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探讨——以秦皇岛北戴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探讨——以秦皇岛北戴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2 综合 治理工程方案
2 . 1 清 淤工程 。改善水体载体 的物 理结构
随着大 量含 氮磷等 污染物 质流入 河道 ,以及水 系周边 乔 、灌木 落叶进 入水体 ,水体 中的营 养物 质逐渐在 园区内 底 泥 中累积 ,底 泥 已经成为污 染物 汇集 的重要蓄 积库 。水 塘 清淤后 ,考虑 通过原 位植被 恢复 的方式来 增强水 体 的 自 净 能力 。其净化 机理为 :水生植 物密 集的茎 叶和根 系可 以 对污水 中的 悬浮物 进行过 滤和截 留 ,提 高水体透 明度 ;水 生 植物 对氮 、磷 、C OD等水体 污染物 的吸收 和降解 作用 ;
CH I N E SE HOR TI CUL _ T URE A B S TR A CT S
城 市湿地公 园生态恢 复与景观 设计探讨
以秦 皇岛北 戴河森林湿 地公 园为例
刘 双 ,童海 浪
( 1 中国市政 工程 华北设计研究总 院,天津 3 0 0 0 7 4 ;2 .日 本M . A . 0 . 一级建筑 士事务所 ,上海 2 0 0 2 3 5 )
生态观 光休 闲区 占地 l 1 5 h m ,主要 由垂钓 乐 园、荷 塘 风情 田 园风 光 、浆 果乐 园 4部分 组成 。 目前生 态观光 休 闲 区内水体 水 质恶 化 、水体 黑臭 、富营 养化程 度加剧 已 经成为 生态观 光休 闲区服务 能力提 升的桎 梏 。湿 地公 园管 理处 对发 黑发 臭水 体进 行 了打 捞浮 萍 、投加 生物 酶 药剂 、 投加混 凝剂等 多种临 时治理 措施 ,治 理后 池塘水 质虽然 在 短期 内得 到 一定 程度 的 改善 ,但 并 未从 根本 上 解决 问题 。 随 着时 间的 推移 ,水体 黑 臭、藻 类疯 长 等现 象 再次 出现 ,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思路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思路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思路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能充分发挥湿地的价值与效益。

对于湿地公园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基于这些要素进行创新设计。

设计师的目标是将湿地设计成为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生态公园。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生态1前言近几年,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认知不到位,设计中理论和实践未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公园的建设和后期维护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湿地保护不到位,植物多样性不突出,缺乏对湿地文化挖掘等等。

如何正确的进行景观设计成为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首要工作内容。

本文就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解析其分类、分区,客观分析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进一步浅谈景观设计方面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2分类及分区湿地公园一般可以粗略的分为完整的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即作为整个公园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1完整的湿地公园的建设较普通水景公园有其特殊性,特别强调分区,湿地公园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游览区三部分。

2.1.1核心区湿地公园最具特色的区域,也是其区别于普通水景公园的最大特点,核心区为该湿地鸟类等保护的区域,需严格与游览区隔离,不允许任何非必要的人涉足。

通常位于远离入口(即远离城市)的一端。

只可远观,且观察活动也应尽可能地不对该区域产生影响。

其中,一般不放入各类设施。

2.1.2缓冲区即湿地公园中处于核心区与游览区之间的区域。

对人的活动作出一定限制,主要设置有游步道,观鸟塔,观鸟廊道等设施,供游客远观核心区。

该区域的一切活动要注意尽量不对核心区造成影响。

2.1.3游览区顾名思义是游客游览观光的区域,设计手法与常规公园的景观类似。

可以设置许多设施,比如游客科普中心、湿地探索中心、湿地学校、科研中心以及其他普通公园的设施等等。

园林景观设计——谈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塑造与规划

园林景观设计——谈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塑造与规划

谈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塑造与规划摘要:该文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四个方面:水,植物,文化和滨水设施及其相关因素。

这四个方面紧紧围绕水的主题突出展示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将美学价值和自然功能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景观特色湿地公园水生植物不同城市的湿地公园应该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所以,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应该紧紧抓住当地的景观特征进行设计,突出当地的特色。

湿地公园离不开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称作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就是紧紧围绕水这个主题充分展示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景观特征,以水为主题进行的景观设计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特征,也是感染熏陶游玩人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城市湿地公园对景观规划的要求,应该考虑把河流、湖泊、池塘和溪流等自然水体纳入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载体。

在把水的灵动明快自然属性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更要深挖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个性或景观特色,融入自己的实际当中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表现,最终塑造成当地的景观文化特征。

这个要求是设计城市湿地公园的关键之处。

1 水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水的性格是动态和变化的。

古人云:“水性至柔,是瀑必劲。

”“水性至动,是潭必静。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赞美水的过程中用了这样的文字来形容水的柔性之美。

水,具有形态之美,那辽阔的水面令人产生宏伟的感觉,水平如镜宁静的水,在人的心中产生静谧的感觉。

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产生磅礴的气势,水的不同形态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水又是清澈透明的,不仅滋润万物,还反射一切周围的,给人以明亮一尘不染的感觉。

湖泊、池塘和水潭是自然界自然形成的静态的水。

动态的水在自然界一般以五种形式存在,它们分别是瀑布、河流、泉水、雨雾和浪涛。

瀑布的特征就是水从高处急剧的落下;河流的特点是水在地面缓慢自由的流淌,而泉水的特点就是水从地底下急剧的涌出,而下雨中水的形态则是以点滴表现出。

至于浪涛,以磅礴以气势展现出来。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设计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设计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变得愈发严重。

而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与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系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围绕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原则、功能与特点以及设计案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1.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原则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1 生态优先原则设计者应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环境,保护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使植物和动物群落能够自然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

通过搭建自然湿地的环境,生态湿地公园不仅可以提供观赏性景观,还能发挥水体净化、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者应考虑生态湿地公园的长期可持续性,从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等方面进行规划与设计,确保公园在运营和管理的过程中能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并与周边的城市环境相互衔接。

1.3 社会参与原则设计者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透明的决策过程、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方式能够增强生态湿地公园的社会认同感,激发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保护生态湿地的共识。

2.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功能与特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不仅具有观赏性景观,还能提供多种功能,如水体净化、水资源调节、生态保护和教育等。

以下是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和特点:2.1 水体净化功能城市湿地公园通常通过湿地植物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对进入湿地的废水进行净化,降低水质污染,改善周围环境。

湿地公园的水体净化功能既能提供干净的水源,又能保护周边水体的生态系统。

2.2 水资源调节功能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在雨季吸收和蓄积大量雨水,降低城市暴雨引发的洪涝风险,同时在旱季释放储存的水分,提供水源补给。

通过湿地公园的水资源调节功能,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2.3 生态保护功能城市湿地公园内的湿地系统能够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吸引和保护多样性的动植物。

湿地公园的设计应遵循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提供适宜的栖息条件,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土壤 、 被 和 其 它 自然 资源 ; 生 境 的 改 变 控 制 在 最 小 的 程 度 和 植 对 范 围 ; 重 湿 地 环 境 的完 整 性 保 护 、 物 多 样 性 的 保 护 与 建 立 : 注 生 注 重 材 料 的循 环 利 用 以 减 少 对 能 源 的 消 耗 。 学 设 计 . 少 维 护 科 减 的成 本 : 挥 自然 的 自身 能 动性 , 立 和 发 展 良性 循 环 的 生 态 系 发 建 统等 。 3 合 理 利 用 和 协 调建 设 原 则 、 规 划 应 充 分 考 虑 湿 地 系 统 中 动 植 物 的 经 济 价 值 和观 赏 价 值 的合 理 利 用 , 理 利 用 湿 地 开 展 休 闲 与 游 览 、 研 与 科 普 活 动 ; 合 科 同时 应 严 格 限定 湿地 公 园 中各 类 管 理 服 务 设 施 的数 量 、规 模 与 位 置 , 现 自然 元 素 和 自然 过 程 , 少 人 工 的 痕 迹 , 城 市 湿 地 体 减 使 公 园 的整 体 风 貌 与 湿 地 特 征相 协 调 . 现 自然野 趣 。 体 4 特 色 性 原 则 、 挖 掘 地 域 、 文 、 物 特 色 , 景 观 手 法 加 以表 达 。 提 高 城 人 植 利用 对 市 湿 地 公 园 的活 力 、 味 、 化 品味 等 均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心 趣 文 圩 江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的景 观设 计 应 充 分 凸 显 岭 南 地 域 特 色 .体 现 7 3公 顷 。 广 西 的 民俗 地 方 特 色 。综 合 空 间 布 局 、 物 选 择 、 景 手 法 等 多 植 造 二 、 目规 划 理 念 及 目标 项 方 面 考 虑 , 过 道 路 规 划 、 间 景 观 划 分 与 植 物 造 景 巧 妙 而 有 机 通 空 城 市 湿地 公 园 规 划 应 以湿 地 的 自然 复 兴 、恢 复湿 地 的 领 土 地 融 合 , 造 出 一 个 环 境 优 雅 、 观 丰 富 、 宜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市 湿 创 景 适 特征 为 指 导 思 想 :以 恢 复 湿 地 的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并 促 进 湿地 的 生 地 公 园 。 态 系 统 发 育 , 高 其 生 物 多 样 性 水 平 . 现 湿 地 景 观 的 自然 化 , 提 实 5 可 持 续 发 展原 则 、 为湿 地 群 落 动 植 物 创 造 适 宜 的群 落 生境 为 主 要 目 的 : 同 时 在 湿 湿 地 是 自然 界 最 富 生 物 多 样 性 的生 态 景 观 和 人 类 重 要 的 生 地 不 受 破 坏 的 前 提 下 . 当规 划 为 游 人 提 供 多样 性 的 游 憩 空 间 . 存 环 境 之 一 . 适 自然 状 态 下 的 河 岸 带 常表 现 为 物 种 丰 富 、 构 复 杂 结 最 大 限 度 发 挥 其 在 改 善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 化 城 市 、 学 研 究 、 的 自然 群落 形 式 。 因此 植 物 种 植 设 计 是 湿 地保 持生 态 性 的根 本 。 美 科 科 普 教 育 和休 闲 娱 乐 等 方 面 所 具 有 的 生 态 、 境 和 社 会 效 益 , 而 许 多 湿 地 规 划 后 由于 长 期 的人 为 破 坏 、 理 难 度 和 管 理 疏 失 , 环 从 管 使 保 证 湿 地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利 用 . 现 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发 展 。 实 得 植 物 生 态 系统 结 构 受 到 破 坏 。 地 失 去其 应 当发 挥 的 作 用 。 为 湿 本 次 心 圩 江综 合 整 治 生 态 恢 复 及 景 观设 计 工 程 是 建 立 在 促 避 免 此 类 问 题 的 发 生 . 规 划 初 期 . 应 当充 分 考 虑 依 据 景 观 生 在 就 进 南 宁市 内城 市湿 地保 护 . 除河 道 原 有 水 污 染 现 象 . 高 城 市 态 学 原 理 , 拟 自然 河 道 生 态 群 落 结 构 。 重 乡 土 植 物 的运 用 , 消 提 模 注 坚 生 态 环 境 和人 居 环 境 质 量 的 规 划 原 则 基 础 上 的 规 划 目标 是 将 持 “ 地 适 树 、 物 多 样 性 ” 原 则 , 造 稳 定 的 植 物 群 落。 强 城 适 生 的 营 增 心 圩 江 河 道 建 设 成 为有 丰 富 河 川 自然 景 观 .协 助 城 市 河 流 恢 复 市 湿 地 自然 生 态 恢 复 功 能 . 防止 外 来 物种 入 侵 造 成 灾 害 . 现 景 实 自然 生 态 和 环 境 功 能 的 城 市 湿地 公 园 。“ 通 水 系 、 态 优 先 、 观 的 可 持续 发 展 沟 生 合 理利用 、 持续发展”是心圩 江环境综合整治的“ , 总方针 ” 。 四 、 观 设 计 思 想 和 方 法 景 三 、 目规 划 设 计 原 则 项 1顺 应 地 形 。 势利 导 、 因 1 功 能性 、 学 性 与 景 观性 相结 合 、 科 “ 应 基址 的 自然 条 件 . 少 施工 能源 物 质 消 耗 ” 绿 地 规 划 顺 减 是 城 市 湿 地 系 统 作 为人 造 的 高 效 的污 水 处 理 系 统 .其 功 能性 的 重要 基 本 原 则 。本 案 由 于河 道 岸 线 较 长 , 间 跨 越 大 . 空 因此 设 与 科 学性 是 整 体规 划 的首 要 考 虑 原 则 。对 于人 工 湿 地 景 观 而 言 . 计规划 中根 据现状地形 、 高程特点 、 征地情况等划 分了不同的景 在 重 视 景 观 表 现 形 式 的 同 时 ,首 先 应 注 重 其 作 为 一 个 生 态 系统 观 功 能 区域 。在 局 部 位 置 采 用 微 地 形 处 理. 以增 加 竖 向视 觉 的节 的应 发挥 的功 能 。湿 地 是 个 运 动着 而 非 静 止 的 生 态 系 统 . 个 系 奏变化 。 这 利用蜿蜒 的游览步道 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 通过虚实 、 统 涵 盖 了 水 文 、 市 生 态 学 、 态 工 程 学 、 业 生 态 学 及 物 种 适 开 合 的 空 间 变 化 设 计 形 成 多 元 的游 览 空 间单 元 . 到 “ 移景 异 ” 城 生 产 达 步

生态与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生态与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工湿地来改善局部 的生态环境 , 则不太现实 。在这里 , 我们 不得不再 思考一下 生态设计 的本质意义。
Ke r s w t n ;c l g ;e in y wo d e l de o o d s a y g
Au h rS a d e s S z o t& De in T c n lg n t u e t o ’ d r s u h u Ar sg e h o o I si t . y t
21 1 4S z o , a g uC ia 5 0 ,u h uJ n s , hn i
湿地 与森林 、 海洋并称 为全球三大生态 系统 , 具有保持 水源、 净化水质 、 蓄洪 防旱 、 调节 气候 、 美化 环境 、 护生物 维 多样 性等重要 的生态 功能 , 因此 , 们将湿地 比喻 为“ 人 地球 之 肾” 。它是 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 功能最高 的生 态 系统 , 它为人 类的生产 、 生活和休 闲提供 了多种 资源 , 也 是人类最重要 的生态环境之一 。
1 湿地 的概 念
参 照 17 年多 国签 署的 《 91 湿地公 约》 “ , 湿地是指天然 或人工 的 、 永久 性或暂 时性 的沼 泽地 、 泥炭 地和水 域 , 蓄有 静止或流动 、 淡水 或咸水水体 , 包括低潮 时水 深浅于 6米 的 海水 区” 。按照这个定义 , 湿地包括沼泽 、 泥炭地 、 湿草甸 、 湖 泊、 流、 河 滞蓄洪 区 、 口三 角洲 、 河 滩涂 、 水库 、 塘 、 稻 田 池 水 以及低潮 时水深浅 于 6米 的海域地带等。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 、 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然 数 而改革开 放以来 , 国城 市迅速 发展 , 我 城市人 口急剧 膨胀 ,
r s a c s e t f m a d c p e i n e vr n n a ce c , e e r h a p cs r l n s a e d sg , n i me t s in e o o l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是指将城市内的湿地资源进行规划和建设,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健身、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应用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应充分利用湿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湿地是自然界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湿地原有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根据湿地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特色的观赏或体验项目,如湿地漫步道、游船观光等,以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游客体验。

设计应注重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或者郊区,设计时应考虑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使公园与周边景观和建筑相协调。

可以通过设计连通道路、交通设施等,提高公园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游览和休闲。

设计应注重公园的功能和服务设施。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旨在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和游客的需求。

可以设置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等,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活动场所;公园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座椅、饮水机等基础设施,以提供良好的服务。

设计应注重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性。

设计时可以采用一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措施,如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水质的净化等,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公园内应设置可回收垃圾桶、节能照明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湿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服务,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可以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美丽而生态的休闲场所,同时也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摘要】保护湿地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使用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工业和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针对当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现状,讲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从设计角度探讨将成市湿地公园打造成城市居民的生态休闲之地。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1 基本的概念1.1湿地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1.2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即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是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公园是指: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3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让社会民众亲近、感受、体验自然,融合自然、景观、园林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公园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

湿地造园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手法基础上,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兼顾生态和景观的一种造园方式,是传统园林内容的拓展。

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以景观(视觉美感)设计为主,再现自然山水,可以说,它们只是湿地造园的一部分。

湿地绿化是指运用园林学、园林树木学等学科为基础,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修复等一系列的活动。

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

谈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生态设计

谈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生态设计

谈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摘要】城市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对湿地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国内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现状,给出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分析,并对其设计方法作了相关研究。

为城市湿地的设计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湿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1.湿地的定义及城市湿地规划现状1.1湿地的定义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另两者是海洋与森林。

湿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出自于1971年的《湿地公约》,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湿地的定义是美国在1979年定义的:“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

”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河流、湖泊、红树林、水库等等大部分含水的区域。

另外,湿地应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①以水为存在特征,湿地的种类相当的多,大致分为20多个类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含有水。

②每年的水位上升季节,湿地的底层有时会被水淹没,水对湿地的极为重要,尤其是对湿地的土壤。

③湿地植被大多由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组成,湿地植被虽然可以在长期的水环境中生长,但是其无法抵抗洪水等灾害毁灭性灾难。

1.2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现状我国的湿地研究起源与商周时期,经典著作《水经注》、《徐霞客游记》中都有对湿地的记载,只是当时并不叫做湿地,而是赋予了不同的名字。

我国政府对于湿地的建设十分重视,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也很充足,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制区、湿地风景名胜区等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

但是,城市湿地的规划设计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湿地系统不断的被分割缩小,这严重的破坏了城市湿地的结构,影响其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城市湿地的规划设计并不科学合理,大量引用外来植被,外来植被由于在本土缺乏竞争对手而疯长,导致本土植被存活率降低,这在从某种角度来讲将会严重危害城市湿地,造成不可的挽回的后果。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摘要:因湿地公园所具备的生态功能尤为之强,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使城市生态环境能够尽可能免遭破坏。

因此应注重设计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并在设计过程中科学设计水体以便营造出更为美好的景观,同时还可通过调节水位来产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本文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前言湿地的主要要素即为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积水以及湿润的区域。

城市湿地系指在城市范围之中的一些湿地,包括自然与人工湿地这两种类型,而在进行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则主要是指利用自然湿地或是人工湿地,形成一种具有休闲性质的公园,而后在公园中根据湿地效应实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这样不但能够增强整体设计的美感,也能够使景观和湿地二者之间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

基于此,本文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一、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来说,主要有以下内容:其一,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中,不但要衡量湿地对于生态环境层面所产生的效益性,也应针对城市景观设计的本质要求,根据景观设计以及湿地作用等方面的情况来实施整体性的规划,而在上述过程中就要体现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阶段的整体性原则。

其二,地方性原则[1]。

各个城市的人文、环境、规划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不同,尤其是对于南北方城市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地方的审美观念和特色等进行有效性设计,也唯有如此才更能够体现湿地效应,彰显出地方性设计原则。

其三,人文性原则。

在设计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中,还应以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作为着手点,将其和景观设计二者之间充分结合到一起,这样才更能够体现出湿地景观之内涵以及人文风情,同时也能够使人们在湿地公园之中体会与感知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人们在公园之中的体验感。

论述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论述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论述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引言:受到传统自然保护文化的影响,在进行湿地公园建设以及颞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设计人员往往会受到知识领域的局限以及束缚,不能够有效的将景观设计与湿地科学理论进行良好的结合。

在当前的设计过程中,现有湿地公园的内部并没有建立起自然的堤、岛等湿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特征,缺少相应的自然景观植物、引进的自然植物群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成活率也比较低。

所以,重视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湿地公园建设中不可忽略的环节。

一、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湿地公园的内部建设需要合理的应用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又需要考虑湿地公园内部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由于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服务于当今人类,所以在设计时应该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基础。

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内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单一的湿地公园无法发挥奇特有的生态功能,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优先生态原则热使用,确保湿地公园内部的动植物等群落能够和谐生存。

首先是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

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是。

以人为本的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湿地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得到便利,而不是针对少数人,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再是美学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首先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至少会使人看起来舒服,看起来好看。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实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性以及奇异性等。

充分利用湿地水体和生物的特点,创造湿地意境,提升湿地审美境界。

二、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在进行湿地公园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湿地体验区的方式强化人们与自然湿地环境的接触,使人们能够切身实地的与大自然沟通。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提纲:一、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三、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施方法五、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未来趋势一、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城市湿地公园是把城市空间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绿色空间,具有防洪、净化水质、生态保护等多重作用。

其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如何通过设计,展现湿地的自然美丽,强调自然和环境保护,提供人们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同时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1. 原则一:自然设计要保证湿地的原生态,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自然景观和植被。

2. 原则二:可持续发展设计要考虑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长期生存的自然平衡。

3. 原则三:文化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要保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地方文化和历史原貌。

4. 原则四:舒适感增加人们的使用舒适感,提供各种活动功能,增加人们的生活乐趣。

5. 原则五:安全性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人和动物冲突的情况,并要保证游园活动的安全。

三、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1. 湿地特征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要体现水面、河流和湖泊的面积和形状,同时要兼顾地形、植被和观赏性。

2. 绿化环境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植物的选择,以及植被的数量和景观配置,使得整个公园的环境更为宜人。

3. 方便性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方便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考虑不同活动区域的相对位置和与其他景观的交互关系,以提高活动和游览的便捷性。

4. 活动设施活动设施的配置应考虑到游客和居民的需要,包括休息区、游戏区、户外运动区、观景亭等。

5. 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非常重要,水质净化设施、垃圾回收及处理如公厕等卫生设施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施方法1. 文化延伸:针对当地的地理、人文等特点展开设计,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来打造独一无二的景观。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

2016年第3期现代园艺1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成为人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回归绿色思想的引导下,流动的水体、新鲜的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都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环境。

在湿地公园中,水是其得以建造的基础,其中还有山丘、农田、树林等众多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对久居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在塑造景观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公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建设湿地公园应该尽显自然景观,减少人造景观的应用,使农庄、干道绿化带融为一体,在其中保留水域和植物,并在游览沿线显示出不同风格的区域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接触大自然,形成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因此,湿地公园应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贴近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最好不要设计过多的公路、桥梁及公用性建筑,尽量设置一些小型的生态建筑,例如,眺望台、观鸟棚等设施。

此外,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应该尽量选择质朴的材料。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2.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充分坚持尊重自然、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动植物在当地的生活特点,充分维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要保护鸟类极其栖息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公园在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湿地公园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因为景区的观赏时间较短,自然景观精美度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偿和完善。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出发,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恢复湿地生态工程,建立湿地示范保护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充分掌握野生动物迁徙、取食、繁衍的规律,并积极探索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路径,以不破坏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开展旅游经济,为野生植物和鸟类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摘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符合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等,它不仅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具体设计时,要坚持环保理念,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扰,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区,才能使湿地生态价值最大化。

湿地公园就是对湿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公园、维护湿地生态、发展休闲娱乐、生态教育综合园区。

就湿地公园的建设而言,应充分发挥湿地自然生态特性,其宗旨是修复与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实现它的功能效益。

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方法1 湿地公园综述湿地公园类型多种多样,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天然的与人造的两类。

其中天然湿地指自然条件的湿地,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的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适应湿地生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湿地,经人为设计和改装,可分为城市湿地公园、近郊湿地公园、近郊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就是以城市为核心。

其社会特性十分强烈,比如休闲与娱乐。

城市居民主要是休闲;城郊湿地公园位于郊区,有着微弱的社会属性;远郊的湿地公园因位置偏远而游客稀少,保护生态环境作用突出。

2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原则2.1环保原则湿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以自然发展为本,让它和湿地景观融为一体,也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

大自然本身净化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应尽量减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同时切实加强对土著动植物资源保护,坚持为保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等理念,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人为干预的最低原则指最小限度地运用外界干预手段,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行为,干预最低原则来自于医学上对疾病的治疗,后来引进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范畴,实现湿地公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过长期自然与人为的影响,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调控体系,能维持生态平衡。

并对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核心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并且运用科学规划手段,促进生态系统平衡与循环,保持原生态结构不变,加强生物多样性。

浅谈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

浅谈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

浅谈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摘要: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是为了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其设计的相关内容,旨在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生态湿地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可以使杂乱无章的生活环境得到梳理,能够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舒适的环境,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起到保护湿地的宣传作用。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在城市湿地景观艺术设计中大量的绿化种植与水景观的合理结合以及适当的设施设置,可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还能使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得以亲近自然,是城市与自然衔接的桥梁,也可以给城市提供回归自然的场所,满足现代生活中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为广阔、自由和完善。

今年五月起正式实施由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可见对于湿地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湿地景观环境可以改善周边的气候环境,对生态系统进行一定范围的保护和调节。

譬如湿地中出现的大面积的水域和植被环境,可以进行吸尘、降低噪音、调节环境湿度等等,都从多方面改善环境,提升环境的舒适程度。

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其中众多物种的共生构成了一个生态环境结构,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众多的资源,形成强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

建立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要以各种湿地类型的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依托,充分利用和挖掘湿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湿地保护。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一)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一)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一)引言概述:湿地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和城市绿化的重要载体,其景观设计方案能够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创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通过分析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五个大点,探讨如何打造宜人的湿地公园。

正文:1. 优化湿地公园布局与规划- 定义主题和目标:湿地公园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城市需求来确定主题和目标,例如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多功能休闲空间等。

- 划定区域和功能区: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划分出湿地保护区、游憩区、教育区等功能区域,并在布局中合理安排各个区域的位置。

- 考虑访客流线与可达性:优化公园的访客流线,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便捷的交通、停车和出入口设施。

2. 打造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增加湿地景观的展示:通过合理布置观景台、步道和观鸟塔等设施,提供观赏湿地生物和自然景观的机会,增加湿地公园的吸引力。

- 引入湿地植物与动物:根据当地湿地生态特点,合理选择并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物与动物,增加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 设计湿地水景:通过合理设置湖泊、河流和小溪等水体,增加湿地公园的景观层次和水景欣赏价值。

3. 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设施与活动空间- 设计开放的休闲空间:在湿地公园中设置开放的草坪、广场和休闲椅等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和聚会空间。

- 建设儿童游乐区: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和攀爬框架等,提供儿童乐园的感受。

- 提供户外运动设施:考虑到人们的运动需求,设计篮球场、足球场和健身器材区等设施,以促进公众的健康活动。

4. 融入科普教育与文化元素- 设计科普教育设施:在湿地公园中设置科普教育展示馆、生态实验室和专题展区,让公众了解湿地生态环境和保护知识。

-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如观鸟讲座、植物标本制作和野外探险等,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 引入文化元素: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雕塑和艺术装置等,丰富公园的文化氛围。

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

那么,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呢?下面跟店铺来了解一下吧!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

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

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

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

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

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就是要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在不少设计中,并没有利用这些原有的要素,而是另起一格,按所谓的构思肆意改变,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使原有的系统丧失整体性及自我调节的能力,沦为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存在。

2、植物的配置设计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

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不仅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还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改善和保护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应用。

一、设计理念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相结合,让城市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态的重要性。

所以,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将湿地景观和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使城市公园成为一个宜人的生态环境。

二、设计要素1、生态保护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建设过程中,应格外注重生态保护,保护区域内的植物和动物,生态红线要划定明确,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在设计中应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重构,给予水体和湿地足够的保护区域,使生态系统得到完整的保护和延续。

2、景观设置景观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重要设计要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景观设置,可以丰富公园的内在含义和自然艺术,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营造出一个宁静美丽、和谐自然的休憩空间。

景观元素的设置主要包括道路、步道、广场、儿童乐园、运动设施、观景平台等。

3、功能使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所以在设计上应该考虑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和生活习惯,充分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和健康的需求,为市民提供一个优雅、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公园的功能使用应包括运动、娱乐、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等。

三、设计案例上海徐汇滨江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景观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湿地生态恢复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公园内有三个湿地,涵盖了近40种植物和15种鸟类、两种爬行动物、两种鱼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珍贵的生态环境。

公园内的游览道路、步行桥、观景平台、游泳池、儿童乐园等景观元素,让游客可以在这里自由休闲,欣赏自然生态的美好。

公园内还配备了咖啡馆、餐厅等商业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休闲体验。

《2024年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范文

《2024年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范文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建设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等功能,还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进行探究,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湿地公园的概述城市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景观为主要特征,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它以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将湿地景观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

三、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 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考虑长远发展,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

3. 人性化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的游憩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景观美学原则:设计应注重景观美学,创造宜人的湿地景观,提高公园的观赏性。

四、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要素1.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应合理划分公园的功能区域,如游览区、休闲区、科普区等,使各区域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2. 水体设计:水体是湿地的核心元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体的形态、流向、水质等因素,创造丰富的水体景观。

3. 植被配置: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应根据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被,形成丰富的植被景观。

4. 设施配置:设施配置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包括游憩设施、科普设施、服务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五、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实践案例以某市湿地公园为例,该公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采用了生态优先、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

在空间布局上,公园被划分为游览区、休闲区、科普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水体设计上,通过引水、造水等方式,形成了湖泊、溪流、沼泽等多种水体景观。

简析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简析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简析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作用。

它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条件,创造舒适优美的园林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除考虑满足教育功能以及生态保护方面的需求,还要特别关注对于景观美学的追求。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点展开论述探讨,并结合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分析1.城市湿地公园概念湿地公园景观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在湿地保育区以外建设的具有生态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适宜公众游览的以湿地为主题的游憩空间。

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文化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水域景观、岸带景观及近岸陆域景观3部分构成;湿地公园内可展示的生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景观和湿地动物景观;湿地文化景观就是立足湿地特有的生态特征,体现区域的传统民俗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展示在湿地环境中特有的场景、意境。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2.1城市湿地水体景观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水体景观是最重要的,湿地中近60%的景观以水体景观为主体。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湿地水域景观、湿地岸带景观及近岸路域景观三部分构成。

水域景观主要通过水深、流速、水质等水体性质来表现水体或静或动、或缓或急、或碧波粼粼或汹涌澎湃的特点,形成如滩涂、池塘、亲水栈道等静景以及溪涧、喷泉、飞瀑等动景。

岸带景观是受水位、潮汐等影响形成的浅滩、沙洲和滩涂等景观,以及不同的驳岸类型,如块石驳岸、砾石缓坡驳岸、沙滩岸带、植物岸带等,展示或凹或凸、或曲或直、或虚或实、或连续或间断的线性岸带景观。

近岸陆域景观主要是指为方便游人观赏的亲水台阶、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组织游览路线的近岸道路景观(如汀步、园桥)和提升湿地意境的人造景观小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19T17:23:12.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杨宇
[导读]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提升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辽宁辽宁 116000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提升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以南宁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工程为例,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1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成为人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回归绿色思想的引导下,流动的水体、新鲜的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都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环境。

在湿地公园中,水是其得以建造的基础,其中还有山丘、农田、树林等众多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对久居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在塑造景观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公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建设湿地公园应该尽显自然景观,减少人造景观的应用,使农庄、干道绿化带融为一体,在其中保留水域和植物,并在游览沿线显示出不同风格的区域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接触大自然,形成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因此,湿地公园应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贴近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最好不要设计过多的公路、桥梁及公用性建筑,尽量设置一些小型的生态建筑,例如,眺望台、观鸟棚等设施。

此外,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应该尽量选择质朴的材料。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充分坚持尊重自然、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动植物在当地的生活特点,充分维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要保护鸟类极其栖息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公园在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湿地公园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因为景区的观赏时间较短,自然景观精美度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偿和完善。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出发,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恢复湿地生态工程,建立湿地示范保护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充分掌握野生动物迁徙、取食、繁衍的规律,并积极探索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路径,以不破坏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开展旅游经济,为野生植物和鸟类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3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3.1功能性、科学性与景观性相结合
城市湿地系统作为人造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功能性与科学性是整体规划的首要考虑原则。

对于人工湿地景观而言,在重视景观表现形式的同时,首先应注重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应发挥的功能。

湿地是个运动着而非静止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水文、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及物种适应等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

因此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维持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就必须要科学对待湿地的生态构成。

在对人工湿地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依据城市污水特点,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

3.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环境。

同时,作为城市绿地,湿地公园也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怡人的亲水、观景、游憩和科普教育的场所,增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尽力做到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注重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注重材料的循环利用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科学设计,减少维护的成本;发挥自然的自身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等。

4景观设计思想和方法
4.1顺应地形,因势利导
“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减少施工能源物质消耗”是绿地规划的重要基本原则。

本案由于河道岸线较长,空间跨越大,因此设计规划中根据现状地形、高程特点、征地情况等划分了不同的景观功能区域。

在局部位置采用微地形处理,以增加竖向视觉的节奏变化。

利用蜿蜒的游览步道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通过虚实、开合的空间变化设计形成多元的游览空间单元,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在驳岸的处理上,本案设计中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自然河道本身的美感。

设计中只在亲水平台处局部调整河岸线,同时通过水边植被的疏密种植、景石的搭配摆放等多种方式,弱化、柔化局部生硬的河岸线,使其更加自然、柔美。

在需要保护土固坡的河滩等滨水地带,设计尽量不使用传统的混凝土脚注或砌块方式,而是改用“土工笼”等新型材料。

既保护了河滩,又未隔绝与土壤的联系,还可为虾蟹等水族提供觅食繁殖的场所。

这样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还能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人们将看到的不是一片混凝土框架的水池,而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充满自然野趣的水景。

4.2开闭结合,人车分流
4.2.1开敞空间――活动广场、亲水平台
在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整个规划中,亲水性设计是一大亮点。

水景对人来说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亲水性设计就是顺应人的这种天性。

本案中在河道沿岸设置了不同的亲水、活动广场,并在水边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使人们能够在较为开敞的空间,以较为开阔的视野近距离与水“亲密接触”,观赏两岸树影婆娑、碧波荡漾的美景。

同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规划中的亲水性设施以观水、赏水为主,而避免直接接触水的戏水性设施。

4.2.2半开敞空间――疏林草地
通过局部种植高大挺拔的特大乔木疏林,实现景观视线的通透感和空间感,不仅能营造具有一定空间围合感、寂静的休憩思考空间,同时也能成为良好的景观节点和活动场所。

4.2.3密闭空间――密林
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组合形成密林,减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为野生鸟类、昆虫提供一个优良的栖息地。

而林中布置的一些随地形起伏、蜿蜒曲折的汀步,能使游人享受“林间漫步、曲径探幽”的野趣。

5景点景观设计
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景观设计为表现本土的民族文化内涵,规划了一系列的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景区:风雨廊桥、芦笙欢歌、鼓楼踩歌、铜鼓甬道、隔水对歌……从这些景观的名称上,就可以感觉到一股浓郁的少数民族的本土风味。

特别是“隔水对歌”的水上舞台,生动地再现了壮族男女对歌的场景。

相信这些景点建成后,不但能为市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还能创造了一个高品质的滨水生态环境,成为真正为人所用的城市河居空间,使心圩江成为未来南宁西部新区的“绿色走廊”。

6结论
城市湿地景观营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增加其景观的多样性、亲水性、安全性。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湿地概念引入城市景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对于湿地生态和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尤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努力研究和探讨。

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颖.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及其生态旅游设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徐玥.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3]王越. 基于开发潜力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