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研究方法及进展2010
干细胞研究进展
![干细胞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a377dcc1c708a1284a44d5.png)
干细胞研究进展【摘要】干细胞是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干细胞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交叉渗透,干细胞技术也从一种实验室概念逐渐转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现实。
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
基于此,本篇文章就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了解干细胞研究的平台。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
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
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
本文将对肿瘤干细胞、心肌干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1、肿瘤干细胞概述1.1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
1960年以来,许多动物实验证明只有当肿瘤细胞数大于100万时才可以形成新的肿瘤。
一些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能增殖,可能只有小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滞留源性,而大部分是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干细胞。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都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以及相似的细胞表面标志和相同的信号调节通路等[1]。
于是提出肿瘤起源于肿瘤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肿瘤是正常干细胞累计突变的结果,“肿瘤干细胞学说”应运而生。
1.2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进展,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的确定是肿瘤干细胞分离的第一步。
一般原则为结合谱系标志,正常干细胞特异标志(如btsc的cd133与分离lsc的cd34)以及正常组织特异性标志等综合评价[2],很多学者认为结合阳性标志和阴性标志可以更有效地分离干细胞。
第七章用于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2010)
![第七章用于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2010)](https://img.taocdn.com/s3/m/6f3d17baf121dd36a32d821a.png)
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初步研究
引言
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的关键技术, 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的关键技术 , 建立和掌握成熟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建立和掌握成熟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 对在 临床上成功地进行治疗性克隆的应用非常重 临床上成功地进行 治疗性克隆的应用非常重 要。
本研究以小鼠卵丘细胞为核供细胞, 本研究以小鼠卵丘细胞为核供细胞 , 卵母细 胞为核受体组成重构胚 , 分别进行了卵丘细 胞的分离、 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的去核、 胞的分离 、 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的去核 、 供体 细胞核的注射、 细胞核的注射 、 重构胚的电融合以及卵母细 胞的活化等研究, 胞的活化等研究 , 以 建立和掌握成熟的体细 胞核移植技术。 胞核移植技术。
干细胞的定义
简单的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 简单的讲, 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 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从功能上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从功能上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是处于细胞系起源顶端 的最原始的细胞, 的最原始的细胞,在体内能够分化产生某种特 定组织类型的细胞。 定组织类型的细胞。
2胞的共同特性, 骨髓细胞有着干细胞的共同特性,可通过体外贴壁 培养, 培养,或根据细胞表面的特异表达的分子来获得相 对较纯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对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 对较纯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对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 研究它的发育机制或用于临床。 研究它的发育机制或用于临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且对机体无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且对机体无害,简单的 骨髓穿刺即可获得, 骨髓穿刺即可获得,理论上可以分化为所有的间充 质组织类型: 软骨、肌肉、肌腱、真皮等。 质组织类型:骨、软骨、肌肉、肌腱、真皮等。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以上特性而成为基因治疗的良 好载体。 好载体。
干细胞研究方法和进展
![干细胞研究方法和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4629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4.png)
案例三: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组织工程是一种利用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来修复或替换 受损组织的技术。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广泛, 包括皮肤、骨骼、肌肉、血管等组织的再生。
详细描述
研究人员通过将干细胞与生物材料相结合,构建出具 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可以用于治疗多 种疾病,如烧伤、创伤、先天缺陷等。初步研究表明 ,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工程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显著 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该领域仍存在一 些挑战,如干细胞的获取、分化机制和免疫排斥等问 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3
成体干细胞治疗
利用成体干细胞进行细胞替代治疗,修复受损组 织或器官。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
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
通过特定因子诱导将成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 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
诱导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特定组织或器官分化, 模拟胚胎发育过程。
诱导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
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疾病模型,用于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
案例二: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总结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一种通过 基因重组技术将成熟细胞诱导回原始状 态的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 分化能力。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 疾病,iPS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旨在利 用iPS细胞的分化能力,生成能够产生胰 岛素的胰腺细胞,以替代受损的胰腺组 织。
胚胎干细胞培养
建立稳定的培养体系,保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
胚胎干细胞基因编辑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胚胎干细胞进行遗传改造,研究疾病发生机制 和药物筛选。
成体干细胞研究
1 2
成体干细胞来源
从成年组织中提取的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
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f73f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3.png)
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器官移植方面,干细胞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一、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越来越显著,器官供给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器官移植成为解决器官需求的重要方式。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可以被应用于器官移植的各个阶段,例如干细胞的扩增培养、干细胞分化以及干细胞前体移植等。
一种关键的研究领域是器官再生,它需要能够恢复失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细胞。
通过将干细胞注入到受损的肝、肺、心脏等器官,可以修复这些器官的损失,并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同时减少捐赠器官对供体的依赖。
这种方法已在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些成功,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要继续研发和改善。
另一个关键的应用领域是器官移植前的器官维持。
器官转运和保存过程中,细胞和组织的缺氧等不利因素对器官的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一问题对于肝、肺、心脏等对缺血敏感的器官尤其明显。
通过将干细胞应用于器官冷静保存的过程中,可以保护组织和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从而提高器官质量和移植成功率。
二、目前的研究进展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合适的移植载体,以便将干细胞移植到器官中,并促进干细胞与宿主组织的整合。
目前的载体主要包括生物基质、支架和控释薄膜。
这些载体能够为移植的细胞和生长因子提供支持,并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二是研究更准确、更稳定、更有效地将干细胞移植到受体体内的技术。
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更加准确的方法来将干细胞注入到器官移植的部位,以确保细胞在宿主组织中能够定位到正确的位置。
同时,需要研究与组织工程有关的其他技术,如光造影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
三、展望和挑战随着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将面临许多挑战。
干细胞的应用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例如细胞扩增和分化、干细胞的注入和移植,以及移植后对组织的监测和评价等。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与治疗应用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与治疗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d7824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5.png)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与治疗应用自从2006年以来,人类干细胞研究已经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不断创新,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为干细胞治疗应用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
以下文章旨在介绍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治疗应用。
干细胞种类和发现过程干细胞是指能够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干细胞种类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性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等。
其中,胚胎干细胞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干细胞,来自已受精的胚胎,具有最为广泛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所有种类的细胞。
而人类体内的骨髓干细胞,也是广泛应用于治疗的一类干细胞。
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人类干细胞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正在开发和优化,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干细胞的潜能。
基因编辑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编辑技术是新的干细胞研究的前沿研究领域。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在干细胞中删减或添加基因,以促进细胞分化和生长。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尚在探索中,但有望在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突破。
人工合成种植技术近年来许多研究也在针对人类干细胞培养的技术上进行了改进。
一些研究者正试图开发出人工合成手段来创造适宜干细胞生长环境的方法,如支架和多孔微环境。
这种基于开发干细胞生长坏境的研究,提高了对体外培养干细胞的质量和数量控制能力,并为干细胞治疗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新型药物开发干细胞研究在药物开发方面的应用正在迅猛发展,许多研究有望利用干细胞来开发新的治疗药物,针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干细胞可以针对某些遗传性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
治疗应用前景和挑战干细胞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应用于治疗多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
近几年,一些非正式的疗法例如自体细胞移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验证。
然而,未来还需要解决诸多挑战,例如干细胞使用的安全问题、培养及其生长产量的限制以及严格的法规和道德问题。
此外,干细胞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之间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定。
(推荐)简述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推荐)简述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b5be1d767f5acfa1c7cdf2.png)
简述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研究进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的多潜能的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根据它所处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高,是全能干细胞,而成体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低,是多能干细胞或单能干细胞。
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
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的能力,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
1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
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
进一步说,胚胎干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
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
2 成体干细胞: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
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
3 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体内各种血细胞的唯一来源,它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中。
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遗传疾病以及多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4 神经干细胞:理论上讲,任何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可归结为神经干细胞功能的紊乱。
脑和脊髓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之在干细胞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后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除此之外,神经干细胞的功能还可延伸到药物检测方面,对判断药物有效性、毒性有一定的作用。
5 肌肉干细胞:可发育分化为成肌细胞,可互相融合成为多核的肌纤维,形成骨骼肌最基本的结构。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
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86f5e7ef90f76c660371a42.png)
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与前景(文献综述)胞生第一组干细胞是人体内最原始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化再生能力,由于干细胞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21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
2000年干细胞研究被美国《科学》杂志列入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
2001年美国《科学》又将其置于2002年值得关注的六大热门科技领域之首。
2001年以来,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已纷纷立法允许应用干细胞进行治疗性克隆的研究。
有关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其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将对医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1、干细胞的定义干细胞(stem cell)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性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和人体的潜在功能的细胞。
2、干细胞的分类2.1根据发育状态分类干细胞根据所处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
2.1.1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种多能细胞系,能以一种不确定的未分化状态扩增,几乎可以向所有成年组织分化。
2.1.2成体干细胞:指存在于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和分化行成该类型组织。
目前发现的成体干细胞有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干细胞、视网膜神经干细胞、胰腺干细胞等。
2.2根据发育潜能分类干细胞根据的发育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和专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
2.2.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受精卵,胚胎干细胞。
2.2.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骨髓多能干细胞。
2.2.3专能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只能像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
干细胞论文
![干细胞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54bff4227916888586d77e.png)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思考摘要:干细胞是最具代表性的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是21世纪的热点之一。
通过研究干细胞分裂分化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它进行人为的利用从而造福于人类。
目前由理论方面取得的突破正在逐渐向临床方面发展并已经取得一些成就,本文就是对干细胞﹙主要为胚胎干细胞﹚进行的一些基本介绍、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突破以及一些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热点调控机制利用理论临床进展思考一、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的介绍1、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
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尚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2、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外分化在特定的体外培养条件下,胚胎干细胞也能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系,如造血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参考文献:1生命科学导论宋思扬2 生命科学概论裘娟萍钱海丰﹚二、干细胞的研究新成果个人思考:根据对干细胞的理解不难看出通过对干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全面认识,掌握其调控的机制并人为地加以诱导与生成所需要的目标产物,对医学中的创伤修复,组织器官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当前很多束手无策的疾病﹙已知发病原理却尚未找到解决途径或未知发病原理﹚、为数稀少的器官和异体捐赠免疫排斥的反应,这一项突破性进展进展无疑将成为21世纪的史诗。
中心法则中DNA 与RNA都是至关重要的调控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转录因子、酶、蛋白质、化合物、受体、基因等其他因素。
1.1 Nanog Nanog转录因子对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Nanog转录因子的活化能够使得人ES细胞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并同时抑制细胞表达促分化基因。
而在缺失Nanog正调控分子FoxD3的小鼠胚胎中,由于Nanog的低表达,小鼠的胚胎在植入后不久即由于缺失上胚层而死亡,若将内细胞团与ES细胞内0ct4和Nanog因子去除,则会导致其失去多能性以及分别向滋养外胚层及胚外内胚层分化Jose等研究结果证明,同源蛋白Nanog在细胞获得全能性的一系列复杂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组织协调作用。
干细胞论文关于干细胞的论文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
![干细胞论文关于干细胞的论文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69340ecc7931b765ce152a.png)
干细胞论文关于干细胞的论文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要点。
方法通过对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从预处理开始至转出层流室病房期间(21~56 d)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结果患者心理状况良好,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杂性,较长的治疗期,及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也影响移植顺利进行和成功,因而在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护理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均应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患者,使患者树立信心,减轻或消除其焦虑、恐惧、淡漠、依赖的心理。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交往中,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转归和恢复[1]。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往往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移植的顺利进行和疾病的康复,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应对。
因此,密切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在2001年11月至2010年6月期间,行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46岁。
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3例。
移植方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
2 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2.1 患者自身认知评价体系不同的患者对同一刺激情景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2]。
迟钝者对应激视而不见,情绪反应轻;敏感者对应激性刺激很敏感,容易出现内心不安、焦虑。
焦虑与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年轻、女性、文化程度低和经济状况差等患者,接受移植时焦虑情绪较严重。
(该组患者学历:大学1例,高中文化2例,小学5例)。
2.2 环境因素患者在预处理期由普通病房转入无菌层流洁净室,由于空间小,机器噪音吵、娱乐工具少、饮食受限、无菌条件的要求,以及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后的限制等,一时难以适应环境,容易产生心理应激。
植物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植物干细胞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d7c0fd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e.png)
植物干细胞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对植物干细胞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植物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一、植物干细胞在植物生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植物干细胞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细胞种类,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和发育成其他种类细胞的能力。
它们可以通过分化成根、茎和叶等多种细胞型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而在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干细胞能够在无限期内维持自身数量,为植物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它们还能在环境刺激下调整自身数量和分化程度,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提高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度。
二、植物干细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类疾病的不断增多,干细胞治疗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不仅是人体干细胞,植物干细胞也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
首先,植物干细胞中所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极强的药用价值。
通过研究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科学家们可以发掘出很多新药物,进而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植物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环境适应性。
它们可以在多种不同环境下生长和分化,不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所排斥,因此被认为是替代人体干细胞的较好选择。
三、植物干细胞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干细胞还可以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植物干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抗逆性,可以帮助植物适应各种环境压力,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另一方面,植物干细胞还可以用于植物的营养改良和生态修复。
通过利用植物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力,科学家们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环境,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植物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植物干细胞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不影响植物本身发育生长的情况下,提高植物干细胞的采集效率和生长速度。
另外,如何利用植物干细胞研究新药物和治疗方案,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7beb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d.png)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生命本质认识的深入,干细胞技术成为了新一代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自从1998年人类干细胞的发现以来,干细胞技术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壮大,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干细胞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干细胞技术的研究现状1. 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按其来源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早期胚胎的万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人体组织细胞;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人体各种成体组织中,如骨髓、脂肪、神经等,可以分化为该组织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
2. 干细胞的特性干细胞具有两个基本特性: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能力使得干细胞可以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同时维持其细胞状态的稳定性。
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则意味着它们可以分化为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使得干细胞成为修复和再生组织的优秀候选细胞源。
3.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自从1998年人类第一次成功从胚胎中分离出干细胞以来,干细胞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
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将干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并且通过移植这些细胞,成功地修复了一些疾病组织。
二、干细胞技术的应用领域干细胞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治疗退行性疾病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个类型的细胞,这使得它们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的治疗方法,为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2. 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可以用于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细胞移植等方面。
干细胞移植治疗已被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皮肤炎症等皮肤疾病。
3. 新药研发干细胞是一种很好的模型,可以用于测试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毒性。
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
三、干细胞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 制备人工合成血管目前,很多心血管疾病病人已经不能接受传统治疗方法。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acf07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f.png)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兴疗法,它通过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让其自动分化为对应的细胞,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从而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研究在世界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的关注。
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治疗可以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神经细胞受损引起的,而神经干细胞治疗则可以通过替代受损的细胞来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避免传统治疗方法的一些缺陷。
传统治疗方法通常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疾病,有些甚至会产生副作用。
而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治疗性方法,其目标是治愈神经系统疾病,而不是仅仅减轻症状。
此外,神经干细胞治疗也可以避免患者接受异体移植时的排异反应。
尽管神经干细胞治疗前景广阔,但其研究和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研究者可以从多个来源获得神经干细胞,包括胚胎、成人组织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
但前两者的使用具有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三种来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安全性和效果的问题。
其次,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是受多种因素调控的。
其分化方向、分化效率以及细胞类型等都受到调控,因此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机制,以实现有效且可控制的分化。
此外,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生存和集成也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有前途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
虽然它还面临一些挑战,但科学家和医生们正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神经干细胞治疗将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最终造福于人类健康。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干细胞研究进展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干细胞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d7f21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7.png)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干细胞研究进展第一章:引言干细胞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特点,可以不断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在临床上为众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主要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ASC)两大类。
1.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具有全能性,可以分化为全身各种细胞。
2. 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成体组织中,包括骨髓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等,具有部分分化能力。
第三章: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可以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如帕金森病和脊髓损伤等,通过干细胞的移植和分化,可以为患者提供新的神经细胞和改善神经功能。
2. 心血管疾病:干细胞在心脏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干细胞的移植可以修复心肌组织,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心脏再生。
3. 免疫系统疾病:干细胞治疗在免疫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4. 代谢性疾病:干细胞可以应用于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通过干细胞的分化为胰岛细胞,实现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第四章:干细胞的技术挑战1. 伦理道德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存在道德方面的争议,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监管和管理,避免滥用和潜在风险。
2. 分化和纯化效率问题:干细胞的分化和纯化技术仍然面临挑战,如何高效率地将干细胞分化为所需细胞类型并纯化出来仍然是一个难题。
3. 免疫排斥问题:干细胞治疗涉及到移植,免疫排斥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避免患者对移植细胞的排斥反应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五章:未来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医学:利用干细胞技术,可以实现个体化的疾病治疗,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
2. 干细胞与基因编辑相结合:干细胞与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干细胞基因组的精准编辑,为基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干细胞定位和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定位和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8482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a.png)
干细胞定位和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
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准确定位和追踪干细胞的存在和活动一直是一个挑战。
为了实现干细胞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各种定位和追踪技术。
本文旨在审视干细胞定位和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包括标记物、成像技术和追踪方法在内的相关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
一、标记物方法1. 荧光标记物:荧光标记物是最常用的定位和追踪干细胞的方法之一。
利用纳米材料、量子点、荧光蛋白等标记物对干细胞进行标记,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和活动情况。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存在标记物溶解、光照困扰等问题。
2. 核素标记物:核素标记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干细胞,如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碘-125标记细胞,并利用核素显像技术追踪干细胞在体内的迁移情况。
核素标记物对干细胞本身的功能无明显影响,但由于放射性标记物的使用,存在辐射防护和安全性考虑。
二、成像技术方法1.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侵入性且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干细胞的定位和追踪。
通过将磁性标记物(如超顺磁铁氧体纳米颗粒)与干细胞共同培养或直接将其内部摄入细胞,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干细胞的定位和追踪。
2.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ET技术在干细胞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使用放射性示踪剂与干细胞共同注射,通过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释放出的正电子以及与之对应的γ射线,实现对干细胞活动的监测。
三、追踪方法1. 基因标记追踪:基因标记追踪方法通过将特定标记基因转染到干细胞中,使其表达特定蛋白或荧光标记物,并通过检测这些蛋白或荧光的表达来定位和追踪干细胞。
基因标记追踪方法具有持久的标记效果,但可能会对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
2. 磁力纳米粒子追踪:磁力纳米粒子追踪是通过将磁性纳米粒子标记到干细胞表面或内部,利用外部磁场力的引导来定位和追踪干细胞。
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2b46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5.png)
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进展干细胞,指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
自从1998年第一次成功地分离出人类胚胎干细胞以来,干细胞研究一直备受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
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进展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对于研究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干细胞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科学家当伯格(Ernest A. McCulloch)和威尔伯(James E. Till)在小鼠骨髓中发现了一类可以增殖并产生各种血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作造血干细胞,是干细胞中最成熟的一类。
1998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詹姆斯·汤姆森成功地分离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汤姆森利用悬浮培养的方法,使胚胎内绒毛层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化为胚胎干细胞。
同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伊恩·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地分离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
威尔莫特等人将细胞核从提取自体体细胞中,移植到已去除自生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这些卵细胞再移植到母体细胞,最终成功地分离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
二、干细胞的分类和特点干细胞按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包括多能性干细胞和未分化干细胞。
多能性干细胞分化能力最强,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未分化干细胞的分化能力较弱。
干细胞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更新:干细胞能够自身不断更新,保持其不衰老的状态。
(2)多能性: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细胞类型,而成体干细胞则只能分化为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
(3)无限增殖:干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增殖,因此是治疗疾病和损伤的理想来源。
三、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干细胞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有机体平衡,将受损组织和器官修复和更新。
具体来说,干细胞在以下方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1)治疗血液疾病:造血干细胞被用于治疗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髓衰竭、免疫系统缺陷等。
2010年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疑难病的研究进展
![2010年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疑难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730a203f78a6529647d53d1.png)
[0 2】李志 杰, , 赵超 陈尚茹 E 酒精性 脂肪性 肝炎与 胰岛素抵 抗的相 关性 分析[ . J ] 中国中 医药现 代 远程 教育,0 8 (0: 2.29 2 0, 1) 2 812 . 6 1 [1 2】盂萍 , 军 , 卫 , 非酒 精性 脂 肪肝 的辨证 调 养[] 万 邓棋 等. J 中因 中医 药现 代 . 远 程教 育,0861) 4019 . 20 ,(2: 9.4 1 1 [2 臻 . 和脾 胃法 在 治疗 失眠 中 的 作用 [ . 2]毛 调 J 中国 中 医药 现 代远 程 教 育 , ]
◎ 寸E C H I N S
【9 家 红.0 例脂 肪 肝 的 临床 分 析 [ . 国 中医 药现 代 远 程 教育 , 0 , 1]和 33 J中 ] 2 8 0
61)17. (1:30
薏
代远 程教 育,0867:0 . 20 ,() 1 7 远程 教育 , 0,() 5—5 . 2 8 5: 04 0 6 4 1
属性 ” 精血相 生” 后天养 先天 ”等 中医理论提供 了 、“ 、“ 定 的支 持 。林壮琳 副 研究显 示,枸杞多糖 未改变大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 ,不影响细胞表面抗 原 C 2 、 D 9 C 4 、 D16的表达 , D 5 C 0 细胞Ⅷ 因子相关抗原检测呈 阴性
( 文校 对:裴 蓓 本
收稿 日期 :2 1.30 ) 0 1 .7 0
21 0 0年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疑难病 的研 究进展 ※
宋小莉
关键词 :干 细胞 ;疑 难病 ; 中医药 疗法 ;综 述
dl 03 6/i n17 —792 1. . 8 i:1.99 .s. 22 7.011 0 l js 6 29
第 1总6 2 O F期 0 2第0 96 半 1期 1 1 ・月 卷月 1 年・干 第
干细胞及其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干细胞及其鉴定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7a6d1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7.png)
干细胞及其鉴定技术研究进展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原始细胞,可以向不同的细胞类型分化,包括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同时具有很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
因此,干细胞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疾病治疗和组织再生方面。
近年来,干细胞及其鉴定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下面将对这些进展进行探讨。
一、干细胞的种类及应用根据其来源、分化能力和特性,干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发育的胚胎,具有无限分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任何细胞类型。
胚胎干细胞被用于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例如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因此,胚胎干细胞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成体干细胞来源于成年人器官组织,分化能力有限,通常只能分化成与其来源组织相关的细胞类型。
成体干细胞主要用于组织再生方面,例如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
干细胞的另一种应用是体外药物筛选,这意味着通过干细胞模型可以预测药物反应和毒性。
二、干细胞的鉴定技术干细胞植入或药物筛选前,必须进行干细胞的鉴定,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干细胞的鉴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表面标志物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是指特定的细胞表面蛋白,可作为鉴定干细胞的依据。
这些标志物的特异性很强,因此可以帮助鉴定干细胞,同时也可用于寻找特异性标志物。
2.基因表达与干细胞相关的基因可以用来检测细胞所处的发育状态以及分化潜能。
3.细胞功能测试细胞功能测试的检测基于干细胞自身的分化潜能。
例如,克隆形成能力可以用于测定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
另外,也可以通过分化实验来确定干细胞分化成特定类型的能力。
三、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干细胞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干细胞在疾病治疗和组织工程方面显示出更大的潜力。
以下是干细胞研究的进展:1. iPS细胞技术iPS细胞是一种人工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可以被诱导成为任何细胞类型。
这一技术自2006年被开发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82f27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b.png)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而干细胞则是一种能够自我更新并且有着潜能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它的应用也是医学界备受关注的领域。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干细胞治疗很多目前无法根治的重大疾病。
本文将会就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做一个介绍。
一、干细胞的种类干细胞被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来源于还未出生的胚胎,因其高度多能性,可以分化成人体所有细胞类型。
这种干细胞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热度。
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也叫成体前体细胞,是指成人身体中已经分化的某种类型的细胞,经过特殊的条件处理后,具有分化成其他类型细胞的能力。
然而,这类细胞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类型。
iPS细胞:iPS细胞是一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在体细胞中加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后获得的细胞。
通过iPS技术,可以将成年人的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并制造出仅对该病人有效,低风险的干细胞以用于治疗。
二、干细胞的应用干细胞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涉及到临床、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
1. 临床应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烧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2) 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干细胞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景十分令人兴奋。
科学家发现,通过将人体血液样本或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以及干细胞注射到神经损伤部位,可以减缓或恢复病情。
(3) 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心脏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另一类疾病之一。
通过将干细胞注射到心脏损伤区域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对于治疗心脏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4) 应用于器官移植: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干细胞移植,可以让器官重新生长,大大提高移植成功率。
2. 药物研发干细胞的应用在药物研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5813f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d.png)
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从“定向分化”到“克隆”干细胞研究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其实质性的意义和前沿性的技术为人们所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干细胞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包括干细胞的发现、干细胞的培养和定向分化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等。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又迎来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干细胞的克隆。
2018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家杨忠民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他们成功地从人类成年细胞中克隆出胚胎干细胞。
这一研究成果意味着,科学家们已经突破了干细胞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干细胞是一种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医学应用前景。
干细胞根据其来源和分化潜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内细胞团,可以在体外无限制地自我更新并分化成体内的各种细胞类型,如神经细胞、心脏细胞、肝脏细胞等。
成体干细胞则可以在成体器官中起到修复和更新细胞的作用,包括造血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
然而,干细胞研究并非容易的事情。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干细胞在体外定向分化形成特定的细胞类型。
这被称为定向分化。
科学家们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和信号物质,可以将一部分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肝脏细胞等特定类型的细胞,以实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
然而,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也有一些局限性。
一方面,细胞培养条件和信号物质的优化需要长期反复的试错,学习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需要高超的实验技能和大量的实验操作。
另一方面,有些细胞类型的定向分化非常困难,如心室肌细胞和β细胞等,这就限制了干细胞治疗某些疾病的应用前景。
2018年,中国科学家突破了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难题,利用一个全新的技术途径,即核质移植技术,从一种成年细胞中克隆出了胚胎干细胞。
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将一个成年细胞的核移植到一个已经去除核的卵母细胞中,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重新激活这个卵母细胞的发育程序,最终得到胚胎干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干细胞的标志分子,nestin为神经干
细胞的标志分子。利用标志分子确定干
细胞位置、寻找和分离干细胞有重要意
义。干细胞都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这与其增殖能力密切相关。
(二)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1.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特征
干细胞在体内终生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这与祖 细胞(具有优先更新能力)不同。其自我更新能 力是通过不对称分裂(asymmetry division)和 对称分裂(symmetry division)这两种形式实现 的。
对称分裂
如果产生的两个子代细胞都是干
细胞或都是分化细胞,称为对称分裂。
不对称分裂
如果产生一个子代干细胞和一
个子代分化细胞则称为不对称分裂。
2.细胞的增殖特征
1)干细胞增殖的缓慢性 一般情况下,干细
胞处于休眠或缓慢增殖状态,当其接受刺激,分 化时,首先要经过一个短暂的增殖期,产生过 渡放大细胞(transit amplifying cell) 或称 为“短暂扩充细胞”, 经若干次分裂后产生分 化细胞。过渡放大细胞的作用是可以通过较少 干细胞产生较多的分化细胞,同时保护干细胞。
1.形态特征:干细胞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 较小,核质比较大,胞内细胞器稀少,细胞内RNA 含量低 。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和存在位置、分子标 记可以辨认不同的干细胞,目前有的干细胞位置 已经确定。例如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于室下带、 海马、纹状体、嗅球等区域。
2.生化特征:不同的干细胞具有不同的
生化标志,如角蛋白15是确定毛囊中表
韩国
2005年5月19日,干细胞研究和克隆 技术的领军人物、韩国汉城大学教授黄 禹锡的实验室宣布成功克隆出世界上首 批与病人基因相符的胚胎干细胞系,这 一成果被视为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重 大突破。
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黄禹锡说,我们的下一目标是研究如 何让干细胞发展为器官的一部分。这并 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成的,因此,现 在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分阶段进行研 究。我们将同韩国、美国、欧洲、中国 和日本等其它研究小组紧密合作,为使 克隆技术早日实现实用化而努力。
2004年,英国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政府性干细胞 银行,该银行包括两个“存储”人类胚胎细胞 的分支机构。它们分别是英国的国王学院和纽 卡斯尔的生命研究中心;布莱尔政府对干细胞 研究也表示强烈支持,希望借此保障英国生物 技术在欧洲的领先地位。此外,英国成功创建 了英格兰东部地区干细胞网络,以加强该地区 干细胞研究相关的学术、临床与商业机构的协 作,促进干细胞研究的创新及其应用,并使该 地区成为未来干细胞产业发展的领导区域。
在干细胞的微环境中,对干细胞影响最大 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泌因子 (二)细胞间相互作用 (三)胞外基质
三、干细胞的命运
一般生理情况下处于静止的G0期
分裂的干细胞有5种发育途径:
自我更新、
分化、
程序性死亡、 迁移和进入休眠期, 少数干细胞可以转分化。
四、世界各国对于干细胞研究的 政策
ES cells
EG cells Carcinoma cells
成体干细胞根据来源分为: 骨髓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上皮干细胞
肝干细胞
胰腺干细胞
皮肤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具有可塑性
(plasticity)或横向分化的特性。
这是指某种组织的成体干细胞可分
化为另一种组织的特异细胞的能力。
例如骨髓基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心肌
加拿大:
加拿大卫生研究院于2001年3月4 日公布对人类ES细胞研究实行“有 限资助”的指导原则,包括对利用 医疗机构“剩余”的人类胚胎进行 干细胞的研究将提供资助,但是禁 止政府资助在实验室里进行纯粹用 于研究人类胚胎或者人类胚胎克隆 的研究。
日本:
日本在2000年度启动的“千年世 纪工程”中,把干细胞工程作为四 大重点之一,并把干细胞技术的出 现视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超 过欧美的决好机遇。
长期以来,美国一些宗教界和保守派人 士以有关实验可能破坏人类胚胎为由极 力阻碍干细胞研究。2001年,布什下令 禁止联邦基金资助针对从人类胚胎中取 得新的干细胞株的有关研究,只允许对 其他21种干细胞株进行研究。他还多次 对国会支持干细胞研究的相关立法行使 否决权。
奥巴马3月9日在白宫签署命令,解除对于用政 府经费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 奥巴马说,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我相信人类 应该尽其所能解除病人的痛苦。 奥巴马此举将使国家卫生总署得以考虑向 科学家提供用于研究数百种干细胞株的经费。 有关人士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加快美国干细胞 的研究步伐,从而早日为饱受糖尿病、帕金森 综合征等疑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2)干细胞增殖的自稳定性 自我维持 (self-maintenance)或自稳定 性是指干细胞可以在生物个体生命区间自我 更新并维持其自身数目相对恒定性,这也是 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
维持自我稳定性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 首先,当干细胞分裂时,无脊椎动物的干 细胞常以不对称分裂来维持自身数目的恒定。 哺乳动物的干细胞常常以对称分裂和不对称 分列这两种形式进行,但对于群体而言仍然 是不对称分裂。通过这两种分裂方式协调,
二、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干细胞在机体组织中的居所称为干细胞巢
(stem cell niche)。在干细胞巢中所有控制
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外部信号构成了干细胞生
存的微环境。干细胞是处于静息、休眠状态,
还是处于分化状态,如处于分化状态,又分化 为何种类型的细胞,这主要由干细胞本身状态 和所处的微环境所决定。
干细胞研究方法及进展
基础医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王春芳
第一部分
干细胞的概念
人体并不是由一种细胞构成,而是由200 多种细胞构成的,例如神经细胞、皮肤细胞 等等。不同的细胞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但是 所有这些细胞,都是由一个细胞— 受精卵发 育而来的。“全能性”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 中,不仅不断地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而 且还不断地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加。所谓 “干细胞”,就是指那些未分化、因而有可 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
哺乳类胚胎卵裂
From egg to blastocyte (human)
全能干细胞是指能发育成为一个 完整个体的原始细胞。 受精卵、人体8细胞以前的胚胎每 一个卵裂球都能发育成为一个完整 个体,是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是指那些分化潜能很“宽”,可
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始细胞.
如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2008年10月,英国议会下院以355票对129票 的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人工授精与胚胎学法 案》,允许以医学研究为目的的人兽胚胎研究。 这是首次表决通过完整的法案草案,意味英国 20年来备受争议的人兽胚胎研究有望首次获得 明确法律支持。这一法案的通过有利于英国奠 定干细胞研究和无性繁殖领域的优势地位。此 前的4月,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4月初宣布,用 人体皮肤细胞的细胞核和剔除了遗传信息的牛 卵细胞,成功培育出英国首个人与动物的混合 胚胎。这一胚胎存活3天,被用于医学研究。
All of the body tissues are from the inner cell mass (内细胞团)
ES细胞的建系ຫໍສະໝຸດ 成体干细胞指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 未分化细胞。在体内,它们具有终 生自我更新(self-renewal)能力 和分化潜能。
根据胚胎干细胞来源不同,分为: 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来自 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EC细胞(embryonic carcinoma cells), 由畸胎癌(teratocarcinorma)中分离、 筛选出的具有增殖,自我更新能力的细 胞。 EG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由原 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中分离获得。
2005年3月,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宣布在3年内 向包括干细胞研究在内的生物技术领域投资10 亿英镑(约合19.2亿美元),以维持英国在国 际生物技术界的优势地位。同月,英国时任财 政大臣戈登· 布朗宣布,政府将在其10年发展计 划中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干细胞研究网络,以巩 固英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培育出克隆羊 “多利”的英国科学家伊恩· 威尔莫特也将研究 重点转移到了干细胞研究领域。
美国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1年8月4日宣布政府批准用政府
经费进行人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但是只能用于资助 已有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研究,不资助开发和利用 新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据说现在已有60多个人类 胚胎干细胞系,可以无限传代,足够科学家们研究了。
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美国一直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从最初的骨髓移植算起,干 细胞研究在美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尤 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科学家成 功实现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和 增殖,从而掀起了全世界干细胞工程研 究的热潮。
按照生存阶段分类: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 ; somatic stem cells),也称为组 织干细胞(tissue stem cells)。
胚胎干细胞,是存在于早期胚胎组织 中,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 能分化为三个胚层所有细胞类型的原始 细胞。
Blastocyste(胚泡) Inner cell mass(内细胞团)
英国:
2001年1月,英国在经过了包括科学界、宗教 界、企业界、政界等人士,以及普通老百姓参与 的、长达3年的争论后,第一个将克隆研究合法 化,允许科学家培养克隆胚胎以进行干细胞研究, 并将这一研究定性为“治疗性克隆”。科学家可 破坏被生育诊所废弃的胚胎用于干细胞和其他研 究,也可通过试管内受精培养研究用胚胎。 2002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实验 室主任斯蒂芬明格的研究小组获得英国人工授精 与胚胎学管理局颁发的两份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 衍生许可证之一。之后,成功建立了英国第一个 人体胚胎干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