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资料
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论文

目录1序言 (3)2零件的分析 (3)2.1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2.2泵盖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2基面的选择 (5)2.2.3确定工艺路 (5)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2.2.5确定切削用量工序1:粗、精下平面 (8)2.3小结 (18)3专用夹具设计 (19)3.1钻3-φ11孔夹具设计 (22)3.1.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3.1.2定位元件的设计 (22)3.1.3定位误差分析 (22)3.1.4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23)3.1.5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3)3.1.6夹紧装置的设计 (24)3.1.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4)3.2小结 (24)4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1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深入的综合性的连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我个人来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本人的知识,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2. 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液压油泵的泵盖。
属于盖体类零件,它和其他零件一起装配液压泵的一个腔体结构用来储存、输送分配液压油。
工作中,零件内表面要受到液压力的冲击,因此对零件的刚度有一定的要求,零件的A面要与其他零件相配合的表面,要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于此零件是液压泵零件,起传递动力和液压油分配所以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该零件的几组平面和有表面粗糙读和位置度要求。
2.1 液压油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零件的材料为ZL106,是典型的二元共晶铝硅合金, 该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 但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较差。
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泵盖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泵盖图的工艺分析(一)泵盖图的技术要求 (1)(二)审查泵盖图的工艺性 (1)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 (1)(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三.定位基准的选择(一)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3)四、工艺路线的拟定(一)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4)(三)工序顺序的安排 (4)(四)确定工艺路线 (5)(五)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五、工序内容的拟定(一)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6)(二)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8)(三)切削用量的选择 (8)(四)工序时间计算 (11)参考文献 (15)一.泵盖图的工艺分析(一)泵盖图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泵盖图的各表面均要求铣、磨、切削加工,φ9mm、φ18 和φ5mm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为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可先用钻头在套筒的中间钻出一个φ4mm的通孔。
然后再在该孔的基础上近一步向外扩,直至达到精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用铣磨的方法加工。
除此外,其他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均不太高,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一般通过铣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
而主要加工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
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根据该零件的形状可以看出属于盘套类零件。
该零件的材料选为45#钢即可,由于该零件在工作时受力不大,所以通常采用铸铁件。
由于该套筒的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于大批量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锻方法制造毛坯。
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也应遵循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经查表可知,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1、公差等级有泵盖图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重量由实物成品零件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铸件毛坯的重量大约为6kg。
3、零件的材质系数由于该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零件的材质系数属M1级。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艺设计说明书铸造⼯艺设计说明书⽬录1. 零件结构分析 (3)1.1. 零件信息 (3)1.2. 技术要求 (3)2. 铸造⼯艺⽅案分析 (5)2.1. 铸造⽅法的确定 (5)2.2. 分型⾯的选择 (5)2.3. 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7)3. 铸造⼯艺参数 (9)3.1. 铸件尺⼨公差 (9)3.2. 铸件重量公差 (9)3.3. 机械加⼯余量 (9)3.4. 铸造收缩率 (9)3.5. 起模斜度 (9)3.6. 最⼩铸出孔及槽 (10)3.7. ⼯艺补正量 (10)3.8. 分型负数 (10)3.9. 反变形量 (10)3.10. 砂芯负数 (11)3.11. ⾮加⼯壁厚的负余量 (11)3.12. 分型负数 (11)4. 砂芯设计 (12)4.1. 砂芯的概念 (12)4.2. 芯头设计 (12)5. 浇注系统设计 (16)5.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6)5.2. 浇注系统位置确定 (17)5.3. 浇注系统类型确定 (17)5.4. 浇注系统尺⼨计算 (17)6. 冒⼝及冷铁 (22)6.1. 冒⼝补缩原则 (22)6.2. 冒⼝及冷铁位置个数的选择 (22)6.3. 冒⼝种类选择及参数计算 (23)6.4. 铸件成品率 (25)1. 零件结构分析1.1. 零件信息产品名称:⽀架材料:铸钢外形尺⼨:91×42×66cm 3 质量:463Kg g 463000cm 58983cm g 85.7v m 33=≈?=?=ρ⽣产批量:成批⼤量⽣产。
造型⽅法:⼿⼯造型其零件⽰意图如下图1.2. 技术要求铸件重要的⼯作表⾯,在铸造是不允许有⽓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2.铸造⼯艺⽅案分析2.1.铸造⼯艺的确定铸造⼯艺包括:造型⽅法、造芯⽅法、铸造⽅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2.1.1.造型⽅法、造芯⽅法的选择根据⼿⼯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造型2.1.2.铸造⽅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较,选择砂型铸造。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泵盖铸造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目录.1 …………………………………………………………………………1.铸造工艺分析...1 ……………………………………………………………1.1零件介绍..1……………………………………………………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1 …………………………………………………………技术要求分析1.32……………………………………………………合金铸造性能分析1.4 .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2…………………………………………………………确定铸造方法2.1..2………………………………………………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3…………………………………………………… 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3…………………………………………………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3……………………………………… 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5…………………………………………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7…………………………………………………砂芯的确定2.7.....7………………………………………………… 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7………………………………………………… 2.9冒口的确定......8…………………………………………………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9芯盒的设计.......................................................................................3 (9)…………………………………………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3.19 总结…………………………………………………………………..……………………4....10参考资料…………………………………………………………………………………1.铸造工艺分析零件简介:1.1零件介绍:零件名称:泵盖零件材料:HT200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1.3技术要求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
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泵用铸造件作为泵类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泵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泵的运行过程中,泵用铸造件承受着高温、高压、强腐蚀等恶劣工况,因此对其技术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泵用铸造件的技术条件,包括其重要性、技术要求以及制造工艺,旨在为泵用铸造件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可以为提高泵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泵用铸造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在本文中,将首先介绍泵用铸造件的重要性,包括其在泵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
接着将详细探讨泵用铸造件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要求等方面。
最后将深入分析泵用铸造件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设计、浇注工艺、热处理等环节。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最终得出结论。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探讨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在泵的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泵用铸造件的技术要求和制造工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泵用铸造件在泵设备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通过研究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的重要性,可以为提高泵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促进泵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泵用铸造件技术条件对泵设备制造的意义和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泵用铸造件的重要性:泵用铸造件作为泵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承担着转动、输送、密封等关键功能,对泵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泵整机的性能表现,甚至会影响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首先,泵用铸造件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以确保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
其次,泵用铸造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泵能够实现高效的流体输送和能量转换。
泵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泵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泵盖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铸造过程、材料选择和铸造缺陷的控制。
2. 使学生能够描述泵盖铸造工艺的流程及其在泵设备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泵盖铸造的相关技术参数,如收缩率、熔炼温度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设计泵盖铸造模具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模具修改。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铸造设备的能力,包括模具安装、铸造参数调整等。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检测方法,分析并解决泵盖铸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其学习制造业相关知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铸造工艺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泵盖铸造工艺基本原理:包括铸造过程、铸造材料、铸造缺陷及其控制方法,参考教材第二章。
2. 泵盖铸造工艺流程:详细讲解泵盖铸造的各个环节,如模具设计、熔炼、浇注、冷却、打磨等,参考教材第三章。
3. 泵盖铸造技术参数:介绍收缩率、熔炼温度、浇注速度等参数对泵盖铸造质量的影响,结合教材第四章进行分析。
4. 铸造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授CAD/CAM软件在泵盖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模具结构、材料选择等,参考教材第五章。
5. 铸造设备操作与调整:实际操作铸造设备,学习模具安装、铸造参数调整等技能,结合教材第六章进行讲解。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2.9.19至2012.10.15目录一、铸造工艺分析 (1)二、砂芯设计 (3)三、冒口设计 (5)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六、参考数目、资料 (11)图1所示的事U型座,主要用于拆卸主轴上的皮带轮。
材料为ZG25(主要元素含量:W C%=0.22~0.32%,W Mn%=0.5~0.8%,W Si%=0.2~0.45%)。
技术要求:①未标示的铸造圆角半径R=3~5。
②未标铸造倾斜度按工厂规格H59~21。
③铸件应仔细地清理去掉毛刺及不平处。
图1一、铸造工艺分析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
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图2 图3 铸件全部位于上箱,下表面为分型面上下上下原料供应,芯砂的流动性好,硬化速度快,硬化温度范围较宽,热态砂芯强度和常温机械强度都很好,浇注后型芯的退让性能好,故选择呋喃树脂热芯盒射芯法造芯,2. 确定砂芯的芯头个数、形状、尺寸、间隙和谐度根据砂芯及型腔形状,确定芯头个数为1,芯头为自硬型,由表1—31查得:间隙S=1.0mm ,芯头高度为36mm ,芯头斜度由表1—33查得α=7°,a=5mm 。
泵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任务 (2)1.1设计任务 (2)1.2设计的技术要求 (2)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4)2.1铸造工艺方案分析与论证 (4)2.1.1 零件结构分析 (4)2.1.2 分型面的确定 (4)2.1.3 浇注系统(包括冒口)的选择 (5)2.1.4 工艺参数的确定 (8)2.1.5 铸造工艺简图 (2)2.2芯盒的设计 (11)2.2.1 制芯方法的确定 (11)2.2.2 芯盒选材 (12)2.2.3 芯盒简图 (13)2.3模板的设计 (13)2.3.1 模板类型 (13)2.3.2 模板的选材 (13)2.3.3 模板的定位装置 (13)2.3.4 模板简图 (13)2.4合箱图 (15)2.4.1 砂箱的选择 (15)2.4.2 砂箱的定位 (15)2.4.3 砂箱的其它工艺参数(包括压铁、起吊等) (15)2.4.4 合箱图 (15)3 铸造工艺卡 (16)4 参考文献 (15)1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泵盖铸造工艺设计图11.2设计的技术要求设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实际主要用于零件的外部,起密封,阻挡灰尘的作用,故其在机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对机器的稳定运行影响不是很大,其在具体加工的时候,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来也十分容易。
依据图纸要满足下列要求:1、材质灰铁150、未注铸造圆角均为R3;2、铸件表面不得有沙眼、缩孔等缺陷;3、泵盖底部Φ132表面Ra为3.2,Φ100表面Ra为6.3,二者之间台阶Ra1.6。
Φ14中心孔内表面Ra为 1.6,Φ25中心孔内表面Ra为6.3,其余为Ra12.5;4、两个圆柱孔分别为中心大圆柱Φ25H9基本尺寸为Φ25mm,公差带为H8的孔;中心小圆柱Φ14H92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2.1铸造工艺方案分析与论证2.1.1零件结构分析名称:泵盖材料: HT150外形尺寸:132×12×40mm 体积: 2.21×102cm3质量: 1.59kg 生产批量:中大批量生产(自定)表面积:3.97×102cm2 密度:7.2g/cm3a b图2 泵盖:三维零件图2.1.2分型面的确定在生产中考虑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内,以保证铸件精度。
最新HT200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题目:HT200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前言 (2)1铸造工艺及工装课程设计概念 (3)1.1 铸造工艺及工装课程设计概念 (3)1.2铸造工艺及工装课程设计依据 (3)1.3 铸造工艺及工装课程设计内容 (3)1.4设计任务的分析 (3)1.4.1铸件结构分析 (3)1.4.2生产性质、材料及技术要求 (3)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4)2.1造型方法的选择 (4)2.2 浇注位置和的确定和分型面的选择 (4)3 砂芯设计及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 (7)3.1 砂芯设计 (7)3.2 铸造工艺参数选择 (8)4 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 (11)4.1 浇注系统的设计 (11)4.2 浇注系统的计算 (13)5 砂箱设计 (15)5.1设计与选用砂箱的基本原则 (15)5.2砂箱类型的选择 (15)5.3砂箱结构 (15)设计总结 (17)参考文献 (18)前言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型腔,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形成方法。
铸造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工艺之一。
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伴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同时,出现了铸造技术。
我国的铸造及技术已有近6000年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掌握铸造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金属铸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造度值;要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热、耐腐蚀、耐磨等,同时还要去生产周期性低,成本低。
因此铸件在生产之前,首先应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是铸件的整个工艺过程那个都能实现科学操作,才能有效的控制铸件的形成过程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
铸造工艺设计就是根据铸造零件的结果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制工艺卡等技术文件的过程。
铸造工艺设计的有关文件,试生产准备,铸件管理验收的数据,并用于直接指导生产操作。
大学本科机械专业泵盖铸造工艺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泵盖铸造工艺设计学院机械学院年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 设计任务 (1)1.1设计任务 (1)1.2 设计的技术要求1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2)2.1 零件结构分析 (2)2.2 分型面的确定 (3)2.3.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 4 2.4工艺参数的确定 5 2.5.1工艺补正量 6 2.5.2分型负数 6 2.5.3砂芯设计 62.5.4铸件毛胚质量 73. 浇注系统(包括冒口)的选择 (7)3.1浇注系统和冒口7 4铸造工艺图 (11)5 铸造工艺卡 (13)6 参考文献 (14)1 设计任务1 1设计任务泵盖铸造工艺设计图11 2设计的技术要求设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实际主要用于零件的外部,起密封,阻挡灰尘的作用,故其在机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对机器的稳定运行影响不是很大,其在具体加工的时候,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来也十分容易。
依据图纸要满足下列要求:1、材质灰铁150、未注铸造圆角均为R3;2、铸件表面不得有沙眼、缩孔等缺陷;3、泵盖底部Φ132表面Ra为3.2,Φ100表面Ra为6.3,二者之间台阶Ra1.6。
Φ14中心孔内表面Ra为1.6,Φ25中心孔内表面Ra为6.3,其余为Ra12.5;4、两个圆柱孔分别为中心大圆柱Φ25H9基本尺寸为Φ25mm,公差带为H8的孔;中心小圆柱Φ14H92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2.1零件结构分析名称:泵盖材料: HT150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图2泵盖立体图3泵盖零件2.2分型面的确定在生产中考虑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内,以保证铸件精度。
如果做不到上述要求,必须尽可能把铸件的加工面和加工基准放在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
分型面越少,铸件精度容易保证且砂箱数目少减少工人劳动量。
3件精度。
4填砂、紧实、起模、下芯都不方便,劳动强度大。
56就本次的泵盖而言:将铸件大部分---重要部分(泵盖圆盘底部)置于下部且分型面为最大截面。
泵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上传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泵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年级09级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姓名李浩旗学号指导教师荣守范教授(仅供参考)19-4-319-4-3目录1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的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铸造工艺方案分析与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零件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分型面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浇注系统(包括冒口)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泵盖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泵盖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泵盖是泵体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于保证泵盖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泵盖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一、泵盖的加工工艺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铸铁、铸钢等,并进行材料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
2.数控加工:对泵盖进行数控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序,确保泵盖的精度和尺寸的一致性。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夹紧力的控制,以避免泵盖变形或材料受损。
3.热处理:对泵盖进行热处理,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4.表面处理:对泵盖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漆、喷砂、镀锌等。
5.检验与调整:对加工后的泵盖进行检验,包括尺寸检查、硬度检测等,确保泵盖符合要求。
如有必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或修复。
6.包装与出厂:对合格的泵盖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然后出厂,交付使用。
二、夹具设计夹具是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加工机床上,进行加工的工具。
在泵盖的加工过程中,夹具的设计尤为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1.初步设计:根据泵盖的形状和尺寸特点,设计夹具的基本结构。
夹具设计要考虑到固定工件的可靠性、加工前后工件位置的一致性等因素。
2.夹具定位:确定泵盖在夹具上的位置和定位方式。
可以采用机械定位、气动定位等方式,以确保泵盖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夹具夹紧力设计:夹具夹紧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泵盖的加工质量。
夹紧力过大会导致泵盖变形或材料损坏,夹紧力过小会导致工件松动。
因此,夹具夹紧力的设计要合理,可以根据泵盖的材料和加工过程进行调整。
4.夹具材料选择:夹具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夹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常用的夹具材料有合金钢、铸铁等。
5.夹具表面处理:夹具内部必须保持光滑、平整的表面,以确保夹具与泵盖的贴合度和加工精度。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研磨、打磨等。
综上所述,泵盖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确保泵盖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泵盖铸造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目录1.铸造工艺分析 (1)1.1零件介绍 (1)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1.3技术要求分析 (1)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2.1确定铸造方法 (2)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2.7砂芯的确定 (7)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2.9冒口的确定 (7)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3.芯盒的设计 (9)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4.总结 (9)参考资料 (10)1.铸造工艺分析零件简介:1.1零件介绍:零件名称:泵盖零件材料:HT200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1.3技术要求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
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
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1)流动性。
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
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2.1确定铸造方法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盖体说明书

目录一、零件的技术要求和材质 (2)二、铸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三、零件铸造工艺方案 (5)四、砂芯设计 (8)五、芯盒设计 (10)六、金属型设计 (12)七、铸件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案 (16)八、设计小结 (17)九、参考文献 (19)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公式及计算备注一、零件的技术要求及材质零件名称:盖1.1、零件的技术要求铸件尺寸公差按GB6414 - 86 CT41.2零件的材质分析铸件成型材料为ZL102,其化学成分如下:表一 ZL102化学成分Si Cu Mg Mn Al10.0-13.0 ≤0.30(杂质) ≤0.10 ≤0.5(杂质)余量由于ZL102成分在共晶点左右,故在铝硅二元系中,铸造性能最好强度也较高,致密度较好,但塑性较低。
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
必须进行热处理,提高力学性能。
适用于薄壁复杂铸件及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铸件以及压铸件。
二.铸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从铸造工艺角度,结合零件结构特征对铸造生产方法进行选择。
本零件因中大批量生产,采用金属型。
材料:ZL102中大批量生产金属型铸造2.1、铸件壁厚铸件的壁厚要力求均匀,壁的后、薄不宜相差悬殊,在保证能浇注成型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最小壁厚;尽量避免采用大的薄壁平面,若必需采用大的薄壁平面时,则设有铸孔或加强筋。
ZL102砂型铸造中的最小壁厚为3mm。
盖的零件图如图所示,壁厚基本均匀,主要壁厚3mm,最小壁厚3mm,最大壁厚21mm,为一小型铸件;铸件除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及材质方面的要求外,无其他特殊技术要求。
2.2、壁的连接铸件的连接应圆滑过度,并应尽量避免铸件有厚大的热节点,尤其是三个以上断面集结于一点或一根线上,都是比较难于铸造的。
零件如图2-1:图2-1零件图2.3、铸件三维实体图三.铸造工艺方案的设计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有铸造工艺方法的选择,铸件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铸件初加工基准面的选择,铸造工艺设计有关工艺参数的选择等。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泵盖铸造工艺设计二目录摘要 (4)Abstract (3)第1章概述 (4)1.1目的和意义 (4)1.2题目简述 (4)第2章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5)2.1零件的结构分析 (5)2.2三维实体造型 (5)第3章铸造工艺方案确定 (5)3.1铸造方法 (5)3.2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胶补剂 (6)3.3铸钢熔炼 (6)第4章铸造工艺设计 (12)4.1铸件三维图 (12)4.2分型面的确定及浇注位置的选择 (9)4.3主要的铸造工艺参数 (15)4.4浇注系统设计 (18)4.4.1浇注系统的类型选择 (18)4.4.2计算浇注时间并核算合金液上升的速度 (19)4.4.3浇注系统各部分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浇口杯 (20)4.5冒口设计 (21)4.5.1冒口位置选择 (21)4.5.2冒口尺寸的计算 (21)4.5.3浇冒系统三维图 (24)4.5.4铸件的工艺出品率 (26)第5章工装设计 (26)5.1砂箱设计 (22)5.2平板及其他 (22)第6章铸件的落砂、清理及后处理 (27)6.1铸件的落砂 (27)6.2铸件的清理 (27)6.3铸件的后处理 (28)第7章铸造工艺模拟 (23)7.1模拟软件简介 (23)7.2铸造工艺模拟 (24)结论 (29)参考文献 (30)附图 (31)泵盖的铸造工艺设计二摘要本设计根据泵盖的结构、材质、主要轮廓尺寸、使用条件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采用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方案。
通过对泵盖铸造工艺性进行分析以及各不同方案间的比较,合理确定其铸造工艺方案、铸造工艺参数,进而设计计算出相应的浇冒口系统,确定生产该铸件所需工装,绘制出相应的铸造工程图等,从而得到砂型铸造生产泵盖的工艺方法和主要工艺文件。
并对铸件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和讨论其模拟结果,并尽可能减少其缺陷。
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铸件构造工艺性分析1.1铸件根本情况:铸件材料为ZG310—570,铸件属半圆环厚壁零件,最大直径780mm,最小直径490mm,加工后最大壁厚210mm,最小145mm,加工后净重238Kg,铸件尺寸精度CT14,质量需符合GB/T6414—1999标准,允许深度不大的短小裂纹补焊,加工面不允许有肉眼看见的缩孔、缩松和裂纹等缺陷。
铸件属于中型铸件,属单件小批量生产性质类型。
根据零件三视图,画出铸件三维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铸件三维图1.2铸件构造工艺性分析铸件壁厚的适宜性分析铸件壁过薄,铸件将产生浇缺乏、冷隔、浇注流痕等铸造缺陷,铸件壁过厚,将使铸件由于冷却过慢晶粒粗大,也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铸件,根据其材料与铸造方法,必须有一个最小临界壁厚才能保证其铸造工艺的实施。
由于零件属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因此适宜的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根据材料的类型与铸件最大尺寸,查阅资料[1],从铸件尺寸来看,临界壁厚必须小于39mm,而本铸件最小壁厚为145mm,远远大于临界壁厚,所以本铸件属厚壁件,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想法使金属液快速冷却。
铸件壁的连接过渡圆角铸件的过渡圆角过小,将使连接处产生较大的铸造应力,并有可能造成铸件开裂,对于本铸件来说,铸件尺寸大,铸件收缩亦大,从而铸造应力更大,铸件壁连接转角更易开裂,因此对铸造圆角的大小进展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从图1-2可知,其过渡圆角查阅资料[2]可知,铸造适宜的圆角应在R50较为适宜,本铸件的过渡圆角在图中为R20,此处圆角过小,易在此处产生较大的铸造应力,导致铸件在此处开裂,因此,与厂家协商后,铸造工艺设计中按铸造圆角R50进展设计模样与芯盒。
1.3铸件可能产生的铸造缺陷本铸件属于中型半圆环厚壁铸件,对于此类铸件,铸件由于壁太厚,铸造完成后容易使晶粒粗大,以至于达不到厂家所要求的力学性能,为消除与防止这些缺陷的产生,铸件除快速浇注外,还需采用加冷铁等方法方法。
球墨铸铁轴承盖铸造工艺的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球墨铸铁轴承盖铸造工艺设计学生:王XX指导老师:XXX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2010年6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者承诺保证书本人重承诺:本篇毕业设计(论文)的容真实、可靠。
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年月日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承诺保证书本人重承诺:我已按有关规定对本篇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容进行了指导和审核,该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未发现弄虚作假、抄袭的现象,本人愿承担指导教师的相关责任。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铸造的定义 (1)1.2铸造行业的现状 (1)1.3铸造的发展趋势 (1)第二章轴承盖的工艺结构分析 (3)2.1铸件壁的合理结构 (3)2.1.1铸件的最小壁厚 (3)2.1.2铸件的临界壁厚 (3)2.1.3铸件壁的联接 (3)2.2铸件加强肋 (3)2.3铸件的结构圆角 (4)2.4避免水平方向出现较大平面 (4)2.5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 (4)第三章轴承盖整个铸造设计流程 (5)3.1造型材料的选择 (5)3.1.1造型材料的定义 (5)3.1.2造型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5)3.1.3造型材料的选择 (6)3.2铸件浇注位置的选择 (7)3.3分型面的选择 (8)3.4 砂芯设计 (10)3.4.1砂芯分块 (10)3.4.2芯头设计 (10)3.5铸造工艺设计 (12)3.5.1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12)3.5.2机械加工余量 (13)3.5.3铸造斜度 (14)3.5.4铸件收缩率 (14)3.5.5最小铸出孔和槽 (16)3.5.6分型负数 (17)3.6浇注系统设计 (17)3.6.1浇口杯选择 (17)3.6.2浇注系统类型 (17)3.6.3浇注系统的尺寸计算 (18)3.6.4冒口的选择 (20)3.7合箱 (20)第四章结论 (22)4.1结论 (22)4.2 研究方向和展望 (22)致 (23)参考文献 (24)球墨铸铁轴承盖铸造工艺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铸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提高铸件质量,降低成本,对某球墨铸铁轴承盖进行了铸造工艺设计。
轴承压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轴承压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1、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压盖铸造工艺设计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In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目1前言11.1本设计的目的、意义11.1.1本设计的目的11.1.2本设计的意义11.2本设计的技术要求11.3本课题的进展现状21.4本事域存在的问题21.5本设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2设计方案42.1轴承压盖的工艺结构分析42.1.1零件基本信息42.1.2轴承压盖铸件结构分析52.2砂型铸造方法52.3浇注位置的选择52.4分型面的选择73铸造工艺参数及砂芯设计93.1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93.1.1铸件尺寸公差与铸件重量公差93.1.2机
2、械加工余量103.1.3起模斜度113.1.4铸造收缩率113.1.5最小铸出孔及槽123.2砂芯设计123.2.1砂芯确实定133.2.2芯头尺寸设计134浇注系统的设计154.1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154.2浇注时间计算154.3浇注系统尺寸确实定164.3.1平均压力头计算164.3.2核算剩余压力头164.3.3阻流截面积计算1627n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4.3.4直浇道174.3.5横浇道174.3.6内浇道174.4冒口及冷铁设计184.4.1铸件结构分体与补缩区划分184.4.2铸件模数计算184.4.3冒口颈模数计算184.4.4冒口的
3、尺寸确实定185铸造砂箱、模样的设计205.1模样205.2砂箱的设计215.3芯盒236结论25致谢26
第1页。
泵盖说明书资料

3.1.1 进入加工模组设置初始化
1. 进入加工模块
单击【开始】 按钮, 选择【加工】
命令,进入自动加工模块,弹出【加工环境】对话框,
在【加工环境】对话框的【要创建的CAM设置】列表
框中选择模板文件【 Drill 】(钻)。如图 3-1所示。单 击【确定】按钮,进入加工环境并创建程序 。
16
3.1.2 创建刀具 创建第一把刀, φ 3 的点钻刀。点击创建刀具按钮
刀具
φ3 中心钻 φ4.8 麻花钻
φ 5 铰刀 φ6.8 麻花钻
φ 7 铰刀 φ17.8 麻花钻
φ18 铰刀 φ 14 平底刀
加工余量
主轴转速 500 rpm 500 rpm 500rpm 500rpm 500rpm 300rpm 200rpm 1000rpm
进给速度 50 mmpm 50 mmpm 50 mmpm 50 mmpm 50 mmpm 30 mmpm 20 mmpm 350 mmpm
第二次装夹: 分析图可得, 用 φ 14 的平底刀对沉孔 φ 14
进行加工。
序 加工工步 号 1 φ14 孔加工
加工方式 Millconter
刀具
加工余量 主轴转速 进给速度
φ14 平底刀
500rpm 50 mmpm
15
三、创建操作
3.1 、第一
【benggaimaopi 】
20
在该对话框中选择MCS的【构造器】
按钮,弹出【CS
YS】对话框,如图所示。在绘图区选择毛坯的上表面作为
自动推断对象,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工件上表面的中心
位置创建加工坐标系,并返回到【M ill Orient】对话框。
3)设置安全平面:在【M ill O rient】对话框中的【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泵盖铸造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目录1.铸造工艺分析 (1)1.1零件介绍 (1)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1.3技术要求分析 (1)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2.1确定铸造方法 (2)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2.7砂芯的确定 (7)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2.9冒口的确定 (7)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3.芯盒的设计 (9)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4.总结 (9)参考资料 (10)1.铸造工艺分析零件简介:1.1零件介绍:零件名称:泵盖零件材料:HT200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1.3技术要求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
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
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1)流动性。
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
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2.1确定铸造方法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采用湿砂型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采用湿砂型机器脱箱造型,热芯盒水玻璃砂射芯机制芯。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浇注位置选择原则:(1)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3)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4)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能充满;(5)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砂芯;(6)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一致。
分型面选择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2)应尽可能减少分型面数目;(3)平直分型面和曲折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平直分型面;(4)分型面应选取在铸件最大截面处。
经考虑,分型面选择在最大截面处,内浇道也从此处进入。
此方案起模方便,大部分铸型位于下箱,有利于保证浇注质量,且也能获得质量均衡的铸件。
缺点是下芯稍有不便,但不影响。
如下图: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由于铸件外形尺寸较小,也考虑到所选用的造型机型号,采用一箱四件。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铸件的最小铸出孔直径 mm灰铸铁件铸钢件大量生产12~15 ~成批生产15~30 30~50 单件、小批生产30~50 50铸件材质壁厚最小孔径灰铸铁8~10 6~10查表,灰铸铁件大量生产的不铸出孔的最小直径为12~15mm,故只需铸出中间的21H7的孔.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机械加工余量是指在铸件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准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目的是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光洁的表面,以符合设计的要求。
铸件加工余量的大小,要根据铸件的合金种类,生产方法,尺寸大小和复杂程度,以及加工面的要求和所处的浇注位置等因素来确定。
如下表:成批、大量生产灰铸铁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手工造型 机器造型及壳型金属型 低压铸造 尺寸公差等级CT 11~13 8~10 7~9 7~9 加工余量等级MAHGFF由题可得:机器造型。
如下表:与尺寸公差配套使用的合金钢件加工余量查表得,铸件的加工余量为:顶面——0.5mm ,侧面——0.5mm ,底面——1.4,尺寸公差等级CET 8910加工余量等级MA GGG基本尺寸/mm 浇注位置 加工余量数值/mm40≤顶面 0.5 0.5 0.5 侧面0.5 0.5 0.5 >63~100 底面1.41.41.4如图:铸造圆角:铸件上相邻两壁之间的交角,应做出铸造圆角,防止在尖角处产生冲砂及裂纹等缺陷。
圆角半径一般为相邻两壁平均厚度的1/3~1/2,中小件采用R3-R5mm,此处取3mm。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起模斜度:除零件本身具有的斜度外,除零件本身具有的斜度外,另设Φ90与Φ110外圆处起模斜度。
根据标准《铸件模样起模斜度》中的规定,该铸件选用增加铸件厚度的起模斜度形式如图所示:查询铸造工艺设计手册1-15,得到以上起模斜度为4°,a=0.8mm。
分型负数:使用黏土砂干型和表干型时,通常需要在分型面上垫石棉绳或火泥条,从而使垂直分型面方向铸件的高度增高了。
如下表:黏土砂干型和表干型的分型负数沙箱长度/ mm ≤1000 1001~2000分型负数/mm 干型 2 3表干型 1 2由于铸件的最大尺寸只有110≤1000mm,一般选干砂型,故选分型负数为2mm。
铸件在砂型中的冷却时间:铸件在铸型中的冷却时间与铸件形状、大小、和壁厚等有关。
铸铁件开箱时铸件的温度可控制在下列温度范围:一般铸件 400~450℃易开裂、易变形铸件 200~300℃易冷裂 800~900℃壁厚均匀铸件 600℃根据《铸工实用手册》中小型铸铁件在车间地面上浇注时的冷却时间见下表。
铸件<5 5~10 10~30 30~50 50~100 100~250重量(kg)铸件壁<8 <12 <18 <25 <30 <40厚(mm)冷却时(min)20~30 25~40 30~60 50~100 80~160 120~300通过对泵盖铸件的大体质量估算为小于5 kg,壁厚不均匀,小于12mm。
因此旋钮在砂型中的冷却时间大致在25~40min内。
2.7砂芯的确定根据确定的浇注位置和分型面以及铸件内腔的形状,确定在此铸件中安放1个砂芯就可达到工艺要求。
该铸件的中心孔需用到垂直型芯及芯头,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71知,垂直芯头的高度h一般取15~150mm,型芯横截面积越大,型芯高度H越高,h亦越高,下芯头的斜度较小些,一般选5°,上芯头的斜度一般为10°。
为了便于下芯装配,芯头与芯座之间留有间隙δ。
机器造芯时,δ较小。
砂芯为垂直砂芯,水玻璃砂、机器造型,安放位置如工艺图所示。
该砂芯有两个芯头,根据《JB/T 5106-1991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确定:下芯头高15mm,与芯座间隙0.5mm;上芯头高15mm,与芯座间隙0.5mm;上、下芯头斜度均为10°。
如图所示: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灰铸铁中小型铸件收缩率:0.9~1.1%,取中值1.0% 。
2.9冒口的确定由于灰铸铁补缩要求较低,故在铸件浇口处设置一个暗冒口,冒口颈直径4mm,高度5mm。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1)该件从分型面进行浇注,浇注系统开设位置详见工艺图。
内浇道采用扁平梯形,如此可有效防止夹杂物流入铸型型腔,不易在铸件连接处产生缩松,同时便于清理。
横浇道采用高梯形,直浇道为圆柱形,浇口杯采用普通漏斗形。
浇注系统为封闭式浇注系统,各基元尺寸及比例关系为:F内:F横:F直=1:1.3:1.05(2)浇注位置选择取决于:合金的种类、铸件结构、铸件质量要求及生产条件;确定浇注位置的主要原则有:1.要加工面朝下或呈直立状态2.应有利于铸件补缩3.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充满.4.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相一致综上所述,应该选择中间注入式浇注系统。
如图所示:3.芯盒的设计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由于采用热芯盒射芯法制芯,故选用HT200做芯盒,采用垂直对开式芯盒。
详细材料和相应热处理要求见下表:名称用材料热处理要求热芯盒主体HT200 消除应力处理,500~550℃保温4~8小时销套定位销45 45钢淬火 HRC50~55顶芯杆回位导杆45 淬火 HRC45~50固定板、盖板45 调质芯棒454.总结本文为铸造工艺课程设计的课题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为泵盖。
报告从泵盖零件图开始分析,逐步确定铸造工艺方案,至模样模板以及芯盒的设计,其过程和数据均已一一给出。
由于我对铸造工艺有相应的不了解,故去查找了相关资料。
每份图纸的设计和审核工作都按要求完成。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铸造工艺图无疑是很重要的,其标示出了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砂芯形状尺寸、浇注系统等一系列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参数。
工艺图也是一改再改,不理解之处就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询问老师意见。
我发现,铸造工艺设计中有着大量的工艺参数需要去查找,并且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从中选出适合本课题铸件的相关参数有着一定难度。
信息的取舍与否直接影响到课题设计的严密性、严谨性,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地改善我的设计。
此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对于我进一步认识铸造领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实际的工艺设计,亲身投入到设计中去,体会学习设计思路,对于我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参考资料:1.叶荣茂吴维冈高景艳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12.《铸造手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学会编,1994.103.高文清李魁盛编,《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