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1
执着而又超脱的诗化人生r——浅析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词创作
执着而又超脱的诗化人生r——浅析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词创作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大概也是最能展示出他那执着而又超脱的诗化人生的时期就是他在黄州时期的诗作。
一、苏轼在黄州官职的生活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先后担任桐庐县丞,贡官,黄南军使,左迁大吏,担任过劳役,几乎可以说是遍体无过。
然而,即使受封为官,他也不忘保持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并努力为贫弱敦倒而尽职。
这种贫穷又伟大的人生最终变成了苏轼的精神家园,为他的诗作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和创作动力。
二、作品沉浸精神生活在黄州时期,苏轼的诗作尤其接近精神生活,展现出执着而又超脱的独特的诗意观。
他的诗歌立意深邃,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平面的讲述,诗意清新纯净,抒情优美,诗句中蕴藏着他对生命、社会、空间世界及时间意义的深刻体悟。
三、苏轼诗中时空交融苏轼的诗歌中,内心思考和对时空现实的反思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又博大精深的诗思系统。
他把历史、地理空间作为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意象,向人们展示他对于生活和存在的审视及理解。
有的诗里,苏轼把古典的传统神话、历史经典,融入时空交融的灵性主题,诗句中对时间的伟大及空间的无限深刻的叙述,让我们在仰望生命的旋律中,从容而踏步的前行。
四、文学传统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作直接或间接受到唐宋文论传统的影响,其诗思贯穿了儒家自我立论,认为生命唯有永恒不变这一原则可以获得畅达,例如他的《柳林居士离别写井》,他欣赏人生的静谧把握了自然的生命活力,里面充满着深深的宗教意义,强调一种有序的静态空间定格于焦灼而不断变化的时间流转。
总结来说,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歌创作刻画出他深切而又超脱的诗意世界,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他把内心思考与对时空实在的反思有机结合,将时空与精神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精神家园,这也意味着他为未来的诗人精神状态树立了一个宝贵的标杆。
最新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1
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摘要: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不幸被贬黄州,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对他的政治、生活、诗词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尤其是词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潮。
在黄州时期,苏轼不但开拓了诗词的题材内容,还突破传统,提出“以诗为词”,“诗词一体”等新颖的创作理念。
这一时期苏轼的诗词作品表现出一种旷达、清空的风格,打破了婉约豪放的界限,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苏轼;黄州诗词;乌台诗案Abstract: n Wutai poem Su Shi was banished to Huangzhou Unfortunately, he suffered the first major setback in life, for his political life, poetry writing, etc.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During this period, Su Shi wrote many works of poetry, especially the creation of the word has reached a climax. Huangzhou period, Su Shi poetry not only opened up the subject matter, but also traditional, that "Taking Poems," "poetry one" and other new creative ideas.Su Shi's poetry works of this period show a broad-minded, clear style, breaking the boundaries of graceful bold, the later poetry writing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Keyword: Sushi;Huangzhou poetry;Wutai poem引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诗导读——苏轼黄州诗词浅析
苏轼黄州诗词浅析苏轼虽然少年天才,但究其一生来说,毕竟历经磨难,而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同时,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他前后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
此番贬谪使苏轼遭到严重的政治和人生打击,于是他开始思考和探索许多问题。
黄州是荒僻之地。
在此期间,鉴于混迹官场的诸多教训,苏轼不接人事,少作诗文,在同亲友通信以及赠和诗文时,他惟恐“言语之间,人情难测”,总是一再叮嘱对方“勿以示人”、“深藏不出”,深怕“好事者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也”。
可见苏轼当时已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虽然诗文创作已经不多,可是苏轼黄州词的创作却达到了一个巅峰的境界。
身为罪人的苏轼时常表现出对淡泊功名的想法,并且更多地关注于个体人生底蕴和价值,其作品也常常直接抒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苏轼深深地感到一种空漠、无聊、孤寂与忧郁。
然而,在黄州的生计、游历、与儒释道思想的接触,苏轼也表现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与超然淡泊、旷达豪放的一面。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
在黄州期间,虽然有一些朋友来探望他,他也经常与朋友们游玩于黄州山水之间,并写下好些脍炙人口的豪放之作,但准确地说,他在黄州期间心情基调大部分是处于忧虑之中。
苏轼初到黄州,开始寄住在黄州东南的定慧院,生活十分寂寞。
这时的处境使得苏轼一下子跌入到了人生的低谷。
别说致君尧舜治国安邦的抱负化成了泡影,就连保全自身,养家糊口都很困难。
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这首词中,苏轼托物抒情,抒发他初来黄州时的孤高、凄清、寂寞的情绪,是他贬谪生活中的苦闷、孤独心理的写照。
苏轼是在借“缺月挂疏桐”来表达自己生活清冷,借孤鸿状写自己的心境凄凉。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
苏轼写黄州的诗词
轻舟已过万重山——苏轼写黄州的诗词黄州,自古就是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
据史书记载,唐代就有“黄州府”之称。
宋代文学巨匠苏轼,曾被贬到黄州,在此度过了大部分余生,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苏轼写黄州的诗词。
首先,我们来看看苏轼最有名的一首诗——《赤壁怀古》。
这首诗描绘了他在黄州游览峡谷时的想象,借古论今,情感激荡。
其中有这样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句诗表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赞叹,赞叹花的容颜和露水的妩媚。
他在黄州的山水间游历,感性领略万象,从而写出了这样具有诗意的词句。
除了《赤壁怀古》,苏轼在黄州还写下了《临江仙·满江红》。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首很重要的诗歌。
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空灵遥远,惹人思索。
苏轼写道:“邀月对影成三醉,笑渐不闻声渐悄”。
这是对生命美好的驾驭,较好地揭露了精神世界秩序的某种优雅。
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感受到苏轼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另外,在苏轼在黄州时还创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是一首词,词中表达了苏轼对生命的探索和人生意趣的追求。
其中的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被后人传颂至今,成为经典的文学名句。
这句词,把生命的伟大与生命的短暂一一展露,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苏轼对“趁年华悠悠,唯愿每日情更浓”的深情追求。
总体来看,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诗歌,不仅描绘了黄州和江南的风物,往往配以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更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在宋代文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苏轼的诗歌首先是文学作品,但更是人生的见证。
他的诗词在很大程度上看似不食人间烟火,但其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意味和相信,却是弥足珍贵的。
苏轼诗词比较研究
苏轼诗词比较研究苏轼诗词比较研究一、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是宋代士人中最著名的一位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之一。
苏轼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广泛涉猎多种题材,风格多样,诗词艺术造诣深厚。
本文将通过对苏轼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来探讨他诗词创作的发展变化和内在特点。
二、苏轼的创作背景和时期划分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他的诗词创作经历了江城子、唐诗继承与转化、黄州寒食诗、散曲创作等多个时期。
1.江城子时期:这个时期是苏轼最早期的创作阶段,他的诗词作品主题以咏史抒怀为主,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时期的作品具有深沉、含蓄的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桐阴做烟。
”诗中以较为厚重的笔触勾勒出安阳城的烟尘景象,写出了自然与人事的和谐。
2.唐诗继承与转化时期:这个时期是苏轼对唐诗的吸收与发展的阶段。
他从唐诗中汲取养分,但并非照搬复制,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苏轼独特的个人风格,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虽无聊黾累,过境忽回首,民情忽飘然。
”这首词运用了唐诗中的「黾勉」形容自己的无聊劳碌,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
3.黄州寒食诗时期:黄州寒食是苏轼生活在黄州的一个时期,他的创作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以描写黄州风土人情为主。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千樯翻绿绿,万径人踪灭,古戍欲堪久。
”这首词以赤壁为背景,以萧瑟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4.散曲创作时期:散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苏轼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如《临江仙·满江红》:“桃红叶绿,春物一时新。
”词中运用了音乐中的曲调来表现江南的春景,形象生动,富有音乐感。
三、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分析苏轼的诗词风格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
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诗词
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诗词
嘿,你知道吗?苏轼在黄州那可是留下了好多超厉害的诗词呢!就
好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每一颗都那么耀眼。
想想看,他在遭遇了那么多事情之后,来到黄州,那心情该是多么
复杂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一句写得多绝啊!就好
像一只孤独的鸟儿,在寒冷的树枝间寻觅,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这不就是苏轼当时内心的写照吗?他不随波逐流,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还有那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哇,这是多么豁
达的心境啊!就如同在风雨中依然能悠然漫步的人,不在乎外界的喧
嚣和困难。
他不畏惧风雨,反而享受其中,这种洒脱,真让人佩服得
五体投地!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起苏轼在黄州的诗词,朋友惊叹道:“哇,
他怎么能写出这么深刻又动人的诗句呢?”我笑着回答:“那是因为他
有一颗无比丰富的内心呀!”可不是嘛,在黄州的日子里,他既有寂寞
和困苦,又有豁达和乐观,这些情感都融入了他的诗词中。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简直就是一种宣言!仿佛在说,我不怕困难,哪怕只有竹杖芒鞋,也能比骑马更潇洒自在。
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啊!难道你不觉得震撼吗?
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诗词,就像是一座宝藏,让我们可以不断地去挖掘、去品味。
每一次读,都能有新的感受和领悟。
我觉得,这些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人生的记录,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1
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摘要: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不幸被贬黄州,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对他的政治、生活、诗词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尤其是词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潮。
在黄州时期,苏轼不但开拓了诗词的题材内容,还突破传统,提出“以诗为词”,“诗词一体”等新颖的创作理念。
这一时期苏轼的诗词作品表现出一种旷达、清空的风格,打破了婉约豪放的界限,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苏轼;黄州诗词;乌台诗案Abstract: n Wutai poem Su Shi was banished to Huangzhou Unfortunately, he suffered the first major setback in life, for his political life, poetry writing, etc.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During this period, Su Shi wrote many works of poetry, especially the creation of the word has reached a climax. Huangzhou period, Su Shi poetry not only opened up the subject matter, but also traditional, that "Taking Poems," "poetry one" and other new creative ideas.Su Shi's poetry works of this period show a broad-minded, clear style, breaking the boundaries of graceful bold, the later poetry writing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Keyword: Sushi;Huangzhou poetry;Wutai poem引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黄州词作的特点分析
摘要苏轼,他打破了宋词最初“词为艳科”的藩篱,一改婉约词风,开豪放派先河,让豪放词从此在宋词史上大放异彩。
虽然苏轼政途坎坷,被一贬再贬,但就其文学成就来说,苏轼在贬至黄州时期,也是他在文学上占领高地的时期,纵观苏轼的黄州词作,他首创的豪放词风打破婉约一统宋词的局面,丰富词的内容,开阔词的意境,“以诗为词”使词体与诗体的正统地位相齐平,在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下,以一种旷达的心态,游历于世事万象之间,所以黄州时期的所作之词给人一种飘逸、清空的感觉,内含的感情深沉,读起来却给人一种潇洒、旷达之感。
关键词:清空旷达; 自成一家; 词意丰富; 以诗为词; 意境深远;AbstractSummary of Su Shi, he broke the song was originally "Word for porn" fences, a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CI style modified, open and bold pioneer shine bold word in the history of CI. Although sushi political way rough, was a demoted again demoted, but on its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for, sushi in demoted to Huangzhou perio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which he occupation Highland of period, throughout sushi of Huangzhou Word made, he pioneered of bold Word wind break graceful unified song word of situation, rich word of content, open Word of mood, "to poems for word" makes Word body and verse of Orthodox status phase flush, in Confucian wto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aoist school was born, in a broad-minded attitude, travelled around the world between the host, Huangzhou made words give the feeling of an elegant, empty, containing deep feelings, read up and it gives people a sense of chic, broad-minded.Key words: empty-minded; Unique styl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rich; In poetry the word; Far-reaching conception;目录绪论 (1)一、黄州词作处于高峰的原因 (1)二、黄州词的主旋律 (3)三、黄州词作的特点分析 (4)(一)、题材和内容的延展 (4)(二)、打破词类形式 (5)(三)、“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 (7)(四)、“自成一家”的豪放之风 (9)(五)、开阔词境、意境深远 (11)(六)、儒、道、佛的融合 (12)四、黄州词所体现的苏轼的人生观 (13)结语 (15)引用文献 (16)致谢 (17)绪论对苏词的研究一直都是个“热点”。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苏轼在黄州写了一些诗词,比较有名的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和《满庭芳》。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苏轼在黄州快哉亭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满庭芳》则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写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人生苦短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泊。
此外,苏轼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诗词,如《江表传》、《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等,这些作品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
基于诗词作品研究苏轼“三贬”中的性格变化
三、三贬惠州与《荔枝叹》
三、三贬惠州与《荔枝叹》
苏轼的第三次被贬是因为他再次因为自己的言论触犯了朝廷。他被贬至惠州,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贬谪。然而,尽管面临更大的困境,苏轼的诗词创作却更 加坚定和独立。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贬惠州与《荔枝叹》
在《荔枝叹》一诗中,苏轼用荔枝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遭遇。他通过描述荔 枝的甜美和背后的苦涩,表达了自己虽然面临困境,但仍然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对朝廷的腐败和权贵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意象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苏轼诗词中“月” 意象进行综合探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了解其时代 背景和文学传承。其次,运用意象分析法,深入挖掘苏轼作品中“月”意象的内 涵,探究其情感寄托和象征意义。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将苏轼与其他宋代文人 作品中“月”意象进行横向比较,以呈现其独特之处。
基于诗词作品研究苏轼“三贬” 中的性格变化
目录
01 一、苏轼的初贬与 《卜算子》
02
二、再贬儋州与《赤 壁赋》
03
三、三贬惠州与《荔 枝叹》
04
四、苏轼性格的变化 及其意义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苏轼的地位无需多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诗、词、 散文创作的巨匠,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 人,一生却经历了三次贬谪,即所谓的“三贬”。本次演示将以苏轼的诗词作品 为出发点,探讨他在“三贬”过程中性格的变化。
2、叙事形式的灵活性
2、叙事形式的灵活性
“三言二拍”中的诗词形式多样,包括绝句、律诗、词等多种形式。这些诗 词在故事中出现的时机和方式都不尽相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例如,《初刻拍 案惊奇》中的《宣徽院乳娘曲》一篇中,有这样一首诗:“白发朱颜两鬓如花, 金玉堪来比假。若如重见得春还,笑把金条打落。”这首诗以插叙的方式出现在 故事中,既补充了故事情节,又丰富了人物形象。
苏轼黄州文学研究
苏轼黄州文学研究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而他的文学创作则更是丰富多彩。
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黄州时期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他形成自己独特文学风格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其特色。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生活和创作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这个时期是他的人生低谷,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
在黄州,苏轼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努力地进行文学创作。
他在黄州期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感悟。
苏轼黄州文学的特色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特色。
首先,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在《赤壁赋》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深刻地阐述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
其次,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非常注重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表达。
他的诗作往往以景生情,将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自己内心的情感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他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世界。
最后,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他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描绘了黄州的山水风光和人文历史,使得黄州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结论通过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其特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那个时期所经历的坎坷和传奇,以及他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于中国文学的丰富和拓展。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注重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表达,同时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些特色使得苏轼的黄州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学习苏轼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应该当代文学的发展,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研究报告
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研究报告
标题: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生活与文化影响研究报告
引言: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画家、政治家。
由于持不同政见,他多次被贬谪。
其中,贬黄州是苏轼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状态、文化影响以及他在黄州留下的诗文作品与文化遗产。
一、苏轼被贬黄州的背景
1. 苏轼多次被贬谪的原因
2. 被贬黄州的时间和经过
二、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1. 黄州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2. 苏轼担任黄州知州的治理政策与成绩
三、苏轼的文化影响
1. 黄州地区文化背景与发展状况
2. 苏轼对黄州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四、苏轼在黄州的文学创作
1. 苏轼在黄州期间的诗词作品特点与风格
2. 黄州地区的文学人脉及对苏轼文学的影响
五、苏轼在黄州的书画艺术与文化遗产
1. 苏轼在黄州的书画创作与艺术风格
2. 苏轼在黄州留下的文化遗产及其传承
结论:
苏轼被贬黄州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段经历不仅直接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也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黄州期间,苏轼发挥了他在政治、文化和艺术领域的才华,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和书画艺术,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和文化影响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苏轼这一历史名人的个人经历和文化价值。
苏轼黄州诗词
苏轼黄州诗词
嘿,朋友!你可知道苏轼在黄州那段日子写下的诗词有多精彩?就
像在黑暗中闪烁的璀璨星辰,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
想想看,苏轼在遭受贬谪的困境中,他的心就像被狂风暴雨摧残的
花朵,可他却能在黄州这片土地上重新绽放出绚丽的文学之花。
比如
那首,“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这孤鸿的形象,不就是苏轼自己的写照吗?他孤独却又坚定,在黄州
的寂静夜晚独自徘徊。
再说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这难道不是他对人生无
常的感慨吗?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突然遭遇的挫折,让我们迷茫又无助。
还有那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在风雨中漫步,毫不在乎,这不正是他
豁达超脱的心境的体现吗?这就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挺起胸膛,告诉世界:“我不怕!”
苏轼在黄州的诗词,是他内心的呐喊,是他对命运的抗争。
它们不
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力量,鼓舞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我觉得,苏轼黄州的诗词,是他文学成就中的瑰宝,让我们看到了
一个伟大文学家在困境中绽放的光芒,难道不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吗?。
苏轼被贬黄州诗词
- 这首诗充满了一种悲戚之感。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并不如意,他通过对寒食节时的雨、春天的消逝、海棠花的凋零等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哀怨。和他那些豁达乐观的作品不同,这首诗更侧重于抒发他在困境中的伤感。诗中的意象很凄美,像被泥污的海棠花,很形象地表现出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感觉。而且他把自己的境遇和春天的消逝联系起来,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他在黄州被贬期间的那种失落和惆怅。
- 下阕“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在感叹自己的身体好像都不完全属于自己,被各种事情束缚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忘掉那些功名利禄的琐事。“夜阑风静縠纹平”,夜深了,风也停了,江水的波纹很平静。这时候他就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想坐着小船就这么离开,在江海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这反映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在黄州这个地方,他虽然受到贬谪的限制,但心里还是渴望能摆脱尘世的羁绊。
2. 赏析
- 这首词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在黄州这个被贬之地,生活条件不好,心情也复杂,但是他能从一场风雨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词的语言很质朴,就像他跟朋友聊天一样,把自己的感受娓娓道来。而且他用风雨来比喻人生的逆境,用晴来比喻顺境,这种比喻很巧妙,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他那种超脱的心境。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 赏析
- 这首词充满了一种洒脱和无奈交织的情感。苏轼通过描写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被家童拒之门外,然后引申到对人生的大思考。词中的画面感很强,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醉醺醺的苏轼在门口敲门,然后无奈地转身去听江声的样子。而且他那种想要逃离现实,在江海中寻找宁静的想法,也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把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用一种很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他在黄州时期复杂的心境。
浅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1) (1)1
浅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1272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坛集诗、词、散文之大成者,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贬官,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贬谪黄州,是他人生第一祸事,也是他经历的第一次大挫折。
从此,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轼在黄州,内心处于矛盾之中,但他仍持乐观的心态,把儒佛道思想融合一起,透彻地观察社会与人生,内心的进与退,入与出的矛盾也迎刃而解。
黄州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使苏轼的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
从他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面对仕途不顺,政治失意,他的内心变化是复杂的,虽有过失意苦闷,寂寞孤独,但他仍然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豪放的风格。
关键词苏轼黄州心灵历程淡泊旷达豪放雄心壮志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的政治灾难而被贬黄州,经此一难,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的思想不再是单纯的儒家经世济民、积极用世,佛家的空幻和道家的清净无为也进入了他的心灵,这三种思想融合在一起丰富了他的视野。
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并且用文字来寄托贬谪黄州时期的思想感情,从而迎来了他创作的辉煌时期。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灵历程。
一、初到黄州,失意苦闷“乌台诗案”后,苏轼这位忠君爱国、济世为民的文人被贬到了黄州这荒野蛮夷的地方。
在这个“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的蛮荒之地,他的官职是: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
这个职位非常低微,并没有实权,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对于有“致君尧舜”之志向,有“此事何难”之信心,有“上殿云霄生羽翼”之政治热情的苏轼来说,是多么大的精神打击啊!政治上的失意,仕途的不顺,使得他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可以想像那时的他是多么的无助和痛苦!此时的苏轼经此灾难之后,已然心灰意冷,心情非常郁闷,这种孤寂和痛苦触动了这位诗人的心灵。
于是,他以诙谐自嘲的口气写下了《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苏轼黄州诗词论析一.《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我一生都在忙着笑,但我的旧事业变得可笑。
长江一带,鱼美,笋香连山。
客不妨外,诗人以曹浪水为例。
只可惜没有任何帮助,但还是要管家压酒袋的费用。
诗以自嘲口吻开头,'口'字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因写诗而招致'乌台诗案',另一方面又指作官谋求生计。
年轻时生活忙碌,而到了年老的时候却要'转荒唐'之业。
壮年时心怀伟大理想,于宋仁宗嘉佑二年考中进士,原想着与子由一同为国家效力,未料落入宦海,遇人不淑,才能未得发挥极致。
首句以强大的落差,心表时光飞逝、心中惆怅之感。
颔联描写黄州的风景及美食。
长江环绕着黄州城,江中鱼儿肥美;山中竹笋遍地,诗人于此可以享受黄州美味。
东坡是正月抵达黄州的,这时,冬天刚过,春天即将来临,诗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象吃山中竹笋了。
'美''香'二字,从视觉转移到味觉,有一种渐入佳境之感。
这正如诗人当时的处境,最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冬去春来,万物都会生长,蓬勃壮大。
眼前景即是心中意,这正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自适于山水自然,享受世间美味。
后四句也是诗人自嘲。
颈联以祸为福,身为'逐客',本该是悲凉忧伤的,但是'不妨''例作'二词显示出这样的境遇似乎是人生的另一种归宿,人们不必大惊小怪。
尾联写自己无功却还要接受官家的俸禄,具有惭愧之意。
黄州是长江边上的一个贫穷小镇,在汉口下面大约50英里。
虽然穷,但风景独好。
东坡初到黄州,内心自然有些悲凉,但面对这一片山水,人生又有何起伏?尽情享受大自然。
二.寒食雨二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导读:一、海棠作者: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此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
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
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
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
“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
苏轼的诗词《西江月顷在黄州》赏析
苏轼的诗词《西江月•顷在黄州》赏析《西江月顷在黄州》宋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赏析】上片前两句写归途所见:晚上月光皎洁,河面上波光粼粼,十分宁静,天空清晰而迷人,飘摇着几丝淡淡的云彩。
词人心中狂喜,真想一头栽在这清香的草丛中,大睡一场。
下片承接上片,进一步对这片诱人的夜景进行描写。
河边清风爽朗,水映明月,实在是的境地,作者一心赏月,生怕那马儿会踏出几片涟漪,把水中的月儿给踩碎了。
词人索性取下马鞍,枕着马鞍在这绿杨桥上睡去,直到天亮。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二句明写月色,作者巧妙地运用借喻的手法,描写月照溪水的情景,更进一步抒发了对月色的迷恋、珍惜之情。
“可惜”,即可爱,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怎么能不令人喜爱?“一溪风月”,作者把“溪”作为风月的量词,巧妙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令人耳目一新。
“琼瑶”,是一种美玉,作者在这里用来比喻水上皎洁的月色,鲜明而生动,瞬间使整个水月都灵动起来。
“莫教”二字,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月色的极其喜爱,希望马儿饮水时也要悄悄的,生怕马儿会扰乱了它。
作者生动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之情。
这首词写在作者遭贬黄州之时,虽然仅仅简简单单的一次夜归偶遇,作者描写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饶有情趣。
本是处于遭贬之际,心情之豪迈,心胸之旷,令人啧啧称奇,表现了豁达的情怀和非同常人的胸襟。
扩展阅读:苏轼的人物评价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
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黄州时期的词作研究
苏轼黄州时期的词作研究
韩秋霞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4(8)4
【摘要】凡诗词之大成者,往往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屡遭贬谪,方能在苦闷的境遇
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谪居文学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谪居期间,其心态、理念、作品风格都发生
了一定变化,也迎来了创作的“高光时刻”,产生了大量优质作品。
苏轼在黄州时期
的词作是我国谪居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黄州,他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与升华,同样也完成了文学上的一次蜕变,通过丰富的内容与变化无穷的词风带动了当时词创
作的风气,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该文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进
行了梳理,并借助作品分析了他精神品格的变化,探究谪居生活对苏轼思想意识与精
神的影响。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韩秋霞
【作者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略述苏轼黄州时期的词作特色
2.苏轼黄州时期词作的思想意蕴
3.词如其人:从苏轼黄州时期的词看苏词的艺术风格
4.略述苏轼黄州时期的词作特色
5.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初探——从《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谈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黄州时期诗词研究摘要: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不幸被贬黄州,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对他的政治、生活、诗词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尤其是词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潮。
在黄州时期,苏轼不但开拓了诗词的题材内容,还突破传统,提出“以诗为词”,“诗词一体”等新颖的创作理念。
这一时期苏轼的诗词作品表现出一种旷达、清空的风格,打破了婉约豪放的界限,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苏轼;黄州诗词;乌台诗案Abstract: n Wutai poem Su Shi was banished to Huangzhou Unfortunately, he suffered the first major setback in life, for his political life, poetry writing, etc.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During this period, Su Shi wrote many works of poetry, especially the creation of the word has reached a climax. Huangzhou period, Su Shi poetry not only opened up the subject matter, but also traditional, that "Taking Poems," "poetry one" and other new creative ideas.Su Shi's poetry works of this period show a broad-minded, clear style, breaking the boundaries of graceful bold, the later poetry writing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Keyword: Sushi;Huangzhou poetry;Wutai poem引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嘉祐(1056~1063)年间中进士。
1079年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
在黄州时期,由于在政治上、人生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苏轼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致词人的作品风格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
词人黄州时期的诗词在文坛上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相关的著述十分丰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轼黄州时期的诗词进行了研究探索。
本文结合黄州时期苏轼心态的转变、创作特点以及作品的风格等方面来研究该时期苏轼的诗词作品,以期对苏轼以及他黄州时期的诗词作品做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黄州时期苏轼诗词创作特点苏轼一生中多次遭遇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陷入低迷之中,而是逐渐走向了一种旷达洒脱的心态,纵观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诗词作品,不难发现其极其复杂的思想变化,儒、佛、道各家思想对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忧谗畏讥,隐喻自况元丰二年,苏轼受乌台诗案的牵连而被捕入狱,从原本生活无忧,前途光明的京官瞬间变成了一个前途未卜的阶下囚,仕途上遭受了十分沉重的打击。
虽然在这件事中他死里逃生,但却被贬到了一穷二白的黄州,元丰三年春到达了黄州。
刚到黄州之时,由于政治上遭遇的不公平和生活上的突变,使苏轼陷入了极度的消沉和无助之中。
朝廷奸佞当道,像自己这样的清流之士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反而受到政敌的打压、陷害,而沦落到被流放黄州的悲惨下场,这时候的他感到世态炎凉,因此,此时反映在他的诗词作品中的是孤寂、不平之情。
如他初到黄州时所写下的《卜算子》表面是写景咏物,但实际上是在以物喻人,词的开头两句写了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的“拣尽寒枝不肯栖”,表面上是在写孤鸿不愿意选择高枝栖息生活,宁愿默默忍受让人难耐的寂寞和寒冷,但实际上却是在写作者遭到贬官之后内心的孤苦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的思想感情。
作者用“幽人”和“孤鸿”来自喻,写出了苏轼此刻的心情,一个劫后逢生而被贬于偏远鄙陋的地方的人,一个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人生自由的同时却还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对前途的迷茫,对命运的感叹,对于心中有万千恨意却无处可以抒发的无奈、痛苦之情,以及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不肯向权贵低头屈服的坚持都委婉地表达在这首词之中。
与这首词题材相似的还有一首咏海棠的咏物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这首诗全诗都以物喻人,海棠花开的时候难免遭遇风雨的摧残,在雨中孤独开放的海棠给人以一种凄凉悲切之感。
当苏轼想象到这株孤寂的海棠在风雨中遭受着无情的摧残的痛苦遭遇,便悲从中来,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自己不公、不幸的悲惨遭遇,他感到这株生长于黄州这鄙陋之地的海棠与自己的命运十分相似。
苏轼表面上是在哀叹海棠的不幸,实际上是在悲叹自己的谪居,他在诗中借为海棠鸣不平来宣泄自己的沦落之恨。
(二)怀古伤今,感悟人生苏轼在刚到黄州的一年时间里他像一只惊弓之鸟,惊魂未定,一直无法走出乌台诗案的所带来的阴影,这时候的他没有知己,精神得不到任何寄托,几乎陷入了一种穷途末路的地步。
面对自己家人饥寒交迫的窘迫,他只能在黄州东坡亲自耕种,只能这样自食其力,还自号“东坡居士”。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饱读诗书文人,读书写作,赋诗交友已经是他的一种天性,表面上的淡泊宁静,并不意味着他内心已经没有了苦闷和焦虑。
尽管他说:“得罪以来,身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1]从这些看来,他好像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乡俗之中,适应了这样一种不受关注,平淡的普通生活,实际上他的思想感情还是处于十分苦闷的一种状态,只是想通过忘却过去来麻醉自己的痛苦。
一旦他遇到某种特定的环境,某种能引发他内心情感的事物,便会触动他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楚,使他产生一种超然出世的幻境。
所以当他游赤壁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之时,他回想起了那世事变迁、宦海沉浮的人生历程,此时的他把对历史和人生感慨都凝聚在了这赤壁之上,才会发出人生如梦这样的感叹,才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千古绝唱的佳作。
就风格而言,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这首词开头就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人以一种豪迈之感;但是从题材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睹物思人的词作,三国英雄豪杰周瑜在这赤壁创下千古功绩,而苏轼蹉跎半生,却依然老大无成,最后只能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
“人生如梦”这一感叹还存在于苏轼其他词作中,如《西江月》这首词的上片作者采用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冬去春来这样不断的交替来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凄然的笔调写出了永远无法摆脱人生烦恼的惆怅之情。
下片所表达的有对亲友充满念想的无限情思,有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奸佞横行的不满情绪,有渴望被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孤寂落寞和无法得到世人理解的痛苦哀怨之情。
这些都是作者在不称心之时,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解脱,一次次来麻痹自己痛苦的情感,发泄自己对残酷不公的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满之情。
(三)洒脱归隐,歌咏自然一开始踏入仕途苏轼似乎就已经产生了归隐情结,并且这一情结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谪居黄州时期,苏轼的归隐情结有了内涵的深化和拓展。
所谓的深化,就是此时的他既有思念家乡的痛苦乡愁,又有躬耕于田园的美好心境。
苏轼黄州时期的代表诗词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表现他洒脱、归隐、旷达、忘情等思想感情,如他的《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元丰五年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阕表达出的是一种敢于和风雨搏击、笑对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的风风雨雨联想到自己的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而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表现出了作者旷达超然的胸襟,充满着清旷豪放的气概,寄寓着词人独到的人生感悟。
最后词人悟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哲理。
经过两三年凄清艰苦的谪居生活后,苏轼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这时候的他已拥有了平静的心境,对于的自己的处境他已经能安然接受,平和应对了。
元丰五年是苏轼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在一时期的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不同题材的诗词作品,其中包括一些歌咏自然、歌咏农村生活的诗词。
在这一年中,有一次由于淋雨他生病了,去麻桥求医,病愈后他与名医庞安常一同去游清泉寺,并作诗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这首词上片写自然环境,下片是借景抒情。
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古人们都习惯河水自西向东流,当苏轼看到兰溪水向西流时,他感到十分惊讶、意外。
因此在这首诗歌中苏轼借白居易的诗反其意用之,白居易在《醉酒》中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当苏轼见到溪水向西流时,他异常兴奋,感觉岁月好像可以重来,劝人不要因为头发白了就唱“黄鸡白日”歌,要积极向上,要有乐观的心态。
苏轼将悲观变成了旷达。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苏轼真的已经看开了一切,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激情。
他歌咏自然,歌咏人生,体现了苏轼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除了这两首诗作外,还有很多诗词作品出现了清旷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空的意境。
从而表现出苏轼旷达的情怀。
(四)患难见真情,吟咏友情苏轼贬谪黄州之时,以前的朋友几乎断绝了来往,在黄州能够真正与苏轼交心对话的大儒没有几个,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苏轼在黄州结交朋友。
苏轼与左邻右舍友善相处,不论身份。
比如潘丙,原是个书生,因为久试不第,只能以买酒为生;郭遘贵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可他却只是个药店老板,苏轼在《东坡八首》其七写他们并称赞他们之间的友情。
在这首词中苏轼写道“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寸存”,这里是说潘彦明、古耕道、郭兴宗三人在苏轼孤独无助困苦的时候伸出了热情之手;“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餐”是说这三人与自己同甘共苦;“四海皆弟昆”是苏轼对人间真情的赞叹。
元丰四年五六月间某日,苏轼因思念老朋友朱寿昌,作《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词抒怀。
这首词寄情于景,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
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情深谊厚,又从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表达出了词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不平之情。
(五)游山玩水,记游抒情文人大都钟情于游山玩水,写词作诗,苏轼也不例外,虽然他贬谪在黄州这鄙陋之地,政治和生活上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影响他寄情山水。
在黄州时期,苏轼写下了不少记游的诗词。
如苏轼第一次游武昌西山时,看到那美不胜收的景色时,觉得比他想象的更好,比他听到的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