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
![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2820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7.png)
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一、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藏族分布区域面积较大,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等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该族群的消费经济水平。
2.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随着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也会相应提升,因此这些因素也会对藏族消费经济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3.旅游业的发展:藏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并带动了一定程度的消费经济水平提升。
4.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各级政府积极推出支持藏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为提升当地消费经济水平提供了保障。
5.服务水平和消费信心:消费者对服务水平和消费信心的提升,会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和消费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提升措施1.提升教育水平:加大对藏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藏族人民的教育程度,为其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2.优化消费环境:建设更加完善的商业服务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为消费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3.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当地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消费者对本地产品的信心和认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消费经济水平提升。
4.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细化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消费经济水平提供支持。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当地经济,提升藏族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及消费经济水平。
三、案例分析1.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拉萨,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拉萨的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商贸业的繁荣,进而对当地消费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2.“藏羊牧场”项目是一家以现代综合型藏羊养殖为主的品牌。
项目凭借其高品质、绿色安全、科技创新、特色定制的经营理念及发展战略,成功带动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升。
3.昌都市政府通过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条,让昌都牦牛肉逐渐走进国内市场。
生产要素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生产要素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2d4c3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e.png)
生产要素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西藏藏药是中国多民族历史文化和医学医药科学研究的宝贵学术财产,作为草药中的特殊药材,其成分及作用特点独特,深受各方熟知与重视。
近年来,西藏藏药的价值不断提高,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为西藏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总结西藏藏药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发掘西藏藏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效驱动西藏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因素,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等。
首先,从资金要素看,各级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陆续开展多项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加快西藏藏药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措施,以及投资、担保以及贷款等形式的金融支持,有效促进了西藏藏药产业发展。
在政府金融支持的持续推动下,西藏市场经济结构逐渐完善,藏药企业积极参与各项投资,其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
其次,从技术要素看,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由于缺乏医药科研技术水平落后,因此推进其发展,同时挤压被视为有限资源。
因此,西藏藏药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国内外科学技术资源,主动引进技术和设备,完善药品研发及生产体系。
这无疑增强了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提升了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能力和效率,有效促进了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从人力要素看,西藏的藏药种植及加工人力资源被视为当地的重要生产要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断改善培训、就业和财富分配等政策措施,为藏药种植及加工行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极大地扩大了西藏藏药产业的生产和存量,使藏药行业扩大了规模,进一步提高了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
最后,从生态环境要素看,西藏人民长期以来都是藏药行业的主体,以藏药生产和加工维持其经济和生活。
地处高原,西藏拥有营养丰富的土壤,接受到足够的光照,自然条件优越,无可比拟,使西藏成为最适合生产藏药的地区之一,因此不断改善西藏藏药行业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同样起着推动西藏藏药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西藏农村居民收入发展趋势的GM(1,1)模型及因素分析
![西藏农村居民收入发展趋势的GM(1,1)模型及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4b91bcc7931b765ce15b2.png)
摘 要: 以近 6 西 藏 自治 区农 村居 民人 均收入 为研 究 对 象 , 用灰 色 系统 建 立 了人 均 纯收 入 发展 趋 势 年 应
的 灰  ̄G 1 1 测模 型 , 用关联 度分 析 方法确 定 了反 映农 村居 民不 同收入 来 源 的4项主要 指标 因素 M(,) 预 运 相 对 于 纯 收 入 的 关 联 程 度 。 分 析 得 出 : 未 来 5年 中 西藏 农 村 居 民人 均 收 入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达 到 在
中 国虐 学c 提 2 1 ,60 ) 1 —2 薹 0 02 ( 1: 73 0 3
Chi s rc l a i n eBulei ne eAg i u t lSce c ur ltn
西藏农村居 民收入发展趋 势的 G 1 ) M(, 1 模 型 及 因素 分 析
达 瓦 , 红 旗 达
Ke o lp r a i c m ,atr nls yw r s R lt n l rd , y o r G 1 1moe, e pt i o e fc a i c an oa y s
0概 述
合 理 、 确地 分析 这种 差异 , 准 以及 研 究人均 纯收 入 的发 展趋势, 具有 重 要 的理 论 和 现 实意 义p 。笔 者应 用 灰 色 系 统理 论 , 以近 几年 西 藏 自治 区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和 反 映收 入 来源 的主要 统 计 指标 为 样本 , 建立 了西
c p t nc mea d f u o c so c me r m h n lsswek w ha h e a ia ic me i b t u a a ia i o n o rs ur e fi o .F o t e a ay i no t tt e p rc p t n o n Ti e r l n r a e l n r a e a a e o 4.9 r a wil ic e s ta r t f 2 6 5% .Th is a tr af c i he i o fr r la e e i e t s t e f tf co fe tng t nc me o a a r sd n s i he r u r i c me fo t e p ma y i usr , lo d b e ta y n usr n o , n o u tv nc me a d s c n a n o r m h r i r nd t f lwe y t ri r -i d t i c me no pr d c i ei o n e o d r y o y y i d t n o . n usr i c me y
西藏地区经济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西藏地区经济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44538b71fe910ef12df833.png)
有效 率 的 经 济 组织 和 制 度 安 排 是提 高 要素投入质量和要素效率的关键 ,是西藏
2 、经 济 制度 变革 对 西藏 经 济发 展 的实证 分析
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要素投入的数 量和组合状况以及要素的使用效率 ,可以 推动生产的可能性边界的变化 ,引致西藏 经济增长的变化。一股的 ,投入要素的数 量和组合状况 ( 即资本 、劳动 、土地 所 占 比重或份额大 小) ,取 决 于 一 国或 一 个 地 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中各种资源的供 给状况和各要素的相对价格状况 ,西藏的
但是 ,西藏地 区的城市经济并不发达 ,模 仿 内地 通 过 城 市 经 济 的 飞速 发 展 ,通过 城 市 经 济 来带 动 农 村 经 济 的模 式 — — 即 “ 抽 肥 补 瘦 法 ” 在 西 藏 地 区 是 存 在 较 大 难 度 的。但现在西藏地区缩 小城 乡差距的主要 办法正是采用 了利用中央或地方财政实现 抽肥补瘦的财政调节法 ,而这种方法之所 以能够实现 ,完全依靠的是行政命令而不 是资源 的 自然流动 。 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并不一定能 取 到决 定 性 的 作 用 ,但 如果 能 从 制 度上 保 障 建立 统 一 的 城 乡市场 ( 品市 场 与要 素 产 市场 ) ,实现经济要素 的流动 ,降低城 乡 统 一 市场 的 交 易 成 本 ,实现 城 乡政 治 、 经 济 、文 化 发 展 的 对 接来 推 动 经 济 增长 却 是 可行 的 。
一
年 第
≥ .
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杜青龙 西藏 大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 8 00 5 00
撬 | 蕞 00。00 l 0 0|
西 藏 地 区 的 经 济 增 长 与 经 济 制 度 变革 存 在 正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92ab224b73f242336c5ffc.png)
( 西藏 民族学院 a .政法学 院;b .教育学院
要 :近年来 ,西藏依靠投 资拉动 ,尤其是依靠 中央直接投 资,大规模地 发展 了基础 设施 建设。党 的
十七大针对近年来我 国经 济增 长过 于依 靠投 资和 出 口拉动 、消费需求不足 的现状 ,强调 “ 大 国 内需求特 别 扩
是 消费需求” 的观 点 ,西藏经济的发展 也 面临着结构调整和选择 问题。
关 键 词 :西 藏 ;三 大 需 求 ;经 济 增 长 中 图分 类 号 :F17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0 (0 0 0 -0 70 625 9 2 1 )20 1 - 4 - 4
一
、
三 大 需 求 对 经 济 增 长 的相关 理 论
经济增 长是指 一个 区域 内的社 会 总财 富的增 加 ,是宏 观经 济 的主要 目标 之一 。但如 何实 现增 长 ,人 们 的认识 并不 一致 , 现 代 的开放 经济 中 ,一国 ( 在 区域 ) 的经济增 长 主要靠 消费需 求 、投 资需求 和 净 出 口需 求来推 动 。关 于消 费与经 济增 长 ,凯恩 斯认 为 ,形 成 资本 主义 经济 萧条 的根 源是 由于消 费需 求 和投资需 求 所构成 的总需 求不 足 ,以致无 法 实 现充 分 就业 。而 消 费 需 求不 足 是 由 于边 际消 费 倾 向递 减 规 律 ( 随着 收 入 的增 加 ,人 们也 会增加 消 费 ,但 消费 的增 加 小 于 收人 增 加 的 幅度 ) 的作 用 ,人 们不 会 把 增 加 的 收入 全 用来增 加消 费 ,即消费需 求 不足 会抑制 增 长 的观 点 。发展 经济 学家认 为 ,从世界 各 国经 济发 展 和工业 化进 程看 ,投 资率呈现 从低 到 高 、再 从 高到 低并 趋 于 相对 稳 定 的变 动过 程 ,近 似一 条 平 缓 “ u” 型 的 曲线 倒 ( 或称 为 “ 马鞍型 ” 曲线 ) ;消费 率变 动过程 则呈 现 与 投 资率 相 反 的平 缓 的 “ u” 型 曲线 ( 称为 “ 马 或 倒 鞍 型” 曲线 ) 。美 国经 济学家 罗斯 托 16 9 0年在 其 著 名 的 《 济 成长 阶段 》 一 书 中 ,提 出 了经 济增 长 阶段 经 理论 ,首次将 各 国经济增 长过程概 括 为六个 阶段 ,在 经 济增 长 的不 同 阶段 ,消费 、储 蓄 、投 资 与经济增 长 的关 系是不 同的 。而罗斯 托 和钱 纳里 的观点 更多 地考 虑 了发展 中国家 的现 实 ,强 调消费 与经 济增 长是 一种 动态 的阶段性 相互 推进 关 系 。 关于对外 贸易 与经 济增 长 ,重商 主义代 表人 物英 国 的托 马 斯 孟认 为 ,对外 贸 易是 国家致 富 的唯一 手 段 ,是 国家财 富增长 的通 常手 段 ,国 内贸易是 财 富 的相 互转 让 ,对 外 贸易 有 助 于财 富 的增 加 ,并提 出 保证 贸易顺 差采 取 的措 施 和 途径 ,包括 促 进 出 口 ,缩 减 进 口 以及 发 展无 形 贸 易 等 。英 国 学 者 罗伯 特 逊 13 9 7年提 出 “ 对外 贸 易是 经济 增 长发 动 机 ”这 一论 断 ,其 主 要观 点 是 ,认 为后 进 国家 可 以通 过 对外 贸 易 ,特别 是通过 出 口增 加 来拉 动本 国经济 的增 长 。后 美 籍学 者纳 克斯对 西方 国家 国民经济 增长 的原 因进行 了分 析 ,认为对 外 贸易之 所 以可 以成为 经济增 长发 动机 的原 因在 于 ,中心 地 国家 经济 的增 长 使得 对初 级 产 品的需求 增加 ,生 产初 级产 品 的外 围地 国家 就会 受 益于 国 际分 工 ,其初 级产 品 出 口的增 加 ,通过 一定 的转 换过程 ,将 出 口部 门经济 的增 长传 递 到国 内其 他 部 门 ,从 而 引起 国内经济 的增长 。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792840e45c3b3567ec8b24.png)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囝王乃霞摘要: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通常被称为“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对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所不同。
近年来,西藏依靠投资拉动,尤其是依靠中央直接投资。
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党的十七大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拉动不足的现状,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西藏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选择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西藏近年来内需和外需结构变化以及面临的机遇。
提出当前扩大三大需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西藏;三大需求;经济增长一、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
但如何实现增长,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现代的开放经济中,一国(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来推动。
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致无法实现充分就业。
而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也会增加消费,但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的作用,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
即消费需求不足会抑制增长的观点。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近似一条平缓。
倒u”型的曲线(或称为“马鞍型”曲线);消费率变动过程则呈现与投资率相反的平缓的“u”型曲线(或称为。
倒马鞍型”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在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首次将各国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六个阶段,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而罗斯托和钱纳里的观点更多地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强调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动态的阶段性相互推进关系。
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48ec6f1ed9ad51f01df28d.png)
强 了西 藏 比较优 势 的产 品 的竞 争 力 。第 二 阶段 (00— 20 20 年 ) 这个 阶段 投 资 增 长 速 度 高 于 经 济增 长 , 资 的 07 , 投 利用效 率 出现下 降趋势 , 但投 资对经 济增 长的 贡献 与 拉动 依然强 劲 。西 藏经 济 取得 了较 快 的增 长 得 益 于 政策 的倾 斜 与投资力 度 的加大 , 也造成 了西 藏不 同地 区增 长 的差 但
安徽农学通报 , nu . c. ul20 1 ( 1 A hi A SiB l 09,5 1 )
西藏 经 济 增 长 影 响 因素 分 析
张格 杰
( 1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哈尔滨
陈
红
8 00 ) 60 0
104 2西藏农牧学 院, 50 0; 西藏林芝
摘 要: 从需求角度分析投 资、 消费、 口、 进 出口对 西藏 国 内生产 总值 的动 态影响 , 结果表 明: 费是 西藏经 济增 长的 消
究 方便 修 正 为 0 。
作者简介 : 张格杰( 90一) 男 , 17 , 河南 扶沟人 , 副教授 , 西藏农 牧学院教务处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 日期 :0 9— 5—1 20 0 1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h i . c. u120 1 ( 1 An u A SiB l 09,5 1 ) .
距 继续 拉大 。为 了协调 西藏各 地 区发展 , 互 促进 的 区域 相 经济 正成 为西藏 经济社 会新 的增 长特点 和趋 势 。 12 2 消费是促 进 经济 增 长 的动 力 通 过 2 .. 0多 a的社 会 经 济的发 展 , 西藏 消 费也 呈 现 持续 增 长 的态 势 , 终 消 最 费支 出从 18 94年 的 9 6 . 3亿 元增 长到 2 0 0 7年 的 2 10 4 . 8亿
西藏财政支出和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西藏财政支出和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438b4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4d.png)
Tibet's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the Effects of its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作者: 陈朴[1];毛阳海[2];王代远[1]
作者机构: [1]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2]西藏民族学院
财经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出版物刊名: 西藏研究
页码: 90-100页
主题词: 西藏;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摘要:西藏政府的财政支出大致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用、各项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四项。
其中,经济建设费用的结构不尽合理,加之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占,导致了
经济建设费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不大,并制约了西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效应作用的
发挥,不过,其中行政管理费用却对西藏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关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b5e0c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5.png)
关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的经济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那么,关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西藏的特殊性。
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这些都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西藏特殊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西藏的资源优势。
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草原资源等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西藏的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
再次,我们需要注重西藏的文化特色。
西藏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这也是西藏的独特之处。
因此,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我们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西藏的文化特色,使得西藏的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扬光大。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西藏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任何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藏也不例外。
因此,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我们需要注
重西藏的人才培养,提高西藏的人才素质,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关于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我们需要注重西藏的特殊性,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人才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西藏的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f3083a884868762caaed56f.png)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罗同同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10年来,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与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省份相比较而言,不管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消费水平,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西藏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1)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带来的交通不便利及相对较小的市场容量。
2)相对稀缺的人力资源、有限的资本积累能力以及屈指可数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政府投资效率低和自身造血不足。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如何有效的利用本地资源、政府投资、民间招商引资以及外资使西藏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经济;自然因素;人才竞争;支柱产业引言: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
但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藏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西藏经济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追上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这不仅是西藏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央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决策。
因此,如何促进西藏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西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地貌复杂,高原气候独特,气温较低而且温差很大,空气稀薄,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交通运输极端落后闭塞。
过去由内地运往西藏的茶叶、瓷器、丝绸和日用工业品等物资,都是从四川雅安、青海西宁和云南大理,通过崎岖的山路,依靠耗牛驮运。
从雅安或西宁到拉萨往返一次需一年之久,严重地阻碍了西藏同祖国内地和西藏各地之间的交流。
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8b52c0ef705cc1754270950.png)
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西藏经济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GDP年平均增长率加快,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本文拟从经济的资源要素出发,通过人口、资金、资源的现状分析,试图诠释其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标签:西藏经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农牧民收入一、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关于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自然资源。
西藏的草地、森林、水能、矿产、地热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0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居全国前五位的就有十几种,但受交通、能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西藏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
西藏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30%,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5600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0%,但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还不足可开发利用的0.5%。
光能资源:西藏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烈,总辐射值接近世界最大值,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撒拉沙漠地区,其丰富的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
除此之外,西藏土地资源的面积之大居全国之首,热能储藏量居全国之冠,其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但这些有利条件目前尚未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包括各种文化资源,如语言、服饰、电影、戏剧、音乐、宗教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
西藏有遍布各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人文资源,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举世闻名的扎什布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佛教寺庙,及浓郁的藏族风情,是西藏文化产业的资源依托。
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太差,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
文化产业才刚开始萌芽。
区位资源。
西藏的区位资源具体体现在它位居祖国西南边疆的地理位置。
西藏边境线约4000公里,与南亚五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接壤,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独特的地缘优势。
据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西藏就有边境贸易,边境线上边民互通有无,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众多贸易场所。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f3083a884868762caaed56f.png)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罗同同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10年来,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与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省份相比较而言,不管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消费水平,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西藏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1)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带来的交通不便利及相对较小的市场容量。
2)相对稀缺的人力资源、有限的资本积累能力以及屈指可数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政府投资效率低和自身造血不足。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如何有效的利用本地资源、政府投资、民间招商引资以及外资使西藏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经济;自然因素;人才竞争;支柱产业引言: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
但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藏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西藏经济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追上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这不仅是西藏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央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决策。
因此,如何促进西藏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西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地貌复杂,高原气候独特,气温较低而且温差很大,空气稀薄,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交通运输极端落后闭塞。
过去由内地运往西藏的茶叶、瓷器、丝绸和日用工业品等物资,都是从四川雅安、青海西宁和云南大理,通过崎岖的山路,依靠耗牛驮运。
从雅安或西宁到拉萨往返一次需一年之久,严重地阻碍了西藏同祖国内地和西藏各地之间的交流。
西藏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西藏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a00d58ad02de80d4d840f6.png)
收 稿 日期 :0 l O— 8 2 1 — 6 2
基金项 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 才支持计划项 目阶段性成果 , 目号:C T 0 — 9 6 项 A E 一 8 0 1
作者简介 : 贡秋扎西 , 藏族, 男, 西藏 昌都人, I 四川 大学经济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西藏大 学财经学院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主要 研究方 向为金融理论 与政策 、 西藏经 济。
tr po u tv t) , 主要 包 含 技 术 进 步 、 术 o r dc i iy 它 技
、
全要 素生产 率 的 因子分解 与衡 量 方法
创新 的扩 散程 度 、 资源 配置 的改 善 、 规模 经济 等 ; 美 国著名 经 济 学 家丹 尼 森把 / 技 术进 步 的 内涵 因 一义 子 归为如 下六 类 : 生产 要素质 量 的变 化 、 知识 进展 、
了实证 研 究 , 为 西藏 经 济维持 长期 持 续增 长的一 个重要 政 策取 向应 该是进 一 步加 强人 力资 源的积 累。 认 关键 词 : 西藏 ; 经济增 长 ; 要 素生 产率 ; 全 因子 分解 中图分 类号 : 】75 文献 标识 码 : F2. A 文章编 号 :0 5 53 (0 )3 0 2 0 10— 7 82 1 0 — 1— 5 1
( 因子分 解 一)
衡 量 经 济 发展 水 平 和质 量 的一 个 重 要 指标 是 全 要素 生产 率 。 要 素生产 率 可 以解 释产 值增 加 中 全
当前 , 形成 了几 种 典型 的全 要素 生产 率 的构成
除要素 投入 之外 的诸 如技 术进 步 、 模经 济和 组织 因子 分解 理路 。法 雷 尔 (a r ] 15 ) 经济 增长 规 F re ,9 7将 等 集约 性 因素 的贡献 , 因此可 以反映 经济 体 的发 展 归 为要 素 投入 增 长 、 术 进 步和 技 术 效 率 ( 力 实 技 能 水 平 和 质 量 ; 一方 面 , 另 全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因素 分 析 现 改善 ,m r v m n n a a iy r a i a in 山 I p o e e t i c p c t e l z t o) ; 可 以测 量经 济 体 中技 术 、 制度 和组 织 等源 泉性 因 素 肯德 里克在 16 9 1年 出版 的 《 国 的生产 率增 长趋 美
关于藏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藏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934e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e.png)
关于藏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藏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业旅游业是藏区现在的主导产业,该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据统计,2019年西藏自治区接待游客超过4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带动了其他服务业和商品流通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然而,由于旅游业季节性强,且受政策和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的持续化和稳定化发展。
二、生态农业藏区因其高海拔、寒冷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及传统素食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如今,藏区的卫藏高原有机大米、青稞、藏鸡、藏香猪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同时,政府积极推动生态种养殖业的发展,通过补贴和标准化等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工艺品藏区有丰富的手工艺品生产技术和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藏毯、唐卡、羊绒制品、银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随着市场开放和旅游的发展,民族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逐渐得到提升。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民族工艺品的培训和保护工作,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价值。
四、非常规能源藏区具有丰富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能够为地区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政府加大对非常规能源的投资和推广,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了一些样板工程,促进非常规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藏区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其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产业链尚未完全构建,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和难点,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泰尔指数——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泰尔指数——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78da80192e45361166f507.png)
泰尔指数——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林圆圆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方向,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到2020年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动调整,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速度,西藏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十分紧密,以此为出发点,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分析法,结合西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经过不断发展,经济得到逐渐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省市还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西藏怎样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呢?从而缩小与其他省市的发展差距。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换而言之是提高产业、产品、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西藏保持经济协调、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力争到2020年,有西藏特点的优势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发展基本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产业结构资讯INFO是社会大规模分工的特定结果,它的变化和调整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产业结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一)产业结构相关概念1.产业结构以产业经济学的定义为依据,产业结构是社会再生产阶段中,说明解释各产业之间定性联系和定量关系,产业结构可以从量和质两方面进行研究,从量的视角来说明,它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以三次产业分类为标准,是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地区或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以及三大产业内部各自的构成及行业构成;从产业质的视角来说明,它指各产业的技术程度和经济效益的情况。
一般来说,指各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业结构是从事各个产业的劳动数目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和比例关系。
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以地区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N-work)的增长速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西藏自治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西藏自治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40de82cc22bcd126ff0cb2.png)
0. 0 5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O 1 O
V l , / J '
2 0 0 2 2 0 03 2 0 0 , t 2 0 0 5 9 , 0 0 6 2 0 0' /9 . 0 0 8 9 . 0 0 9 2 01 0 2 0 1 1
是很高 . 对未 来 预期 的不确 定 性 , 如 医疗 、 养老 等 方 面预期 的不 确定性 , 导致 居 民压缩 当前 消费 , 这 就导
通过 对西 藏 自治 区 G D P的增 长 、 西 藏 自治 区城 镇 与农村 居 民收入 消费状况 以及 城镇 居 民人 均 消费
的分 析 . 我 们可 以得 出 以下 结论 :
( 三) 西藏 自治 区居 民家庭人 均 消费 支 出分析 根据 联合 国粮农 组 织 的标 准划 分 :恩格 尔 系数
0. 3 0 0 . 2 5 0 . 2 0 O. 1 5 O .1 0
费需 求层 次还 比较低 ,严 重制约 了西 藏 自治 区经济
的发 展 。
表 1 西藏 自治 区城 镇居 民 家庭 人 均 消费支 出 ( 单位: 元)
年 消 费 项 目 份
2 O l l
来。 而 随着通讯 事业 的发 展 , 手机 等通 讯设备 获得 了
了 3倍 多 。而城 镇居 民 的收入从 2 0 0 2年 的 7 7 6 2元 增加到 2 0 1 1 年的 1 6 1 9 6元 , 增长了 2 倍 多 。与此 同 时 ,农村 居 民和城镇 居 民收入 差距从 2 0 0 2年 的 5 . 1 倍减少到 2 0 1 1 年的 3 _ 3倍 , 这说 明西藏 的贫 富差距
康, 0 . 3 ~ 0 . 3 9为富裕 , 在0 - 3以下 为最 富裕 。 西藏 自治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视角浅谈西藏经济的振兴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视角浅谈西藏经济的振兴](https://img.taocdn.com/s3/m/520be63831126edb6f1a1008.png)
( ) 础设 施 的 建设 与 完善 通 过 提 高生 产 率 促 进 经 济增 长 二 基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设 与 完 善 能 从 基 础 服 务 的改 变 ,提 高生 产率
来 促 进 经 济 的增 长 , 主要 变现 为 : 一 , 础 设 施 的 建 设 , 第 基 即交 通 运 输 、 电建 设 、 讯 服 务 建 设 均 为 中 间 投 入 , 有 规 模 经 济 效 水 通 具 应 , 这 些 基 础 设 施 投 入 使 用 后 , 在 一 定 范 围 内使 得 使 用 者 成 将 会 本 下 降 , 就 意 味着 使 用 者 的 利 润 增 多 。 第 二 , 础 设 施 的完 善 这 基 会 间 接 提 高 其 他 生 产 要 素 的 产 出率 , 低 了 运 输 成 本 、 大 了通 降 扩 讯 范 围 、 进 了信 息 交 流 等 。 西藏 地 区 的 基 础 设 施 完 善 , 大 大 促 将
【 泽 仁 哈 姆 . 部 少 数 民族 地 区经 济发 展 研 究 【. 西 财 经 鲁 2 】 西 『山 『
大 学 学报 , 0 0, S . 2 1 ( 2) ( 辑 : YQ) 编 W
苔
藏 地 区竞 争力 。
( ) 础 设 施 的建 设 与 完善 可 以 推 动 产 业 结 构 的转 换 五 基
病 险水 库 除 险加 固工 程 全 部 开 工 ,农 牧 业 抗 旱 能 力 明 显 增 强 。
“ 电到 乡 ” 程 基 本 完 成 , 玛 、 则 、 脱 等 县 级 水 电站 顺 利 送 工 尼 改 墨 开 工 ; 村 电 网改 造 步 伐 加 快 , 宿 、 东 等 四县 局 域 网 建 设 积 农 八 亚
或 产 业 创 造 更 多 机 会 ,从 而 会 成 为 推 动 本 区域 经 济增 长 的一 个 因素 , 对某些新兴企业起 到“ 化 ” 用。相反 , 或 孵 作 如果 一个 区域 没 有 较 好 的基 础 设 施 ,必 将 造 成 成 本 的 增 大 和盈 利 的下 降 , 因
三次产业增长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周期的影响
![三次产业增长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周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50e6f3feefdc8d376ee3230.png)
三次产业增长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周期的影响■曾绍龙一、研究路径(一)贡献率与贡献度概念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率与贡献度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贡献度是指某一指标的某个构成要素报告期的增加值与这一要素基期值的比,它说明在该指标增长的几个百分点中各要素分别贡献了多少个百分点。
某一要素贡献度与某一指标的增长率之比即为这一要素对该指标的贡献率,它说明在该指标的增长额中各要素增长额所占的百分比。
从生产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之和。
产业部门贡献指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产业部门i的贡献率等于产业部门i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即p't=(y,r--yct_l两)/Ol--ypl))(1)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t代表年度,P。
为i部门t年度的贡献率。
(二)分析框架与路径为了总体上分析三次产业对西藏经济增长周期的影响,采取纵横结合、展开分析方法,进而得出结论。
“纵”是对西藏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时斯、每个周期及以1991年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横”是从三次产业各产业的产值地位,产业的贡献率与贡献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西藏供给要素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本文采用中位数与谷底到底法对西藏经济周期的划分四个周期:第一周期1978-1983年,第二周期1984-1986年,第三周期1987-1991年,第四周期1992-2006年觯细数据见附表1)。
二、三次产业各自在西藏经济中的地位(一)第一产业在西藏经济中的地位图1描述了1978-2006年西藏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方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汗称产值比重)的情况。
1978—2006年西藏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平均为41.4%,反映出西藏第一产业在西藏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1992年以前西藏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50%左右波动,可以看出西藏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80-2003年
![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80-2003年](https://img.taocdn.com/s3/m/cb5781d16f1aff00bed51e55.png)
20 0 6年 第 2期
No 2 2 0 . 0 6
四川 大学 学报 ( 学社会 科 学版) 哲
J u n l fSc u n Unv ri ( o il ce c dto ) o r a ih a iest S ca in eE i n o y S i
从西藏农业经挤发展 的实际出发 ,本文把物质资
本 、劳 动力 、人力 资本 、 中央政 策 制定 、社 会稳 定 等 因素都 纳入 了我们 的分 析框 架 。我 们假 设西
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对农 区实 行 “ 地 归 户使 用 , 自主 经 营 , 长期 不 变 ” 土 ,对
时刻的技术存量 , 表示 t K, 时刻 的物质 资本存
量 ,L 表示 t 刻 的劳动 投入 量 ,h 表示 t 刻 时 时 单位 人力 资本存 量 。
15 7 元有大幅度 的提 高。 Ⅲ分 析西藏农业经济增 长 的因素 成为很 有 研 究价值 的课 题 。但从 现 有 的 文献看,研究西藏农业经济增长问题的文献 尚付
总第 1 3 4 期
S m . 4 u NO 1 3
§建设 新农 村 研 究 §
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 8 —2 0 年 0 03 9
杨 明洪 , 沈 颖
( 四川大 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0 6 ) 10 4
[ 摘
要]从西藏农业经 济发展的实际 出发 .把 物质 资本、劳动力 、人力 资本 、中央政 策 、社会 稳定等
一
藏自 治区的需要和要求 ,先后召开了四次 “ 西藏
工 作 座 谈 会 ”( h Wok ou o Tbt te r F rm n ie , WF ,对 西藏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面 临的 突出 问 题 T)
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
![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fe45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8.png)
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性气候,素有“世界屋脊”的美称。
西藏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的西藏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旅游和战略区域,同时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
本文就是要探讨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西藏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西藏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经就曾经到过西藏,并记录了详实的历史文献。
从那个时期开始,西藏逐渐向中原地区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近年来,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06年至2018年,西藏GDP从486.6亿元增长到1897.1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1%。
同时,GDP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从2006年的16.6%下降到2018年的7.1%,第二产业从2006年的48.3%上升到了2018年的60.2%,第三产业从2006年的35.1%上升到了2018年的32.7%。
可以看出,西藏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化正在快速发展中。
此外,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06年至2018年,通讯、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总额达到了804.7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二、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西藏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西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西藏是中国的生态屏障,但是因为气候和地理原因,这里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
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文化和生态安全。
其次,西藏的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问题也值得重视。
虽然西藏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就业问题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农牧业和初级工业方面,就业机会有限。
同时,由于西藏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旅游业和资源开发,这些行业的劳动力大多来自于中外人才,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和外国人才相比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西藏民族学院代敏华、卢俊、王成摘要:本文分别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本文借助《西藏统计年鉴》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5—2009年),通过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的去除,建立了西藏产出GDP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西藏经济的增长总体上仍是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增长质量不高,为此西藏要想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需要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本文通过《西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1—2009年),并借助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去除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建立了西藏GDP关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消费在影响西藏GDP的这三个因素中对GDP的刺激作用最强,投资其次,净出口最弱。
为此,要想保持西藏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西藏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商品出口的结构,大力培养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国民收入核算目录1.引言:问题的提出 (1)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 (1)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1)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3)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3)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3)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 (5)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6)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分析 (6)3.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描述 (6)3.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8)3.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9)3.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9)3.3.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9)3.3.3模型的主成分回归 (10)3.3.4模型诊断 (11)3.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12)4.结论与启示 (12)参考文献 (15)附录:文中模型建立所用到R统计软件代码 (16)1.引言:问题的提出繁荣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任务。
对西藏来说,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西藏的经济实力和增长水平与我国其它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增长比较缓慢。
因此,寻找出制约西藏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增加人民收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新时期促进西藏经济增长,是深化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关键,是推进小康建设的必经之路。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西藏经济增长。
本文以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利用定量研究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力图在这些数据中找出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促进西藏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需要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的数据,在本文中,选择西藏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经济的产出,其增长反映西藏经济的增长状况。
而从理论上讲,推动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资本投入。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资本对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言,资本的缺乏是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的资本采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研究。
物质资本主要是指基础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
在本文的模型中,为简化计算,用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计量物质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身上的技能、知识、素质、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总和,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为简化计算,本文用文教卫生事业费来计量人力资本的总投入。
(2)劳动力的投入。
从经济增长理论诞生起,经济学家们都把劳动力因素作为经济增长源动力之一,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又是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所采用的劳动力投入是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
(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使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利用生产函数余值,即所谓“索洛余值”来反映。
以上产出和投入指标的数据均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2010》,数据的范围为1981年至2009年,如表2-1:表2-1 1985-200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及相关因素的数据数据来源:《西藏统计年鉴2010》、《西藏统计年鉴2007》注:表中2007,2008,2009年的文教卫生费为教育经费。
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 —D 生产函数)理论,可以设tt u t t t Y AK L eλαβ+= (2.2.1) 其中t 为时间序号;Y 代表产出(即GDP );K 代表资本投入;L 代表劳动力投入;t e λ为技术因子,λ取决于技术情况;A 表示除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以外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u 代表随机误差项。
将(2.2.1)取自然对数,得到:ln ln ln ln t t t t Y A t K L u λαβ=++++ (2.2.2)在C —D 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结合上文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所做的定性分析,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单独的方面来考虑,可以建立如下西藏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ln ln ln ln ln t K t H t t t Y A t K H L u λααβ=+++++ (2.2.3)此处K 代表物质资本投入,L 代表人力资本投入,回归系数K α,H α和β分别代表产出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弹性。
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为了得到以上理论模型的具体形式,需对相应的回归系数进行估计,以表2-1给出的数据为样本,利用R 统计软件这一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OLS 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ln 2.86920.07360.2579ln 0.1067ln 0.3575ln t t t t Y t K H L =-++++ (2.3.1) 系数标准差(1.2854)(0.0169) (0..0620) (0.1143) (0.2960)t 检验值: (-2.232) (4.362) (4.159) (0.934) (1.208)标准误S.E=0.05482;判定系数2=R 0.9978;调整的判定系数2=R 0.9974;自由度df =20;F 检验值2297。
从估计的结果看,模型调整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很高;F 检验值2297明显大于临界值0.05(4,20) 2.8661F =,所以方程整体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5);但由于t 临界值0.025(20) 2.0860t =,大于ln t H 及ln t L 的回归系数t 检验值,表明其回归系数的t 检验没有通过。
考虑到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造成ln t H 及ln t L 的回归系数t 检验不显著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模型存在自相关性所导致的,为了确定这一点,通过R 软件作出了模型的残差时序图和相邻残差的散点图(如图2-1、图2-2)。
图2-1 残差时序图 图2-2 相邻残差散点图通过图2-1可以看出,当某个残差为正或负,会带动后面多期残差符号与之相同,表明模型存在正自相关性,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图2-2中的散点大部分落在一、三象限而得到印证。
为判断模型序列相关性的阶数,下面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检验。
设模型存在二阶自相关性,其形式为1122t t t t u u u v ρρ--=++ (2.3.2)其中1ρ和2ρ分别为一阶和二阶自相关系数,t v 为该形式的随机误差项,它满足无自相关性的假定。
将模型(2.3.1)的残差项t e 的数据作为t u 的样本代入(2.3.2)进行回归,其结果如下:120.57880.1488t t t u u u --=- (2.3.3)该模型的判定系数20.2297R =,由于220.05250.2297 5.7433 5.9915(2)nR χ=⨯=<= (2.3.4)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可知,模型(2.3.1)不存在二阶自相关性,即只存在一节自相关性,其形式设为:11t t t u u v ρ-=+ (2.3.5)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为去除模型的自相关性,可以利用广义差分法,令1ln ln ln t t t Y Y Y ρ-∆=-,1ln ln ln t t t K K K ρ-∆=- (2.3.6) 1ln ln ln t t t H H H ρ-∆=-,1ln ln ln t t t L L L ρ-∆=- (2.3.7)则理论模型(2.2.3)可以转换为:0ln [(1)]ln ln ln t K t H t t t Y a t t K H L v λρααβ∆=+--+∆+∆+∆+(2.3.8)其中0(1)ln a A ρ=-。
由于t v 满足无自相关性的假定,因此可以通过对此模型进行估计,来得到模型(2.2.3)的回归系数。
而要对模型(2.3.6)进行估计,首先应将自相关系数ρ确定出来,这可以通过模型(2.3.1)的DW 值来确定。
通过R 统计软件,可以得到模型(2.3.1)的DW 值为0.9571,因此DW 0.9571110.521422ρ=-=-= (2.3.9)将(2.3.9)的结果代入(2.3.6)和(2.3.7)便可得到模型(2.3.8)各变量的样本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ln 4.71440.0536[(1)]0.2579ln t t Y t t K ρ∆=-+--+∆0.1067ln 0.3575ln t t H L +∆+∆ (2.3.10)该模型的t 检验值分别为-4.304,3.241,6.929,4.379,6.062;F 检验值894.5;判定系数20.993R =,调整的判定系数为20.9919R =,标准误S.E=0.06177。
通过上述结果不难看出,上述模型的各项检验均通过,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因此模型(2.3.10)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
由此可得:0 4.7144a =-,0.0536λ=,0.2579K α=,0.1067H α=,0.3575β= 再结合ρ的值,可以得到0ln 9.90631a A ρ==--由此可见,理论模型(2.2.3)的具体形式应为ln 9.90630.05360.2579ln 0.1067ln 0.3575ln t t t t Y t K H L =-++++ (2.3.11) 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根据方程(2.3.11),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西藏GDP 对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弹性系数比较高,分别为0.3575和0.2579,表明西藏GDP 的增长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的依赖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