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课程设计格式(2017-4-21)

合集下载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教学技能要求 (三个层 次)
• a: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实验操作。

b: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 操作。 • c:能够独立、正确的进行实验操作。 • 有关必修“化学Ⅰ”和必修加选修“化学 Ⅱ”的内容规定,与义务教育的《课标》格式 相同,都是分类列表,包括:化学基本概念 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 计算等四板块。其要求是对应教学内容、实 验活动逐项 提出。(请参看教学大纲 )
能力
• (重过程和方法) •
化学教学目标从三个方面制定。在化学教学论中 我们研究能力,应该着重研究培养能力的理论依据、 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法(我们有一章专门研究,这里我 们只弄清关系)
3、情感 态度
•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 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 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 强对现代社会的责任感。 •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辩证 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 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基本理念
• 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 主张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 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倡建立有共同基础、适应不同学生发 展需要、社会、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 学课程体系; • 重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 倡导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 系; • 倡导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 • 提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样
• • 2008年3月 日 星期
• • • •
(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13个)
以下课题可根据本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 况,由教师和学生提出并进行研究 1、人体组成的主要元素、我国储量较大 的矿产元素、地壳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前16 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市售食盐中,碘的检验 3、调查市售补钙保健品的种类、钙的存 在形式和钙的含量。 4、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 量、价格以及燃料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 合理使用建议

化学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化学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严谨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对象【教学对象】四、教学时长【教学时长】五、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实验操作- 介绍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讨论- 针对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 强调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参考书等教材资源。

2. 实验器材、药品等实验资源。

3.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九、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实际,是否符合学生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能否满足教学需求。

4. 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初中化学漂亮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漂亮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漂亮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判断物质为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实验材料:
1. 红色、蓝色石蕊溶液各一份
2. 酚酞溶液
3. 蓝色废液(酸性)
4. 红色废液(碱性)
5. 盐酸
6. 碱液
实验步骤:
1. 将红色石蕊溶液和蓝色石蕊溶液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

2. 分别加入少量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回收废液,用碱液将酚酞溶液变为蓝色,用盐酸将酚酞溶液变为无色。

4. 将蓝色废液(酸性)和红色废液(碱性)分别加入到红色和蓝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1. 红色石蕊溶液添加酚酞溶液变成紫色表示为酸性。

2. 蓝色石蕊溶液添加酚酞溶液变成蓝绿色表示为碱性。

3. 通过废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其酸碱性。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简单快速的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烧杯、试管、锌粉、硫酸、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 将锌粉放入烧杯中。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3. 将试管倒立放入烧杯中,使试管的口部浸入到锌粉之中。

4. 在试管的一端点燃蜡烛,使热气气体升起。

5. 观察试管口部是否冒出气泡,用火柴点燃气泡,看是否可以继续燃烧。

6. 实验结束后,关闭试管口,将试管拿出,继续观察试管口外的气泡。

实验原理:硫酸和锌的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硫酸溅到皮肤上。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试管口,以免溢出氧气。

3. 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实验室的通风良好。

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口外冒出的气泡,用火柴点燃气泡,可以继续燃烧。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技巧。

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

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降低实验误差。

3. 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报告撰写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尊重、协作和交流。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绿色化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学生年级知识深度,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设计实验、规范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并在实验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学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涵盖实验室安全常识、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确保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定量化学实验:选取与教材相关的定量实验,如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让学生掌握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物质性质与变化实验: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物质性质、物质制备和反应原理等方面的实验,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

4. 创新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化学实验方案,如环保型实验、绿色化学实验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2周:化学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训练。

化学课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化学课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化学课程设计二、课程背景化学课程设计是化学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原理及操作2. 化学实验报告撰写3.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4.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五、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化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2)说明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2. 化学实验原理及操作(1)讲解实验原理,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过程。

(2)演示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 化学实验报告撰写(1)讲解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2)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等。

4.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1)讲解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5.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1)讲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

(2)介绍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6. 实验总结与讨论(1)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不足。

(2)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数据分析等方面。

2. 实验操作评分: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等。

3. 实验讨论评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考深度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实验教程》2. 实验室:化学实验室3. 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八、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1课时2. 化学实验原理及操作:2课时3. 化学实验报告撰写:1课时4.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1课时5.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1课时6. 实验总结与讨论:1课时九、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实验效果。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课程主题:化学反应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条件:
1.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玻璃棒、试管架、酒精灯、蒸馏水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2.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观察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3.记录下实验现象,并分析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实验要点:
1.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2.注意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时总结实验结果。

3.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是化学实验课上的一个简单示范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并培养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实验能力。

手持技术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

手持技术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

课例研究蒙,因此,在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母亲形象时,需要客观公正,既要发现母亲形象刻画的优势(如:入木三分、生动形象、体现出母爱的特点等),也要正视其中对女性价值的束缚,并且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母亲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参考文献:[1]曾文兰.浅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5(1):217-217.[2]胥丽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母爱”主题的解读与反思[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23(6):143-143.[3]刘飞,王雅琼.论语文教材中被漠视的女性世界——基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2):17-20.[4]吴波文.坚强隐忍,善良美丽——浅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美[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09(12):00009-00009.[5]周莲珊.葡萄美酒夜光杯--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佳作选》[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16(7):93-95.[6]林晓春.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以人教版和苏教版教科书为例[J].亚太教育,2016,27(17):189-189.[7]林晓春.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以人教版和苏教版教科书为例[J].亚太教育,2016(17):189-189.[8]陈立峰,彭诗雅.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女童形象分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1(8):39-41.[9]刘璐.课程社会学视阈下的教科书儿童形象分析——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7(11):39-43.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手持技术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化学实验系列课程设计

化学实验系列课程设计

化学实验系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

2. 使学生理解本节课所涉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掌握相关化学概念和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实施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合作的实验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结合化学学科性质,以实验为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如安全防护、废弃物处理等。

2. 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现象:依据教材相关章节,选择典型化学反应进行教学,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通过对反应原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3. 实验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等。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现象(酸碱中和反应)。

第三课时: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现象(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课时:实验设计与实施(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

第五课时:实验设计与实施(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化学探究实验课课程设计

化学探究实验课课程设计

化学探究实验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2. 学生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 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并理解相关化学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形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3. 学生能够关注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联系,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结合化学学科性质,强调实验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认识、使用、维护及实验安全常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 酸碱中和反应:以常见的酸碱为例,通过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酸碱盐3. 氧化还原反应:以常见物质为例,通过实验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理解其原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4. 物质性质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溶解性等性质,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物质的性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常识介绍第二课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及原理分析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及现象观察第四课时:物质性质探究实验及结论总结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要领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框架。

初中的化学实验设计题教案

初中的化学实验设计题教案

初中的化学实验设计题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制备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试管、试管夹、架子、酒精灯、玻璃棒、木楔、点火器、水盆。

实验步骤:
1.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填满试管的一半。

2. 将试管夹夹在试管上,并将试管倒置放在试管夹上。

3. 在试管底部加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直至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4. 用木楔把试管垂直挺起,使试管口冒气。

5. 用点火器点燃试管口冒的气体,观察燃烧现象。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持实验场地整洁。

2. 加热试管时,要避免试管碰撞或开孔,以免发生意外。

3. 燃烧氧气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注意不要靠近试管口。

实验结果:观察到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能激发火焰,燃烧更加旺盛,有一定的活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制备了氧气并观察了其性质。

氧气是一种能激发火焰的气体,
对于生活中的燃烧反应有很重要的作用。

化学四大反应课程设计

化学四大反应课程设计

化学四大反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学四大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描述四大反应类型中各种反应的特点、条件及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3. 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四大反应类型的过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四大反应类型中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对四大反应类型进行识别、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化学反应奥秘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化学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四大反应类型及其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巩固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合成反应:介绍合成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判断方法。

结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合成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分解反应:讲解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反应过程。

依据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分解反应的规律。

3. 置换反应:阐述置换反应的原理、类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参考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和书写置换反应方程式。

4. 复分解反应:解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反应特点。

根据教材第二章第四节,通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合成反应第二课时:分解反应第三课时:置换反应第四课时:复分解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四大反应类型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课程设计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课程设计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课程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

二、实验内容1.离子反应的实验•碳酸盐的实验•硫酸盐的实验•氯化物的实验•铵盐的实验2.有机化学实验•烃的实验•醇类实验•醛和酮的实验3.分析化学实验•盐酸酸度和分析的实验•铜离子含量分析实验•镁离子含量分析实验三、实验步骤实验一:碳酸盐的实验实验器材:碳酸盐试剂、HCl、酚酞指示剂、试管、试剂瓶、滴定管、酒精灯。

实验步骤:1.取一份碳酸盐试剂,加入少量水中搅拌至溶解,加入酚酞指示剂一滴。

2.用HCl溶液滴定,当试液颜色变为粉红色不再消失时,即为终点,记录下滴定的体积。

3.滴定每一份碳酸盐试剂,计算每份的质量。

实验二:烃的实验实验器材:烃试剂、酒精灯、试管、试剂瓶。

实验步骤:1.取一份烃试剂,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试剂,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观察其熔点。

2.重复进行实验,记录下每份烃试剂的熔点,计算出各自的平均熔点。

实验三:盐酸酸度和分析的实验实验器材:盐酸试液、NaOH试液、酚酞指示剂、试管、滴定管、试剂瓶。

实验步骤:1.取一份含有未知物质的试样,用盐酸溶解并加入酚酞指示剂。

2.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记录下消失的体积。

3.计算出试样中未知物质的质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实验中要正确地操作仪器和试剂,再进行实验前应进行详细的了解。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归还仪器和试剂,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

同时,也使我们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入,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科研水平。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贯穿化学教学全过程,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必修环节。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案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化学实验教案的基本要素1、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目的,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实验内容: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内容,明确实验操作步骤、材料和装置的选用,以及实验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实验原理: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应该系统地讲述实验原理和理论知识。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5、实验评估:检验学生对于实验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化学实验教案的设计原则1、实验设计的灵活性: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灵活的教学手段,教案设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实验设计的系统性:在教案的设计中,要注意将实验知识、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合和设计。

3、实验设计的革新性:实验设计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革新、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4、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倾向于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教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安全和教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案设计应该遵循实验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三、化学实验教案的设计过程1、确定实验目标:实验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它将会对实验教学的后续步骤产生深远的影响。

2、确定实验内容和理论知识:针对实验目标,教师应该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所需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新颖的实验要素的说明。

还需要确定实验材料和装置。

3、确定实验步骤:此项工作涉及到实验步骤、操作顺序、材料和装置的使用,还要注意实验的可重现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一门面向非化学专业学生的普通化学课程。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化学实验常识和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分别是理论课和实验课。

3.1 理论课1.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2.化学反应的基本性质–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数量关系–反应速率3.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体系–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与反应的联系4.酸碱理论–酸碱的基本性质–pH值和pOH值的计算–酸碱中和反应5.化学热力学–热力学基本概念–热能转化和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2 实验课本课程将开设3-4次化学实验课,主要包括以下实验内容:1.化学反应实验–铁离子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2.酸碱中和实验–弱酸和强碱的中和实验–弱碱和强酸的中和实验3.热化学实验–葡萄糖的燃烧实验–硫酸和钠的热化学反应实验4. 教学方法1.理论课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与实际。

2.实验课采用指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技能并培养实验习惯。

5. 评价方法1.理论课评价采用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检验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课评价采用实验报告和现场表现相结合的方式,以检验学生对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的掌握情况。

6. 教材本课程所选教材为《化学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4版。

7. 参考资料1.王永存. 化学实验技能手册[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郭彬, 邬挺. 化学实验教学流程图解[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3.张思思.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践行方法[J]. 现代教育技术,2019(05): 71-72.。

化学实践教学计划模板(3篇)

化学实践教学计划模板(3篇)

第1篇一、计划背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践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化学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全面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

二、计划目标1.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化学实验操作。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

4. 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

三、计划内容1. 实验课程设置(1)基础化学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专业化学实验: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如药物化学实验、材料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等,使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实验技术。

(3)综合性实验:结合基础化学实验和专业化学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2. 实验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

(2)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实验报告撰写: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实验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

(2)实验报告评价: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实验安全意识评价: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四、实施步骤1. 实验课程安排(1)第一学期:开设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基础化学实验课程。

(2)第二学期:开设专业化学实验课程,如药物化学实验、材料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等。

(3)第三学期: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课程是基础化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基本实验操作
(1)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实验器具的清洗和消毒。

(3)基本实验操作,如称量、滴定、加热、冷却等。

2. 常见实验
(1)酸碱滴定实验。

(2)重量测量实验。

(3)比色法测量实验。

(4)颜色变化实验。

(5)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

(6)物质的合成实验。

3. 自主设计实验
在本实验课程中,学生还将有机会自主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实验设计要求
1. 实验选用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认真考虑实验的质量,学生的安全,以及实验对现实和科学的贡献。

2. 实验室安全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如戴眼镜、穿实验服、正确使用实验器具等。

3. 实验记录
学生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提交给实验指导老师进行评估。

4. 实验报告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要求格式严谨、内容完整、文字规范,并将实验报告提交给实验指导老师进行评估。

四、实验评价
实验指导老师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质,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实验水平。

五、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从事化学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探究与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探究与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探究与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

2. 能够描述并解释化学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3. 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技能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备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

3. 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实验中应遵循的环保原则,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设计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化学学科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化学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材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1.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常识2. 气体的制备与性质- 气体制备实验原理及方法- 气体收集、净化与检验- 气体性质实验探究3. 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 溶液配制原理及方法- 溶液浓度的表示与计算- 实际操作练习与问题解析4.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实验探究反应速率与平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第二课时: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第三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原理探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综合化学活动课程设计

综合化学活动课程设计

综合化学活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2.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对化学学科的认识;3. 学生能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并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能够有效沟通、共同探讨,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究精神;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3. 学生能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化学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验和探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学反应原理:以课本中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章节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 化学实验技能:结合课本实验操作内容,教授学生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 生活中的化学:以课本中化学与生活相关章节为参考,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环境保护与化学:以课本中环境化学相关章节为依据,探讨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回顾化学反应原理,引入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

第二周:开展化学实验,教授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第三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方案化学模板

课程设计方案化学模板

一、课程名称化学基础课程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三、课程内容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物质的分类与命名(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4)化学平衡与速率(5)溶液与胶体2. 化学反应原理(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3)化学平衡与反应热力学(4)电化学原理与应用(5)化学动力学与催化3. 化学实验技术(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化学实验基本仪器(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4)化学实验设计与分析(5)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4.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食品化学(2)医药化学(3)环境化学(4)能源化学(5)材料化学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5. 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

4. 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基础》2. 辅助教材:《化学实验技术》、《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3.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网站、视频、文献等4. 实验室设备:化学实验仪器、试剂等通过以上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实验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的目的检验学生对相应实验知识体系掌握和运用程度。

对学生来说是全面展示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验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对未来的工作有较好的帮助,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对待,独立、保质保量完成相
应设计内容。

1、有封面(上页规定)
2、有目录页
3、排版正确、格式美观
一级标题:一、三号黑体
二级标题:1、小四号宋体
三级标题:(1)小四号宋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1.5倍行距
4、每个小组可做同样的选题,但每个成员独立完成设计内容,不得相互抄袭,抄袭或复制都成绩为0。

5、设计报告上交形式
(1)提交纸质报告、电子文档各一份
(2)电子文档文件名为“完整学号-中文姓名”
(3)纸质报告用A4双面打印(封面与目录单面打印),装订好后交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收齐后交任课老师
6、课程设计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上上交,过时成绩为0
实验课程设计报告编写指南
一、设计目的
描述你对老师规定选题和设计内容所能达到目的的全面理解,以及该设计要达到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按老师要求列出内容
三、设计方案
对设计内容采用的实验方案、理论依据,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方法的比较等进行完整描述
四、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的期刊文献、网站信息、专利等
五、自我总结(心得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