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公开课)
高一音乐崇高美与欢乐美课件

《北京喜讯传边寨》
五、悲剧美
悲剧美——以戏剧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情 节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 震撼的美学范畴。
《松花江上》——张寒晖 词曲 《辛德勒的名单》
六、喜剧美
运用拟人或诙谐讽刺的手法表 现喜剧特点。常出现在西方的喜 歌剧和表现生动形象的乐曲中。
——穆索尔斯基
1.优美 2.壮美
三、崇高美
• 音乐的崇高美 总是和赞美、歌 颂、崇拜、敬仰、 爱慕等精神精神 内涵密切相关, 并且和祖国、英 雄、正义、理想、 信仰等不平凡的 对象相联系。
《祖国颂》
《妈妈我等了你20年》 《妈妈》
四、欢乐美
▪ 音乐的欢乐美,往往通过欢快流 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 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以及较快的 速度等手法来加以表现。
3.崇高美 4.欢乐
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PPT课件 北京版

第 又见茉莉
三花
单 音乐与民 元族
亚洲音乐
注:“我的收获”栏请选择打勾,“我的感受”栏请写出曲名。
二、本学期通过这一阶段音乐鉴赏学习你觉得你喜欢这门课吗?他影 响你的其他功课的学习吗?他对你产生过影响吗?对我上课的评 价?(我真诚期待你的回答,谢谢!!)
答:
谢谢大家的参与 忠心的感谢同学们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速度
主义事业英勇斗争。
旋律形态:优美、柔 和、平稳速度:缓慢
表现草原人民幸福, 安宁的生活。
(拨弦波尔卡)曲作者是见(课本49页)
波尔卡舞曲捷克民间曲的介绍:1830 年起源于捷克民间,以男女对舞为主.一般 为2拍子,3部曲式,节奏活泼.18世纪中叶 到19世纪末风靡整个欧洲.
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
男高音演唱部分、女高音演唱部分
(4) 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 (男低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声部)
《崇高美与欢乐美》音乐课件设计方案简介

《崇高美与欢乐美》音乐课件设计方案简介〖学情分析〗高中音乐课以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鉴赏》为主教材,学生在结束“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和“培养音乐的耳朵”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音乐的美学知识,欣赏不同美学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音乐美学范畴,深入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音乐美学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深刻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和真谛。
教学方法:体验、比较、探究、演绎一、导入用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沁园春雪》,插入剪接好的朗诵音频,唤起学生对崇高美的情感体验。
(音视频的编辑软件:光盘刻录大师、格式工厂、酷我音乐;简谱打谱软件:QuickMake)二、新授(一)崇高美1、作品赏析(学生为主体)(观赏音乐视频,学生探讨分析作品音乐美学范畴、音乐特点及作者创作意图)《祖国颂》、《圣母颂》两首作品对比赏析,体现崇高美的两种音乐表现形式。
通过两首作品的欣赏,学生思考:崇高美的音乐,歌词、情感与哪些精神内涵、对象相关联?2、知识拓展(教师为主体)讲解《祖国颂》创作背景、作曲家刘炽3、歌唱表演(师生互动)刘炽作品《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二)欢乐美1、作品赏析(学生为主体)(观赏音乐视频,学生探讨分析作品音乐美学范畴、音乐特点及作者创作意图)《二月里来》、《拨弦波尔卡》两首作品对比赏析,体现欢乐美的两种音乐表现形式。
2、知识拓展(教师为主体)讲解舞曲-波尔卡,介绍《拨弦波尔卡》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3、波尔卡舞曲节奏模范(师生互动)三、巩固、拓展1、知识巩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中国音乐传承,当下流行节目《超级歌单》的介绍,对中国经典音乐的传承与改编,有更多的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改编后的《二月里来》欣赏3、快乐互动,用传统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结合秧歌舞步,让学生跳起来,感受音乐欢乐美的重要性。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1、课件制作离不开信息技术,音乐鉴赏课更离不开信息技术,一节课45分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鉴赏多个音乐作品,时间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有音视频编辑能力,只有通过直观的,有效的音乐欣赏,才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崇高美与欢乐美(南山南)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出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掌握崇高美欢乐美的特征能区别崇高美欢乐美的不同风格。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赏析作品,最后形成对比概括。
4、通过对作品片段的演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情趣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培养了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学会区别判断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三、教学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策略:情境设置、问题引导、任务驱动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播放最近最流行的音乐作品《南山南》师:这是最近非常流行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喜欢听音乐?生:讨论表达音乐在艺术学里面的解释就是:能给人美的体验,那么音乐的美有六种,刚才是《南山南》就是里面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里面的两种崇高美和欢乐美。
2、首先播放视频《祖国颂》要求学生探讨这首歌曲的特点(1)要求学生认真聆听,说出自己的感受,判断作品属于音乐美的范畴、并加以区别设计意图,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配合画面区别两种美分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2)学生跟教师一起完成《祖国颂》的音乐片段,演唱并体验歌曲情感,要求学生描述一下这首诗给你的感受。
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演唱完歌曲,完成老师的问题。
师:介绍什么是崇高美,最后归纳总结崇高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
认识崇高美的特点,先整体感知,再深入分析歌曲结构, 最后对比概括。
(3)提出崇高美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播放韩磊演唱视频《我爱你中国》提出学生总结两种表达方式的共同点崇高美的两种表现方式: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另一种表现方式是虔敬、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音乐的美二崇高美与欢乐美欢乐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_3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节奏练习
2 4
12 3 3
12 3 3
12 3 3 35
啦
2 4
54 2 2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听辨练习:
《爱我中华》 《春节序曲》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的中国心》 《小白菜》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青春舞曲》
崇高美 欢乐美 优美 崇高美 悲剧美
喜剧美
欢乐美
课堂小结: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音乐美的范畴 特
点
崇高美
旋律形态: 气势磅礴、激情澎湃 速度:中速
欢乐美
旋律形态: 欢快、流畅 、活泼 速度:较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授课教师:何妮珊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祖国万岁》
• 《祖国万岁》给你们一种怎么样的整体感受?
气势宏伟、激情澎湃
• 与优美壮美相比更接近哪种美?
壮美
• 它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旋律:起伏跌宕 力度:较强 音色:明亮辉煌
速度:中速 节奏:宽广壮丽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祝酒歌》
• 施光南(1940-1991)作曲家, 主要作品《打起手鼓唱起歌》、 《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 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听完《祝酒歌》你们有何感受?与 《祖国万岁》有何不同?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的判断、区分音乐美的另外两个范畴——崇高美与欢乐美。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和真谛。
3、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它们在作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具有怎样的效果。
教学重点:培养探索、观察、分析音乐作品艺术特征的水平。
教学难点:《祖国颂》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电脑、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音乐美的分类并学习了解了音乐美的两个基本范畴——优美与壮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与优美、壮美相通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黑板板书——崇高美与欢乐美)二、新课教学(一)体验音乐的崇高美播放《祖国颂》,回答问题:1、《祖国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属于音乐美的哪种范畴?并说明理由。
(提示:可从旋律、节奏、速度三个方面分析)2、《祖国颂》使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教师总结:《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合唱曲,气势磅礴、优美清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合唱、领唱、朗诵乐队的综合表现形式,抒发了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此曲于1958年的元旦首播后,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刘炽:陕西西安人。
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十五岁成为红军“人民剧社”小演员。
1939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随冼星海学作曲。
解放后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
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牧羊姑娘》、《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新疆好》、《胜利鼓舞》,电影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课堂互动:尝试分两个声部唱唱《祖国颂》这首合唱的一两个乐句,进一步感受崇高美的内涵和意境。
小结:崇高美是与赞美、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紧密相连,并与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对象相联系。
音乐表现崇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就像《祖国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的颂歌,而另一种表现为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延安颂》(哼唱一小部分让学生感受)(二)体验音乐的欢乐美师:亲自体验感受了一首气势宏伟、激情澎湃的合唱曲《祖国颂》给我们带来了崇高美的享受,那么当我们事业、生活、学习上取得在审美自身的创作成果时,我们应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表现喜欢、欢乐的心情时,音乐往往通过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及较快的速度等手法加以表现。
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欢乐颂祖国颂欢乐美祝酒歌
战争安魂曲 赛龙夺锦
拨弦波尔卡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
崇高美
崇高美的两种基本音乐表现方式的特点
欢乐美
同样一首歌曲,不同的版本会给我们带 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
总结
• 音乐的欢乐美,往往通过欢乐流畅的旋律、 活泼跳跃的节奏、明亮的大调式,轻盈的 和声以及较快的速度等方法来加以表现。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又是对 欢乐美境界的更高诠释。总之,音乐主要 是为了表现人们的欢乐与喜悦之情而存在 的,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应该以乐观主义精 神来面对一切!
【高中语文】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ppt精品课件

第三乐句则通过节奏的紧缩,增加了动力, 使第四乐句在情绪上显得格外舒展、深沉:
第二乐段出现了对比性的衬腔,节奏从前面的 引子中脱胎而来。它欢快、跳跃,活跃了歌曲的情 绪:
这一欢快的舞曲性旋律,把情绪推到第一个高潮。 随后,又出现具有西藏民歌风格的爽朗豪放的旋律
显然,这一曲调是从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衍变而 来。以上风格各异的旋律,经作者将它们有机地 融合在一起,充分抒发了各族人民喜庆胜利的欢 乐情绪。最后,歌曲提高八度再现了衬腔的旋律, 接着又用扩展的手法将节奏拉宽,以级进上行的 旋律,推出全曲的高潮,歌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 中结束。 (3)完整地欣赏李光曦演唱的歌曲,体会歌曲的 风格。
9. 音乐知识
音乐欢乐美:
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 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获得胜利 时的感到的欢乐,在审视自己的创造成果 时感到的喜悦.)
(三)讨论分析: 请同学讨论,根据这样的素材,如果你是作曲家,你 选择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优美、壮美,以及本节课所了解 的崇高美、欢乐美中的哪一种美,来创作这部作品?
大家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这些都 是音乐美学中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欣赏的《祖国颂》就音乐知识:崇高美的含义(用你自己的话 来说) 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显著特点:富有哲 理. 3.内容介绍 《祖国颂》是词曲作者于1957年冬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 录片《祖国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插曲之一。影片于1958 年元旦放映后,此曲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曲作者见课本 41页) 《祖国颂》是一部单乐章的混声合唱曲,采用复三部曲 式结构。
C.间奏之后,歌曲进入第二部分。是一个单乐段的分节歌, 它采用领唱加合唱的演唱形式,旋律优美、深情:(江南丰 收--------) 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 南北、塞外边疆的一派丰收景象。
2015年高中音乐欣赏《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市优质课竞赛)
2015年高中音乐欣赏《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
哪些音乐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
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
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4、通过学习,了解音乐体裁颂歌及舞曲波尔卡。
二、教学内容;
崇高美:《祖国颂》、《英雄赞歌》、《龙华祭》、
欢乐美:《祝酒歌》、《举杯吧朋友》、《赛龙夺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
乐美的范畴;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的内涵与真谛及在音
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
音乐的崇高美和欢乐美

沁 园 春 雪
《沁园春 雪》和人物图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词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歌颂 图片体现了对为祖国牺牲的英雄的歌颂
崇高美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 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 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 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 崇高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的颂歌。 • 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虔敬、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 与倾诉。
• 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以及较快的 速度。 • 划分为喜悦和欢乐两个层次,喜悦的较接近优美,具有抒情的格调;欢乐是 在喜悦里见优美,旋律更富于跳动性,节奏也更活跃。 • 代表作有: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江南丝竹《欢乐歌》、施光南的《祝酒 歌》、管弦乐曲《春节序曲》、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等。
混声合唱队形
男高 男低 女高 女低 指挥
四 四 拍 指 挥 图
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是虔诚、轻柔、 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欣赏视频《祝酒歌》
思考:
《祝酒歌》较之《祖国颂》有何不同?
旋律更欢快、节奏紧缩、情绪热情奔放
欣赏《赛龙夺锦》
视频1器乐曲 视频2歌曲
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高胡、扬琴
欢乐美的基本特征:
欣赏视频:《祖国颂》
思考:
1.这首歌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气势磅礴、优美清淳 2.这首歌是怎样表现崇高美的? 通过合唱热情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从而表现崇高美。
• ⑴歌曲的节拍是 4/4 强弱规律是 强、弱、次强、弱 • ⑵歌曲分了 四 声部,男高 声部先唱,这种形式属于 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混声合唱)。 • ⑶歌曲中 f 符号是力度符号,表示 强 ,5- - -是 全 音符,演唱 四 拍。 • ⑷在歌曲演唱中,什么情况下要“一字多音符”,观察谱例回 答问题。有连线的音符对应一个字
湘艺版《音乐鉴赏》《崇高美与欢乐美》课件

同学们 再见!
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教学目标:
一、能认真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崇高美 与欢乐美的体验。 二、通过欣赏,能够辨别作品所属音乐美的范畴,能够演唱作品片段。
教学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崇高美:《祖国颂》《圣母颂》 欢乐美:《祝酒歌》《拨弦波尔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区别那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 难点: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
动动脑:
1、《祖国颂》有几部分组成? 作品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三部分。 领唱、合唱。
2、每部分的音乐形象与意境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描绘祖国锦绣河山。 第二部分展现祖国大江南北、塞外边疆的丰收景象。 第三部分展示祖国前进的步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音乐崇高美的常见表现形式: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 音乐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虔 敬,真挚地赞美与由衷的倾诉.
以男女对舞为主。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典型节奏为:ⅹⅹⅹ ⅹⅹⅹ ∣ ⅹⅹ ⅹ 0 ∣,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将之用于歌剧和器乐创作 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中的波尔卡。
互动地带:
节奏练习: 2∕4 ⅹⅹ ⅹⅹⅹⅹ ∣ ⅹⅹ ⅹⅹⅹⅹ∣
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 哒哒哒哒
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音乐欢乐美的特点:欢快流畅的
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明亮的 大调性,轻盈的和声。
课堂回顾
形态 特点 欢快流畅 速度稍慢
第4课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第4课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2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出那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那些作品具有欢乐美气质与意境。
2、试用比较的观点,说明"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深刻,更富于哲理"的道理。
3、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颂歌。
4、理解崇高,崇高美的基本含义。
5、了解音乐体裁舞曲波尔卡。
二、教学重点:《龙华祭》及《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的内涵与真谛。
四、教学过程:(一)、前言导入:音乐的崇高美(多媒体展示)[师]:【崇高】与优美相对,指在审美实践中,审美客体以巨大的形态、力量展现在审美主体的面前,以对主体暂时的压倒。
或者经过由对立、矛盾和斗争,主体发挥巨大的本质力量,达到与对象的统一,实现善与真的融合,这时便形成崇高,人们对崇高对象在心理上由惊恐,到愉悦的反映称为崇高感。
通俗地说,事物形体上巨大有力与精神上伟大雄浑,令人震惊或崇敬、神往的特征,谓之崇高。
崇高有物体的崇高与精神的崇高之分。
物体的崇高如自然物、社会物质产品等的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高大、广阔、粗犷、挺拔等形态和磅礴、突兀等不可阻抑的气势,往往突破了均衡、比例、节奏、和谐等形式美规律;在性质上表现为刚强、有力、坚韧、超凡的物质力量,使人震慑、惊惧。
精神崇高是人在为进步事业而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胸怀、坚强意志、非凡才能和勇敢行为等高尚伟大的思想、品格、行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充分的显现。
[见第41页]:1、音乐是最适合表现崇高美的的艺术形式之一。
2、音乐表现崇高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格调高昂的颂歌。
如《黄河颂》、《延安颂》、《祖国颂》等。
3、崇高美的另一个表现是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如《圣母颂》、《战争安魂曲》等。
4、中国传统器乐中也有崇高品味的杰作。
如《梅花三弄》以其清新活泼、抒情明快的格调,歌颂梅花在凛冽寒风中挺拔屹立的高洁形象,隐喻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在清淡高雅中显现出崇高美的品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崇高美与欢乐美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音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二、教学内容;崇高美:《祖国颂》、《英雄赞歌》《龙华祭》、欢乐美:《祝酒歌》、《举杯吧朋友》《赛龙夺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手段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朗诵一段诗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这几句诗给你是怎样的感受?它通常是象征什么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祖国颂》)(二)新课讲授:1.欣赏歌曲《祖国颂》播放:领唱、合唱《祖国颂》思考:(1)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加上音乐后非常壮观、气势磅礴等)(2)它在声乐作品中属于那种演唱形式?(领唱、合唱)(3)歌曲中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男高音演唱部分、女高音演唱部分)(4)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男低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声部)(5)你能听辨出歌曲中的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吗?(4/4、2/4、12/8、6/8)、(强、弱)、(快、慢)(大家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这些都是音乐美学中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欣赏的《祖国颂》就是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2.音乐知识: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
3.内容介绍《祖国颂》是词曲作者于1957年冬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插曲之一。
影片于1958年元旦放映后,此曲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祖国颂》是一部单乐章的混声合唱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
4.分段欣赏:A. 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
男高音和女高音分别用纯净明亮的音色,徐缓而舒展地唱出“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的歌词,合唱队则用相同的、紧凑的节奏加以呼应和衬托,生动地描绘出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图景。
B.中段采用复调的混声四部合唱为诗朗诵配乐,具有秦腔特色的旋律更加深了宏伟感人的气氛。
最后,用朗诵词配上2/4拍子的曲调,唱出“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动人诗句,音调欢快活跃,富于勃勃生机。
C.间奏之后,歌曲进入第二部分。
是一个单乐段的分节歌,它采用领唱加合唱的演唱形式,旋律优美、深情: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外边疆合唱进入时,激动而坚定,向人们展示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外边疆的一派丰收景象。
D.第三部分是略去朗诵段的第—部分的再现。
前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使旋律更加宽广、豪放,后半部分则更为庄严,洋溢着自豪感,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展示了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过渡语:音乐的崇高美不仅可以用来表现辉煌宏伟的磅礴气势旋律,同时也能表现人们对歌颂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1950年中国历史上记载着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们,为了朝鲜战争的胜利和祖国的安全,他们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王成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人民永远记住他。
)5. 请欣赏电影《英雄儿女》中插曲《英雄赞歌》思考:歌曲怎样表现对英雄的赞美之情的?(通过旋律宽广的音域,中等的速度,明亮的大调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过渡语:刚刚我们欣赏了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音乐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虔诚、真挚的赞美与由衷的倾诉。
)6.《圣母颂》,1825年舒伯特采用英国历史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所作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是舒伯特的代表作。
歌曲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平稳的旋律为起点,通过浪漫主义音乐常用的种种手法,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首小曲里,感受到作者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
(过渡语: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颂》和《英雄赞歌》的气势,体会了《圣母颂》由衷的倾诉,对“音乐崇高美”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音乐美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旋律欢乐流畅、活泼跌宕,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7.欣赏歌曲:《祝酒歌》(1)内容介绍:《祝酒歌》作于1977年初,正值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十年浩劫的年代。
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的场面,曲调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它有机地融合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的欢乐喜悦心情。
这首歌采用b B大调,2/4拍子,为复二部曲式结构。
(2)分段介绍:歌曲前面有八小节的引子。
它吸取了我国北方民间吹打乐中常用的喜庆锣鼓点的节奏型,欢快、跳跃,概括了全曲的基本情绪:第一乐段是以后半拍起唱,在中低音区进行,以优美、舒畅的旋律开始的,具有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接着,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
它有机地揉进了江南民歌的曲调,使情绪逐渐昂扬、兴奋起来:第三乐句则通过节奏的紧缩,增加了动力,使第四乐句在情绪上显得格外舒展、深沉:第二乐段出现了对比性的衬腔,节奏从前面的引子中脱胎而来。
它欢快、跳跃,活跃了歌曲的情绪:这一欢快的舞曲性旋律,把情绪推到第一个高潮。
随后,又出现具有西藏民歌风格的爽朗豪放的旋律:显然,这一曲调是从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衍变而来。
以上风格各异的旋律,经作者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抒发了各族人民喜庆胜利的欢乐情绪。
最后,歌曲提高八度再现了衬腔的旋律,接着又用扩展的手法将节奏拉宽,以级进上行的旋律,推出全曲的高潮,歌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3)完整地欣赏李光曦演唱的歌曲,体会歌曲的风格。
(过渡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人们为祖国的腾飞而感到自豪,朋友举杯相邀,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共祝朋友天长地久。
)8.欣赏歌曲《举杯吧朋友》由教师演唱《举杯吧朋友》。
让同学感受音乐的风格,以及旋律和节奏的特点。
(教师自己演唱,给学生一种亲近感,易于接受)9. 音乐知识:音乐欢乐美: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
(通过以上两首歌曲的欣赏,同学们已对“欢乐美”有所了解,这时总结欢乐美的概念比较合适)(三)讨论分析:1.播放两组图片请同学讨论,根据这样的素材,如果你是作曲家,你将选择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优美、壮美,以及本节课所了解的崇高美、欢乐美中的哪一种美,来创作这部作品?2.欣赏作曲家创作的弦乐合奏曲《龙华祭》和乐曲《赛龙夺锦》体会作品的风格。
思考题:(1)作曲家为何用崇高美来谱写《龙华祭》?(旋律深沉凝重,仿佛人们在追思英烈们崇高的精神品格)(2)《龙华祭》乐曲开始由什么乐器演奏?(低音提琴、大提琴)(3)《赛龙夺锦》为何采用明快、热烈的旋律?描写了怎样场面?(民间欢度端午节时龙舟竞渡的情景。
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4)《赛龙夺锦》乐曲开始由什么乐器演奏?(唢呐)(5)唢呐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乐器?(民族乐器)(刚才你作为作曲家时,并没有考虑到用民族乐器吧!作为一个作曲家,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
因此,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听音乐,这样才能分析音乐、理解音乐、去创作音乐。
)(四)对比概括(五)补充教材:1、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贝多芬的的第9交响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曲又名“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歌词来自于伟大的德国诗人席勒《欢乐颂》。
晚年的贝多芬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欧洲文化最激烈的震荡和失聪的痛苦,在这部作品中给世人留下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的歌颂。
2、《哈利路亚》合唱哈利路亚歌词:“哈利路亚,我主我神全知全能大权。
世上万国万邦必成为我主基督之国,他掌大权从永远到永远。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哈利路亚!”这首著名的大合唱是第二部分的终曲,也是全剧的高潮。
该曲以主调和声为主,中间穿插一些复调段落。
《哈利路亚》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合唱曲。
海顿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时,禁不住含泪高呼:“亨德尔是我们大家的大师!”我们从这波澜壮阔的合唱中听到宏伟的群众的声音。
它象潮水一样涌来,势不可挡。
这种人民群众的潮流,正是潜伏在《弥赛亚》中真正伟大的力量。
《弥赛亚》清唱曲。
亨德尔作。
1742年初演于柏林。
希伯来语“弥赛亚”原以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在受封为王者额上涂敷膏油),指上帝所派遣者。
后被基督教用为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
剧词根据《圣经》写成。
为最受后世欢迎的清唱剧之一。
共分三部分,分别叙述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故事。
其中第一部分《田园交响曲》与咏叹调《他必象牧人喂养其羊群》,第二部分的《哈利路亚合唱》,第三部分的咏叹调《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和《阿门颂》尤为著名。
3、《红旗颂》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
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4、《饮酒歌》《饮酒歌》出现在第一幕,女主人公薇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
席间,阿尔弗莱德应大家的要求,唱了这所《饮酒歌》,他为青春、为美好爱情干杯,在歌声中,向薇奥列塔表示了爱慕之心,薇奥列塔也在祝酒中作了巧妙的回答,客人们伴唱,增添了歌曲的热烈气氛。
歌曲是由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轻快而活跃,贯穿于全曲的大六度跳进,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充满着活力的情绪,这些,都表达了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
5、《北京喜讯到边寨》《北京喜讯到边寨》郑路、马洪业曲。
乐曲表现了“四人帮”被粉碎的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热烈庆祝的情景。
音乐一开始,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悠缓地奏出号角之音;先为开放奏法,尔后奏阴塞音,形象地表现了号声在群山间震荡、回响的辽阔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