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装置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8f62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3.png)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在当今的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其调试工作对于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合并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将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特定的通信协议将这些数字信号发送给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
智能终端则承担着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的任务,实现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数字化通信。
在对合并单元进行调试时,首先需要对其硬件进行检查。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的损伤或变形;检查接线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
同时,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电源进行测试,确保其电压稳定、符合设备的工作要求。
接下来是对合并单元的精度测试。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合并单元输出数字信号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会使用标准互感器和高精度测试仪来对合并单元的精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通信功能进行测试。
要检查其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通信协议与其他设备进行正常的数据交互,数据的传输是否准确、及时、无丢失。
同时,也要对合并单元的同步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同步状态,为二次设备提供准确的时间基准。
智能终端的调试同样包含多个方面。
硬件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确认智能终端的机箱、插件、端子排等部件完好无损,指示灯显示正常。
在功能测试方面,要对智能终端的控制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能否准确地接收来自二次设备的控制命令,并对一次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同时,还要对智能终端的保护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在一次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动作,实现对设备的保护。
对于智能终端的通信性能测试,要重点检查其与保护、测控等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顺畅,数据的收发是否准确无误。
而且,还需要测试智能终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适应性,以保障其在复杂的网络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
智能电网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0deae4482fb4daa48d4b1b.png)
智能电网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的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如配电终端超时不回复报文导致通讯中断,具体原因需要仔细核查,有可能是终端设备问题,也有可能是一区网关机问题,比如未将报文下达终端或者未将终端返回报文上送。
本文主要分析智能电网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终端;配电自动化引言我国配电网络自动化、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持续性改造升级,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可视化系统,在测控区配网故障快速、精准定位的应用比较成熟。
在配网非测控区,目前综合利用SCADA管理平台,结合电力客服95598服务中心系统,及时按照数据库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实现了故障快速定位的良好应急抢修机制,以GIS系统地图化、手持终端可视化、信息化等方式向配网调度管理人员提精准的配网故障信息,调度处置各类故障,及时恢复供电,确保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给用电客户提供了良好的用电服务体验。
1、智能电网配电终端智能电网配电终端可以应用在智能化配电台区中,可以实现配电系统的数据采集、操作控制和运行监视等,从而强化了对配电系统的管控。
和传统台区的配电箱相比,智能配电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在传统台区的配电箱中,台区配电箱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为普通的电力电容器,无法对补偿情况进行在线监测,没有自动化类装置,十分不利于配网自动化管理;而智能台区配电箱采用了智能配变终端来控制智能电力电容器。
在较为高级的综合配电箱中,还具有符合管理和分析的功能,并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传输,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效率,降低电力企业的人力成本。
现阶段配电终端设备主要由铅酸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系统的存储组成,其自身具备的供电时间长特点成为后备电源中的首选对象。
在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扩展中,后备电源的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铅酸蓄电池逐渐暴露出更多不足。
电池的寿命方面。
通常配电终端产品在后备电源中设置了8~10年的使用寿命,非正常温度下电池寿命会相对延长。
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15ed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9.png)
案例二
运行环境
运行数据
该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自投 入运行以来,面临各种运行环境和工况。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收集了数字化 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保护动作 时间、故障定位精度、系统自愈能力等。
运行效果
案例总结
经过长时间运行,该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 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向更高电压等级、更紧凑和更智能化 的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
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 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04
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 中的应用
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施方案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
采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光纤网 络实现信息传输和控制。
集成化和模块化
未来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将进一步实现集成化和模块化,能够将更多的功能和组件集成在一起,实现更高效、紧凑和 可靠的系统设计。
无线化和远程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将逐步实现无线化和远程化,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 现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03
应的可靠性和效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总结
该案例强调了在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对于 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有效处理至关重要。同时,也提醒了加 强系统维护和巡检工作的重要性。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 ,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减少了故障发生时的停电范围和时 间。
数字化继电保护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 统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工干预和 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220kV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应用研究
![智能变电站220kV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145b9bdd88d0d232d46a0b.png)
智能变电站220kV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应用研究摘要: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在110 kV电压等级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达到节省就地智能控制柜空间、节约占地、节省投资的目的,也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
文章在此基础上对220 kV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装置集成的可行性、装置集成方案、集成后装置的可靠性、对运维的影响、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建议220 kV采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以推动智能变电站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智能终端;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在110 kV电压等级已得到广泛应用,达到节省就地智能控制柜空间、方便运维等目的。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建设,220 kV智能控制柜内配置独立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使得智能控制柜柜体增大,柜内布线拥挤,不便于运行维护;并且装置多,柜内发热量大,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运行寿命;此外,220 kV过程层设备为双套配置,使得过程层设备、柜体、光缆数量远远多于110 kV过程层设备。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22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布置优化。
因此,本文提出在220 kV电压等级采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以优化布局,简化接线。
下文对采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可靠性、对运行维护的影响、效益等进行分析。
1 装置集成方案220 kV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化置采用双CPU配置方式。
其中,CPU1主要负责智能终端功能,实现对一次设备控制驱动与状态采集、GOOSE点对点或组网收发功能;CPU2主要负责合并单元功能,实现对电流电压模拟量或数字量采样、SV点对点或组网收发功能。
双CPU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同时又通过内部高速总线交互实时采样和GOOSE信息,实现双CPU复采、SV、GOOSE共口传输等功能。
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主要安装在GIS本体汇控柜或一次设备就地智能柜中,既可通过模拟量输入方式实现传统互感器的数字化,也可通过IEC 61850-9-2或FT3等规约接入电子式互感器的数字采样信息;可以点对点或组网方式为多个装置共享采样数据。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3539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3.png)
2021.2 EPEM169专业论文Research papers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肇庆市恒信电力物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刘裔年摘要:对智能变电站的定义与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其与常规变电站间的区别,突显智能化的优势与特点。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应用措施1 智能变电站定义与相关技术此类变电站采用先进、低碳、可靠性强的智能设备,具有自动采集信息、监测信息、保护信息等功能,可满足全站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网络化的要求,还可根据实际需求支持电网智能调节、实时自动控制、协同互动、辅助决策等,属于具备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在以往常规变电站设备通讯中,存在通讯介质不统一、通讯协议不统一、通讯规约局限性等问题,各厂家自行扩充应用功能,无法相互操作,规约数据表达能力限制应用功能发展,且不支持装置间的通讯功能,而智能变电站便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智能变电站包含三层两网,同时也是二次设备网络化的主要体现,即站控层、间隔层与过程层。
其中,前两者以IEC61850标准的互联互操作为重心,实现数据共享;后者以稳定可靠为设计原则,屏柜内使用跳线,相同一小室内的平柜之间使用尾缆,跨小室使用光缆。
多模光纤主要是指可以传输多个光传导模,在局域网中应用广泛,接续简单,成本低廉。
在变电站中,适用于过程层组网、直连与光B码对时等;单模光纤只可传输基模,不存在模间时延差,宽带大于多模光纤,造价较高,可在大容量、长距离通信中应用。
在变电站中,此类光纤的作用在于线路保护的两侧间通信。
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如下:设备状态可视化。
在不同监测项目中,可将实时监测结果展示出来,与相应项目的在线监测结果相匹配,利用鲜艳的颜色表示超过阀值的项目。
通过音效、曲线等将设备的综合状态展现出来,这样便可随时根据设备各项波形进行多阶段的功能对比。
智能预警。
针对站内数据、警告信息、故障信息进行全面处理,再根据系统对电网故障进行诊断,提供详细的影响度报告。
数字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技术
![数字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cfd251312b3169a451a42d.png)
数字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技术摘要:本文从设计技术应用的角度,说明数字化变电站的优越性,为今后数字化变电站的普及和智能电网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光电式互感器光纤通信智能电网1 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及实践意义110kV数字化变电站配置全数字化保护装置和光电式互感器,通过光缆传输数字信息,实现主变压器保护和断路器控制室的监视、控制及信息采集。
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变电站传输和处理的信息全数字化;二是过程层设备智能化;三是统一的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四是统一的通信协议:数据无缝交换;五是高质量信息:可靠性、完整性、实时性;六是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大大减少了故障环节,降低工程造价。
2 建设方案架构及其论证110kV系统在实施时采用光电电流电压互感器,开关加装智能终端来实现开关数字化。
站控层网络采用单网或双网通信。
变压器间隔如图1所示。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其主要功能有: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具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
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
其主要功能有: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和本间隔操作闭锁、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
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作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基于AI芯片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结构框架及其应用场景
![基于AI芯片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结构框架及其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d23d94b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6.png)
基于AI芯片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结构框架及其应用场景摘要:随着电网的发展和能源的数字化转型,电力边缘智能终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AI芯片作为一种具有智能分析和并行运算的能力,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其进行系统的划分,以确定使用合适的AI芯片。
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和优缺点的比较,给出了基于智能电网的智能感知需求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针对典型的电网应用情况,给出了一种可替代的AI芯片的定制方案。
本文提出的基于AI芯片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能够为设计、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AI芯片;电力边缘智能终端;结构框架引言本文从技术架构、典型产品、性能指标等方面入手,针对电网的特征和智能感知需求,给出了基于AI芯片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的基本思想和体系结构,并对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场景特征,给出了可替代的国产AI芯片的选择和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的基于AI芯片的电力边缘智能终端,对于开发具有智能感知和分析处理功能的智能终端,将会对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能源的数字化转型起到积极的作用。
1、AI芯片及其技术架构1.1图形处理单元GPU是一种单指令、多数据处理、大量计算单元和超长流水线的计算单位,目前主要应用在图像处理中。
GPU不能独立运行,需要CPU来调用和发布命令。
由于CPU采用的是串行运算方式,因此不能完全利用CPU的运算能力,GPU是一种高并行架构的CPU,它的运算能力要优于CPU。
CPU在结构上以控制器和寄存器为主,GPU具有更多的运算逻辑(ALU),它更适用于高密度的数据并行处理。
GPU 在算法训练上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但是其在单输入推理中的优越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1.2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是以硬件为核心的软件算法,在FPGA中包含大量的数字电路、基本门电路以及内存。
浅谈智能化变电站虚端子配置及连接
![浅谈智能化变电站虚端子配置及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2de681eebd64783e08122b0e.png)
浅谈智能化变电站虚端子配置及连接内容提要: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全站所有装置的信息均为数字信息,保护及测控装置之间均采用光缆联系;二次微机装置之间无传统变电站的电缆连接,之间的联系采用DL/T860(IEC61850)规约进行通信,通过DL/T860建模,实现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以达到与传统变电站装置之间用电缆点对点连接的效果。
对于继电保护设备来说,由于原来用于点对点连接的电缆取消了,但是所有需要实现的保护功能仍是必不可少的,保护设备之间、保护与测控等其他二次设备之间仍旧需要进行信息交互。
而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数据的传输等都是通过配置完善的虚端子实现的。
保护设备的GOOSE开入、GOOSE开出以及SV 开入虚端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虚端子连接方法及调试1、前言传统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是由模拟量的开入开出信号及交流输入等装置插件实现装置与其他设备的信号传输。
端子排是保护装置插件与外界设备连接的设备。
通过从插件到端子排,端子排到电缆的连接方式实现保护装置与一二次设备间的配合。
但随着智能化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二次设计方式。
对于装置本身而言,大量的继电器出口,节点开入,交流输入及开关的操作回路被光电设备所涵盖,取而代之的是光纤接口的出现。
智能化保护设备和测控装置越来越像是一个黑盒子,保护装置所需的外部特性能被ICD文件所描述,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使用各种保护及测控装置,我们下面对虚端子的连接及校验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2、虚端子的特征及连接方式1)装置虚端子是源于装置的ICD文件,内容包括虚开入,虚开出及MU输入三部分。
而每部分又由虚端子描述,虚端子引用,虚端子编号,GOOSE软压板及源头(目的)装置组成。
在虚端子图中将信息源头及终点设备予以描绘,方便用户信息查找,同时在设计图纸时考虑将网络方案配置及光纤走向示意设计其中,使图纸内容更加丰富。
2)虚端子逻辑联系图虚端子逻辑联系以装置虚端子为基础,根据继电保护原理,将全站二次设备间以虚端子连线方式联系起来,直观反映不同间隔层设备间,间隔层与过程层设备间GOOSE,SV联系全貌。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daaff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9.png)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性能和可靠性愈发重要。
智能终端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承担着实现变电站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智能终端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技术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智能终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智能终端是安装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附近,用于采集设备状态信息、执行控制命令,并实现与间隔层设备通信的装置。
其主要功能包括:1、开关量输入采集:能够准确采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位置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的开关量信号。
2、开关量输出控制:根据间隔层设备的指令,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分合闸控制。
3、模拟量采集:对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进行采集和处理,为变电站的监测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4、通信功能:与间隔层设备进行高速、可靠的通信,上传采集到的数据,并接收控制指令。
二、技术性能要求1、精度要求开关量输入采集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状态。
模拟量采集的精度应符合测量和保护的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响应时间对于开关量输入的变化,智能终端的响应时间应足够短,以确保实时性。
输出控制命令的执行时间也应满足快速控制的要求。
3、可靠性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
采用冗余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宽温、高湿度、强振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三、通信接口和协议1、通信接口应具备以太网接口、串口等多种通信接口,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接口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
2、通信协议支持 IEC 61850 等国际标准通信协议,确保与其他设备的互操作性。
具备完善的通信规约和数据格式定义,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硬件设计要求1、处理器和存储器选用高性能的处理器,满足数据处理和通信的需求。
具备足够的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置信息、采集数据和运行日志等。
用人工智能实现变电站的自动控制
![用人工智能实现变电站的自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6b3ada227d3240c8547ef8b.png)
用人工智能实现变电站的自动控制摘要: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变电站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决策的变量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智能的控制量。
为了完善人工智能合理控制变电站的内容,就要对于处理程序设置工具的接口、实现和变电器之间的连接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本篇文章在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对于运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以下的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变电站;高压设备;自动控制引言:建立变电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保证使用安全,因此具有较高的成本。
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控制变电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的输送成本,提升变电站的服务质量和回应速度,避免了施工人员不正规操作引发的危险。
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对于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出现低压量上升的状况时,变电站输出的负电量也会呈现上升趋势,反之同理,能够减少变电站产生的资源浪费。
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人工智能变电站运用的是光缆,实现了数字化控制,利用最基础的技术研究,进行系统集成,然后进行工程示范,使变电站变得更加安全可靠、系统集成度高,具备节能环保性。
1智能变电站1.1概念《智能变电站导则》对于智能变电站进行了定义:通过先进、集成化的安全设备,以数字化、平台网络化等作为标准,实现自动化完成收集。
检测、计量等功能,对于电网实时控制和进行决策分析,具有高级互动功能的就是智能变电站。
1.1技术特点数字化和常规化变电站构成了基本的变电环节。
和这两种形式比较,智能变电站的优势特点明显。
传统变电站的监控系统由机架级和站控制层组成。
没有统一的建模和多个协议的实现。
变电站包含多个网络。
间隔层主要包括诸如保护,测量和测量的二次设备。
站控制层由远程通信接口,操作员工作站,具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等组成。
带有传统控制电缆硬接线的初级设备和变压器与站控制层交换数据信息。
传统变电站采用重复资源,系统结构和厂站设计较为复杂,不利于厂站调试,互操作性不好。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8e0a3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2.png)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中,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变电站的稳定、可靠和高效具有关键意义。
因此,对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调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合并单元是用于对一次互感器传输过来的电气量进行合并和数字化处理的设备。
它将传统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持。
智能终端则是连接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智能接口装置,实现对一次设备的监测、控制和保护等功能。
在调试合并单元时,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其外壳是否有损伤、变形,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接着是通电检查,确认合并单元能够正常启动,指示灯显示正常。
然后进行精度测试,这是确保合并单元性能的关键步骤。
通过施加标准的模拟量信号,对比合并单元输出的数字量与预期值,检查其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智能终端的调试,同样要从外观和通电开始。
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受潮、腐蚀等情况。
通电后,观察指示灯和显示屏的状态,确认其工作正常。
接下来是通信功能测试,检查智能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畅通,数据传输是否准确无误。
还需要进行控制功能测试,验证对一次设备的分合闸控制命令能否正确执行。
在实际调试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一些常见问题。
比如,合并单元可能会出现采样值异常、同步信号丢失等问题。
采样值异常可能是由于互感器故障、接线错误或者合并单元本身的硬件问题导致。
同步信号丢失则可能是由于时钟源故障或者通信链路干扰。
对于智能终端,常见的问题包括控制命令执行失败、遥信变位不准确等。
控制命令执行失败可能是由于一次设备故障、接线松动或者智能终端的控制逻辑错误。
遥信变位不准确可能是由于信号采集回路故障或者软件算法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调试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遇到采样值异常时,要逐步排查互感器、接线和合并单元,确定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对于同步信号丢失的问题,需要检查时钟源和通信链路,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同步。
探讨数字化变电站中智能备自投的应用
![探讨数字化变电站中智能备自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04260ae87101f69e31954a.png)
飘
l I
投 装 置 同样 也会 自动 的 完成 充 电过 程 。 母联备 自投的工作过程如下 : 当两条工作电源进线中
母
的一条出现故 障或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停止了供电时, 由已 停止供电的进线进行供电的那段母联的电压则会消失。 此
时备 自投装置也会开始启动供电 , 以将对线路的供 电时间 延长 , 从而使T 1 有足够 的时间将故 障线路上 的主供 电源开
第 3 2卷第 1 5期
V0 1 _ 3 2 No. 1 5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OGI 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 S E
2 0 1 3年 5月
Ma y . 2 01 3
探 讨数 字化 变 电站 中智能备 自投 的应 用
曾宋 华
时备 自投的装置的工作方式就为母联备 自投方式。
在1 1 0 k V 变 电站中两段母线三相都有 电压 的情况下 , 当两条进线1 D L 和2 D L 都合位而母联 3 D L 处于分位且没完
全没有闭锁量开入时, 以母联备 白投方为工作方式 的备 自
I DL
l i
獬础 麟衄 麟 嘲
一
程。
自投装置 的型号概念不再严格要求。 进线备 自投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 当电网中的工作 电 2 . 1 传 统1 1 0 k V 备 自投 应 用现 状 源 出现故障或受其他 因素影 响而导致停止供 电时 , 两段母 1 1 0 k V 备 自投装置在如今 自动化 变电站 的应用 比较 线 的电压就会 消失 。这时备 自投装 置就会 自发地进行启 普遍 , 以深圳供 电局为例 , 德霖 厂家 、 南 电研厂家 、 深南瑞 动, 从而延长对线路的供电时间 , 以使T 1 能够跳开 主供 电 厂家等都有 , 其 中以南 自厂家N D B 3 1 0 为多 。 在结构上看 , 基本相似 , 均为开关位置 开入 , 电流 电压采集 , 传动节点 ,
浅谈智能化变电站主要高级功能的应用
![浅谈智能化变电站主要高级功能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284923453610661ed9f41d.png)
制功能和辅助运行 管理三个方 面对智能化变电站 的各种 高级应用功能进行 讨论。
【 关键词 】 智能化 变电站 ; 高级应用 ; 功能实现 智能电网的含 义其实就是 电网的智能化 , 具备了高级应用功能的 3 - 3 设备状态可视化 智能变电站由站控层设备 、 保护测控设备 、 智 能终端和合并 单元 、 智能化变电站是智 能电网中的坚强节点之一。目前 已投入运行的智能 M M S 网络 、 G O O S E网络 、 S M V网络。网络 的 化变 电站实现 了相对简单 的高级应用功能 . 其高级功能的应用也是来 交换机组成 了三个 网络 : 坚强性决定 了智能变电站 的可靠运行 . 从冗余角 度考虑虽然实现 了双 区别智能化变电站和数字化变 电站 的重要特征之一。 网双配置 .但是一旦 网络发生故障对智能变电站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
节 系统 . 进行整体统一的策略控制 . 实现 区域级别 的电压无功 自动优
化 调节 .事实上 该功能 是对单 站 AV Q C进行 调 度整合 .实 现 区域 A V Q C功能。该功能使对 电压无功控制 的限值 由调度 系统下发 , 变 电 站为调度 系统服务 . 最终为下一步实现区域级别 的经济运行 与优化 控 制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1 . 3 与分 布式 电源 的协 同互动 随着分 布式电源 的快速发 展 .在未来智能 电网下的智能化变 电 站. 可以实现与分布式 电源和 大用 户的相互数据交 换 . 进一步实现智 能电网区域 内的协调运行与控制 。对于外部接人 的分布式 电源 . 通 过 信息交互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 相应调整控制模 式 . 实现分布式 电 源的灵活接人 。对 于钢厂等大客户 . 可通过协 同互动对用户 的电能质 量进行在线监测 . 还可实时传送客户需要的相关信 息 . 支持电力交易 . 为客户 提供更好 的服务
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应用研究
![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7b48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4.png)
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应用研究摘要:当前为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推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更加数字智能、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输变电工程,国网公司提出要构建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充分吸纳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能力,综合应用数字采集、网络传输、智能设备、系统集成等先进技术,实现变电站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主辅设备可控在控,支撑远方全景监视、智能调控、智能运维功能。
新型数字变电站中,为支撑变电站辅控设备综合监控和设备状态智能巡视,将变电站在线监测、消防及安防监控、环境监测、SF6监测等监控子系统,与红外探测终端、巡视摄像机、传感器与智能锁控等巡视子系统集成,形成由综合应用服务器为后台、子系统主机为集成端、各探测器为终端设备的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
关键词: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巡视系统引言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无人值守的站点被集中监控。
“监视信息”表是集中监视更改篮的基础。
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对于集中监控变更篮子尤为重要。
目前,正在实施OMS系统的在线数据流,以监控电源转换器的信息表。
但是,信息表的创建、审核和持续管理仍然是手动进行的。
审计信息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应因注册会计师对指令的编写和理解的差异而得到改进。
1监控及巡视系统构成考虑到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对全站主辅设备信息数据的需求以及对变电站消防和安全防卫的日益重视,构建的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主要集成了一次设备在线监测、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火灾消防、安全防卫、动环监测、智能锁控、智能巡视,实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回路在线监测、火灾、消防、安全警卫、动力环境的监视及设备智能巡视功能。
其中,变电站分为安全I区、安全II区及安全IV区,监控及巡视系统分别接入3个安全分区。
变电站常规保护、测控及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设备接入安全I区;一次设备在线监测、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火灾消防、安全防卫、动力环境子系统部署于安全Ⅱ区,信息接入综合应用服务器,并通过Ⅱ区网关机与集控站交互信息;当集控站尚未建成的过渡期,且运维主站部署在Ⅳ区时,通过Ⅳ区网关机与主站交互信息。
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综合设备箱的研发与应用
![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综合设备箱的研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eed5c9bb4cf7ec4afed0ee.png)
更换为智能组件单元 ,如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光
通 信设 备等 。为保 证智 能组 件在 户外 高温 、高湿 的 环 境下 能够 正常 运行 ,专 门研究 和开 发 了一 种带 恒
层结构 ,夹层内部填充隔热材料 ,以减小 日晒时箱
内的温升 。
温恒湿控制系统的智能综合设备箱 。与常规端子箱
相 比,具有 以下优 点 :
1 . 2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为 了适 应数字化 电网的发展 ,智能综合设备 箱 内除 了装配 传统 的断路 器 、熔 断器 、端子 排等 电
气元 件外 ,还要 安 装智能 组件 单元 ,其工作 温度 为 1 5~ 2 8℃ , 自然环 境 和 传统 加 热器 显 然难 以满足
是不变的,因此 ,当饱和水汽压增大时相对湿度就
会 下降 。 专 用除湿 机的设 计应 能真正 降低空气 中的水汽 含 量 ,而且 不 能产 生 太 多 的热量 。基 于 这 种考 虑 ,
间隔,进行为期 l 0 个月的实地投运试验。在智能
综合设 备箱 内安 装了智 能组件及 测量仪 器 ,定期检 查 与记录箱 内温 湿度控 制系统 的运行 『 青况和箱 内外 的温 湿度数据 。 2 . 2 试验 数据 分析
一 一
Y
电 力 安 全 技术
运试验 。
第 1 5 卷( 2 0 1 3 年 第5 期 )
而变 化 的 ,温度越 高 ,空气含 水饱 和度越 高 ,饱 和 水 汽压 越 大 。但 是 ,由于 同样 体积 空气 的绝对湿 度
调节控 制系统 的有 效性 ,试制完 成后进 行 了实地 投 经广 州供 电局 相关部 门批准 ,试 制的智 能综合 设备 箱 安 装在 广州 2 2 0 k V 郭塘 变 电站 的户 外备 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ff99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b.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更为高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并介绍其在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诊断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1. 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能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变电站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控、管理和控制。
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的自动诊断和修复、设备的远程控制等功能,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还可以实现变电站与电网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的一种具有智能识别和控制能力的设备,如智能终端计量装置、智能终端保护设备等。
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及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节。
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配电网是指在传统配电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通过对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监测和数据采集,配合智能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动态优化调度、故障自动定位和隔离、减少停电时间等功能,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利用效率。
1.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2. 提高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的自动诊断,减少了人为的误操作和判断,提高了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效率。
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定位和隔离,减少了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范围,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精度。
浅析智能化在110kV变电站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化在110kV变电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d05e6bf5335a8103d22009.png)
体化装置 ,双套冗余配置 ( 主变第一 、二套测控保护装置 UD T 一 5 3 1 、
主变本体 合并智 能单元 U D M 一 5 0 2 C 1 5 ) , 低压侧配置 双套合并单元 , 单 套智能终端 ( 主变 l O k V开关合并单元 U D M 一 5 0 2 A 0 2 、主变 l O k V变压
可 双 重 配置 或 多 口输 出 。
4 . 3 事项 、事故 、报警子系统
对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发生变化 、 设备运行监视与控制 、 调度员 的操
作记 录等一切需要 引起 调度员和运行人 员注意的事件均 可列人报警处
理。 提供灵活 、 方便 的手段定义报警 发生事件及后续事件 , 控制报警 流
【 关键 词】智能变电站 I E C 6 1 8 5 0 电子式互感器
中 图 分 类 号 :T M7 6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第 一所投入 运行 的智能变 电站[ 1 ] , 采用智 能 化一次设 备[ 2 ] ( 1 l O k V间隔采用 G I S设备 ,l O k V采用 K Y N2 8 A一 1 2型中
4 . 1 数据采集子系统
S U P E R 5 0 0 0 数据采集子系统 , 完全按照 I E C 6 1 5 8 0 标准设计 , 可实
时热插拔接人各种符合 I E C 6 1 8 5 0 标 准的智 能设备 , 避免传 统的对 点过 程, 极 大的降低 配置工作量 。 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 电网实 时运行信 息和 其他装置信息 , 及 时提交 给数据处理子 系统 , 经过 一系列 的数据处 理后
浅析智能化在 l l O k V变 电站 中的应 用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1897b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0a.png)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是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的关键设备。
它们的正确调试对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合并单元合并单元是将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特定的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气量的同步采集和数字化转换,为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在调试合并单元时,首先需要对其硬件进行检查。
包括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接线是否牢固,电源模块是否正常工作等。
同时,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采样精度进行测试。
这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标准源来模拟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然后对比合并单元的采样值与标准源的输出值,以判断其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同步性能也是合并单元调试的重要内容。
由于智能变电站中多个设备需要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进行工作,因此合并单元的同步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同步方式有光 B 码同步和 IEEE 1588协议同步。
在调试时,需要检查同步信号的输入是否正常,以及合并单元输出的采样数据是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
此外,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通信功能进行测试。
确保其能够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与保护、测控等设备进行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
这包括检查通信接口的物理连接、通信参数的配置以及数据报文的格式和内容等。
二、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是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主要负责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监测。
对于智能终端的调试,同样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
在硬件方面,要检查智能终端的柜体结构、接线端子、指示灯等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测试智能终端的开入量和开出量,确保其能够准确地采集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能够可靠地控制一次设备的动作。
在软件方面,需要对智能终端的控制逻辑进行测试。
例如,测试其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分合闸控制是否符合预期,以及在异常情况下的闭锁逻辑是否正确。
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的实践及研究
![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的实践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85cc8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1.png)
/2023 09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的实践及研究宁先承 李佳懿(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摘 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我国各个生产和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实现变电站监控和巡视的智能化,提高对变电站运行的监控效率,能有效维护变电站进行科学变电站倒闸操作、及时高效处理在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异常,避免因为操作失误或对故障处理不及时产生大面积停电等现象。
本文通过对当前智慧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及巡视系统的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其在变电站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智能化;数字变电站;监控与巡视;实践研究0 引言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变电站必须持续保持运行状态。
因此变电站的监控和巡视,是当前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保持变电站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增强变电站运行的监控和巡视的全面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
1 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概述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实现对变电站各个设备如辅控设备等有效、全面监控和巡视功能的有效手段。
本文所研究的数字变电站监控和巡视系统由红外探测终端、传感器、摄像机、智能锁等系统组成,并且在软件中集合了在线监测、消防安监、环境监测、SF6监测等系统[1]。
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监视手段,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见表1)。
本文研究的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主要布局了三个设备室,能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如图1所示)。
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能有效克服传统变电站巡检系统的缺陷,通过对电力设备智能化的应用,结合智能视频监控、智能终端、探测器等技术,实现远程可视化检测、有效维护变电站区域的安全,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巡检功能,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应用
![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844b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c.png)
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气工程领域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应用成为了推动电气工程进步的关键力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让电力设备具备自主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能力,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可靠和安全的电力供应。
这种智能化的应用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
在发电环节,智能化技术使得发电机组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机组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系统可以及时调整机组的运行状态,避免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输电领域中,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输电能力。
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线路的温度、张力、绝缘子的污秽程度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智能化的输电设备还可以实现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的自动化,优化电能质量,降低输电损耗。
变电环节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枢纽,智能化的变电设备在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智能断路器和数字化测控保护装置等,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保护。
通过智能化的通信系统,变电站内的各种设备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智能变电站还具备了自适应的保护功能,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自动调整保护策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配电环节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和可靠性。
智能化的配电设备能够实现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
例如,智能开关柜可以实时监测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自动控制和保护。
智能配电终端能够快速定位和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终端装置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信息、通信、控制和测量技术快速发展为发展智能电网奠定了基础。
河北电力公司白洋淀220kV变电站作为新型的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通过IEC61850通信规约,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关键词】智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智能控制箱;GOOSE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需要用智能化的技术和手段应对各种挑战。
现代信息、通信、控制和测量技术快速发展为发展智能电网奠定了基础。
智能电网利用传感、嵌入式处理、数字化通信和IT技术,使电网可观测,可控制和自动化,从而打造更加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就以河北省电力公司的220kV白洋淀数字化变电站为例,对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与运行方面进行探讨。
220kV白洋淀数字化变电站是河北南网的第一座220kV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通过IEC61850通信规范,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白洋淀变电站分为三个电压等级:220kV、110kV、35kV。
全站除380V配电装置外,全部采用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EVCT/EVT)、合并器、智能终端等);全站保护测控采用IEC61850规约,使用MMS网,实现数据采集,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全面取代了开关场地到保护屏间的电缆硬连接。
35kV母线保护、低周低压减载装置、主变过负荷装置跳35kV各间隔采用GOOSE网络实现网络控制和跳闸技术。
35k保护装置采用光纤以太网接站控层网络。
下面我们就以220kV线路间隔为例介绍电子式互感器、远端模块、合并单元、及保护装置的功能及之间的联系。
1.电子式互感器、远端模块
目前在电力系统获得广泛应用的是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随着电力系统向大容量,高电压等级方向发展,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
主要有:
绝缘结构复杂,造价高,尺寸大,支撑结构复杂;测量精度低;存在铁磁共振和磁饱和等问题;存在二次线圈开路而产生高压的危险。
随着电子技术和光纤通讯的快速发展,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在技术上也获得长足进步,并有部分产品在现场应用。
与传统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具有如下诸多优点:高低压侧隔离,绝缘简单,性价比高;不含铁芯,消除铁磁谐振和磁饱和等问题;抗电磁干扰性能好,无二次线圈开路高压危险;测量精度高,动态范围大。
白洋淀220kV线路采用是南瑞继保生产的PCS-9250-EGI-220-600电子互感器,
远端模块与相应的电子式互感器配置,电子式互感器将其采集的电压、电流传递给其对应的远端模块,这样远端模块就采集了采集一相保护电流、测量电流和测量电压;由于220kV一次GIS罐体部分不是三相共箱,则一个远端模块NR1454A同时分别与一路Rogowski线圈,一路低功率铁心线圈和一路电容分压环的输出连接,则一个线路间隔的三相模拟量通过三个远端模块的三根光纤输出给合并单元PCS-221A。
2.合并单元
254线路间隔采用南瑞继保生产的PCS-221A电子式互感器线路合并单元,在线路间隔中,一台合并单元完成一个线路间隔的全部模拟量的采集,同时接受母线合并单元PCS-221B数据并以IEC60044-8的通讯协议上送。
一个线路间隔的所有模拟量采集可以通过合并单元灵活扩展给多个保护、测控等装置提供数据。
图1 电子式互感器、远端模块、
合并单元、保护测控装置连接图
254线路的保护就地组屏方式采用双重化配置的一套为南瑞继保的PCS931、另一种保护为四方的103D。
PCS-221A电子式互感器线路合并单元通过不同的通讯协议将所采集的模拟量传递给相关保护装置。
图1为电子式互感器、远端模块、合并单元、保护测控装置连接图。
3.智能控制箱
PCS-9821智能装置是为是为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主要针对室内GIS)的智能控制而设计开发的,装置将二次测控功能与GIS就地汇控功能结合在一起,构成智能开关功能,并可与PCS-900系列保护装置一起组屏安放于GIS旁,构成保护及智能控制柜,实现面向间隔的保护、测控和GIS智能控制一体化。
PCS-9821智能装置是新一代全面支持数字化变电站的测控装置,装置可支持电子式互感器和常规互感器,支持电力行业通讯标准DL/T667-1999(IEC60870-5-103)和新一代变电站通讯标准IEC61850,支持GOOSE跳闸功能。
4.GOOSE网络
白洋淀变电站的35kV母差、低频低压减载装置与过负荷联切装置采用了GOOSE网络。
通过GOOSE单网,35kV母差、低频低压减载装置与过负荷联切装置通过GOOSE网络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过PCS-96xx系列装置,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和网络控制和跳闸技术。
综上所述白洋淀变电站通过使用了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PCS-900系列高压保护装置、PCS-9000系列四合一保护测控装置、PCS-9700系列测控装置、RCS-97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RCS-9700系列通信设备满足电子式互感器应用的要求,满足GOOSE应用的要求、实现了网络通信功能。
参考文献
[1]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的选择.
[2]PCS-221A电子式互感器线路合并单元技术和使用说明书[S].南瑞继保.
[3]冯亚东.基于GOOSE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交流[J].南瑞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