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2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
国际经济学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第二年,欧盟也仿效美国的做法,宣布对从中国 离境产品的木质包装采取紧急措施,实施新的检疫 标准,以防止带有天牛虫的木质包装箱进入欧洲。 据当时的估算,仅欧盟的这一决定就至少影响中国 7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
国际经济学
碳关税——美国为保护其国内企业针对发展中
国家采取的措施将会是又一个主要的趋势。
国际经济学
第六章 贸易保护政策:关税
关税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保护政策,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关税的概念、种类和征收方式 小国关税效应、大国关税效应 最优关税率、有效保护率 关税的总体均衡分析
P2’
D
P1’
生产者剩余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国际经济20学20/7/20
19
(二) 关税的种类
1、依据征税商品的流向
进口关税:对进口商品课 征的关税;
出口关税:对出口商品课 征的关税;
过境关税:对途经本国关 境,运往他国的外国商品 课征的关税。
获得财政收入和保护国内生产;
有时出于干预市场的目的,会 选择一些关系到国民生活的敏 感商品征收关税。
获取良好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
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际经济20学20/7/20
4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使 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版)ppt02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版)ppt02

人造丝
啤酒 水泥 男式毛制品 人造奶油 毛衣
1.4
2.0 1.1 1.3 1.2 1.4
0.09
0.06 0.09 0.04 0.03 0.004
资料来源:迈克道格尔(1951)。

斯特恩(Robert Stern)的实证检验:比较1950年 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出口 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证明在1950年,所观察的39 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假设检验,但到了1959 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二、绝对利益说的数学说明

采用2×2×1模型,即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均 能生产两种产品X和Y,都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假设条件 (1) 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2) 生产过程中唯一形成成本的就是劳动; (3) 生产要素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但在一 个国家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 (4) 两个国家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5) 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 机会成本不变; (6) 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 ,而且产品在 各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7) 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一、产生背景 二、基本观点 三、政策主张 四、对重商主义主义的评价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4~18世纪,全盛于16至17世纪 欧洲封建社会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产生于英国和法国

二、基本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 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两种方式 2、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安徒安· 孟克列钦说:货币是军事的神经,黄金 德· 比铁更有威力,所以大国都在寻找获得黄金的办法, 并且证明获得黄金最重要的方法是商业。 3、多卖少买,奖出限入,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 的基本原则。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实施扩张战略。 4、国家干预经济。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4、韩美牛肉风波
2003年,因美国发生疯牛病,韩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牛 肉。2008年4月,为推动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韩美达 成放宽进口美国牛肉的协议。这一协议在韩国遭到强烈抗 议和抵制,6月10日,约100万韩国人在首尔街头集会,抗 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1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向韩国国民 道歉。分析人士认为,韩美“牛肉风波”是传统的经济民 族主义与全球自由贸易发展趋势之间的一次强烈碰撞和较 量。韩国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显示,“牛肉风波”不仅 给韩美两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时带来了高达25亿 美元的经济损失。
2020/7/25
5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主张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由于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垄断阶段
带有明显的侵略性与扩张性
贸易自由化——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第2部分
国际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已被证明对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从来没有 人证明过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Tibor de Scitovszky , 1924年
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人们似乎都习惯于不理睬经济学 家的忠告/建议.经济学们都几乎无一例外的站在了反对 贸易保护的立场上……而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势力的抬 头……更凸现出了经济学家不具备对贸易政策的政治影 响力.
战后经济复苏,放宽了进口限制。
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
危机出现新的保护需求,形成连锁反应。
2020/7/25
6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势
管理贸易成为主导内容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比较优势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 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 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部分 内容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克鲁格曼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 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 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 1.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 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资源禀赋 不同
生产规模 不同 生产技术的 不同阶段
雷蒙.弗农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学说综述:思想与理论的同步变迁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决定贸易模 式的因素
绝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相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新古 H-O模型 典贸 易理 要素均 论 等原理 当代 贸易 理论 模型
规模经 济贸易 模型 产品周 期贸易 模型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2
2.3 2.4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本章节的几个理论都关注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章新贸易理论第⼆章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内国际贸易)偏好——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的⽣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新贸易理论产⽣的时代背景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贸组织(WTO)的统计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甚⾄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重则不⾜1/3。

新贸易产⽣的理论背景绝⼤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且⼤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产业内进⾏的性质,甚⾄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

这些都是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法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的产⽣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进⼀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需求偏好。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国同时存在着进⼝和出⼝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产业所⽣产的产品。

同类产品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产上⼜投⼊相近或相似的⽣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

同质产品:性质完全⼀致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果、砖等。

国际贸易交易同质产品的原因:1、运输成本(靠近原材料地)2、季节性问题(⽔果)3、经济合作需要(海峡两岸的农产品)异质产品:指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

垂直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同(⽐如特殊的⽣产⼯艺所致)。

⽔平差异:质量相同,特征不同(颜⾊、款式、性能、售后服务)。

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运输成本等⼀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赫⼀俄学说加以说明。

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府政策:政府授予的垄断地位(专利)对进⼊的限制(许可证);信息:潜在竞争者缺乏技术信息会阻碍它们的进⼊(可⼝可乐);消费者缺乏新进⼊的产品的信息使他们对购买新产品没有积极性(361)规模经济:对⾃然垄断⽽⾔,规模经济使⼀个⾏业只有⼀家⼚商是最有效率的。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有益的,因为它提高了
该国的福利水平;但必须指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低
处向高处移动,虽然表明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了,
但并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同时获得提高。
同样,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
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 成员的福利都不变。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2020/12/10
End 8
一、国际贸易学图形分析的基本知识
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
所谓局部均衡是指分析研究一种商品在单独的一个市 场中的供应和需求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实际支付的 价格和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面积, 是需求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的面积,是供应线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部 分。一般而言,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当价格上 升时,生产者剩余增加。
2020/12/10
End 12
主要分析工具(2)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两种用 途:(1)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 消费点。(教材P21)(2)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 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如若贸
易地方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
2020/12/10
End 10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2020/7/24
20
2、按征收关税的依据
正税; 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差价税(也称做滑动关税)
按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价征收,如欧共体的 农业关税。
2020/7/24
21
3、按征税的优惠程度
普通税
最惠国税
中美最惠国待遇问题(1999年克林顿改为正 常贸易关系)
普遍优惠制(GSP) 特惠税
2020/7/24
23
“毕业”条款:
美国从1981年4月1日起率先采用的一种保护措施。即 对一些受惠国家(或地区),或对他们的某些产品,当其 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能力时,取消其享受优惠 的资格,称其为“毕业”(GRADUATION)。
1988年1月29日,美国政府宣布:从1989年1月1
日起,取消新加坡、韩国、台湾和香港出口至美国的 产品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资格,这是美国援用“毕业”
碳关税——美国为保护其国内企业针对发展中
国家采取的措施将会是又一个主要的趋势。
第六章 贸易保护政策:关税
关税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保护政策,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关税的概念、种类和征收方式 小国关税效应、大国关税效应 最优关税率、有效保护率 关税的总体均衡分析
2020/7/24
双重联合机制:
欧洲联盟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一种新的保护措施,
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对优惠幅度的调整;二是与之相配
套的紧急保护,即“毕业机制”。<<<
2020/7/24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2020/6/16
20
2、按征收关税的依据
正税; 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差价税(也称做滑动关税)
按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价征收,如欧共体的 农业关税。
2020/6/16
21
3、按征税的优惠程度
普通税
最惠国税
中美最惠国待遇问题(1999年克林顿改为正 常贸易关系)
普遍优惠制(GSP) 特惠税
18
一、关税概述
(一) 关税的概念
关税(tariff)是一国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 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 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 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 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 壁垒。
征收关税的目的: 其一,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财政关税); 其二,保护本国的产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2020/6/16
26
表6-1 中国2002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种和税率
货品名称
最惠国税率
普通税率

鲜荔枝
36
80
价 香水及花露水
22.5
150


剃须刀
30
100
% )
真空吸尘器
22.5
130
山地自行车
17.8
130
高速摄像机
14
40
整只冻鸡
1.6元/千克
5.6元/千克

啤酒
量 税
石油原油
未曝光的窄长彩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2020/6/16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教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教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
8.1 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是指以关税以外的办法限制进口 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 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 更加严格和具有效性 3. 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8.2 非关税壁垒的分类
进口配额制的分类
绝对配额
全球配额 国别配额
自主配额 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按进口 来源分
按征税 目的分
全球性关税配额 国别性关税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 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a + b + c)
g
= consumer loss (a + b)
= cost of government subsidy (b + c + d + e + f + g)
D
Exports
Quantity, Q
8.3.2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 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 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的行为。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 出口(“Voluntary” Restriction Export), 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 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是3—5 年),限制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在限定 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 口。显然,这种“自动”限制完全是在进口 国家的要求或压力下进行的,并非出自出口 国的真正“自愿”,出口国的自我限制也是 为了避免进口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

第国际经济学二讲

第国际经济学二讲

第二讲标准贸易模型一、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PPF●PPF的特点: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MRT,为生产两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PPF的特点:右下方倾斜,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为了获得每天多生产单位某商品的资源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另一商品的产量。

边际成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生产可能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机会成本递增的。

X对Y的边际转换率就是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机会成本递增的产生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不是同质的(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质量相同的);(2)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的同时,它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

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每多生产1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商品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同的原因:两国有不同的要素或资源禀赋;两国使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CIC)[来源于个人无差异曲线]●偏好和收入水平既定、效用相同●右下方倾斜●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两两不相交●凸向原点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反映:一国消费X越多,则其消费Y越少。

该国每多消费1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he HO model is also called the Factor Proportions Model. • Developed by Eli Heckscher and BertilOhlin. It has been enriched by Paul Samuelson and Wolfang Stolper
18
Predictions of HO model
In sum, the main result is that:
Countries tend to export goods whose production is intensive in factors with wich they are abundantly endowed.
w r
13
Note
We assume that relative prices depend upon relative costs. Then we have:
pc w ⇔ pF r
.
14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Note. As long as a country produces both goods there is a one-to-on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prices of good and the relative prices of factor used to produce the goods. Relative abundance of a factor implies that its relative cost is less than in countries where it is relatively scarcer. Conversely, relatively scarce resources are more expensive 15
6
Linking with CA
Heckscher-Ohlin Theorem: Countries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d (therefore) export, goods that use intensively the relatively abundant factors.
LH LF > TH TF
10
Abudant Factors
Consider that US has 80 million workers and 200 million acres while UK has 20 million workers and 20 million acres. Which country is labour-abundant?
19
Distribution of income
Following HO model,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 powerful effe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Home country people who get their income from labour gain form trade but those who get their income from land are worse off. In foreign country the opposite happens: Laborers are worse off and landowners are better off. That is, owners of an abudant factor gain from trade, but owners of a country’s scarce factors lose.
Before trade
Before trade (autarky) we have that:
pc pc < * pF pF
*
Given that Home is a labor-intensive country. That is in Home the relative price of clothes in terms of food is lower than relative price in foreign.
20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ion of HO model is that factor prices must converge. Is this true? In the real world factor prices are not equalized
Answer: UK
11
Abudant Factors
Note that abundance is defined in terns of a ratio and not in absolute quantities. For example, If US has 80 million workers and 200 million acres while UK has 20 million workers and 20 million acres, we consider UK labour-abudant even if it has less total labour than US. In fact:
8
Abundant Factors
In order to verify which factor of production can be considered relatively abudant we start computing the ratio between the total supply of one factor and the total supply of the other factor. In our case
7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 There are two countries Home and Foreign. • They both produce cloth and food. • Home is labor-abudant and Foreign is land-abundanodel
In Home the rise in relative price of cloth leads to a rise in the production of cloth and a decline of relative consumption. So home becomes an exporter of clothes and an importer of food. The decline in relative price of clothes in foreign leads it to become an importer of cloth and an exporter of food.
3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1.Countries differ in endowments of factors In its original formulation such differences relate to capital, land, labor, physical ad natural resources
5
Predictions of HO model
(1) Countries tend to export goods whose
production is intensive in factors with which they are abundantly endowed. (2) Owners of a country’s abundant factors gain from trade, but owners of a country’s scarce factor lose (there are winners and losers) (3) There is a convergence of factor prices. (factor prices equalization)
22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2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The Ricardian Idea of CA does not disappear.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determined by: (1)Factor endowments of countries (2)Factor intensities of industries
LUK LUS > TUK TUS
12
Costs and Prices
If w is the hourly wage rate of labour and r is the cost of one acre of land, the relative cost can be expressed through:
Total Supply of labour L = Total Supply of Land T
9
Abundant Factors Then, 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Home and Foreign) we will say that the home country is relatively more abundant in labour if and only if:
21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is based upon the convergence of relative prices. Since a convergence in relative price is predicted there must be also a convergence in factor prices. For example wages should equalize. A country exporting clothing should experience a rise in w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