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算编制制度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例文(4篇)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例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026e4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3.png)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例文是针对小学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其目的是合理安排小学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实现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并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一、制定预算计划1. 小学应每年制定预算计划,包括财务收入、支出、资金使用计划等。
2. 预算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小学的教育教学、后勤保障和管理需要,合理分配资源。
3. 预算计划的编制应根据小学的规模、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预算审核和批准1. 小学应设立财务预算审核组织,负责对预算计划进行审核和评估。
2. 预算审核应根据小学的预算编制规定进行,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3. 审核通过后,预算计划应提交给校长或财务主管进行批准。
三、预算执行和监督1. 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改变预算安排。
2. 每月应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核对,确保预算的准确执行。
3. 若对预算计划需要调整,应及时提出申请,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四、财务报表和审计1. 小学应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2. 财务报表应每年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审计结果应及时向校长和相关部门报告,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五、违规处理和纠正措施1. 对于违反预算计划的行为,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针对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管理小学财务活动的一套规章制度,其目的是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通过制定预算计划、审核和批准、执行和监督、报表和审计等环节,确保小学在财务方面的安全和规范运作。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例文(2)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和使用财务资源,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小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6e241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0.png)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财务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相关财务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预算编制原则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2.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3. 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指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实施预算编制与执行分离,确保预算编制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三、预算编制程序1. 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编制的组织和实施,收集各部门预算编制所需资料。
2. 各部门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任务和资金需求,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3.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学校预算草案。
4. 学校预算草案提交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形成学校预算。
5. 学校预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实施。
四、预算执行与管理1. 学校预算一经批准,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2. 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预算资金合理使用。
3. 各部门要定期向财务部门报送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汇总后向校长办公会议报告。
4. 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按规定程序办理。
五、预算监督与评价1. 学校设立预算监督小组,负责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预算执行完毕后,财务部门负责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 学校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小学学校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经费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fcd9b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b.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校经费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经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等工作。
第三条我校经费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理财,严格规范;(二)统筹兼顾,量力而行;(三)民主管理,公开透明;(四)注重效益,厉行节约。
第二章经费预算编制第四条经费预算编制应在前一年的10月底前完成。
第五条经费预算编制程序:(一)各部门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本部门经费预算草案;(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审核,提出综合预算草案;(三)校长组织校务会议,对综合预算草案进行讨论、审议;(四)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批准综合预算。
第六条经费预算编制内容:(一)人员经费:包括工资、津贴、补贴、福利等;(二)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教学设备购置费、维修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三)专用经费:包括教育、科研、培训等专项经费。
第三章经费预算执行第七条经费预算执行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进行。
第八条各部门应按月度、季度、年度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九条财务部门负责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第四章经费预算监督第十条学校设立经费预算监督小组,负责对经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经费预算监督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监督检查预算编制的合规性、真实性;(二)监督检查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准确性;(三)监督检查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合规性;(四)监督检查预算执行的效益。
第五章经费预算考核第十二条学校对各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经费预算考核内容包括:(一)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合理性;(二)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准确性;(三)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合规性;(四)预算执行的效益。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9239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6.png)
一、制度背景为了确保小学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小学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算管理制度。
二、制度目标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合法性、合规性。
2.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确保预算执行到位,防止资金浪费和流失。
4. 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制度内容1. 预算编制(1)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
(2)预算编制应遵循统筹兼顾、量入为出、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3)预算编制应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
2. 预算执行(1)学校预算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2)学校应按照预算计划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各项支出符合预算要求。
(3)学校应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财务职责。
3. 预算监督(1)学校应设立预算监督管理机构,负责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
(2)预算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3)预算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违规行为的查处。
4. 预算调整(1)学校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的,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2)预算调整应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预算调整后,学校应重新编制预算执行计划,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四、责任与考核1. 学校领导班子对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执行负直接责任。
2. 学校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
3. 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的,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小学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单位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a57e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小学单位,包括公立小学、民办小学等。
第三条小学单位预算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预算编制科学合理;2. 预算执行严格规范;3. 预算监督公开透明;4. 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第四条小学单位预算管理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五条预算编制应当提前一年开始,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组织,校长办公会审核,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第六条预算编制应当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实际情况,遵循以下程序:1. 收集预算编制所需资料,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收支预测等;2. 制定预算编制方案,明确预算编制范围、内容、方法等;3. 组织编制预算草案,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4. 校长办公会审核预算草案,提出修改意见;5. 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预算草案,通过预算;6. 报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七条收入预算编制应当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其他收入等。
支出预算编制应当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
第八条预算编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经费政策,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2. 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 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非必要支出;4. 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兼顾学校日常运行。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九条预算执行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计划进行,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十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学校财务部门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 负责预算资金的拨付和支付;2.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3. 定期向校长办公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4. 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小学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587b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d.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财务管理,确保学校教育经费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级各类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
第三条我校预算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预算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
2. 统一领导:学校领导对预算管理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管理负直接责任。
3. 分级管理:学校预算分为学校级预算、部门级预算和项目级预算,实行分级管理。
4. 事前控制:预算编制前,对收入、支出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估,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
5. 事中监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6. 事后评价: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四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程序:1. 收集资料:各部门根据工作计划,收集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度事业发展计划等相关资料。
2. 编制草案:各部门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报财务部门审核。
3. 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合规性。
4. 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校长办公会议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
5. 校务会议讨论:校务会议对预算草案进行讨论,形成正式预算。
6. 报批:正式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要求:1. 量入为出: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2. 保证重点:预算编制应优先保证教育教学、师资培训、设备购置等重点项目。
3. 优化结构:预算编制应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六条预算执行应遵循以下规定:1. 严格执行预算:各部门应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不得擅自调整预算。
2. 加强资金管理:各部门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3. 严格报销审批:报销事项应严格按照预算和相关规定办理,确保报销的真实性、合法性。
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文件
![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b7a0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预算管理,包括公立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等。
第三条中小学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理财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合法性。
2. 科学合理原则: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
3. 公开透明原则: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4. 效益优先原则: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民主集中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四条预算编制时间中小学预算编制应在每年九月末前完成,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五条预算编制内容1. 收支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2. 经费预算:按功能分类,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3. 预算报表:包括预算总表、收支预算表、经费预算表等。
第六条预算编制程序1. 预算编制准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编制方案。
2. 部门预算编制:各部门根据学校预算编制方案,编制本部门预算。
3. 预算汇总:学校财务部门汇总各部门预算,形成学校总预算。
4. 预算审查:学校预算委员会对预算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5. 预算审批:学校总预算经校长办公会审议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七条预算执行时间中小学预算执行从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八条预算执行要求1. 严格执行预算:学校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调整预算。
2. 定期分析:学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信息反馈:学校应定期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九条预算调整1. 预算调整条件:因政策调整、市场变化、自然灾害等原因,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提出调整方案,经校长办公会审议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小学经费预算制度
![小学经费预算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2759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5.png)
小学经费预算制度1. 背景介绍小学经费预算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和分配小学的经费而设立的一套制度。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和严格的预算执行程序,可以确保小学的经费使用合理、透明,并且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2. 预算编制原则小学经费预算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预算编制应公平合理,不偏袒个别部门或个人。
- 透明:预算编制应公开透明,确保师生和家长对经费的使用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 灵活:预算编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实际需要的变化。
- 高效:预算编制应简化流程,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3. 预算编制流程小学经费预算的编制流程如下:1. 收集数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的经费数据,包括人员经费、设备经费、教材经费等。
2. 制定预算计划: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包括各项经费的具体数额和用途。
3. 预算审核:预算计划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预算执行:预算计划通过审核后,需要按照预算执行程序进行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5. 监控评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预算的有效使用。
4. 预算使用原则小学经费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教育优先:经费的使用应以教育为核心,优先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成长发展。
- 合理用费: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经费,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 公开透明: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公开透明,学校需要定期向师生和家长公布经费使用情况。
- 绩效评估: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确保经费使用的效果和质量。
5. 预算监控与调整小学经费的使用需要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经费使用的效果和质量。
监控与调整的方法包括:- 定期报告:学校可以定期向相关部门和师生家长报告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监督和评估。
- 问题解决:对经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解决,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 调整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以适应实际需要和发展变化。
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246b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3.png)
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范文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推进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规范和透明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经费预算编制第一条小学经费预算编制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财政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本校各项经费管理办法、文件等进行。
第二条小学经费预算编制应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综合考虑学校规模、教职工人数、培训需求等因素进行。
第三条小学经费预算主要包括运行经费、教育教学经费、办公经费等项目,全面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培训等需求。
第四条小学经费预算编制遵循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经费使用的科学化和透明度。
第三章经费预算执行第一条小学经费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条小学经费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控制原则,合理安排支出计划,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三条小学经费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审核的要求,严格执行经费审批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并做到用好、用足、不浪费。
第四章经费预算监督第一条小学经费预算监督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循财务制度和财务规定,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第二条小学经费预算监督应加强预算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第三条小学经费预算监督应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附则第一条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小学财务科所有。
第二条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由小学财务科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第三条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应经小学财务科审批,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有关规章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一条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小学财务科所有。
第二条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由小学财务科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第三条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文(4篇)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25e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7.png)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的财务预算管理,有效利用财务资源,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小学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学的财务预算工作。
第三条小学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核、批准、执行、监督和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第四条小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注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透明、规范、经济效益、便于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编制财务预算第五条小学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教育部门划定的任务和指标,制定财务预算。
第六条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的实际情况,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注重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第七条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包括年度财务预算和临时财务预算两个方面。
第八条年度财务预算应当根据小学的办学规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财务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第九条年度财务预算应当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第十条收入预算应当根据小学的收入来源,如学费、捐赠款、政府拨款等,合理编制收入预算。
第十一条支出预算应当根据小学的办学需要,如教职工工资、教学设备购置、办公用品、教育培训经费等,合理编制支出预算。
第十二条临时财务预算应当根据小学的特殊情况,如临时活动经费、突发事件应急经费等,进行调整编制。
第十三条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参考历史数据、业务发展计划、政策法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设定。
第三章审核批准财务预算第十四条小学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并报经费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财务预算的审核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合规合法、真实准确等原则,审查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行性。
第十六条财务预算审核通过后,由校长审批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监督第十七条小学应当组织财务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第十八条财务预算的执行应当按照相关财务制度和管理规定进行,做到公正、公平、规范。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72bf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6.png)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模版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小学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财务安全。
适用于小学财务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2. 财务预算编制a. 编制原则:依据小学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确定财务预算编制原则,包括收入预算原则和支出预算原则。
b. 参与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协调编制相关部门的财务预算数据,并将其纳入综合财务预算。
c. 预算编制流程:明确财务预算编制流程,包括收集预算数据、审核预算数据、编制预算报告、审批预算报告等环节。
3. 财务预算审批a. 审批权限:明确财政部门审批财务预算的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申请审批程序。
b. 审批流程:规定财务预算审批的流程,包括审批程序、审批环节及审批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c. 审批标准:确定财务预算审批的标准,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财务合理性和经济效益合理性等。
4. 财务预算执行a. 预算执行责任:明确各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b. 资金使用管理: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申请、资金发放、资金使用、资金结算等环节。
c. 预算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财务预算的调整,确保合理利用资金。
5. 财务预算监督与评估a. 监督机构:设立财务监督机构,负责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b. 监督程序:建立财务预算的监督程序,包括检查、审计、评估等环节,确保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6. 财务预算报告a. 报告内容:定期编制财务预算报告,包括财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盈亏情况等。
b. 报告周期:规定财务预算报告的编制周期,如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
c. 报告发布:制定财务预算报告发布的流程和方式,确保报告的传达和沟通。
7. 财务预算备案a. 备案程序:明确财务预算备案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备案材料的提交和备案部门的审批程序。
b. 备案目的:保留财务预算的备案资料,作为未来对比分析和参考依据。
以上为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模板,具体制度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d592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小学学校预算管理制度一、引言预算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的管理,通过预先确定预期目标,将各项资源用途及支出限额分配到各个环节,并加强对资源使用的监督和控制,达到最优利用资源的目的。
小学学校的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对学校资源使用的管理制度,应该是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程序,以确保学校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预算编制1. 预算编制的程序(1)确立编制预算的责任部门,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时间节点。
(2)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和任务,编制预算的项目和内容。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项目的经费需求,并核算出总体预算。
(4)进行预算编制的评审和审批。
2. 预算编制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避免浪费和不当支出的发生。
(2)公平原则:各项预算应该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分配,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合理的支持。
(3)适度原则:预算编制应以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不能盲目追求最大化的支出。
三、预算执行1. 资金使用权限(1)明确资金使用权限的范围,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建立资金使用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审批和监督。
2. 资金使用的核算(1)建立完整的资金使用制度,确定资金使用的标准和范围。
(2)对资金使用进行定期的核算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 资金使用的管理(1)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性。
(2)建立资金使用的奖惩制度,鼓励节约和有效使用资源。
四、预算监督1. 制度监督(1)明确预算监督的职责和程序,确保预算的执行规范和有效性。
(2)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处理。
2. 财务监督(1)建立财务监督的程序和要求,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计,确保财务的合理和健康。
五、预算调整与追踪1. 预算调整(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小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a162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5.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教育部门对学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期为我国小学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二、小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背景1.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加强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如《关于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
2.现实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学校财务管理任务日益繁重。
在此背景下,小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三、小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学校各项收支,确保预算的全面性。
②真实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基于实际,确保预算的真实性。
③科学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科学的方法,确保预算的科学性。
④合理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确保预算的合理性。
(2)预算编制程序①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年度预算控制指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编制方案。
②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方案,编制部门预算。
③学校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学校总预算。
④学校领导对预算进行审议,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学校董事会审议通过。
⑤将预算上报上级教育部门审批。
2.预算执行(1)预算执行原则预算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严格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②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确保预算的合规性。
③强化预算执行中的责任追究,确保预算的执行力。
(2)预算执行程序①学校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安排,制定预算执行计划。
②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计划,合理使用资金。
③学校财务部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预算执行进度。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95ff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0.png)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一、背景介绍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是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学校的经费,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预算编制制度涉及到预算的起草、审核、执行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
二、预算编制流程1. 制定预算编制计划:学校财务部门与各部门负责人协商制定预算编制的时间表和流程。
2. 收集资料:财务部门向各部门索取相关经费使用情况的数据,并统计汇总。
3. 预算编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学校的年度预算。
预算包括支出项目、收入项目和资金运作状况等。
4. 预算审核:经过初步编制后,预算需要由学校的相关领导及财务审查部门进行审核和修改,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 预算执行:预算通过审核后,学校各部门根据预算执行相应的经费支出。
6. 预算监控:财务部门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预测,确保预算的稳定和有效执行。
三、制度建设与改进1. 建立制度框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框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完善数据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各部门的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强化培训与沟通: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预算编制和管理能力。
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预算编制的顺利进行。
4. 审核与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预算审核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四、预算编制制度的意义1. 促进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预算编制制度,学校可以科学规划和管理学校的经费,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2. 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预算编制制度可以使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有效控制经费使用:预算编制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经费的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提高学校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效益。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9bd7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确保教育经费合理使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学校。
第三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原则: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合理预测收入,合理安排支出,确保预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二)民主集中原则: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实行集中决策。
(三)公开透明原则:预算编制过程和结果应公开透明,接受师生监督。
(四)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支出,坚决杜绝浪费。
第二章预算编制范围第四条预算编制范围包括学校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一)基本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费等。
(二)项目支出预算:包括教育教学、科研、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第三章预算编制程序第五条预算编制程序如下:(一)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编制预算草案。
(二)学校领导组织召开预算编制会议,讨论、修改预算草案。
(三)学校将预算草案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教职工会议审议。
(四)预算草案经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五)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学校将预算正式下达。
第四章预算执行与监督第六条学校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确保各项支出符合预算要求。
(一)学校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
(二)学校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教职工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三)学校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附则第七条本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旨在规范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为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应认真执行本制度,确保教育经费合理使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_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汇编
![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_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248920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5.png)
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_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汇编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教〔〕48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政府举办、与财政部门发生缴拨关系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第三条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和计划,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二章预算管理体制第四条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管理体制按照办学体制和财政缴拨关系,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具体由本级财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办中小学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办中小学由其他部门主管,下同)共同组织实施。
第五条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各级财政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足额保障中小学校经费需求,确保实现“三个增长”等要求。
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第六条中小学校预算由学校编制,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具体按当地政府部门确定的预算编审程序执行。
第七条中小学校预算编制以独立设置的学校为基本单位,非独立设置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学校统一编制。
独立设置、独立编制预算的中小学校应独立核算,建立独立账务,编制独立报表。
确属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学校,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的核算点实行代理记账,代理记账不改变财务主体地位,不改变资金所有权和财务审批权。
核算点不得挤占各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和向各中小学摊派有关费用。
代理记账单位的资质应符合《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7号)的相关要求。
第八条中小学校长是学校预算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和组织学校财会机构和相关人员编制预算,带头严格执行预算,对学校预算编制、调整、执行等负领导责任。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三篇)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1e64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9.png)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针对小学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管理流程。
其目的是确保小学的财务预算能够合理、高效地运行,实现经济使用和合理管理财务资源的目标。
以下是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1. 预算编制:小学应根据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以及未来的教育发展规划,制定财务预算。
预算编制应考虑人员工资、教学设备、学生活动经费等方面的支出。
2. 预算审核:预算在编制完成后,应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等方面的核查。
3. 预算批准:经财务部门审核通过的预算,应提交给学校领导层审批。
审批通过后,预算即获得正式批准。
4.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和控制。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并及时报告给学校领导层。
5. 预算调整:如果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涉及到预算调整的事项应提交给学校领导层审批,并在预算执行阶段进行相应调整。
6. 预算报告: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学校领导层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便学校领导层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7. 预算审计:定期对学校的财务预算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预算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和实施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对小学的财务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证财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小学的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
小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对小学财务预算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编制预算:小学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财务状况,制定年度预算计划。
预算计划应合理、具体、可执行,并考虑到教育教学需要、师生福利、设备采购等方面。
同时,预算编制要考虑到各项经费来源和开支,不得超出财务状况的范围。
2. 审批预算:小学财务部门要对编制好的预算进行审批,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审批过程中要考虑到财务状况、教育政策以及学校发展需要等因素,对预算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小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小学校预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c485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5.png)
小学校预算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学校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强财务监督,保障校园的正常运转,制定本预算管理制度。
二、预算编制1. 学校应每年定期组织编制全年的财政预算,以保障学校基本教学和运行所需资金。
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实际需求,并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校园各部门的意见。
2. 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按照学校的经费使用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合理编制预算,不得存在虚报、缩小、违规等行为。
3. 预算编制人员应审慎估算开支,确保学校在当前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支平衡。
4. 预算编制应严格审查,编制完成后需由相关财务部门审核确认。
三、预算执行1. 学校预算执行应按照编制的预算计划进行。
校内各部门应根据预算计划进行资金使用和支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报销。
2. 学校各部门应当根据预算计划按期提出资金使用需求,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3. 学校预算执行人员应当按照预算计划合理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不得挪用、截留和私自处置财政资金。
4. 所有资金支出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审批和支付,并需及时登记和归档。
四、预算监督1. 学校设立预算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评议学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
该机构应独立于学校其他行政机构。
2. 预算监督机构应定期对学校的各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并向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提出监督意见。
3. 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应重视预算监督机构的意见,依法依规纠正存在的财务问题,并及时整改。
4. 学校应接受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对于预算管理违法违规的行为,学校应有权验收责。
五、预算管理的规范1. 学校预算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公开”的原则,对预算使用、申报、实施和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2. 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收支核算和财务监管。
确保预算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3. 学校预算管理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财务档案和账目,及时清理和整理财务账目。
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制度范本
![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b1eb1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3.png)
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治区财政厅、教育厅《广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用经费定义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主要包括: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用于公用支出的其他资金。
第三条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教学资料印刷、水电、公用取暖、交通、邮电;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软件(课件)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四条预算编制原则1. 依法理财,严格经费管理;2. 统筹安排,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略有节余;3. 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注意重点项目经费的安排,严格控制公务费的开支。
第五条预算编制程序1. 财会室每10月份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核算;2. 对下年度收支情况认真匡算,制定综合财务预算计划草案;3. 提出经费安排的初步意见,提交主管财务校长审阅和校务会议讨论;4. 校长批准预算计划草案。
第六条预算执行与监督1. 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开支,不得擅自调整预算;2. 财会室定期向主管财务校长汇报预算执行情况;3. 校长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
第七条经费管理办法1. 全校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由分管校长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有关决定确定,通知财会室执行;2. 公务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根据年度计划由学校统筹管理,并加强督促,严格控制支出在限额范围之内;3. 学校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人,要从严从紧把好经费开支关口,力求用有限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预算编制与审核管理制度
![预算编制与审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c81a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1.png)
预算编制与审核管理制度小学预算编制与审核管理制度为了有效地发挥学校的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全校预算管理,科学配置办学资源,保障和促进学校教学、后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小学财务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预算是指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公历年),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构成,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模和方向,是学校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二、学校预算管理实行“一所学校一本预算”的管理办法。
预算编制以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
三、校领导班子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算的法律、法规,审定学校预算和决算报告。
四、学校预算编制小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议事机构,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组成,在校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预算编制活动。
五、学校财务室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学校各部门的意见后,负责拟订学校预算草案,按有关制度对学校各项经费支出进行全过程监督与预算控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六、学校各部门是预算管理执行机构,按职能提出预算需求,并根据批准的预算指标,具体负责预算的管理与执行。
七、学校预算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围绕学校年度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八、做好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同时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实际情况与预算的对比,摸索收支规律,为本年度的预算编制打下基础;分析预算形势,充分了解和掌握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及其资金供需情况,以便安排支出预算时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九、预算编制的方法。
学校预算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收入编制以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根据预算年度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考虑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实事求是地测算预算年度收入数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预算编制制度
为了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校园预算编制制度,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省、市的要求,结合《会计法》、《预算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我校预算编制制度.
1、校园预算是指中小校园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是中小校园财务工作开展的基本依据.包括收
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2、校园的预算编制务必遵循真实性、完整性、重点性、科学性、透明性和绩效性的原则.
3、校园编制的预算,务必及时立卷规档,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毁损.
4、校园应当参考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预算编制.
5、校园的预算务必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能列赤字,不能预留硬缺口.
6、校园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本单位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任务的规模及要求相适应,按照规定务必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
7、校园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校的方针,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照顾一般,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好项目支出.
8、中小校园务必强化预算编制的管理,要把预算编制工作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抓好落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教育系统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