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国家职业标准(陈柏年)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国家职业标准(陈柏年)](https://img.taocdn.com/s3/m/0eb732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5.png)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国家职业标准(陈柏年)国家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职业标准一、岗位背景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是指在有线广播电视运营企业中从事电视引线及有线电视拆装工作的一线操作人员。
他们负责进行电视信号传输、线路连接和设备安装等工作,是保障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顺畅的关键岗位。
二、岗位职责1. 负责电视信号传输和线路连接工作,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2. 进行有线电视设备的安装、拆卸及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电视线路的故障排除、保修和维护工作。
4.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有线电视新建、改建、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5. 定期进行有线电视设备的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
6. 负责备件和设备的库存管理,做好出入库记录和维修记录。
三、岗位要求1. 具备较好的电力专业知识,熟悉有线电视线路、设备和信号传输原理。
2. 具备一定的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经验,熟悉相关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相关部门和同事有效沟通协调。
4. 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维修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常见的线路故障。
5. 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并给予解决方案。
6.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长时间的站立和高空作业。
四、职业发展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是有线广播电视运营企业中的基层岗位,未来职业发展可朝向技术管理岗位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发展。
通过深造学习和参加相关培训,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担任更高级别的职位。
五、工作环境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工作地点主要在室外和设备机房,通常需要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于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要求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
六、总结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是保障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正常运行的关键人员,他们对于有线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遵守职业标准,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视信号传输服务,为有线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6e5986eefdc8d376ee32fb.png)
10.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技术手段,我们称之为条件
接收。11.电视中的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采用的是调幅,而伴音信号采用的是
调频°12. U前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是ATSC标准、DVB和
ISDB-T。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1.太阳光线中的0光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
紫色光色温
最咼。
22.色饱和度和色调合称为色度。同等强度下的红、绿、蓝三色相加后色调
为0色。23.常见的传统彩色电视制式有NTSC、PAL和SECAM等三种。24.
PAL制是为克服NTSC制在色调上的 相位敏感 性而硏发的一种彩色电视制式。中
22.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一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C)。
A、6MHz; B、7MHz; C、8MHz: D、9MHz。
23.卫星广播电视是指将电视信号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发送给位于赤道上空(B)
公里的
地球同步卫星,再山作为电视广播站的该卫星将信号转发给地面的电视信号传 输系统。
A、25000:B、35800:C、45000:D、50000。B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2011)
一、填空题:
广播电视系统山电视信号的产生与发送系统、信号传输通道和接受系
等三大部分构成。
等3种基本形式。
6.传声器,即通常所说的 麦克风;而扬声器,即通常所说的 喇叭。7.不 发光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透射(反射)的能力。&低音喇叭为使低 频放音下限尽量向下 延伸,一般将口径都做得比较 大。9.电视机中的显像管 和扬声器分别接收来自天线的 视频 信号和 音频(声频)信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0e539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8.png)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原创版】目录1.广播电视技术概述2.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3.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领域4.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的价值和意义正文一、广播电视技术概述广播电视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传输声音和图像信号的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早期的无线电广播到现代的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1.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广播是广播电视技术的起点,早期的无线电广播主要通过调幅技术传播声音信号。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频技术逐渐取代调幅技术,使得声音信号传播更加稳定和清晰。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是在无线电广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数字电视,电视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
3.数字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更加高效,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多样化的节目内容。
三、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播电视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商业广告等多个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播电视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网络广播电视,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四、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的价值和意义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是对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的系统整理和总结,对于培养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
总之,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题库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广播电视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15b3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b.png)
广播电视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信息是如何的定义的?答:1)、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2)、信息是熵的减少(不确定性的减少)2、广播如何定义?答:“广播”有两层含义,一是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数据广播等(广义)。
另一层,是指声音广播。
如“听广播”、“听收音机”等(狭义)。
3、广播电视有何特点?答:形象化:通过声音和图像传递信息。
及时性:即时播放、现场直播,以电磁波传递的速度传递信息。
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
4、试述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答: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5、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及特点。
答: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传输覆盖答,用于通信,导航,雷达,遥感遥测和数据传输等)有线网络传输(采用的闭路传输,不受地形的制约和高层建筑的影响,可避免空间电波的干扰);卫星传输(特点:覆盖面积大,通信容量高,通信质量好,成本低);第二章思考题:1、试说明听觉三要素是什么?答:响度,音调,音色。
2、扬声器与拾声器有何区别?答:传声器:是一种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换能器件。
又称话筒或麦克风。
扬声器:按声音变化的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
如耳机、喇叭、音箱、音柱等3、扬声器在结构上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优缺点?答:种类:电动式扬声器,球顶行扬声器(特点:高频特性很好,指向性较宽,工作失真小),铝带式扬声器,平膜扬声器,静电场扬声器,其它新型扬声器;4、扬声器在使用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答:(1)扬声器得到的功率不要超过它的额定功率。
(2)注意扬声器的阻抗应与输出线路配合。
(3)要正确选择扬声器的型号。
(4)在布置扬声器的时候,要做到全场音量足够,声音均匀。
一个不够可用多个。
(5)两个以上扬声器放在一起使用时,必须注意相位问题。
如果是反相,声音将显着削弱。
5、试说明“交混回响”是什么意思?答:声源停止作用后,声音的延续现象称为“交混回响”6、人耳对声源方位判定的依据有哪些?答:1.声音到达双耳间的时间差。
广播电视专业真题答案解析
![广播电视专业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7830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b.png)
广播电视专业真题答案解析广播电视专业是一个涉及广播、电视和传媒行业的专业领域,对于准备从事相关职业的学生来说,了解专业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广播电视专业的一些真题进行解答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第一题:请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
近几十年来,广播电视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成立,到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出现,再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广播电视专业一直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
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传统广播电视时代、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时代、网络和新媒体时代。
在传统广播电视时代,广播电视专业主要侧重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告策划和媒体管理等方面的教育。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出现为广播电视专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学习到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运营管理、频道策划以及节目导演等相关知识。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崛起,广播电视专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媒体和移动终端应用的技能。
第二题:请解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包括策划、预制、制作、后期和播出几个阶段。
首先,策划阶段是确定节目的主题和内容,并编写节目策划书,包括节目的定位、目标受众、内容构思和预算等。
其次,预制阶段是制作节目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址、剧本撰写、设备选购和人员筛选等。
然后,制作阶段是实际拍摄或录制节目的环节,其中包括现场拍摄、后期制作、特效制作和音频处理等。
最后,后期阶段是将拍摄或录制的素材进行剪辑、配音、配乐和特效处理等,以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节目作品。
最终,播出阶段是将制作完成的节目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或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
第三题:请分析电视节目策划的关键因素。
电视节目的策划是制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主要的关键因素包括目标受众、创意、时间和预算。
首先,目标受众是设计电视节目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群体,节目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等都需要有所区别,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广电工程技术笔试题及答案
![广电工程技术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1ee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广电工程技术笔试题及答案在此提供一份关于广电工程技术笔试题及答案的文章,请您参考:广电工程技术笔试题及答案一、多选题1. 下列哪个是广播电视传输的主要介质?A. 光纤B. 铜线C. 空气D. 电磁波答案:D2. 对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下列哪项技术应用广泛?A. FM调制B. AM调制C. COFDM调制D. QAM调制答案:C3. IPTV技术中的IPTV是指什么?A.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B. 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visionC. Integrated Power Testing VehicleD. Intelligent Protocol Transmission答案:A4. 在广播电视传输过程中,如果遇到信号衰减,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技术进行增益?A. 放大器B. 天线调整C. 信号数字处理D. 音频编码答案:A5.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下列哪项技术用于提高播放音频的质量?A. 音频编码B. 数据压缩C. 信号调制D. 多路复用答案:A二、问答题1. 什么是广电工程技术?广电工程技术是指涉及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传输、音视频编码、信号处理、设备调试等方面的技术及应用。
它涵盖了广播电视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维护,以及数字电视、IPTV、OTT等新兴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 请简述广电工程技术在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广电工程技术在数字电视传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一系列技术。
在数字电视传输中,广电工程技术通过使用COFDM调制技术,通过光纤、铜线等介质传输信号;通过音频编码技术提高音频质量;通过数据压缩技术减少数据量等手段,实现了数字电视广播的高质量传输。
3. 简要说明IPTV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IPTV技术是一种通过Internet Protocol传输的电视广播技术。
它的特点包括:- 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电视信号的传输,用户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广播电视信号来源。
《宽带网络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
![《宽带网络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https://img.taocdn.com/s3/m/0d6d7c7fe518964bcf847cc4.png)
《宽带网络技术》作业题解答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作业题3、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模拟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者之间的区别:7、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它们各指什么?答:主要质量有有效性和可靠性两类指标:(一)有效性质量指标:指在给定的信道内能够传输消息的内容,用传输速率衡量。
有效性主要是指传输速率。
1、码元速率(符号速率、波特率、传码率、码率、信号速率或波形速率):信道每秒钟内所传送的码元(或符号)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d]或[码元/秒]。
2、信息速率(传信率、比特率):信道每秒钟内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bit/s 或bps)。
3、数据传送速率:单位时间内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相应设备之间传送的比特、字符或码组平均数,单位:bit/s、字符/秒或码组/秒;4、功率利用率:在保证系统传输质量的条件下,系统所需要的最低归一化信噪比Eb/N0(每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强度之比)。
CNR =(Eb /N0)(R/B)5、频带利用率:单位时间(秒)、单位频带宽度(Hz)上传输信息量(或码元)的速率,通常用符号η表示,单位为bps/Hz(或Bd / Hz)。
η=比特率(或波特率)/信道带宽(二)可靠性质量指标:指在给定的信道内接收信号的准确程度,用误码率衡量。
可靠性主要是指传输的差错概率。
1、误码率(码元差错率):在系统传输的码元总数中发生差错的码元数所占的比例;误码率=单位时间内接收的错误码元数/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总码元数2、误比特率(误信率,或信息差错率):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比特数占传输总比特数的比例;BER=接收端出现的差错比特数/ 总的发射比特数3、误字符率(误码组率):系统在传输中发生差错的差错的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比例;误字符率(误码组率)=单位时间内接收的错误字符(码组)数/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总字符(码组)数×100%10、设在125μs内传输256个二进制码元,试计算比特速率为多少?若该信码在4s内有5个码元产生误码,试问其误码等于多少?答:比特率R b =波特率R B=256/(125×10-6)=2.048×106 bit/s=2.048MbpsPe=错码个数/传输的总码元数=5/(4×2.048×10-6)=0.61×10-6误码数=256×0.61×10-6=156.25×10-6=1.56×102=0.0156个12、假设频带宽度为1024kHz的信道,可传输速率为2048kbit/s,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答:B=1024[kHz],R b=2048[kbps],η=R b /B=2048/1024=2[bps/Hz]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题5、什么叫网络的体系结构答:网络体系结构三要素:(1)层次,(2)同层协议,(3)相邻层接口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协议和接口及服务的集合。
《光纤通信》习题解答(陈柏年)
![《光纤通信》习题解答(陈柏年)](https://img.taocdn.com/s3/m/518c1db9f121dd36a32d82aa.png)
《光纤通信》习题解答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第一章概述1、1.1什么是光纤通信?简述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解:光纤通信:以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传输信息的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也就是说,光纤通信是将待传送的语音、图像和数据等信号调制在光载波上,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的发展粗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66-1976年),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在这个时期,实现了短波长(0.85μm)低速率(45-140Mb/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约10km。
(2)第二阶段(1976-1986年),这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短波长发展到长波长(1.31μm和1.55μm),实现了工作波长为1.31μm、传输速率为140-565Mb/s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为10-50km。
(3)第三阶段(1986-1996年),这是以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实现了1.55μm色散移位单模光纤通信系统。
采用外调制技术,传输速率可达 2.5-10Gb/s,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100-150km。
(4)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开展研究光纤通信新技术。
采用光放大器增加中继距离和采用波分复用增加传输容量。
现在10Gb/s、40Gb/s的系统也已商用化。
1.2 光纤通信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解:光纤通信能够成为现代的主要通信方式,是归因于光纤通信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①通信速率高(单波长速率已达10Gb/s以上),传输容量大(光波具有很高的频率,约1014Hz,一根光纤可同时传输几十个波长) ;②损耗低(单模已低达0.2dB/km)、传输距离远(中继距离可达50-100Km);③抗干扰能力强(抗强电、雷电和核辐射干扰),保密性好(光纤由石英玻璃制成,由于是绝缘材料,不受电磁场干扰;在光纤中传输的光泄漏非常微弱);④质量轻(是传输相同信息量电缆重量的1/10-1/30),体积小(是相同容量电缆外径的1/3-1/4),敷设方便;⑤耐腐蚀,耐高温(石英玻璃熔点在2000 °C以上),可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寿命长;⑥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制造同轴电缆和波导管的铜、铝、铅等金属材料,在地球上的储存量是有限的;而制造光纤的石英(SiO2)在地球上基本上是取之不尽的材料)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哪些部分?试画出简图予以说明。
广播电视专业试题及答案
![广播电视专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0c73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2.png)
广播电视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属于以下哪一种?A. 点对点B. 点对面C. 面对面D. 线对线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A. 时效性B. 互动性C. 广泛性D. 多样性答案:B3.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真实性B. 娱乐性C. 宣传性D. 盈利性答案:A4.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策划B. 拍摄C. 剪辑D. 销售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A. 新闻类B. 娱乐类C. 教育类D. 军事类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是________。
答案:无线电波7.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答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8. 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需要经过________的审核。
答案: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9.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具有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广泛性、多样性10.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________是核心环节。
答案:内容策划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
答案: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策划、选题、采访、拍摄、剪辑、审核、播出等环节。
12. 广播电视节目在社会中的作用有哪些?答案:广播电视节目在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公众、娱乐休闲等。
13.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分析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受众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制作者了解目标观众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作出更符合观众口味的节目,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广播电视节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广播电视节目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获取各种知识,享受文化娱乐。
广播中心技术习题解答
![广播中心技术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3c34631dd36a32d73758188.png)
广播中心技术习题解答陈柏年第3章1 什么是混响?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答:混响:指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个界面的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
这种残留现象的长短以混响时间来表示。
混响时间: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达到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则从声源停止发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
一般而言,混响时间长则丰满度增加,而清晰度下降。
房间的混响时间短时,声音听起来比较清晰,但过短则会感到声音干涩,并且会感到声音响度不够;混响时间长时,声音听起来比较丰满,但过长则会感到前后声音分辨不清,降低了声音的清晰度。
2 对播音室有何声学上的要求?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答:对播音室(录音室)的声学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1、有适当的混响时间,而且房间中声音扩散均匀。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通常要在播音室(录音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安装适当的吸声材料。
在地面上要铺上地毯,以便控制各种频率的声音在播音室中的反射程度。
播音室的混响时间要根据房间大小和用途而设定不同的值。
另外,对于混响时间较短的播音室(录音室),在制作节目时也可加入人工混响,以便获得较好的音色和不同的艺术效果。
2、能隔绝外面的噪声。
播音室(录音室)应采取一定的隔声措施,使室内保持足够安静,以免外来噪声对有用信号产生明显的影响。
3 简述磁带录音和放音原理。
答:1、磁带录音原理:录音是将声音电信号以剩磁的形式保存在磁带上。
录音时,将经过处理的声音电信号送到磁头线圈上,此时会在铁芯中产生相应的磁力线。
该磁力线在缝隙处会形成一个空间磁场,其强度和方向随着线圈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录音时磁带要匀速通过工作缝隙。
每个通过工作缝隙的磁带微段都将被磁化,而当这一微段离开缝隙时就会留下相应的剩磁信号。
剩磁的强度和方向与送入线圈中的声音电信号相对应。
当磁带不断地移动时,声音信号也就不断地记录在磁带上,形成一条磁迹。
2、磁带放音原理:放音是将磁带上保存的剩磁信号还原成相应的声音电信号。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https://img.taocdn.com/s3/m/dfe29d0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0.png)
⼴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第⼀章作业题1、什么是⼴播?⼴播泛指和特指分别是什么?⼴播电视有哪三个特点?为什么?答:⼴播:⼀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式。
⼴播两种含义:(1)泛指:通过⽆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的过程,包括声⾳⼴播、电视⼴播和数据⼴播等。
(2)特指:声⾳⼴播-⼴播电台向⼴⼤听众进⾏的节⽬传送过程。
⼴播电视三个特点:(1)形象化:以声⾳和图像的形式传递信息,接收信息时既能“闻其声”,⼜能“观其貌”。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可在某⼀事件发⽣的同时就现场直播。
(3)⼴泛性:覆盖范围最⼴泛的⼀种传播媒介。
可深⼊到其服务区域中的每⼀个家庭。
2、⼴播电视主要有哪三种传输⽅式?答:传输⽅式主要有三种:地⾯⽆线电开路传输、有线⽹络传输及卫星传输。
(1)地⾯⽆线电开路传输:利⽤⽆线电波来传送⼴播电视节⽬。
(2)有线传输系统:利⽤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传输,通过⼀定的分配⽹络,为⽤户提供多套⼴播电视节⽬的⽹络系统。
(3)卫星传输:利⽤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信号的传输。
3、⼴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作⽤是什么?(1)节⽬制作与播出:利⽤必要的⼴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播电视节⽬信号,并按⼀定的时间顺序(节⽬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2)发送与传输:将⼴播电视节⽬信号进⾏⼀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式(如地⾯射频传输、卫星⼴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播电视节⽬信号,并对其进⾏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
(4)监测⽹:对⼴播、电视系统链路中的各个环节信号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和播出质量。
第⼆章作业题1、说明声⾳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
答:声⾳的特性可由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调和⾳⾊。
(1)响度:⼈⽿对声⾳强弱的主观感觉。
与声波的幅度密切相关。
2021年广播电视技术第一章概述小结(陈柏年)
![2021年广播电视技术第一章概述小结(陈柏年)](https://img.taocdn.com/s3/m/ac39e82689eb172ded63b7f1.png)
广播电视技术第一章概述小结(陈柏年)《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第一章概述小结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一、广播的定义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
“广播”的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
2、特指声音广播。
二、广播电视的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
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三、广播电视的发展沿革1、三代广播(第一代)AM-调幅声音广播,(第二代)FM-调频声音广播,(第三代)DAB-数字声音广播。
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广播,(第二代)彩色电视广播,(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
四、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2、发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4、监测网对广播电视链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信号的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的播出的质量情况。
五、广播电视的基本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VHF/UHF频段电视广播等。
(1)调幅广播中波MW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是525~1605kHz,每个频道的带宽为9kHz,共划分为120频道;主要是地波传播。
短波广播SW的频率范围是3~21MHz,每个频道带宽是10kHz,;主要是天波传播。
(2)调频广播频率范围为87~108MHz,每套调频节目所占带宽为200kHz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
(3)VHF/UHFF地面电视广播每个频道带宽是8MHz,共安排了68个标准频道,从DS-1到DS-68,其中,甚高频(米波)VHF的标准频道从DS-1到DS-12;特高频(分米波)的标准频道从DS-13到DS-68,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
广电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广电概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f14ce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e.png)
广电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电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18世纪答案:A2. 广电节目制作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前期制作?A. 剧本编写B. 场景搭建C. 后期剪辑D. 角色选择答案:C3. 广电技术中,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B. 数字信号传输距离远C. 数字信号成本更低D. 数字信号更容易被窃听答案:A4. 在广电行业中,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节目的播出时间?A. 节目时长B. 节目内容C. 节目档期D. 节目制作答案:C5. 广电法规中,对未成年人节目内容有哪些特殊要求?A. 必须包含广告B. 不得播放暴力内容C. 必须有成人陪同观看D. 可以播放任何内容答案:B6. 广电设备中,以下哪个设备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录制?A. 摄像机B. 麦克风C. 监视器D. 调音台答案:B7. 广电节目的版权保护中,以下哪个行为是被禁止的?A. 合法购买版权B. 未经授权的复制C. 合法转播D. 合法授权使用答案:B8. 广电传输技术中,卫星传输相较于有线传输的优势是什么?A. 成本更低B. 覆盖范围更广C. 信号更稳定D. 传输速度更快答案:B9. 广电节目的受众分析中,以下哪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A. 节目类型B. 受众年龄C. 节目时长D. 节目制作成本答案:B10. 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中,以下哪个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 3D技术B. 4K技术C. 虚拟现实技术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广电节目的制作流程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创意策划B. 拍摄制作C. 后期编辑D. 节目播出答案:ABCD2. 广电节目的受众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是重要的?A. 受众的性别B. 受众的年龄C. 受众的职业D. 受众的地域分布答案:ABCD3. 广电法规中,以下哪些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A. 播放未经审查的节目B. 播放含有色情内容的节目C. 播放含有暴力内容的节目D. 播放含有政治敏感内容的节目答案:ABCD4. 广电技术中,以下哪些是数字信号的特点?A. 高抗干扰性B. 高保真度C. 易于存储D. 易于传输答案:ABCD5. 广电节目的版权保护中,以下哪些行为是合法的?A. 购买版权后合法使用B. 未经授权私自复制C. 合法授权后转播D. 未经授权公开播放答案:A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广电节目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哪些环节?答:广电节目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创意策划、剧本编写、拍摄制作、后期编辑和节目播出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第一章作业题1、什么是广播?广播泛指和特指分别是什么?广播电视有哪三个特点?为什么?答:广播: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
广播两种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和数据广播等。
(2)特指:声音广播-广播电台向广大听众进行的节目传送过程。
广播电视三个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传递信息,接收信息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观其貌”。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可在某一事件发生的同时就现场直播。
(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可深入到其服务区域中的每一个家庭。
2、广播电视主要有哪三种传输方式?答: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有线网络传输及卫星传输。
(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2)有线传输系统: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
(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
3、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2)发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4)监测网:对广播、电视系统链路中的各个环节信号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和播出质量。
第二章作业题1、说明声音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
答:声音的特性可由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1)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与声波的幅度密切相关。
(2)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
与声波的基波频率密切相关。
(3)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
与声波的频谱(波形)密切相关。
2、某电路的功率信噪比为30dB,已知该电路的信号功率为60W,问噪声功率为多少?答:功率信噪比为:10lgS/N(dB)=30dB,信号功率S=60W,信噪比S/N=1030/10=103=1000噪声功率N =S/1000=60/1000= 0.06 W=60mW3、电路上某点的电平级为15dBu,问该点的电压为多少伏?答:电压电平级为:20lgU/Ur (dBV)=15,参考电压:Ur=0.775(V)U/Ur=1015/20=100.75=5.62,该点的电压U=5.62×0.775=4.36(V)4、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答:模拟信号: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5、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哪些处理环节?每个处理环节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答:模/数转换过程包括处理环节:取样、量化、编码。
(1)取样的作用: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也即将信号在时间域离散化。
(2)量化的作用: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也即将信号幅度离散化。
(3)编码的作用: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
6、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时,对取样频率有何要求?为什么?答:对取样频率要求:(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要想取样后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出原信号,则取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如果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fm)小于取样频率的二分之一(fs/2),则取样之后的频谱中,各个周期之间相互不重叠。
这时采用一个截至频率为fs/2的低通滤波器即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恢复出来。
但是如果fm大于fs/2,则取样之后频谱的各个周期之间发生相互重叠。
这时就无法从取样信号的频谱恢复原信号的频谱。
7、设声音信号的取样频率为32kHz,量化比特数为16bit,则数字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多少?答:单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32kHz×16bit=512kbps双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声道数=512kbps×2=1024 kbps8、什么是信源编码?什么是信道编码?分别说明它们的主要任务。
答:信源编码:解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降低冗余度和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所进行的编码。
主要任务:(1)A/D变换;(2)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按一定规则加入冗余码元所进行的编码。
主要任务:(1)码型变换;(2)差错控制。
第3章作业题1、什么是录音?录音采用哪三类存储媒介?录音:泛指把声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而加以存储,以便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进行重放的技术。
录音时采用的三种存储媒介:(1)磁记录:磁性材料(磁带、磁盘等),(2)光记录:感光材料(光盘等)。
(3)固体记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存储器件)。
2、什么是DAT?什么MD?什么是固态采访机?什么是CD抓轨?(1)DAT(Digital Audio Tape Recorder):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记录和重放的音频磁带录音机。
分为固定磁头方式S-DAT和旋转磁头方式R-DA T。
(2)MD(Mini Disk):是一种直径为64毫米的微型光盘,分为只能放音、不可录音和可反复擦写两种盘片。
(3)固体采访机:一种带有微处理器及操作系统,采用全固态半导体芯片存储(闪存)的小型数字采访机。
(4)CD抓轨:把一些不能直接复制的CD音频文件借助第三方软件复制到硬盘并成为计算机文件。
3、简要解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两个工序。
(1)前期制作:通过素材采集、录音、摄影形成节目素材工艺过程。
(2)后期制作:对节目素材编辑、剪接、复制、配音制作等可供泼出的完整节目成哦你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4、什么是DAW?音频制播系统的工作站类型有哪些?数字音频工作站DA 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设备,以硬磁盘为记录媒介,以声卡为输入/输出接口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
音频制播系统的工作站类型:(1)录制站。
(2)编排工作站。
(3)审听工作站。
(4)播出工作站。
(5)系统管理站。
5、什么是混响?什么是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混响: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由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
长短以混响时间来表示。
混响时间(t60):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达到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则从声源停止发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
混响时间的影响:混响时间长则丰满度增加,而清晰度下降。
6、调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调音台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调音台的主要功能:将多种输入信号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组合后输出。
调音台组成: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监听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的主要作用(1)输入部分:对来自不同信号源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2)输出部分:对各个输出通道的信号进行放大、主音量控制等。
(3)监听部分:监听调音或录音的质量。
7、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有哪几种?播出方式分为直播、录播和转播。
(1)直播:一种由播音员在播音室面对传声器直接播出节目的方式。
特点是时效快、具有亲切感,要求不能出现差错。
(2)录播:事先录制好节目,需要时用放音机(或激光唱机)将节目播出的方式。
特点是可以避免产生差错,能反复录制、精细加工,以得到完美的节目。
(3)转播:转播可分为实况转播和台际转播两种。
特点是实况转播的节目源来自节目演出的现场,播音员一般也在现场进行播音解说。
台际转播是指由接收台、微波站或卫星地面接收站将接收到的其它电台的节目信号送至本台,经过适当处理后在本台进行播出。
8、什么是SAN ?什么是RAID ?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由盘阵以及光纤交换机设备构成的存储子网。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通过将多个存储设备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案组织起来,能获取了比单个存储设备更高的速度、更好的稳定性、更大的存储能力的存储设备的解决方案。
第4章作业题1、调制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调制?调制涉及到三种信号是什么?调制的原因:(1)有效的电磁辐射;(2)节目信号的频谱区分。
调制:利用欲传送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载波)的某一参数,使之具有信号特征的过程;也即由携带信息的原始节目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该参数按原始电信号(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的处理方式。
调制涉及到三种信号:(1)载波信号:受调制的高频交变信号;(2)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信号;(3)已调波信号:调制后的载波信号。
2、什么是调幅和调频?两者有何主要区别?调幅:使载波的幅度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调频:使载波的频率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调幅和调频的主要区别:(1)高频载波振幅:调幅的振幅是变化的。
调频是等幅波。
(2)高频载波频率:调幅高频载波频率不变;调频频率变化。
(3)已调波频带宽度:调频比调幅波宽得多。
(4)声音质量:调频比调幅好。
(5)传输距离:调幅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比调频大。
3、画出我国立体声广播基带复合信号的频谱图。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包括哪些信号?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组成:U=(L+R)+ (L-R)M+P(1)主信道信号:和信号M=L+R(0Hz~15kHz);(2)副信道信号:已调的差信号(L -R)M,(23kHz~53 kHz)(3)导频信号P(19kHz)。
4、立体声解码器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中解码器工作原理:(1)利用低通滤波器得到复合信号中的主信道信号L+R。
(2)利用带通滤波器得到已调的副信道信号(L-R)M。
(3)利用选频电路得到导频信号P。
(4)对(L-R)M进行平衡解调,得到副信道信号L-R。
(5)将主信道信号和副信道信号相加、相减,得到立体声的左声道信号L和右声道信号R。
5、DAB技术要点是什么?DAB的工作频段是多少?DAB技术要点: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音频数字编码、数据压缩、纠错编码及数字调制技术,在接收端可获得与原始发送信息相同质量的节目内容。
DAB系统工作频段:30MHz~3GHz。
第5章作业题1、什么是色温?色温升高,颜色如何变化?色温:当光源发射光的相对辐射功率谱及相应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完全相同时黑体的绝对温度(K)。
色温升高:颜色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