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图像(46张)PPT课件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图像(46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356ae410661ed9ad51f3eb.png)
-3
-5
2021
13
注意识别:
(1)线的形状
观察图像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
利于分析图线所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交点
同一坐标系两条图线的交点,V—t图象
表示在交点对应时刻速度相等,X—t图象表
示在空间居同一位置。
(3)拐点
图线的拐点具有的特定意义,它是两种
不同变化情况的交界,即物理量变化的突变
0
0.4
t/s
-5
图甲2021
y/cm 5
0 0.2
-5
图乙
0.4 t/s
36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需掌握以下两点:
(1)读图:即从给出的图象中读出有用的信息, (2)用图:利用特定的图象如F—t、V—t、 X—t图象等方便、快捷地解题;
(3)作图:通过作辅助图帮助理清物理线索来 解题。
这三点对思维的能力要求层层提高。这类 试题不仅能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 还能考查我们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 能力,因此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点。
2021
14
3、斜率 图线上某点的斜率表示两物理量增量
的比值,反映该点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 化的快慢。
v
x
k?
k?
o
to
t
k?
k?
加速?减速?
2021
运动方向?
15
4、面积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常代表一个物理 量。V—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横轴以上、以下面积分别表示正位移、负位 移。F-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冲量。F-s图 象中的“面积”大小表示功的“大小”。i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电荷量q的“多少”。
高三物理课件-双缝干涉[整理] 精品
![高三物理课件-双缝干涉[整理]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7bfca33453610661ed9f4be.png)
4
n3 n2 n1
r 2dn2
17-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增透膜和增反膜
利用薄膜干涉可以提高光学器件的透光率 . 例1 为了增加透射率 , 求 氟化镁膜的最小厚度. 已知 空气 n1 1.00 ,氟化镁 n2 1.38 , 550nm
23 解
Δr 2dn2 (2k 1)
1
17-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2d 2 32 n2 1 sin r 2n2 d cos r cos r 2 2 2 2 2 反射光的光程差 r 2d n2 n1 sin i
2
P
加强 k (k 1,2,)
n2 n1
k 1
2n
13
17-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2)厚度线性增长条纹等间距,厚度非线性增长 条纹不等间距 3)条纹的动态变化分析(
n, ,
变化时)
14
§3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薄膜干涉 17-2 双镜 劳埃德镜
一、等倾干涉
n2 n1
CDAD
M1 M2
1
2
L 3
P
n1
n2
i
A
D
sin i n2 sin n1
B 4
C
e
n1
5
E
32 n2 ( AB BC) n1 AD
AB BC e cos
2
AD AC sin i 2e tg sin i
7
n
L
5.89 10 m n 1.53 5 3 2 8 10 2.4 10 m
n3 n2 n1
r 2dn2
17-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增透膜和增反膜
利用薄膜干涉可以提高光学器件的透光率 . 例1 为了增加透射率 , 求 氟化镁膜的最小厚度. 已知 空气 n1 1.00 ,氟化镁 n2 1.38 , 550nm
23 解
Δr 2dn2 (2k 1)
1
17-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2d 2 32 n2 1 sin r 2n2 d cos r cos r 2 2 2 2 2 反射光的光程差 r 2d n2 n1 sin i
2
P
加强 k (k 1,2,)
n2 n1
k 1
2n
13
17-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2)厚度线性增长条纹等间距,厚度非线性增长 条纹不等间距 3)条纹的动态变化分析(
n, ,
变化时)
14
§3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薄膜干涉 17-2 双镜 劳埃德镜
一、等倾干涉
n2 n1
CDAD
M1 M2
1
2
L 3
P
n1
n2
i
A
D
sin i n2 sin n1
B 4
C
e
n1
5
E
32 n2 ( AB BC) n1 AD
AB BC e cos
2
AD AC sin i 2e tg sin i
7
n
L
5.89 10 m n 1.53 5 3 2 8 10 2.4 10 m
《高三物理》PPT课件
![《高三物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ef6bd26bd97f192379e9b5.png)
s in r
___________.
编辑ppt
10
解析:(1)垂直射入半圆柱玻璃砖平面的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折射光线 不能与入射光线平行(过圆心的光线除外),A错. (2)测量较准确的是图D,因B图的入射光线经过圆心,出射光线没有发生折 射,C图的入射光线离圆心太近,射到圆界面上时,入射角太小不易测量,会 产生较大的误差.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后,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ppt
6
解析:(1)错误或不妥之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
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 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 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讲 实验:测定玻 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1
考点精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折射率的方法,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量出入射角i和折
射角r,据
n
s in i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8
解析:测折射率的关键是定点,以确定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该同
学没有定点,说明折射光线过B点,且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定量关系.
设光线P经透明的圆柱体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α=2θ,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折射光线过B点?
n
sin sin
.
2
nssiinn
___________.
编辑ppt
10
解析:(1)垂直射入半圆柱玻璃砖平面的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折射光线 不能与入射光线平行(过圆心的光线除外),A错. (2)测量较准确的是图D,因B图的入射光线经过圆心,出射光线没有发生折 射,C图的入射光线离圆心太近,射到圆界面上时,入射角太小不易测量,会 产生较大的误差.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后,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ppt
6
解析:(1)错误或不妥之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
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 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 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讲 实验:测定玻 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1
考点精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折射率的方法,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量出入射角i和折
射角r,据
n
s in i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8
解析:测折射率的关键是定点,以确定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该同
学没有定点,说明折射光线过B点,且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定量关系.
设光线P经透明的圆柱体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α=2θ,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折射光线过B点?
n
sin sin
.
2
nssiinn
高三物理一维弹性碰撞(共8张PPT)
![高三物理一维弹性碰撞(共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ce811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0.png)
②若 m2>>m1 , ”他哪里还会再来?他只是别想再要那各帕子咯,又别好明确地拒绝咯淑清の壹片心意。
' ' 实验3:质量不相等的两个钢球(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
mvmvmv 博王时彩计划软件下载
1 1 1 1 2 2 (2)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大?
知:A·B·C都满足.
”他哪里还会再来?他只是别想再要那各帕子咯,又别好明确地拒绝咯淑清の壹片心意。
1 1 1 2 '2 即使是需要检查弘时课业の时候,他都是让三小格带着课业到书院接受他の盘查。
伤过、痛过,晓得那各滋味实在是别好受,他,知难而退。
2mv 2mv 2mv ②若 m2>>m1 ,
11
11
'2 22
① 若m1=m2 , 可得v1’=0 ,v2’=v1 , 相当于 两球交换速度.
②若 m2>>m1 ,
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是分离就是共同运 动.
练习1:质量相等A、B两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
运动,A球的动量是7kg·m/s,B球的动量是5kg·m/s,当A球追
上B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pA'=6kg·m/s,pBA'=6kg·m/s B. pA'=3kg·m/s,pB'=9kg·m/s
学生观察:
被碰质量较小时,碰撞特点:A、B球向同一方向运动,且 A球速度小于B球速度。
实验3:质量不相等的两个钢球(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 的碰撞,A球静止,B球以某一速度碰A球。
学生观察: 被碰质量较大时,碰撞特点:A、B球向相反方向运动,且
B球被反弹。
三、弹性碰撞规律
《高三物理抛体运动》课件
![《高三物理抛体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ab1c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8.png)
在跳高、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助 跑获得较大的初速度,然后起跳,使 身体按照斜抛运动的方式越过横杆或 达到更远的距离。
炮弹射击
炮弹射击时,炮弹的运动可以视为斜 抛运动,通过调整炮口角度和炮弹初 速度,使炮弹按照预定的轨迹飞行, 击中目标。
02
抛体运动的规律
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01
描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 律。
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答案的准确性
在得到答案后,需要验证其准确性,可以通过与已知 正确答案进行比较或进行实际实验来验证。
答案的合理性
除了准确性外,还需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确保它符 合实际情况和物理规律。
06
抛体运动的综合练习题及 解析
选择题及解析
• 选择题1: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斜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运 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变化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摄影机验证曲线轨迹
要点一
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摄影机,记录下抛体运动的轨迹,验证抛体运动 的轨迹为曲线。
要点二
实验器材
摄影机、抛体(如小球、纸飞机等)、三脚架、坐标纸。
用摄影机验证曲线轨迹
实验步骤
1. 将摄影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的高度和角度,确保可以清晰地拍摄到抛体的运动 轨迹。
2. 将坐标纸放置在抛体的下方,用于记录抛体的运动轨迹。
星球的运动轨迹
总结词
星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也是抛体运动的一个实例。
详细描述
星球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旋转。 这种运动形式也符合抛体运动的规律,可以通过相关的物理 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04
抛体运动的实验验证
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
《高三物理光的折射》课件
![《高三物理光的折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d16c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高三物理光的折射》 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高三物理光的折射知识,包括折射原理、折射率、全反射、像的 形成等内容。欢迎学习和交流,禁止商业使用。
1. 光的折射原理
1 光的折射现象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折射定律
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的关系: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3. 光的全反射
1 全反射的条件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 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时,发生全反射。
2 全反射的应用
光纤通信中利用全反射实 现信号传输,避免信号衰 减和干扰。
3 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中的光信号通过 多次全反射在纤芯内部传 播,实现快速而稳定的光 信号传输。
4. 光的像的形成
1 凸透镜成像原理
3 折射角和入射角
折射角是光线在折射介质中的方向角度,入射角是光线在入射介质中的方向角度。
2. 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
1 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是光在该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
2 折射率的计算公式
介质的折射率可以通过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计算得出。
3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速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真空中的光速慢,折射率与光速成反比。
2 透镜的公式
凸透镜通过折射和焦距, 将入射光线汇聚到焦点处, 形成实像或虚像。
透镜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像 的位置和放大缩小倍数。
3 像的性质
像的性质包括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特点,取决于 物体与透镜的位置和焦距。
5. 实例分析
球形水滴的成像
球形水滴会折射光线,形成倒立 的实像。
等腰三角形棱镜的成像
光在通信、医学、工业、娱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器、投影仪等。
本课件介绍高三物理光的折射知识,包括折射原理、折射率、全反射、像的 形成等内容。欢迎学习和交流,禁止商业使用。
1. 光的折射原理
1 光的折射现象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折射定律
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的关系: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3. 光的全反射
1 全反射的条件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 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时,发生全反射。
2 全反射的应用
光纤通信中利用全反射实 现信号传输,避免信号衰 减和干扰。
3 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中的光信号通过 多次全反射在纤芯内部传 播,实现快速而稳定的光 信号传输。
4. 光的像的形成
1 凸透镜成像原理
3 折射角和入射角
折射角是光线在折射介质中的方向角度,入射角是光线在入射介质中的方向角度。
2. 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
1 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是光在该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
2 折射率的计算公式
介质的折射率可以通过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计算得出。
3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速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真空中的光速慢,折射率与光速成反比。
2 透镜的公式
凸透镜通过折射和焦距, 将入射光线汇聚到焦点处, 形成实像或虚像。
透镜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像 的位置和放大缩小倍数。
3 像的性质
像的性质包括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特点,取决于 物体与透镜的位置和焦距。
5. 实例分析
球形水滴的成像
球形水滴会折射光线,形成倒立 的实像。
等腰三角形棱镜的成像
光在通信、医学、工业、娱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器、投影仪等。
高三物理课件
![高三物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f428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d.png)
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磁感应 强度是描述磁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B=F/IL,其中B表示磁感应强 度,F表示磁场力,I表示电流,L表示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
电磁感应与交流电
总结词
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交流电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详细描述
电磁感应是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交流电是电流大小和 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通常由发电机产生。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装置,其工 作原理是通过磁场耦合实现原副边电压、电流和磁通量的变换。
测量与不确定性原理
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具有离散的 能量,其行为不能用经典力学完全描 述。
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原理,指出无法同 时精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波函数
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通过 波函数的模平方可得到粒子在某处出 现的概率。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核的结构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具有强相互 作用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 因为速度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改变,这种 现象称为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是入射角 正弦值与折射角正弦值的比等于光在两 种介质中的速度比或波长比。
VS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一部分光会返回 原介质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定律是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与入射光在同 一平面内。
动量与冲量
动量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示 物体运动的剧烈程度。
冲量
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表示力的 作用效果。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
角动量
物体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表示物体转动的剧烈程度 。
角动量守恒
电磁感应与交流电
总结词
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交流电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详细描述
电磁感应是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交流电是电流大小和 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通常由发电机产生。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装置,其工 作原理是通过磁场耦合实现原副边电压、电流和磁通量的变换。
测量与不确定性原理
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具有离散的 能量,其行为不能用经典力学完全描 述。
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原理,指出无法同 时精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波函数
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通过 波函数的模平方可得到粒子在某处出 现的概率。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核的结构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具有强相互 作用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 因为速度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改变,这种 现象称为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是入射角 正弦值与折射角正弦值的比等于光在两 种介质中的速度比或波长比。
VS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一部分光会返回 原介质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定律是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与入射光在同 一平面内。
动量与冲量
动量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示 物体运动的剧烈程度。
冲量
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表示力的 作用效果。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
角动量
物体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表示物体转动的剧烈程度 。
角动量守恒
《高三物理》课件
![《高三物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91c4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6.png)
体操运动员如何在环上保持平衡? 这涉及哪些力和运动的原理?我 们将一起学习。
什么是运动?
1
直线运动
我们如何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速
曲线运动
2
度和加速度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在圆形轨道上,对物体有什么影响?使
用旋转运动的原理解释离心力。
3
自由落体运动
什么是自由落体的运动?如何解释重力? 比较两个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万有引力
引力的概念
引力是什么?如何用代数和几何方法表示它?
力场
什么是力场?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的重力场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计算重力引力
木星上的你会称重多少?如何计算表面与地心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相对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为什么光速无法超越?什么是时 空?我们如何描述运动的物体和 不同参考系之间的物理现象?
黑洞的奇妙世界
能源和环境问题
能源来源
什么是化石燃料,为什么它们被广泛使用?其他类型的能源有哪些?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温室效应?气候模型如何预测未来变化?
可再生能源
什么是太阳能和风能?它们如何发电,为什么它们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方法?
《高三物理》PPT课件
欢迎来到《高三物理》PPT课件!我们将介绍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通过 不同的布局和图像来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什么是力?
牛顿摆
我们如何解释相互作用力?在这 个模型中,推动第一颗球将总是 向下摆的最后一颗球推出去。
肌肉力量
做体操
肌肉可以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如何测量它们? 力矩和杠杆原理是什么?我们将 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史上最大的科学实验
什么是黑洞?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如何在黑洞附近描述物理现 象?
《高三物理库仑定律》课件
![《高三物理库仑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c799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03
库仑定律的应用
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静电现象
库仑定律可以解释静电现 象,如静电感应、静电屏 蔽等。
电场与电势
库仑定律与电场、电势的 概念密切相关,可以用来 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差。
电磁感应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库仑 定律可以用来解释电磁场 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库仑定律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结词
等势面的概念
详细描述
在电场中,等势面是具有相同电势能的各点构成的曲面。 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总结词
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
详细描述
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具有的电 势能。因此,电势能与电势成正比,与电荷量成正比。
电容器的原理与应用
总结词
电容器的原理
详细描述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其储存电荷的能力用电容表 示。一个电容器的电容是指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与电量 和电压无关。
01
静电实验是验证库仑定律的重要 手段之一,通过静电实验可以观 察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 而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02
静电实验具有简单易行、效果明 显的特点,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 中常常被采用。
静电实验的原理
静电实验的原理基于库仑定律,即两 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 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
总结词
库仑定律的公式是F=k*q1*q2/r^2。
详细描述
库仑定律的公式表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F等于常数k与两个点电荷电量q1 和q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板块模型(共24张PPT)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板块模型(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f378a480eb6294dc886c5d.png)
(2)木板在地面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大?
【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 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 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 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m1m2M
O
t
例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
v0=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地放上一大小不计、
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 位移大小。(g取10m/s2)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F1=F2,M1>M2,则v1>v 2 B. 若F1=F2,M1<M2,则v1<v 2 C. 若F1<F2,M1=M2,则v1>v 2 D. 若F1>F2,M1=M2,则v1>v 2
v
m M2
M1
O
t
v
m M1
M2
O
t
v
m2
m1
M
O
t
v
板块模型 de 动力学解法
概念:由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和一长木板(或平板小车)组成的 模型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可视为 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 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 g=10m/s2:
【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 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 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 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m1m2M
O
t
例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
v0=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地放上一大小不计、
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 位移大小。(g取10m/s2)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F1=F2,M1>M2,则v1>v 2 B. 若F1=F2,M1<M2,则v1<v 2 C. 若F1<F2,M1=M2,则v1>v 2 D. 若F1>F2,M1=M2,则v1>v 2
v
m M2
M1
O
t
v
m M1
M2
O
t
v
m2
m1
M
O
t
v
板块模型 de 动力学解法
概念:由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和一长木板(或平板小车)组成的 模型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可视为 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 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 g=10m/s2:
高考高三物理电场专题ppt-精品课件
![高考高三物理电场专题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8f1bf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4.png)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指出我们要维护和改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例如:
本补题充【考 ,查这解学样析生才文能】言做由文到粒翻不译丢子能分轨力。。平迹文时弯言训曲翻练译时方是注向文意言自及文己电的确必定场考句线内子分容的,赋布翻分情译点以,况直翻可译译知为时主保,,证粒意赋译分子为点所辅的,落受把实电句 。场子中力的方每一向个沿字电都要场落线到实切处线,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题型四、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图像类问题 【答案】: D
例8.(2014·上海物理·19)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轴正向为场强正 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 ) A.在x2 C.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x2~x4场强沿x轴负方向,则从x2到x4处正点电荷逆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 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正电荷在x4处电势能较大,故A错误;同理分析可得,B正确;由 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由图可以看出电场强度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故电场力先增大后减 小,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BC
知识小结:
(选夹自《角史为记·钝屈原角贾,生列电传场第力二十做四负》,功有,删电节)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所以 vM>vN,EpM <EpN,A、B
项错误;电场线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大小,故粒子在 M 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小于在 N 点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M<aN,D 项正确;由于电场线方向如图所示;
命题规律
近几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电场 力的性质中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 强度、电场线;电场能的性质中电势 、电势差、电势能;匀强电场中电势 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等。带电粒子在 电场中的运动是考查的重点。 选择题主要考查库仑定律,电场的性 质、电容器。 计算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 运动。 选择题为中、低档,计算题为中、高 档。
高三物理高三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PPT教学课件
![高三物理高三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cbda0f242336c1eb95edd.png)
例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 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如A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
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
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作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
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用动能定理对全程列式
由动能定理, A→B →C h
A
mgh – E=1/2×mv2
∴h=v2/2g+E/mg
v C B
例6.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高为H的跳台上以速
率v1 起跳,落水时的速率为v2 ,运动中遇有空气阻力 ,那么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
功是多少?
解: 对象—运动员
过程---从起跳到落水
一. 动能
1.功是过程量;动能是状态量,也是相对量.因为V为 瞬时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公式中的速度一般指 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2.动能与动量大小的关系:
EK
P2 2m
P 2mEK
3.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它的动能 一个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它的动量
变化 变化
二、动能定理
1.用牛顿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7)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 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 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从力在整个位移内的功 和这段位移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考察,无需注意其 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又由于动能和功都是标量, 无方向性,无论是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计算都有会 特别方便。
总之,无论做何种运动,只要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 就可考虑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动力学问题。
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19 页
8
解析:测折射率的关键是定点,以确定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该同
学没有定点,说明折射光线过B点,且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定量关系.
设光线P经透明的圆柱体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α=2θ,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折射光线过B点?
n
sin sin
.
2
nssiinn
s in r
___________.
共 19 页
10
解析:(1)垂直射入半圆柱玻璃砖平面的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折射光线 不能与入射光线平行(过圆心的光线除外),A错. (2)测量较准确的是图D,因B图的入射光线经过圆心,出射光线没有发生折 射,C图的入射光线离圆心太近,射到圆界面上时,入射角太小不易测量,会 产生较大的误差.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后,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
n sini . sin r
共 19 页
11
典例剖析 考点 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例】 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光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
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
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__被__P_2_的__像___挡__住_,再在观察的这一 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挡__住___P_1_和__P__2的___像, P4__挡__住__P__1、___P_2_的__像___和__P_3,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大头
第三讲 实验:测定玻 璃的折射率
共 19 页
1
考点精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折射率的方法,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量出入射角i和折
射角r,据 n 计s i算n i出玻璃的折射率. s in r
共 19 页
7
3.(2011年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其半径为R.现 要测其折射率,某同学利用玩具激光器等器材,仅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 就计算出了它的折射率.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操作步骤C补充完 整,并在图中作出光路图,写出折射率的表达式.
A.用圆规在白纸上画半径为R的圆,并画出一条直径AB; B.透明的圆柱体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缘与半径为R的圆重合; C.让激光束平行AB射向圆柱体,调整入射光线的 入射点,使________________; D.记下入射点,画出入射角; E.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α,则折射率的表达式为______.
⑤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在一条 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交,量出各 个折射角θ2; ⑥按公式分别计算 s i n 1 , 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sin 2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__.
三、实验器材 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 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
共 19 页2Fra bibliotek四、基本操作 1.在平板上铺白纸并用图钉固定.按上图那样,在白纸上画一直线 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 段AO作为入射光线. 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边跟aa′重合,再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3.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使它们距离远一些,P2距玻璃砖近一些. 4.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为止,再在观察这 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本身, 注意使P3距玻璃砖 近些,P4距P3远些. 5.移去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录它们的位置,过P3、P4作直线O′B交bb′于 O′,连接OO′,OO′就是折射光线的方向.∠AON为入射角,∠O′ON′为折射角. 6.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并把这些数据填入表格里. 7.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是15°、30°、45°、60°、75°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正弦值,记入表格里. 8.算出不同入射角时sini/sinr的值,求出几次共实1验9 页中sini/sinr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3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19 页
6
解析:(1)错误或不妥之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
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 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 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考题精练
1.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 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 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 色光a、b.已知a光的 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下列哪个光路(如图) 可能是正确的 ( )
共 19 页
4
解析:任何光线透过平行玻璃砖后,透射光线都要与原光线方 向平行知C、D选项错误;又因为a的频率小于b的频率,可知 a的折射率小于b的折射率,a的折射角大于b的折射角,所以 A选项错B选项对.
针和三棱镜,过P3、P4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
2
共 19 页
9
4.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砖 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的平面垂直,如图所示的四 个图中P1、P2、P3和P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
(1)在这四个图中肯定把
针插错了的是___A_____.
(2)在这四个图中可以比 较准确地测出折射率的
是____D___,计算玻璃的 折射率的公式是n s i n i
答案:B
共 19 页
5
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记录光路的白纸铺放在平板上;
②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和bb′;
④在aa′上选择一点O,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射点,画出入射角θ1分别为 0°、30°、45°的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