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的几点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5年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之前,由江苏云梯关入海。今日之山东黄河河道时称“济水”或“大清河”,为“盐运往来通津,亦曰盐河”1。既无水患,且饶水利。乾隆年间薄毓泰诗云:“济水何清清,遥向沧海注。”2由此可知当时河道含沙之少。

当时的大清河是一条水深岸阔的地下河,是鲁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据《利津县志》记载:明朝至清朝前期, 大清河从利津铁门关入海, 槽宽30余米, 槽深20余米, 当时最大的船只行于河中, 人在岸边平视不见桅杆。在大清河中行船,因岸高挡风,无论顺风逆风,很少用帆;倘若逆水而上,则用牛拉牵。大清河入海口铁门关在利津城东北35公里处(现在的汀罗镇前关村),曾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几百年前曾驰名省内外。《武定府志》载:蛎浦朝宗,济水达于千里;铁门锁浪,沧海长于百川。大清河内接大运河、会通河,连接内地各省;外连诸海,北达天津、营口,东至朝鲜,南通闽粤,加之丰富的海盐产量,如此战略要地,膏腴之乡,从来为兵家所重,历代统治者焉有不控之理。当时大清河上的船只大部分是用来运盐、贩盐的,称之为“盐河”,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1855年,黄河的一次决口改变了这一状况和局面。这年(清咸丰五年)六月,黄河在河南铜瓦厢三堡决口,之后黄水北徙,夺大清河(即济水)入海。铜瓦厢决口改道是近代黄河历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它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黄河南流夺淮入海的局面,开始了现行河道和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过程;这次改道,对滨州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常年持续的河患使得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自1855年黄河改道至清末的57年间,因黄河决溢,三角洲累计有594县(次)成灾,平均每年有11个县受灾。黄河决口后,洪水恣意泛滥,巨浸滔天,大面积的草木、庄稼、动物等被淹毙。洪水及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三角洲地区的自然面貌,毁坏了植被,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积。据《山东黄河志》统计,1855年以后,黄河决溢成灾,侵淤徒骇河45次,马颊河7次;北五湖12次。这不仅削弱了蓄

1乾隆《济阳县志》卷四《河道》

2乾隆《利津县志补》卷五《艺文志》

泄能力,还在平地上留下了大片沙地和洼地,恶化了气候环境,从而加重了三角洲地区的水、旱灾害。水、旱灾害进一步造成良田荒芜、土地沙化,尤其以黄河泛滥造成的土地沙化最为严重。黄河溃决之后,由于泥沙的沉积,使大量良田严重沙化,危害极大,实与洪水冲击之害相当。很多地区的土地尽被沙压,水退之后,一经微风,尘土飞扬迷漫,不辨行径。五谷不生,野无青草,土质极差。

肆虐的洪水使得人口锐减,严重阻碍了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灾不仅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破坏社会生产力,而且吞没了农田民舍等生产生活资料,使老百姓不能恢复再生产。黄河决口的当年,三角洲地区夏、秋两季均绝产,只得靠截留运河漕粮维持生计。在晚清的奏折、上谕中,黄河决口后类似“淹毙人口甚重”、“居民村庄,尽被水淹”等记载屡见不鲜。据估计,光绪二十一至二十三年的连续三次大决口中,黄河三角洲地区死亡人数不下20万。

铜瓦厢改道后,三角洲地区民众赖以为生的盐场十之六七被淹没,导致产盐不旺。位于产盐要区利津县的永阜盐场,自从黄河改道以来,大股河水由该场附近奔腾而下,“以致滩池节年被淹,堤坝冲决,且复顶托纳潮,卤气不升”1,而使产盐短少。该盐场原有滩池480副,年产量亦居山东省各盐场之冠,但自咸丰以来因海潮大作以及改道而来的黄河屡次决口,盐滩淹没殆尽,至1894年仅有60副幸存。盐场被淹,河道亦无法运盐。三角洲地区所产食盐运往淄博、济南等地或通过运河转运全国各地。但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黄河尾闾循大清河由利津萧神庙、二河盖以下牡蛎嘴入海,昔日的盐运通津不复存在,大清河变成了滔滔黄水。由于河道不固定,河水流速过快,一般船只不能航行,盐场不能顺利运出食盐,盐运也就戛然而止。占经济主导地位的盐业生产逐渐萎缩,严重冲击当地经济的发展。

洪水在给三角洲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使得昔日退海荒滩成为可耕种的荒地,吸引了大批的移民。移民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光绪朝东华录》一,总第25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