉我们,都市知识分子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有自己的无奈和妥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祁瑞宣,老舍作品《四世同堂》中主人公,当过英文教师,又在英国驻北平领事馆当过秘书。

祁瑞瑄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在英国使馆做事。

因为这事,被日本人抓进了监狱。

后来被富善先生竭力营救,最终才得以脱离险境。

下面是给大家的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祁瑞宣人物形象分析
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

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新与旧两方面的作用力。

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

他的思想中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面,但他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老大瑞宣:纯粹的民国人。

与祖父在年纪上只差四十岁,而在思想上却相差有一两个世纪,是四世同堂的顶梁柱;是一个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识渊博,懂英语,为谋生而屈于英国府作事。

也因之被日本人带入狱一次,后配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于承担大事,时时忧国,是本书真正的主角。

祁瑞宣性格特征
祁瑞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前辈不曾接受过的新式教育。

这新旧之间的冲突,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苦闷,让他的心里充满了重重的矛盾。

一、祁瑞宣深受“忠孝节义”思想影响
当国家面临灾难时,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让瑞宣陷入了无法排解的痛苦。

尽忠国家,亲人的生活无法保障;遵守孝道,不能赴国难的内心谴责便会无休无止。

“假若他是单身一人,那该多么好呢?没有四世同堂的锁镣,他必会把他的那一点点血洒在最伟大的时代中,够多么体面呢?”瑞宣知道应该奔赴国难,但是“全民族的传统的孝悌之道使他自己过分的多情——甚至于可以不管国家的危亡!他没法一狠心把人伦中的情义斩断,可是也知道家庭之累使他,或者还有许多人,耽误了报国的大事!他难过,可是没有矫正自己的办法;一个手指怎能拨转的动几千年的文化呢?”为了家庭的温饱安好,他可以去英国府找份工作。

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他能够原谅自己。

虽然他没有赴国难,但他绝不做汉奸!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全爱国的忠贞。

在瑞宣的心中,有一条边界线,就是你让我怎么着都可以,就是不能卖国,既然不能保国,我最起码不能卖国。

“积极的,我没做出任何事来;消极的,我可是保持住了个人的清白!”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他小心谨慎到无所作为。

只能在慷慨帮助邻人的行为中得到一丝安慰。

在第八十七章,瑞全让瑞宣去教书,瑞宣却想到“在北平教书,不论我的理由多么充足,心地多么清白,别人也不会原谅我,教我一辈子也洗刷不清自己。

赶到胜利的那一天来到,老朋友由外面回来,我有什
么脸再见他们呢?我,我就变成了一个黑人!”“除非你给我个证明文件,证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竟说出这样的话,那他的为国尽忠是否可以等同于让自己的良心安宁?无论忠孝,都不能成就,而对家国的责任又始终不可忘记。

痛苦,便不停地在他的内心反刍。

[1]
二、瑞宣是徘徊沉默的
《四世同堂》中关于瑞宣,大都是内心的描述。

这种沉默是“他遇到事不敢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而老那么因循徘徊”的结果。

当长顺问瑞宣他是否应该逃出北平时,瑞宣点了头。

可他又感到苦痛,“他是不是应当这样鼓励一个青年去冒险呢?这是不是对得起那位与长顺相依为命的老太婆呢?”当他在英国俯找到事干后,冠晓荷及瑞丰等一帮人来道贺,他想给他们两句极难听的话,让他们“知难而退”。

“可是,他把话收住了——他知道甘心作奴隶的人是不会因为一两句不悦耳的话而释放了他的,何苦多白费口舌呢。

”当瑞宣的同事日本人山木,告诉大家他的儿子在战争中阵亡时,他极反感而想指出他的错误。

可是他把想好的话又都咽了回去,“即使他说服了一个山木,又有什么用处呢?况且,还不见得就能说服得了他呢。

”瑞宣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是有用还是无用。

如果这样做伤害了好人,如果那样做没用——还是不说也不做,选择沉默吧!其实瑞宣心中有一个坚定的道德原则,只是遇到具体事件时,他总是思虑过多,不能斩钉截铁。

有文化有思想而沉默的人,是性格所致。

“这使他表面自有一种威严,但内心却柔软如棉。

瑞宣身上,不能用‘狡猾’一词,应该
是‘周全’。

瑞宣就是那个万事求‘周全’的人。

一个动作,一声叹息,一个眼神,都不想让人产生不安的感觉,何况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实施一项伟大行动呢!”[ii]他总是体谅所有人,总想求得所有人的
体谅,但他又清楚地知道:凡事没有万全之策。

他不可能一举而得万人欢心。

而柔软的心性终不能让他果敢决断,他只有在沉默徘徊中品尝着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三、瑞宣极其缺乏行动的能力
他的温和仁厚的品性使他不能做出决然的行动,也不能给别人
作出明确的指引。

他知道自己应该参加抗日,可是他柔软的心放不下一家老小;他鼓励长顺逃出北平,但他又怕他真的走后外婆无人照顾。

在尽忠还是尽孝的问题上,瑞宣并没有作出选择,他只是顺其自然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而已。

虽然他内心早已是风暴四起,然而仁厚使他不能作出主动的选择,因为一旦作出选择,必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并非全都是有益的。

他不想给任何一个人带来不利的影响,哪怕那种影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他想改变,却下不了那么大的狠心。

祁瑞宣性格转变原因
残酷的现实催人猛醒
战争给爱好和平、偷生忍耐的北平人送来了接二连三的噩耗:
钱诗人入狱,钱家一家三口的死亡,小崔不明不白成了替死鬼,常二爷的受辱和去世,祁天佑的无望投河……祁瑞宣自己也身陷囹圄,难逃一劫。

所有这一切,让祈瑞宣对自己先前的选择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自己不肯离开北平,几乎纯粹是为家中老幼的安全与生活。

可是,
有什么用呢?自己下过狱,老二变成了最没出息的人;现在,连最老成,最谨慎的父亲,也投了河!在敌人手底下,而想保护一家人,哼,梦想!”他已经意识到:“人是鱼,国家是水;离开水,只有死亡。


从爱国人士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诗人钱默吟由隐士变为战士,给祁瑞宣以强烈的震撼,钱先生的“猎人文化”理论如同甘霖滋润着祁瑞宣沉寂的心田。

钱先生这样说:我们须暂时都变成猎人,敢冒险,敢放枪,因为面对面的我们遇见了野兽。

诗人与猎户合并在一处,我们才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它既爱好和平,而在必要的时候又会英勇刚毅,肯为和平与真理去牺牲。

我们必须像一座山,既满生着芳草香花,又有极坚硬的石头。

正因有了新的精神支撑,祁瑞宣想到,他不应当再像个避宿的蜗牛似的,老把头藏起去,而应当效法钱先生的坚强与无忧无虑,应当到冠家去,看他们到底腐烂到了什么程度,应当去看小崔怎样被砍头,应当去看日本人的一切暴行与把戏。

惟有如此,他才能更清楚,更坚定地参加抗战的工作。

自觉把反侵略斗争融入日常生活
因为有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有了重塑的文化信念,加上祁瑞全的引导,祁瑞宣认识到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己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利用时机开展斗争活动。

课堂上,祁瑞宣把精心挑选、充满爱国热忱的文学教材给学生阅读,以排除学生的自卑感。

他俨然把课堂当作了向敌人进攻的阵地。

他还高兴地发现,他并不孤独,北平并不是死水一潭,学校里的老师
也并不像他想的那么软弱无能,他们中有许多和他一样,积极投身爱国热潮。

女儿妞子徘徊在生死之间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瑞宣却正忙着选稿,、收发稿件。

他忘了自己身体软弱,只觉得精力无限,一刻也不肯休息。

不仅如此,他还引导白巡长参加地下组织,和大家并肩投入战斗。

猜你感兴趣:
1.四世同堂的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